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青海省海东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1页
2021年青海省海东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2页
2021年青海省海东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3页
2021年青海省海东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4页
2021年青海省海东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青海省海东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0分)

1.(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古(gdn)蒋临(11)深恶痛疾不由自主

B.晌午(xidng)修基(qi)行将就目不能自己

C.蓦然(mo)核对(jiao)奄奄一息炉火纯青

D.疫情(yi)娉婷(ping)通宵达旦融为一体

2.(2分)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自去年春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同新冠

肺炎病毒展开了一场惇心、到璃的较量,将无数患者从死神手中解救出来。

B.他上课时老是心不住帚,所以,老师讲了什么,他根本不知道。

C.人生处处有烦恼,没有烦恼的人生只能是一个幻想,是沙漠中的申山早珍。

D.每次论争,他都发表一些“出格”的言论,这使得许多学术界朋友为之捏了一把汗,

不时给他以善意的劝告,但是他却处之坦然,不以为弊。

3.(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许多学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的

活动。

B.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情寄语当代青年,

明确提出了新时代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

C.部编语文教材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选文突出经典性,注重文质兼

美,兼顾时代性。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己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

的普遍欢迎。

4.(8分)请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2)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其一)

(3)苔痕上阶绿,o(刘禹锡《陋室铭》)

(4),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5),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第1页(共

(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_______一个“望”字,在杜甫笔下有截然不同的情怀。24岁的杜甫北游齐、赵,《望岳》

中“,"二句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流露出作者对祖国

山川的热爱之情;45岁的杜甫经历“安史之乱”,城池残破,乱草丛

生_________,"面对这种情形,令诗人心生伤感。

(8)“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崔颍登楼远眺,把乡愁揉进浩渺的烟

波?

5.(3分)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正由于英雄具有这些崇高的品质,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①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豪的英雄

②可以说,正是千千万万的英雄,才使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于危亡中展现生机

③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标杆,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④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A.③①④②B.②①③④C.①®@④D.④③②①

6.(3分)下面是文学名著《水浒传》连环画中的一幅图片,请仔细观察,并按要求作答。

第2页(共

郑屠挣扎不起来,鲁达抢前一步,踏着他胸脯;一面打一面骂。

《水浒传》中鲁达的绰号,与上图内容相关的情节是。

二、综合性学习能力展示(9分)

7.(7分)请你参加以“文明着装,传承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参与完成下面

的任务。

(1)请给下面的这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5字)

用碳素笔在白色衣服上画一笔,许多人应该都会心疼,假如那件衣服是学生校服,

中学生在校服上涂鸦的现象较为突出,一些学生拿校服当画纸,教育专家建议校服设计

师多一点童心,学校也可考虑每个月设1天“自由着装日”。

(2)请仔细阅读下面的表格,回答问题。

对中学生着装取向认可度的调查统计表

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学生老师

对“整洁”取向的认可度39%96%

对“朴素”取向的认可度13%85%

对“个性”取向的认可度94%16%

对“品牌”取向的认可度82%37%

在对“中学生着装取向认可度”方面,学生与老师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3)下面是学校领导在“关于学生着装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最近,有些同学穿着有涂鸦的衣服或“乞丐服”来上学,这种做法是不妥的。作

为一名中学生,要讲求文明礼仪。服装是无声的语言。一个人的着装体现着他的态度、

修养、品格和气质。其次,要展示良好的校风校貌。个人着装是校园文化的名片,是学

校精神的载体。最后,要注意身份和场合。学校是你们学习文化知识

作为参会代表,请你将讲话要点转述给你们班的同学。(要求:转述前须有开场

白;完整,准确;要点突出。)

8.(2分)为了规范学生的着装问题,某校学生会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其中包含了宣

传标语的制作,写一个含有“整洁”一词的句子,完成这则宣传语。

自尊自爱重仪表,。朴素自然是本色,端庄大方树新标。

女子淑雅有修养,男儿飒爽展英豪。青春飞扬添活力,品格精神最重要。

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16分)

第3页(共

9.(4分)阅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完成下面小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白居易称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将思想性和艺术性融为一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

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

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山

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射者中,弈者胜,起坐

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太守醉也。

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林壑审美

②名之者谁

③饮少班醉

④弓画夕阳在山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负者歌干途:行者休千树

第4页(共

B.2西南诸峰:?真无马邪

C.醒能述多文者\策之不以其道

D.临溪顶渔\顶不知人之乐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名/之者谁

C.而/年又最高

D.朝而/往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哪山的美丽景色?

(6)从选文看,醉翁“醉”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话回答)

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25分)

11.(12分)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完成下面小题。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只希

望着国联,也是事实,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

于是有人慨叹日:中国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

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

了。信“地”和“物”,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一到求神拜佛,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我们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

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省筹。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不过一面总在被摧

残,被抹杀,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

那简直是诬蔑。

第5页(共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证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

梁。自信力的有无不足为期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脊梁:_____________

②不足为据:_____________

(2)作者所要批驳的观点是什么?所要证明的观点又是什么?

(3)文中画线句子提到的几类人,具体分别指哪些人?试举例说明。

(4)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从中可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本文语言尖锐泼辣,富有讽刺意味,试任选一例进行分析。

12.(1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森林大火为何扑灭难度这么高

魏齐

①据“西昌发布”公众号2020年4月1日下午报道,截至当天13时25分,泸山正面明

火全部扑灭,3月30日下午,四川凉山西昌突发森林大火造成打火队员19人牺牲。联想

到去年几乎烧遍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森林火灾为何如此凶险;又为何如此难以扑灭?

②森林大火较难扑灭,首先是因为往往火势很大,点多面广住桂发生在气候干旱、气温

较高的季节,加之一些林木富含油脂,积累了不少林下可燃物,往往会很快扩大、扩散。

以此次西昌地区发生的火灾为例,据西昌市人民政府3月31日下午召开发布会介绍的情

况,火情扩散迅速,并伴多处飞火,火灾过火面积1000余公顷,毁坏面积80余公顷。

③其次,不少森林火灾发生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为灭火增加了难度。以凉山地区为

例,该地区仅海拔高度超过4000米的高峰就超过20座,山区地形极大地限制了人员活

动在山区,林火可能发生爆燃,特别是在陡坡,这就会极大的增加灭火危险性。

④此外,山区的气候气象条件也比较复杂,特别是山谷之间的风向变化比较快,山区容

易形成明显上升气流,加之各种涡流、越山气流影响

⑤专家认为,随着科技进步,适当引入更多高科技装备协助灭火是一大趋势。首先要做

到预警早,例如通过携带红外传感器的卫星或长航时无人机及时预警,然后“打早,进

而“打灭”。灭火时,可适当派出消防直升机、灭火飞机等大型装备,国内一些企业也研

制出“灭火榴弹炮”“灭火导弹”等一些适合森林灭火的新型“武器”,尽管其有效性需

要进一步论证

(1)选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第6页(共

(2)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往往”不能删掉。为什么?

“森林火灾住住发生在气候干旱、气温较高的季节……”

(3)选文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认真阅读选文,概括森林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

(5)请你拟写一句保护森林资源的公益宣传标语。

五、写作能力展示(50分,其中卷面整洁、字体规范美观3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

题,完成作文。

13.(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学给我的丝丝情谊,我不曾忘记;师长给我的缕缕关爱;书本给我的点点启迪,

我不曾忘记,我不曾忘记……现在,让我将它们一一拾起。

请以“拾起的点滴”为题作文。(提示:写作之前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要求:(1)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2);(3)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

少于30行);(4)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14.梦,是睡眠时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影像活动,梦也可以是

一种理想或追求,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要求:①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书写

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和人名。

第7页(共

2021年青海省海东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0分)

1.(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亘古(gen)蒋临(11)深恶痛疾不由自主

B.晌午(xidng)修葺(qi)行将就目不能自己

C.事然(md)校对(jiao)奄奄一息炉火纯青

D.疫情(yi)娉婷(ping)通宵达旦融为一体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晌午”的“晌”应读作“shdng”。

故选:Bo

2.(2分)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自去年春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同新冠

肺炎病毒展开了一场饵心、到塔的较量,将无数患者从死神手中解救出来。

B.他上课时老是心、不住帚,所以,老师讲了什么,他根本不知道。

C.人生处处有烦恼,没有烦恼的人生只能是一个幻想,是沙漠中的净由摩梭。

D.每次论争,他都发表一些“出格”的言论,这使得许多学术界朋友为之捏了一把汗,

不时给他以善意的劝告,但是他却处之坦然,不以为然。

【解答】ABC.使用恰当;

D.使用不当,语境不符。

故选:D。

3.(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许多学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的

活动。

B.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情寄语当代青年,

明确提出了新时代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

C.部编语文教材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选文突出经典性,注重文质兼

美,兼顾时代性。

第8页(共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

的普遍欢迎。

【解答】A.有误,把“改善”改为“提高”;

B.有误,在句末加上“的要求”;

C.有误,可修改为“统编语文教材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或者“统编语

文教材紧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

D.正确。

故选:D。

4.(8分)请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一个“望”字,在杜甫笔下有截然不同的情怀。24岁的杜甫北游齐、赵,《望岳》

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二句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流露出

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45岁的杜甫经历“安史之乱”,城池残破,乱草丛生国破

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面对这种情形,令诗人心生伤感。

(8)“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崔颍登楼远眺,把乡愁揉进浩渺的烟

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解答】答案:

(1)山岛竦峙(重点字:竦峙)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草色入帘青(重点字:帘)

(4)山气日夕佳

(5)烽火连三月

(6)入则无法家拂士(重点字:拂)

(7)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国破山河在

(8)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重点字:暮)

第9页(共

5.(3分)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正由于英雄具有这些崇高的品质,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①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豪的英雄

②可以说,正是千千万万的英雄,才使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于危亡中展现生机

③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标杆,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④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A.③①④②B.②①③④C.①®@④D.④③②①

【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通过读这四个句子,按照逻辑层次

关系来写,紧接介绍国家①.所以顺序为③①④②。

故选:Ao

6.(3分)下面是文学名著《水浒传》连环画中的一幅图片,请仔细观察,并按要求作答。

郑屠挣扎不起来,鲁达抢前一步,踏着他胸脯;一面打一面骂。

《水浒传》中鲁达的绰号花和尚,与上图内容相关的情节是拳打镇关西。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和情节。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他本名鲁达,因打

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根据图画内容,再结合图下提示''郑屠”“鲁达”等文字。

第10页(共

答案:

花和尚拳打镇关西

二、综合性学习能力展示(9分)

7.(7分)请你参加以“文明着装,传承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参与完成下面

的任务。

(1)请给下面的这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5字)

用碳素笔在白色衣服上画一笔,许多人应该都会心疼,假如那件衣服是学生校服,

中学生在校服上涂鸦的现象较为突出,一些学生拿校服当画纸,教育专家建议校服设计

师多一点童心,学校也可考虑每个月设1天“自由着装日”。

(2)请仔细阅读下面的表格,回答问题。

对中学生着装取向认可度的调查统计表

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学生老师

对“整洁”取向的认可度39%96%

对“朴素”取向的认可度13%85%

对“个性”取向的认可度94%16%

对“品牌”取向的认可度82%37%

在对“中学生着装取向认可度”方面,学生与老师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3)下面是学校领导在“关于学生着装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最近,有些同学穿着有涂鸦的衣服或“乞丐服”来上学,这种做法是不妥的。作

为一名中学生,要讲求文明礼仪。服装是无声的语言。一个人的着装体现着他的态度、

修养、品格和气质。其次,要展示良好的校风校貌。个人着装是校园文化的名片,是学

校精神的载体。最后,要注意身份和场合。学校是你们学习文化知识

作为参会代表,请你将讲话要点转述给你们班的同学。(要求:转述前须有开场

白;完整,准确;要点突出。)

【解答】答案:

(1)示例:针对“校服涂鸦”现象,专家建议设“自由着装日”。

(2)示例:学生对“个性”“品牌”两项着装取向的认可度高,老师则较低,学生则较

低。

(3)示例:同学们,我代表我们(咱们)班参加了学校的座谈会,二要展示良好的校风

第11页(共

校貌。

8.(2分)为了规范学生的着装问题,某校学生会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其中包含了宣

传标语的制作,写一个含有“整洁”一词的句子,完成这则宣传语。

自尊自爱重仪表,着装整洁堪称道。朴素自然是本色,端庄大方树新标。

女子淑雅有修养,男儿飒爽展英豪。青春飞扬添活力,品格精神最重要。

【解答】答案:

[示例一]着装整洁堪称道

[示例二]整洁美观显风貌

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16分)

9.(4分)阅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完成下面小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白居易称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将思想性和艺术性融为一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1)本题考查多角度赏析名句。解答此题时,然后从修辞手法、哲理等方面对

诗句进行赏析,要答出该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手法的作用,需要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

从哲理角度赏析,即新事物必定取代旧事物。

(2)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颔联,表达了世态

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意思是自己虽屡遭

贬低,却也令人欣慰。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

答案:

(1)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沉舟”“病树”比喻遭贬谪的自己,表达作者

感慨身世的悲凉之情和豁达乐观的胸襟。

示例二: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哲理:新事物必定取代

旧事物。

(2)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漠不平。

译文:

第12页(共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10.(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

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

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山

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似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射者中,弈者胜,起坐

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林壑尤美格外,特别

②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命名

③饮少辄醉就,总是

④弓w夕阳在山不一会儿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

A.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B.基西南诸峰\再真无马邪

C.醒能述以文者\策之不以其道

D.临溪顶渔、地不知人之乐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名/之者谁

第13页(共

C.而/年又最高

D.朝而/往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珊山的美丽景色?

(6)从选文看,醉翁“醉”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话回答)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

含义。

①句意为: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尤:格外。

②句意为: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名:名词作动词。

③句意为: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辄:就。

④句意为:不久,太阳下山了。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

A.相同,介词,在;

B.不同,代词,表示推测;

C.不同,介词,按照;

D.不同,连词,表转折。

故选:Ao

(3)本题考查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关系,明白主语、宾语

各是什么,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

ABC.正确。

D.有误,句意:早晨进山,在“而”前划开。

故选:D。

(4)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

句中重点词语有:第三个乐,意动用法;第三个乐;句意为: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

乐趣。

(5)本题考查写作顺序。在理解第二段内容的基础上,这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的、四

季的变化”。

(6)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

概括即可,了解内容,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中可知,二是欣赏山水。

答案:

第14页(共

(1)①格外,特别,命名,总是。

(2)A

(3)D

(4)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5)时间顺序(早晚、四季的变化)。

(6)一是饮酒,二是欣赏山水。

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25分)

11.(12分)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完成下面小题。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只希

望着国联,也是事实,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

于是有人慨叹日:中国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

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

了。信“地”和“物”,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一到求神拜佛,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我们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

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首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不过一面总在被摧

残,被抹杀,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

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证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

梁。自信力的有无不足为期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脊梁:比喻中坚骨干力量

②不足为据:不能作为依据

第15页(共

(2)作者所要批驳的观点是什么?所要证明的观点又是什么?

(3)文中画线句子提到的几类人,具体分别指哪些人?试举例说明。

(4)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从中可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本文语言尖锐泼辣,富有讽刺意味,试任选一例进行分析。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①“脊梁”的本义指脊柱。结合语境“我们从古

以来;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可知他们才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足:够得上。意思是不能作为依据。

(2)第一问:考查对驳论文中敌论点的理解。文章第一段先列举了一些事实,到“只希

望着国联”,也不信国联,怀古伤今”,有了敌论点就可以为下面的反驳树立靶子。

第二问:考查对本文论点的理解。作者在树立敌论点后,运用事实和道理指出敌论点的

错误。据此理解作答。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答、努力工作的

广大劳动人民、祖冲之、詹天佑等人、不计得失、人民的人、文天祥、林则徐等人,为

人民鸣不平.如屈原、白居易。“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辛、追求真理的人、谭嗣同。

(4)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结合语境“我们从古以来;有拼命硬干的人,有

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

以鼓舞斗志,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有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可以鼓舞斗志。

(5)本题考查对文章语言的分析理解。任选一例分析即可,富于战斗性。在文章开头“两

年以前,是事实,只希望着国联;现在是既不夸自己,改为一味求神拜佛,充满着嘲讽

意味,一副自我炫耀;“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一味”则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沉迷其中不愿自拔。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

讽刺意味,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答案:

(1)①比喻中坚骨干力量②不能作为依据

(2)所要批驳的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观点。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

的中国人在“这一观点。

(3)“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拼命硬干的人”是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

侵略的革命志士,如郑成功;''为民请命的人”指的是同情人民,如海瑞等、追求真理的

人。

(4)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目的在于赞颂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才是我们民族的

第16页(共

真正代表,充满着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

(5)如开头作者揭示对方的论据。作者简练地勾勒出三种形象:始而盲目自夸;继而依

赖国联;终至求神拜佛,于变化之中揭示出悲观论者在精神上的节节败退,写得尖锐泼

辣。

12.(1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森林大火为何扑灭难度这么高

魏齐

①据“西昌发布”公众号2020年4月1日下午报道,截至当天13时25分,泸山正面明

火全部扑灭,3月30日下午,四川凉山西昌突发森林大火造成打火队员19人牺牲。联想

到去年几乎烧遍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森林火灾为何如此凶险;又为何如此难以扑灭?

②森林大火较难扑灭,首先是因为往往火势很大,点多面广隹号发生在气候干旱、气温

较高的季节,加之一些林木富含油脂,积累了不少林下可燃物,往往会很快扩大、扩散。

以此次西昌地区发生的火灾为例,据西昌市人民政府3月31日下午召开发布会介绍的情

况,火情扩散迅速,并伴多处飞火,火灾过火面积1000余公顷,毁坏面积80余公顷。

③其次,不少森林火灾发生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为灭火增加了难度。以凉山地区为

例,该地区仅海拔高度超过4000米的高峰就超过20座,山区地形极大地限制了人员活

动在山区,林火可能发生爆燃,特别是在陡坡,这就会极大的增加灭火危险性。

④此外,山区的气候气象条件也比较复杂,特别是山谷之间的风向变化比较快,山区容

易形成明显上升气流,加之各种涡流、越山气流影响

⑤专家认为,随着科技进步,适当引入更多高科技装备协助灭火是一大趋势。首先要做

到预警早,例如通过携带红外传感器的卫星或长航时无人机及时预警,然后“打早,进

而“打灭二灭火时,可适当派出消防直升机、灭火飞机等大型装备,国内一些企业也研

制出“灭火榴弹炮"''灭火导弹”等一些适合森林灭火的新型“武器”,尽管其有效性需

要进一步论证

(1)选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2)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往往”不能删掉。为什么?

“森林火灾隹住发生在气候干旱、气温较高的季节……”

(3)选文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认真阅读选文,概括森林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

(5)请你拟写一句保护森林资源的公益宣传标语。

第17页(共

【解答】(1)本题考查首段的作用。说明文开头的作用一般是引出说明对象。结合第①

段的内容可知,引出说明对象--森林火灾难以扑灭的原因。

(2)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在说明言语中。这句话中的“往往”是经常的意

思、气温较高的季节,如果去掉。

(3)本题考查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第③段画线句列举凉山地区高海拔山峰多,并运用

数字,地形崎岖,灭火难度增加。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根据“首先是因为往往火势很大,森林火灾往往发生在气

候干旱,加之一些林木富含油脂,再加上火借风势、扩散”“其次,这里地形崎岖,为灭

火增加了难度”“此外,特别是山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