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树溃疡病的发病规与防治-农学论文杨树溃疡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文/赵明杨赵桂华杨树溃疡病是我国杨树人工林重大的生物灾害,危害越来越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染杨树的病原菌有300多种害133个杨树种交种和无性系。葡萄座腔菌能危害40个属的阔叶树和5个属的针叶树,几乎遍及全球。因此握杨树溃疡病的发病规律实做好杨树溃疡病防治工作保护造林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杨树溃疡病的发病症状及规律1、症状。典型症状是在树干或枝条上开始时产生圆形或椭圆形的变色病斑,逐渐扩展,通常纵向扩展较快,病斑组织水渍状,或形成水泡,压之有液体流出,具臭味,后期病斑失水稍凹陷,呈灰色至黑褐色长椭圆形病斑;病部后期长出许多小黑点病菌的子实体皮层和木质部变褐色病斑相互联结环绕枝干后斑以上枝干枯死疡病发生在小枝上时不表现出典型溃疡症状,小枝就迅速枯死,通称枝枯型;当溃疡病发生在树干上时,初期看不出任何症状期在粗厚的树皮裂缝中产生子实体和病斑斑环树干后引起树干枯死。2、病原。杨树溃疡病病原菌有性世代为子囊菌亚门、腔菌纲、格孢腔菌目萄座腔菌属的葡萄座腔菌于秋季形成座埋生在表皮下期突破表皮外露为黑色,子囊壳埋生于子座内;子囊棒形,有短柄,双层壁,内含8个孢子细胞色病菌的无性世代形成于春天半知菌亚门壳孢目、球壳孢科、小空壳属的聚生小穴壳菌,分生孢子器球形,暗褐色,单生或聚生于
子座内,分生孢子单细胞、无色,卵圆形到宽椭圆形。3发病规律。该病主要以菌丝状态在树干枝条的病斑和病残体中越冬。病菌多从伤口或皮孔侵入潜伏状态存在菌的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风雨、昆虫和气流传播。主要危害苗木及幼树枝干,特别以定植后当年及第2年的幼树发病最重苗在苗圃中即可被侵染多不表现症状于潜伏侵染状态,当寄主衰弱时就可发病。春季为发病高峰。夏季杨树生长旺盛,病害发展缓慢,秋季可出现第2次发病高峰。在春旱、春寒、风多,土壤返碱板结积水,以及苗木假植时间过长造成树势削弱时易发病。发病程度与树种、林龄、密度、林木含水量等因素有关,本地主栽杨树以69杨比较抗病,72杨易感病,以新造林林密度较小自身含水率较低衰弱的林木较易发病。研究证明,杨树溃疡病与树皮内含化学物质的关系,证明树皮邻苯二酚和对—羟基苯甲酸含量较高的树种更抗溃疡病择杨树品种时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抗病的指标。二、防治措施杨树溃疡病在新造林的幼树上发生较为严重,因此要提高苗木和造林质量,做到适时造林,适地适树,加强幼树抚育管理,改善幼树生长条件,增强林木的抗病力。1、培育优质抗病新品种。选育抗病品种,培育优质苗木,提高造林苗木的抗病性,加强苗木的产地和调运检疫以及苗木的市场管理,禁止劣、假、病苗流入市场,选用无病木质化程度高的1年生壮苗造林。起苗尽量减少伤根,做到随起随栽,缩短苗木假植时间,最好避免假植和长途调运苗木。2掌握好造林季节。秋季植苗造林宜早不宜迟,一般在10月中下旬
为宜。秋植时间过晚,当年不能发新根或新生根很少,吸收水肥能力较差,成活率低。春植宜晚不宜早,最佳时期在3月上旬至3月底造林,气候较为适宜,可避免寒流侵袭,土壤温度适宜,新根生长快,新造林水分平衡和树势较好,减少溃疡病的发生机会。3、提高造林质量。首先做到适地适树,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下的沙质壤土造林地。造林时采取“三水”栽植,即:栽前泡水,先用水浸根2~3小时;栽时带水,栽时灌足定根水;栽后适时浇水。在造林地水源不足,取水困难时,应深70~80厘米,并且要在栽后及时培土踏实,确保苗木成活。4加强幼林的抚育管理。造林后要适时培土、松土、除草,及时排灌,合理施肥时防治病虫害幼树生长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强树势提高幼树的抗病性发病林地上的部分已枯死或即将枯死的幼树要及时截干其再萌蘖并把剪下的枯干(枝)及病死株清除烧毁,减少病菌侵染源。5、采用修枝截干措施调节树体水分。有些绿化工程要求在非造林季节造林栽定植的幼树应截干或剪掉全部侧枝和顶梢进根系的生长地上水分蒸腾量减少,确保幼树体内水分平衡,增强杨树的抗病能力,提高成活率。6、药剂防治。为减轻新造林发病率,应在造林前一年对苗圃中已发病苗木进行药剂防治,以减少幼苗的带菌量,5月用50%多菌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园区的绿色生态与空间美学构建
- 科学实验教学策略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跨行业整合探索农业生产与新兴技术的融合路径研究报告
- 现代学校环境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 游戏化教学在科技教育中的策略与成效
- 2025年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跨领域合作与创新教育的未来发展
- 智能设备操作的安全教育与风险评估
- 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以劳动技能教育为切入点
- 跨学科视角下的学校思教团队发展策略
- 开工第一课安全培训内容
- 湖北省石首楚源“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可研报告
- 经颅磁刺激增强定神状态的研究
- 会阴切开伤口裂开的护理查房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择题100题(含答案)
- 2024年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食堂餐厅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标)
- Creo-7.0基础教程-配套课件
- 六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计算题练习题(及答案)100解析
- 超声科质量控制制度及超声科图像质量评价细则
- 初中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力和机械》章节练习(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