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1什么是美学1.1节美学历史及20世纪中国美学概况朱光潜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宗白华认为,中国形而上学属于(生命)的体系。梁启超、蔡元培、王国维是中国近代美学家,而华罗庚不是。“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是由蔡元培提出的。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的哲学家是柏拉图。离开人的生活世界而专注于语义分析,会从根本上取消美学。(正确)宗白华认为西方形而上学属于唯理的体系,目的在于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正确)西方美学历史的创始是:柏拉图。1.2节美学研究的对象及学科性质美学的学科性质是: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对人文学科的正确说法:人文学科可以完善人格。美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之中。审美经验侧重从主体经验的角度来衡量审美活动。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结合不属于文化大综合内容。美学的特点: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联系紧密,美和真、善是哲学永恒的课题。美学学科性质:美学是一种人文学科,美学是一种交叉学科,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审美活动是人性的一项基本价值需求。1.3为什么与如何学习美学美学理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美学是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学习美学的必要性是由美学的学科性质和人的本性决定的。很多学术期刊上的文章无论是看上去还是读起来都平平淡淡,主要是因为作者缺乏(理论根基)学习美学既要重视直接方法,又要注重间接方法。对京剧的描述:京剧是角的艺术、京剧中有写实的部分、京剧中的虚拟不等于写意。写意是中国绘画美学的概念,它与道家家的美学有密切联系。中国古典美学有自己独特的范畴和体系,西方美学不能包括中国美学。决定美学学习方法的因素是:美学的学科性质。学习美学的必要性并不只是美学的学科性质决定的。2美是什么?2.1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美的社会性在审美主体,而不在自然物本身。高尔太承认美感的产生要有一定的对象。朱光潜在美学大讨论中解决的理论问题是:说明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统一;对美的社会性做出了合理的解释。“美是物在人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这一观点来自(吕荧)。朱光潜认为美的社会性不在自然物本身,而在审美主体。“物的形象是不依赖于鉴赏的人而存在的,物的形象的美也是不依懒于鉴赏的人而存在的。”这一观点来自(蔡仪)。李泽厚认为,美学的基本问题是(认识论)问题。2.2美的本质的定义“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句话来自于柳宗元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3)“表象”是物的模样的直接反映。物的形象是“美”的属性的本体。物的形象是根据“表象”来加工的结果。物本身的模样不是艺术形态的东西。中国传统美学认为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体验而不是认识不同时代,美具有不同的表现,这说明美具有:时代性。“每个行星都有自己的太阳”出自:费尔巴哈。2.3审美意象与审美活动中国传统美学认为,(意象)是“美”的本体。《文心雕龙》的作者是刘勰。绘画美学的纲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张璪说的。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是意象。审美意象不是一种物理的存在。文艺既是现实人生的反照,也是现实人生的超脱。审美活动的本质是:情景合一2.4意象世界照亮一个真实世界意象是审美活动中情景相生的产物。美是超越于复归的统一。“如所存而显之。”这句话出自(王夫之)。《易经》认为天地万物与人的生辰命运息息相关意象世界是对主客二分的超越。杜夫海纳的灿烂的感性是指:情景交融。西方传统的“真正的世界”的表现形态不包括生活世界。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不赞成真善美三者的统一3美感的分析3.1美感是体验而非认识1审美活动在主体方面的前提条件是:跳出主客二分2埃尔金斯《视觉品位》中看油画的方式无助于产生一个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3主客关系的特征是:对象性、外在性、认识的桥梁性。不是主客关系的特征:相对性。4不能用来代指“美感”的概念是审美意象,可以用来代指“美感”的概念是:审美经验、审美意识、感兴。5关于人与世界融合关系的特征,不属于张世英先生的观点是:客观性和对象性;属于张世英先生的观点是客观性、非对象性、客观性和非对象性。6美感不是认识;审美意识要求天人合一;美感是体验;美感能够产生生理上的快感7时间的距离和空间的距离有助于产生美感。3.2美感的分析1“庭前柏树子”的典故告诉人们佛法大道就在当下眼前这个世界。2伽达默尔认为审美体验不仅是一种与其他体验相并列的体验,而且代表了一般体验的本质类型。3注意下列说法:现在就是当下直接的感兴。美感具有直接性。美感的直觉性就是美感的超逻辑、超理性的性质。审美活动不是一种认识活动。4高峰体验是由马斯洛提出的。5审美心胸又可以称为:平常心\童心\闲心6中国“审美心胸”的理论发源于老子7王夫之强调美感的直接性是受禅宗的影响3.3美感的分析1美感的主要器官是:耳目。2美感的实质是:情景交融3对生理快感和美感的说法:美感是超实用的、超功利的。生理快感起于实用的要求的满足。美感是和生理快感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生理快感完全受外来的刺激所支配,不可能出现情景交融。4被园林家称为“园之魂”的是:香。5愉悦性是美感的重要特性。6“气味要比景象和声音更能拨动你的心弦。”这句话出自蔡仪先生。7高峰体验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概念。4.1美和美感的社会性(一)1即使自然物具有社会性,也不能据此说明美和美感具有社会性。2《艺术哲学》的作者是泰纳。3以下说法审美趣味是一个人的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的总和。审美偏爱影响审美能力。审美偏爱和审美选择不是审美能力的体现。审美趣味是个人文化的产物,是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的产物。4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可以体现这个时代的风俗习惯5美和美感具有社会性的原因包括:审美主体都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任何审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审美活动不是生物性的活动而是社会文化活动。6美不具有客观性,并不是永恒的。7社会文化对审美活动的影响在个人身上的集中体现在审美趣味和审美风尚。4.2美和美感的社会性(二)1(超越性)不仅是美感活动的特征,也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境界2一个人的格调、品味、气质不是先天形成的。3以下说法中正确: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风尚是在这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风尚必然体现着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审美趣味作为主体的审美价值标准的体现,制约着主体的审美行为。4以下关于格调的说法正确:格调是一个人审美趣味的整体表现。一个人的格调品味会在他的一举一动中表现出来。人文教养能够对一个人的格调发生改变作用。5《风雅生活论》的作者是巴尔扎克。6中国第一个提倡美育的人是孔子。7时尚体现了一个时期社会上(多数人)的生活追求和生活方式,并且形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精神的气氛4.3美和美感的社会性(三)1《时装信使》是法国的时装杂志2审美的重要领域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不包括(时尚美)。3美学范畴中,属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是气韵。4盛唐时期的诗歌意象世界不同于晚唐时期是因为(时代风尚的差异)。5时尚可以超越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的区分。6服装是阶级隔离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7“装模作样”的目的是中小资产阶级为了实现与上层精英的(文化认同)。8在当代社会时尚和时髦的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精英集团为了保持精英和大众之间的文化差异、商家为了自身利益加快推陈出新、上层社会为了体现自身地位”,而不是因为(社会大众接受能力提高)。5.1自然美(上)1李泽厚认为(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2主张美是客观的的学者认为自然美存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中)。3以下说法正确:自然美的性质实质上是“美是什么”的问题。自然美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不存在着纯审美的眼光。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不能脱离人的生活世界及人的审美意识。4自然美就是在自然物、自然风景上面显现的审美意象。5以下说法正确:自然美是一个历史范畴自然不是全美的自然物的审美价值有高低之分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与人的审美意识有关6属于美学领域的有:自然美、社会美、技术美。7广义的自然人化是指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5.2自然美(下)已完成1黑格尔不认为自然美高于艺术美。2中国古代思想认为大自然包含的生意或者生气是最值得观赏的,体现出了(生态美学)。3以下说法正确:持肯定美学观点的人认为自然美不能按照等级区分。纯审美的眼光是不存在的。美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是由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意象世界。4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的是车尔尼雪夫斯基。5朱光潜认为自然美高于艺术美。6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绘画把最好的东西描绘的最坏,而把最坏的东西描绘的最令人满意是因为(自然美高于艺术美)。7在没得观念上,“万美皆备于我”这种说法所体现的美学主张是:美是主观的。6.1社会美(一)已完成1社会美往往能够引发人对命运的体悟。2莎士比亚的悲剧主要体现出(处于特定历史情景中的人的美)。3古希腊人大量参与体育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崇尚(人体美)。4人的灵魂美属于(人的风姿与风神美)。5社会美不仅是人物美。6除内容外,社会美的形式也是重要的研究内容。6.2社会美(二)1艺术的最高追求并不是创造有生命力的典型意象。2一般人认为日常生活是单调且毫无意趣的。()3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显示出审美价值的时候可以称为(风情)。4魏晋时期注重人的风姿风神,其中嵇康是魏晋人物风范的代表。5茶酒在中国古代人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6中国传统文化中,茶是与(婚姻)紧密联系的。7随着文明的发展,饮食行为逐渐成为了(包含社会文化活动)的行为。6.3社会美(三)1(狂欢节的生活)是最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2以下对休闲与休闲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休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提升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酒文化和茶文化是重要的休闲文化。休闲是在职业劳动和工作之余,人的一种以文化创造、文化享受为内容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休闲文化的核心不是“饮食”。3休闲不是一种无所事事。4以下对休闲描述恰当:是一种生命状态以文化创造和文化享受为内容是一种行为方式并不一定侧重于人们精神生活的方面5《京城玩家》中王世襄为京城第一大玩家?6认为休闲“天下之乐孰大于是”的是(张潮)。7《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的民俗风情。8狂欢节庆是日常生活中最具审美意义的活动。7.1艺术美(一)1美学不是研究艺术的。2艺术品能够在观众面前呈现一个意象世界从而使观众产生美感。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诗经》4符合王夫之的观点的是:诗言志、志不同于诗、诗不同于史。5“艺术就是模仿生活模仿自然”属于艺术定义的(模仿说)。7.2艺术美(二)已完成1主张取消艺术与非艺术区别的不包括安迪·沃霍尔。2以下对观念艺术的说法正确:它认为只要能传达一种观念的就是艺术。它否定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美术流派。3《四分三十三秒》不因钢琴优美的旋律受到众人赞扬。4以下说法中正确:艺术品是意象的外化。艺术的本体就是美,艺术和美是不可分的。艺术是多层面的复合体。5波普艺术企图通过(外在的艺术时空的氛围)来完成从非艺术到艺术的转化。7.3艺术美(三)1以下属于理论著作的内容与艺术作品意蕴的区别的是理论著作内容使用逻辑判断和命题形式表达;意蕴不容易使用这种形式。理论著作内容是逻辑认识的对象;意蕴是美感、审美感兴、审美体验的对象。理论作品内容是确定的有限的;艺术作品带有多义性、宽泛性和不确定性。2对诗歌的认识正确的是诗歌的意蕴具有宽泛性诗无达志诗歌艺术的美感具有丰富性3一件艺术品的创造,其中心始终是一个意象生成的问题。4矗立在美国纽约海港的自由女神像是巴托尔迪的作品。5艺术作品是可以阐释的。7.4艺术美(四)1休谟认为美只存在于欣赏着的心理,他是从(审美客体)的角度来发现美的本质的。2“绘画六法”的提出者是谁谢赫3绘画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4意境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包含了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不是因为它包含了(情景交融)。5意境仅仅是中国文化中的概念。8.1大审美经济与文化产业已完成1文化产业是近代才发展起来的。2以下说法正确:闲暇时间的增多必将大大增加文化消费和精神消费的需求。未来学家认为21世纪会出现休闲时代的浪潮。休闲时代的经济重视快乐幸福的体验效用。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是不一样的。3最早明确提议创意产业的是英国。4大自然成为人类审美对象的直接前提是人类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5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最本质的特点有(4)个:适应千百万群众的文化消费的需求、精神消费的需求而产生的;强调创意,强调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和推动,所以又叫“创意产业”、“头脑产业”、“艺术产业、“知识产业”、“版权产业”等等,是所谓大审美经济、体验经济时代的产物;与高新技术有紧密的联系;必须面向世界市场。9.1《红楼梦》的意蕴(一)1(张竹坡)把《金瓶梅》这本著作评为“市井文字”的。2俞平伯与胡适并称为“新红学派”的创始人。3红学家们并不普遍重视脂砚斋的美学思想。4俞平伯是“新红学派”的创始人之一?5《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9.2《红楼梦》的意蕴(二)1大观园世界呈现悲凉之雾,“悲凉之雾”四个字是鲁迅说的。()2《牡丹亭》中塑造了一个“有情”的典型——杜丽娘。3汤显祖认为唐朝是“有情之天下”。4被评为“情不情”的《红楼梦》中人物是贾宝玉。5“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句话出自《枉凝眉》9.3《红楼梦》的意蕴(三)1“狂风落尽深红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弱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估与进度保障措施
- 2022年全球市场粉末冶金高速钢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地区、产品和应用细分研究报告
- 5.8病案统计科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对)
- 电商平台项目工期保证措施实施
-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讲解
- 高中英语单词记忆培训课件
- 养鸭合同样本
- 前端外包开发合同标准文本
- 企业与影楼合同范例
-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措施
- 农田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指南
-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课件
- 许昌多功能会议中心及建安公园设计清华研究院
- 入团志愿书(2016版本)(可编辑打印标准A4) (1)
- 磁共振图像质量控制ppt课件
- SMI发展历史简介
- 路基防护喷播植草挂网客土喷播植草施工作业指导书ztzyzd06
- 钢笔字练习模板
- 柠檬茶项目财务数据分析(参考范文)
- 预制渡槽吊装施工方案_图文
- 国家开放大学《会计学概论》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