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濒危野生动物_第1页
保护濒危野生动物_第2页
保护濒危野生动物_第3页
保护濒危野生动物_第4页
保护濒危野生动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第1页/共29页“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动物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动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丰富的动物资源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物质宝库。时至今日,仍有靠猎取动物为生的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很多疾病可用各种各样的动物来治疗,例如古人早就知道用医蛭吸瘀血,治疗肿毒疖疮等顽症。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动物药有461种。动物是传播花粉的使者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它为各种动物制造营养物质,并提供栖息场所。但是,植物离开了动物也不行,离开了动物。植物就不能很好的繁殖后代,植物的生存能力就会下降,就有死亡的危险。第2页/共29页目录1.濒危野生动物定义

2.濒危野生动物标准3.濒危野生动物现状4.拯救濒危野生动物第3页/共29页

濒危野生动物是指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物种。从广义上讲,濒危动物泛指珍贵、濒危或稀有的野生动物。从野生动物管理学角度讲,濒危动物是指《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所列动物。濒危野生动物定义第4页/共29页濒危野生动物标准

濒危野生动物是指在其整个分布区或分布区的主要部分中处于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物物种的种群已经减少到勉强可以繁殖后代的地步,其地理分布狭窄,仅仅存在于典型地方或出现在有限的、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如果不利于其生长和繁殖的因素继续存在或发生,便会很快灭绝。按照世界公认的标准,一个物种的数量少到以百计算时,即为濒危物种。目前许多野生动物濒危的原因,多是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对其特殊生境的破坏造成的。第5页/共29页濒危野生动物现状

世界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高等动物加上各种昆虫约在几百万种以上,但是自1600年以来,在总共4226种哺乳类动物中,已有36种灭绝,120种濒临灭绝;在已知的8684种鸟类中,已灭绝的有94种,濒临灭绝的有187种。据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的资料,自1850年来,人类已使75种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绝种,使359种鸟类和297种兽类面临灭绝的危险。濒临灭绝的动物中还包括190种两栖类、爬行类和80种鱼类。第6页/共29页哺乳类濒危动物

云南所产的豹,素以毛短绒好、花斑清晰、富有光泽著称,系上等毛皮经济动物。曾经遍布全省各地,但近年数量锐减,濒临绝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南豹在江南诸省的种群数量还相当多,由于人为的过量捕杀,豹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华北豹以山西为主,估计约一百多只。甘肃的豹已绝迹,河南、河北的豹已不再报道;东北豹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黑龙江省全境已无踪迹。近年来,吉林省境内的豹已基本绝迹。依据毛皮收购情况分析和估计,到80年代末全国豹的野生种群数量可能尚有数百只。全世界估计数量:20万只。

致危因素:长期的过度猎捕是主要原因;栖息地的破坏是豹数量剧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种群过小且相互隔离,导致种群退化,也是致危原因之一。第7页/共29页

当新的殖民者进入澳洲大陆的时候,毁林垦田开始了,澳洲本土的动物开始失去它们的栖息地。1924年,考拉在南部澳洲绝灭,新南威尔士的考拉也接近绝灭,而维多利亚的考拉估计不到500只。于是,考拉毛皮的交易焦点开始向北转向了昆士兰。1919年,澳大利亚政府宣布了一个为期6个月的狩猎解禁期,期间,有100百万只考拉被猎杀。尽管1927年允许猎杀考拉的特别季节被正式取消,但是,当禁令重新被取消时,在短短的1个多月的时间,就有超过80万只的考拉被猎杀。1930年,公开猎杀考拉的暴行迫使政府宣布,考拉在所有的州均成为被保护动物。然而,却没有法律来保护那些考拉赖以生存和隐蔽的桉树林,除了最近新南威尔士颁布了相关的法律之外。第8页/共29页

1900年和1920年之间,红狼被人类猎杀的范围最大,人们使用下毒、狩猎和捕杀的手段,给美洲东部红狼的数量造成毁灭性打击。到1980年,曾经占据几乎所有的美国东南部的红狼被宣布在野外绝迹。在20世纪70年代末,有14头红狼在野外被发现,因为纯种基因保护而被圈养繁殖。自1987年以来,已经有数百头红狼重新放回大自然中。然而,它们仍然被一些人看作是不需要的入侵者并追捕。此外,与狼杂交的威胁仍然存在。由于红狼被放到野外和人工繁殖,出现了数量上升的良好趋势。随着有关保护组织对红狼保护的教育宣传,并增加拨款,红狼有望在野外继续孕育和生存,再次成为在北美东海岸的蓬勃发展的动物。截至2002年9月,大约有175头红狼在美国和加拿大的33个设施点圈养。该圈养种群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该物种的遗传完整性,并为重新引进动物。第9页/共29页

虽然藏羚羊分布区是人烟稀少、气候恶劣的高寒地区,但近10年来盗猎者手持武器、不断涌入藏羚羊栖息地或守候在藏羚羊迁徙路线上屠杀藏羚羊。根据中国有关部门近年来查获的藏羚羊皮、绒数量和各有关单位在藏羚羊分布区发现的藏羚羊尸骸情况分析,每年被盗猎的藏羚羊数量平均在20000头左右。此外,由于盗猎活动的严重干扰,藏羚羊原有的活动规律被扰乱,对种群繁衍造成严重影响。第10页/共29页看看这些可爱的动物:黑熊猕猴第11页/共29页豹猫第12页/共29页金猫第13页/共29页鸟类濒临动物: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高原鹤类,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圣的大鸟,也是世界十五种鹤中被最晚记录到的一种鹤,它是俄国探险家普热尔瓦尔斯基于1876年在中国青海湖发现的。作为高原草甸沼泽栖息的鸟类,本来在“高处不胜寒”的云贵藏生活、迁飞,与世无争。可人类对湿地的开发,抽干沼泽使这些高原涉禽正面临丧失家园的威胁。第14页/共29页

蕉鹃必蕉鹃科,产于非洲,大约有18种。有些种类的蕉鹃是清一色的灰色、褐色或者白色。大约有10种蕉鹃有独特的红色素、羽红素和绿色素。各种蕉鹃的体长在35—70厘米左右。它闪都是长尾巴,短翅膀,整天都在树林时在寻找水果吃。有时也吃一些脊椎动物。它们喜欢吵闹,嘁喊喳喳地成群到处活动。不过筑窝的时候喜欢孤独。一窝产2—3个白色的蛋。马拿曼蕉鹃属濒危动物。第15页/共29页

黑嘴端凤头燕鸥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种之一,是鸥科鸟类中最稀少的一种,全球数量不超过100只,一直被视为极危物种。黑嘴端凤头燕鸥迄今所知仅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自1863年被命名以来,到2000年为止一共只有5个确切的观察记录。第16页/共29页短尾信天翁是北太平洋海鸟,曾繁殖于澎湖列岛。1887~1932年之间,因为它们的白色羽毛遭到过分猎捕,曾经降低到50只鸟。1960年代开始保护之后,恢复到500~1000只左右,其中大约180只成年。那时所有的短尾信天翁都只在日本一个偏僻的小火山岛。这个岛上是活火山,曾经在1902年爆发,杀死所有当地的居民,把很多在岛上的信天翁巢埋在岩浆下面。后来日本动物保护学家为信天翁在岛上种草,也开始计划如何帮助它们移居到其它地区。第17页/共29页

凤头鹰全世界共有11个亚种,中国有2个亚种,区域性非罕见,见于中国中南及西南包括海南岛(indicus)及台湾(formosae)的低地森林。在香港现已常见。台湾亚种为我国的特产亚种,仅分布于台湾,不常见;分布于其他地区的是普通亚种,为留鸟,较为罕见,其中福建永泰和湖北十堰为近年才报道的新记录。第18页/共29页白腹军舰鸟四川山鹧鸪第19页/共29页红脚鲣鸟疣鼻天鹅第20页/共29页黑冠鳽丹顶鹤第21页/共29页鱼类濒危动物:

50年代时长江中尚可见到较大群体,但此后白鳍豚的数量却急剧下降,在沿江湖泊和支流中消失,长江中的个体己不足100只,仅残存在长江中游的枝城到南京一段。近年来种群数量下降极快。据报道,1980年代初有400多头,1986年减至300来头,1990年调查时有200来头,至1993年为130余头,到1995年不足100头,进入2000年的时候,估计白鳍豚大概仅剩二三十头了,被列为世界级的濒危动物。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1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中被列为濒危种,列《华盛顿公约》附录:一类保护动物。第22页/共29页

云南鲤个体中等,肉质极佳,原为产区常见经济鱼类。自1964年杞麓湖引进外来养殖鱼类后,由于带进了很多小型非经济鱼类,这些小野杂鱼大量繁殖并吞食云南鲤的卵;加上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水位急剧下降,致使湖中大部分水生植物干枯死亡,破坏了产卵场;再加上污水的排入而使湖泊富营养化,使云南鲤失去了原生存环境。现已多年不见云南鲤的踪迹。第23页/共29页胭脂鱼生长较快,1龄鱼体长可达200毫米左右,成熟个体一般体重可达15-20公斤,最大个体重可达30公斤,在长江上游是一种重要经济鱼类。目前野生状态个体的数量正逐年趋于下降。葛洲坝截流后,长江中下游亲鱼不能上溯至上游的沱江、岷江等大支流中产卵,宜昌江段的某些产卵场的环境也遭到破坏。虽然坝下江段仍发现有繁殖群体,但因捕捞过度,目前自然存在的野生群体数量下降趋势仍在继续。第24页/共29页腔棘鱼白鲟第25页/共29页

中华鲟俗称鲟鱼、鳇鱼,属鲟形目、鲟科、鲟属。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活化石”之称,具有很高的科研、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其鱼皮可制革,鱼卵可制酱,鱼胆可入药,鱼肉、鱼肠、鱼膘、鱼骨等均是上等佳肴。中华鲟体型修长,略呈梭形。头尖,头顶骨片裸露。口下位,呈一横裂。口前吻腹有2对须。体被5列骨质化硬鳞,背部1列,体侧及腹侧各2裂。尾鳍为歪形尾,上叶长,下叶短。中华鲟主要分布于我国东海和长江中,洞庭湖和湘、资、沅、澧四水都有其分布。每年7月~8月,成熟亲鱼从河口溯河上游到长江上游产卵繁殖,仔鱼随波逐流至长江下游和河口滩涂索饵肥育生长,幼鱼移至浅海区生长,直至达性成熟。最大体长3米以上,体重可达500~600公斤。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拦河筑坝,阻碍了中华鲟的洄游通道,加之水质污染和有害渔具的滥用,现中华鲟自然资源日益减少。

第26页/共29页

从国家林业局了解到,我国80%以上的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在其栖息地域得到了良好的保护,一批极度濒危濒于灭绝的物种已经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种群,摆脱了灭绝的危险,有的物种已经开始回归自然。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共批准栖息地保护、濒危物种拯救繁育、野化放归等野生动物保护工程项目23项,投入工程建设资金近7000万元,新建各类自然保护区600余处,使我国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国家林业局组织实施的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确立了优先保护大熊猫、朱鹮、虎、金丝猴、藏羚羊、扬子鳄、亚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