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层环境预测_第1页
地球表层环境预测_第2页
地球表层环境预测_第3页
地球表层环境预测_第4页
地球表层环境预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表层环境预测第一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地球表层环境预测第一节地表环境预测的原则第二节岩石圈的变化趋势第三节大气圈的变化趋势第四节水圈的变化趋势第五节生物圈的变化趋势第六节地球表层环境的变化趋势第二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节地球表层环境预测的原则时空尺度原则

要注意环境预测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人地相互作用原则

应综合考虑自然变化与人类活动的互馈作用。关联性原则

地球表层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子系统间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子系统的变化会导致系统的变化。非线性原则

在环境预测时,首先要分析环境处于什么状态,是否可以预测,预测的时限如何,是否在预测的时段内存在突变点,从而确定预测的数学模型。第三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

研究表明,板块在运动、大陆在漂移。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还会是这样。由于板块的运动、大陆的漂移,世界的海陆分布轮廓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第二节岩石圈的变化趋势第四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一、板块运动方向和速度

地球表面岩石圈可以划分为许多个板块,其中欧亚、太平洋、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和南极洲板块为七个一级板块,而纳兹卡、印度、阿拉伯、菲律宾、可可斯和加勒比是次一级的小板块。测量与计算表明,这些板块在以1~12cm的速度做相对运动。第五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世界大陆的位置将向西偏移东非大裂谷的扩大印度板块的向北移动欧亚与北美洲板块相向运动澳大利亚板块向东北方向漂移将使澳大利亚的纬度降低,南半球的陆地面积进一步减小将导致太平洋的逐步缩小,大西洋的不断扩大海洋与大陆的经度将会发生变化由于受到欧亚板块的阻挡,将导致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山脉的进一步隆升,中国西部地区的向北迁移。板块运动使红海扩张为大洋,非洲与亚洲分离二、岩石圈的变化趋势第六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5000万年以后的海陆分布(Christensen,1991)第七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节大气圈的变化趋势一、大气圈成分的变化趋势CO2、N2O、甲烷(CH4)、卤化碳(包括CCl3F和CCl2F2)增加较快,SO2含量也有所增加,粉尘含量变化。二、大气圈结构的变化及其趋势三、气候变化的趋势

臭氧层的变化臭氧层的减薄,臭氧洞的形成与扩大,对流层厚度的变化。

从十万至万年时间尺度看,从自然变化趋势说,现代间冰期即将结束,新的冰期即将来临,气候将会向寒冷方向发展。但如果人类对自身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不加以控制,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可能在一定时间内超出自然变冷的幅度,出现一个超间冰期。从百年时间尺度看,从自然变化趋势来说,21世纪不会出现平均状况比1900—1950年之间更温暖的气候阶段。但是,由于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温室效应在短期内无法根本抑制。因此综合考虑自然与人为影响,21世纪将是一个平均状况比19世纪温暖,与20世纪相当或略为温暖的世纪。第八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臭氧层形成与破坏过程大气圈结构的变化及其趋势第九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

从千万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尺度看,由于板块的运动和大陆的漂移,海陆的格局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将会导致大气环流格局的巨大变化。太平洋缩小或消失,将大大削弱东亚的季风环流或使东亚季风环流消失。那时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会进一步隆升,对气候的作用与影响将与现在完全不同(假如青藏高原北移到中纬地带,亚洲季风环流将会发生重大调整)。气候变化趋势第十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

从百年时间尺度看,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150~200年的双世纪周期,最近一次暖峰出现在公元1900—1950,下一个暖峰将出现在2050年以后。因此2000—2050年应该是一个相对寒冷或温凉的时期。也就是说,从1950年以后出现的气候相对温凉的时期,将持续到2050年前后。尽管中间可能会出现一些较短时间尺度的气候波动,但从自然变化趋势来说,不会出现平均状况比1900—1950年更温暖的气候阶段。第十一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IPCC第四次报告)第十二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

有的模拟结果表明,当大气CO2浓度加倍时,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将会升高1.5~4.5℃(平均3.0℃)。其中极地高纬度地区温度升高幅度比较大,可以达到8℃以上,最高可达16℃。

CO2翻倍时地面气温的升高值(Murck等)第十三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2090—2099年降水的可能变化(IPCC)(a)12—翌年2月;(b)6—8月第十四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节水圈的变化趋势一、海面的变化

二、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变化板块运动—太平洋缩小、大西洋的扩张—水循环的格局改变—区域水平衡变化;青藏高原的进一步隆升——亚洲中部的干旱化;气候变暖——世界水量平衡发生重大变化。全球增温——冰川融化——海面上升;区域或局部的地壳下降——海面相对上升;地面沉降——海面上升;海水升温——海水膨胀——海面上升。三、水圈组成与结构的变化

气态水、液态水比例增大,而固态水比例减小;海面的升高将导致地球表面水体分布的重心向较低纬度偏移;河流、湖泊、沼泽的分布的区域不均匀性将会进一步增强。第十五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海面的变化

研究表明,现在世界海面并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高低起伏的曲面,这个面是一个重力等势面,随着重力场的变化而变化。最高的隆起在新几内亚,高出平均海平面76m,而最大的凹陷在马尔代夫,低于平均海平面104m,两者相差180m,超过了冰期-间冰期海平面变化的平均幅度。由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场,是由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决定的。岩石圈相对于地核、地幔的西向漂移,将导致各地重力场的变化,从而导致海面的变化。第四节水圈的变化趋势第十六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海平面变化趋势(Warrick)

从百年时间尺度的变化来看,随着未来气候的变暖,海平面将会呈现上升趋势。对于海平面上升幅度的估计,存在很大的差异。根据上述对气候变化趋势的预测,结合各种预测结果,我们认为到2030年前后,世界平均海平面将会升高15cm左右,到2100年前后世界平均海平面将会升高40~50cm。但由于地面沉降等原因,在某些大河三角洲和沿海平原地区海平面相对上升的幅度有可能远远大于这个数值。第十七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海平面上升的影响第十八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一、生物圈组成的变化人口增长与动物灭绝(陶世龙等)

由于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由于环境的变化,将导致一些生物种类的灭绝。由于气候的变暖,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的变暖,一些喜欢寒冷的生物由于难以忍受高温将会减少或消失。一些干旱区,由于水的进一步减少,一些生物种类也将减少或消失。尽管环境的变化会导致一些新的生物种类的诞生,但从短期看灭绝的生物种类将会多于新生的生物种类。另外,再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的多样性将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也就是说,未来的生物圈的组成将不如现在的生物圈的组成那么丰富多彩。第五节生物圈的变化趋势第十九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

自然界生物的种类在减少,而人口的增长却从来没有停止。根据预测,不到2050年世界人口就会超过100亿,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再过44年,人口还将翻一翻。因此未来生物圈中人的比重将会进一步变大。(据Mackenzie,1998)第二十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二、生物圈结构的变化

从长时间尺度说,海陆分布的变化、地面起伏的调整,将会导致植被带、生物区的重大变化和调整,因而使生物圈的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例如,太平洋的消失将会使现在的东亚地区森林消失,而变为草原与荒漠;澳大利亚的向北移动将使其原来的荒漠变为森林;红海裂谷的扩大将使得红海两岸的一些草原、荒漠变为森林。冰期-间冰期欧洲植被的变化(南北向剖面图)(高迪)第二十一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

从短时间尺度说,全球气候的变化,也将导致生物圈结构的变化:(1)大气中的微生物含量增加。(2)地球表面生物水平分布的不均匀性进一步增大。(3)生物分布向中高纬度地区扩展。(4)由于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海侵,将使海洋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扩大,而陆地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缩小。(5)海面上升和海水温度变化将导致洋流的某些变化和调整,可能引起涌升流发生区和鱼类聚集地的变化,从而使一些渔场消失,而另一些渔场则可能扩大或诞生。生物圈的变化第二十二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生物分布向中高纬度的扩展(Mackenzie,1998

)大气二氧化碳加倍时现在的植被第二十三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三、生物生产率的变化

由于未来气候的变暖,所有物种将变得易于患病和遭受害虫袭击,一些物种由于一时难以适应变化的环境,生产率将会降低。由于大气CO2浓度的升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会增强,从而使得植物的生产率将会有一定幅度的提高,这叫做CO2的施肥效应。英国牛津大学环境变化小组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室效应的净效应是使全球谷物的产量降低5%,并且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谷物生产的差异增大:发达国家谷物的产量将增加5%,而发展中国家的谷物产量将下降10%。这样一来,将会使受饥饿威胁的人口有所增加。第二十四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生物圈结构的变化

大气中的微生物含量增加(大气湿度增大);地球表面生物水平分布的不均匀性进一步增大(降水的区域差异变大);生物分布向中高纬度地区扩展(气候变暖);海洋生态系统空间范围扩大,而陆地生态系统空间范围缩小(海面上升);一些渔场消失,而另一些渔场则可能扩大或诞生(洋流的改变)。生物生产率的变化一些种类由于气候的变暖,病虫害加重,生产率降低;一些种类,尤其是小麦、水稻、大豆等植物,将会由于大气CO2浓度升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植物的生产率将会提高。生物圈组成的变化

生物种类的减少;人的比重将会进一步变大。第二十五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第六节地球表层环境的变化趋势

一、自然的成分越来越少,人工的成分越来越多

人口的增长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将会进一步增大。人工环境或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而纯粹的自然环境将会越来越少。第二十六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二、能量流的改变

现在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然而,化石燃料的利用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人类正积极地想方设法用其他的能源来替代化石燃料。因此,今后一定时期内能量流将会发生改变。从天上到地上,从地下到地表,从山区到平原,从海洋到陆地,从农村到城市。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