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料归档细则课件_第1页
地质资料归档细则课件_第2页
地质资料归档细则课件_第3页
地质资料归档细则课件_第4页
地质资料归档细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感谢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同仁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地质资料归档细则2009年11月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概况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是经河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的独立法人事业单位,成立于1998年12月。2000年8月,省编委正式批复为独立法人事业单位。主要承担中央与地方财政出资的区域性、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承担并组织实施全省地质灾害、地质遗迹、环境地质调查及评价工作;为国家和省政府对国土资源规划、保护和综合利用等提供相关基础地质资料,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公益性服务。

我院是一支人才密集、技术设备先进、地质勘查方法技术手段齐全、技术成果资料丰富、实力雄厚的全国省级骨干地质调查院之一。

事业编制500人实有职工479人专业技术人员368人高级职称148人中级职称12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9人享受国务院津贴3人河南省学科技术带头人6人河南省地矿局拔尖人才13人拥有国土资源部颁发的甲级勘查资质11项: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液体矿产勘查、水文地质调查、工程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调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等。拥有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乙级勘查资质2项:气体矿产勘查、地质实验测试等。拥有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深圳环通认证中心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概况

甲级勘查资质11项乙级勘查资质2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院现办公基地占地50亩,包括办公楼一栋,高16层(地上15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2.27万平方米;职工住宅楼6栋,共264套,建筑面积3.42万平方米。在建办公基地占地40亩,包括办公楼一栋、专家公寓一栋。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概况

建院十年来,累计承担国家与地方公益性地质项目300余项。项目工作地域分布在河南、西藏、新疆、内蒙及国外津巴布韦、刚果(金)、塞拉利昂、塔吉克斯坦等地。提交了一大批技术成果,其中有30余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成果奖,有11项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余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国土资源部、河南省政府高度评价我院为“全国最著名的地质劲旅之一”、“全国省级地质调查院的一面旗帜”。获得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功勋集体”、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称号。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概况

配有专用电脑、电话、网络等办公设备,A0绘图仪、打印机、复印机、A0扫描仪、刻录机等设备一应俱全,查阅资料全部实现了电脑操作。

资料管理人员及设备A0扫描仪资料室设专职人员5名,均为专业人员,由信息中心分管,院总工程师直接领导。实物资料库建设

我院在郑州市高新区石佛村,建立了“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实物样品库”,占地5.6亩,房屋41间,其中实物地质资料库33间,面积约495m2。在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81号地质科技大厦一楼建有“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地质陈列馆”,使用面积200多m2。实物库有专职人门看管。另在项目工作集中地区嵩山县、栾川县、新安县等地,租用20余间民房做为临时库房。

自建院以来,我院每年均派人参加部、中国地调局、地调中心、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地质资料管理培训与交流,先后参加30多人次。资料管理人员责任心强,业务能力过硬,日常操作规范,服务热情、周到、及时。

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培训

地质资料管理制度建设

在资料管理中,我院坚持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执行地质资料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部厅有关文件要求,严格执行《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地质资料归档细则》、《档案保密制度》、《保密工作规定》、《库房管理制度》、《档案工作人员岗位管理制度》、《“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栏目信息上网管理工作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地质资料归档细则地质资料归档细则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时间

项目组在项目报告评审后,3个月内完成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工作。立卷归档工作必须由项目负责或项目组成员参加,并在资料管理部门指导下完成。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所有资料均需归档,包括完整的、过渡性的资料等。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文”类资料(主要为任务书、野外验收书、评审、审查意见书等)应于形成后第一时间归档,以便项目管理部门、资料室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督促项目组归档、汇交资料。原始地质资料按《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中“底、测、观、探、样、试、录、像、综、文”10类执行。数字地质形成的资料,包括数字填图、矿产、化探、物探等所形成的所有数据资料。均需归档纸质资料、电子文件各一份,且二者必须一一对应,同时要归档原数据资料。原始地质资料汇交细目

文字材料、表格等应为标准纸A3、A4、B4、B5大小。图件朝里按A4(21×29.7cm2)的规格折成手风琴式,图面朝里,图名责任栏(图签)朝外,不易折叠的图件应加图袋(筒)包装。

原始地质资料归档技术要求

规格

载质使用优质的载质(纸张、胶片、磁带、光盘),禁止使用圆珠笔、彩色笔等易褪笔迹的材料书写。不许用氨熏蓝图纸、普通透明纸作底图,聚脂薄膜图件和胶片图件应加涂保护膜。

整饰应着墨的资料要进行着墨,如:柱状图、剖面图、槽、井、探素描图;野外记录本中的点号、产状、样品编号、地质素描图等成册的资料要装订

(1)需要装订成本、册的地质资料,必须用棉线(绳)左侧或上方装订整齐,严禁使用易生锈和易腐蚀的金属物;装订厚度一般不超过2cm;(2)编目录,即卷内目录,每册一个;(3)编页码,从正文开始,从1起编流水号,封皮、封底、目录三项不编号;(4)加贴外封面、封底。用乳白胶贴;封面、内衬、装订物不得使用塑料制品;封面要标注资料内容、单位等信息;成册文件材料的扉页,应有资料名称、拟编人、审核人及完成时间的责任栏;(5)记录本中空白页去掉,原来硬的外皮去掉,并编页码;(6)装盒保管,一个盒为一保管单位。有联系的资料可放一盒或若盒;不同类别的资料,最好不要放在一个盒里保管,盒子要统一编号。其它要求

(2)两张或两张以上拼成的图件,在最后一张图的右面下角编责任栏,其余各张仅附图名、图号及顺序号的标签。图签中的顺序号应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排列。为方便管理,可在档号后加1/4、2/4、3/4、4/4等;(3)照片应有文字说明,每张底片的编号要与照片一致,要注明拍摄时间,摄影者姓名等,一般用相册保存。(4)电子文档应装入盒内,并附有标签。标签上应填写盘号、项目名称、资料内容、形成单位、形成日期。不得在光盘盘片及磁带上贴标签。资料归档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1)首先检查分类是否科学规范,资料归档是否齐全完整,主要资料不得缺少(如实际材料图等);(2)资料整理的质量;(3)分类的准确性;不允许一份资料出现在两个分类中;(4)编号是否正确;(5)明细帐各项内容是否填定齐全、正确;(6)组卷排列是否合理,装盒时不宜过多或过少。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数字地质已应用于地质工作的各个方面,目前资料管理人员对数字填图、数字矿调等形成的数据资料,管理无从下手,只能按老的管理办法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