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英语》课程大纲课程名称:专业英语 课程英文名称:SpecializedEnglish课程编码:0901ZY068课程类别/性质:学科专业/必修学 分:2总学时/理论/实验(上机):32/32/0开课单位:化工学院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先修课程:大学英语、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一、课程简介《专业英语》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类课程。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英语水平和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文化素质的重要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能力的补充和延伸。学生毕业后无论在企业、科研机构或高校工作,只要从事科技开发,大量需要查阅英文最新的第一手科技信息,这些信息多存在于当前发表的专利、专业杂志和新闻报导或评论体裁的专业文献中。为了使学与用更好的连接起来,因此本课程除了向学生介绍本专业常用专业词汇及词组外,还要讲授专业英语的类型,内容的构成特点,特别是英文文献的写作特点,并结合最新的科技文献作为例子说明,从而使学生掌握专业文献的特点和相关的知识在专业英语中如何描述。其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所需的常用专业词汇及词组,阅读本专业的英文资料,顺利翻译本专业各种体裁的英文文献,并且具备初步的英文文献写作能力,为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进行和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熟练掌握高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聚合反应工程、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应用等方面介绍相关的专业词汇,以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名称、性质的英文翻译为重点。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了解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文献的写作特点,掌握高分子材料基本英语命名规则,能用英语简单描述基本的高聚物的性质和聚合工艺过程,能看懂并翻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相关文献资料。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及现代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自我创新意识与家国情怀,激发个人理想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机结合,保证学生达成专业的相应毕业要求。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性能及应用领域,掌握应用合适的中英文进行高分子材料的调研,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问题,对各种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制备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素养。为后续专业课程设计性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等打下坚实的化学理论基础。1.价值目标:(1)政治立场坚定,爱党、爱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确把握并增进“四个认同”、坚定“四个自信”(毕业要求12.1)。(2)培养正确的职业观精神。通过对各类高分子材料的中英文的学习,以及对大量文献的阅读分析,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建立起社会责任意识和对职业的敬畏感,理解“热爱本职、敬业奉献”的源动力,引导学生明白科研工作者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的道理(毕业要求12.1)。(3)激发个人理想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机结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行和素养,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明白专业技能是实现个人理想的前提条件,使学生深刻领会青年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毕业要求12.1)。2.知识和能力目标:(1)掌握高分子材料及相关学科发展状况,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使命担当,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毕业要求12.1);(2)掌握常用专业术语及关键高分子材料基本原理、特点、及其的英文表达(毕业要求5.2);(3)培养学生具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学科素养(毕业要求5.2);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课程教学包括课堂教学、课堂研讨、课堂及课后习题三部分,包括31章的理论教学内容。课内理论教学48学时,其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如下:课程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章节内容思政融入点要求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理解掌握分析与应用Unit1Introduction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史,融合我国著名科学家的奋斗历程。高高中15.2Unit2WhatArePolymers介绍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领军人物及其优秀事迹高高中15.2Unit3ChainPolymerization融入杨玉良院士在链反应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4Step-growthPolymerization融入曹镭院士在逐步聚合反应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5IonicPolymerization融入郑强教授在离子聚合反应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

Unit6MolecularWeightandItsDistributionsofPolymers融入陈洪渊院士在高分子材料分子量分析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7PolymerSolution融入朱道本院士在高分子材料溶解性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8MorphologyofSolidPolymers融入程镕时院士在高分子材料形貌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9StructureandPropertiesofPolymers融入卓仁禧院士在高分子材料结构性能分析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10FunctionalPolymers融入高从楷院士在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111PreparationsofAminoResinsinLaboratory融入张全兴院士在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12ReactorTypes融入王佛松院士在聚合物反应机理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13BulkPolymerization融入王佛松院士在聚合物反应机理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14GeneralDescriptionoftheVCSuspensionPolymerizationProcess融入颜德岳院士在聚合物反应机理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

Unit15Styrene-butadieneCopolymer融入颜德岳院士在聚合物反应机理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16HeatTransferProcess融入唐本忠院士在聚合物反应机理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17Copolymer CompositionDistributionsAffectedbyMicromixing融入唐本忠院士在聚合物反应机理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18IntroductiontoModelingofPolymerizationKinetics融入沈家骢院士在聚合物反应机理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19Polymerization ProcessInstrumentation融入沈家骢院士在聚合物反应机理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20ReactorScale-up融入沈家骢院士在聚合物反应机理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21Unipol Process forPolyethylene融入沈家骢院士在聚合物反应机理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22PolymerProcessing融入王玉忠院士在聚合物加工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23MechanicalPropertiesofPolymers融入王玉忠院士在聚合物加工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

Unit24ThermalPropertiesofPolymers融入王玉忠院士在聚合物加工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25PolymerMelts融入王玉忠院士在聚合物加工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26ProcessingandFabricationofThermoplastics融入王玉忠院士在聚合物加工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27GeneralAspectsofPolymerDegradation融入王玉忠院士在聚合物加工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28SyntheticPlastics融入沈之荃院士在聚合物加工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29SyntheticRubber融入沈之荃院士在聚合物加工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30StructureofFiber formingPolymers融入蹇锡高院士在聚合物加工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Unit31MatchingAdhesivetoAdherend融入蹇锡高院士在聚合物加工领域的贡献高高中15.2四、教学方法.专业英语课程结合传统讲授和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传统讲授过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并在课堂中加入学生讨论的重要环节,现代化信息手段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网络图片、录像等加强直观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与现代实用高分子材料(新能源高分子材料、油气田高分子材料、环境保护高分子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等的英文表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基于问题的学习(PBL)驱动式学习,由学生根据每章节问题先行搜集资料,再回到课堂讲解讨论,促进理论联系实践的有机融合,以加深对重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综合应用。.部分节选内容尝试由学生主导课堂,促进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以及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提升及学习主动性提高。5.通过课后作业及阶段复习等方式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及时消化、掌握和巩固,并通过辅导教学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课程考核包括课内实训、期末考试两个部分。课内实训成绩:30%,包括,课堂作业、讨论及考勤(毕业要求5.2)。期末考试成绩:70%,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