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新型光学元件被不断采用分析_第1页
光学镜头新型光学元件被不断采用分析_第2页
光学镜头新型光学元件被不断采用分析_第3页
光学镜头新型光学元件被不断采用分析_第4页
光学镜头新型光学元件被不断采用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学镜头新型光学元件被不断采用分析光学镜头新型光学元件被不断采用随着光学镜头设计技术的不断进步、几何光学的发展,除了传统单一光轴的光路设计,折射透镜、棱镜和反射镜等新型光学元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光学镜头的设计中,可以有效利用空间体积的重构来减少光学镜头在特定方向上的尺寸或实现特殊的光路设计,如潜望式手机变焦镜头设计、反射式超短焦投影镜头设计等,正逐渐成为光学行业的关键技术热点之一。同时,微透镜阵列、全息透镜、衍射光学元件等新型光学元组件应用逐步增加,给光学镜头设计及应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光学镜头发展历程我国大陆光学镜头产业起步较晚,2000年之后才有部分光学企业涉足民用光学镜头市场。2008年之前,国内光学镜头市场基本上被被日本、德国品牌所垄断,安防监控市场、手机市场、医疗影像市场的光学图像设备上基本没有中国大陆自主生产的镜头,中国台湾企业生产的镜头产品也仅出现在少数较为低端的设备上。2008年之后,随着镜头制造工业日益成熟,光学产品成本逐步降低,日本的光学技术逐渐扩散到邻近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台湾、韩国以及中国大陆在光学镜头生产上的规模日益扩大,涌现出像中国台湾大立光、亚洲光学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企业。光学镜头全球现状随着光学镜头下游应用场景愈发广泛、主要制造生产国出台扶持政策及相关制造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全球光学镜头需求量逐年递增,行业市场规模稳定增长。据资料显示,2021年全球光学镜头行业市场规模为70亿美元,同比增长12.9%。随着行业下游需求量的不断增长,近年来全球光学镜头出货量持续增长。据资料显示,2021年全球光学镜头出货量为77亿只,同比增长11.6%。光学镜头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光学镜头一般由精密结构件、塑料零件、镜片、光圈等光机电器件和镜筒组成,是光电行业的重要分支及机器视觉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光学镜头通过借助光学折射原理将需拍照的景物聚焦到胶片或图像传感器芯片上,从而完成光学成像。按照光学镜片材料构成,光学镜头的可分类为塑料镜头、玻塑混合镜头、玻璃镜头三种类型,其结构均由多片镜片构成,镜片越多,镜头的成像质量越高。光学镜头属于光电产业链的重要部分。其中上游产业链由光学玻璃、光学塑料等光学原材料供应商和镜片、滤光片等光学元件供应商组成。下游为光电技术与视频监控、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物联网、工业检测、智能车载、激光显示等领域结合而成的各类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国内光学镜头企业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光学产业转移、国内企业持续投入,国产镜头从中低端市场进入,以高性价比与海外品牌竞争,并逐步向高端市场演进,加速。2021年我国光学镜头产量为35.69亿个,同期进口数量为20.63亿个,出口数量为17.29亿个,我国光学镜头需求总量为39.03亿个。光学镜头作为视频、图像信息的入海口,对信息采集的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是人工智能(AI)和信息化世界的眼睛,是国家战略提出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城市、智慧物联(AIoT)、数字经济发展的实现基础。得益于下游应用行业的高速增长,以光学镜头为核心的光学解决方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消费者对于手机摄影、摄像及各种拍摄场景下图片画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智能手机厂商更加注重手机镜头的光学性能。同时,车载等下游应用领域也对镜头的光学性能不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学镜头一般称为摄像镜头或摄影镜头,简称镜头,是光电行业的重要分支,也是机器视觉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件,一般由精密五金、塑胶零件、镜片、光圈、驱动马达、传感器等光机电器件和镜筒组成。光学镜头是光学成像系统中的重要核心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光学成像,通过借助光学折射原理将需拍照的景物聚焦到胶片或图像传感器芯片上,其中成像的分辨率、对比度、各像差等指标是衡量光学镜头质量的标准,影响成像质量的优劣、算法的实现和效果。按材质的不同,光学镜头主要可以分为玻璃镜头、塑料镜头和玻璃混合镜头。其中玻璃镜头工艺难度和生产成本较高,透光率达到99%,主要用于高端成像领域,例如视频监控、单反相机、车载镜头等。塑料镜头可塑性强,工艺难度和生产成本较低,但是透光率有所降低,因此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和智能相机等领域。玻璃混合镜头是前两者的结合体,主要搭载于智能手机、安防视频监控、车载镜头等领域。光学镜头新型光学元件被不断采用随着光学镜头设计技术的不断进步、几何光学的发展,除了传统单一光轴的光路设计,折射透镜、棱镜和反射镜等新型光学元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光学镜头的设计中,可以有效利用空间体积的重构来减少光学镜头在特定方向上的尺寸或实现特殊的光路设计,如潜望式手机变焦镜头设计、反射式超短焦投影镜头设计等,正逐渐成为光学行业的关键技术热点之一。同时,微透镜阵列、全息透镜、衍射光学元件等新型光学元组件应用逐步增加,给光学镜头设计及应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光学镜头变焦光学系统设计技术创新发展二十世纪初,美国光学专家Allen•Mann首次采用物像交换原理成功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变焦距镜头(美国专利U.S.P.696788)。但初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落后和光学冷加工、镀膜技术的不完善,使得变焦光学系统设计技术的实际应用受到较大限制,仍处于研究阶段。1932年德国光学专家赫尔穆特专门为西门子设计了一款焦距25-80mm,变焦倍率3.2倍的变焦镜头。该镜头中由变焦群组和聚焦群组(群组指由光学镜片组成的光学元组件)分别独立运动,不仅实现了焦距的变化,同时保证了成像面在焦距变化过程中的稳定,是双组元变焦光学系统设计技术的突破及应用。随着光学设计技术、光学冷加工技术、精密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变焦镜头的设计与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变焦镜头成像质量不断提升,成为下游市场的应用热点。发展至今,变焦光学系统设计技术仍然具备极大的创新空间及应用场景。随着各类场景需求的不同,在解决了成像质量的前提下,人们开始追求以扩大变焦倍率、增大光圈、减小镜头体积等为主要研究目标,并由此突破了多组元联动式变焦光学系统设计技术,不断提升变焦镜头的性能,拓宽变焦镜头应用领域。光学镜头类别光学镜头具备多维分类方式,按照焦距是否可变划分为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按照镜片材质不同可划分为玻璃镜头、塑料镜头、玻塑混合镜头,不同类别镜头具备不同特点。光学镜头的焦距决定了其拍摄范围,光学镜头根据焦距是否可变划分为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定焦镜头焦距唯一,为固定值,变焦镜头焦距可变,为一段范围,其中变焦倍率为其最长焦距与最短焦距的比值,代表焦距变化范围的大小。定焦镜头及不同倍率的变焦镜头因具备不同的优缺点而拥有不同的应用场景。相较定焦镜头,变焦镜头的焦距为一段区间,一颗镜头即能覆盖多颗不同焦距定焦镜头的拍摄范围,实现不同距离及视场角的自由切换,尤其在拍摄对象为动态或被摄物体位于较远距离时,镜头可以在不损失画面清晰度的前提下通过光学变焦实现对拍摄对象的快速跟踪及高清画面的捕捉,具备较大优势及应用前景。但由于变焦镜头结构复杂,相对运动的光学元件较多,通常由多枚光学镜片组合,依靠机械结构保证光学镜片位置,通过电路控制实现光学镜片的移动,以满足不同距离下的成像需求,融合光学、机械、电子等多学科技术,设计过程需考虑镜片移动过程中各个焦距的性能情况,并保证各焦距下的成像质量、解像力、畸变等多项参数的一致性,技术门槛极高,且变焦倍率越大,技术难度越高。因其极高的设计及加工难度,变焦镜头早期停留在理论研究及小范围应用阶段。21世纪以来,随着光学设计技术、光学冷加工技术、精密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变焦镜头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几乎所有之前定焦镜头出现的领域,都有变焦镜头替代的身影,包括相机镜头、电影镜头、安防镜头、手机镜头、无人机镜头、视讯会议镜头等。尽管如此,变焦镜头若要与定焦镜头的解像力、成像质量等规格指标达到相同水平仍具备极高技术难度,即使在每个焦距下均实现与定焦镜头相同的成像质量,也会因其需要更多的镜片实现变焦功能而致使镜头整体体积庞大、重量较重。因其设计难度、体积重量、制造成本等因素,变焦镜头在下游终端的应用仍具有较大突破空间。在对成像画质要求极为严苛的领域,如半导体检测、电影拍摄、医疗检测等,或对体积、重量及规模制造要求较高的领域如无人机、车载、手机、智能家居、AR/VR镜头等,目前仍更多使用定焦镜头。未来随着多组元联动式变焦光学系统设计、玻塑混合光学系统设计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保证成像质量的情况下,变焦镜头体积进一步缩小、成本进一步降低,预计会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光学镜头根据使用的镜片材质不同可分为玻璃镜头、塑料镜头、玻璃塑料混合镜头(简称玻塑混合镜头)。由于不同材质镜片在材料特性、加工工艺、透光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最终的适用范围也不同:塑料镜片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可塑性强且量产能力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对体积要求严苛并追求大规模量产的镜头设计、生产中,如智能手机镜头;玻璃镜片透光率高、耐热性好,但对模造技术、镀膜工艺、精密加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量产能力低,应用于对光学性能或使用环境要求较高的领域,如单反相机、安防视频监控、机器视觉等;玻塑混合镜头结合了两者的特点,具备小型轻量化的特点并良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