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安防系统建设方案_第1页
博物馆安防系统建设方案_第2页
博物馆安防系统建设方案_第3页
博物馆安防系统建设方案_第4页
博物馆安防系统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博物馆安防系统建设方案目录TOC\o"1-5"\h\z\o"CurrentDocument"第一部分需求分析1一、前言1(一丿永城汉文化博物馆概况.1(二)项目背景.2(三丿项目目标.2\o"CurrentDocument"二、永城汉文化博物馆安防报警系统需求分析3\o"CurrentDocument"(一丿安防报警系统现状.3\o"CurrentDocument"(二)需求分析.31•丿IJH3\o"CurrentDocument"系统需求分析4\o"CurrentDocument"第二部分安防系统设计5\o"CurrentDocument"一、设计依据5\o"CurrentDocument"二、系统建设标准及规范7\o"CurrentDocument"三、安防系统设计思想9\o"CurrentDocument"总体设计思想.9\o"CurrentDocument"系统硬件设计思想.10\o"CurrentDocument"系统软件设计思想.10\o"CurrentDocument"系统自保设计思想.10\o"CurrentDocument"系统管理设计思想.10\o"CurrentDocument"四、安保自动化系统总体需求分析11\o"CurrentDocument"安保自动化系统内容.11\o"CurrentDocument"采取子系统独立分控、总体系统集成方式11\o"CurrentDocument"各子系统设备选型必须衔接统一12\o"CurrentDocument"安全防范措施必须综合而全而.12\o"CurrentDocument"集中供电稳定可靠.13\o"CurrentDocument"安全防范策略设计.13\o"CurrentDocument"第一层防范区域:外周界防护13\o"CurrentDocument"第二层防范区域:监视区14\o"CurrentDocument"第三层防范区域:防护区14\o"CurrentDocument"第四层防范区域:禁区15\o"CurrentDocument"五、智能建筑管理系统15\o"CurrentDocument"/.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的特点.16\o"CurrentDocument"1.1安全防范系统集成16\o"CurrentDocument"1.2系统具有开放性16\o"CurrentDocument"13系统具有可扩展性17\o"CurrentDocument"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实现的功能.17\o"CurrentDocument"2.1集中管理17\o"CurrentDocument"2.2分散控制17\o"CurrentDocument"23系统联动17\o"CurrentDocument"2.4系统管理17\o"CurrentDocument"2.5时间关联18\o"CurrentDocument"2.6应急预案18\o"CurrentDocument"2.7自动照明18\o"CurrentDocument"2.8自动追踪18\o"CurrentDocument"2.9自动报表18\o"CurrentDocument"2.10联动控制18\o"CurrentDocument"2.1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与照明系统能完成如下联动功能18\o"CurrentDocument"2.12联动开灯19\o"CurrentDocument"2.13智能弹框19\o"CurrentDocument"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平台设计.19\o"CurrentDocument"3.1安全防范策略的技术实现保障20\o"CurrentDocument"3.2完善的管理模式20\o"CurrentDocument"3.3安全防范系统集成联动20\o"CurrentDocument"3.4安全防范子系统间的联动21\o"CurrentDocument"3.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与出入口控制系统、巡更系统之间的联动21\o"CurrentDocument"3.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与入侵报警系统之间的联动21\o"CurrentDocument"3.7入侵报警系统与出入口管理、巡更系统之间的联动22\o"CurrentDocument"3.8与消防系统的联动功能22\o"CurrentDocument"3.9与照明系统的联动功能22\o"CurrentDocument"3.10与集成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23\o"CurrentDocument"第三部分视频监控系统24\o"CurrentDocument"设计思想.24\o"CurrentDocument"系统架构.25\o"CurrentDocument"监控系统设计.25\o"CurrentDocument"前端部分25\o"CurrentDocument"传输部分27\o"CurrentDocument"控制部分28\o"CurrentDocument"显示及记录29\o"CurrentDocument"设备布置.30\o"CurrentDocument"布点原则30\o"CurrentDocument"设备选型30\o"CurrentDocument"SCC-C6403P高速智能球型摄像机30\o"CurrentDocument"半球摄像机SCC-B5353P31\o"CurrentDocument"4.2.3彩色枪式定焦摄像机SCC-B2331P32\o"CurrentDocument"4.2.4智能快球33\o"CurrentDocument"室内拾音传声器34\o"CurrentDocument"硕盘录象机DS-S016HS35\o"CurrentDocument"4.2.7矩阵系统38\o"CurrentDocument"4.2.S监视器39\o"CurrentDocument"4.2.942"监视器GSM-422241\o"CurrentDocument"4.2.10信号防需器OBO42\o"CurrentDocument"4.2.11雷確子通信保护器RS232/243\o"CurrentDocument"4.2.12深圳OBO避雷器44\o"CurrentDocument"视频监控系统运行指标45\o"CurrentDocument"3.1视频监视覆盖率45\o"CurrentDocument"4.3.2系统显示指标45\o"CurrentDocument"433系统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45\o"CurrentDocument"4.3.4资料存储时间46\o"CurrentDocument"第四部分报警系统47\o"CurrentDocument"一、入侵报警系统47\o"CurrentDocument"A侵报警系统设计思想.47\o"CurrentDocument"入侵报警系统系统架构.48\o"CurrentDocument"前端部分.49\o"CurrentDocument"现场报警信号接入模块50\o"CurrentDocument"传输部分50\o"CurrentDocument"报警控制主机50\o"CurrentDocument"设备布置.51\o"CurrentDocument"设备选型.51\o"CurrentDocument"设备选型分析51\o"CurrentDocument"主要设备技术资料52\o"CurrentDocument"5.2.1防盗报警主机VISTA-12052\o"CurrentDocument"5.2.2控制键盘616054\o"CurrentDocument"5.2.3总线防区输入模块54\o"CurrentDocument"5.2.4手动报警器54\o"CurrentDocument"5.2.5增强型总线延伸模块429755\o"CurrentDocument"5.2.6微波红外双鉴探测器DT743555\o"CurrentDocument"5.2.7埋入电场扰动探测器56\o"CurrentDocument"5.2.8挣电场感应控制器57\o"CurrentDocument"5.2.9报警管理软件IP-ALARNL457\o"CurrentDocument"入侵报警系统运行指标.59\o"CurrentDocument"报警系统漏报率59\o"CurrentDocument"报警系统误报率59\o"CurrentDocument"报警系统探测覆盖率60\o"CurrentDocument"报警系统响应时间60\o"CurrentDocument"系统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60\o"CurrentDocument"二、文物移动报警系统60\o"CurrentDocument"/.文物移动报警系统设计概述.60\o"CurrentDocument"技术背景.61\o"CurrentDocument"研发公司介绍.62\o"CurrentDocument"技术优势.62\o"CurrentDocument"文物移动报警系统构架.63\o"CurrentDocument"定位软件功能.64系统待色65系统优势.66\o"CurrentDocument"产品介绍.66\o"CurrentDocument"双频电子标签66阅读器67\o"CurrentDocument"现场安装实例.68\o"CurrentDocument"第五部分电子巡更系统69\o"CurrentDocument"1•电子巡更系统设计思想69\o"CurrentDocument"2•电子巡更系统架构69\o"CurrentDocument"3•电子巡更系统设备布垃70\o"CurrentDocument"4•设备选型70\o"CurrentDocument"巡更器超级坚固型巡更机70信息钮72\o"CurrentDocument"管理软件73\o"CurrentDocument"第六部分智能门禁系统设计76\o"CurrentDocument"一、安防报警门禁系统总体要求76\o"CurrentDocument"二、安防报警门禁系统构成76\o"CurrentDocument"2.1、智能车辆管理子系统.762.2、人员登记管理子系统.77\o"CurrentDocument"23、一卡通管理子系统.77\o"CurrentDocument"2.4、智能门禁管理平台77\o"CurrentDocument"三、一卡通管理系统78/、系统概述.78\o"CurrentDocument"3.2、系统的基本功能.78\o"CurrentDocument"3.3、门禁系统的组成.80\o"CurrentDocument"3.4、门禁系统的通讯方式.80\o"CurrentDocument"3.5、门禁控制单元结构示意图.81\o"CurrentDocument"3.6、系统的组网方式.81\o"CurrentDocument"第七部分项目实施方案(施工组织设计)83\o"CurrentDocument"一、工程组织结构83\o"CurrentDocument"1项目管理机构.83\o"CurrentDocument"2项目管理机构人员配备情况83\o"CurrentDocument"3工地质量管理责任制.83\o"CurrentDocument"4集成项目工作任务分工85\o"CurrentDocument"二、集成项目实施工作流程87\o"CurrentDocument"1项目实施背景.87\o"CurrentDocument"2制定工作流程:88\o"CurrentDocument"三、工程管理与考核92\o"CurrentDocument"四、实施进度控制94\o"CurrentDocument"1、网络实施进度计划控制.941.1工期保证措施94\o"CurrentDocument"1.1.1实施项目法管理94\o"CurrentDocument"1.1.2建立项目例会制度94\o"CurrentDocument"1.13动态控制网络实施进度95\o"CurrentDocument"1.1.4合理确定各工序网络实施周期95\o"CurrentDocument"1.1.5大力推广“四新”成果95\o"CurrentDocument"2、实施质量保证措施.952.1质虽管理组织体系95\o"CurrentDocument"2.2质虽控制和检测制度96\o"CurrentDocument"2.2.1实施准备工作的质呈控制96\o"CurrentDocument"2.2.2网络实施过程的质呈控制96\o"CurrentDocument"2.2.3建立严格的监测制度96\o"CurrentDocument"2.3主要预控措施和检测手段97\o"CurrentDocument"2.3.1各分系统实施前,做好书面质虽、安全、技术交底。97\o"CurrentDocument"232实施过程中QA全过程监督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97\o"CurrentDocument"233组织高素质的实施队伍,必须持证上岗。97\o"CurrentDocument"234在质呈事故处理中实行“三不放过"制度。97\o"CurrentDocument"2.4质虽回访制度97\o"CurrentDocument"3、实施技术保证措施.97\o"CurrentDocument"3.1建立技术责任制97\o"CurrentDocument"3.2建立健全各项技术管理制度98\o"CurrentDocument"3.2.1方案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98\o"CurrentDocument"3.2.2技术资料管理制度98\o"CurrentDocument"3.3实施的技术管理98\o"CurrentDocument"4、进度控制工作流程:99\o"CurrentDocument"5、进度控制的措施:99\o"CurrentDocument"6、进度控制表:100\o"CurrentDocument"7、进度控制:100\o"CurrentDocument"五、项目文档控制101\o"CurrentDocument"1确保文档管理的技术组织措施101\o"CurrentDocument"2文档的收集范围:101\o"CurrentDocument"5.3资料的收集整理:102\o"CurrentDocument"5.4文件的成文及编号:102\o"CurrentDocument"5.5文件登记:103\o"CurrentDocument"5.6文件收发:103\o"CurrentDocument"5.7文件存档:103\o"CurrentDocument"5.8存档文件的借阅:104\o"CurrentDocument"六、项目实施组织相关表格:105\o"CurrentDocument"(1)项目实施人员计划表105(2)计划开、竣工口期105(3)施工总平而图106(4)临时用地表107\o"CurrentDocument"第八部分售后服务方案108\o"CurrentDocument"(-)值得信赖的凌宇108\o"CurrentDocument"(二)维修保证108\o"CurrentDocument"(三)产品质量保证108保修期内产品质屋保证.109\o"CurrentDocument"2、保修期已满后质量产品保证.109\o"CurrentDocument"(四)技术支持服务109\o"CurrentDocument"1、售后服务平台109\o"CurrentDocument"2.售后组织.110\o"CurrentDocument"3、软件维护服务110\o"CurrentDocument"4.3.1新软件版本的使用110\o"CurrentDocument"4.3.2软件修正管理110\o"CurrentDocument"4.3.3维护管理111\o"CurrentDocument"4.4、硬件服务777\o"CurrentDocument"4.4.1常规维修服务111\o"CurrentDocument"4.4.2常规替换服务111\o"CurrentDocument"4.4.3紧急替换服务111\o"CurrentDocument"4.5.其他服务承诺.112\o"CurrentDocument"第九部分技术培训方案113(-)培训计划113\o"CurrentDocument"1.1、培训对象113\o"CurrentDocument"1.2、培训目的.113\o"CurrentDocument"1.3、培训地点.113\o"CurrentDocument"1.4、培训方式.113\o"CurrentDocument"1.5、培训时间.114\o"CurrentDocument"1.6.培训人数.114\o"CurrentDocument"1.7、培训资格1141・8、培训教材.1151・9、培训内容.115\o"CurrentDocument"(二)培训组织115\o"CurrentDocument"(三)培训力量115第一部分需求分析永城汉文化博物馆概况永城市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素有“豫东门户”之称,是中国百强县(市)、河南省直管试点县(市)。全市总面积2000平方公里,耕地面枳180万亩,人II150万,辖29个乡镇,732个行政村,32个居委会。永城是汉兴之地。永城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境内分布有汉梁王墓群、汉高祖斩蛇碑等汉梁占文化人文景观29处。芒砺山文物旅游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芒砺山位于豫东商丘的永城市东北部,距离永城市区33公里,为黄淮人平原上的一处颇有名气的群山。它是由以海拔156.8米高的芒砺山为主峰的10多座小山头组成的芒砺山群,包括芒场山、保安山、僖山、夫子山、铁角山、黄土山、窑山、南山、渔山、磨山、邵山、马山、周山等十多座山头。芒砺山最高,渔山次之,海拔145米,其余均不足百米,面积十多平方公里。芒砺群山除漁山陡峭挺拔奇石林立外,其他各山皆山貌平缓,绿树成荫。山外四周是一塑无际的人平原,王引河从芒砺山主峰西侧由北向南流过,注入沱河。芒场山可谓是山坏水绕,景色优美。永城汉文化博物馆坐落在原国家AAAA级景区芒砺山景区,在原汉梁王博物馆基础上进行建设,工程为仿占建筑,框架六层结构,总高度45.4米,建筑面积约18000平方米。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经济市场将持续向好永城汉文化博物馆将抓住行业未来发展之宏机,采取稳健灵活的展陈方式,以安防报警、信息化发展的国际先进水平为标准,力争成为河南省乃至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汉文化宣传中心。(一)项目背景永成汉文化博物馆位于永城市北33公里处的芒砺山风景旅游区内,永城汉文化博物馆主馆主体建筑目前已经建成。随着信息化程度提高,各专业信息系统使用范闱扩大,安防安防报警和信息化对傅物馆展陈系统的需求口益提高。随着应用面的不断扩人,安防系统上的业务越来越多,现有的博物馆陈列馆内的安防系统还是一片空白状态。本建议方案主要为了建设永城汉文化博物馆内的安防报警系统,与现有装修和展陈设计无缝连接,提供稳定的、快速的、安全的、良好的后台支撑,为博物馆的安全保卫和人员出入等安全坏境保卫提供稳定可靠的操作平台。我们对永城汉文化博物馆的业务非常熟悉,深知永城汉文化博物馆对安防报警系统的需求;同时多年的工程经验,使我们不仅掌握安防报警系统的最前沿技术和设备,而且知道如何应用这些技术和设备去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安防报警系统。综合以上优势,结合永城汉文化博物馆的具体情况,我们永城汉文化博物馆永城汉文化博物馆永城汉文化博物馆(二)项目目标构建一个安全、稳定、可靠、管理方便、技术先进的安防报警系统,满足永城汉文化博物馆前和未来的应用需要。系统性能要求要满足未来3-5年发展需要,同时需要支持现有展陈的相关安防报警化投资的各种网络设备及应用系统。二、永城汉文化博物馆安防报警系统需求分析(一)安防报警系统现状由于永城汉文化博物馆为新建文物展陈场馆,安防报警及门禁系统均为全新建设。(二)需求分析应用背景需求说明永城汉文化博物馆依托于芒场山国家4A级旅游区下辖范闱内从汉文化宣传和博物馆展陈等相关配套服务,逐步形成以发展汉文化礼仪、推广汉文化宣传等多种文化类型产业营运相互支撑的业务链和产业群,在业界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作为河南省省内的主要汉文化旅游区,永城汉文化博物馆在河南省乃至国内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进入2012年,标志着永城汉文化博物馆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仅加快了发展步伐,还为国内汉文化傅物馆整体形象的树立、旅游展陈服务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为了配合总博物馆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内部管理结构、实行集中统一平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上金缕玉衣等相关文物的展陈需要,安防报警系统已满足不了新时期永城汉文化博物馆对安防报警化得要求,永城汉文化博物馆需要一整套能满足现有安防保卫需要、安全可靠、管理方便、可扩展性强并能在5〜10年内保持领先的安防报警系统平台来对目前口益增长的安防报警管理等业务做支撑。系统需求分析建设一个完整的、集成的、可靠的、易操作的安防系统,使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整个博物馆进行监控和管理。以确保博物馆内的人身安全、文物以及内部财产的安全,是建立人性化、信息化、现代化文物系统博物馆的重要目标。根据的使用功能和组成结构,安全防范系统应综合考虑整体的基本安全管理和馆内专用安全管理要求,周边入11以警戒为主,遗址内部以监控管理为主,充分实现本单位防范与社会公共安全防范有机、及时融合的安全防范系统。釆用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内通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等技术手段及这些系统的集成方式完善提升的安全防范系统的整体性能。系统应能及时发现不正常行为、非法侵入,并报警和采取相应的灯光、声音复核、摄像等设施的联动;以便保安人员及时了解和监控一切不正常行为和入侵活动;记录事件发生前后的信息。同时,的安全防范系统应该具备完善的内外通信功能,保证社会公共防范系统对的有力、及时的指导和支持;有利于内部安防力量的统一、高效的调配指挥。特别在的重人展出活动时,能够把的安全防范系统与社会公共安全防范管理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能够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处警的综合防范系统。在本次安防报警系统建设中,永城汉文化博物馆内需要配置如卞安防系统及设备已满足目前出现的各种需求应用。1、永城汉文化傅物馆视频监控系统;2、永城汉文化傅物馆报警系统;3、永城汉文化傅物馆巡更系统;4、永城汉文化傅物馆门禁管理系统;安防报警系统设备选择要能够满足文物级应用,同时需要不但能够满足目前的应用,还要能够对将来系统扩充保持一定的扩容能力,以及适当的灵活性,以便于今后系统扩容和增加新的功能。第二部分安防系统设计一、设计依据严格按照国家、国际和博物馆相关行业标准规范作为设计依据,结合永城汉文化博物馆的实际安防需求,用最佳设计方案体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使系统的功能和指标达到国内同类型系统的先进行列,是我们的总体设计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项目设计的安保系统是一个高集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安保系统,结合国家相关标准中对重要文物单位、场所风险等级的规定,依照系统的防护级别与被保护对彖的风险等级相适应的原则进行了安全防范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是是遗留下來的不可替代的物质财富,具有不可再生性和唯一性。因此我们出于在特殊性、安全性上的考虑,需本着对占建筑微伤害性或无伤害性施工设计思想下对本项目进行了安防设计。设计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兼容性作为智能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安保系统中的相关系统与其他子系统设备均能较好兼容,使整个安保系统的功能达到最好表现。此外,融入整个建筑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充分满足各系统(如消防,物业管理等)联网要求,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通信接II及协议,方便业主进行智能系统集成及扩容。合理性本方案的设计在达到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组合,以期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系统功能更加完善。适用性当今科技发展迅速,可应用于安防系统的技术和产品可谓层出不穷,工程中选用的系统和产品都应能使用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受益,并满足近期使用和远期发展的需要。在多种实现途经中,选择最经济可行的途经。先进性系统的设计和产品选用在投入使用时应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但不盲目追求尚不成熟的新技术或不实用的新功能,以充分保护用户的投资。可靠性系统的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系统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断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实施的可行性以现有成熟的产品为对象设计,同时还考虑到周边信息通信环境的现状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并考虑主管部门归II管理的要求,使设计的方案现实可行。标准化、开放性标准化、开放性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中采用的产品都尽可能是标准化、具良好开放性的,并遵循国际上通行的通信协议。应用软件尽量釆用已商品化的通用软件,以减少二次开发的工作量和利于口后的使用和维护。可扩充性系统设计中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的需要,具有更新、扩充和升级的可能。数据安全釆取必要的措施保障系统数据的安全。安防系统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包括系统自身安全和信息传递的安全,以及运行的可靠性。对安防系统的数据交换、存储和访问等应有有效的安全措施,防止数据被破坏、窃取、丢失等爭故发生。安全级别控制健全,防止截取操作,能有效审计用户操作,以便追查事故原因。系统的软、硬件设备要求运行稳定,故障率低,容错性强,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系统无故障连续运行易操作性系统是面向各种管理层次使用的系统,系统及其功能的配置以能给用户提供舒适、安全、方便、快捷为准则,其操作应简便易学,而绝不能因“智能”而给用户带来不便,甚至烦恼。针对性系统的设置并非T•篇一律的,而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如工程规模、配套设施、市场定位、用户对彖、管理要求、规划及平面布局等等因素,作出有针对性的设计。服务性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适应多功能、外向型的需求,对于来自内外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存储、传输、检索、查询,为实际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和充分的决策依据,为用户和管理人员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高效、节约的工作和办公环境。可维护性具备故障诊断和分析工具,能帮助维护人员迅速判断故障原因,并具备有效的维护工具和系统自恢复工具,能保证及时准确排除故障。安防系统同时具备有一定的诊断和维护能力。二、系统建设标准及规范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T16571-96《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A/27-2002《文物系统傅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4-200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出入II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12663-2001《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108.1-2000《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108.2-2000《入侵探测器通用室内用超声波多普勒探测器》GB10108.3-2000《入侵探测器通用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GB10108.4-2000《入侵探测器通用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GB10108.5-2000《入侵探测器通用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GB10108.6-1991《微波和彼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GB10108.7-1996《超声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GB9361-88GB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10108.8-1997《振动入侵探测器》GA/T367《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B5019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7401《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部分修订)》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A/394-2002《出入II控制及电子巡更系统技术要求》GB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系统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A308《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范》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19-8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57-9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SJ/T30003《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3000393《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DGJ0B-83-2000《防静电工程技术规范》GB6650-86《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要求》GB5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年)《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文化部发文,自2003年5月1口起施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国家文物局发文,自2004年8月起施行。《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0年10月国际占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在承德讨论通过。国家文物局、公安部二十二局(95)文物保字第492号文件“关于加强文博系统单位安全技术防范报警工程申报审批验收工作的通知”。国家文物局、公安部(91)文物字第97号文件“关于加强文博单位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管理有关爭项的通知”。国家文物局文物博函【2000】44号文件“关于加强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参考依据:《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公约》(即《世界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会第十七届会议于1972年11月16口在巴黎通过。三、安防系统设计思想1・总体设计思想根据《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及《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一级风险单位。同时根据规定,防护级别的确定应与风险等级相对应,即本项目属于一级风险单位,按照一级防护要求设计。系统硬件设计思想系统供电方式采用独立回路不间断电源,确保在断电时,系统仍能继续完成必要的应急措施;具备与外系统联动功能(建议实施),从而增强了技防系统和消防、楼控等其它子系统的协调能力,更好地保证馆内人员、财产、物资的安全;具备系统内联动功能,报警时自动搜索报警点位置,进行图像复核,并开启照明和录像设备。系统软件设计思想数据保密,保证数据库的安全;备份操作,即对软件和数据库定期备份(由后台存储进行);具冇自动定期检测功能,及时发现问题,把故障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约束人为越权、误操作等违规行为的能力。系统自保设计思想线路全程防破坏,如防剪断措施等;监控中心全方位防入侵,女口:智能门禁、视频监控和报警等:前端设备多手段防范:可通过软件设置,实现受权分级管理;采取多人复核和多级复核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安全性:强化上级监管,避免操作人员不正常操作和监督值班人员脫岗等行为。系统管理设计思想案发反应采用预案化综合反应措施:技防和人防相结合;系统设置和系统运行分开;系统管理和安全管理分开。四、安保自动化系统总体需求分析建筑面积人,防范区域分布面广,配套设施多样化,走线分布环境比较复杂、其人员出入、流动较人,防护级别要求较高,因此安防系统的整体安全性、防范性至关重要。安防系统设计及实施中必须采取多种安全防范措施联动控制的方式,以求达到周密、到位的安全防范的目的。在系统总体设计中要充分考虑集成的先进的、有效度、开放性、扩展性,实现各子系统的管理和信息最人程度的共享,使投资得到最人的成效。总体设计中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子系统要求自成系统,可独立运行。各系统能互相联动,当报警发生时,能自动对报警现场的图像进行复核,能将现场图像自动切换到指定的监视器上并自动录像。总体设计中实现“设计一步到位、管线敷设及预留到位,系统要充分和有效地应用系统集成,并具有分步实施和功能扩充的条件,建成后的系统要体现安全、先进、可靠、实用、便捷”。在系统总体设计中,充分考虑集成的有效度、开放性、扩展性,实现各子系统的管理和信息最人程度的共享,便于今后系统的扩充及增容等,预留未来的功能拓展。安保自动化系统内容•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安防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门禁管理系统采取子系统独立分控、总体系统集成方式安防系统中所选用的各个功能子系统设备都具有开放的通讯接门,可以通过RS232、数据库或TCP/IP方式与各个分控系统进行上位集成(软件集成平台功能可以留待将來分步实施)。每个子系统以各自的主控系统为中心,独立工作,同时通过集成与其它子系统有机地协

同工作、联动防范,构成一个完整的防区安全技术防范体系,实现防区内各应用子系统的联

动。各个子系统既可集成在统一的界面协同工作,又可以作为独立系统单独运行;因此在系统选型上,有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操作与处理在统一的人机界面完成,实现分散监视、控制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的目的。分控系统集成软件以电子地图为操作平台,为各自防区的值班干警提供统一的图形化操作界面,确保各防区能够独立工作,同时能以数据库方式、XML格式或TXT文本格式向总控系统和应急指挥中心开放数据接II,在必要的情况还应能根据由总控中心或应急指挥系统发来的指令,控制本防区内的技术应用子系统完成要求的动作(如启动高音警笛、启动高压电网、关闭进出II、实现视频跟随等)。安防系统集成是建立在各个子系统管理系统平台基础上的,设计时应用了成熟的、成套的技术体系和设备体系,建立一个可靠、稳定的系统集成平台,通过通讯协议的转换、数据库的数据采集等方式实现数据交换。同时,安保集成管理系统支持将楼宇自动化系统、通讯自动化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集成到一个平台进行管理。各子系统设备选型必须衔接统一一个项目的安防系统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其子系统必将具有独立性、综合性、复杂性,如何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管理和信息共享同样也至关重要。由于安防系统功能的特殊性、联动的复杂性、集成的层次性,因此,在安防系统的品牌选择上必须考虑各子系统之间的开放性,采用知名的、主流的品牌产品,实现安防系统以及更高层次的IBMS系统的深度集成功能,同时为客户获得最人的投资回报及运行效益。在系统总体设计中,要充分考虑集成的有效度、开放性、扩展性,实现各子系统的管理和信息最人程度的共享,便于今后系统的扩充及增容等,预留未来的功能拓展。4.安全防范措施必须综合而全4.安全防范措施必须综合而全本项目作为一个较高档次的建筑,其人员出入、流动较人,重要的专业设备较多,因此安防系统的整体安全性、防范性至关重要。安防系统设计及实施中必须采取多种安全防范措施联动控制的方式,以求达到周密、到位的安全防范的目的。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实现监控区域无死角,同时入侵报警系统与摄像机实现联动功能,发生非法入侵时,监控中心及时了解到防范区域的监控图像,在第一时间内处理异常事件。重要通道、房间设置防盗报警探测器,同时在重要位置处配置紧急按钮,当发生非法入侵时,在第一时间内报警,提示管理人员及时处理警情。集中供电稳定可靠为保证安防系统的正常运行,供电问题也需重点考虑,以往的就近取电方式存在着很多隐患,同时供电问题也未被足够重视。因此安防系统的供电设计需根据整个系统的需求进行集中供电,对于主要监控设备、报警设备和控制器采用ups电源供电,以确保安防系统的高可靠性运行。本项目的安防系统供电设计为由变配电间引出两路供电线路至安防监控室的总配电柜,实现双电源自动切换功能。由总配电柜输出通过UPS再分多路至各分配电柜,每个分配电柜根据负載情况合理分配回路供电。安全防范策略设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选择纵深防护体系,根据层次、重点,划分不同等级的防护区域。实现为打击刑事犯罪创造条件,起到提前预警、争取处警时间;延缓非法活动、缩小和分散被破坏范I制:及事后追溯、查证的作用。尽可能地将入侵行为制止在外闱区域。其系统构成,以中心控制室为中枢,以入侵报瞥系统为核心,以声音复核、图像复核、视频监控和通讯系统为基础组成部分。通过集成,将每个系统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具有自动化、智能化的,功能设置完善、综合防范能力强的现代化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防范区域设计思想如下:6.1第一层防范区域:外周界防护外周界与复杂的周边坏境相邻,人防和物防的难度相对较人。进行安防系统设计时,根据项目的建筑结构和环境、气候的不同,以占城墙为天然的物理防御,通过入侵报警系统的静电场探测器与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移动侦测报警技术的结合,当有非法人员越界,系统将第一时间发出警报通知相关工作人员,并有报警录彖作为事后追溯的证据。为完善纵深防护体系、感知风险事件提供前沿保障。6.2第二层防范区域:监视区监视区指室外物防和周界报警所组成的警戒线与防护区边界线之间所覆盖的区域。监视区的建立,可以从宏观上全面监控外闱的各种动态、静态情况,并通过室外全天候的摄像机的触发联动进行实时的图像复核。让外周界与防护区之间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缓冲带,如果出现非法闯入防区,则立即向控制中心发出报警信息。监视区内在观众主要出入11、古城墙、神道等防护区域外闱隐蔽的位置可设置室外全天候摄像机,来实现对缓冲区域的监控。摄像机选用具有彩转黑低照度和全天候防护的配置。监视区内可根据现场情况和实际使用需要设置联动装置,当周界报警发生时,实时联动摄像机视频复核。同时采用巡更系统进行技防必要的补充。对于停车场,应在停车场出入11设置全天候低照度、枪式定焦(彩转照)摄像机,一体化摄像机(彩转黑),对停车位和停车场出入车辆进行全方位的监视。6.3第三层防范区域:防护区防护区通常意义上就是指展厅。其有两个特点:一是防护保护目标所在的区域。二是公众频繁出入的区域。防护区或禁区内门、窗、出入通道等相对薄弱的部位要实行部位防护,组成防护区的外部防线。按照国家文物一级风险等级的要求,在这一防范区域内设置两种以上技术组成的探测器,并形成覆盖交叉的防范区域。以多种不同技术的探测器来组成系统,在本系统中人量的采用适用于部位防护的多种入侵探测器,如:门磁开关探测器、被动红外探测器、多普勒微波探测器、微波红外双鉴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振动探测器等。根据防护目标所在区域,应具有多种不同探测技术组成的交叉入侵探测系统。在进行空间防护设计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针对现场实际的结构布局和使用环境,充分考虑探测器工作的可靠性、有效性,选择适用的防入侵探测设备。每种探测器的布设都应控制在其有效探测范圉内,避免临界应用。同时,通过不同探测器保护范闱的交叉覆盖,各种防范技术相互补充,保证防护区域内的所有警情都无一遗漏地被响应。6.4第四层防范区域:禁区禁区主要是指储存、保管防护目标的陈列室、修复室和其他不允许公众出入的区域。进行防护设计时,要在外周界、部位防护和空间防护的基础上,根据库房建筑特点、展柜分布、展柜内存放的文物种类、大小及重要程度的不同,在尽可能加强物防设施的基础上,选用适当、有效的报警探测器。在局部的户外禁区如,前、后宝城采用泄漏电缆入侵探测器对保护范I韦I内的入侵行为进行检测与预警。本项目设计的入侵探测器有:被动红外探测器、振动探测器、视频移动报警等。对于特别重要的防护目标和部位,在加强实体防护的基础上,可考虑设置多种不同技术种类的探测器,形成探测范I韦I的交叉覆盖,提高防护目标的安全性。另外该区域内还设置了摄像机,实现移动侦测报警等防范手段。发生报警后可以调用摄像机,高速反应爭发地点的实际情况,增强了系统的反应速度。五、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BuildingManagementSystem)是以分布式信息与控制理论为基础而设计的计算机分布式系统,它综合利用了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ter).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现代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和现代图形显示技术(CRT)»即所谓4C技术。BMS是智能建筑最为关键的神经系统,它需要解决多个复杂系统以及多种控制协议之间的互联性和互操作性问题。通过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协调运行的系统中,实现安全防范各系统的自动检测与优化控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和共享,为使用者提供最佳的信息服务,创造安全、舒适、高效、环保的工作、生活环境。本次安全防范系统涉及到的通常的保安管理系统都采用分离系统的方式进行设计,故子系统数量较多,各子系统的点位也很多,整个安全防范管理比较复杂,因而造成不能将建筑物内的各个保安子系统的监视、控制和管理集中在一起,这种分开监控和管理的结果形成一些相互断开的独立系统,不但造成人量重复的硕件设备和操作,管理人员需要熟习掌握各个不同厂家系统的技术,因而带来系统的高投资,昂贵的技术培训和维修成本。更重要的是由于整个保安管理系统没有从综合安全防范的角度出发,因此系统的设计根本不可能达到入侵报警、电子巡查、智能照明、视频安防监控等各系统管理相互之间的协调、联动和形成整体防范的功能,系统的设计得不到优化,因而系统综合防范的能力很低,甚至造成安全防范方面的漏洞和死角。为了更好的完成安全防范系统的控制管理功能,根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规定,安全防范系统设计采用集成式的管理系统。本次设计中制定了集成式安全防范系统管理平台的总体安全防范策略。通过一体化集成平台,实现对各安全防范子系统的总体控制管理。本次安全防范系统中的每个子系统均具有基本独立的组成结构,可以完成相应的安全防范功能。的安全防范系统通过OPC的方式与智能建筑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在底层设备发生报警时自动上报。本模块采用守护线程,实时监视报警信息,并对报警信息进行解析,触发数据存储、联动和界面显示。智能建筑管理系统作为安防综合管理平台集成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防盗报警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智能照明、电力监测等。根据项目机房管理的要求,在管理处设计一套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实现安防系统的集中管理。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的特点1.1安全防范系统集成将所需监控的所有安全防范子系统集成在一个监控平台上,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可提供标准的接11或通过开放协议开发相应接11与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物业管理系统、停车库管理系统集成,实现系统间的联动控制及信息共享。1.2系统具有开放性提供多种的标准接口选择,方便与其他系统的通讯如物业管理部门,如系统设备故障可自动通知物业管理部门进行设备的维修,且保障数据的安全,可根据需要开放数据。1.3系统具有可扩展性本方案完全根据目前的实际需要进行系统软件的选择及系统网络配置。如需扩展也可对软件进行扩展及相应地增加若干控制器及现场设备即可,不用更换原有的设备配置。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及先进的管理功能。为用户提供先进的报警管理功能及自动报表功能,设置操作权限,使安全防范系统的管理安全、高效,且操作界面图形化,使得操作简单、形象。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实现的功能2.1集中管理可对安防平台的各子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监视和管理,将各集成子系统的信息统一存储、显示和管理在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平台上。准确、全面地反映各子系统运行状态:2.2分散控制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对安防平台的各子系统进行分散式控制,保持各子系统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以分离故障、分散风险、便于管理;2.3系统联动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可实现安防平台各子系统与安防平台之外的子系统进行相关的联动控制;2.4系统管理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的管理使安防子系统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实现综合管理,使安防平台系统可以实现优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整个项目的安全防范水平;2.5时间关联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时间排程功能定时设定相应安全防范子系统相关设备的开/关状态,以达到系统综合应用灵活、便捷、高效:2.6应急预案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应急预案功能设定应急指挥处理机制,在发生突发爭件的过程中,可以向用户提供准确、可行的应急处理方式和方案;2.7自动照明当楼内发生报警,自动打开相关区域照明,切换相关区域摄象机的图彖信号,开始实时监视工作等;(电源由中控室集中供电)2.8自动追踪控制摄像机转动、俯仰及变焦对焦(PTZ);2.9自动报表自动产生报警记录明细报表;2.10联动控制智能建筑管理系统与电子巡更系统进行集成后,能完成如卞联动及报表功能:自动短时打开巡更点区域的照明,以利保安人员对附近区域进行观察:提供巡更路线的运行状态;提供所需巡更站点的信息(太早、正点、太迟、未到、走错)提供巡更信息的历史记录:2.1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与照明系统能完成如下联动功能智能建筑管理系统与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和照明系统进行集成后,能完成如下联动及报表功能:当光线不足时,自动打开相关区域的照明(需要相关设备支持);当发生非法入侵警报时,自动打开相关区域照明,切换到报警区域的摄像机,进行图象信号的监控工作,以便保安人员进行观察:提供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和照明系统的状态;提供人员的考勤报表:2.12联动开灯当有报警发生时,开启报警区域的灯光照明;2.13智能弹框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提供弹出报警对话框、声音提示、打印报警信息等报警多种方式的报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平台设计本次智能建筑管理系统集成平台设计是基于子系统平等的安全防范集成思路来设计的,所有子系统都平等的集成到集成服务器上进行统一的实现监控管理,系统可设子系统工作站,实现各系统的独立监控、相互联动及综合管理功能。本系统采用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町集中监控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巡更系统,实现各系统间联动功能将通过现场控制器间的联动,采用服务器/客户机结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以软件接11方式集成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查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智能照明、电力监测。安全防范集成系统通过以太网及相应的软件接11与上位弱电集成平台集成。智能建筑管理系统主要实现两个功能,一个是信息集成管理,一个是联动控制功能。除了能将各个安全防范子系统的信息进行集中的管理和监控外,还可以实现子系统间的联动功能,帮助安保人员及时了解报警现场情况,及时自动或手动进行报警处理。如:遇到非法侵入,或接到报瞥信号,可根据预先设置切换至相应的摄像机进行监视和录彖,同时图形中心报警。本次智能建筑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集成系统界面上可直观地了解项目内所有安全防范子系统的情况,所有操作均可以通过键盘或鼠标完成,集成界面为全中文操作界面。3.1安全防范策略的技术实现保障本次设计的安全防范系统为分布式网络结构,采用集中管理,分布控制,前端独立的集成原则,通过信息共享,信息处理和控制互联,实现对各子系统的集成管理和监控操作。各分控中心之间通过弱电局域网相连,建立起各子系统之间的集成链路,并通过软件接11或硬件模块实现子系统之间联动的功能。当某一个子系统发出报警或其他动作时,相关子系统立即做出相应的、必要的反应和动作。通过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控制提升系统整体性能或功能,以提高防范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和处理效率。各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均需完整,当某一子系统的连接出现故障时,其他各子系统均能够独立工作。各子系统的集成功能在管理服务器上实现,所有必要的用户功能能够在管理服务器(显示器)上实现,同时,对管理人员来说,子系统间的连接关系,功能分配,安装位置等技术因素应是透明的,管理人员只需操作一个完整的系统就能够实现对各系统的控制。安全防范系统管理服务器作为统一的安全防范管理平台,应具有强人的实时操作功能、运行管理功能、信息显示查询功能、设备管理和配置功能。安全防范管理服务器能够根据运行情况和监控要求,能够引发系统相应的各类输入信号,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子系统的联动关系定义成相应的事件运行模式。3.2完善的管理模式分区域,派专人按照24小时有人值守模式来进行管理。同时,设置保安监控中心机房作为整个项目安全防范系统总控中心,负贵项目范闱内,从外周边区域至禁区的安全防范系统的管理,实现对安防系统的整体调度。3.3安全防范系统集成联动安全防范系统的联动一种是安全防范子系统之间的内部联动,一种是安全防范系统与其他弱电子系统之间的联动,包括与消防、楼控等系统的联动。3.4安全防范子系统间的联动安全防范子系统间的联动包括两种,一种是根据正常管理需要,系统间的联动控制,还有就是某一系统报警后需要实现的联动控制。安全防范子系统间的联动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种是直接通过各子系统的硬件接11,实现直接联动,该部分主要根据现场的设备分布情况,对可靠性和反应速度要求较高的联动。包括区域防盗报警级别较高的报警信号与监控系统、门禁控制器的联动,监控系统内部的联动(如录像机的启动、声光报警、需直接启动的监控辅助照明灯等)、出入II控制系统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