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涉江采芙蓉高一上必修课本P.140诗歌鉴赏6步走1知人论世3读懂情旨2读懂内容4描述意象、画面、意境6赏手法效果5析景情关系

《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南朝梁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东汉末年文人所作的19首五言诗,它们不是一人一时所作,也不是有机构成的诗集。这19首诗有的来自民间,有的则是文人模仿民歌所作,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

1知人论世

《新课程》学案P.227

萧统:梁昭明太子。《文选》: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地位: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刘勰《文心雕龙》誉为“五言之冠冕”。清陈祚明《采菽堂诗话》:“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

钟嵘《诗品》:“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一字千金。”无名诗人特点:平浅直白的文字展深情含蓄、委婉地表达内心郁积的痛苦

内容上,多表现夫妻、朋友之间的别离之情或士人的失意之感,感情深沉曲折,带有浓厚的感伤色彩,从中可以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逐渐没落的时代面貌。1知人论世

《新课程》学案P.227为什么《古诗十九首》中这么多别离与失意呢?“逐臣弃友、思妇劳人、托境抒情、比物连类、亲疏厚薄、死生新故之感,质言之、寓言之、一唱而三叹之”(王康《古诗十九首绎后序》)

内容上,多表现夫妻、朋友之间的别离之情或士人的失意之感,感情深沉曲折,带有浓厚的感伤色彩,从中可以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逐渐没落的时代面貌。1知人论世

《新课程》学案P.227为什么《古诗十九首》中这么多别离与失意呢?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路,上层士流结党吹捧,文人士子备受压抑。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因而也就有了思妇的闺怨和游子的羁旅乡愁。羁旅:长久在他乡作客。行役: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2读懂内容

涉江采芙蓉作者:佚名(汉代)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课本P.140《新课程》学案P.227一读:字音、形、义渡水低湿之地赠送??表结果wèihuán?为什么用还顾不用环顾?浩浩什么意思?2读懂内容

涉江采芙蓉作者:佚名(汉代)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课本P.140《新课程》学案P.227一读:字音、形、义渡水低湿之地赠送??表结果wèihuán还顾:回头看环顾:向四周看。漫浩浩=漫漫浩浩无边无际,形容时间的长度和空间的广度1、此句言:在其眼前的是漫漫无尽的长路和隔山隔水的浩浩烟云,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回乡均难成行2、时空的广大苍茫,反衬人的渺小无助,无能无力2读懂内容

涉江采芙蓉作者:佚名(汉代)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课本P.140《新课程》学案P.227二读,读懂省略(主语),身临其境渡水低湿之地赠送??表结果wèihuán1、采芙蓉的是谁?2、所思者是谁?3、写诗者的身份是谁?2读懂内容

课本P.140《新课程》学案P.227二读,读懂省略(主语),身临其境1、采芙蓉的是谁?思妇

芙蓉,谐音双关:夫容莲子:怜子2、所思者是谁?游子、征夫、劳人2读懂内容

课本P.140《新课程》学案P.227二读,读懂省略(主语),身临其境3、写诗者的身份是谁?1)思妇妇采莲,思夫(实写)

夫在途,思妇(虚写)妇感慨:同心而离居,我只能忧伤地思念你直至终老。2)征夫妇采莲,思夫(虚写)

夫在途,思妇(实写)夫感慨:同心而离居,难道我们只能忧伤地互相思念直至终老?/难道你(美人)只能忧伤等我到终老?你认为哪一种表达更好?3读懂情旨

课本P.140《新课程》学案P.227三读,找中心句和诗眼涉江采芙蓉作者:佚名(汉代)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3读懂情旨

课本P.140《新课程》学案P.227三读,找中心句和诗眼涉江采芙蓉作者:佚名(汉代)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4描述意象、画面、意境

课本P.140《新课程》学案P.227意象画面意境4描述意象、画面、意境

课本P.140《新课程》学案P.227意象画面意境

芙蓉

兰草

芳草

远道长路游子行役图女子采莲图孤独、苍茫美好、欢乐5析情景关系

课本P.140《新课程》学案P.227景色画面意境情关系

芙蓉

兰草

芳草

远道长路游子行役图女子采莲图孤独、苍茫美好、欢乐忧伤忧伤5析情景关系

课本P.140《新课程》学案P.227景色画面意境情关系

芙蓉

兰草

芳草

远道长路游子行役图女子采莲图孤独、苍茫美好、欢乐忧伤忧伤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哀景衬哀情6赏手法效果

课本P.140《新课程》学案P.227手法

效果

写景

写人叙事抒情6赏手法效果

课本P.140《新课程》学案P.227手法

效果

写景

含蓄委婉直白强烈朴实真挚写人比兴、借物喻人使人物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叙事抒情以少胜多、真切凝炼虚实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白描内涵丰富、给读者想象空间思考

参看:《新课程》学案P.227如何完整鉴赏一首诗歌?思考

参看:《新课程》学案P.227如何完整鉴赏一首诗歌?1、总论点:《涉江采芙蓉》是游子思乡之作。2、扣文本:内容描述(含景、人、事手法)3、细致分析每句特色(内容+小情旨+手法效果)作业

参看:《新课程》学案P.227选取一首《古诗十九首》中的其他诗歌,写鉴赏文章,不少于400字,要求原创。古诗十九首--最受学生欢迎5首

涉江采芙蓉作者:佚名(汉代)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材料6;《新课程》学案P.227古诗十九首--最受学生欢迎5首

迢迢牵牛星作者:佚名(汉代)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zhuó

zhùmòmò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宋代〕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材料10;《新课程》学案P.230古诗十九首--最受学生欢迎5首

明月何皎皎作者:佚名(汉代)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擢zhuó杼zhù脉脉:mòmò材料19古诗十九首--最受学生欢迎5首

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遗:wèi材料19古诗十九首--最受学生欢迎5首

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牖:yǒu材料2纤纤:xiānxiān古诗十九首--最受学生欢迎5首

迢迢牵牛星作者:佚名(汉代)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zhuó

zhùmòmò材料10;《新课程》学案P.230诗歌中的意象该怎样鉴别呢?

诗歌离不开意象,诗人一般是通过客观景物来寄寓自己的情感。然而,自然界的山川草木、风花雪月是没有情感的,当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其中,这便产生了意象。因此“意”即主观情志,“象”即客观景物。主观情志与客观景物的有机融合就是意象。意象的创设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它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对客观事物所寄寓的情感存在着个性,同一国度同一民族对客观事物所寄寓的情感又存在着共性。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传统的诗歌意象。我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诗歌意象

一.以荷花比喻不同流合污或出淤泥而不染。如: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2.周敦颐的《爱莲说》;二.以折柳(杨柳)、《杨柳枝》、《关山月》借指惜别或离愁别续。如: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2.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三.以春草比喻离别的愁绪。如:1.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四.以冰雪、比喻品格高洁、冰清玉洁。如: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2.应念领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五.以蝉比喻品行高洁。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