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第二章课件_第1页
光纤通信第二章课件_第2页
光纤通信第二章课件_第3页
光纤通信第二章课件_第4页
光纤通信第二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纤传输原理及传输特性光纤通信技术第二章

光源调制器驱动电路放大器光电二极管判决器光纤光纤中继器光纤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要求是能将任何信息无失真地从发送端传送到用户端,这首先要求作为传输媒质的光纤应具有均匀、透明的理想传输特性,任何信号均能以相同速度无损无畸变地传输。但实际光纤通信系统中所用的光纤都存在损耗和色散,当信号强度较高时还存在非线性。?在实际系统中,光信号到底如何传输?其传输特性、传输能力究竟如何?——本章讨论的要点。引言1光纤与光缆的结构和类型60年代,光纤损耗超过1000dB/km1970年出现突破,光纤损耗降低到约20dB/km(1m附近波长区)1979年,光纤损耗又降到0.2dB/km(在1.55m处)--低损耗光纤的问世导致了光波技术领域的革命,开创了光纤通信的时代。1.1光纤的结构光纤是一种高度透明的玻璃丝,由纯石英经复杂的工艺拉制而成。光纤中心部分(芯Core)+同心圆状包裹层(包层Clad)+涂覆层特点:ncore>nclad

光在芯和包层之间的界面上反复进行全反射,并在光纤中传递下去。芯包层树脂被覆层近四十年的努力寻找合适的光纤,实用化的光损耗为20dB/km(99.5%/m);60年代研究,70年代突破,2000年0.2dB/km(99.995%/m);新的实用化光纤不断涌现

1.2光纤类型光纤种类很多,这里只讨论作为信息传输波导用的由高纯度石英(SiO2)制成的光纤。实用光纤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

突变型多模光纤(Step-IndexFiber,SIF)

渐变型多模光纤(Graded-IndexFiber,GIF)

单模光纤(Single-ModeFiber,SMF)相对于单模光纤而言,突变型光纤和渐变型光纤的纤芯直径都很大,可以容纳数百个模式,所以称为多模光纤

图2.2三种基本类型的光纤(a)突变型多模光纤;(b)渐变型多模光纤;(c)单模光纤

图2.3典型特种单模光纤(a)双包层;(b)三角芯;(c)椭圆芯

特种单模光纤最有用的若干典型特种单模光纤的横截面结构和折射率分布示于图2.3,这些光纤的特征如下。

双包层光纤

色散平坦光纤(DispersionFlattenedFiber,DFF)

色散移位光纤(DispersionShiftedFiber,DSF)

三角芯光纤

椭圆芯光纤

双折射光纤或偏振保持光纤。突破色散限制传输光纤的改进(1):G.653色散位移光纤EDFA频带0.10.20.30.40.50.6衰减(dB/km)1600170014001300120015001100波长(nm)20100-10-20色散(ps/nm.km)G.65317ps/nm.kmG.652传输光纤的改进(2):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17ps/nm.kmEDFA频带0.10.20.30.40.50.6衰减(dB/km)1600170014001300120015001100波长(nm)20100-10-20色散(ps/nm.km)G.653G.652G.6551.3光缆的制作用气相沉积法制作具有所需折射率分布的预制棒(典型预制棒长1m,直径2cm)使用精密馈送机构将预制棒以合适的速度送入炉中加热成缆--光缆预制棒制作技术

-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法(MCVD)、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PCVD)、棒外气相沉积法(OVD)和轴向气相沉积法(VAD)1光缆基本要求保护光纤固有机械强度的方法,通常是采用塑料被覆和应力筛选。光纤从高温拉制出来后,要立即用软塑料进行一次被覆和应力筛选,除去断裂光纤,并对成品光纤用硬塑料进行二次被覆。二次被覆光纤有紧套、松套、大套管和带状线光纤四种,见图

应力筛选条件直接影响光纤的使用寿命。

二次被覆光纤(芯线)简图(a)紧套;(b)松套;(c)大套管;(d)带状线

光缆结构和类型光缆一般由缆芯和护套两部分组成,有时在护套外面加有铠装。

1.缆芯缆芯通常包括被覆光纤(或称芯线)和加强件两部分。

被覆光纤是光缆的核心,决定着光缆的传输特性。

加强件起着承受光缆拉力的作用,通常处在缆芯中心,有时配置在护套中。光缆的基本型式层绞式

把松套光纤绕在中心加强件周围绞合而构成。骨架式

把紧套光纤或一次被覆光纤放入中心加强件周围的螺旋形塑料骨架凹槽内而构成。

中心束管式

把一次被覆光纤或光纤束放入大套管中,加强件配置在套管周围而构成。带状式

把带状光纤单元放入大套管内,形成中心束管式结构,也可以把带状光纤单元放入骨架凹槽内或松套管内,形成骨架式或层绞式结构。

2.护套

护套起着对缆芯的机械保护和环境保护作用,要求具有良好的抗侧压力性能及密封防潮和耐腐蚀的能力。护套通常由聚乙烯或聚氯乙烯(PE或PVC)和铝带或钢带构成。

根据使用条件光缆可以分为:

室内光缆、架空光缆、埋地光缆和管道光缆等。特种光缆常见的有:电力网使用的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跨越海洋的海底光缆,易燃易爆环境使用的阻燃光缆以及各种不同条件下使用的军用光缆等。光缆特性拉力特性压力特性弯曲特性温度特性2.光纤传输原理2.1光纤的射线光学传输理论光纤是一种高度透明的玻璃丝,由纯石英经复杂的工艺拉制而成。光纤中心部分(芯Core)+同心圆状包裹层(包层Clad)+涂覆层特点:ncore>nclad

光在芯和包层之间的界面上反复进行全反射,并在光纤中传递下去。芯包层树脂被覆层以不同入射角进入光纤的光线将经历不同的途径,虽然在输入端同时入射并以相同的速度传播,但到达光纤输出端的时间却不同,出现了时间上的分散,导致脉冲严重展宽。模间色散所有大于临界角C的光线都被限制在纤芯内。1.阶跃光纤High-orderMode(Longerpath)Low-orderMode(shorterpath)AxialMode(shortestpath)corecladding1.阶跃光纤cin1n2n0经历最短和最长路径的两束光线间的时差:-传输容量限制:B--信号比特率(最大时延要小于比特脉冲间隔)1.阶跃光纤-传输容量限制:下降,BL上升。对于无包层的特殊光纤,n1=1.5,n2=1.0(空气),=0.33很大,BL<0.4(Mb/s).km减小值,BL能提高很多。一般<0.01。当=0.002时,BL<100(Mb/s).km,10Mb/s的速率传输10km,适用于一些局域网。2.渐变光纤渐变光纤的芯区折射率不是一个常数,从芯区中心的最大值逐渐降低到包层的最小值。光线以正弦振荡形式向前传播。入射角大的光线路径长,由于折射率的变化,光速在沿路径变化,虽然沿光纤轴线传输路径最短,但轴线上折射率最大,光传播最慢.通过合理设计折射率分布,使光线同时到达输出端,降低模间色散。这是光的自聚焦现象带来的好处。MultimodeGraded-IndexOpticalFiber

2.渐变光纤优化设计的渐变光纤,其BL积达约10(Gb/s).km,比阶跃光纤提高了3个数量级。第一代光波系统就是使用的渐变光纤。单模光纤能进一步提高BL积,需要采用电磁导波和模式理论来讨论。

2.2光纤传输的波动理论光纤传输的波动理论的两个出发点

波动方程和电磁场表达式

特征方程和传输模式光纤传输的波动理论的两个角度

单模光纤的模式特性

多模光纤的模式特性求解思路

suitedfora~λ,wavetheory式中,E和H分别为电场和磁场在直角坐标中的任一分量,c为光速。选用圆柱坐标(r,φ,z),使z轴与光纤中心轴线一致,如图所示。将式(2.18)在圆柱坐标中展开,得到电场的z分量Ez的波动方程为(2.30)(2.31)(2.42)1.波动方程和电磁场表达式设光纤没有损耗,折射率n变化很小,在光纤中传播的是角频率为ω的单色光,电磁场与时间t的关系为exp(jωt),则标量波动方程为光纤中的圆柱坐标

磁场分量Hz的方程和式(2.42)完全相同,不再列出。解方程(2.42),求出Ez和Hz,再通过麦克斯韦方程组求出其他电磁场分量,就得到任意位置的电场和磁场。把Ez(r,φ,z)分解为Ez(r)、Ez(φ)和Ez(z)。设光沿光纤轴向(z轴)传输,其传输常数为β,则Ez(z)应为exp(-jβz)。由于光纤的圆对称性,Ez(φ)应为方位角φ的周期函数,设为exp(jmφ),m为整数。现在Ez(r)为未知函数,利用这些表达式,电场z分量可以写成Ez(r,φ,z)=Ez(r)ej(mφ-βz)把上式代入式(2.42)得到式中,k=2π/λ=2πf/c=ω/c,λ和f为光的波长和频率。这样就把分析光纤中的电磁场分布,归结为求解贝塞尔(Bessel)方程(2.49)。设纤芯(0≤r≤a)折射率n(r)=n1,包层(r≥a)折射率n(r)=n2,实际上突变型多模光纤和常规单模光纤都满足这个条件。为求解方程(2.49),引入无量纲参数u,

w和V。(2.49)因为光能量要在纤芯(0≤r≤a)中传输,在r=0处,电磁场应为有限实数;在包层(r≥a),光能量沿径向r迅速衰减,当r→∞时,电磁场应消逝为零。根据这些特点,式(2.55a)的解应取m阶贝塞尔函数Jm(ur/a),而式(2.55b)的解则应取m阶修正的贝塞尔函数Km(wr/a)。

u2=a2(n21k2-β2)(0≤r≤a)

w2=a2(β2-n22k2)(r≥a)V2=u2+w2=a2k2(n21-n22)利用这些参数,把式(2.49)分解为两个贝塞尔微分方程:(2.54)(0≤r≤a)(r≥a)(2.55a)(2.55b)因此,在纤芯和包层的电场Ez(r,φ,z)和磁场Hz(r,φ,z)表达式为Ez1(r,φ,z)(0<r≤a)Hz1(r,φ,z)=Ez2(r,φ,z)Hz2(r,φ,z)(0<r≤a)(r≥a)(r≥a)(2.56a)(2.56b)(2.56c)(2.56d)式中,脚标1和2分别表示纤芯和包层的电磁场分量,A和B为待定常数,由激励条件确定。Jm(u)和Km(w)如图2.7所示,Jm(u)类似振幅衰减的正弦曲线,Km(w)类似衰减的指数曲线。式(2.56)表明,光纤传输模式的电磁场分布和性质取决于特征参数u、w和β的值。u和w决定纤芯和包层横向(r)电磁场的分布,称为横向传输常数;β决定纵向(z)电磁场分布和传输性质,所以称为(纵向)传输常数。图2.7(a)贝赛尔函数;(b)修正的贝赛尔函数Jm(u)1.00.80.60.40.20-0.2-0.4-0.643210246810um=1v=0m=2(a)(b)m=112345wkm(w)m=0当m=0时,电磁场可分为两类。一类只有Ez、Er和Hφ分量,Hz=Hr=0,Eφ=0,这类在传输方向无磁场的模式称为横磁模(波),记为TM0μ。另一类只有Hz、Hr和Eφ分量,Ez=Er=0,Hφ=0,这类在传输方向无电场的模式称为横电模(波),记为TE0μ。当m≠0时,电磁场六个分量都存在,这些模式称为混合模(波)。混合模也有两类,一类Ez<Hz,记为HEmμ,另一类Hz<Ez,记为EHmμ。下标m和μ都是整数。第一个下标m是贝塞尔函数的阶数,称为方位角模数,它表示在纤芯沿方位角φ绕一圈电场变化的周期数。第二个下标μ是贝塞尔函数的根按从小到大排列的序数,称为径向模数,它表示从纤芯中心(r=0)到纤芯与包层交界面(r=a)电场变化的半周期数。

2.特征方程和传输模式由式(2.56)确定光纤传输模式的电磁场分布和传输性质,必须求得u,w和β的值。由式(2.54)看到,在光纤基本参数n1、n2、a和k已知的条件下,u和w只和β有关。利用边界条件,导出β满足的特征方程,就可以求得β和u、w的值。由式(2.56)确定电磁场的纵向分量Ez和Hz后,就可以通过麦克斯韦方程组导出电磁场横向分量Er、Hr和Eφ、Hφ的表达式。因为电磁场强度的切向分量在纤芯包层交界面连续,在r=a处应该有Ez1=Ez2Hz1=Hz2Eφ1=Eφ2Hφ1=Hφ2(2.57)由式(2.56)可知,Ez和Hz已自动满足边界条件的要求。由Eφ和Hφ的边界条件导出β满足的特征方程为这是一个超越方程,由这个方程和式(2.54)定义的特征参数V联立,就可求得β值。但数值计算十分复杂,其结果示于图2.8。图中纵坐标的传输常数β取值范围为n2k≤β≤n1k(2.59)相当于归一化传输常数b的取值范围为0≤b≤1,(2.63)横坐标的V称为归一化频率,根据式(2.54)(2.59)(2.60)图中每一条曲线表示一个传输模式的β随V的变化,所以方程(2.58)又称为色散方程。图2.8若干低阶模式归一化传输常数随归一化频率变化的曲线两种重要的模式特性

模式截止:电磁场介于传输模式和辐射模式的临界状态,这个状态称为模式截止

模式远离截止:当V→∞时,w增加很快,当w→∞时,u只能增加到一个有限值,这个状态称为模式远离截止

模式截止由修正的贝塞尔函数的性质可知,当→∞时,→,要求在包层电磁场消逝为零,即→0,必要条件是w>0。如果w<0,电磁场将在包层振荡,传输模式将转换为辐射模式,使能量从包层辐射出去。w=0(β=n2k)介于传输模式和辐射模式的临界状态,这个状态称为模式截止。其u、w和β值记为uc、wc和βc,此时V=Vc=uc。对于每个确定的v值,可以从特征方程(2.58)求出一系列uc值,每个uc值对应一定的模式,决定其β值和电磁场分布。当m=0时,电磁场可分为两类。一类只有Ez、Er和Hφ分量,Hz=Hr=0,Eφ=0,这类在传输方向无磁场的模式称为横磁模(波),记为TM0μ。另一类只有Hz、Hr和Eφ分量,Ez=Er=0,Hφ=0,这类在传输方向无电场的模式称为横电模(波),记为TE0μ。当m≠0时,电磁场六个分量都存在,这些模式称为混合模(波)。混合模也有两类,一类Ez<Hz,记为HEmμ,另一类Hz<Ez,记为EHmμ。下标m和μ都是整数。第一个下标m是贝塞尔函数的阶数,称为方位角模数,它表示在纤芯沿方位角φ绕一圈电场变化的周期数。第二个下标μ是贝塞尔函数的根按从小到大排列的序数,称为径向模数,它表示从纤芯中心(r=0)到纤芯与包层交界面(r=a)电场变化的半周期数。

模式远离截止当V→∞时,w增加很快,当w→∞时,u只能增加到一个有限值,这个状态称为模式远离截止,其u值记为u∞。波动方程和特征方程的精确求解都非常繁杂,一般要进行简化。大多数通信光纤的纤芯与包层相对折射率差Δ都很小(例如Δ<0.01),因此有n1≈n2≈n和β=nk的近似条件。这种光纤称为弱导光纤,对于弱导光纤β满足的本征方程可以简化为由此得到的混合模HEm+1μ和EHm-1μ(例如HE31和EH11)传输常数β相近,电磁场可以线性叠加。用直角坐标代替圆柱坐标,使电磁场由六个分量简化为四个分量,得到Ey、Hx、Ez、Hz或与之正交的Ex、Hy、Ez、Hz。这些模式称为线性偏振(LinearlyPolarized)模,并记为LPmn。LP0n即HE1n,LP1n由HE2n和TE0n、TM0n组成,包含4重简并,LPmn(m>1)由HEm+1n和EHm-1n组成,包含4重简并。若干低阶模式和相应的u值范围列于表2.2,图2.9示出四个低阶模式的电磁场矢量结构图。LP01HE11LP11HE21TM01TE01LP02HE12LP12HE22TM02TE02LP03HE13LP13HE23TM03TE030~2.4052.405~3.8323.832~5.5205.520~7.0167.016~8.6548.654~10.173低阶模式U(Vc)值范围表2.2低阶(v=0和v=1)模式和相应的u值范围四个低阶模式的电磁场矢量结构图

3.单模光纤的模式特性

单模条件和截止波长从图2.8和表2.2可以看到,传输模式数目随V值的增加而增多。当V值减小时,不断发生模式截止,模式数目逐渐减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V<2.405时,只有HE11(LP01)一个模式存在,其余模式全部截止。HE11称为基模。由此得到单模传输条件为V=2.405或λc=由式(2.62)可以看到,对于给定的光纤(n1、n2和a确定),存在一个临界波长λc,当λ<λc时,是多模传输,当λ>λc时,是单模传输,这个临界波长λc称为截止波长。由此得到(2.62)光纤传输的波动理论的主要概念和结论小结模式的概念与线偏振模归一化频率模截止频率与导模的传输条件单模传输的条件1、模式的概念与线偏振模波动方程的一个“特解”,表示电磁场的一种稳定存在形式,用电力线或磁力线将此形式描绘出来便是一种特定图案。这种电磁场分布的特定图案或称“场型”,被称为“模式”在均匀介质传播的光波可以认为是平面波,其电场和磁场的方向与光的传播方向垂直,而且是正交的两个分量,即横电磁波(TEM)。当光在由几种媒介组成的非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据传播方向有无电磁场分量可分为:横电磁波(TEM)—传播方向上无电场和磁场分量横电波(TE)—传播方向上无电场,有磁场分量横磁波(TM)—传播方向上有电场,无磁场分量混合波(EH、HE)—传播方向上既有电场也有磁场分量在这些电磁波中,有一部分的场型和传播速度(特征方程)是相同的,通常,我们把这些场型分布相同的模式称为简并模计算表明,能在光纤中存在的导模有TEon、TMon、HEmn、EHmn四种。线偏振模——LPLPmn模。(LinearlyPolarizedmode)弱导情况下的近似简化分析低次LP模与TE、TM、HE、EH模的对应关系简并模混合模简并度LP01HE11×22LP11TE01、TM01、HE21×24LP21EH11×2、HE31×24LP02HE12×22LP31EH21×2、HE41×24LP41EH31×2、HE51×24LP22EH12×2、HE32×242、模截止频率与导模

的传输条件光纤中可能存在各种模,若考虑它们能否稳定存在,先要确定某个模式能否存在的“门限”参数,这个参数的量纲和V相同,用Vcmn表示,代表mn序号的某模式(如LPmn)的截止频率。当客观条件小于此值时,这种模式便不存在,称截止。实际上是这种场型的电磁波不能在芯区形成驻波振荡,而向包层辐射出去了。各种模式截止的门限值与光波波长、光纤的折射率分布、a等具体参数有关。几种低阶模式的截止频率值模式LP01LP11LP21LP02LP12LP22LP13LP23Vc02.4053.8325.1365.5207.0168.65410.173对应的电磁场HE11HE21TM01TE01EH11HE12HE31EH21HE41TE02

TM02HE22EH51HE51HE13EH12HE32EH41HE61TE03TM03EH22EH23HE33理论计算对于阶跃光纤得出的部分模式的模截止频率如下表:导行条件:V>Vc

,V大于某一模式的归一化频率Vc,则该模式便在光纤中导行;截止条件:V<Vc

,V小于某一模式的归一化频率Vc,则该模式不在光纤中导行;临界条件:V=Vc

3、单模传输的条件在各模式的截止频率中,LP01模的Vc=0,最低,称该模为“基模”,或“最低次模”;LP11模的Vc=2.405,为第二低的截止频率,称该模为“次低阶模”,或“二阶模”;其它Vc更高,称高阶模。若在光纤中选取合适的a、n0、Δ、λ,可使V<2.405,从而抑制LP11模及所有高阶模的传输。由于Vc01=0,即基模永不截止。所以,单模传输的条件为:V<Vc11=2.405不同折射率分布光纤的单模传输Vc值:对阶跃型光纤,g→∞,Vc=2.405;对抛物型光纤,g=2,Vc=3.533;对三角型光纤,g=1,Vc=4.739;例:若想在目前的多模光纤中实现单模传输,应选用怎样的光波长?也就是说,如果有波长为14μm或更长的实用光源,且光纤在此波长下损耗低,则目前通用的多模光纤就可以作为单模光纤使用。4、单模光纤的模场直径(MFD)由于多模光纤传输的光能并不是完全集中于纤芯之中,而是有相当部分在包层中传输,所以很难用纤芯的几何参数进行描述。为了便于研究,在单模光纤中引入了模场直径这一参数来表征导光区域的大小。它是取代光纤芯径的参数,其近似计算见教材P36页(2-108)式。3光纤传输特性产生信号畸变的主要原因是光纤中存在色散,损耗和色散是光纤最重要的传输特性:

损耗限制系统的传输距离色散则限制系统的传输容量损耗定义:POUT--出纤光功率Pin--入纤光功率3.1光纤的损耗特性光纤损耗是通信距离的固有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传输系统的中继距离,损耗的降低依赖于工艺的提高和对石英材料的研究。若P0是入射光纤的功率,则传输功率PT为:这里代表光纤损耗,L是光纤长度,习惯上光纤的损耗通过下式用dB/km来表示:示例对于理想的光纤,不会有任何的损耗,对应的损耗系数为0dB/km,但在实际中这是不可能的。实际的低损耗光纤在900nm波长处的损耗为3dB/km,这表示传输1km后信号光功率将损失50%,2km后损失达75%(损失了6dB)。之所以可以这样进行运算,是因为用分贝表示的损耗具有可加性。第二传输窗口第一传输窗外吸收红外吸收瑞利散射0.22.5损耗(dB/km)波长(nm)OH离子吸收峰光纤损耗谱特性损耗主要机理:材料吸收、瑞利散射和辐射损耗第三传输窗口在1.55m处最小损耗约为0.2dB/km160017001400130012001500Attenuation(dB/km)Wavelength(nm)

20

10

0-10-20Dispersion(ps/nmkm)0.10.20.30.40.50.6ConventionalFiber(1440-1625nm)230ch360chAllWaveFiber(1335-1625nm)5thAllWaveeliminatesthe1385nmwaterpeakAdditionalchannelsareinOptimumDispersionrangefor10Gb/sDWDMAllWaveoffers>50%moreDWDMchannels!3rd4th5thAllWavevs.ConventionalFiberMoreUsableOpticalSpectrumAllWave®光纤范崇澄FS-89光纤的损耗机理1(吸收损耗)材料吸收紫外、红外、OH离子、金属离子吸收等,是材料本身所固有的--本征吸收损耗OH离子吸收:O-H键的基本谐振波长为2.73m,与Si-O键的谐振波长相互影响,在光纤通信波段内产生一系列的吸收峰,影响较大的是在1.39、1.24、0.95m,峰之间的低损耗区构成了光纤通信的三个窗口。减低OH离子浓度,减低这些吸收峰---全波光纤(AllWave康宁)光纤的损耗机理2(散射损耗)瑞利散射是一种基本损耗机理。由于制造过程中沉积到熔石英中的随机密度变化引起的,导致折射率本身的起伏,使光向各个方向散射。大小与4成反比,R=C/4(dB/km)因而主要作用在短波长区。瑞利散射损耗对光纤来说是其本身固有的,因而它确定了光纤损耗的最终极限。在1.55m波段,瑞利散射引起的损耗仍达0.12~0.16dB/km,是该段损耗的主要原因。光纤的损耗机理3(辐射损耗)辐射损耗又称弯曲损耗,包括两类:一是弯曲半径远大于光纤直径,二是光纤成缆时轴向产生的随机性微弯。定性解释:导模的部分能量在光纤包层中(消失场拖尾)于纤芯中的场一起传输。当发生弯曲时,离中心较远的消失场尾部须以较大的速度行进,以便与纤芯中的场一同前进。这有可能要求离纤芯远的消失场尾部以大于光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