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之——中药学第1页/共142页总论概述一、什么是中药?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也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二、什么是草药?一般是指主流本草尚未记载,流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机构和中医药人员中应用不普遍,多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药物。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2页/共142页三、为什么古代将药学称为“本草”?
中药按其自然属性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类,其中植物类药材最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代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四、什么是中药学?
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3页/共142页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一节中药的起源一、中药的起源1.与生活和生产活动密切相关(药食同源)2.“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4页/共142页神农尝百草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5页/共142页
中药最早发现的是植物药,后来逐渐认识了动物药,随着采矿和冶炼的兴起,又发现了矿物药。二、中药知识的流传中药知识的流传,最早是口耳相传,随着文字的出现,后来有了文字记载。先是散在记载,以后发展有了药学专著。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6页/共142页一、秦汉时期
诞生了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该书又名《本经》、《本草经》,约成书于东汉末年,系集体创作,托名神农。全书共收载药物365种,采用“三品分类法”。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被尊为药学经典著作。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7页/共142页神农本草经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8页/共142页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此期最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是《本草经集注》。
本书又名《本草集注》,为梁代陶弘景所著,载药730种,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并对魏晋以来的药学成就作了总结。
此期还诞生了第一部炮制学专著,即雷敩所著的《炮炙论》,它标志着本草新分支学科的产生。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9页/共142页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0页/共142页三、隋唐时期
出现了第一部官修本草—《新修本草》。
该书又名《唐本草》,成书于唐代,由李勣、苏敬等编纂。载药844种,首创图文对照的编写方法,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著作。
开元年间陈藏器著的《本草拾遗》也有较大的影响,该书提出了著名的“十剂”理论,是中药按临床功效分类的发端。
唐代已开始使用动物组织、器官及激素制剂,酵母制剂亦普遍应用,对某些食物药和外来药都有了专门研究。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1页/共142页新
修
本
草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2页/共142页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3页/共142页四、宋、金元时期
宋代官方组织修订了一些本草书籍,但最具代表性的是私人编纂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本书又名《证类本草》,由宋代名医唐慎微所著,载药为1500多种,并附方3000余首。它保存了宋以前大量的药学资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流传的综合性本草,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1.宋代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4页/共142页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5页/共142页
国家药局的设立,是北宋的一大创举,也是我国和世界药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用药数目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非常重视地道药材和质量规格。对于制剂,也制定了制剂规范,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可见一斑。
对药物的配伍禁忌也作了总结,提出了著名的“十八反”、“十九畏”理论。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6页/共142页2.金元时期
此期中药学发展的特点是突出临床适用,注重药性理论探讨。本草著作多简明扼要。既继承、发展了药性理论,又积极探求药物的奏效原理。中药性能理论在此期初具规模。元代忽思慧著的《饮膳正要》为食疗专著,对中药学的发展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尤其该书首次记载用蒸馏法工艺制酒,对提高酒剂的药效具有进步意义。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7页/共142页五、明朝时期《本草品汇精要》是明朝唯一一部大型官修本草,但在药学史上影响很小。此期最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当推《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又名《纲目》,系李时珍所著。全书52卷,约200万言,载药1892种,其中新增药374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多首,以自然属性和生态条件为分类基础,分为16纲60类,是中古时期最完备的分类系统。不仅总结了16世纪以前本草学的成就,而且为后世本草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既是医药方面的工具书,又是科技史上的百科全书。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8页/共142页
本草纲目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9页/共142页六、清朝时期
此期本草著作数量众多,最有代表性的是《本草纲目拾遗》。
该书又名《纲目拾遗》,系赵学敏所著。载药921种,其中新增药达716种,是新增药物最多的本草古籍。它补充了《纲目》的不足,纠正了《纲目》的错误,并总结了明清以来的药学成就。该书引用的文献达600余种,其中大量医药书籍现已亡佚,故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20页/共142页本草纲目拾遗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21页/共142页七、民国时期
1.中医学校建立,中药学讲义问世。2.陈存仁主编的《中国药学大辞典》是我国第一部有重要影响的大型药学辞书。3.本草学现代研究开始起步。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22页/共142页八、现代的本草成就
1.影印、重刊、校点评注了数十种重要的本草古籍。2.编辑、出版了大量的当代药学著作。3.对中药资源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并编写了全国性的中药志及一大批药用植物志、药用动物志及地区性的中药志。4.中药现代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5.中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培养了一大批药学专门人才。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23页/共142页
中华本草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24页/共142页
集古今药学成就之大成、集中反映现代中药学科发展的当代药学著作是《中华本草》。全书共34卷,前30卷为中药(包括总论1卷,药物26卷,附篇1卷,索引2卷),后4卷为民族药专卷(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共收载药物8980味,插图8534幅,约2200万字。
20世纪90年代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资料表明,我国目前的中药资源种类达12807种,其中植物药11146种,动物药1581种,矿物药80种。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25页/共142页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第一节中药的产地一、什么是道地药材(地道药材)质优效高的特产药材称为道地药材。
如广陈皮、新会皮(橘皮)、四大怀药(怀菊花、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川连(黄连)、川椒(花椒)、川断(续断)、阳春砂(砂仁)等。
道:古代的行政区划。地:地域、地区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26页/共142页二、确定道地药材的因素
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但关键因素是临床疗效。
三、道地药材的变迁山西上党人参绝灭,现以东北人参为贵。川芎《本经》即有收载,宋代才成为道地药材。三七原道地药材产地为广西(广三七、田七),现为云南(滇三七)。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27页/共142页第二节中药的采集一、中药适时采集的重要性二、采收时节1.植物类药物的采收时节从理论上应在有效成分含量最多的时候进行,通常以入药部位的成熟程度为依据。2.动物类药物的采收时节以保证药效和容易获得为原则。3.矿物类药物的采收时节大多可以随时采收。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28页/共142页第三节中药的贮藏一、中药合理贮藏的意义中药的贮藏保管条件与药材质量密切相关。如贮藏不当,药物可发生质变,表现为虫蛀、霉腐、泛油或泛糖,色泽、气味、质地或形态变化,融化、潮解、风化等,直接影响到药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二、中药贮藏养护的方法干燥处理贮藏、密封贮藏、吸潮养护、化学药剂养护、气调养护等。三、剧毒药物应专柜上锁,专人保管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29页/共142页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一、概念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之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之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二、炮制的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适应病情的需要。4.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30页/共142页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三、常用炮制方法1.修治:纯净、粉碎、切制处理
2.水制:润、漂、水飞(加液研磨法)
3.火制:炒、炙、煅、煨、烘焙
4.水火共制:煮、蒸、潬、淬
5.其他制法:制霜、发酵、发芽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31页/共142页第四章中药的作用第一节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一、什么是中药的作用是指中药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对中药的反应。二、中药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祛邪去因,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机能,从而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32页/共142页三、中药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各种中药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偏性,“以偏纠偏”)。四、中药作用的分类1.治疗作用(功效)2.不良作用(不良反应)(1)副作用:在常用剂量即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2)毒性反应:用药后引起机体的损害性反应。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33页/共142页第二节中药的功效一、什么是中药的功效?
即中药的治疗作用.亦称为中药的“功能”。中药的功效是在中医药理论知道下对药物治疗作用和保健作用的高度概括,是药物对于人体医疗作用在中医学范畴内的特殊表述形式。
二、中药功效的确定依据
根据机体的用药反应而确定。即通过用药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通过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的方法归纳出来。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34页/共142页三、什么是中药的主治?
即中药所主要治疗的病证。又称为“应用”或“适应证”。四、中药功效与主治的关系
主治是确定功效的依据;功效提示中药的适应范围。中药的核心是功效,它是联系中药主治与性味归经的枢纽。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35页/共142页五、功效的分类1.对因治疗功效
(1)扶正功效
(2)祛邪功效
(3)调理脏腑功能功效
(4)消除病理产物功效2.对症治疗功效即缓解或消除症状的功效。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36页/共142页第五章中药的性能一、什么是中药的性能?
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为“药性”。二、中药性能的内容
主要包括四气(性)、五味(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毒性)等。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37页/共142页三、中药性能与性状的区别
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它根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通过逻辑推理归纳出来的。它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对药物作用进行的概括和抽象。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它是以药物为观察对象,通过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而得到的认识。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38页/共142页第一节四气(四性)二、四气的确定依据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三、四气的阴阳属性寒凉——阴温热——阳一、含义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还包括了平性)。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39页/共142页四、四气的作用(与功效的关系)寒凉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养阴)。温热药: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五、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根据疾病的性质,确定治法和遣药处方。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40页/共142页第二节五味一、含义
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基本味,还有淡味和涩味。五味的本义原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后用于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二、确定依据
1.药物的真实滋味。
2.药物的实际作用。
3.药物的来源。三、五味的阴阳属性
辛、甘、淡—阳酸、苦、咸、涩—阴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41页/共142页四、五味的作用
1.辛味: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2.甘味:能补、能缓、能和、能润,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等作用。3.酸味: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4.涩味:有与酸味相似的收敛固涩作用。5.苦味:能泄、能燥,燥即燥湿作用;泄的作用较广。泄通泄(下):泻下通便降泄(气):降泄肺气、降泄胃气。清泄(热):清热泻火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42页/共142页6.咸味: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7.淡味: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五、几点说明
(1)药物的性只一种,药物的味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
(2)认识药物的作用与性能宜性味合参。
(3)认识药物的作用与性能更宜性味、功效合参。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43页/共142页第三节升降浮沉一、含义是指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趋向(定向方向)。升:上升浮:发散
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
升浮—阳沉降—阴降:下降沉:收敛固藏、泄利二便向上、向外向下、向内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44页/共142页三、升降浮沉与功效的关系升浮药: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沉降药: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但是,也有一些药物升降浮沉的特性不明显,而有的药物则存在二向性。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45页/共142页四、升降浮沉的确定依据和影响因素1.一般而言,药物升降浮沉的特性由其性味和质地决定。(1)与性味的关系升浮——辛、甘,温热。沉降——酸、苦、咸、涩,寒凉。(2)与质地的关系升浮——质轻(花叶皮枝)
沉降——质重(种子果实矿物贝壳)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46页/共142页2.炮制和配伍可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特性。(1)炮制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2)配伍
性属升浮的药物与较多的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受到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与较多的升浮药配伍时,其沉降之性受到制约。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47页/共142页
李时珍将药物升降浮沉的决定因素与影响因素概括为:“升降在物,亦在人也。”五、临床意义因势利导,祛邪外出。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48页/共142页第四节归经一、含义
归:归属。经:脏腑、经络。
归经是指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药物的作用部位。它反映药物对机体的选择性作用。二、确定依据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药名
功效归经确定依据羌活泽泻发散风寒膀胱经络理论利水渗湿膀胱脏腑理论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49页/共142页三、临床意义(1)掌握归经理论,有助于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2)运用归经理论时,必须考虑到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3)利用归经理论,有时还可拓展中药的临床应用,或指导中药的加工炮制,还有助于学习记忆药物的功用。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50页/共142页第五节有毒无毒二、毒性、毒药含义的演变朝代 毒性
毒药
西汉前
药物的偏性 药物的总称东汉后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对机体有损害性的药物现代
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对机体有害的药物
四、正确认识和使用有毒药一、毒性的含义
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它是反映药物安全性的一种性能。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51页/共142页第六章中药的配伍
一、什么是配伍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使用。二、配伍的目的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适合病情的需要。
三、什么是药物七情
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七情”。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七个方面。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52页/共142页1.单行:(“单方不用辅也”)
是指用单味药治病。2.相须:(“同类不可离也”)
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3.相使:(“我之佐使也”)
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53页/共142页5.相杀:(“制彼之毒也”)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6.相恶:(“夺我之能也”)
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4.相畏:(“受彼之制也”)
即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54页/共142页
四、临床用药时,应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相须、相使——增强疗效
充分利用相畏、相杀——降低毒、副作用
应用毒性药、烈性药时使用相恶——抵消、削弱原有的功效
避免使用相反——产生、增强毒、副作用
禁止使用7.相反:(“两不相合也”)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古人将此概括为”十八反”、”十九畏”。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55页/共142页第七章用药禁忌
一、配伍禁忌
指药物配伍应用后会产生毒副作用,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安全。古人将此概括为“十八反”、“十九畏”。从现代来看,包括了“药物七情”的相反、相恶配伍。
1.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56页/共142页
2.十九畏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欺。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57页/共142页
1.禁用剧毒药,药性峻猛的药物,堕胎作用较强的药物。2.慎用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辛热药物。
三、服药食忌(食忌、忌口)二、妊娠用药禁忌
包括对母体、胎儿、产程、小儿不利的药物。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58页/共142页第八章用药剂量与用法
第一节中药的用药剂量
一、什么是用药剂量即用药量,亦称为剂量、用量,一般是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一日用量。也有是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二、古今计量单位及换算三、确定剂量的依据根据所用药物的性质性能、用药方法以及三因确定。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59页/共142页第二节中药的用法
一、给药途径
二、应用形式三、煎煮方法1.概述2.中药的特殊煎煮法(1)先煎:矿物、贝壳类药,有毒药。(2)后下:气味芳香、有效成分易挥发的药物。
(3)包煎:花粉、细粉、细小的种子,对咽喉有刺激性的药。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60页/共142页(5)烊化(溶化熔化):胶类药。
(6)冲服:入水即化的药、汁液性药。四、服药方法1.服药时间2.服药多少3.服药冷热(4)另煎:贵重药。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61页/共142页概述一、概念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又称发表药。二、病因
表邪:主要指六淫邪气,以风邪、寒邪、热邪为多见。也包括疫气。
各论第一章解表药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62页/共142页四、主治证及药物分类
表证:风寒表证——发散风寒药风热表证——发散风热药
部分解表药还兼有利水、平喘、胜湿止痛、透疹、消疮等作用,可用于水肿、咳喘、风湿痹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等证。三、性能特点味辛,性温或凉,归肺和膀胱经,药性升浮。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63页/共142页五、配伍应用:(1)虚人外感,正虚邪实,当配伍补益药以扶正祛邪。(2)暑多夹实,秋多兼燥,当配伍祛暑化湿.润燥药等。(3)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当配伍清热解毒药。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64页/共142页六、使用注意
(1)发汗不宜太过。
(2)自汗、盗汗、疮疡日久、淋病、失血者慎用。
(3)因时因地制宜。
(4)不宜久煎。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65页/共142页
(辛温解表药)
本节药物性味多为辛温,以发散风寒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以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痛身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为辨证要点。部分药物兼有宣肺平喘、利水、胜湿止痛等作用,可用于咳喘、水肿、痹证等。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66页/共142页
麻黄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67页/共142页
麻黄1.发汗解表:本品辛开苦降温通,善于开宣肺气,发汗作用强,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无汗、脉浮紧),常配桂枝使用。如麻黄汤。
当麻黄、桂枝的剂量比为3:2时,发汗力最强(峻汗);当麻黄、桂枝的剂量比为3:1时,发汗力稍逊(大汗);当麻黄、桂枝的剂量比为1:1时,发汗力减弱(小汗)。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68页/共142页2.宣肺平喘:用于肺气壅遏的咳喘证,寒热均可,常配杏仁使用。如三拗汤、麻杏石甘汤。3.利水消肿:本品为宣肺利尿的要药,用于风水水肿(水肿兼有表证)。如越婢加术汤。
本品还可用于风湿痹痛、阴证疮疡等。注意:虚汗证,肾不纳气之虚喘慎用。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69页/共142页
桂枝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70页/共142页桂枝1.发汗解肌(表):本品辛散甘缓温通,发汗解表作用缓和,用于外感风寒表证,表实证、表虚证都可以用。表实证配麻黄(麻黄汤),表虚证(汗出、脉浮缓)配白芍(桂枝汤)。2.温通经脉:本品性温,有温通血脉、散寒止痛之功效,适用于寒凝血滞所致诸证。(1)风湿痹痛。(2)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3)胸痹证。(4)脘腹冷痛。
(5)癥瘕。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71页/共142页3.通阳化气:本品能温通阳气,助水湿的运化。
(1)痰饮、水肿、小便不利。如苓桂术甘汤。
(2)心动悸、脉结代。如炙甘草汤。
(3)中焦虚寒之脘腹疼痛。如小建中汤。
(4)胸痹。如瓜蒌薤白桂枝汤。
注意:凡温热病,阴虚阳盛及血热妄行、月经过多者,均忌用。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72页/共142页
共同点:均有发汗解表的功效,都可用于风寒表证。不同点:麻黄以宣散为主,发汗力强,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的表实证。并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用于肺气壅遏之喘咳证及风水水肿等。桂枝以温通为主,发汗力较缓,外感风寒无论有汗的表虚证和无汗的表实证均可用。并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常用治寒凝血滞诸痛证、痰饮、蓄水证以及心悸脉结代等证。麻黄、桂枝功用对比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73页/共142页
紫苏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74页/共142页
紫苏
1.发汗解表:发汗解表之功较和缓,兼可宣肺止咳。
(1)外感风寒轻证。
(2)外感风寒咳嗽。如杏苏散。
(3)外感风寒兼有脾胃气滞者。如
藿香正气散(液),香苏散。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75页/共142页2.行气宽中:并有和胃止呕、理气安胎之功。
(1)脾胃气滞,胸闷呕吐;湿滞吐泻。如藿香正气散(液)。
(2)气滞痰结之梅核气。如半夏厚朴汤。
(3)脾胃气滞之胎动不安、妊娠恶阻。3.解鱼蟹毒:用于食鱼蟹中毒所致的腹痛吐泻。苏叶:长于解表苏梗;长于理气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76页/共142页
生姜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77页/共142页
生姜1.发汗解表:作用温和,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如姜糖水。2.温中止呕:本品有良好的止呕作用,有“呕家圣药”之称。因其性温,最适用于胃寒呕吐,随证配伍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之呕吐。
(1)胃寒呕吐。常配半夏,如小半夏汤、吴茱萸汤。
(2)胃热呕吐。如橘皮竹茹汤。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78页/共142页(3)寒湿中阻之呕吐:如藿香正气散(液)。
(4)晕车、晕船呕吐。
(5)用于一些止呕药的炮制,增强止呕作用。如姜制竹茹。3.温肺止咳:用于风寒咳嗽。如杏苏二陈汤。
尚有解半夏、南星毒及鱼蟹毒的作用。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79页/共142页
生姜系药食常用之品,日常食用,有健胃消食作用。生姜的医疗保健作用,在民间有许多谚语,如:
“家备生姜,小病不慌。”“出门带块姜,时时保健康。”“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80页/共142页
香薷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81页/共142页
香薷1.发汗解表,化湿和中:本品辛散微温,归肺、脾、胃经,既能散风寒表邪,又能祛暑邪,化中焦湿浊。李时珍指出:“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其发汗解表之力与麻黄相似,有“夏月麻黄”之称。
(1)阴暑证。如香薷饮。
(2)暑温证。如新加香薷饮。2.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82页/共142页
荆芥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83页/共142页
荆芥古人谓本品“为风病、血病、疮病要药。”1.祛风解表:本品性微温,药性和缓,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都可用。
(1)风寒表证。如荆防败毒散。
(2)风热表证。如银翘散。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84页/共142页2.透疹止痒:并有消疮之功。
(1)麻疹不透。
(2)风疹瘙痒。如消风散。
(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如败毒散、银翘败毒散。3.止血(炒炭):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等多种出血证。用法:发表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85页/共142页
防风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86页/共142页
防风1.祛风解表:本品性微温,药性和缓,质柔润,古人称之为“风药中之润剂”,可“通治一切风邪”。
(1)外感表证:风寒风热都可用。
(2)风疹瘙痒。如消风散。
常与荆芥相须为用。2.胜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如蠲痹汤。3.止痉:有祛风止痉之功,用于破伤风.如玉真散。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87页/共142页4.止泻:肝气犯脾之腹痛泄泻,肠风下血。宜炒用或炒炭用。如痛泻要方。
荆芥、防风功用对比:
共同点:均能祛风解表,用于外感表证及风疹瘙痒。不同点:荆芥还能透疹消疮,炒炭止血,用于麻疹,疮疡初起,吐衄下血等。防风还有胜湿止痛,止痉,止泻的功效,用于痹证,破伤风,腹痛泄泻等证。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88页/共142页
羌活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89页/共142页
羌活1.发散风寒:本品辛散苦燥温通,气味芳香雄烈,主散太阳经风寒湿邪,止痛作用亦强。
(1)外感风寒挟湿证:如九味羌活汤(颗粒)。
(2)外感风寒湿邪,头痛身疼,周身困重:如羌活胜湿汤。
善治太阳经头痛——项后疼痛。
2.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如蠲痹汤。善治腰以上(上半身)风寒湿痹,尤以肩背肢节疼痛者佳。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90页/共142页
藁本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91页/共142页
藁本
1.祛风散寒:本品辛温香燥,性升散,归膀胱、肝经,药势上达巅顶,善祛太阳经风寒湿邪,且能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头痛。如神术散、羌活胜湿汤。2.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92页/共142页
白芷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93页/共142页
白芷1.祛风散寒:用于风寒表证。如九味羌活汤(颗粒)。2.通窍止痛:本品辛散温燥,芳香上达,善散阳明经风寒湿之邪,通鼻窍,止疼痛。
(1)阳明经头痛(前额痛)。
(2)牙痛。
(3)鼻渊头痛。(4)风湿痹痛。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94页/共142页3.消肿排脓:用于疮疡肿痛。如仙方活命饮、透脓散。4.燥湿止带:用于寒湿带下,为治带下病的常用药。
尚有祛风燥湿止痒、消斑除臭之功,外用治瘾疹、湿疹、白癜风、面部色斑、狐臭等皮肤病。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95页/共142页
细辛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96页/共142页
细辛1.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通窍:本品辛散温通,气味芳香,性善走窜,散寒力强,能外散表寒,内除里寒,并有良好的通窍止痛作用。(1)外感风寒挟湿证。如九味羌活汤。(2)阳虚外感。如麻黄附子细辛汤。(3)血虚经脉有寒证。如当归四逆汤。(4)头痛、鼻渊、牙痛、风湿痹痛等证。(5)中恶或痰厥所致的卒然神昏窍闭.如通关散。表寒证、里寒证都可用。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97页/共142页2.温肺化饮:用于寒饮停肺之咳喘证。如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
古人指出:细辛不过钱,过钱令人闷死。本品用量不宜过大。
细辛有毒,用量过大会抑制呼吸中枢引起死亡。现代研究显示,其主要有毒成分为黄樟醚,久煎易被破坏,细辛入汤剂,即使用至15g,如果煎煮时间达到20分钟,也不会出现中毒反应。但是如果入丸散剂,则不宜超过3g。为安全起见,现在临床入汤剂常用量为5g。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98页/共142页
苍耳子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99页/共142页
辛夷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00页/共142页
苍耳子与辛夷功用对比
共同点:质轻性升浮,解表力弱,善于通窍,常相须为用治疗鼻渊头痛。
不同点:苍耳子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风疹瘙痒。辛夷专治鼻渊,为治鼻渊头痛之要药。
苍耳子有毒,用量不宜过大。辛夷入煎剂传统宜包煎,但现在临床上常不包煎。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01页/共142页
葱白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02页/共142页
葱白1.发汗解表:风寒感冒轻证。如葱豉汤。2.散寒通阳:阴盛格阳证。如白通汤。
3.散结通络下乳(外敷):乳汁郁积,乳房胀痛;疮痈肿毒。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03页/共142页胡荽与柽柳功用对比
共同点:解表透疹,用于麻疹透发不畅。不同点:胡荽能健脾消食,用于胃寒食积。柽柳可祛风除湿,用于风寒湿痹;兼驱邪宣肺、止咳平喘,治外邪闭肺,肺失宣降的咳窜喘。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04页/共142页
(辛凉解表药)
本节药物性味辛凉,归肺、膀胱经和肝、胃经,发汗解表作用较缓和,主治外感风热表证,以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干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黄、脉浮数为辨证要点。有的药物兼有清利咽喉,透疹、明目、止咳作用,用于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风热目赤、风热咳嗽等证。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05页/共142页
薄荷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06页/共142页
薄荷1.发散风热:本品辛凉轻清,气味芳香,质轻上浮,入肺经,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
(1)风热表证
(2)温病初起如桑菊饮、银翘散。2.清利咽喉:有清头目、利咽喉作用,用于风热上攻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如薄荷汤。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07页/共142页3.透疹解毒:有宣透疹毒作用。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4.疏肝解郁: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胀痛等证。如逍遥散(丸)。用法:后下。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08页/共142页
牛蒡子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09页/共142页
牛蒡子1.发散风热,利咽散结:用于风热表证,咽喉肿痛。如银翘散、牛蒡汤。2.宣肺透疹:用于麻疹不透。如竹叶柳蒡汤、透疹汤。3.解毒消肿:用于痈疮肿毒,痄腮,喉痹。如瓜蒌牛蒡汤、普济消毒饮。
本品兼能通利二便,故气虚便溏者慎用。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10页/共142页
蝉蜕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11页/共142页
蝉蜕(蝉衣、蝉退)1.发散风热;本品甘寒清热,质轻上浮,长于疏散肺经风热,宣肺疗哑。(1)风热表证。
(2)温病初起。
(3)风热上攻所致的咽痛音哑。如海蝉散。2.透疹止痒: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如透疹汤、消风散。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12页/共142页4.退翳明目:本品性寒入肝经,能疏散肝经风热而明目退翳,用于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翳障。如蝉花散。3.祛风止痉:本品能息风止痉,凉肝定惊。
(1)小儿惊哭,夜啼。如止啼散。
(2)小儿急热惊风。
(3)破伤风。如五虎追风散。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13页/共142页
桑叶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14页/共142页桑叶1.发散风热;本品质轻气浮,入肺经,长于疏散风热。
(1)风热表证
(2)温病初起2.润肺止咳:本品归肺经,苦寒清肺热,甘寒润肺燥,常用于肺热燥咳。如桑杏汤、清燥救肺汤。常与菊花相须为用。如桑菊饮、夏桑菊冲剂。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15页/共142页3.平肝明目:有平抑肝阳、清肝明目作用。
(1)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等证。
(2)肝经实热或风热所致的目疾。
(3)也可用于肝虚目疾。如桑麻丸。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16页/共142页
菊花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17页/共142页
怀菊
杭菊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18页/共142页菊花1.发散风热;本品轻清疏散,性上浮,长于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为风热表证、温病初起的常用药,常与桑叶相须为用。如桑菊饮、夏桑菊冲剂。
2.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本品入肝经,长于清肝热、平肝阳、养肝阴、明目。(1)肝经风热、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如桑菊饮、夏桑菊冲剂。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19页/共142页(2)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如羚角钩藤汤。
(3)肝肾阴虚之视物昏花。如杞菊地黄丸。3.清热解毒:用于疔疮肿毒。(不及野菊花)
黄菊花(杭菊花):疏散风热多用。
白菊花(滁菊花亳菊花怀菊花):平肝明目多用。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20页/共142页
共同点:均轻清发散,发散风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以及肝经风热或肝火上炎之眩晕头痛、目赤昏花等证,常相须为用以增强疗效。不同点:桑叶清肺润肺力强,常用于燥热伤肺之干咳少痰;兼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衄轻证。菊花清肝平肝力优,常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惊风。兼能清热解毒,用治疔疮肿毒等。桑叶、菊花功用对比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21页/共142页
蔓荆子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22页/共142页1.发散风热、清利头目:本品轻清上浮,长于疏散头面风热,且能止痛。
(1)风热感冒。
(2)风热所致的头痛头风。如菊芎散。
(3)风热上扰所致的目赤肿痛。2.祛风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蔓荆子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23页/共142页
柴胡
牛牛文库文档分享第124页/共142页
1.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垫资赎楼业务风险控制合同2篇
- 2024电商技术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版市区高级公寓租赁合同版B版
- 2025年度玩具OEM贴牌加工安全标准合同3篇
- 2025年房屋贷款延期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火锅店餐饮服务承包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产业园房地产收购合同3篇
- 2024版打胶合同书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机器人OEM委托研发与市场拓展合同
- 西南科技大学《西方音乐史(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工程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融媒体中心招聘全媒体采编播专业技术人员1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宜宾人才限公司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语文园地四-学习任务单
- 《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 竣工验收程序流程图
- 清华经管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 口腔科诊断证明书模板
- 管沟挖槽土方计算公式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住宅工程配电设计技术规定
- 烟花爆竹零售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