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新态势与人才培养-古广灵(PPT)(2017年新教师培训专题报告)_第1页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新态势与人才培养-古广灵(PPT)(2017年新教师培训专题报告)_第2页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新态势与人才培养-古广灵(PPT)(2017年新教师培训专题报告)_第3页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新态势与人才培养-古广灵(PPT)(2017年新教师培训专题报告)_第4页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新态势与人才培养-古广灵(PPT)(2017年新教师培训专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新态势与人才培养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务处古广灵2017-5-10一、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二、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探讨主题:三、学校在做什么?四、教师尽量做些什么?第一、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相互叠加的历史时期,这是一个独特的历史时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也是一个给高等教育带来众多挑战和机遇的时期。

高等教育转型是指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以后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由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由此带来的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招生就业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我们认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特殊性可以归结为:

第一,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后期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

第二,当高等教育在规模和数量上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之时,其实系统、科学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理念尚未完全形成,支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和制度都存在明显的供给不足,这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第二、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我们通过对近些年每一项高等教育改革举措进行重新检视,可以得到如下认识:

第一,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主题。

第二,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一套全新的、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

第三,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办学体制、投资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迫在眉睫。高等教育正面临的“五个变化”

一是: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很快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现在老百姓对高等教育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孩子能上大学,而且希望孩子能上好大学,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高等教育正面临的“五个变化”

二是:高等教育面临的国家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动力转换、结构调整、方式转变、产业升级任务紧迫,需要高等教育发挥人才支撑作用。高等教育正面临的“五个变化”

三是:高等教育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教育已经在世界舞台上参与竞争,我们的坐标已经是国际坐标,标准是世界标准,这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历史性的重大挑战。支撑作用。高等教育正面临的“五个变化”

四是:高等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90后的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与上一代学生相比有了很大变化。我们以往熟悉的教育理念、管理方式、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都迫切需要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高等教育正面临的“五个变化”

五是:高等教育的资源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十二五”时期,我们教育支出GDP占比历史性实现了4.28%,此后没有滑下来。今天,教育可以调动的资源,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高等教育正面临的“五个变化”“五个变化”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我们在行动上落实陈宝生部长提出的“四个回归”“四个回归”

一是学生要回归常识:认真读书,读“国情”之书、“基层”之书、“群众”之书,既要读“无字之书”,又要读有字之书,读马列经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外传世经典和专业经典,杜绝浮躁、静心学习、理性思考。。“四个回归”

二是老师要回归本分:教书育人,做教育分内的事,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思考。“四个回归”

三是学校要回归初心:立德树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四个回归”

四是教育要回归梦想:创建一流教育,树立报国梦、强国梦,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第三、学校在做什么?

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说:本科教育要念好“四本经”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提高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

◆本科教育是基础;

◆培养人的三要素:知识、能力、素质。去年10月人民日报三问高等教育?

“一问招生”

●大学招生是否依然在从招“冷冰冰的分”到“活生生的人”之间步履维艰?去年10月人民日报三问高等教育?

“二问培养”

●为什么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总是被批评好奇心、想象力与批判思维不够?去年10月人民日报“三问”高等教育

“三问评价”

●大学是否学会了用“严出”制度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佛科院“新工科”建设在行动

我们的目标是:以服务地方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深入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规格。到2020年,探索形成新工科建设模式,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实施“六个一工程”1、构建一个协同育人新机制

构建“专业+企业(行业)+项目”嵌入式协同育人机制,积极引入地方产业资源,与企业、行业共建合作开放平台,以项目形式与企业、行业形成多模式的协同育人机制。实施“六个一工程”2、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

大力引进高层次中青年优秀人才,优化学校师资队伍结构。重视外聘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中高水平专业人才;组织实施青年教师参与深入企业服务行动计划,切实强化教师实践能力。力。。实施“六个一工程”3、创新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开设各类“特色班(产业创新班)”,发挥人才培养引领示范作用采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专业融合碰撞、校企联合培养、全程项目驱动教学以及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教育等手段,力争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创业“明星”和行业精英。实施“六个一工程”4、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学院”

突破传统路径依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围绕全省产业布局和佛山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食品安全、节能与环保和制造服务等领域,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理工科特色的“产业学院”实施“六个一工程”5、搭建一批实践教学基地

加大对各专业或跨专业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统筹力度,建设一批与地方产业对接,广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共建实验室、共建学生实习基地、共建企业技术中心等形式建设一批校内外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实施“六个一工程”6、造就一批创新创业精英

实施“人人有专利、人人有成果、个个在转化”战略,发挥学科竞赛的指引作用,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额改革。着力推进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云、物、大、智、虚、移”等新工科涌现之时,推动“互联网+”教育,开展基于企业技术和社会需求的科技文化竞赛,以学科竞赛引导和检验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点燃学生创新创业激情。第四、教师尽量做些什么?

一、做一个课程改革的践行者

课程是人才培养和教育过程中最基础、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经历了人事制度改革、后勤制度改革、管理体制改革等等,但它们都是外延/条件式的改革,真正属于高校自身、体现高校特征的改革是教学,而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最根本内容。

我认为:高等教育改革,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

请问:我们教师有没有经常反思下面三个问题?1、为什么教?

●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

●开了以后对学生有什么影响?

●开与不开有什么区别?

●它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

●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何?

●如何让所有课程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通过这一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2、教什么?

●学生需要什么?

●老师能讲什么?该讲什么?

●老师讲的对学生有用吗?

3、怎么教?

●我讲的学生愿意听吗?不愿意又为什么?

●我讲的学生听懂了吗?听不懂又为什么?

传统学习方式: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

现代学习方式: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二、做一个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

美国学者斯金纳曾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1、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的重要作用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启发引导学生的智力活动,引导学生懂得学习和学会学习。作为教师:

应该知道学生在学校应该学些什么?知道学生想学些什么?更应该知道应教些什么?2.问学生志趣变方法

现在的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的人生目标更加多样,价值观更加多元,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渠道更多。在互联网时代,知识获得已经不存在障碍,但学习动力、注意力成为关键。必须根据学生志趣调整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

2.问学生志趣变方法

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推进高校学分制改革,探索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课程设置、学籍管理、质量监控、考核评价等教学管理制度,方便学生跨专业跨学校进行学分认定与转换,加快管理者本位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要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2.问学生志趣变方法

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网上来云里去,“互联网+”搞教育;线上学线下教,教育创新好平台。要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方法变革。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决定“教”,“教”是为了“学”,老师应以“学”论“教”,使自己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让学生的“学”在老师的“教”中得到落实。同时,要善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敢问、引导学生会问。古人云:“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学贵多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老师要创造一切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条件,启发学生的思维。

因此,教师要求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而从“会学”到“学会”之关键是教师应从“教会”到“会教”,实现“教会”并不难,进而到“会教”则需更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当前我国的所有高校都在开展各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