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行业分析_第1页
计算机硬件行业分析_第2页
计算机硬件行业分析_第3页
计算机硬件行业分析_第4页
计算机硬件行业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硬件行业发展基本情况计算机硬件行业发展和驱动因子信息安全、产业链供给安全、发展产业生态奠定国产基础软硬件行业长期核心逻辑,2020年-2021年是行业国产化的试点阶段,2022年之后可能进入快速推广和放量阶段,创新可信领域内的公司将迎来业绩的收获期,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有钱也买不来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需求侧:5G部署带来滤波器和光模块两个全新增量市场。硅晶圆需求提升,供应量短缺,为国产硅晶圆带来了新的机遇。计算机硬件行业技术和产品研发风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技术更新和产品换代迅速。电脑与硬件公司在产品与技术研发的投入一直在同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若电脑与硬件公司不能正确判断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发展趋势并适时调整自身研发策略,不能正确把握新技术的研发方向,将使电脑与硬件公司面临竞争力下降和发展速度放缓的风险。应对措施:紧密跟踪国内外的技术走向,加大市场调研力度,深入了解客户实际需求,优化产品规划,加强专业人才引进,不断提升电脑与硬件公司研发技术水平。进入计算机行业的壁垒(一)计算机行业规模壁垒计算机硬件行业生产环节集中程度较高,产品生产规模较大,对企业规模化生产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要求高。对于新进入行业的企业,在取得一定市场份额及生产规模之前,难以将生产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对新进企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壁垒。(二)计算机行业品牌壁垒用户需求是计算机硬件行业的核心动力。计算机硬件行业企业需要满足不断提升的用户需求,这对企业的市场调研和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企业具备对市场进行深入调研与分析的能力,同时拥有与用户及时、有效交流的平台与资源,以确保在产品更新换代方面,准确掌握用户的最新消费倾向,快速推出最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软硬件结合的智能终端盈利模式将更加依赖于用户资源的积累。行业内的领先厂商凭借多元化的产品定位、个性化的品牌运营、产品性能和专业化的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积累了海量的忠实用户群体,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文化。对于新进企业而言,短期内难以积累大量忠实用户,进入门槛高。(三)计算机行业资金壁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行业内企业需要大量资金,用于研发、生产、运营,以保证其具备行业领先的生产工艺水平、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和产品性能等各方面优势。同时,随着新兴市场快速增长的用户需求和新一代通信技术的逐渐商业化,行业内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技术储备、产能扩充以及渠道建设才能应对行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新进企业往往缺乏充足资金而无法支持其大规模投入研发。(四)计算机行业人才壁垒计算机硬件行业因其技术密集的特点需要对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供应链管控、市场拓展等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人才。尤其在行业逐步升级的过程中,高端人才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于中国计算机硬件行业起步与国外相比较晚,高素质的技术与管理团队难以在短时间内培养起来,高端技术人员的稀缺成为拟进入行业企业实现快速突破的障碍之一。(五)计算机行业供应链壁垒计算机硬件行业下游终端品牌制造商通常会在国内外建立完备的供应链体系。由于专业化计算机硬件产品对于产品性能及产品质量的要求很高,业内基本都选择高端的元器件以及知名的外协代工商。前述核心元器件企业以及外协代工厂商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和话语权,同时相关核心元器件供应商以及外协代工厂商对价格体系、渠道体系和品牌厂商都进行了严格把控,只有在供应链体系里的企业,才能直接与其开展业务合作。所以,对于行业新进入的品牌厂商,供应链构成了较高的壁垒。专业化计算机硬件行业发展情况专业化计算机硬件,是指主要应用于对硬件运算能力和图像显示效果要求较高的电子竞技、视频创作、创意设计、数字化办公等专业化应用场景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该类型计算机硬件通常配备有运算能力更强的CPU、GPU以及对图像显示要求更高的屏幕等核心部件,与更强调轻薄性、便携性、续航时间等要求的商务办公用计算机硬件产品相比,在产品定位上存在差异。(一)电子竞技计算机硬件市场情况电子竞技,是指利用电子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运动。电子竞技通常围绕专业级别竞技游戏,以锦标赛或联赛组织形式呈现,具有特定目标如赢得冠军头衔或奖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竞技在中国逐步发展。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目;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改批为第78号正式体育竞赛项目;2018年雅加达第18届亚运会将电子竞技纳为表演项目;2020年亚奥理事会宣布电子竞技项目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并参与2022年杭州亚运会。近年来,部分高校也将电竞纳入专业范畴,开设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在政策文件的落地支持下,健康向上的电子竞技文化受到社会更为广泛的认可,电子竞技行业已然走向职业化、规范化、体系化、市场化以及大众化。同时,随着电竞赛事线上赛的开启以及世界性赛事的顺利举办,中国电竞用户规模近年来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据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20年,中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达4.88亿人,同比增长9.65%。2021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整体游戏市场等因素影响,中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增速有所放缓。2021年,中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为4.89亿人,同比增长0.27%;2022年1-6月,中国电子电子竞技用户规模为4.87亿人,同比略有下降。电子竞技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子竞技PC等细分市场的崛起。根据IDC数据发布的最新全球季度追踪报告,全球电竞计算机(包括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预计将从2020年的4,130万台增长到2025年的5,230万台,五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8%。从中国市场来看,近年来电子竞技行业的蓬勃发展不断提升电竞笔记本电脑及台式机的市场销量及市场占比。根据QYResearch发布的研究报告,2016-2020年,中国市场电竞笔记本电脑及台式机总体出货量分别为213.22万台、265.30万台、296.05万台、338.60万台、373.03万台;结合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数据测算,中国市场电竞笔记本及台式机出货量占中国地区PC出货量比例分别为3.84%、4.97%、5.69%、7.01%、7.60%,电竞笔记本电脑及台式机整体占比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从市场规模来看,根据QYResearch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市场电竞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市场规模已从2016年的125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82亿元,近五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7.67%。未来,中国电竞笔记本电脑及台式机细分市场预计仍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过550亿元。电竞笔记本电脑及台式机市场呈现出品牌效应显著、用户黏性高的行业特征,从而造就了市场高集中度的竞争格局。2016年至2020年,6家头部品牌长期占据了中国整体电竞笔记本电脑及台式机市场约75%份额。根据QYResearch发布的研究报告,2020年中国市场电竞笔记本电脑及台式机主要厂商(联想、戴尔、惠普、雷神、机械革命、华硕、宏碁、微星科技等)市场份额占比合计超过90%,其中前6大厂商占比达到75%以上,预计未来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二)专业化计算机硬件其他下游应用场景发展情况随着视频网站以及独立游戏开发近年来的崛起,工作站产品的普及率逐步提升。同时,随着4K分辨率的视频拍摄设备(例如手机、无人机、运动相机或是单电及单反)快速普及,大部分普通电脑的存储带宽和重负载稳定性无法满足4K视频剪辑的要求,而且普通电脑的显示屏由于色彩丰富度能力不足、色准较差等原因难以胜任高质量视频创作或者绘图的工作要求。此背景下,硬件性能大幅提升、重负载稳定性显著提高、色域面板品质更高的高性能、高算力的专业化计算机硬件产品,逐渐成为当前越来越多的视频创作者、绘画制作人、摄影爱好者的必备工具。未来,随着自媒体、视频创作者、摄影爱好者等群体对于计算机硬件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有望拉动消费者对现有PC的更新换代需求,相关产品更新换代潮有望带来整体PC行业市场空间的增长。计算机作为数字化办公中重要的生产力工具,能够满足企业及员工数字化办公和高效管理的需求,实现及时沟通、数据共享、移动办公等。同时,随着互联网行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IT行业从业人员对于软件编程、数据库管理等工作中所需配备计算机硬件的性能要求也日益提高。在国家的号召和政策扶持下,企业纷纷开始数字化转型,产业数字化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表现出强劲动力,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为22.6万亿元,2021年上升至45.5万亿元,占GDP比例达到39.8%,其中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的比例已上升至81.7%。随着数字化信息化在数字化办公场景的深入推进,办公场景用户对于在大型数据处理和复杂文件编辑过程中计算机硬件的响应速度的要求也将提升,因此,专业化计算机硬件产品在数字化办公应用场景的空间有望逐步扩大。近年来,得益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规模迅速增长,软件行业从业人员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根据工信部数据,2021年我国软件行业从业人员人数达到809万人,同比增长7.4%。软件行业从业人员普遍为从事程序设计、程序编码、系统架构、测试等工作的重度办公用户,对计算机运算、处理速度及稳定性有着更高的要求。未来,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行业的持续发展,我国软件业从业人员规模预计将持续增长,带动专业化计算机设备需求进一步扩大。除此之外,随着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计算机设备提出更高需求,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计算机设备的渗透及计算机设备行业提供了广阔空间。传统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受限于高功耗的CPU和显卡等部件的散热需求,其机身厚度较厚、重量较重,便携性相对较差。随着芯片生产工艺的不断提高,英特尔、AMD、英伟达等芯片厂商生产出的芯片功耗不断降低,对于散热系统的要求也随之降低。此外,镁合金、钛合金等材料的应用,同样使得专业化计算机硬件产品更轻盈、强度更高。轻薄化的专业化计算机硬件产品因其具有轻薄、便携、外观前卫等特征,相较于传统产品也更受欢迎。传统计算机硬件设备往往采用代工生产的模式,品牌商使用代工厂开发的公共模具,安装搭配不同规格的硬件形成整机,最后印刷各自品牌标志对外销售。公模使用导致频繁出现不同品牌的计算机硬件产品外观相似的情况。公模由于需要兼顾各种厂家所装入的硬件及所要求的工艺,往往可定制性强,但也导致出现机身厚、重量大等弊端。此外,公模所带来的同质化现象也不可避免,如果长期使用公模而无个性化创新,将会影响品牌商的未来发展。计算机硬件设备私模化要求品牌商开发定制化模具,适配其特殊的结构设计以及特定标准的硬件搭配。私有化模具能够让计算机硬件设备更具个性化,拥有前卫的外观、轻薄的机身,以及更加适配自身硬件的散热系统,打造良好的口碑及品牌价值。提高私有化模具的占比,将是专业化计算机硬件设备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品牌商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在专业化计算机市场中,大屏显示的趋势十分明显,主要体现为屏幕窄边框化和屏幕尺寸大屏化,核心目的是增加用户在使用体验中的可视面积。窄边框是在不增加产品额外体积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屏占比来增加屏幕的可视面积;同时,为给用户带来更舒适的使用感受和体验,无论是台式机还是笔记本电脑均呈现大屏化的趋势。近年来,搭载高分辨率、高刷新率屏幕的专业化计算机增幅十分明显。高刷新率、高分辨率屏幕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加流畅的视角切换、更加清晰的显示效果。根据IDC数据,截至2020年7月,120Hz以上高刷新频率电竞笔记本占电竞笔记本的市场份额已经从上年同期的37.3%上升至48.7%。2020年以来,随着高清显示产业链的持续完善以及显卡性能的提升,像素更高和显示效果更好的4K显示器的市场需求将被进一步激发。中国电脑外设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计算机行业进步,我国电脑外设产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至2021年的我国电脑外设产品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699.44亿元增长3662.56亿元,已成为世界最为重要的电脑外设产品市场;同时我国电脑外设产品行业市场规模保持了7.9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于同期我国GDP增长率,表现出良好的市场增长态势。中国电脑外设细分产品为显示器、键盘、鼠标,其中显示器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占比44.8%,鼠标占比第二,占据了中国电脑外设31%的市场份额,键盘占据了中国电脑外设市场24.2%的市场份额。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下游PC保有量的增加,电脑外设行业得以快速发展,未来中国电脑外设行业随着下游用户消费升级、需求呈现多样化;计算机市场回暖,配套键鼠需求增加;生产智能化和柔性化水平持续提升等因素,发展前景广阔。计算机硬件产业链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核心。其功能主要是完成对计算机指令的执行和对数据的处理。CPU与内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被认为是电子计算机三大核心部件。物联网是指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可以实现对物的感知、传输和智能处理有机统一,从而形成高智能的决策。计算机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计算机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1、计算机行业上游供应链便利随着全球大多数生产商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计算机产业集群效应显现,与计算机硬件的上游供应链日趋完善。本地配件供应充足加之全国物流服务支持,使行业采购更加便利,降低了库存和储运成本。2、计算机行业产品升级换代需求旺盛专业化笔记本电脑相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