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大全_第1页
二次结构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大全_第2页
二次结构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大全_第3页
二次结构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大全_第4页
二次结构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交底记录TJ1.5.安全生产,确保无重大工伤事故,杜绝死亡事故;轻伤频率控制在1‰以内。2.4环境目标达到ISO14001国际环保认证的要求,施工现场不同施工阶段作业噪声100%符合标准,污水排放(污染物)允许浓度〈第二类〉100%符合标准。2.5文明施工目标科学管理施工现场,争创“江苏省安全文明标化工地”。2.6总体部署为了保证工期,砌体结构施工时安装施工电梯,保证二次结构材料的垂直运输,由楼层划分流水段,自下而上独自进行流水作业。每个流水段按外墙、电梯井、内隔墙、楼梯间墙体四个部位分别组织施工。整体按先外墙后内墙、先功能性墙体后隔墙的思路组织施工。2.7现场布置根据图纸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指标要求,本工程二次结构混凝土、砂浆,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砂浆存储罐和砌块堆场按二次结构阶段现场平面图进行布置。砂浆、砌块等用手推车(或电动三轮车)运至施工电梯,经施工电梯运至相应楼层后,再由手推车(或电动三轮车)运至所需部位。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①熟悉施工图纸,了解砌体材料、熟悉轻集料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技术规程。②技术负责人根据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图集确定二次结构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向参与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③专业工长编制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并组织向施工班组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④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说明,校核墙身各部分尺寸与总尺寸、门窗洞口位置与标高,按设计要求检验砌块和砂浆的强度等级。⑤按设计图复核墙轴线,外包线洞口的位置和尺寸,并办理预检手续。⑥考虑到主体结构施工方便,以及二次结构钢筋预留位置准确,本工程二次结构砌体拉结钢筋、构造柱、窗台梁、腰梁、水平系梁、过梁的钢筋锚固搭接全部采用后植筋技术,植筋规格:C6、C10、C12,锚固搭接长度必须符合JGJ1045-2013混凝土后锚固技术规程要求:对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min取0.3Ls、10d、100mm三者大值。对受压钢筋最门窗洞口宽度大于2m时设置构造柱;女儿墙、阳台栏板内设置构造柱间矩不大于2m。空心砌块与其他类型墙体连接处宜设置构造柱连接;小于2m的门窗洞口设置钢筋混凝土加强框(抱框)、大于2m的门窗洞口边设构造柱,当墙长大于5米中间设置构造柱时,可根据中间距离调整在规范内兼做抱框。抱框构造柱兼抱框窗台梁构造柱兼抱框布置示意图一门窗洞口剪力墙、柱抱框或构造柱抱框或构造柱与剪力墙、柱之间距离小于mm400的填充墙用砼整浇抱框或构造柱构造柱、抱框布置示意图二外外墙与内墙交点构造柱构造住或抱框距离小于400mm填充墙用砼整浇构造柱、抱框布置示意图三内外墙自由端设置构造柱时,与主体结构墙柱、二次结构墙柱距离,小于400mm的填充墙用砼与构造柱整浇剪力墙、柱抱框或构造柱构造柱、抱框布置示意图四4.1.5.2构造柱做法截面为宽度同各相应墙厚,配置4C12纵向钢筋,箍筋设置C6@200,并浇筑C25混凝土;抱框设置2C10的纵向钢筋,设置开口箍筋C6@400;柱边门窗墙垛不足240mm均用混凝土与柱整浇,混凝土强度等级同柱。4.1.5.3构造柱、抱框的模板施工构造柱、抱框立柱模板采用18mm厚高分子塑料模板,主龙骨采用50×70mm木方,抱框立柱采用双钢管加固,钢管间距400-500mm,在墙体隔断一面采用A14对拉螺栓穿过墙体灰缝拉结固定。模板必须与所在墙的两侧严密贴紧,模板与墙体接缝处采用海绵条贴紧,支撑牢固,防止模板缝漏浆。如下图:贴紧,支撑牢固,防止模板缝漏浆。如下图:在逐层安装模板之前,必须根据构造柱、抱框立柱轴线校正竖向钢筋位置和垂直度。箍筋间距应准确,并分别与抱框立柱的竖筋和系梁(过梁)的纵筋相垂直,绑扎牢靠。支模时还应注意在抱框立柱的底部应留出2皮砖高的孔洞,以便清理模板内的杂物,清除后封闭。4.1.5.4构造柱、抱框混凝土施工①浇筑时应用水充分湿润模板。②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并用小锤敲击检查是否振捣密实。③浇灌混凝土至水平系梁底部时,应预留50mm不浇满,届时和水平系梁一起浇注,以加强构造柱和水平系梁的连接。④构造柱混凝土宜按层、定量浇筑,每次浇筑的高度应≤1.5m,混凝土注入模板后要用小直径(d≤30mm)振捣棒略加捣实,待3~5分钟多于水分被块体吸收后再进行二次振捣,以保证构造柱灌实。振捣宜采用微型行星式高频振动棒。4.1.6水平系梁、过梁的施工4.1.6.1水平系梁、过梁布置原则本工程当墙高超过4米时应在门窗顶或墙体中部,设置截面宽度同墙厚、高度为200200mm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内配纵筋4C12,箍筋C6@200,腰梁上部过梁搁置长度及构造见下图。4.1.6.2水平系梁、过梁做法腰梁、水平系梁兼过梁腰梁、窗台梁H1/2H且10004.1.6.3水平系梁、过梁的施工水平系梁、腰梁、过梁模板采用18mm厚复合模板,主龙骨采用50×70mm木方,在墙体隔断一面采用A14对拉螺栓穿过墙体灰缝拉结固定,过梁模板上口采用定型倒U口支架加固。模板必须与所在墙的两侧严密贴紧,模板与墙体接缝处采用海绵条贴紧,支撑牢固,防止模板缝漏浆。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微型振动棒振捣密实。4.1.7填充墙的砌筑根据砌筑、灰缝等模数进行排块,灰缝厚度10~15mm,上下皮应错缝搭砌,其搭砌长度不宜小于100mm。排块应考虑构造柱和水平系梁位置,从构造柱开始排水平块,不符合模数时,用辅块调节或切割整砖;竖向排块时需考虑门洞标高,不符合模数时,可用辅块调节或用砼浇筑“坎台”。轻质空心砌块砌体砌筑形式应每皮顺砌,砌块应上下两皮错开1/2砌块长,对特殊部位错开搭砌长度不应小于100mm。排版见下图。轻质空心砌块构造柱交接部位应留置马牙槎(抱框不设置),马牙槎先退后进,根据空心砌块的模数确定退进宽度为mm100、高度内墙为mm210,外墙为270mm高。(不得高于320mm)排版示意见下图:隔墙砌块与柱或墙之间的连接采用柔性连接,砌块与主体框架柱、剪力墙之间的竖向马牙槎留置丁字形接槎砌块T形搭接偶数层排版砌块十字形搭接偶数层排版砌块T形搭接奇数层排版砌块十字形搭接奇数层排版灰缝不小于灰缝不小于20mm并压实勾缝,不得出现瞎缝(不同材料墙体交接部位增加200mm宽耐碱玻纤网)。砌块顶部与上部梁、板底的连接按图纸要求使用实心砖体斜砌,斜砌角度为45~60度之间,具体如下图所示。2005、质量保证措施5.1砌体工程质量控制要点①施工队伍进场后组织技术工人进行质量培训和专业技能考核,保证参与施工的每一名工人都有“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意识,确保各专业工种的专业技能达到本工程的质量要求。②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严禁为了抢工而随意颠倒工序施工,严格工序交接制度,确保每道工序传递都是合格工程。③进场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干拌砂浆、钢筋、砌块应分批进行材料进场复试检验。④干拌砂浆生产厂应提供相应的干拌砂浆使用说明书,包括砂浆特点、性能指标、适用范围、加水量范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施工人员应该按照适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⑤砌体前先挂皮数杆、排砖撂底,保证错缝对孔砌筑,水泥砂浆使用时间控制2小时内使用完毕,砌筑先打碰头砂浆再用橡皮锤敲振密实。5.2质量偏差控制表砌体结构允许偏差项次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轴线位移10尺量检查2标高基础顶面±10水准仪或尺量检查楼面±153垂直度每层5经纬仪吊线尺量全高154表面平整度5用2m靠尺、楔形尺检查5门窗洞口高、宽度±5拉线尺量检查上下口偏移106灰缝混水墙水平缝±10尺量检查模板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轴线位移:柱、梁5尺量检查2标高±5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3截面尺寸:柱、梁+4,-5尺量检查4每层垂直度3用2m托线板检查5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用直尺和尺量检查6表面平整度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钢筋允许偏差⑥当每层砌筑墙体的高度超过⑥当每层砌筑墙体的高度超过1.2m时,应及时搭设好操作平台;⑦作业时使用的脚手架,未经交接验收不得使用,验收使用后严禁随便拆改或移动;⑧砌块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倾倒和抛掷;进场后堆放整齐,堆置高度不超过2m;⑨架子上锯砖操作人员必须面向里把专用工具在架子上,防止落砖砸人,并做好活完脚下清。7、绿色施工措施①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裸露的场地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②施工现场大门口应设置冲洗车辆设施。③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剔凿作业时,作业面局部应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降尘措施。④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场地应平整坚实。⑤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⑥现场建立封闭式垃圾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