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考点解析复习5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d58cc1f2146c2df85df13497cadf5e/3bd58cc1f2146c2df85df13497cadf5e1.gif)
![高三生物考点解析复习5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d58cc1f2146c2df85df13497cadf5e/3bd58cc1f2146c2df85df13497cadf5e2.gif)
![高三生物考点解析复习5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d58cc1f2146c2df85df13497cadf5e/3bd58cc1f2146c2df85df13497cadf5e3.gif)
![高三生物考点解析复习5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d58cc1f2146c2df85df13497cadf5e/3bd58cc1f2146c2df85df13497cadf5e4.gif)
![高三生物考点解析复习5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d58cc1f2146c2df85df13497cadf5e/3bd58cc1f2146c2df85df13497cadf5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
一、考点解析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簿送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
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K解析H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包括两个方面: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国内。生态系统的抵抗
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成份和营养
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大,相应地,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小,
题中A、C、D选项中的生态系统,都是向着成分和营养结构复杂化的
方向发展,而B选项中生态系统是趋向单一化(只让牧草生长)发展,
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K答案1B
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
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
K解析X此题考查对生产者的理解。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一定处
于第一营养级,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把C02和H20制造成有机物,
其中绝大多数是绿色植物,但也有像硝化细菌等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
微生物。
K答案UD
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
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斤农:物一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谭和家■畜
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罟
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
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构建新型农业生态系统,
只能使能量实现多级利用,但不能提高传递效率。
K答案1C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
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
节生物种问关系
K解析]此题考查信息传递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
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主要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可
以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并不一定从低营养级向
高营养级传递。信息传递对于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解生物的种间关系
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过程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K答案』D
5.“猪一沼一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
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
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人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人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和无机环境;能量在系统中不能循环
利用;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还需要外部投人
k答案UC
6.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
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解析】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A
(答案XA
7.稻一鸭一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
(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
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C、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生
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稻一鸭一萍共作这一模
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主要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
以及作为分解者的微生物等各种生物组成;鸭子可以以水生植物红萍
为食,也可以以有害昆虫为食,因此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
者;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增大了光合作用面积,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所以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8.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频繁发生。
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
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
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缺点是
和O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和,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O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和o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个变
化过程属于o
K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化学防
治与生物防治相比较,主要的缺点带来环境的污染和生物抗药性的增
加,不能一劳永逸。生物防治主要是用引入有害生物的竞争者、捕食
者或寄生者等方法来达到控制有害生物的目的,可改变生物间的关
系。鱼是消费者,可捕食植物。挺水植物与藻类都是生产者,是一个
生态系统的基石,二者之间是竞争关系。挺水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为
动物等提供所需要的有机物和氧气,可净化水体,提高生态系统的自
我调节能力,消除环境污染,使群落发生演替。
K答案U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使藻类产生抗药性。(2)藻类挺
水植物消费者.
(3)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为化学能,固定在光合作用所
制造的有机物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9.II.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
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
(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
。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
和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2)某小组分别于造成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
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
的水样是组,理由是,甲组水样中的Q,
含量______于乙组的,理由是
(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有毒物质经事物链的传递引起的,
这类食物链中含有的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一
—一人。
K解析』大量污水进入湖泊,使水体中的矿质元素增加,造成水
体富营养化,水中的蓝藻会爆发性增殖,增加耗氧量、争夺水体空间,
使其他水生植物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导致光合作用减弱或停止,进而导
致氧气缺乏,生物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而死亡。白天蓝藻进行光合作用,
使氧气的释放大于氧气的消耗,水体中含氧量增加;夜晚则只进行呼
吸作用,使水中的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
溶于水,使水的pH下降。在该生态系统中,蓝藻处于生产者的地位,
浮游动物、鱼和人属于消费者。由于生物的富集作用,毒素在食物链
(蓝藻-浮游动物-鱼-人)中传递。
K答案R
(1)无机盐(矿质元素)阳氧
(2)乙由于蓝藻等夜晚呼吸产生大量CO2,CO2与水结合
产生碳酸后使水的pH下降大蓝藻等白天进行光合作
用释放大量02,使水中含02量上升
(3)蓝藻浮游动物鱼(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0.某班学生选取了江苏一水体中的4种生物:栅藻(单细胞绿藻),
水绵(多细胞绿藻),范草(高等植物)和颤藻(蓝藻),用其生长旺
盛的新鲜材料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A、B两组同时开展平行实验,
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水温/°c水温/°c水温/°c水温/°c
(1)这4种生物中,含有叶绿体的有
(2)A组的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据图推测,一年中最早出现生
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
是o
(3)B组测得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明显低于A组。仔细对比发现,
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栅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实验
在短时间内完成,水中也不缺乏各种营养,造成B组栅藻净光合放氧
率低的主要原因是o
(4)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量增殖常常会引起鱼类
缺氧死亡。这种情形下,导致水体缺氧的主要原因有
和O
K解析】考查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富营养
化。颤藻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其他几种植物是真核生物
含有叶绿体。从图中可以读出不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不
同,栅藻为25℃、水绵为20℃、殖藻为15C、颤藻为30℃0
所以,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范藻,夏季高温长势最
好的是颤藻。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光照强度、C02浓度、温
度等,B组栅藻的浓度高,而其净光合作用放氧率低,最可能是栅藻
密度过大导致其接受的光照强度弱所致,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浮游
藻类大量繁殖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另外藻类的大量死亡会导致微生物
繁殖,也会消耗大量的氧气。
K答案》⑴栅藻、水绵和范草⑵荒草颤藻
⑶栅藻密度过大导致栅藻接受光照不足
⑷藻类呼吸的耗氧量增加藻类死亡导致微生物增殖,耗氧量
增加
11.近年来在防治稻田虫害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如①构建稻一萍
一鱼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
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
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②培育转Bt基因抗虫水稻,减少虫害。
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
科学家称之为稻田三重营养关系。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在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中存在哪些种间关系。(各举一例)
(2)在稻田三重营养关系中,水稻通过信息引来天敌,
防治害虫。
(3)转Bt基因抗虫水稻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虫害问题,因
为O
(4)画出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不考虑与人的联系)。
【解析】.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基本知识的掌握,考查构建知识
网络、运用分析与归纳等方法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运用图表精确表达
有关生态学现象的能力,正确理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生态
学知识指导农业生产实践的能力。(8分)
K答案1(1)捕食:虫吃水稻(或杂草),或鱼吃虫竞争:水
稻(或红萍)与杂草竞争;寄生:病菌寄生在水稻上;互利共生:
红萍与蓝藻共生。(任答对两种关系得1分,共2分)
(2)化学(3)昆虫会进化(或产生抗性)。
(4)见下图(写对图中所有的箭头给3分,(或其他草食动物);
正确写出具体生物给1分,共4分)。
二、跟踪精练
1.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动情况(秃
鹫以动物的尸体为食),该生态系统中
A.共有4条捕食食物链,秃鹫所占有的营养级最多
B.生物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图中狼与蚊子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
D.M仅代表光能,N仅代表热能,P仅代表无机盐、水、CO?等
物质
K答案』B
2.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生态系统的一些相关问题:
制作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成分和条件见下表。表中“1”
表示有,“0”表示无。下列相应的评述正确的是()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编
光水藻浮小河
号
昭
八、、草类游动物鱼泥
甲111101
乙011101
丙111100
T111111
①乙成分缺失,功能不健全,存活时间可能最短;
②甲和丁的成分全面,设计合理,可以长时间地
存活下去;
③四个人工生态系统的设计合理与否,均需要经
受时间的检验;
④四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均是封闭的,而
能量的流动是相对开放的;
⑤丁的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K答案UA
3.假设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生态系统的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
值为A,全部消费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
总值为C。那么,A、B、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A>B=CB.A=B+CC.A>B+C
D.A<B+C
D.向右弯曲直立生长向左弯曲
K答案Xc
4.下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
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若c所含能量为5.8Xl()9kj,d含1.3X108日,则a至少约含4.5
X107kJ
K答案》B
5.右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
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C.图中②/①的值代表草一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K答案HD
6.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
编生态采收现有年增年采
号系统对象生物量长率/%收量
马尾松马尾201
2
林松000m3000m3
淡水湖103
②鳏鱼34
泊000kg600kg
1
③山地甘草20300kg
000kg
10
④滩涂沙蚕30500kg
000kg
A.①B.②C.③D.④
K答案HC
7.科学家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
育出的驱蚊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柠檬型香气,达到驱
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培育的过程要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
B.驱蚊草培育过程必须要用到PEG
C.用这种方法培育的驱蚊草的基因中不含内含子
D.天竺葵和香茅草是同一种物种,因为其后代驱
蚊草可育
K答案HA
8.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A.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B.高等植物细胞放入浓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
C.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D.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
细胞
K答案UB
9.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桂树-----►甲虫-----►蜘蛛-----►蜥蜴-----►蛇
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t/\
合欢树--叶状虫知更鸟一„目劳鸟
\X1
蜜雀--------►袋轴
合欢树属于生产者
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
营养级
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
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
K答案』D
10.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
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反王采_坦巴〉食用菌农作物
J玉米芯残虹吵物"
('木糖醇蛆蛹饲料A禽畜
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
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
济效益
C.用蛆蛹排泄物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
再生原理
D.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
常运转
K答案』B
11.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
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⑦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疏松土壤可以加快⑤过程
K答案』D
12.下列与生态系统功能相关的描述中,塔送的是
()
A.碳循环属于气体型循环,其循环过程需要能量
的驱动
B.物质与能量在生物与环境之间循环流动,信息
的流动只在生物之间发生
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残死分解是碳循环的
一部分
D.全球气候变暖和地球上碳的收支不平衡有关
K答案1B
13.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传递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由B到C的能量传递率是15%
C.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食物网
D.生态系统的功能只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R答案》D
14.在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对佛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
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
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
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
的能量(NP=GP—R),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单位:千焦/n?/年
GPNPR
①15.912.8112.23
②871.27369.69501.58
③0.880.340.54
④141.2062.0779.13
⑤211.8519.26192.59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
②—④一①一③一⑤
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
率约为5.5%
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能量输入、输出水平,
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
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
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
K答案1B
15.天然牧场的一小片区域被作为牧草留种区,为了防止鸟啄食草籽,
人们用网把留种区罩了起来。后来发现留种区的草儿乎被虫吃光,而
其它区域却安然无恙。此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
A.食草昆虫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B.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有赖于完整的营养结构C.草原鸟类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昆虫
D.牧草的种类单一会导致害虫的大发生
K答案』B
16.以下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处理和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就不可避免地被大自然淘汰
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既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也
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C.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其生长期并提高产量,这
是对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
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密不可分的
(答案XC
1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
就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
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也高
D.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
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
K答案Hc
18.某自然生态系统中有一条食物链:甲一乙一丙一丁,测得这四种
生物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a、b、c、d(单位:kg/年)。下列叙述
中正确的是()
A.丙种群个体所含有机物的平均值一定大于丁种
群
B.甲从无机环境中获得的能量等于a所含的能量
C.若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
20%,贝ljb+c+d=0.2a
D.甲的同化作用类型为自养型
K答案RD
19.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
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
高传粉率和结实率
B.草原返青时的“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可以
采盒的信目
“"心C.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
D.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
某些动物
K答案XB
20.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
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
“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
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
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C.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
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
K答案XB
21.图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R71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A中所示的成分外,还
应该包括和。
(2)甲、乙、丙3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该生
态系统的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3)图B为某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这种调
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
(4)图A和图B这两种反馈调节是否相同?为什么?
k答案』
(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乙一甲一丙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加速破坏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
(4)不同(1分)图A是负反馈调节,图B是正反馈调
节(2分)
22.下图是我国南方开始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
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作物养猪、养鸭,
用秸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请据图回答:
水稻
杂草
蘑菇房市
场
秆
秸蔬菜大棚
(1)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O
(2)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的方法
是O
(3)在生态系统中,基本组成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中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
(4)下图a是某段时间内沼气池中产甲烷杆菌的种群增长率
曲线,请在下图b中画出这段时间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种
种
群
群
增
数
长
量
率
时
间
晒
b
K答案】(1)太阳光能种
群
数
(2)标志重捕法量
(3)氮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
.时间t
b
(4)如右图所示
23.下图中甲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
请回答问题。
I
个1S0
体
存
活
数
四
三
二
蛹
卵
O一
龄
龄
龄
龄
幼
幼
幼
幼
虫
虫
虫
虫
丙
甲
(1)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食物的生物
是O
(2)请根据甲图中的生态系统,写出乙图中能量金字塔第②
营养级的所有生物名称:O
(3)有人研究该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培训机构评估居间合同
- 纺织品交易居间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办公室日常保洁与节能照明设备供应服务合同
- 广告投放数据分析合同
- 产品包装设计技术指南
- 安全生产托管协议合同
- 工矿企业产品购销合同
- 厨房承包协议集锦
- 农业质量标准制定指南
- 能源行业能源供应链优化与智能仓储管理
- 保洁班长演讲稿
- 劳务雇佣协议书范本
-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 环境监测的基本知识
- 电动车棚施工方案
- 《中国十大书法家》课件
- 超实用可编辑版中国地图全图及分省地图
- 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患者围手术期并发尿脓毒症护理专家共识
- 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附原理图)
- 小学总复习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课件
- 2023年考研考博考博英语福建师范大学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