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广东文综·17)表2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状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表2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A.抗日斗争成功,中苏贸易激增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亲密【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一边倒”答案:B年份苏联美国其他国家第一年302149第二年41.30.458.3第三年51.7590.00348.2382.(2015·山东文综·22)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确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化 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须要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更 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渐渐消逝【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中英建交【答案】B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标要求: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简述中国复原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重要外交活动为例,相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处理国家外交关系的根本原则是什么?国家利益(确定性因素)国家性质国家力气国内外形势外交无小事。——周恩来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挚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伯默斯顿根本原则:国家利益至上70年头新局面关键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复原推动建交热潮80年头新时期联合国50年头*奠基日内瓦、万隆会议同苏联等17国建交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结盟政策外交政策:基本准则:外交成就:开展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地区性国际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知识贯穿始终的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建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建国—50年代)(一)建国初的环境(严峻)1、国际:2、国内历史缘由:帝’与旧中国存在不同等外交关系现实缘由:百废待兴、基础薄弱,国力不强(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缘由)社、资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美帝孤立、封锁、包围中国课标: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内容含义评价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同等外交关系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同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坚决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我国不致孤立,但不利于打破外交僵局使我国变更了半殖民地时的外交地位(三)三大外交政策针对国民政府的外交针对帝国主义针对两大阵营对立合作探究①中国当时为什么要实行“一边倒”?而不走“中间路途”?②既要“独立自主”又“一边倒”岂不冲突?“一边倒”是历史的必定选择,因为当时两大阵营对峙,美国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而苏联则对中国赐予了大力支持和救济;实行“一边倒”可以壮大社会主义阵营,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绝不是盲目地听从苏联,二者并不冲突。(四)外交建树(成就)1.迎第一次建交高潮(17国),打破帝’孤立、封锁政策;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3.出席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4.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确定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与苏等17国建交提出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发挥主动作用——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知识结构建国初三大外交政策3.(15·浙江·38)学习历史,重在培育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实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三中心人民政府确定,西方国家假如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同等原则。……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指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殊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学问,概述新中国建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实行了怎样的方针和主见?简析上述方针和主见的影响。(10分)【答案】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一国两制”。4’主见:建立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2’影响:促使香港、澳门回来祖国,彻底结束外国列强的占据,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供应了新的范例。4’材料一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复原之时矣。——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材料二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4)综合上述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2分)(4)主题:外争国权,是中国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历史叙事的重要主题。(2分)4.(2016·全国卷1·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更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解析】50年头-一边倒,50年头末-60年头,两个拳头出击,60年头末-70年头,一条线一大片,80年头、90年头,无敌国外交,国家利益答案:B二、打开外交新局面(20世纪70年头)(一)复原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①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复原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20世纪70年头,广袤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气。③20世纪70年头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无力阻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复原。
课标:简述中国复原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问题的由来?什么时间解决?为什么能够解决?有什么意义?19712、标记:1971年第26届联大①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功,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②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③增加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力气。3、意义5.(2015·安徽文综·18)联合国大会关于“复原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事实上的确代表着绝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由此可见()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D.国际社会须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考点】中国复原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D(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1、缘由:中美双方利益需求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与苏争霸处于守势地位,面临来自欧日的挑战中国:利于应付来自苏联的威逼利于改善国际地位利于解决台湾问题时间事件意义1971.4美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试探之旅)1971.7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旋风之旅)1972.2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重大突破,正常化开始
(破冰之旅)
1979.1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2.进程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周恩来“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深受羞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起先了。”——《尼克松回忆录》1972年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美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断交、撤军、废约)宣布: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相互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正式建交——1979年1月1日3.影响①日本及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缓和了国际局势。②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③美国通过缓和对华关系,实现了亚洲战略收缩和从越南撤军的目标,改善了其在美苏争霸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双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是什么?中国在此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怎样的?(1)双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台湾问题。(2)中国的基本立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思考中美关系的现状如何呢?对立、摩擦: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联系、合作:高层会见频繁,经贸往来亲密,经济互补性强,合作领域广泛阻碍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台湾问题(三)中日建交中美关系的改善干脆促进了中日建交
2、过程: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签订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1973年正式建交;1978年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3、中日关系改善的意义结束了中日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对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的意义……1、缘由:(1)背景:(3)表现①奉行不结盟政策(突出特点)和对外开放政策②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和)③主动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亚太)④留意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上合)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①国际形势新变更: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②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2)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主动促进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60年头恶化中美关系惊惶中苏同盟裂开两只拳头回击改善“一条线,一大片”70年头突破和转机关键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联合国合法利的复原推动80年头后调整无敌国外交“不结盟”50年头基础参与两次国际会议同17国建交一边倒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三个世界”比较中国在各个阶段的外交政策及其特点。50年头(新中国成立初):特点:“一边倒”。缘由: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实行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逼,外交上孤立的政策。作用:中国坚决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成功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致于孤立。20世纪70年头:特点:扩大外交,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缘由: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边疆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作用: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促使中国同更多西方国家建交,扩大了世界影响。80年头起:特点: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缘由: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的发展须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须要。作用: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力气。同时,广泛的外交活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威逼。面对这种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和封锁,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则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不同等条约接着有效。探究:两个“新”中国政府执行的外交政策迥然不同,为什么?给你什么启示?缘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屈辱外交,因为资产阶级的懦弱与妥协,中国仍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行独立外交,因为国家已经独立,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启示: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独立的国家主权,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国家外交的坚毅后盾。反馈延伸巩固练习1.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美建交后中国复原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很多欧洲国家建交C.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D.“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与主权2.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高兴喜高兴奋兴过个年。”文中的“礼物”指的是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B.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D.苏联救济中国实施“一五”支配DB3.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①“不结盟”②“另起炉灶”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④“一边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响应,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中国提出这些原则的历史场合是A.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建交谈判B.同印度、缅甸等国协调邻国关系的外交会谈C.解决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国际会议D.探讨亚非国家发展问题的万隆会议BB5.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B.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C.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D.朝鲜斗争遗留问题6.下面是周恩来在1954年参与的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斗争和斗争扩大的危急,不能不加以亲密地留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斗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斗争同样应当停止。”你认为这次会议应当是A.第26届联大B.中苏建交谈判C.日内瓦会议D.亚非会议BC7.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进一步阐述的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是A.求同存异方针B.同等互惠原则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多边外交策略8.1955年实行的亚非会议是亚非两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陈毅同志曾赋诗“准则昭天下,精神重万隆”,对本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叙述不正确韵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B.美苏冷战对峙,加大了对亚非等中间地带的争夺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亚非拉国家广泛的支持和响应
D.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受到亚非国家的普遍关注CD9.中国政府评价一次会议时说:“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更,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驾驭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同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毅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旧金山会议D.26届联大10.新中国成立初期绽开外交工作的首要目标是A.打破帝国主义封锁B.提高国际地位C.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D.制定外交政策BA11.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其助手基辛格说:“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探讨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实行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缘由是A.苏联东欧国家支持中国B.欧洲国家日益走向联合C.美国霸权地位江河日下D.第三世界国家蓬勃兴起12.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是什么历史事务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B.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外交成功C.中国复关谈判成功D.中国复原联合国合法席位13.1971年其次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复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的提案,在76个投赞成票的国家中有26个非洲国家。毛泽东主席诙谐地说,是非洲挚友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这说明
①中非休戚与共、相互怜悯、相互支持
②中国受到非洲国家的敬重
③中国和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
④非洲的发展耍依靠中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4.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里宣读的公告是A.美国总统特使隐私访华的公告B.尼克松将要访华的公告C.《中美联合公报》D.《中美建交公报》15.2O世纪70年头初,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接见《时代》周刊记者时表示:“假如我有生之年有什么事要做的话,那就是要到中国去;假如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这段话反映的实质是A.尼克松景仰中国的传统文化B.尼克松渴望目睹新中国的面貌C.美国急于改善与新中国的关系D.美国多数人对中国不了解16.尼克松在其对外政策报告中说:“中国是一个博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当接着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假如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的力气,要建立稳定和长久的国际秩序是不行设想的。”他讲这番话的主要目的是A.歌颂中华民族的宏大B.说明发展中美关系的必要性C.主见建立和平共处的国际关系D.阐明中国对稳定国际秩序的重要性17.1972午,中日建交的干脆促进因素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C.中美外交关系的改善D.经济贸易发展的推动18.胡锦涛主席的“和谐世界”理论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也是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外交工作的阅历总结:以下外交政策和方针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的是①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②“求同存异”方针③“一边倒”④不结盟政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9.20世纪70年头,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①复原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中日邦交正常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20世纪70年头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因素不包括A.中国对斗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新的变更B.美国变更了其孤立中国的传统政策C.第三世界国家的广泛兴起D.中国在国际战略平衡中的地位凸显(18分)材料一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阅历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阅历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成功和巩固成功,必需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阅历,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摘自《新中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例题(1)建国初期,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而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际形势,简要分析其缘由。(6分)①近代中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阻碍中国独立发展(2分)在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曾经得到苏俄的支持。(2分)②建国初期:
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是两大阵营尖锐对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企图扼杀新中国政权(2分)(1)建国初期,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而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际形势,简要分析其缘由。(6分)答案考点:民主革命历程考点:一边倒的背景(2)材料二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请分别指出促成20世纪70年头和90年头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8分)材料二①70年头:国内:中国国力增加,复原联合国合法席位(2分)国外:中美关系起先正常化。(2分)②90年头:国内:奉行不结盟政策,主动开展外交,为经济建设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2分)国外:两极格局瓦解(2分)(2)材料二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请分别指出促成20世纪70年头和90年头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8分)答案﹙3﹚简要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头以来,中国是如何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影响的?(4分)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头,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①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②主动参与国际经济沟通与合作(4分,每点2分)答案再见!相互敬重领土主权、互不侵扰、互不干涉内政、同等互惠、和平共处意义内容标记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相互敬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扰、互不干涉内政、同等互利、和平共处发展同邻国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目的
过程
1953年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再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①包涵性:五项原则既适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于发展中国家,也适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②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协同投资基金合同范本格式
- 2025年终止代理合同
- 2025年门座式起重机司机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共享办公空间租赁合同深度解析
- 亨廷顿病的临床护理
- 脉络膜出血的临床护理
- 2025年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 2025年主治医师之全科医学301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
- 镰状细胞肾病的临床护理
- 新质生产力算力
- 上饶城投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学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陪诊师考试2024年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恒丰银行招聘笔试真题
- 课程顾问电话销售流程
- 陕西省关于低空经济政策
- 产品三观:打造用户思维法则
- DB11-T 864-2020 园林绿化种植土壤技术要求
- FBZ-3076低周减载控制装置技术规范书
- 六年级下册 人教版 数学 第六单元《图形与位置》课件
- 小红书搜索推广营销师认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