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废弃物再生利用可行性报告_第1页
农牧业废弃物再生利用可行性报告_第2页
农牧业废弃物再生利用可行性报告_第3页
农牧业废弃物再生利用可行性报告_第4页
农牧业废弃物再生利用可行性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号:HQZF10805目录TOC\o"1-2"\u第一章总论 PAGEREFToc321397011\h11.1项目概况 PAGEREFToc321397012\h11.2项目编制依据和范围 PAGEREFToc321397013\h4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PAGEREFToc321397014\h62.1项目建设背景 PAGEREFToc321397015\h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PAGEREFToc321397016\h13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PAGEREFToc321397017\h173.1有机肥市场分析 PAGEREFToc321397018\h173.2无公害蔬菜市场开发前景 PAGEREFToc321397019\h21第四章项目区概况及厂址选择 PAGEREFToc321397020\h224.1项目区概况 PAGEREFToc321397021\h224.2厂址选择 PAGEREFToc321397022\h23第五章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PAGEREFToc321397023\h255.1指导思想 PAGEREFToc321397024\h255.2基本原则 PAGEREFToc321397025\h255.3建设规模及内容 PAGEREFToc321397026\h265.4物料平衡 PAGEREFToc321397027\h27第六章技术、设备方案、工程方案 PAGEREFToc321397028\h286.1沼气发电方案 PAGEREFToc321397029\h286.2有机肥加工方案 PAGEREFToc321397030\h356.3果蔬种植技术方案 PAGEREFToc321397031\h38第七章公用辅助工程 PAGEREFToc321397032\h467.1给排水 PAGEREFToc321397033\h467.2供电 PAGEREFToc321397034\h477.3场内外运输 PAGEREFToc321397035\h487.4通风除尘 PAGEREFToc321397036\h49第八章节能节水措施 PAGEREFToc321397037\h508.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PAGEREFToc321397038\h508.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PAGEREFToc321397039\h518.3节能节水措施分析 PAGEREFToc321397040\h518.4项目节能效益分析 PAGEREFToc321397041\h54第九章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 PAGEREFToc321397042\h559.1环境保护执行的依据 PAGEREFToc321397043\h559.2设计执行的环保标准 PAGEREFToc321397044\h559.3主要环保措施 PAGEREFToc321397045\h559.4劳动卫生与安全 PAGEREFToc321397046\h569.5消防 PAGEREFToc321397047\h59第十章项目管理与实施 PAGEREFToc321397048\h6110.1项目管理 PAGEREFToc321397049\h6110.2劳动定员 PAGEREFToc321397050\h6210.3项目实施安排 PAGEREFToc321397051\h6210.4项目招标 PAGEREFToc321397052\h62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PAGEREFToc321397053\h65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 PAGEREFToc321397054\h6513.1结论 PAGEREFToc321397055\h6513.2建议 PAGEREFToc321397056\h65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农牧业废弃物再生利用发电制肥循环经济示范项目1.1.2项目性质新建1.1.3项目负责人:1.1.4项目建设地点六安市裕安区农业生态园中段1.1.5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关键技术领域、重点投资领域,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提出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接模式,从根本上降低农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保护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通过对资源的循环再生使用来促使污染或废弃物减量化,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本项目从生态农牧业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出发,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对动物粪便及周边农牧废弃物进行综合处理再利用,合理的将养殖业与种植业紧密的结合起业,农牧并举,形成废弃物质的良性循环再利用模式,促进农牧业全面发展。1.1.5.1建设规模和内容本项目按日处理粪尿量按680吨/天计算,其中用于沼气发酵310吨/天,200吨/天干粪便直接用于加工有机肥,含水量50%湿粪便170吨/天堆肥发酵用于生产有机肥。1、有机肥加工厂项目规划占地33亩,建设生物有机肥加工车间10000平方米,其中发酵干燥车间4000m2、复混肥车间4000m2和仓库2023m2。购置有机肥加工设备,专用粪便采集运输车辆20台及其他辅助设备等,配套绿化、2、沼气发电项目占地8亩,建设日处理310吨粪便污水的规模。规划建设沼气发电用房1500平方米,建设沉砂池200立方米,调节池250立方米,计量池200立方米,沼气发酵罐5000立方米,贮气罐1000立方米,沼液贮存池2023立方米,干化池800立方米,购置两台120KW沼气发电机组及其他附属设备,配套沼液输送管道3100米3、无公害果蔬种植基地建设200亩无公害果蔬种植基地,包括基地的土地平整,建设钢架大棚200个,配套基地的灌溉设备。购置西红柿、黄瓜等蔬菜种苗。11.5.21、主产品(1)有机肥项目建成后,年产7万吨生物有机肥,5万吨有机无机复混肥。(2)无公害果蔬项目建成后,年产无公害果蔬1000吨。2、中间产品(1)沼气发电本项目实施后,平均日产沼气3100立方米(平均产气率按每千克干物质每天产气0.25立方米),年产沼气111.6万立方米,则年发电量(2)沼液项目建成后,年产沼液9.38万吨,沼液用于主要用于无公害果蔬生物发酵调节水和液态型肥料田基,按照每亩地年消纳沼液10吨的用量,处理之后的沼液可基本解决项目区周边约9380亩果蔬基地的用肥问题。(3)沼渣项目建成后,年产沼渣5000吨,主要用于加工有机肥。1.1.5.3循环经济流程示意图该项目建设从生态农牧业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出发,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对周边农牧废弃物(粪便、秸秆)进行综合处理再利用,发展沼气综合利用、无公害果蔬种植循环经济为目标,即利用湿粪便和污水(310吨/天)用于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用于发电解决公司生产生活用能,沼液用于无公害果蔬种植基地,干粪便(200吨/天)、秸秆(27吨/天)、及沼气发酵后产生的沼渣用于加工有机肥;含水量50%的湿粪便(170吨/天)用于堆肥发酵生产有机肥。建成后年产生物有机肥7万吨,有机无机复混肥5万吨。达到综合开发项目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该项目循环经济流程如下图所示:图1-1公司循环经济项目流程示意图1.2项目编制依据和范围1.2.1项目编制依据(1)国家、安徽省、六安市及裕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4)《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23】22号);(5)《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皖发改环资函〔2023〕471号;(6)《安徽省“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7)《安徽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皖政【2023】86号);(8)安徽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9)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10)《六安生态市建设规划》;(11)《六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12)《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2023-2023年)》;(13)《六安统计年鉴》2023年;(1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1.2.2项目编制范围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最初来自固体废弃物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的管理需求,因其适应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形势而受到各方重视。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式或闭环流动的经济形式,是人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并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去,其宗旨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资源环境的配置效率。循环经济要求人类在生产和消费的所有领域都能做到物尽其用,不给环境造成危害。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就是生态农业。2.1.1国家循环经济发展背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粗放型经济”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集约型经济”再到本世纪的“循环型经济”,将循环经济从一种理念转化为国家战略和政策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探索与实践的总结。胡锦涛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以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努力建设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2023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会议中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以及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深化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典型地区、典型企业、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制定和发布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秸秆、农膜、禽畜粪便等循环利用。力争到2023年底建立比较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体制与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废物最终处置量明显减少,建成大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典型企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继续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入,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建设。在适宜地区积极发展秸秆气化和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加快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实施西北地区百万户太阳灶建设工程。加快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2.1.2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背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自2023年以来,连续七年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但是,从农业发展来看,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更大、水资源分布不均现象严重、农业灾害发生更加频繁、环境污染现象更加严重。资源与环境两大瓶颈将进一步制约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农业,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高效利用,既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着力发展节约型农业,保护和利用好农业资源,逐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同时,建设节约型农业,可解决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普遍存在的投入品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农业效益,实现节本增效,有力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节约型农业,大力发展农业清洁生产,合理施肥施药,加强秸秆、沼气等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风、光、水等农村可再生能源,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1.3农业循环经济2.1.3.1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其循环经济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思潮兴起的时代。20世纪70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想只是一种理念,当时人们关心的主要是对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20世纪80年代,人们认识到应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年代,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等等理念和技术的应用,逐步形成了以资源循环利用、避免废物产生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战略。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4R”为原则;以低消耗、高效率、低排放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以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即运用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经济活动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单环式线性经济向“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多向多环式与多向循环式相结合的反馈经济发展,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而逐步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2.1.3.2农业循环经济概念和内涵农业循环经济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目的是从根本上降低农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保护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通过对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来促使污染或废弃物减量化,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基本原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首要的是节约,减少外部物质能量的投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其次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业效益;第三是发展农业循环模式,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第四是经营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社会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1)减量化原则的农业应用:“九节一减”“九节一减”即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柴(节煤)、节粮、减人。(2)再利用原则的农业应用:做强做精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是连接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桥梁,是解决现阶段农产品供过于求、农业增产不增收局面的关键措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迫切需要农产品加工业的带动和推进。坚持并灵活运用再利用原则,做强做精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加强对各类农产品、山区土特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进行系列开发、反复加工、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在减少农业废弃物污染的同时,最大限度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3)再循环原则的农业应用: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自然界三大生物资源。动、植物资源的部分种类已被人类开发转化为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中心内容的现代农业。但微生物资源是至今尚未被人类充分开发利用的生物资源宝库,微生物的生态转化功能具有比资源价值本身更重要的作用,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2023年4月26日在北京第二届国际白色农业研讨会上,中外专家将微生物视作“宝贝”,并将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农业称之为“白色农业”。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可以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无污染饲料、肥料、农药以及取之不尽的能源。(4)再思考原则的农业应用:经营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通过加强以绿色长廊、农田防护林和生态公益林建设为重点的森林生态网络建设,加强城镇工业排放(污水、废弃物等)、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造成的点源污染的治理,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如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畜禽养殖污染物(粪便),燃烧农作物秸秆以及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造成面源污染的治理,加强小流域治理,防治水土流失等措施,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推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为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2.1.4项目提出的理由农业是六安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作为六安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六安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农业废弃物污染也日益突出。畜禽养殖业带来的污染物主要有畜禽养殖场有机废水、粪便、恶臭、致病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中的抗生素,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转基因生物污染。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城市中畜禽养殖业的粪尿排污的人口当量均超过3100—4000万。养殖业的粪尿排泄物及废水中含有大量度的有机物、氮、磷、悬浮物及致病菌,并产生恶臭,污染物量大而集中。据调查,每头猪每天排粪尿量5公斤,其中含氮19克、磷13.3克;每头牛每天排粪尿量近40公斤,其中含氮129克、磷51克;每只鸡每天排粪量为0.10公斤,其中含氮1.9克、磷0.78克,每只鸭每天排粪量为0.六安市是安徽省的畜禽养殖牵头市,随着养殖规模的增长,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将日益突出,由于畜禽养殖场基本没有综合利用和污水治理设施,粪便及污水任意排放现象普遍。大量畜禽粪便及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加剧了河流的污染。畜禽粪便产生和环境危害,已成为六安市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畜禽粪便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性认识不足;(2)政府的激励政策和管理的约束机制缺失;(3)分散落后的饲养模式不利于废弃物处理利用;(4)科学处理和综合利用的比例低。因此,为了保护环境、有利于生态平衡,本项目从生态农牧业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出发,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对动物粪便及周边农牧废弃物进行综合处理再利用,合理的将养殖业与种植业紧密的结合起业,农牧并举,形成废弃物质的良性循环再利用模式,促进农牧业全面发展。安徽统益生物科技位于六安市裕安区农业生态园中段,在方圆20公里范围内有6家上规模的养殖企业及养殖大户。序号公司名称地点、距离存栏量粪尿量产生量(吨)回收粪便量(吨)1安徽九鼎农业科技发展股份分路口、距离15公里年存栏猪3.5万头175140吨(回收率80%)2六安华润科技养殖苏埠镇、距离17公里年存栏鸡13万只139.8吨(回收率60%)3六安华源乳业小华山、距离12公里年存栏牛3500头14098吨(回收率70%)4六安大地奶牛养殖小华山、距离12公里年存栏牛2500头10070吨(回收率70%)5金安区天润奶牛场三十铺、距离18公里年存栏牛2500头10070吨(回收率70%)6六安吉兴禽业精制三十铺、距离20公里年存栏鸭20万只6036吨(回收率60%)7养殖大户及周边农户年存栏鸡180万只、鸭120万只540324吨(回收率60%)8合计1128711.8吨本项目按日处理粪尿量按680吨/天计算,其中用于沼气发酵310吨/天,200吨/天干粪便直接用于加工有机肥,含水量50%湿粪便170吨/天堆肥发酵用于生产有机肥。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与之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愈来愈严重,特别是畜禽粪便污水过度集中冲洗水的大量增加,制约了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1)污染流域水质粪便中的某些有害物质,如蛋白质、脂肪酸腐败的产物能溶解于水,使水具有臭味,恶化水质,使人畜不能饮用。这些腐败性有机物质进入水体,经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N、P等富营养成分,促使水中藻类等水生物大量繁殖,引起水质的富营养化。另外,粪便中的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虫等)进入河道后,能够通过水体或水生动植物进行快速的扩散和传播,直接或间接的传染各种疾病。大多数集约化养殖场的畜禽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入河塘。在造成水质污染的同时,还造成了杂草丛生、河床淤积,甚至堵塞了河道,妨碍了防洪和排涝。(2)污染空气在厌氧条件下,畜禽粪便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甲烷、有机酸和醇类的带酸臭味的气体;蛋白质和脂类分解为氨、甲硫醇和粪臭素等有恶臭的含有氮、磷的化合物。这些恶臭的气体严重恶化了畜禽场内外的大气环境质量,危害了场内工作人员的健康,还会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降低其成长水平。(3)污染土壤进入土壤的畜禽粪便,其中的有机物质本来可以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完全分解,非但不会污染环境,而且可以向土壤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维持土壤的自净肥力,但是由于粪便堆积不施入土壤,堆积在养殖场周围,超过了堆积土壤的消化能力,就造成了污染。另外粪便中大量的N、P渗入地下,使地下水硝态氮、硬度和细菌超标。2023年10月安徽省已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生态建设示范省。裕安区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生态安徽”的要求,抓住省级示范区建设试点的机遇,审时度势,作出了“生态立市”的重大决策,全力打造“生态六安”,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项目的实施将大大农牧业废弃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同时通过生态农业的实施,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加快“生态六安”建设步伐。2.2.2据统计,80%左右的集约化养殖业缺少必要的污染治理设施,从而造成畜禽养殖场周围臭气弥漫,污水四溢,滋生大量蚊蝇和种种有害疾病,致使畜禽生活在受到严重污染的空气中,饮用被污染的水,导致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本项目从生态农牧业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出发,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对动物粪便及周边农牧废弃物进行综合处理再利用,合理的将养殖业与种植业紧密的结合起业,农牧并举,形成废弃物质的良性循环再利用模式,促进农牧业全面发展,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沼气发酵后产生的沼渣、沼液是优质有机肥料用于无公害果蔬种植基地,在发展养殖业、种植业中起到增产效果,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2.2.3项目的建设是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农牧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是发展生态农业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畜禽粪(尿)既是严重的污染源,又是农业生产系统内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畜禽粪(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丰富的有机肥。数千年来,我国农民一直将畜禽粪(尿)作为提高土壤肥料的主要来源,是宝贵的肥料资源。实现生态农业的首要条件是保证土壤的生态性,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肥料。畜禽粪(尿)是优良的生态肥料,推广使用生态肥料是改善土壤、提高农产品品质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生态农业重要保证。随着国外绿色壁垒的加剧,不但对农牧产品质量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面对整个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也提出了严格的系统标准,仅注重最终产品的质量标准而忽视对整个生产过程和环境标准,已经不能适应国际贸易的新需要。本项目从农牧产品生产的最基本做起,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通过对绿色农业的高新技术投入,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强化绿色管理意识,树立绿色经营观念,提高农牧产品质量,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农业生态环境又关系着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沼液用于无公害果蔬喷肥,增强了抗病性和防冻能力;粪便干湿分离后干粪与秸秆及其他附属原料混合加工成有机肥用于施肥,改良土壤,生根壮秆,提高了土壤肥力,保花保果,增加了无公害果蔬产量。2.2.6项目的建设食品安全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开发安全食品,对我国农产品品质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安全食品,客观上要求农产品必须是无污染、低残留、对人体无害。沼气工程的推广应用,为农业生产提高了大量优质有机肥料(沼液、沼渣),可以大大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从而降低了化肥、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同时,由于沼肥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因此可明显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口感、色泽较好,营养成份增加),保证了食品安全。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3.1有机肥市场分析1、中国肥料严重缺乏中国目前有1.07亿公顷可用耕地,需要大量的肥料,除了传统有机肥外,仅化学肥料每年就需1亿多吨,其中1/4依靠进口。若能用生物肥料代替1/10的化学肥料,就需要在全国建设2023多個1万吨级的生物肥料厂,因此,市场潜力巨大。2、生态的兴起给生物肥料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20世纪的农业被称为“化学农业”,因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化学除草剂,农业生产量获得极大提高,但也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能源,降低了土壤肥力,破坏了土壤结构,使农产品和环境被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隨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类对食品的要求由消费热量食品转向消费安全、卫生、可口和富有营养的食品,而且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安全性。为此,各国提出用自然的方法生产农业产品,即推行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食品,它要求不施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和化学除草剂。在有机肥、化肥和生物肥3类肥料中,生物肥料以其能抑制多中有害病菌、净化环境、缓和并減少农作物中亚硝酸盐累积和保持农产品原有品味等特点,顺应了生态农业的要求,成为21世紀发展生态农业的首选肥料。3、效益分析(1)社会效益使用微生物肥料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较好地协调资源、环境、食物和健康之间的关系。(2)经济效益0.5万吨生物肥料可使粮食增产400多万公斤,增收400多万元;可使蔬菜增收4500万元。生物肥料的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更重要的是经过近两年生物肥料的试用,农民已初步认识到生物肥料在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減少环境污染、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推广使用生物肥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随着人们自身健康、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及国际上有机、绿色食品市场的旺盛需求,化肥作为一种高耗能产业,以及受环保、矿产资源匮乏等因素的限制,在农业生产上必将逐步减少,取而代之的将是生物肥料、有机肥料。国际上尤其在发达国家,生物肥料用量逐年递增,平均高达45—60%。在我国,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及各项惠农政策出台,推动农业快速发展,农民增收迅速,农村经济逐渐繁荣,农业科技得以广泛推广。为加快“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安全高效的生物肥料、商品化有机肥料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潜力。我国现有农作物播种面积约20亿亩,年需化肥近1亿4千万吨,而我国年产化肥不足1亿吨,尤其是钾肥及部分二铵磷肥非常紧缺,主要依赖进口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这就给其它新型肥料的使用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在我国,若生物肥料用量能占到化肥使用量的10%,其市场容量将达到1400万吨。但目前国内真正属于微生物肥料的(不包括有机肥)年生产量不足20万吨,且部分生物肥料厂家设备与技术含量较低,产品质量不稳,使用效果差,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国内生物肥料市场异常活跃,因此,许多肥料厂家举着生物肥料的旗子在市场上大肆宣传销售,使广大农民对生物肥料概念造成了错觉,从而阻碍了真正生物肥料厂家的市场销售。近些年来,我国各种生物肥料发展迅速,年产量达数十万吨以上。这些生物肥料以科技含量较高、增产效果明显和无公害为主要特点,它的生产、推广和应用对增进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和切实推行农业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意义。我国化肥年产3500万吨以上,位居世界第一。然而,大量低水平、小规模化肥生产企业的存在,直接影响到我国化肥生产技术和整体质量的提高。化肥用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平均每亩化肥用量为72公斤,接近每亩平均75公斤的高限。用肥过量或不合理用肥,不仅会影响作物的品质,而且可能流入到土地、湖泊、河流和海洋,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针对我国土地种植规模小而分散,农民文化水平低的特点,将平衡施肥技术物化到肥料中去是合理的方法。而生物肥符合平衡施肥的要求。我国生物肥的用量与30%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与发达国家80%的水平的差距则更大。农民科学用肥观念不强,相当多的农民不知道合理施肥的概念,超过1/3的农民施肥方法不科学,近一半不相信生物肥。施肥方法的科学性是确保化肥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施肥方法不仅会导致肥料养分的走失,而且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撒施、撒施后深翻以及沟施是被农民经常采用的3种施肥方法。撒施是一种肥料利用效率较低的施肥方法,应尽量少用;平衡施肥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应在科技兴农工作中大力宣传和普及。此外,生物肥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已在部分农作物中得到应用。目前生物肥的宣传方面存在误导和夸大宣传的现象。生物肥不同于普通化肥,它能改善植物吸收养分,对植物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能替代化肥。农民购买化肥和获取化肥消费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依靠广大经营者。农民施肥方法不科学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在购买化肥时没有仔细查看产品说明和外包装的习惯,有的“不知道怎么看”;还有的认为“有经销商的承诺”,所以不用看。调查表明,在化肥使用说明书中,农民最需要的服务内容是施肥指导。因此,生产、流通企业除了要确保产品质量外,还要注重服务内容,要加强施肥知识指导,客观介绍产品性能。相对而言,农民更重视自身使用经验,一旦使用后感觉不错,往往会继续使用。因此,质量稳定、效果好的化肥产品最终会赢得农民的信任。3.2无公害蔬菜市场开发前景蔬菜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国内外市场对蔬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质量问题特别是有害物质残留超标问题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已成为社会一大热点问题,引起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已由温饱型向质量型转变,蔬菜作为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对其要求更高,并由一般化转向优质化、营养化、无害化。可以说,蔬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无公害蔬菜产品符合人类追求健康长寿和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世界潮流。从食品业发展趋势看,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将成为国际食品贸易的主流。种种迹象已经说明,开发无公害蔬菜已经成为国内外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无公害蔬菜市场,目前还处在开发期,蕴含着无限生机与活力,发展无公害蔬菜是扩大市场份额和实现出口创汇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的重要方式。我国目前蔬菜供给相对过剩,给消费者提供了可挑选的空间,这就为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此外,消费者消费水平和保健意识的提高也使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具有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而农业科技进步和大量新型高效低残留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农药以及抗病虫害蔬菜品种的不断出现,则为无公害蔬菜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力。无公害蔬菜将成为我国蔬菜消费的主流产品。第四章项目区概况及厂址选择4.1项目区概况4.1.1裕安源自六安古县,是2023年12月随六安地区撤地设市后成立的新区,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大别山北麓,六安市区以西,东接金安,北接寿县,南接霍山、金寨,距省会合肥70公里。4.1.2行政区划全区总面积1926平方公里,山区、岗区、湾畈各占1/3,辖19个乡镇、3个街道、263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21个社区。全区总人口100万,是个典型的人口大区、农业大区。4.1.3裕安区东进西出、沟通南北,是中原与东南沿海之交通要道。宁西铁路、沪汉蓉铁路、合九铁路、阜六铁路,宁西、商景、合武、合阜四条高速及312、105国道交汇于此。距合肥络岗国际机场70公里,交通便捷。4.1.4自然环境裕安区依山带水,风土宜人。大别山枕卧西南,淠河纵贯东部,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岗冲相间,绵延起伏。西南为山区,西北为丘陵,东部为湾畈区。著名的淠史杭水利枢纽工程淠河总干渠穿境而过。裕安区气候温和,属北亚热带北部边缘的东亚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5.5摄氏度,降水量600—1300毫米之间,无霜期200天,四季分明,季风明显,雨量适中,光照充足。4.1.5202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2亿元,超计划1.1亿元,同比增长14.1%;财政收入3.12亿元,超计划2500万元,增长28.47%;固定资产投资19.88亿元,超计划4.03亿元,增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6亿元,超计划1.31亿元,增长20.4%;规模工业增加值10.16亿元,超计划700万元,增长32.1%;外贸进出口总额1717万美元,比计划减少798万美元,下降31.7%;农民人均纯收入4011元,超计划70元,增长14%;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超额完成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年度任务。4.2厂址选择4.21、有机肥加工厂(1)主要原料集中、量大,取运方便。(2)交通、通讯便利。(3)水、电及其他能源有保障。(4)远离居民居住区。2、沼气工程(1)符合国家政策和养殖场产业发展规划;(2)满足项目对原材料、能源、水和人力的供应;(3)本着节约和效益的原则,尽量做到降低建设投资,节省运费,减少成本,提高利润;(4)充分利用地形地貌,节约项目用地,尽量不占农田。4.有机肥加工区和沼气发电区位于六安市裕安区农业生态园中段,占地面积41亩;无公害果蔬种植基地200亩,位于农业生态园中段,土地租赁。第五章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5.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的发展原则,充分发挥项目区资源、环境优势,综合开发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功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护和改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着力构建区域农业循环产业链环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对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来促使污染或废弃物减量化,从根本上降低农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提升企业竞争力,并引导和推动全县乃至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谐发展。5.2基本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最重要的是实行四项原则:一是“减量化(Reduce)”,要求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源,从而在源头上就预防和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产生;二是“再利用(Reuse)”,要求尽可能多次利用或以多种方式利用资源和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三是“再循环(Recycle)”,要求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利用,实现废物多级资源化和资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尽可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四是“再思考(Rethink)”,要求在经济运行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循环利用最大化。5.3建设规模及内容1、有机肥加工厂项目规划占地33亩,建设生物有机肥加工车间10000平方米,其中发酵干燥车间4000m2、复混肥车间4000m2和仓库2、沼气发电项目占地8亩,建设日处理310吨粪便污水的规模。规划建设沼气发电用房1500平方米,建设沉砂池200立方米,调节池250立方米,计量池200立方米,沼气发酵罐5000立方米,贮气罐1000立方米,沼液贮存池2023立方米,干化池800立方米,购置两台120KW沼气发电机组及其他附属设备,配套沼液输送管道3100米。3、无公害果蔬种植基地建设200亩无公害果蔬种植基地,包括基地的土地平整,建设钢架大棚200个,配套基地的灌溉设备。购置西红柿、黄瓜等蔬菜种苗。5.4物料平衡图5-1物料平衡图第六章技术、设备方案、工程方案6.1沼气发电方案6.1.1工程方案(1)集水沉砂池规格200m3,因鸡粪中含有一定量不易消化的砂子等,在进入发酵罐前必须清除,需经沉砂池沉淀去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池外形尺寸10米*10米,高度2米,有效水深1.5米(2)调节池共三口,80m3、80m3、90m3,池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池底设有泥斗,为半地上池。(3)计量池共三口,60m3、70m3、70m3,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地下式池。计量池将起到控制进料量和冬季进料时加温调和的作用。(4)厌氧发酵塔5000m3,厌氧发酵塔是本工程的核心装置,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圆形结构,共十座,为半地上式。每天分二次进TS5%左右的料,水力滞留期15(6)沼液贮存池三座,600m3、700m3、700m3(7)气体净化:本工程采用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沼气脱硫净化装置、具有操作方便,无污染和运行成本低的优点,确保沼气硫化氢含量达到国家标准,以利于沼气利用。(8)沼气贮气柜1000m36.1.2沼气发电技术1、工艺设计原则(1)减量化:治理好畜禽粪便污染,必须从污染的源头抓起,必须有效地削减污染总量,如冲棚、冲凉可做到少用或不用,把冲棚、冲凉水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减少治理经费,达到将污染源控制在最低限度的目的。(2)无害化:选用先进工艺技术,所有污水必须经过封闭式的厌氧发酵工艺,经过10天左右的厌氧发酵,可去除污水中的CODcr为85%左右,病毒菌杀灭率96%以上,无毒无味运行,消除蚊蝇孳生地,切断寄生虫的生长源,粪便与尿污水全部送沼气站处理,细菌指标达到卫生防疫要求,整个治理过程工艺都是封闭式的运行,工作环境优美。(3)资源化:有害粪污经过治理,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粪便、污水、尿水治理经过厌氧发酵后的沼液,沼渣及干清粪深加工成有机复混肥。沼液中富含溶解氮、磷、钾和关闭植物生长细胞的黄腐酸,浓缩后可输送至新建的无公害果蔬基地使用,节省大量农药和化肥,促进增产增收,避免二次污染。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经沼气发电机组变为电能,供企业加工有机肥使用,发电热水可供发酵原料加温用。整个工程是变废为宝,良性循环,资源全面综合利用的示范工程。(4)生态化:将治理后的无毒无害无臭味的有机液肥,输送到附近有机果蔬基地使用,形成“畜(禽)粪便→沼→有机肥→菜(粮、渔、林、果)”的生态平衡系统,蔬菜和粮田间喷施沼液后,可修复长期施用无机肥板结的土壤,可少施或不施农药和化肥,促进增产增收,大量无公害的有机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等,有利于出口创汇,提高经济效益。2、工艺技术参数(1)采用USR厌氧消化罐,容积为500(2)进料浓度为4%;(3)厌氧发酵为常温发酵,冬季利用发电收集余热增温;(4)水力滞留期15天;(5)产气率按每千克干物质每天产气0.25立方米;(6)“三沼”完全利用,全系统实现零排放;(7)厌氧消化速率:65%;(8)贮气装置:湿式标准贮气柜;(9)沼气甲烷含量≥55%。3、沼气生产工艺流程4、工艺流程及简述沼气发电采用热电联产工艺,在发电的同时将产生的余热回收利用,做到能源梯级利用。与传统的集中式供电相比,这种小型化、分布式的供能方式,可以使能源的综合使用率提高到80%以上,一般情况可以节约能源成本的50%以上。此外,由于其使用的是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能源,节约能源的同时降低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而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与环保的统一。图6-1沼气发电工艺原理图图6-2沼气发电工程热电联供原理图6.1.2设备方案项目设备主要有粪污水运输设备、沼气池内搅拌设备、污泥泵和污水泵、热水热交换器、锅炉、沼气净化设备、沼气发电机和沼渣肥利用等相关设备等。沼气发电的运行模式:图6-3沼气发电的运行模式沼气发电机组的组成,需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a、沼气脱硫及稳压、防爆装置b、进气调节系统c、发动机点火系统d、调速系统e、余热利用系统f、并网控制系统表6-1不同发动机及沼气燃烧系统的特性特性发动机类型及沼气燃烧系统汽油发动机:气体奥托循环柴油发动机:气体奥托循环柴油发动机双燃料价格低非常高高效率20–35%30–35%25–35%寿命低中中噪音中度强强废气颗粒物含量有维修高少高燃油消耗量10–30%无沼气时替代燃料天然气天然气柴油、燃料油、生物油本项目沼气发电机组选120KW,其设备参数为:120kW沼气发电机组基本性能:发电机型号:EG发动机型号:CM额定功率:120kW额定转速:1000r/min额定电压:380V额定频率:50Hz额定功率因数:0.8(滞后)机油消耗率:≤1.5g/kWh机组外型尺寸2200*1500*1500mm机组总质量:200冷却方式:强制水冷最大输出电流:190A其它电气及自动控制在满足厌氧发酵控制要求情况下,基本选用简单、耐用的电气设备和温度传感器。本控制系统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具有手动、自动控制互相切换的功能,能够满足沼气工程不同要求下的正常运转。表6-2沼气发电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产品型号单位数量合计(万元)1污水泵WQ60-25-3.0台63.32循环泵WQ40-25-3.0台21.73搅拌机CY-250套21.54循环热交换系统套2105布水分配器台21.26固液分离机HQ-S台297脱硫罐TS-500台248脱水器TW-350台22.49贮气柜罩250m个25610沼气凝水器BC-600台41.211干式阻火器AF-100台30.912沼气流量计LMN-40台21.613沼气发电机120KW套28014沼气输配系统套11015管道、阀门及配件与安装16.716压力表温度传感器套81.8417电器控制系统套12.518消火栓及消防设备套2219电气设备及安装套1220发电机冷却与回用系统套12.221锅炉台13.522高压输送喷灌系统套11023避雷装置套2124脱硫剂吨1.50.5725化验设备套1226粪车台108527其它辅助设备12.628合计304.716.2有机肥加工方案6.2.1工程方案根据处理工艺的需要,有机肥加工厂主体构筑物包括发酵干燥车间4000m2、复混肥车间4000m2和仓库2000m2及晾晒场地6.2.2技术方案图6-4生产工艺流程图6.2.3设备方案表6-3有机肥加工设备序号设备名称产品型号单位数量合计

(万元)1原料皮带机B650*12023台34.502全自动深槽翻堆机FG600300*200台219.003柱状造粒机台15.004粪便搅浆机台25.005卧式链破机WP600台33.006立式搅拌机LB2023

Φ2023*500台57.507原料提升机TH250*9500台34.208转鼓造粒机ZG1807

Φ1800*7000台315.009造粒出料皮带B650*10000台34.5010圆盘造粒机Φ2800*460台36.0011烘干上料皮带B650*17000台36.0012烘干机HG2023Φ2023*20230台318.0013烘干出料皮带B650*7000台33.6014冷却进料皮带B650*13100台33.6015冷却机LQ1818

Φ1800*18000台324.0016冷却出料提升TH250*8500台37.8017滚筒筛分机GS1607Φ1600*7000台315.0018返料皮带B500*8000台34.8019包膜进料皮带B500*10000台35.4020包膜机BM1404

Φ1400*4000台312.0021包膜喷涂装置BT800台35.4022成品皮带机B500*18000台37.2023成品料斗1800*1800台32.4024燃烧炉构件RSL-175台35.4025烘干引风机4-72NO10C台35.4026冷却引风机4-72NO8C台34.8027成品运输车辆台318.0028检测化验设备套12.0029合计80224.506.3果蔬种植技术方案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各种蔬菜生产的具体技术规范,在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把好生产过程质量关。基地配备专业植保人员,坚持病虫测报,总结病虫害发生规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生态调控、农业措施及物理防治为主要手段,充分利用好本地天敌资源进行自然或人工控制。农业措施主要是选择丰产、抗病虫品种,调整耕作制度。物理防治是采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化学防治采取优选生物源农药如Bt、苦参碱等,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安打、菜喜、米满、除尽、锐劲敌等,选择最佳防治期,将病虫消灭在点片发生期。严格控制施药次数和药量,尽量使用有效低剂量,严禁在蔬菜上使用有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遵守采收安全间隔期。生产过程中,各类蔬菜品种都要制定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做到事先有规划,实施有记录,具体田块都有专人负责,施肥、喷药统一配制,灌水、排水统一调度,做到生产的全程控制,保证生产符合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1、无公害蔬菜生产环境标准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切实防止环境污染,包括防止大气、水质、土壤污染,尤其防止工业的“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液)的污染,防止城市生活污水、废弃物、污泥垃圾、粉尘和农药、化肥等方面的污染。选建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通过检测,应达到如下各项环境标准:表6-4空气污染物三级标准浓度限制污染物浓度限值(毫克/立方分米)取值时间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总悬浮微粒日平均①0.150.300.50任何1次②0.301.001.50飘尘日平均0.050.150.25任何1次0.150.500.70二氧化硫年日平均③0.020.060.10日平均0.050.150.25任何1次0.150.500.70氮氧化物日平均0.050.100.15任何1次0.100.150.30一氧化碳日平均4.004.006.00任何1次10.0010.0020.00光化学氧化剂1小时平均0.120.160.20注:①"日平均"为任何1日的平均浓度不许超过的极限②"任何1次"为任何1次采样测定不许超过的极限,不同污染物"任何1次"采样时间见有关规定③"年日平均"为任何1年的日平均年浓度均值不可超过的限值表6-5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制值污染物蔬菜敏感程度生长季的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每次采样浓度限制蔬菜种类二氧化硫(毫克/立方米)敏感蔬菜0.050.150.50黄瓜、南瓜、白菜、西葫芦、土豆中等敏感蔬菜0.080.250.70番茄、茄子、胡萝卜抗性蔬菜0.120.300.80甘蓝、蚕豆氟化物(微克/分米2·日)敏感蔬菜1.05.0甘蓝、菜豆中等敏感蔬菜2.010.0芹菜、花椰菜、大豆、荠菜抗性蔬菜4.515.0茴香、番茄、茄子、青椒、土豆注:参考《农业环境标准实用手册》表6-6土壤中农用城市垃圾控制标准编号参数单位限值1杂物%32粒度毫米123蛔虫卵死亡率%95-1004大肠菌值0.1-0.015总镉(以Cd计)毫克/千克≤36总汞(以Hg计)毫克/千克≤57总铅(以Pb计)毫克/千克≤1008总铬及化合物(以Cr为计)毫克/千克≤3009总砷及化合物(以As计)毫克/千克≤3010有机质(以C计)%≥1011总氮(以N计)%≥0.512总磷(以P2O5计)%≥0.313总钾(以K2O计)%≥0.3注:参考《农业环境标准实用手册》表6-7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项目水作旱作蔬菜1生化需氧量(BOD5)≤601002化学需氧量(CODcr)≤2003001503悬浮物≤1502001004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5.08.05.05凯氏氮≤1230306总磷(以P计)≤5.010107水温,℃≤358pH值≤5.5~8.59全盐量≤1000(非盐碱土地区)2023(盐碱土地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适当放宽10氯化物≤25011硫化物≤1.012总汞≤0.00113总镉≤0.00514总砷≤0.050.10.0515铬(六价)≤0.116总铅≤0.117总铜≤1.018总锌≤2.019总硒≤0.0220氟化物≤2.0(高氟区)3.0(一般地区)21氰化物≤0.522石油类≤5.0101.0挥发酚≤1.0苯≤2.5三氯乙醛≤1.00.50.5丙烯醛≤0.5硼≤1.0(对硼敏感作物,如:马铃薯、笋瓜、韭菜、洋葱、柑桔等)2.0(对硼耐受性较强的作物,如小麦、玉米、青椒、小白菜、葱等)3.0(对硼耐受性强的作物,如:水稻、萝卜、油菜、甘兰等)粪大肠菌群数,个/L≤10000蛔虫卵数,个/L≤2表6-8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毫克/千克)项目最高允许含量在酸性土上氢离子浓度>316.3纳摩/升(pH<6.5)在中性与碱性土上氢离子浓度≤316.3纳摩/升(pH≥6.5)镉及化合物(以Cd计)520汞及化合物(以Hg计)515铅及化合物(以Pb计)3001000铬及化合物(以Cr计)6001000砷及化合物(以As计)7575硼及化合物(水溶性B)150150矿物油31003100铜及化合物(以Cu计)250500锌及化合物(以Zn计)5001000镍及化合物(以Ni计)1002002、种植工艺流程图6-5种植技术工艺流程3、无公害蔬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1)选择良好的生态环境,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良好的生长环境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基础。一般要求生产基地周边lkm范围内无重大工业污染源,大气、水质和土壤状况符合相应的标准,且交通便利、水利排灌设备良好、土地肥沃、地势较高(不易受涝)。如建大棚等保护设施,还要求避免大风害。(2)制订规范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①选择良种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淘汰老品种,更换新品种,以适应市场消费需求,提高竞争力。②改良土壤蔬菜生产复种指数高,地力消耗巨大,且多年连续种植,化肥、农药(含除草剂)单位面积施用量大,易造成土壤中有害化学物和病菌积累,导致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需持续进行改良。合理轮作:首先是水旱轮作,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消除有害病菌;其次是不同品种换茬种植。调整酸碱度:在每茬作物种植前,根据作物生长对土壤pH值的要求调整土壤酸碱度。如偏酸,可用生石灰进行调节,以有效地降低土壤酸性,改善土壤理化性质。③科学施肥施肥不能对蔬菜产品和环境造成污染。不能使用有害物质,在蔬菜产品中的残留量不能超标,同时还要有足够的有机质和养分返回到土壤中。以保证和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及生物活性,做到用地和养地相结合。大量使用有机肥:有机肥是指用动植物残体、畜粪尿生物料、绿肥作物秸秆等与一定量的泥土或水拌合堆积沤制而成,也称农家肥,如在其基础上加入对作物和土壤有益的生物菌,则称为生物有机肥。项目建有三大沼气工程,产生大量的沼渣、沼液,用于基地施肥,这类肥料一般作基肥使用,肥效长,养分丰富全面,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利于提高蔬菜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增强蔬菜抗虫抗病性,从而减少农药施用量。适量使用化肥:化肥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或提炼出来的一类肥料,其养分含量高而单一,肥效释放快而短,一般作追肥使用,可以迅速满足蔬菜生产对养分的需求。生产上,一般将氮、磷、钾搭配起来使用,并根据土壤肥力和不同蔬菜对养分的需求实行配方施肥。同时,严格限制氮肥施用的种类和数量,禁止使用硝态氮肥。④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做好测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措施防治病虫草害。广泛使用农业防治措施:选用抗病良种,实行合理轮作和间作,清洁田园,减少病虫草源。另外,采取冬耕冻垄、夏耕炕地或泡田、深沟窄畦、嫁接育苗等措施也可以达到显著的防病虫草害效果。科学应用物理防治措施:可利用防虫网、黄色粉板、银灰膜、杀虫灯、性引诱剂、糖醋液及负压吸虫器等机械物理手段防治虫害;用温汤浸种或种子干热处理、遮阳网降温等措施减轻病害的发生程度;用覆盖、太阳能、火焰烧草及人工机械除草等方法可以有效防治草害。大力发展生物防治措施:用动植物及其代谢产物作原料而生产的农药称之为生物农药,且有高效、低毒、对产品和环境不易污染等特点。如BT乳剂、阿维菌素、天然除虫菌、鱼滕酮、苦生碱、农用链霉素、井冈霉素、春雷霉素和病毒A等已在生产上广泛使用,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提倡生态防治措施: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增加种植不同种属多样性(时间上合理轮作与播种、收获时间的变化选择,空间上为多种作物品种的复合种植)品种的方式,制造一个近似自然系统,并在系统内培养害虫捕食者和寄生者来达到防治害虫发生的目的。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首先,要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只能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其次,严格控制用药量,不随意提高施药浓度和次数,提倡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避免长期单一使用一种农药而导致病虫产生抗性,降低防治效果;再次,蔬菜地因复种指数高,在除草时最好选择土壤残留量小的除草剂,如百草枯(克无踪),尽量减少草甘膦、乙草胺等高残留除草剂的使用次数。(3)建立严密的质量监控体系,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安全。①加大对生产环境的监测每一年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土壤和水质抽查1次,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从生产环境源头上确保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②加大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定期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使用的农业投入品(肥料、种子、农药、农膜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重点监控农药使用的种类、次数及残留量。③加大对产品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的监控根据国家标准,制订相应的操作规程,对产品质量、安全指标、外包装、贮藏温度等进行监控,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第七章公用辅助工程7.1给排水7.1.1设计依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2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2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23)《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7.1.2给水1、用水量本项目主要是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项目定员150人,每人每天用水量平均按100L计算,日用水量15吨,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厂区内自打水井。项目区地下水水源充足,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无需处理就可供生产使用,生活用水可充分保障。2、给水水源采用深井和河水沉淀过滤后供给,部分采用城镇自来水管网。7.1、雨污分流制,雨水由雨水管直接排入地表进入周边农田,生活污水进入新建沼气池处理,日排入沼气发电站粪便污水约12吨。2、各建筑采用单立管伸顶透气排水系统,底层水单独排出。3、室内排水管为消音UPVC芯层发泡管,室外排水管为UPVG双壁波纹管。7.1.4管材、仪表室内外生活给水管材。均采用排水塑料管,且须从有资质的单位采购,并妥善保存质保书。加工车间及辅助车间内的生活给水管道,尽量采用明装。水泵房及各车间出水管上均没有水表,压力表等装置,各车间用水管道进口处分别装有水表,以便计测其用水量。7.2供电7.2.1设计依据(1)《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3;7.2.2设计范围(1)电力、照明、建筑物防雷、接地、变配电房。(2)负荷等级建筑消防用电设备二级负荷,其余均为三级负荷,电压等级均为220/380V。(3)供电系统各类建筑配置的变压器均从配电房接入。(4)电力设计使用电压为220/380V一级自动切换。配电设备采用标准成套箱柜。建筑物内的电力,照明,自控等线路(含消防设备的供电回路)均采用阻燃型铜芯塑料电线或电缆。(5)电力、照明线路选型及敷设方式电力、控制电缆敷设方式:沿电缆沟照明线路敷设,穿管明敷或暗敷。7.本项目用电主要是加工有机肥所用的电量,加工单位有机肥用电量90度计算,年生产12万吨有机肥共计用电量1080万度,生活用电按每人0.5度计算,日用电量75吨,年生活用电量27000度,合计项目年用电量1082.7万度,本项目建设沼气发电系统,年沼气发电量156.240万度,主要用于有机肥加工用电和部分生活用电,电源主要来自项目区周边变电所,装机容量为1250KW,电缆专线架空引入。送至厂区配电房。降压后再埋地敷设送到本项目的其它用电单位。7.3场内外运输(1)厂内运输场内运输主要为干湿粪便的卸车及转运,以及成品的外运装车。本项目将利用轻便装载车、叉车等车辆,可满足场内的运输需求。(2)场外运输该项目的场外运输主要为干湿粪便的供给以及产品的外运。原材料的运输由专用粪便采集运输车辆运输,项目购置20辆专用粪便采集运输车,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运输靠社会车辆解决。7.4通风除尘车间内以自然通风为主,辅之以机械通风。室内高温高湿区设计机械排风,机械排风通风换气次数为8~12次/h。生产区集中产尘点均设计局部排尘罩收集粉尘,含尘气体经袋式除尘器除尘,尾气达到排放标准后由引风机引高排放。第八章节能节水措施8.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8.1.1(1)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提高能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严格执行节能技术规定,努力做到合理使用能源和节约能源,充分考虑能源二次使用和资源综合利用,以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和资源。(3)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严禁采用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已公布的淘汰落后工艺。8.1.2(1)国家计委、建设部等《关于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的暂行规定》的通知;(2)《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23】28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23】90号主席令);(4)《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23年版);(5)《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2023】第143号令);(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23);(7)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标准及技术规定等。8.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我国资源利用中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能源利用率只有日本的50%,美国的60%,不仅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损耗,也污染了自然环境,因此调整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对每一个建设项目,从计划到生产管理,都必须认真的研究并采取节约能耗,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本项目生产主要耗能是电力、水,因此企业应加电力、煤、水的控制管理,以达到节省能耗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全年能源消耗量见表8-1。表8-1能源消耗明细表序号材料名称单位全年耗量1电万度931.502水万吨0.548.3节能节水措施分析8.3.1在全世界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耗中,建筑能耗约占30%—40%。本项目具体采取如下措施,以达到良好的建筑节能效果。1、设计有利于节能的建筑朝向和平面根据建筑功能要求,结合当地日照等气候条件和其他状况,合理确定建筑面积、外观体型、朝向、间距、层高,使用节能型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中重视屋檐、挑檐、遮阳板、窗帘等构造措施,调节日照、节省能源。采用主体绿化措施,合理确定建筑涂料类型和颜色。2、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在满足基本采光和通风的前提下,尽量缩小窗墙比,改进窗户的材料和构造,使窗户的气密性要达到《节能标准》规定的II级,采用平开铝窗、塑钢复合式窗等新材料,施工中尽量避免“热桥”现象,以改善室内环境。3、建筑电气节能在大面积场所采用紧凑型电子荧光灯,一般房间采用节能型电子荧光灯。配置可靠性较高的节能型电子镇流器,优化照明配电系统。集中设置照明电线路与开、关控制,加装自控设备,便于控制和照明,节约用电。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布置管线走向,缩短路径,减少能耗。总体规划设计时,在保证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供水、排水等管道路径,选好合理的供水位置。4、在项目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培养他们的节能意识,最大限度的节约使用各种建筑材料以及用电、用汽。8.3.21、工艺流程应采取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不得选用已公布淘汰的机电产品,以及产业政策限制的产品序列和规模容量。2、对工艺装置、热力管网系统分别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3、尽可能避免生产工艺中能量的不合理转换。8.3.31、变压器选用S11型节能变压器,负荷率在80%左右,处于经济运行状态。各用能单位尽量靠近负荷中心,减少路耗。2、低压电器柜在低配室内和低配电柜并列安装,低压侧的功率因素自动补偿到0.9以上。3、生产工艺设备和各种辅助设施所配备的电机均为新型的Y系列或变频调速电机。4、照明灯具选用新型的高效节能型日光灯分片控制,厂区道路照明设光控装置,节省照明用电。8.3.41、空调、制冷等系统的管道、风道,均采用保温效果好、施工方便的保温材料保温,以减少损失;2、在满足卫生要求的同时,尽量利用回风能量;3、风机、水泵均选用国内先进的节能产品;4、采用先进的回风过滤设备,降低能耗。8.3.5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水,主要是地下水资源,节约用水也不能忽视,对全公司职工要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时时敲响水资源短缺的警钟,不断提高全体员工对节约用水的认识。生产用水要进行合理的循环利用,提高水的利用率,达到零排放。本项目增设两套水回收槽。生活用水,要实行定额供应,严禁长流水现象,实行节水有奖,浪费惩罚的长期节水制度。8.4项目节能效益分析本项目实施后,平均日产沼气3100立方米(平均产气率按0.6m3/m3·d),年产沼气111.6万立方米,每立方米沼气发电1.4kwh,则年发电量第九章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9.1环境保护执行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98)国务院第253号令]3、《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3年6月)9.2设计执行的环保标准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23);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9.3主要环保措施本项目建设对改善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周边养殖场及养殖大户畜禽粪便的集中收集治理,控制周边水体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二是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以及全系统实施零排放,对周围环境不构成污染威胁。三是生产有机肥可改善生产基地土壤生态环境。实施无公害生产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土壤生态系统能量有效转化,全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四是减少耕作农田无机肥的投入,减轻化肥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循环的破坏程度。沼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化氢,对人体有害,对设备也产生腐蚀,工程中已设置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脱硫装置,工程运行中经常观察、测试,待含量大于20mg/m3时应及时调好脱硫开关,确保气体净化。加强场内卫生管理和绿化美化管理工作,创造清净优美的环境,保障工作人员身心健康。一是降低畜粪水分,以利于清粪和处理。同时,畜禽粪便的运输应妥善安排,防止散落。二是采用先进的发酵腐熟工艺和密闭式的发酵设备,并从调节物料配比,控制发酵条件出发,最大限度减少臭气的产生。另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工程性的措施来消除臭味,可通过抽气装置和生物过滤器来吸附,降解臭味物质;对于开放类的发酵方式,采用在料堆上覆盖一层吸附性很强的物质(泥炭、完全腐熟的堆肥等),来消除发酵产生的臭味等。三是场区内设立污水池,以收集发酵过程中产生渗滤液,外运处理。9.4劳动卫生与安全1、劳动安全(1)厂区布置与厂内运输安全工厂建筑布置按功能分区设计,以减弱噪声和大气污染对厂区环境的影响。工厂内物流干道分开设计,人流物流分开。厂区内主干道12米,仓储区设装卸平台,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便于物料储运安全,并有利防水。(2)防火防爆①对生产场所、仓储区等场所配置灭火器具。②加强生产区的通风情况。(3)防机伤、摔伤设计中设备和工作台等布置留有足够的维修空间,运动部件设置防护罩,机房设紧急停车开关,输送设备、管道等处考虑必要的人性过梯,进料口周围、操作平台的临空部位、走廊及检修吊装孔等处均设安全栏杆,地沟上加盖板。经常有人员来往的楼梯坡度为45度。钢梯坡度不大于60度,每个楼梯段的高度尽量不超过4.5米,并设置扶手。(4)电气事故预防生产线上各类电气设备均应符合相应的绝缘电阻检验周期及标准,耐压检验周期及标准,布线的安全的距离符合(SDJ4-79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等电器安全中的有关规定。此外各类电气的线路上要设置相应的熔断器、断熔器、漏电开关、保护接地、接零等措施。对变电所等高压区设金属栏网。对所有高压电机采用就地控制,现场设带钥匙的控制按钮,以保证机修时的人身安全,同时要严格用电操作和管理制度,尤其是对从事电气维修管理的专职人员。(5)防雷与接地①一切电力设备、传动装置、屏框框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