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学专题-儿童行为评估_第1页
2022年医学专题-儿童行为评估_第2页
2022年医学专题-儿童行为评估_第3页
2022年医学专题-儿童行为评估_第4页
2022年医学专题-儿童行为评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儿童行为评估系统行为评估是学校心理学家了解儿童,挂念发觉儿童问题所在,为进一步实施干预方案供应依据,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的基本技术之一。行为评估主要是对可观看行为的综合评价,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对行为或症状本身的测量和治疗。近年来,自我报告也被引入行为评估中。行为评估主要针对适应行为和问题行为。适应行为评估的重点是儿童对社会要求和环境的适应程度,关怀的是个体是否具备了独立生活和担当责任的基本技能;问题行为评估的重点则是儿童有无内化或外化行为问题,行为是否正常。行为评估常用的方法有直接观看和模拟观看法、访谈法和行为测量法。由于儿童的某些行为具有跨情境的全都性,而某些行为只消灭在特定的环境中,为对儿童的行为作出全面评价,学校心理学家经常会针对儿童的特定问题,将儿童、父母和老师作为收集信息的不同信息源。行为评估中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有些尚不成熟,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一样,每个测验只是测量了编制者自己所定义的行为样本,有时与人格测验并无严格的区分。测验的标准化程度以及信、效度也都有待提高,但对一些儿童常见行为问题,还是可以鉴别的。目前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的儿童行为筛查量表是艾森伯斯儿童行为核查表。儿童行为评价系统是较全面评价儿童行为的一个较新的测量工具,除问题行为外,它还评价了儿童的一些乐观行为,量表在国内尚无中文修订版。下面仅对儿童行为核查表和儿童行为评价系统做简要介绍。儿童行为核查表儿童行为核查表(ChildBehaviorChecklist,CBCL)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森伯斯(M.Achenbath)及其同事50年月起在儿童精神科的临床实践中编制的,1970年首先在美国使用,1986年、1987年先后出版了父母、老师和儿童(青少年)自陈量表的使用手册。该量表是目前公认的儿童精神病理学的主要测量工具,适用于4~16岁儿童。1991年的最新版本将适用范围拓展到4~18岁,常模被试取自48个州,共2368人。儿童行为核查表中文修订本1988年发表,常模被试为中国22个城市的24000名4~16岁儿童。儿童行为核查表主要用于筛查儿童青少年的社交力量和问题行为,由父母、老师评定,青少年自我报告和课堂观看测量构成一个评价系统。艾森伯斯认为,父母报告是儿童评价的多元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量表的进展体现了这一思想。儿童行为核查表的力量气表评价活动力量、社交力量和学校力量。症状量表主要检查问题行为,由主成分因素分析法抽取的因子如下:攻击行为:残忍、打架、恃强凌弱、言语攻击、发脾气、争吵。过失行为:撒谎、哄骗、缺乏罪疚感、偷窃、失控行为等。焦虑/抑郁:哀痛、不开心、完善主义倾向、感到不被人爱、哭泣、担忧、自杀念头。埋怨身体症状体诉:缺乏医学基础的疲惫、身体问题、头痛、肠胃不适、头晕目眩。社会问题:不受欢迎、被他人称赞、行为不成熟、与他人合作困难。留意问题:不留意、混乱、学业不良、紧急、集中留意困难、活动过度、易冲动。思想问题:茫然凝视、强迫观念、听或看到实际不存在的事物幻视、幻听。退缩:躲避与他人的交往,不坦率、大方、难过、寻求孤独。每一行为问题都依据儿童近半年内的表现给分。量表供应了标准化的T分数和百分位数。T分数包括内化行为(过分把握,如抑郁、焦虑、退缩等)和外化行为(失控,如攻击、过失、行为问题等)及总分三个T分数。儿童行为评价系统儿童行为评价系统(BehaviorAssessmentSystemforChildren,BASC)是一套评价儿童行为多方面状况的测量工具,包括儿童自我报告量表、父母评定量表、老师评定量表和同学观看系统。旨在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对儿童的行为作出全面评价。该评价系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雷诺兹(C.R.Reynolds)和凯弗斯(R.W.Kamphaus)于1992年编制的。自我报告量表(BASC-SPR)用于测量儿童对学校、父母、同伴的态度以及自己的行为问题的感知。问卷有两种,用于8~11岁(SPR-C)和12~18岁(SPR-A)儿童。包括14个重量表,其中10个临床诊断量表,即焦虑、对待学校的态度、对待老师态度、特别(Atypicality)、抑郁、感觉寻求、把握点、躯体症状、社会压力、不适感量表;4个适应性量表,即与父母的关系、人际关系、自尊、自信量表。量表的编制接受了理性或理论与阅历相结合的方法,先给各量表下定义,然后依据定义选择条目,运用协方差结构分析以增加量表内容的同质性。主要重量表定义如下:焦虑:紧急担忧、忧虑、恐惊感、被问题困扰的倾向。对学校的态度:对学校感到疏远、敌意、不满。对老师的态度:憎恨、厌恶老师,认为老师不公正、不关怀或要求过分。特别:心境飘忽不定,希奇奇异的想法和主观体验,强迫症的想法和行为。抑郁:不幸福、哀痛、懊丧,认为什么都不好。人际关系: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伴侣。把握点:认为奖惩都由外部事物或人来把握。与父母关系:乐观看待父母,感到被父母敬重。自尊:自我敬重、自我重视、自我接纳。对14个重量表进行因素分析,抽取出4个因素,其中学校适应不良包括对学校态度、对教师态度和感觉寻求只在青少年组有重量表;临床适应不良包括特别、把握点、社会压力和焦虑重量表;个人适应包括与父母关系、人际关系、自尊和自信重量表;状指数,由未经旋转前第一次抽取的因素负荷最高的6个重量表组成,借用智力评价的分类,编制者将其称之为心理病理的一般因素g。8~11岁儿童量表共147个项目,答案均为真假二择一,适用于具有三班级以上阅读水平的儿童青少年。该测验的正常被试常模为美国5188名儿童和4423名青少年,被试的性别、地理区域、社区规模、年龄、种族等统计变量的取样分布与1990年美国有关统计数字匹配。常模包括总的全国常模和性别常模,T分数为4个年龄组:6~7,8~11,12~14和15床被试常模为270名儿童和140名青少年,选自美国36个医疗机构和加拿大的3个医疗机构。一般和临床被试施测的量表内部全都性信度均在0.80左右,间隔一个月的再测信度一般为0.70。由于该测验较新,效度尚待进一步争辩。测验手册列出了每个量表因素负荷最高的项目作为描述各量表典型症状的指标。父母评价量表(BASC-PRS)由父母评价儿童在家庭和社区背景下的多种行为的量表。量表有三种形式,分别用于学前儿童4~5岁、学龄初期儿童6~11岁和青少年12~18岁,重量表的项目类似。每种形式均包括两类量表:诊断性量表和适应性量表。诊断性量表用来评价问题行为,性量表则用来评价行为缺陷或与家庭和学校适应良好有关的行为或技能。总量表由12个重量表组成,各重量表的操作定义如下:适应力量:易于适应环境变化的力量。焦虑:对现实或臆想的问题紧急、恐惊或担忧的倾向。攻击性:以敌意的方式语言或身体恫吓他人的倾向。留意问题:易分心,不能集中精力的倾向。特别:行为方式稚嫩、奇异,或通常与精神病相联系如幻听、幻视的行为倾向。行为问题:反社会、破坏规章的行为,包括损坏财物的行为倾向。抑郁:闷闷不乐,哀痛,由于不能完成日常活动而感到压力,甚至想到自杀。多动:过分活动,行事冲动,不加思考的倾向。领导力量:在家庭、学校、社区背景下与同伴和成人成功交往所必需的技能。躯体症状:对微小的身体问题或不适过分敏感和埋怨的倾向。退缩:躲避他人,以避开社会接触的倾向。问卷接受4点量表从不、有时、经常和总是作答。常模分为总的正常全国常模,国常模,不同性别的正常全国常模,其中正常全国常模包括309名学前儿童,儿童,1090名青少年,被试来自美国26个州的87个单位。除了适应力量、行为问题、多动、特别和躯体症状量表外,其他量表的平均信度系数均在0.80以上,信度系数最低的特别量表为0.67。因素分析显示存在三个因素:外化、内化行为和适应性。外化行为包括攻击、行为问题、多动和留意问题;内化行为包括特别、抑郁、焦虑、躯体症状和退缩;适应性包括适应力量、领导力量和社会技能。BASC父母评定量表的重量表与其他父母评定量表中名称类似的分量表间有显著的相关。老师评定量表(BASC-TRS)由老师评价儿童青少年在学校可观看的行为的量表,有三种形式,分别用于评价学前儿童4~5岁、学校儿童6~11岁和中同学12~18岁,每种形式各包括个和138个项目,在4点量表上作答从不、有时、经常、总是。学前儿童老师量表为10个重量表,学校和中学老师量表均为14个重量表。量表各包括两个维度:适应性和诊断性;五种成分:外化行为,如攻击行为、活动过度、行为问题;内化行为,如焦虑、抑郁、躯体症状;学校问题,如留意问题、学习问题;其他问题,如特别、退缩;适应技能,如适应力量、领导力量、社会技能、学习技能。常模样本取自美国和加拿大的116个单位,其中333名学前儿童,1259名学校生,中同学,各年龄组男女人数相等。每套常模均供应了T分数和百分位数。量表有三种信度:内部全都性、再测信度和评分者间信度。除极个别量表外,大多数量表在全部年龄组内部全都性系数平均在080以上,间隔2~8周的再测信度小样本为80以上,两位老师间的评分者全都性小样本为063~071。量表的因素分析效度以及与类似的老师评定量表的相关效度都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同学观看系统(BASC-SOS)用于直接观看课堂背景下儿童青少年的行为的工具。接受了时间取样法,在15间内,每隔30秒观看一次,每次3秒,计15次,每次由观看者在行为核查表上标出所观看到的行为。观看结束时,观看者应供应有关同学与老师间相互作用的信息。所确定的目标行为有65个,被分为13类,其中4类是乐观/适应性行为,9类是问题行为。13类行为是:对老师或课程的反应:与老师或教学有关的适当的学业行为。同伴交往:与其他同学适当的交往。学习活动:同学独自从事的、适当的学业行为。转折活动:从一种活动向另一种活动转移的、适当的非破坏性行为。非恰当行为:与课堂活动无关的不恰当动作行为。留意力不集中:非捣乱性的、漫不经心的行为。不当言语:捣乱性的言语行为。躯体症状:有身体症状或埋怨身体不适。重复性的动作活动:没有外部嘉奖的、重复性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指向他人或物的损害性行为。自残行为:试图损害自己的严峻行为。其他还有不当的性行为和大小便方面的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