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省中考考纲修订说明与解读_第1页
2017年广东省中考考纲修订说明与解读_第2页
2017年广东省中考考纲修订说明与解读_第3页
2017年广东省中考考纲修订说明与解读_第4页
2017年广东省中考考纲修订说明与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广东省中考考纲修订说明与解读第一页,共59页。2017年中考考纲修订说明与解读一、考纲修订说明1.考试依据的变化(新增文件)2.考点内容修订说明3.考试方式修订的本来设想二、考点解读1.新增考点的解读(3个版本教材)2.各考点近3年的考查情况与启示第二页,共59页。一、考纲修订情况说明:总体来看:1.第一、二部分即“考试性质”、“指导思想”没有变化。2.第三部分“考试依据”:删一增二。3.第四部分“考试内容与要求”:(1)合并了两对考点;(2)1个考点减少了内容要求。

(3)增加了1个考点;(4)3个考点补充了内容要求;4.第六部分“试题示例”:有部分变化(略)第三页,共59页。1.“考试依据”的修订:删一增二(1)删除:教育部国家民委于2009年7月印发的《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修订理由:(1)教材上的相关教学内容极少,很难年年落实文件要求的15分的题量。(2)初中学校没有开设民族团结教育的专门课程,没有征订相应的教材,也没有安排相应的课时。(3)该文件公布实施在新课标颁行之前,相关精神在新课标中已有体现,没有必要单列出来。(2011版课标“三2.2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第四页,共59页。(2)增加:1)教育部2016年9月18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2)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6月28日印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第五页,共59页。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第一、推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合并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减轻学生多次备考负担。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改进考试成绩呈现方式,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克服分分计较,避免过度竞争。第六页,共59页。第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初中学校和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初中学校要将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提供给高中学校招生使用。。第七页,共59页。第三、改革招生录取办法。录取计分科目:除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外,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确定其他具体科目及数量,防止群体性偏科和加重学生负担。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门科目合格的前提下,也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录取计分科目的机会,促进学生发展兴趣爱好。试点地区要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综合改革试点从2017年之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第八页,共59页。第四、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学生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第九页,共59页。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印发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一、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三、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目标四、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五、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实施途径第十页,共59页。2.第四部分“考试内容与要求”的修订:(1)合并了两对考点;(2)1个考点减少了内容要求;(3)增加了1个考点;(4)3个考点补充了内容要求。第十一页,共59页。(1)合并了两对考点

(2)1个考点减少了内容要求20172016修订说明16.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16.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17.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原来的16和17两条合并。删去了违法与犯罪的“联系”。理由:依据《课程标准》原文。原文为一条,无“联系”二字。“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就是要明白二者联系。第十二页,共59页。合并之二20172016修订说明27.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27.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28.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原27和28合并。后面的考点顺序相应提前一位。理由:原27和28都属于“公民的平等”范畴,在《课程标准》上就以一条呈现。合并后整体呈现,有利于进行备考专题复习。第十三页,共59页。(3)增加了1个考点20172016修订说明17.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增强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新增!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初中学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各版本教材对犯罪与刑罚都有讲述。2016年已经考过了校园暴力的辨析题。第十四页,共59页。(4)3个考点补充了内容要求。20172016修订说明15.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强化程序思维,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15.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增加“强化程序思维”。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第十五页,共59页。20172016修订说明29.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强化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30.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增加“强化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第十六页,共59页。20172016修订说明43.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的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强化国家认同。44.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的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初中学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增加“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强化国家认同”。各版本教材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述。第十七页,共59页。3.考试方式修订的本来设想2017考纲题型题数分值单项选择题2856简答题18辨析题110分析说明题112综合探究题114小计32100初稿题型题数分值判断题510单项选择题3060简答题16分析说明题110综合探究题114小计38100考试用时80分钟。考试用时70分钟。第十八页,共59页。考试院没有通过《初稿》的原因:1.新教材《道德与法治》2016年初一年级开始使用,现在初二和初三还是使用的老教材。老教材还是大体沿用老考纲。2.教育部高中招生改革的意见才出台,广东省的高中招生改革方案还没有出台。3.希望等到省中考改革方案出台,或者《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到初三那一年中考(2019年)再系统修订考纲。所以,目前还是要保持考纲的总体稳定,小调整,不大动。第十九页,共59页。二、考点解读1.新增考点的解读(3个版本教材)(1)考点17.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增强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对于“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三种版本的教材都有讲解,内容完全一致。人教版教材七下;粤教版教材七下;北师大版八下。对于“校园暴力”的防范和应对,北师大版教材八下有专栏解读,其他版本依靠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结合自我保护、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的维护去落实。第二十页,共59页。北师大教材八下第5课第二十一页,共59页。(2)考点15.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强化程序思维,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关于程序思维:建议从立法程序(教材上有听证)、司法程序(诉讼)、行政程序(依法行政)、行使权利和维权程序、法律援助申请程序、公平正义等方面去强调。第二十二页,共59页。(3)考点29.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强化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对于“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都有讲述,但都不深入。推荐参考粤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第二十三页,共59页。第二十四页,共59页。(4)考点43.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的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强化国家认同。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2)政治制度4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基本经济制度(4)分配制度

第二十五页,共59页。温馨提醒2016年的中考考纲考点在内容上变化的地方有4处,新增内容也有4处。8处变化或新增内容,当年中考考了5处,中签率为62.5%。2017年也有4处(1增3补):考点17.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增强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考点15.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强化程序思维,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考点29.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强化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考点43.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增强宪法意识。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强化国家认同。第二十六页,共59页。2.近3年的高频考点分析考点201420152016考点1:青春期心理调控选择题1考点2:情绪调控选择题1选择题1考点3:学习压力选择题2考点1—3,每年都有一个选择题第二十七页,共59页。(2015年)29简答题(8分)

(1)下列诗句告诉我们,生活中要养成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4分)

①耐挫的心理承受力。(2分)

②坚强的意志。(2分)(2)上述优秀心理品质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启示?(4分)考点201420152016考点4:挫折、意志、开拓进取选择题2简答题题29第二十八页,共59页。(2014)29.简答题(8分)

29.背景材料:在大型青春励志生活类角色互换纪实节目

“变形计”之《少年少年》中,讲述了一个家住贵州山区的十四岁留守儿童——梁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一个人独自生活。每天,他除了干农活外,还要上山砍柴、打水、喂猪和学习。可他从不怨天尤人,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了热情。

(1)材料体现梁训具有哪些优秀品质?(4分)

答:材料体现梁训具有自立、自强等优秀品质。(4分)

(2)请简要回答,青少年培养这些品质有什么意义?(4分)考点201420152016考点5:自我评价选择题3选择题3考点6-8:生命意识选择题4选择题4选择题4考点9:自尊自爱选择题6选择题5考点10:自信自立自强简答题29选择题2考点11:好奇、从众、明辨是非选择题5选择题6生命意识,每年都会考一个选择题,随着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将越来越重要,《道德与法治》七上教材上专设一单元;“四自”每年都会考到,至少选择题。第二十九页,共59页。考点201420152016考点12:法律特征选择题7考点13: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选择题8考点14:未成年人保护选择题8选择题7考点15:法律帮助、维护权益方式考点16: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联系考点17:犯罪与刑罚、校园暴力选择题9选择题6辨析题30第三十页,共59页。(2015)辨析题30.背景材料:最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针对全国10个省市的5864名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32.5%的人偶尔被欺负,6.1%的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浙江大学有关调查显示,49%的同学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87%的人曾遭受到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

有人认为,中

小学生之间以强欺弱、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等只是行为习惯问题,与道德和法律无关。请对上述观点辨析。第三十一页,共59页。(2015)辨析题30.背景材料:网络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题30图漫画《家庭聚餐》反映的是:饭桌上,老人多次想跟孩子们说说话,但孩子们都抱着手机聊天,老人受冷落后,一怒之下离席而去。请你从孝敬长辈和网络交往的角度,对漫画中年轻人的行为进行评析。考点201420152016考点18-19:孝敬父母、与父母沟通选择题10选择题9辨析题30简答题29考点20-21:闭锁心理、友谊、同学交往选择题11选择题10考点22:师生交往选择题12选择题7第三十二页,共59页。交往的品德尤其是文明交往,高频考点!考点201420152016考点23:礼貌礼仪,文明交往选择题13选择题11探究32(3)选择题8考点24:竞争与合作选择题12考点25:诚信选择题13选择题10考点26:换位思考,理解,宽容,尊重选择题9简答题29考点27:平等选择题14第三十三页,共59页。(2015)综合探究32(3)材料三:《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施行后,2015年5月7日,首批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公布,大闹亚航、强行打开飞机应急舱门、攀爬红军雕塑照相三起不文明事件的四个当事人“上榜”。(3)如果你外出旅游,你打算如何做一个文明守法的旅行者?(5分)第三十四页,共59页。(2016)简答题29.背景材料:某校校园网上转载了下列漫画,要求同学们就漫画中所反映的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解决办法等开展网上讨论,大家参与热烈。

如果你们班有漫画中类似情况的同学,你会怎样帮助她?答:(1)做到理解、尊重她,主动真诚与她交往。(2分)(2)劝告:①要积极主动与老师和父母沟通,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2分)

②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正确对待同学的评价。(2分)

③珍惜受教育的权利。(2分)综合性题目第三十五页,共59页。(2014)辨析题30.新学期,某中学开展“文明班”评比活动,活动采取“一票否决”的做法,凡是班中有一位同学违反“文明班”评

比相关规定,则取消该班“文明班”评比资格,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

学生小陈认为:这一做法很好,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

学生小李认为:这一做法限制了个人作用,也不利于班级的团结与进步。

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观点正确,请进行评析。考点201420152016考点28:个人与集体辨析题30选择题12第三十六页,共59页。温馨提醒:落实法治教育大纲,2017年请关注权利义务方面的备考考点201420152016考点29:权利与义务选择题15选择题11选择题17考点30:受教育选择题15选择题16考点31:人身权选择题16选择题17考点32:财产权考点33:继承权选择题17考点34:智力成果权选择题18考点35:消费者权益选择题18选择题19选择题13第三十七页,共59页。考点201420152016考点36:遵守规则、社会公正、正义感选择题20选择题14、18第三十八页,共59页。重要程度,无与伦比!考点201420152016考点37: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文化交往31(3)考点38: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核心价值观选择题28,综合探究32(1)(2)32(1)选择题15、16综合探究32考点39:文化认同选择题14第三十九页,共59页。(2014)综合探究32(1-2)背景材料: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同学们对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到茫然,于是进行了有益的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明道理]

材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1)下列名句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一基本内容?请简要答出做法。(4分)

句基本内容:具体做法(一个即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③“以信守身、以诚处世”

考试不作弊“善学者能、多能者成”认真完成学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友善第四十页,共59页。[照镜子]材料二:认真观察题32图漫画[责任难逃],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探究下面问题:(2)漫画中司机和乘客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有什么危害?(5分)第四十一页,共59页。(2015)31(3)材料三:“一带一路”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互通、媒体合作、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边和多边合作夯实了民意基础。(3)结合材料三,谈谈青少年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4分)第四十二页,共59页。(2015)32(1)32.背景材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为此,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认知】

材料一:下面是三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图片,请你认真观察并回答第(1)问。

(1)试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层面,指出题32(a)(b)(c)图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一内容?(3分)(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十三页,共59页。(2015)32(3)【践行】材料三:《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施行后,2015年5月7日,首批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公布,大闹亚航、强行打开飞机应急舱门、攀爬红军雕塑照相三起不文明事件的四个当事人“上榜”。(3)如果你外出旅游,你打算如何做一个文明守法的旅行者?(5分)第四十四页,共59页。(2016)32(1)结合上述材料,请你简要概括工匠精神的主要品质。(3分)(2)在日

常生活和学习中,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上述精神品质?(8分)(3)假如班主任要求你写一份弘扬工匠精神的倡议书,请你拟出这份倡议书的标题。(字数不超过15个字。2分)(综合性题目,兼有创新、成才、传统美德)第四十五页,共59页。考点201420152016考点40-42:承担责任,服务社会选择题21选择题5+22第四十六页,共59页。依法治国、公民有序参与非常重要(如:正确使用现代媒介行使监督权?)。考点201420152016考点43:宪法,国家基本制度,国家认同选择题23选择题19考点44:依法治国、有序参与选择题19探究题32(2)选择题20考点45:监督权选择题25选择题21考点46: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分析说明31第四十七页,共59页。(2015)32(2)【明理】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惩治腐败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先后有多位副部级以上高官被查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2)结合材料,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分析我国坚持依法治国有何意义?(5分)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为我国依法治困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1分)②“惩治腐败”有利于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1分)

③“坚持依宪治国”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权威性。(1分)④“坚持依宪执政”有利于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1分)

⑤“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等内容”有利于国家科学市法'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利,提高公民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的热情。(1分)第四十八页,共59页。(2016)分析说明题3131.材料一:《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有57.8%的青少年选择微信作为与朋友沟通的媒介,有41%的会把网上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加入自己的朋友圈……。

材料二:近年来,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频发,……为此,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决定从2016年5月初开始集中开展涉网络诈骗等多发性犯罪网络服务平台专项整治。(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2)结合材料二说明,公安部开展上述专项整治行动有何重要意义?(4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出正确选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5分)第四十九页,共59页。考点201420152016考点47:关心社会考点48:基本国情、改革开放分析说明31(1-2)选择题23考点49:理论体系选择题20考点50: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选择题21选择题22考点51:根本政治制度选择题24考点52:全面小康选择题22第五十页,共59页。(2015)分析说明30(1)(2)31.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涵盖44亿人口,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机制,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进来。它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让沿“带”沿“路”的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材料二: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由于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沿海强内陆弱的格局。“一带一路”战略将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发展理念?(2分)(2)结合本题材料,说明我国为什么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5分)第五十一页,共59页。(2014)31.材料一:人力资源开发主要目标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图表略)材料二:科技规划主要指标(图表略)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一、材料二体现我国实施什么战略?(2分)·(2)分析国家制定“人力资源开发主要目标”和“科技规划主要指标”的重大意义?(5分).(3)谈谈青少年如何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4分)考点201420152016考点53-54:科技教育现状、科教兴国分析说明31选择题24选择题25,探究题32工匠精神第五十二页,共59页。考点201420152016考点55:人口与计划生育选择题23选择题25考点56-57:资源形势、环境保护选择题24探究32(3)选择题26选择题26第五十三页,共59页。(2014)32(3)[正行为]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