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文阅读”分点解析
一、考纲要求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3、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6、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及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命题指向
文学作品主要包含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四类。命题者往往选取散文为阅读材料,考一篇散
文中作者所表露的情感及表现作者情感的方式是什么,作者的情感世界有什么发展变化,情感产生
的缘由是什么等。我们读散文,就应当这样去探究作者的“情缘”。命题者特别喜欢考散文中用以
寄托情感、表现情感的“情物”。应当说明,这里所说的“物”是广义的,可以是人物、事物、景
物、器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任何一篇课文,都不要避免地涉及到上面所说的某个或某些“物”。
应当说,一篇优秀的散文,总是以“物”作为载体来揭示理念、传达情感的。
三、考点连线
专题一:理解词语句子
“重要词语”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词语。要注意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重要
句子”是指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的重点一种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一种是结构较
为复杂的句子。
词、句是相对手段、章而言的语言单位;在文章中,词语和句子都存在于文段、文章这一特定
的语言环境中并与之构成了有机的语义联系。因此,要理解利阐释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意思,除了
要对这些词语和句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体悟外,还应当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明确它们与
上下文的语义联系,利用上下文的语境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阐释它们。
窍门点击
(-)“重要词语”理解角度
(1)与写作对象或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词语,从主旨内涵上开窍。
(2)代词和具有指代作用的词语,从文中的指代义上开窍。
(3)同义词或近义词,从在文中含义的差别上开窍。
(4)文中被临时赋予的特殊含义和深层意义词语,从解释句开窍。
(5)运用修辞的词语,从修辞作用上开窍。
(6)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从词语的语境义开窍。
(7)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的词语,从结构功用上开窍。
(-)“重要句子”含意
1、重要句子类型
(1)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
的“文眼”。
(2)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理解对文脉的
推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句子。
(3)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性或引导性的语句。
(4)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意的语句。
(5)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然。
或:
(1)起,始句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转承的作用。
(2)主旨句它的位置不一,或开头或中间或结尾。
(3)衔接句这种句子有承上启下作用。
(4)深:化句在语段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升华主题深化主旨的作用o
⑸'警示句:它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
(6)矛盾句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寄托了深刻的寓意。
(7)■情感句它凝聚了作者的喜怒哀乐、褒贬扬抑。
(8)引用句名言名句表现一定的思想内涵,也常作设题点。
(9)比喻句用比喻的方法说理抒情。
(10),总结句或总结概括,或留有余地,或饱蘸笔墨抒情。
(11)结构复杂的语句这种句子是难点所在.
(12)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子也是难点句子。
(13)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句子。
2、对句子在文章中的意思,要利用上下文的语境来进行正确理解和阐释,“前后勾联”、“表里
参验”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所谓“前后勾联”,是指根据文章整体性的原则,将匕下文勾联•起,从文章主旨、相关的内
容和表达的目的与技巧等角度审视作者的遗遣词用语,领会它的意义。所谓“表里参验”,是指根
据由表及里的原则,根据作者遣词用语的意图,从语表含义进而仔细琢磨出作者所要表现的内在的
深刻含义。“前后勾联、表里参验”强调的是,根据构成文章的诸因素之间有着既互相制约又互相
推衍的特点,来实现文意的理解。
①从句子在语段中的地位开窍
[开窍门路]关键语句往往在文章中成语段中起关键作用,要理解它,必须注意它本结构和修饰
限制成分,同时必须考虑它在文章中处于什么地位,比如说,如果句子在文章、语段中是起着总起
的作用,那么理解它必须从它所领起的那些内容去看、去找,如果句子在文章、语段中是起小结的
作用,那么理解它必须从它的上文去看、去找相关信息,无论总起还是小结,关键要看句子的“管
辖”范围,从句子的管区内寻找答案。
②从本句的修饰开窍
[开窍门路]从句子结构入手,抓住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份,它们在一定程
序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
③从句子的修辞手法开窍
[开窍门路]一些重要的句子,常常使用修辞手法来表达内涵深刻的意义,分析时要紧扣修辞义
追本溯源,理解句子的实在含义。
专题二筛选与整合
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与整合的过程。所谓''筛选",就是按照考题设定的阅
读目的对文章进行分析,准确、快速、有效地辨别并获取命题所要求的信息。所谓“整合”,就是
对筛选所得的信息做出正确的认知,把握各信息材料之间的关系,并能归纳综合,或者按照命题要
求进行信息重组。在表述题中,“筛选与整合”主要是根据一定的内容要求获取相关的信息要点,
并再通过语言转换达到信息的重组;
窍门点击
(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指的是在阅读中对信息的搜寻、辨别、摘选和对信息进行转换、
组合、概括的过程。筛选和整合要注意:
1、正确理解文意和题意,确定筛选范围,即索检相关的信息区域,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找出
相对应的内容,然后再对诸多信息进行检视。
2、在索检相关的信息区域过程中,善于借助信息标志,如关联词语、表顺序词语、指代性词
语、插入性词语、首括句、总结句、过渡句、呼应句、设问句、反问句等。
3、信息有显性信息,也有隐性信息,有文章中的真实信息,也有命题者编拟的作为错误选项
的“虚假信息”。要反复认真分析比较,去伪存真,对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
4、筛选之后,还要对相关的语言材料进行归纳和综合,并用准确的语言进行信息加工,或把
筛选后的信息按要求重新组合。
(三)筛选的要诀
筛选能力,指能够从阅读材料中选择出重要信息的能力。平常阅读,往往择要筛选材料所传输
的信息。高考在解答选择题时,则依据题干的要求,判断命题者所列的从文中筛选出的信息选项的
正误。
筛选信息,特别要注意筛选的依据,筛选的依据主要是筛选的目的和阅读的文本。
筛选信息时,要仔细推敲题目,准确把握题意,大体框定相关的阅读语区。找准与试题的选项
对应的原句.这是筛选的关键。有时可以找到几处原文,但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有时筛选铝的
几处原文又可以互相补充。要仔细分析比较。
(四)筛选的案例文章
现代文阅读整体探究感悟方法探略
范洪冰
整体阅读不仅仅指了解文章大意(情感、观点、主旨)方面;还包括文章的结构思路、写作技巧、
语言特色等。回顾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对现代文阅读整体感知能力的考查,已从对文章内容整体
理解的表层,过渡到对文章的艺术技巧、语言揣摩、综合评价的深层,更关注考生对文章的文化底
蕴、哲理思辨、人文精神等把握。
现代文整体阅读复习要重在阅读思维方法的掌握、阅读能力的提高,培养同学们的阅读能力,
即理解、筛选、分析、概括、归纳、评价能力。因此,复习的重心应该是过程性的,着眼于文章的
理解、信息的指向、设问所在的语境,重视问题思考的周密性、准确性。要让每一个同学都掌握多
种复习方法,让每一道题目都有解决的具体思路和途径。
下面以07高考江西卷现代文阅读题《泰山很大》为解读范例,详细展示现代文整体探究感悟
的思维模式,进而掌握整体解读文章的方法技巧。
《泰山很大》第一节
描写泰山是很困难的。它太大了,写起来没有抓挠。(中心句、领起下文)1.三千年来,写泰山
的诗里最好的,我以为是《诗经》的《鲁颂•宫》:“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岩岩”究竟是一种
什么感觉,很难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体会到泰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詹即瞻。说是在鲁
国,不论在哪里,抬起头来就能看到泰山。(叙)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议)(正)2、
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高矣!极矣!大矣!
特矣!壮矣!赫矣!惑矣!”完全没说出个所以然。(版)这倒也是一种办法。人到了超经脸的景色之
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议)(反)3、杜甫诗《望岳》,自是绝唱,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句话就把泰山概括了。(轨)杜甫真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伟
大的现实主义者,这一句诗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的忠帼.(议)(正)4、相比之下,李白的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就有点洒狗血[注李白写了很多好诗,很有气势,但有时底气不
正,便只好洒狗血,装疯。他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议)(反)杜甫的诗当然受
7《鲁颂•围宫》的影响,“齐鲁青未了”,当自“鲁邦所詹”血(议)5、张岱说“泰山元气浑厚,
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这话是说得对的。(叙)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郦道元写三峡可
以取法。(议)(正)6、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刻琢精深,以其法写泰山那不大适用。(议)(反)
第一步:找出文章中抒情议论的句子,并注意笔法的研讨(见斜体字)。归纳得出结论:
第二步:举要删繁,求同存异。得出结论。
1.泰山自然气象大、气魄大、境界大;
2.泰山人文内蕴深厚、文化景观多.
3.从《诗经》到汉武、从李白到杜甫等对泰山的描写,可以看出他们内容、思想、风格各不相
同、千姿百态。
同样手法解读《泰山很大》第4节
同样,我对一切伟大的人物也只能以常人视之。泰山的出名,一半由于封禅。封禅史上最突出
的两个人物是秦皇、汉武。唐玄宗作《纪泰山铭》,文词华缗而空洞无物。宋真宗更是个沐猴而冠
的小丑。对于秦始皇,我对他统一中国的丰功,不大感兴趣。他是不是“千古一帝”,与我无关。
我只从人的甭度来看他,对他的“蜂目豺声”印象很深。我认为汉武帝是个极不正常的人,是个妄
想型精神病患者,一个变态心理的难得的标本。这两位大人物的封禅,可以说是他们的人格的夸大.
看起来这两位伟大人物的封禅实际上都不怎么样。秦始皇上山,上了一半,遇到暴风雨,吓得退下
来了。按照秦始皇的性格,暴风雨算什么呢?他横下心来,是可以不顾一切地上到山顶的.然而他
害怕了,退下来了.于此可以看出,伟大人物也有虚弱的一面。汉武帝要封禅,召集群臣讨论封禅
的制度。因无旧典可循,大家七嘴八舌瞎说一气。汉武帝恼了,自己规定了照祭东皇太乙的仪式,
上山了。却谁也不让同去,只带了霍去病的儿子一个人。霍去病的儿子不久即得暴病而死。他的死
因很可疑,汉武帝究竟在山顶上鼓捣了什么名堂,谁也不知道。封禅是大典,为什么要这样保密?
看来汉武帝心里也有鬼,很怕他的那一套名堂并不灵验,为人所讥。
第一步:找出文章中抒情议论的句子,并注意笔法的研讨(见斜体字)。
第二步:举要删繁,求同存异。得出结论:
1.由于政治目的,帝王多来泰山封禅。
2.泰山由封禅而出名。
3.帝王封禅,是他们的人格的夸大,有虚弱的一面。
再来解读2、3、5、6、1、节:
第2节: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徐志摩写泰山日出,用了那么多华丽鲜明的颜色,真
是“浓得化不开,但我有点怀疑,这是写泰山日出,还是写徐志摩?我想周作人就不会这样写。周
作人大概根本不会去写日出。
第13节•.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对泰山不能认同。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
格格不入.我十年间两登泰山,可谓了不相干。泰山既不能进入我的内部,我也不能外化为泰山。
山自山,我自我,不能达到物我同一:山即是我,我即是山。泰山是强者之山一一我自以为这个提
法很合适,我不是强者,不论是登山还是处世.我是生长在水边的人,一个平常的、平和的人。我
已经过了七十岁,对于高山,只好仰止。我是个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以惯写小桥流水之
笔而写高大雄奇之山,殆矣。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小鸡吃绿豆一一弓甥'\
第5节:但是,又一次登了泰山,看了秦刻石和无字碑(无字碑是一个了不起的杰作),在乱云
密雾中坐下来,冷静地想想,我的心态比较透亮了.我承认泰山很雄伟,尽管我和它整个不能水乳
交融,打成一片。承认伟大的人物确实是伟大的,尽管他们所做的许多事不近人情。他们是人里头
的强者,这是毫无办法的事。在山上呆了七天,秋对名山大川、伟大人物的偏激情绪有所平息.
第16节:同优灵也更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微小,我们平常,更进一步安于微小,安于平常.
第7节:这是我在泰山受到的一次教育。从某个意义上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
值。
第一步:找出文章中抒情议论的句子,并注意笔法的研讨(见斜体字)。
第二步:举要删繁,求同存异。得出结论:
1.作者原来对泰山不认同,再次登泰山,心理有变化。
2.最初的偏激情绪有所平息,最终安于微小,安于平常。
3.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
综合以上归纳的信息:
第1节得出结论:1.泰山自然气象大、气魄大、境界大;泰山人文内蕴深厚、文化景观多.2.
从《诗经》到汉武、从李白到杜甫等对泰山的描写,可以看出他们内容、思想、风格各不相同、千
姿百态。
第4节得出结论:1.由于政治目的,帝王多来泰山封禅。2.泰山由封禅而出名。3.帝王封禅,
是他们的人格的夸大,有虚弱的一面
第2、3、5、6、7节得出结论:1.作者原来对泰山不认同,再次登泰山,心理有变化.2.最初的
偏激情绪有所平息,最终安于微小,安于平常。3.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
由总结出的三块信息,最终得出该文16题答案:A、从不同文化人对泰山的描述,写泰山境
界宏大;B、从不同帝王的封禅,写泰山政治文化内涵博大;C、从作者认识变化,写泰山对人心灵
震撼力巨大。
由上所得,归纳出现代文阅读整体探究感悟思维模式和解题方法技巧如下:
1.理清文脉,兼顾笔法。(以理为环、以情为线)
2.举要删繁、求同存异。(去繁取精、去表存真)
3.高瞻远瞩、随问提炼。(提升境界、有的放矢)
大家知道,除了以上的阅读思维外,我们还要考虑以下的方方面面。
一般而言,“整体感知——细部探究——重点感悟”是阅读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具体答题过程
中,要做到严谨答题思维、规范解题答案,应遵循着这样方法:“整体阅读把握文意——理解问题
准确定位——根据语境寻找信息一一筛选词语组合答案——综合题意妥帖表达——对照文本换位
验证”。整体阅读感悟的具体入手点如下:
1.从题目、作者、已知信息入手,把握文章大概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基调。
2.抓开篇、观结尾,把握文章结构,推敲段落蕴涵,揣摩文章脉络,体悟主旨情感的核心所
指。
文章基本的结构:前后照应、总分总。首尾照应能使文章前后连贯、浑然•体。这不仅仅是适
用于整篇,在某一个段落也如此。开篇在文中一般常见为两种形式:一为开门见山的开篇点题式,
开篇即从主题、内容方面总领全文,张一文之本,举一文之纲。二为曲径通幽的形象导入式,设下
悬念,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开篇注意抓文眼。结尾通常有两种作用:一为总括全文,对文章内容作
整体收束;二为深化主题、升华情感,对文章意蕴情感作更深的挖掘。卒章显志是也。同样的方法:
解读每一段时亦要注意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的关键字眼。段落蕴涵的推敲重在对内在文意走向的观
察,要在写什么人、叙什么事、抒什么情、明什么理等方面入手揣摩,进而梳理文章脉络,把握主
旨情感核心
3.抓住联结词语,理清结构层次。
通过作者的感情基调可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入手处是看得见的联结词语。作者对材
料的组织安排方法可分为笔联、意联两类。笔联,指文章前后互相照应衔接的语言形式,也就是“语
脉”。意联,指文章前后内容、情感的内在联系,也就是“文脉”。联结词语不仅仅是指关联词语,
还应该包括具有过渡作用的句子(承上启下〉。此外也注意到标点符号(如冒号有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
破折号:解释、转折、递进,一般都是它们的特殊用法)在某一段中的作用;当然,在文中具有抒情、议
论内蕴的句子、特殊语气的句子也要重点关照。
读文章的关键是把文章读活了,也就是说,在读者的眼中,可以依据一定的鉴赏要求而把文章
打散读、打乱读、重新建构读。我们要求由“躺着读”到“站着读”、再由“站着读”到“跳到空
中读”,也就是解读的层次不断提高,解读的境界不断提升。当然,这些要求是建立在学生达到新
课标要求的300字阅读量的基础上。本文也只是就解读文章肤浅地谈了谈个性化的感悟,旨在努力
探究文章解读的方法,提高复习迎考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
专题三分析与概括
这一部分主要复习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三个知识点:①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②归纳
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对文章结构与思路的把握有赖于对文章的细致阅读,尤其是解题前的通读全文。所谓“文章思
有路,遵路始识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分析与概括是两个相对应的思维方式。分析是从复杂到
简单,将事物分解为若干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弄清彼此间的差异;概括是从简单到复
杂,将若干事物依据其共同特征归结在一起,以体现彼此间的关系,实现对整体的认知。
窍门点击
文学作品讲求立意谋篇,这些都与思路有关。对思路的把握,往往关系到结构层次的分析、内
容要点的整理、文章主旨的归纳和表现形式的理解等诸多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在解答阅读
试题之前,细致地阅读试题提供的文本,尽可能沿着文章作者的思维的转迹走一遍,以求对文章有
一个更深入、更准确的认识。这是解答阅读试题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前提。
不同的文章,思路不同,理清思路的方法和途径自然也不同。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弄清作品
的体裁特点,然后弄清作品写了什么人(事),如何安排情节与线索,表达了什么感情,用了什么
手法等。
(一)思路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反映,是作者为实现表达目的而确定的文章内容和先后顺
序。把握文章思路,就是把握文章各部分的内容,发现各层意思之间的内在联系,揣摩作者的构思
过程。理清文章思路大致包含这两个方面:
1、理清结构。阅读文章,应当把握信它的框架,看出作者“编织”文章的基本路数,弄清文
意的来龙去脉。理清结构,可以着眼于局部,也可以着眼于全篇。着眼于局部,对某一段或段中的
某一部分,要理清层次,分析层次间的关系。着眼于全篇,即弄清文章的开头、结尾以及文章的怎
样渐次展开和步步推进,以实现对文章主旨的表达。
2、理清语脉。语脉,即行文的脉络。理清语脉,即分析语句间的意义关系,梳理行文的语意
走向,把握语句顺序的安排与其根据。理清语脉,可以借助对统一线索、过渡、照应等的分析,借
助对关联词语所表示的语意关系的辨识,借助对指示代词和其它指代、借代、喻代类词语的指代内
容的确认,也可以借助对表示肯定、否定、强调、揣测和有所保留、有所暗示等词语含义的理解。
(二)分析文章结构和把握文章思路一般可以分三步。第一步,粗渎全文,看这篇文章主题谈
的是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情,这一步的作用是把握文章全貌。第二步,以段为单位仔细读,
然后用简明的一两句话把段意标示出来,这一步的作用是把几百上千字的文章浓缩成几句话,显露
出文章的脉络。第三步,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这一步的作用是理清脉络,把
握全文的结构。
1、逐段细读,标示段意,常见的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寻找中心句。②根据关键词语归纳。③如果既没有中心句,也没有关键词语,那就要调动已
学过的知识自己概括。
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把握文章思路时,要善于借助作者对思路展开轨迹的提示。
①借助过渡段。②借助承递性词语。③借助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④借助文章标题。
(三)分析、概括是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不过因试题的不同,有时侧重
于分析,有时侧重于概括,有时两种方法同时使用。一般地说,现代文阅读题目中,对词语句子的
理解,对文章结构、思路的认识、对信息的筛选,多用分析的方法:而对信息的提取、对文章内容
主旨的归纳,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把握,则需综合运用分析与概括的方法。那么,怎样提高分析
与概括的能力呢
1、如何概括,在方法上也多种多样。可把文中的关键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答案;可在阅读
中仔细体会、推敲领会句段的含义,结合作者意图对内容进行提炼加工:有时需要概括的内容包含
了多层意思,要依据试题的要求进行取舍,注意概括的周全
2、概括有三种方法:
①提取要点,即判定中心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
②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
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
③综合归纳,即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抽象说明。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内容,它要求
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经过提炼把几个要点综合起来。
(四)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思想要防止下列几种毛病:
1、归纳不完整,有重要遗漏。
2、任意拔高,把文中没有的意义强加给读者。
3、概括的角度不对。
4、分不清信息的主次,不能整体上把握文章。考生在概括归纳内必须分清主次,学会排除冗
余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进行概括。
5、不能摆脱自己的“思维定式”,想当然,把自己的观点当成了作者的观点,不是随文就理,
而是越俎代庖。
6、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分散在文章的各个
段落、层次、渗透在字里行间,作者在文章中引述的材料和观点,也往往分散在各个角落,因此,
必须综合考虑,整体把握,才能正确地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无论是分析还是概括,都要从命题出发、看命题要求从哪个角度,依据什么标准进行分析或概
括。分析要注意分为哪些部分,是否交叠,有没有多余或遗漏。概括也要注意综合哪些内容,怎样
整合,有没有多余或遗漏。
(五)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是指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憎恶,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
其表述因文体、风格、表达需要等的不同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有的直接说出,有的间接
表现(如取譬设喻);有的集中议论抒情,一目了然,有的则分散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在具体
的分析概括时,首先要抓住文体特点,如抓住一些议论性或抒情性关键语句。其次,要抓住一些标
志性词句,如“认为”、“觉得”和•些主旨句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通篇把握整篇文章的大意是
最基本的要求。
专题四鉴赏与主价
考点连线
这一部分主要复习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两个知识点:①鉴赏文件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评价能力是语文诸能力层级中的最高层级。文学作品的阅读考查中更强调对语言的品味、
技巧的把握、形象的诠释、意蕴的理解等。高考文学作品阅读试题采取表达题的设题方式,对平时
不善于组织文字的学生无疑增加了难度。如何克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弱点,做到根据命题
的意图与要求准确编拟答案,只在训练中要认真揣摩和努力提高。
窍门点击
(-)分析文学作品塑造的形象、流露的情感、运用的手法、表达的观点、蕴含的意趣以及所
反映的社会生活,评价其优劣、高低,分析其美感因素,判断其审美价值,是文学鉴赏的主要内容。
落实在高考试题中,往往考查:文章的内容观点及其评价,谋篇布局及其用意,写作技巧其效果,
语言魅力以及风格特征。不同的体裁又有不同的侧重。
1、散文:找线索,理思路,明确文章主旨;析词义,明感情,领悟隐含信息;找开头,重结
尾,全力寻找“文眼”;掌握形与神、情与景、托物与言志的关系;品语言,辩意境,探求艺术风
格。
2、小说:把握情节发展的环节,揣摩作者的独特匠心,从高潮和“点晴”挖掘作品的主题;
根据小说环境来了解人物活动的背景,通过情节分析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透过人物描写来发掘
人物的精神世界;分析作者运用文学技能的特色及其在表现主题、刻画人物中的作用。
(-)这些是文学鉴赏的基础知识。文学鉴赏是运用这些知识对作品进行分析评价的过程,复
习中我们要做到对这些知识了然于胸,然后才有可能运用自如。同时,在文学鉴赏中我们还要注意:
1、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要立足于把握整体。在试题中,常常看似要求就某一句话
或某几句话进行评价鉴赏,实则涉及全篇。要瞻前顾后,切勿断章取义。
2、要联系写作背景、写作目的、文章主旨、作者态度、社会意义等方面去评价鉴赏;分析写
作技巧要联系思想内容,做到文道统」就写作技巧而言,它不但要求判断作品运用的是哪种写作
技巧,而且侧重于对其作用的分析,弄清其表达效果。
3、在评价鉴赏中,一是要抓住关键性语言。无论是何种体裁的作品,关键性材料总是最能说
明文章的思想内容、帮助我们进行评价鉴赏的。二是评价要客观公正。要从作者和作品的客观实际
出发,讲究分寸,切忌下列三点:
①无中生有——凭空想象,主观臆测,答非所问,导致你的分析与作者和作品的客观实际出现
偏差,甚至风马牛不相及。
②有失分寸——不顾作者和作品的具体实际,对作品中表达的某种感情或产生的艺术效果,以
为说得越玄乎越好,妄加引申。
③生搬硬套——不对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进行具体分析,而套用人们对该作者总体创作或
其它作品的评价,缺乏针对性。
而所有这一切说到底就是一个“情”字。有哪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表现作者的情感意蕴的
呢?因此,阅读鉴赏要“披文以入情”,即,从作品的鉴赏分析入手,具体地、客观地、深入地去
品悟作者在作品中表现的是什么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这种思想感情,以及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所起
到的客观实际效果。但是,这个“情”主要是作者和作品中流露出的“情”,在鉴赏中要使我们的
情感体验与作品的客观实际相一致。而有的考生认为,既然文学鉴赏具有较浓的主观色彩(甚至有
人就把这类试题叫做“主观题”),阅读时就不自觉地用自己的主观情感来代替对作品的客观体验,
鉴赏和评价就难免与实际有出入。
(三)要注意品味语言。
语言品味主要侧重于如下几点:
(1)词语理解。一般文学作品词语内涵极为丰富,怎样去理解词语?这就要借助于丰富的文
章内容来体味、理会。
(2)富有特殊含义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运用了修辞方式,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或排
比,或对偶,内涵随语境而变化。
(3)给某些事物以特殊意义,或用象征、类比手法,使事物有了一层特殊的意义。
(4)有些诗文的引用与作用,也是命题者易出题的契机。诗文的引用是作者借鉴、借用来表
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形式,是为了说明证实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的。
(四)对文章的写作特色进行鉴赏,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从材料组织上看,材料的选择是否围绕中心,安排是否详略得当,组织材料的方式采取
时间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补叙),还是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组织材料上有无线索贯
穿,还是双线(主次、明喑)贯穿。
(2)从表达方式上看,采用了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中的哪一种,或是兼而有之。
(3)从语言上看,具有什么样的语言风格。语言的锤炼、修辞格的使用有何特点。
(4)从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上看,可以分别从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细节描写、场面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方面采分析人物的性格,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色。
(5)从作品结构上看,可以分别从写作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等
方面鉴赏。
(6)从议论文、说明文的结构,议论说明的方法上看,结构是否严谨、逻辑性是否强,使用
了哪几种议论说明的方法。
(7)从表现方法上看,常见的有渲染、衬托、铺垫(设伏笔)、象征、对比、比喻、拟人、引
用等写作手法;结构上有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前后照应等表现手法;语言上有正话反
说、俏皮幽默等技巧。阅读时,必须具备一双慧眼,识别作者所用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及语言表达
技巧,关键理解各种写作手法的作用。如:渲染是为了烘托某种氛围、人物心境;衬托有正衬与反
衬之分,它们分别衬托什么;铺垫给下文情节产生的必然提供一种暗示;象征是利用景物的特征或
隐含内容来象征人的品性、节操:对比是为了突出某一方面的特点;比喻是为了描写得形象生动,
叙述中便于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利于读者理解文章;拟人是把物人格化,创造栩栩如生的艺术
形象,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引用使引用的内容具有多项作用(引用传说故事是为了增强文章的传
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具有意境美;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采用第二人物,
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关系密切,或将物拟人化,便于抒发感情,等等。
(五)考生的错误主要表现在:
•是缺乏相应的鉴赏意识,如艺术形象的一般分析方法,常用表达技巧的作用、效果。缺乏相
应的鉴赏评价术语等。
二是不能很好地结合阅读材料的特点,以及设题的角度和要求,做必要的、适当的、灵活的变
通;
三是语言操作的随意性太大,抓不到得分点,或分寸失当,缺乏根据,或组织混乱,没有层次
感。
(六)组织答案应特别注意的几点
1、题型------是什么
问“是什么”这类考题目的在于检验考生是否知道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词语及句子如何理解。
要求考生选择文章的语句或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其中涉及概念术语的,要仔细辨别,涉及概括
的,要把握语脉。
2、题型二——为什么
问“为什么”这类考题目的在于检测考生是否知其所以然。解答这类释疑解因的题目,离不开
背景语境,要善于从语境中寻找答案。要注意所问语句在文段中所处的地位,善于利用句群知识来
分析文段,找出答案。答案必须保证原因的真实性、充足性,要揭示因是关系的必然联系。
3、题型三——怎么样
问“怎么样”这类题目目的在于检测考生对文章的鉴赏评价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必须思考表
达技巧的内涵,凡属文章写作中所涉及的技巧问题都可叫做表达技巧。评价选材、剪裁,主要看其
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特色,能否以一当十地表现主题:评价结构主要看其是否完整匀称、上
下连贯、曲折有致;评价表达方式主要看其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是否合情合理,起到鲜明、生动、
突出的效果;评价语育主要看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自然得体,上下连贯、丰富多彩。对
表达文章内容、主旨起什么作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答案要求:
1、不能用描写或比喻、拟人化的句子作答。
2、综合分析回答不要太抽象,要点明其手法或作用。
如果问题不是明确要求学生只答抽象的要点,必须紧扣题旨,予以适当的解释,以表述其来源
和依据,使答案准确具体,更加圆满。
3、概括几个要点时,要尽量分条作答,多多益善。
①不能遗偏题目要求中的要点。有些题目看似简单,但赋分却很高,不仅要揣摩得分点的分配,
而且要对应题旨,这样才能准确表达,拿全分数。
②不能遗漏对应材料的要点。
4、由于本考题三题为简答题,所以动笔之前一定要组织好语言,如字数要求等,应在草稿纸
上斟酌好后再往试卷上抄写。
专题五表达技巧术语归纳
(-)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
灵活自由。
(―)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
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
应得体。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
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
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
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
1、比喻: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五)结构安排
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
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
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
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儿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晴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提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
见解。
(1)记叙文(散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
②按观察点的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甲乙双方增强现实设备电脑采购合同
- 2024-2025学年桂林市永福县数学三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办公场所的电力安全与防范措施
- 医疗背景下儿童音乐的情绪调节功能研究
- 2025中国铁塔社会招聘28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公开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一冶集团限公司交通工程公司招聘8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东方电气集团(成都)共享服务限公司招聘1名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贵州黔南三都水族自治县事业单位人才引进1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3年甘肃省定西市中考政治真题 (含解析)
- 2021-2022学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 监控验收单完整版本
- 6.2《青纱帐-甘蔗林》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 25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竞赛100题(含答案)
- 2024-2034年中国铸铝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口腔科麻药过敏演练
- 中职美术课教学设计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