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基层卫生健康公卫应急体系建设行动方案_第1页
推动基层卫生健康公卫应急体系建设行动方案_第2页
推动基层卫生健康公卫应急体系建设行动方案_第3页
推动基层卫生健康公卫应急体系建设行动方案_第4页
推动基层卫生健康公卫应急体系建设行动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动基层卫生健康公卫应急体系建设行动方案推动基层卫生健康公卫应急体系建设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要配备一名公共卫生医师。推动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实现全覆盖。持续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进急诊科达标、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发热诊室和患者转运能力建设,提升中心乡镇卫生院和设置发热诊室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酸检测服务能力。到2025年,中心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发热诊室建设比例达100%,一般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发热诊室建设比例达50%,提高基层疾控能力和应急反应水平。基层医疗机构面对的难关(一)信任危机基层医疗机构作为百姓最为便捷的测出病因并解决病情之所在,应当承担起健康守门人的责任。而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大病小病,亦或是疑难杂症,尽管大医院的人流拥挤,挂号困难,排队时长,流程繁琐,大家依然更愿意选择公立高等医院就医。很多人对基层医疗都抱着不放心、不正规的观念,基层医疗的现实状况也不断加深了人们对其不信任感。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来讲,其信息化水平低,无法完善信息化管理,无法对患者的病情长期记录观察。除此之外,基层医疗机构的资金设备也显得尤为不足,设备陈旧,使医疗人员的水平受到限制。上述种种原因都是导致人们对传统诊所信任缺失的重要原因。(二)医生发展空间受到局限现实中,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短缺,且基层医生来源多样,总体水平不高且个人水平参差不齐,相差较大。尽管现如今国家有相关政策支持补贴大学生下乡支援,但实际上基层设施建设的不完备与环境的不完善,久而久之,让大学生们失去下乡热情。而对于提升基层医生的整体水平,尤其全科能力,还没有形成有效机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缺少师资,人员较为分散,无法组织有效的现场培训。(三)抗风险能力弱医疗事故的发生难免,而基层医疗机构缺少一套成熟的流程应对医疗事故的发生,甚至许多基层医疗机构并没有购买医疗责任险。一旦发生事故,多年的经营毁于一旦,甚至关门倒闭。而如何强化基层医疗诊所的经营管理,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与提高应对事故发生的能力也成为待解决的难题。(四)患者数量少基层医疗机构的患者一般来源于周边居住的群体。一方面,医生的知名度传播不出去,同行众多,患者没有理由舍近求远;另一方面,基层医疗医生知识能力尚有欠缺。这样的情况导致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不放心,不但影响患者数量,也加大了诊断治疗的难度。另外,由于政策的原因,许多基层医疗机构无法纳入医保,患者的权益无法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实现,因此更多的患者更愿意去纳入医保的医院治疗。(五)医疗设备不足由于缺少相关政策的支持,基层医疗机构的资金有限,而医疗设备的成本之高,使投入与产出无法维持基层医疗的经营。基层卫生健康总体要求以满足广大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以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重点,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到2025年底,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达到基本标准,达到推荐标准的占比达到15%以上,达到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标准11家以上;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65%以上;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配备2名以上全科医生;村卫生室标准化率95%以上,公有化率85%以上。更好地保障城乡居民就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目前基层卫生事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的问题一是民营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医学知识陈旧,技术水平较低,处置紧急突发抢救工作能力不足。卫生管理水平和意识不足,容易引起医患纠纷和社会关注事件。二是基层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人员流转性大,甚至降低到最低要求村卫生站(室)依然无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三是医疗服务质量较为落后,较满足基本医疗需求而言,现在群众不仅是需要看病、拿药,更需要的是优质化的医疗服务。四是仍有医疗行业超出诊疗范围执业,其他行业以保健、养生为由开展非法医疗活动为正规医疗行业产生负面影响。五是部分民营医疗机构逐利思想严重,不注重医疗技术水平的学习、提升,导致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频发。(二)监督管理、行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监管力量严重不足随着社会需求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准入标准降低,医疗机构的数量大量增加,但行业治理要求日渐提升,数十年前的执法队伍的人员配备已经严重不匹配现有的监督工作要求,执法力量尤显薄弱。2、多平台数据不共享随着互联网+、智慧城市的深入,国家、省、市不同层级的监管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各自的监管平台,越来越多的监管平台均涉及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但各监管平台资源信息的不共享、上下信息的不互通。如执法人员无法及时了解所辖片区的单位本底情况,行政服务窗口无法了解本年度各个医疗机构的依法执业情况,反而降低了行政服务的质量,行政主管部门为服务群众要求让群众一件事跑一次,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信息不互通,群众相关资料准备不完善的情况往往需要跑几次,降低了群众的满意度。(三)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1、多部门监管联合机制未有效形成未形成有效的多部门监管联合机制,多流于形式,由区级牵头完成某项特定联合监管后未形成后续的联合监督机制。导致了认真开展诊疗业务、提供医疗服务的单位没有患者,类似做水光针、瘦脸针、正骨、理疗等项目的其他非法执业者盆满钵满,更加导致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流失。2、基层医疗机构承担了过多的行政工作基层医疗机构除了承担本辖区内的基本医疗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并做好医卫保障、疫苗接种、疫情防控的全覆盖,还要抽调一部分医务人员完成其他行政工作。导致了基层医疗服务工作的进一步缺失,公共服务不到位、医疗质量无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基本情况(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目前,全国有县级医院1.5万个,乡镇卫生院3.6万个,村卫生室62.2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35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6万个,基本实现每个县都有综合医院和中医院,每个乡镇有一所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一所卫生室,90%居民15分钟内可以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医务人员397.8万人,其中乡镇卫生院139.1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8.3万人,村卫生室从业人员达144.1万人(含卫生院在村卫生室工作人员)。2018年全国新增全科医生4.3万人,全科医生总数达到30.9万,壮大了基层医师队伍。(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近年来,持续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一是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医共体建设,进一步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逐步构建综合、连续、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县域和基层服务能力。二是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指导基层机构对照服务能力评价指南自评自查和整改提升。三是信息化助推能力提升,远程医疗基本实现对县级医院的覆盖并逐步向乡镇卫生院延伸。通过以上举措,基层服务能力逐步提升,2019年1-10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达36.6亿人次,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52%,其中,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9.0亿人次,村卫生室诊疗人次13.9亿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疗人次6.6亿人次,城乡居民看病就医需求基本得到保障。(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坚持防治结合,让疾病在基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是我国卫生健康工作用有限投入取得较高产出的关键。2009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启动,人均财政补助标准15元,城乡居民免费获得。2019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69元,项目服务内容进一步丰富,其中有12类项目主要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通过项目的开展,城乡居民甚至是最边远、最贫困的农民居民也可以公平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落到了实处。基层卫生监督改革思路(一)统一监督机构立执法形象当前在卫生监体制改革中,最热点和难点的问题是如何在全国上下形成一个统一的卫生监督执法体制,认为可以借鉴国内公安、工商、技监和税务等部门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可以在全市组建统一专职的卫生监督局,将区卫生监督机构变为市级公共卫生监督的派出机构。由市卫生监督局统一管理市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区卫生监督局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有条件的乡镇设置派出机构,从而从上到下形成统一的监督执法机构,真正体现卫生监督执法一体化管理体制。这是现阶段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卫生监督队伍和资源综合调配的最佳选择。(二)提高认识强化依法行政职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行政执法的重要性应有充分的认识,依法履行职责,加强领导,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加强对下级的检查、督促和培训,及时纠正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制度加以落实。(三)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增加投入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应按比例配置足够的监督人员,使监督工作真正做到有组织、有人员、有落实,创造条件增添必要的现场监测仪器和监督取证工具,确保基层卫生监督工作的科学性、严肃性和规范化。(四)进一步加大卫生行政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立良好的公共执法形象努力实现卫生监督与经营单位的自身管理相结合的法制化管理体制。严格工作程序,对不符合发证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不予发证,谁发证追究谁的责任,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者。积极开展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加强日常监督,扩大监督覆盖面,提高监督监测频次,提高执法力度。(五)加强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的自身建设建立培训考核制度,加强培训考核工作,使培训考核工作制度化。定期对卫生监督员进行资格认定及业务强化培训,包括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新技术、新知识、监督执法文书的正确使用及书写、档案资料的规范管理等,以提高其素质和执法水平。(六)争取各级支持配备必要的监督取证具和监测器,以维护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提供必要的科学家依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组织力量对卫生监督执法情况及监测技术的质量进行检查考核,不断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以利卫生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和实施。基层卫生监督存在的问题当前卫生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这就要求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必须顺应形势,抓住机遇,积极改革转变职能,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本人就基层卫生监督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叙述一些看法,供大家探讨。卫生监督作为保障人群健康的社会卫生干预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卫生部门管卫生的主要内容。卫生监督就是卫生行政执法。卫生监督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或上级依法委托授权单位依法对辖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及生产、经营单位或个人贯彻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条例、标准等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或行为,依法予以处理的行政管理或行政执法过程。这种监督是国家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国家强制执行法律、法规的行政行为,是保护人群健康的最有利和最有效的手段,是社会向着文明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几年来,国家相继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使卫生监督逐步走上了科学化、标准化、法制化运行的轨道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作出了显著的成就,从目前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状况来看,尚存在一些不足,需进一步完善基层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少数生产经营单位守法意识不强虽建立了卫生管理组织制度,但不认真检查落实,不能有效地执行本行业的国家标准和卫生要求。(二)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各地虽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前些年由于分级管理职责不够明确,加之基层卫生监督经费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开展的有偿服务是一条补充经费不足的途径,不少基层卫生监督机构为了求生存、促发展,对经济效益好的单位愿意管或抢着管,效益不好的单位不去管或相互推诿,出现了不监督就发证,只收钱就发证,只发证不管理或先发证后管理等违法现象。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公共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