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二十一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二十一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二十一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二十一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二十一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二十一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尚书》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下观念与之相去甚远的是()A.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C.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参考答案:CA.B.D三项均为古代民本思想,C项体现天人合一思想,故C项正确。2.建国初期三大运动是指(

)①抗美援朝

②土地改革

③打击投机倒把活动

④镇压反革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D3.《史记·封禅书》曾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并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叙说。沿袭至秦汉之时,封禅逐渐成为帝王们的盛世大典。在泰山封禅升天,与鬼神通是封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信号。古代帝王封禅的主要目的是A.证明王权的合法性B.强化以农立国的治国理念C.宣扬天人合一思想D.确立道家学说的统治地位参考答案:A【详解】通过封禅仪式,实现“鬼神通”,说明王权与上天存在密切联系,从而证明王权的合法性。故答案为A项。材料信息与以农立国没有关系,排除B项;封禅仪式只是为了证明王权与上天的关系,并非宣扬天人合一,排除C项;封禅仪式在道家学说形成之前即已出现,说明这一做法与道家学说无关,排除D项。【点睛】封禅中的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封禅天地,是帝王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4.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

)A.列宁改变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改造社会主义C.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D.列宁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本质参考答案:C5.《汉书·武帝纪》记载:“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比侯矣。”这在当时的最主要影响是A.郡、国之间的矛盾

B.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C.推动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D.推动小农经济的迅速发展参考答案:B6.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参考答案:D7.浙江、江西和苏松地区是明朝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基于此,明政府规定户部官员不得任用上述地区之人。这反映了当时A.选官任官注重地域间的均衡B.限制地方官与宗族势力勾结C.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官员升迁D.防范官员舞弊实行职务回避参考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浙江、江西和苏松地区皆为国家赋税重地,明太祖为防止户部官员“飞诡为奸”,与地方势力勾结,危害国家利益,所以实行职务回避,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这些地区的人员不能任职户部,反映出当时选官任官是不均衡的;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户部官员任用的限制,并非对地方官的限制;C选项错误,经济发展状况与官员升迁没有必然联系。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8.下图所示的出土文物,距今年代最早的是(

)参考答案:B9.宋代以中央朝臣充任各府长官,称作“权知某府事”,即暂时代理该府政事,简称知府。金代“以户部尚书瓜勒佳必喇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参知政事,行省于辽东”,即行省。二者体现的相似政治理念是A.皇权专制

B.中央集权

C.地方分权

D.权力制衡参考答案:B10.有学者认为,与工业化一起到来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移民与迅速的城市化,“劳动力在地理上的重新分化,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由此说明A.资本开始自由开放地流动B.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得到确立C.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进程迈出关键性一步参考答案:D【详解】材料表明两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世界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故D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资本的自由流通,排除A项;材料涉及到的是国际间的贸易交流变得更加频繁,而没有涉及到国际经济交流的准则问题,排除B项;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几大主要文明区域连接起来,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材料论述的是两次工业革命,C项错误。11.“严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诫仍都需要,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制原则……——与渗透在儒家伦理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剑桥中国史》中所述的“选拔制”是(

)A、先秦的世袭制

B、汉代的察举制

C、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D、隋唐的科举制参考答案:D12.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在我看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四大发明。我认为,一个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该学者强调的是(

)A.四大发明不具有原创性 B.应该共有六项重要发明C.重要发明都应该服务于小农经济 D.创造发明的价值关键在于其实用性的大小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材料中“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说明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均与农业经济有关,体现了发明的实用性,故D项正确。A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B不是题干意思所指;C说法错在“都应该”。13.在埃及开罗附近的遗址中,发现唐至宋初的瓷片数以万计;叙利亚沙玛拉遗址发现大批唐代陶瓷器;印度勃拉名纳巴特遗址也发现唐瓷片。以上信息表明唐代A.瓷器是海外贸易最主要商品B.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范围较广C.私人海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D.中国已经成为东亚文化圈中心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埃及开罗附近”“叙利亚沙玛拉遗址”“印度勃拉名纳巴特遗址”发现唐宋大量瓷器,可以表明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范围较广,故答案选B项。A项以偏概全,且不符合本题主旨,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14.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的演说中提到“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从中可以分析出A.孙中山认识到了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B.孙中山已正确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

C.孙中山认为革命军应是政治、军事并重的新型军队

D.孙中山否定了革命党的历史功绩参考答案:A孙中山的思想。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的信息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革命之所以未成功,原因在于没有革命军的奋斗,这表明其认识到了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这一认识并没有正确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源,故B项错误;CD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15.郑观应在谈到当时的社会风气时说:“今之自命正人者,动以不谈洋务为高,见有讲求西学者,则斥之曰名教罪人、士林败类。”下列选项不能为此话提供依据的是

A.驻英公使郭嵩焘在日记中承认西方文明有超过中国的地方,日记被奉旨毁版

B.为“徐图自强”而创办的天文算学馆第一次招生时,“正途投考者寥寥”

C.据《东西学书录》统计,到1899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共出书l26种

D.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因奔父丧,乘坐了外国的小轮船,几乎被顽固派开除省籍参考答案:C16.巴蜀在汉代经济文化发达,经济上有“天府”之誉,文化上有“巴蜀文化比齐鲁”之称,那么,按照司马迁的划分,汉代的巴蜀属于(

)

A山东经济区

B山西经济

C江南经济区

D龙门碣石以北经济区参考答案:B17.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材料反映了行省A.代表中央治理地方

B.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C.与都省相互制衡

D.是征收赋税的专门机构参考答案:A18.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A.暴力革命

B.代议制民主

C.先进的生产力

D.科学社会主义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马克思描述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过程是为了证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因为类似的运动又在进行,生产相对过剩造成经济危机,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所有制关系的发展。故选C。A项是革命的方式;B项明显与材料无关;D项是革命的目标。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点评: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首先承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成果,但是又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必然最终会走向灭亡,掌握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必然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特别重视阶级斗争的作用。19.1791年12月21日,法国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给一位思想家树立雕像并以金字题词——“自由的奠基人”。这位思想家是A.洛克

B.孟德斯鸠

C.霍布斯

D.卢梭参考答案:D20.唐朝时广东地区“岭南之田,所种惟稻”,到明清时,出现了“惟知贪财重利,将土地多种龙眼、甘蔗、烟叶之属,以致民富而米少”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当时()A.农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农作物产品逐步商品化C.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参考答案:B21.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A.工人运动的兴起

B.城乡差别的扩大C.经济危机的发生

D.垄断现象的出现参考答案:B22.图像可以证史。钱病鹤的漫画《自作孽不可活》(右图)印证了以辛亥革命的A.必然性

B.妥协性

C.进步性

D.彻底性参考答案:C23.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以下是各新兴力量崛起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应为①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②中国“一五”计划完成③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参考答案:B24.右图《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是画家乔治·修拉的代表作,作为“点彩派”的创始人,他被誉为“诞生在科学革命中的最早的新型艺术家——艺术家兼科学家”,他的作品注重以文艺复兴传统的古典结构为基础进一步融汇A.浪漫主义的感性热列B.印象主义的光色试验C.现实主义的细节刻画D.现代主义的变形夸张参考答案:B解读图片信息,画面描写了人们在塞纳河阿尼埃的大碗岛上休息度假的情景。阳光下的河滨树林间,人们在休憩、散步,垂钓,河面上隐约可见有人在划船,午后的阳光拉下人们长长的身影,画面宁静而和谐。这幅画主要采用了点彩画法。据此可知,其作品以古典结构为基础进一步融汇印象主义的光色试验。故选:B25.1941年5月15日出版发行的《大公报》为对开四版,黑白版竖式结构,右上角的《大公报》下面标写着“重庆”二字,表示是重庆版。……一版全是广告,而且广告所涉及的面也非常广,……新闻内容多为战事涵盖国际国内,二版上半部分是当时的国际战事,有《美国援英集中船只二百万吨》《近东迫临大战》等内容……报纸的三版则集中报道了国内战事,其中看点新闻为《襄河两岸敌军挫败、晋南山地在相持中》……。从这份保存已久的报纸上,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有①<大公报》在重庆出版主要是受当时战事影响②苏德战争爆发,美国已经参战③广告已成为商品的重要促销方式④所报道的国内战事主要指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A26.2001年第9届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美国纽约

B、中国上海

C、印尼茂物

D、日本大阪参考答案:B27.“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材料反映的主张是A.重农抑商

B.废农兴商

C.抑农重商

D.农商并举参考答案:D28.美国1787年宪法曾规定,在总统选举中得票第二多的人任副总统。但其结果可能造成来自对立党的两个人担任国家的两个最高选举职位,让人感到很不合理,于是1804年通过的宪法第十二条修正案对该选举制度进行改革,避免了这种局面的出现。由此可见,这一改革A.否定了联邦宪法的权威性B.践行了人民主权思想C.协调了国家行政权力分配D.体现了三权分立体制参考答案:C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来自对立党的两个人担任国家的两个最高选举职位,让人感到很不合理”、“1804年通过的宪法第十二条修正案对该选举制度进行改革,避免了这种局面的出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改革协调了国家行政权力分配,故选C项。材料没有表明这一改革否定了联邦宪法的权威性,故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对“总统选举中得票第二多的人任副总统”这一选举制度的改革,人民主权并没有在材料中体现,排除B项。这一改革没有体现出三权分立体制,故排除D项。29.商周的国家组织原则是按照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来确定社会等级,政权和族权合二而一,由贵族行使政治统治权。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礼刑并用”

B.“亲贵合一”

C.“礼法融合”

D.“血亲为主”参考答案:B本题旨在考查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切人点是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依据材料,抓住“血缘关系”“姻亲关系”“政权和族权合二而一,由贵族行使政治统治权”分析,选项B符合题意。30.有启蒙思想家认为:“(中国)专制君主,不持偏见,一年一度举行亲耕礼,以奖掖有用之术;只把哲学作为宗教,把文人奉为贵族。”下列最能支持该观点的史实是()A.宗法制原则

B.九品中正制选官C.皇位世袭原则

D.科举制创立完善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度指的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与材料中的文人重点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指的是世家大族依靠门第即可入仕做官,与材料描述的“文人”重点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皇位世袭原则与材料的描述不符,材料中未涉及这一原则,故C项排除;材料中提示到“文人”这一信息,科举制度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拨官吏,与材料的叙述一致,故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随着19世纪的逝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它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后半世纪,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其原因在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注: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影响,在于俾斯麦用马基雅雏里式的外交手腕和他所称的“铁血"战争成功地统一了德国。——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当二十世纪开始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有些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救亡"成为千千万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苦心焦虑关注的中心问题。到这个世纪快要结束时,中华民族已经站立起来,迈开大步前进,过上小康的生活,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

——摘自金冲及《中国百年历程的启示》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怎样看待民族主义思潮?西方学者中有一种看法,认为在整个世界越来越连成一片、多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日益加强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主义似乎已失去它曾有过的积极意义,而成为一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甚至只是具有很大破坏性的消极现象。也有其他一些人认为这个结论下得为时过早。……当某个或某凡个自命优越的民族从自身的狭隘私利出发,在“一体化”之类的名义下对其他民族实行控制、压迫和掠夺时,这种矛盾和冲突甚至会发展到十分尖锐的地步。那些被压迫民族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反抗的斗争无疑是正义的。只有各民族之间建立起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关系,才能真正和睦相处,充分发挥互补和相互促进的作用。——摘编自金冲及《中国百年历程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前后民族主义的变化及其原因。(5分)(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民族主义的目标。(2分)(3)简要评析材料三中关于民族主义的观点。(8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32.在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农业问题日益突出,农民的反抗行为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材料一

农民的革命行为对于社会进步而言往往没有多大成效。相反,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一一即弱势群体的日常武器: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等等,反而是最有意义和最有成效的。

——根据【美】斯科特《弱者的武器》材料二

(七十年代中国)当时农民已在相当程度上修改了制度,使得所谓“集体经济”面目全非。这种虚假的集体经济局面还有没有必要再维持下去?政府是否还有必要逼迫农民去“瞒”、去“偷”、去“借”,去“扩大自留地”,去变着法儿这样那样……这就是当时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选择。

——高王凌《现代化转型中的农民反行为》材料三

《16-19世纪欧洲各国农业种子的收益率》(单位:倍)阶段英格兰/尼德兰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瑞士/斯堪的纳维亚俄国/波兰/捷克/匈牙利1500—15491550—15991600—16491650—16991700—17491750—17991800—18207.47.36.79.3——10.111.16.7————6.26.37.06.24.04.44.54.14.15.15.43.94.34.03.83.54.7——

——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1)结合所学知识并依据材料一,指出“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在苏俄和苏联时期各有何表现?当时的政府是怎样应对这种形式的“反抗”?(8分)(2)结合所学知识并根据材料二,七十年代的“集体经济”指的是什么?当时的中国农民非暴力的日常反抗行为对于制度创新有什么促进作用?(6分)(3)有学者认为是“农业之革命造就了工业之革命”,也有学者认为是“工业之革命造就了农业之革命”,你认为材料三的数据支持的是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6分)参考答案:(1)苏俄表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分)应对:实施新经济政策。(2分)苏联表现:农业集体化,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2分)应对: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任意列举一个)。(2分)(2)指人民公社制度。(2分)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2分),引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分)。(3)观点:农业革命成就了工业革命。(2分)理由:英国在工业革命前就已开始了农业革命;(2分)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都是农业先进的国家。(2分)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阁);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落《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法律的本质特征。(2分)材料二: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2)、据材料二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2分)(3)和材料一对比,两则材料的主要差别是什么?(2分)材料三:1804年制定的《法国民法典》,就继承了古罗马《法学阶梯》的人法、物法、诉讼法的体例;而1900年实施的《德国民法典》则是以古罗马《学说汇纂》为蓝本的,形成了总则、债法、物法、亲属法、继承法。法、德两国的民法体系,又为瑞士、意大利、丹麦、日本等众多国家直接或间接的加以仿效。(4)依据材料三,说明罗马法与近代西方国家法典的关系。(1分)并结合史实指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法制建设的态度。(2分)材料四:(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的两部法典有何相同之处。(3分)并说明它们实施的结果及其原因。(4分)材料五:新中国成立之初,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一系列法律,初步形成新中国法律体系的雏形。当时党内高层,认为法律的主要功能是对敌专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