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知识_第1页
传染病防治知识_第2页
传染病防治知识_第3页
传染病防治知识_第4页
传染病防治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防治知识第1页/共35页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每一个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的病原体所引起的。2、有传染性: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均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传染性意味着病原体能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他人,在人群中传播并流行,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即在此。传染病病人具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第2页/共35页基本特征3、有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率(散发、流行、大流行、爆发)、季节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等。4、有感染后免疫:人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或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的特异性免疫。感染后免疫的持续时间在不同传染病中有很大差异。终身免疫(麻疹、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第3页/共35页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1、传染源: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a、患者

b、隐性感染者

c、病原携带者:不显示出症状而长期排出病原体。

d、受感染的动物第4页/共35页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感染者的途径。

a、空气、飞沫、尘埃(呼吸道传播)

b、水、食物、苍蝇(消化道传播)

c、手、用具、玩具(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d、吸血节肢动物(虫媒传播)

e、血液、体液、血制品(性及医源性传播)

f、土壤:当病原体的芽孢(如破伤风、炭疽)或幼虫(如钩虫)、虫卵(如蛔虫)污染土壤时,则土壤成为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第5页/共35页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3、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

易感者的比例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时,如果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则传染病的流行很容易发生。第6页/共35页传染病的诊断一、临床资料:病史、体格检查(起病方式、热型及伴随症状、有诊断意义的体征)二、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年龄、职业、季节、地区、疫源地接触等。三、实验室检查四、其他检查:内镜、影像、活体组织检查等。第7页/共35页传染病的治疗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就近治疗治疗与预防结合病原治疗与支持对症结合中西医治疗结合第8页/共35页传染病的预防一、管理传染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三类,进行分类管理。第9页/共35页传染病的预防二、切断传播途径三、保护易感人群第10页/共35页病毒性肝炎概念: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各型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第11页/共35页病毒性肝炎分类:病原学分类: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甲型、戊型肝炎血液--体液传播: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程长短:急性感染:多见于甲型、戊型肝炎慢性感染:多见于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第12页/共35页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HBV):抵抗力强,对热、低温、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均能耐受。在37℃可存活7d,56℃存活6h,血清中30℃~32℃可保存6个月,-20℃可保存15年。煮沸10min、65℃10h或高压蒸汽消毒可灭活,对0.2%新洁尔灭及0.5%过氧乙酸敏感。第13页/共35页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抗原抗体系统:HBsAg(乙肝表面抗原):感染HBV1-12周血中首选出现。急性感染一般存在1-6周,最长20周。慢性感染多数持续存在多年或终身。只有抗原性,无传染性。HBsAb(乙肝表面抗体):保护性抗体,急性感染后期HBsAg转阴后出现,可持续多年。HBsAb(+)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型肝炎恢复期、过去曾感染及乙肝疫苗接种后。HBcAg(乙肝核心抗原):在肝组织中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HBcAb(乙肝表面抗体):HBV感染者几乎均可检出。HBeAg(乙肝e抗原):持续存在预示感染趋向慢性,HBeAg(+)表示患者处于高感染低期应答。HBeAb(乙肝e抗体):HBeAb(+)代表病毒复制处于静止状态,传染性降低第14页/共35页乙型肝炎乙型肝炎:一、传染源: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二、传播途径:1、母婴传播:宫内感染、分娩传播、分娩后传播

2、血液、体液传播:①血液中HBV含量很高,微量的污染血进入人体即可造成感染。如输血和血制品、注射、手术、针刺、剃刀、共用牙刷、血液透析、器官移植②唾液、汗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

3、其他传播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昆虫等方式,虽然近破损的消化道、呼吸道粘膜或昆虫叮咬在理论上有可能,但实际意义未必重要。第15页/共35页乙型肝炎三、易感人群:HBsAb(-)人群。高危人群包括:HBsAg(+)母亲的新生儿、HBsAg(+)人群的家属、反复输血及血制品者、血液透析患者、多个性伴侣者、静脉药瘾者、接触血液的医务人员等。第16页/共35页乙型肝炎四、流行特征:1、有地区差异:按严重程度分为低、中、高度三种流行地区。低:HBsAg携带率0.2%~0.5%:北美、西欧、澳大利亚中:HBsAg携带率2%~7%:东欧、地中海、日本、俄罗斯高:HBsAg携带率8%~20%:非洲、东南亚、中国(20世纪90年代流行病学统计我国总感染率(包括曾经感染和现症感染)57.6%)

2、有性别差异:男性高于女性,约1.4:1。

3、无明显季节性

4、以散发为主

5、有家族聚集现象

6、婴幼儿感染多见第17页/共35页乙型肝炎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2、临床诊断3、病原学诊断:有以下任何一项阳性,可诊断为现症HBV感染:①血清HBsAg②血清HBsAgDNA③血清HBcAbIGM④肝组织HBcAg和/或HBsAg,或HBVDNA。第18页/共35页乙型肝炎预后:1、急性感染:60%~90%可完全康复,10%~40%转为慢性或病毒携带。2、慢性感染:约25%死于重型肝炎、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第19页/共35页乙型肝炎治疗:无可靠的特效治疗方法。治疗原则:足够的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保肝、免疫调节、抗肝纤维化、抗病毒治疗),避免饮酒、过劳和损害肝脏药物。第20页/共35页乙型肝炎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第21页/共35页狂犬病慨念: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病死率:几乎100%第22页/共35页狂犬病传染源:

带狂犬病毒的动物,犬、猫、猪、牛、马、蝙蝠、浣熊、臭鼬、狼、狐狸。传播途径:病毒主要通过咬伤传播。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第23页/共35页狂犬病临床表现:潜伏期:5天至19年或更长,一般1-3月。前驱期:低热、倦怠、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继而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感等异样感觉。本期持续2-4天。兴奋期:表现为高度兴奋,突出为极度恐怖表情、恐水、怕风。体温升高(38-40℃)。恐水为本病特征,但不一定每例都有,典型患者虽渴极而不敢饮,见水、闻流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声带痉挛伴声嘶、说话吐词不清,严重时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呼吸困难、发绀。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大量流涎、乱吐唾液、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神志多清晰,可出现精神失常,幻视幻听。本期约1-3天。麻痹期:肌肉痉挛停止,全身驰缓性瘫痪,由安静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本期时间较短,一般6-18小时。本病全病程一般不超过6天。第24页/共35页AIDS概念: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本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病毒主要侵犯和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使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第25页/共35页AIDS传染源:

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终身性。传播途径:①性接触传播,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②注射途径传播,静脉药瘾者、输注血液及血制品③母婴传播④其他:应用病原携带者的器官进行移植、人工受精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易感人群:男同性恋者、性乱交者、静脉药瘾者,多次输血者。第26页/共35页AIDS诊断标准:

血液检查HIV(+),又具有下述症状中任何一项者,可确诊为艾滋病人。1、近期内(3至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摄氏度。2、近期内(3至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日达3至5次)一个月以上。3、卡氏肺囊虫肺炎。4、卡波氏肉瘤。5、明显的真菌或其他机会性感染第27页/共35页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损害为主的人急性感染性疾病。传播途径:禽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毒随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的血液,器官组织、饮水和环境以及衣物、种蛋等传播,造成环境污染,亦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而感染。主要症状:人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出现早期症状与一般流感相似,主要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有些病人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结膜炎等。易感人群:任何年龄均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但一般来说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禽类要用流水洗手;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第28页/共35页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预防措施: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第29页/共35页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第30页/共35页麻疹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第31页/共35页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主要症状: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易感人群:好发于1-5岁儿童,育龄妇女;成人偶见感染。预防措施:风疹的预防与麻疹、水痘等出疹性传染病不同,其对象不仅仅是儿童,同时还应当包括育龄妇女。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在春季风疹高发期,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影院等地,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孕妇尤要当心,以免感染而殃及胎儿。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增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讲究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