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父亲写信教12岁儿子感恩 内容感动网友_第1页
打工父亲写信教12岁儿子感恩 内容感动网友_第2页
打工父亲写信教12岁儿子感恩 内容感动网友_第3页
打工父亲写信教12岁儿子感恩 内容感动网友_第4页
打工父亲写信教12岁儿子感恩 内容感动网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打工父亲写信教12岁儿子感恩内容感动网友这封信的特殊在于:它是汝阳一位打工父亲送给12岁儿子的生日礼物,因感动网友最近走红网络它有多感人?您不妨看看它背后有怎样的故事?亲爱的儿子:再过几天,就是你的十二岁生日了。十二年弹指一挥间,我和妈妈看着你一天天长大了,懂事了,我们很欣慰,好孩子,在这里,爸爸祝你生日快乐。爸爸永远也不会忘记,1997年,那个刻骨铭心的秋天。那年香港回归,豫西山区经历了半个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干旱。我们的儿子就是在那华夏大地经受考验的一年出生的。那时,爸爸刚从部队回来不久,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爷爷奶奶没有为我们创造下任何财富,就连温饱问题,也是刚刚解决。当时为了结婚,我们已经是负债累累。为了省钱,那年8月,你年迈的祖外婆提前住在咱们家里,等着为你妈妈接生。可你妈临近预产期都半个月了,你还没出生的意思。爸爸着急了,妈妈着急了,我们拿着东拼西凑的盘缠,到县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僗月”,建议马上住院。住院,天呀,钱在哪里?从城里回来,爸爸犯愁了,家里当时仅有不到600元钱,到哪里去凑这笔住院费呢。无奈之下,爸爸到乡信用社,贷了1000元款。我清楚记得,按当时政策,又扣下100元的利息,仅剩900元。不知道今天的你,能否体会到爸爸当时内心的滋味。你出生的那天,是中秋节的前夕,持久的干旱终于迎来久违的甘露,秋雨如织,下个不停。由于你母亲缺少羊水,你出生时需要剖腹产,那几天,我们的心都悬在喉咙眼。你刚生出来时,由于吸入羊水过多,不会哭,小脸憋得发紫,当时,爸爸和你三姑奶,一直守在产房外,听着产房内急促的金属碰撞声,当时,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在走廊里悲恸不止。我心疼你的妈妈,嫁给我没享过福,又受了这么大的罪。好儿子,你如今长大了,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每一个人。知道爸爸为什么自己的房子先不装修,把钱借给咱们的亲戚家吗?因为,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是他们一直在默默帮助着我们。在城里住院期间,你二姑奶、大姑奶都千方百计送钱给我们。当时你的外婆瘫痪在床已经22年,别人给她的600元钱也让你舅送到城里。从城里回来,王家庄你祖外婆当时已经年近八旬,天天像一个老保姆一样,无怨无悔伺候着你妈。因为贫穷,爸爸学会了坚强,因为苦难,爸爸必须要奋斗。你满月待客的头天晚上,你叔叔从洛阳回来了,为了生计,他当时到洛阳一个工地给别人打小工,一天要干14个小时的活,每天15元工钱,一般早上4:30就要起床。在那里干了将近一个月后,他第一次回家,人瘦得不像样子,老板给他发了260元钱,他给家里留下220元,待完客的当天晚上,他趁着夜色又走了。当时,望着他那瘦小的背影,爸爸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为了还债,在你还没满月的时候,爸爸也打起行囊,远走他乡。儿子,生日是什么,生日其实是母亲受难的日子,是我们应该面对母亲、面对亲友感恩的日子。生日又是我们生命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表示我们已经长大了。十二年过去了,爸爸和妈妈已经变得不再年轻,风风雨雨的日子里,我们一步一步挺了过来。知道爸爸为什么希望你们争气吗?因为,我们除了奋斗,别无他法。爸爸很欣慰,你叔叔终于走出了闭塞的大山,白手起家,如今拥有自己的工厂,自己的小车,成为方圆十里八村年轻人的楷模。爸爸通过奋斗,在城里拥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己的事业。不远的将来,城市对我们来说,不再是一个匆匆的驿站,我们将是一名真正的城市的主人。那么,明天的主人,我们今天应该准备些什么呢?儿子,苦难对强者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弱者来说,是前进的绊脚石。今天,你们这一代,“苦难”这堂课离你们越来越远了。在那偏远的乡村里,爸爸几乎是第一个买回大彩电,第一个买回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电动车,第一个把互联网融入家庭生活,第一个把孩子送进城里上学……爸爸一直在纳闷:为什么现代化的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近,而我的孩子的想法离我们的初衷却越来越远呢。为什么有时候为了看电视和大人争频道会面红耳赤,为什么有时受一点小小的委屈会半天挂在脸上不说话,为什么有时和父母说话的口吻是那样的叛逆。是我们做错了,抑或是不懂这代人内心的世界?儿子,爸爸和妈妈为你感到骄傲。因为我们的儿子很争气,功课很优秀。爸爸就是要打造一个个“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家族佳话。你曾经备受凌辱的憨傻的爷爷、奶奶无言无语传递给我们的这些财富,不知我的儿子能否继承下去。十二岁了,我们要给自己的人生一个好好的规划,再过一个十二年,爸爸妈妈将年近半百,廉颇老矣!到那时,我们什么也不可能给予你们了,反倒是要向你们索取的时候了。人生能有几个十二年,而决定终身命运的,又有几年呢?所以说,我希望儿子从初中到高中,心中要存着一个远大的梦想,一个宏伟的目标。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我相信我的儿子,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努力做一名“将军”。好儿子,我们不仅要有好的学习成绩,健康朝气的体魄,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未来的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我们要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越挫越奋、越挫越勇的性格。另外,再说说网络,时代发展到今天,互联网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要把它当做工具,不要把它一直当做玩具。用好了,它是我们的朋友,用不好,可能让我们沉溺其中,在虚幻的世界里不能自拔,最终会害了我们的。相信儿子一定会把握好这个度的。最后,愿我的儿子步步为“赢”!老爸发帖人“贫驴儿”将这封信公布于论坛后,很多网友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管理员将帖子置顶。网友“独行僧”说,看了“贫驴儿”写给儿子12岁生日的信,感慨颇多,3000字的长信里,字里行间充满了一种浓浓的亲情,而贯穿全篇的亲情又以感恩为主线,情真意切,刻骨铭心。同时,网友建议:愿天下人常怀感恩之心,愿所有家长都能像“贫驴儿”那样经常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我看这个帖子反应强烈,并能引起一些网友的共鸣,我特意将该帖作为置顶。”汝阳县县委宣传部网络科宋晓冬说,他与“贫驴儿”曾经是同事,早年汝阳县办县级报纸时,“贫驴儿”曾任该报的编辑,后去南方打工。宋晓冬说,那时,他就叹服“贫驴儿”的吃苦耐劳和勇于拼搏的精神。看了他给儿子的信,更为他常怀感恩之心而钦佩,为他以感恩之心教育孩子叫好。写给孩子的信为何公布网上?其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过程含泪给儿子送特殊生日礼物通过多方打听,记者与“贫驴儿”取得了联系。“贫驴儿”原名张兵,汝阳县王坪乡农民,现任南昌某公司河南某一区域代表。昨日下午,接到记者电话时,张兵正在漯河出差,谈起这封信的写作过程,张兵认为感触颇深。张兵从小生活在农村,因家里穷,初中毕业后当了三年义务兵。回乡后那几年,,因自己热爱写作,曾任县级报纸编辑,以后,张兵也没有放弃学习,三年后,他自学拿到了大专文凭。往来于农村城镇之间,亲身感受到自己得到人与人之间的帮助与关爱,一些事和人让张兵铭刻在心。张兵说,随着孩子的降临与成长,他付出了很多,同时,认为对孩子这一代,应该加强感恩教育培养。张兵认为,现在有些父母为孩子生日大办宴席,觉得不可思议,孩子生日明明是母亲的受难日,失去孩子的感恩教育,应该是父母对儿子甚至对社会一种关爱的缺失。今年农历八月十二是儿子12岁生日,张兵想给儿子张楠一个特殊的生日礼物,最后决定给儿子写这封信,以此作为生日礼物。讲述父亲特殊生日礼物作为人生导航坐标9月27日凌晨3点多,张兵完成了给儿子的生日礼物,他是含泪而作。随后,张兵将这封信以邮件形式发给了张楠。当天早上,恰逢星期天,张兵通过QQ与张楠聊天,并将这封信发给了他,视频中,张楠仔细地读着来自父亲的特殊祝福,他哭了,身旁年仅7岁的妹妹一直问哥哥怎么了。伴随儿子擦眼泪的还有张兵的妻子。“爸爸、妈妈,对不起,以前我太不顾你们的感受了,一些事太自我……谢谢爸爸这份生日礼物,我要好好珍藏……”张兵回忆当初儿子的话,忽然觉得张楠一下子长大了。随后,张楠将这封信收藏在自己的QQ空间内,起名为“伟大的父爱”。“听到孩子的心里话,觉得孩子的成长,不单单是父母和家庭的事,更是全社会应该关注的话题。”张兵认为,这是他决定把这封信发在网上的想法。昨日下午,张兵爱人介绍,自从儿子读了那封信后,懂事了许多,平时住校时衣服不会洗,现在主动洗衣服,也不乱花钱了……影响学校以此召开主题班会自从父亲的特殊生日礼物的到来,张楠的QQ空间一下子热闹起来,叔叔、姑姑、姨母等亲戚也先后在空间留言,并鼓励他好好学习。与之同时,张兵的帖子引起网友的共鸣,儿子张楠所在的学校——汝阳县实验初中,校领导看到这个帖子后,决定以此作为一次班会主题,开展一次感恩教育活动。10月12日上午,是该校七年级16个班的班会时间,各班班主任人手一份这封信的打印稿走进了教室……“反应很强烈,很多学生都感动得哭了。”该校团委书记赵培乐说。事实上,在教育孩子这样一个系统工程中,家长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是其中至关重要甚至有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河南省心理研究所所长王春龙建议,作为家庭,应该建立一个稳定的可信赖的整体价值体系来教育孩子,在对孩子的传统教育和启蒙过程中,一边反省自身的行为道德规范,一边反思孩子成长的种种表现,更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学习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我珍惜身边每一个机会,哪怕别人认为是一棵稻草,我会把它当做一棵树去把握。”——杨小强本报讯(记者蒋林)早上6点半起床,打着火把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去上小学;懂事后用做家务和看书来排遣孤独;高中住校他每个月的生活费是30元……4岁就成为留守儿童的杨小强,以超乎同龄人的坚强从山沟里走进四川大学,成为家族五代人中的第一个大学生。他的父亲杨远林称,这一切得益于“吃苦教育法”。入学一年拿了国家级奖学金“爸爸妈妈,我们离别很多年了,你们为了让我读书出去挣钱受苦了……虽然我的内心时常很孤独,但是我很支持你们。”儿子小强的一封感恩信让今年53岁的杨远林泪流满面。昨天,小强把自己刚刚获得5000元国家级励志奖学金的消息告诉了爸爸,此前他还获得了5000元其他的奖学金。小强说,他通过选拔考试,以班上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入读双语教学班的资格。第一学年,小强的专业成绩在学院排名第四,还入了党。今年暑假,他带领31名大学生到安岳县参加社会实践获得好评,现在是学院权益维护部部长。为省路费父母15年没回老家老家在四川资阳市安岳县的一个小乡村的老杨,经济条件很不好。1993年,老杨的大儿子中专毕业参加了工作。在二儿子小强4岁的时候,他便与妻子到贵阳打工,做服务员、下苦力、在厨房帮工……夫妻俩走遍了贵阳、新疆和沿海城市,最后来到重庆江北区打工,一晃就是15年。由于夫妻俩一个月只有1000多的收入,为了省下车票钱,过去的15年里,他们从没回过家。去年,19岁的儿子以文科630分的成绩考入四川大学国际经济与外贸专业后,老杨夫妇才因小强的爷爷奶奶生病回到老家。小学时每天打火把走7里山路“孩子过得很苦。”说到儿子,老杨的眼圈红了。他说,小强念书的小学离家有7里山路。7岁大的孩子每天6点就起床,打着火把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去上学。初中时到学校有公交车了,但为了节约钱,他还是走路。高中时,离家太远必须住校,小强总是吃最便宜的饭菜,每个月的生活费才30元。小强从小就很独立、坚强、懂事。老杨离家的时候对他说,“不管家里多穷,只要你自己能读书,借多少钱我都供你。”这句话一直鼓励着小强。从小学开始,小强的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家里墙壁上贴了26张奖状。在小强上高一那年,小强的妈妈由于腰部骨质增生做手术,家里借了5000元,爷爷奶奶的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知道村子里有很多和小强年龄相仿的孩子都辍学打工,老杨还安慰儿子,“能读就好好读,爸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