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沪教版上册)_第1页
初三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沪教版上册)_第2页
初三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沪教版上册)_第3页
初三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沪教版上册)_第4页
初三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沪教版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初三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沪教版上册)初三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沪教版上册)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节练习与实践

1.88g。

2.如①1952年冬天,伦敦的烟雾事件。②1955年XXX的四日市的空气污染事件。③1952年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的污染事件。④我国近年来福建、浙江沿海的赤潮事件。

3.如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浮现,向人们提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消除大气污染物等课题。用化学的办法对大气举行检测和污染防治,回收处理生产的大量垃圾,变废为宝等基本上化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第二节练习与实践

1.C

2.D

3.D

第三节练习与实践

l.(1)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沿略倾歪的试管徐徐倒人,瓶口紧靠试管口。

(2)依照试管的大小折叠纸槽,将药品放在纸槽上,水平送入试管中,竖起试管,抽出纸槽。也能够用药匙代替纸槽。

(3)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l/3处,试管口略向下倾歪,先均匀预热,后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4)废液倒在废液缸中,废渣倒在指定的容器中,别能随意丢弃。

2.见P73表

3.猜想:

(1)铝能导电;

(2)铝能与氧气反应;

(3)铝能与食醋反应。

实验设计:

(1)将打磨好的铝片连接一节干电池和电珠;

(2)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片;

(3)将一小片铝片放人食醋中。

实验现象:

(1)电珠亮了;

(2)铝片表面光泽度下落,变白;

(3)现象别明显,若加热,则有少量的气泡产生。

结论:

(1)铝能导电:

(2)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白XXX的氧化铝,但没有像镁带与氧气反应那样剧烈;

(3)铝几乎别能与冷的食醋反应,加热则有少量气泡产生,别如镁带与食醋反应现象明显。

本章作业

1.C

2.A

3.A

4.别一定。(1)固态二氧化碳受热升华变成气态二氧化碳,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2)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成氨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

5.物理性质有:无群透明、具有特别的气味,易挥发,易溶解碘等物质。化学性质是: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6.⑴变黑⑵上下浮动,像跳舞一样。

7.(略)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物质

第一节练习与实践

1.A

2.C

3.(略)

4.(1)红磷的用量别同,所观看到的现象别同。红磷别脚:进入瓶中液体的体积别到1/5;缘故是红磷没有将瓶中的氧气耗尽。

红磷过量:瓶中进入液体的体积大约为1/5;红磷将瓶中的氧气耗尽了。

(2)(略)

5.氮气,78%;氧气,2l%。3.36。

6.水蒸气;红磷燃烧消耗了瓶中的氧气,导致瓶中气压减小;高山上氧气含量较低,携带氧气瓶可补充供呼吸的氧气。

7.氮气能使书画与氧气隔绝,使之别易被氧化,且氮气别支持呼吸,能防止书画被虫蛀蚀,从而保存更久。

8.如空气由氮气、氧气等组成。

9.(略)

第二节练习与实践

l.D2.B

3.木条复燃。剩余的l/5大部分是液氧,汽化成氧气,支持燃烧。

4.(1)木炭+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C)(O2)(CO2)

(2)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P)(02)(P2O5)

(3)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Fe)(02)(Fe3O4)

5.排尽空气防止水倒吸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6.;略

第三节练习与实践

1.(略)

2.(1)①、②;.

(2)③、④;

(3)①、②、③、④。

3.蜡烛熄灭。碳酸钠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灭火。

4.(1)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

(2)木炭+氧气点燃二氧化碳(化合反应)

(3)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4)氧化钙+水→氢氧化钙(化合反应)

5.水草能发生光合作用而产生氧气,供鱼呼吸。

6.向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7.氧气经过呼吸作用变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经过光合作用变为氧气。

第四节练习与实践

l.A

2.D

3.D

4.被点燃;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1;水通电氢气+氧气。

5.办法一:分不取样,加入胖皂水,振荡,有丰富泡沫的是蒸馏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办法二:分不取样,蒸干,有固体物质残留的是硬水,没有固体物质残留的是水。

6.滤纸;活性炭、棉花。

(1)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净化水;玻璃棒;引流。

(2)别是。河水中还溶解了其他的物质,别能经过沉落、过滤除去。

7.爱护水资源,节省用水。

本章作业

1.(1)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

(2)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

(3)水通电氢气+氧气(分解反应)

(4)二氧化碳+水→碳酸(化合反应)

2.⑴×(2)√(3)√(4)√

3.(1)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Ca(OH)2C02CaC03H2O

(2)防止食品与氧气接触发生缓慢氧化反应而使食品变质。

4.先用燃着的木条验出

5.收集两瓶气体:一瓶是空气,另一瓶是呼出的气体。分不在两瓶气体中滴入相同量的澄清石灰水(尽可能保持滴速一致),瓶中液体首先浮现浑浊的,讲明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稍后浮现浑浊的,讲明二氧化碳的含量较低。

6.(1)将与容器连接的导管口伸入水中,用手掌捂住容器壁或用酒精灯轻微加热,若导管口有较多气泡逸出,并待容器冷却后导管中能形成一段水柱,则讲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或者用止水夹夹住导管口,向容器中加水,漏斗中的水面如别下落.则讲明该容器的气密件良好。

(2)橡皮塞与试剂瓶接口处。

(3)在连接部位涂上胖皂水检查。

7.(略)

8.(1)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2)提供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

(3)小于。

(4)带火星的木条。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妙

第一节练习与实践

1.B

2.(1)构成红墨水的微粒别断地运动,分散到整杯水中去了,使整杯水变红。

(2)构成砂糖的微粒别断运动,分散到水中去了。

(3)空气中的微粒之间存在空隙,加压时微粒之间的距离减小,总体积即变小。

3.产生香味的梅花的花粉微粒别断地运动,因此虽然离得比较远,却有“暗香来”。

4.(1)温度升高,白糖的微粒、水分子的运动会加快,分散得快,在水中溶解得快。(2)温度升高,气体中的微粒运动加快,体积膨胀。若装置别漏气,则气体味从导管口逸出而产生气泡。

5.(1)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氯化铵晶体。

(2)物理性质:易挥发。化学性质:能与浓氨水反应。

(3)微粒是别断运动的,氨水中的氨分子和浓盐酸中的氯化氢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它们相遇便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氯化铵晶体,看上去像白烟。

6.湿衣服在太阳下干的快等。

第二节练习与实践

1.(1)√(2)×(3)√

2.C

3.D

4.因为原子内包含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它们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别显电性。

5.氢、氧,氢、氧,氢、氧。

6.71,142,158,74。

7.6.02×1023/18×20=1.67×1021(个)

1.67×1021/(4×365×24×60×60)=1.33×1013年

8.2.657×10-26/1.993×10-26/12=16

描述原子的质量变得直观和简单。

9.要紧讲明: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第三节练习与实践

1.0,Si,铁,Al,钠,钙,H,钾,Ag,Mg,铜。

2.氮,N;氧,O;铝,A1;氧,0;氢,H;氦,He。

3.空气;二氧化碳、氧化镁、水;高锰酸钾、碳酸氢铵;氧气、空气;碳酸氢铵。

4.H20、H2、02;H、O;H+、O2-元素种类、原子种类;核外电子数。

5.Co是钴元素。

6.C、H。

7.(略)

8.在左下

第四节练习与实践

1.氧原子;氧分子;钠离子;二氧化碳分子。

2.(略)

3.ZnS。

4.(NH4)2S04。

5CaO+H20→Ca(OH)2。

6.CH4中ω(C)=75%;

C2H2中ω(C)=92.3%;

乙炔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高。

7.(1)各元素养量比N:H:0=7:1:12。

(2)35g。

(3)35/N%=35/(28/132)=165g。

本章作业

1.C

2.D

3.A

4.Cu;Mg2+;I;OH;S02。

5Na20;MgO;N02;P205

6.(1)混合物。

(2)(0.11g/100)×XXX=0.53g。

(3)0.53/500=O.11%。

7.3,38,318。

8.氢气、铜是单质,干冰、氧化铝、氨气是化合物。

9.(1)40。

(2)钙。

10.22g。

11.NxO5。

12.500/480=1.04

500/2400=0.208

1.04×14/79=0.184

0.208×28/60=0.097

0.184>0.097选碳酸氢铵

第四章燃烧燃料

第一节练习与实践

1.房间要注意通风。

2.汽油、鞭炮等。

3.室内发生火灾时,假如打开门窗,会使空气流通,造成火势加大。这时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要紧作用是防止烟尘进入鼻子和嘴,起过滤作用。

4.这种变化的优点是:打一些小孔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得更彻底,节省能源。

5.猎取的能量多,污染少。充脚的氧气。

6.有铁钉的鞋子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热量(或火花),也许导致化工厂的可燃物发生爆炸。

第二节练习与实践

1.(1)2H2+02点燃2H20。(2)2Mg+02点燃2MgO。

(3)CaC03+2HCl=CaCl2+H20+C02↑。

(4)Cu2(OH)2C03加热2CuO+H20+C02↑。

(5)2C2H2+502点燃4C02+2H20。

2.(1);(3)7),NaOH过量,溶液呈碱性。

6.(1)向混合物中加入脚量CuSO4溶液,过滤即可:

CuSO4+Zn=Cu+ZnSO4。

(2)向混合物中加入脚量稀盐酸,过滤即可:Zn+2HCl=ZnCl2+H2↑。7.40g,2kg.

8.先升后落(图略)

缘故:盐酸NaOH溶液反应放出热量,当加入l0ml盐酸时,放出热量最多;加入盐酸的量在2ml~10ml之间,与NaOH反应的盐酸量增加,导致放热增多;加入盐酸的量在10ml~20ml之间,盐酸过量,起冷却作用,使温度下落。第7章第四节练习与实践答案1.D。

2.NaCl;CuSO4;Na2CO3。

3CaCO3=CaO+C02↑CaO+K2CO+H2O=2KOH+CaCO3↓

4.讲明碱过量了。

5(1)取少量露置的氧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讲明氧氧化钠溶液已变质。Na2CO3+2HCl=2NaCl+H2O+CO2↑

(2)在溶液中滴加Ca(OH)2溶液至无沉淀生成时,讲明杂质恰好除去,再过滤。

Ca(OH)2+Na2CO3=CaCO3↓+2NaOH

6.办法一:尝一下,有咸味的是NaCl,略带涩味的是Na2CO3;

办法二:分不取少量样品溶解,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的是Na2CO3,无现象的是NaCl;

办法三:分不取少量样品溶解,滴加Ca(OH)2溶液,生成白群沉淀的是Na2CO3,无现象的是NaCl。

7.CO(NH2)2,NH4HCO3,4.67kg。

8、9略

本章作业

1、(1)√(2)√(3)×

2.D3.B4D

5.酸:HNO3、H3PO4H2CO3;碱:KOH、Mg(OH)2;

盐:KNO3、AgNO3、BaSO4、FcCl2、MgCO3。

6.C

7.(1)Fe2O3+3H2SO4=Fe2(SO4)3+3H2O。

(2)Ca(OH)2+Na2CO3==CaCO3↓+2NaOH

(3)H2SO4+Cu(OH)2=CuSO4+2H2O。

8、

9.(1)④;(2)③。

10.取五种试样溶液,分不滴加紫群石蕊试液,现象分三类:①仍为紫XXX,则原溶液为食盐溶液;②石蕊试液变红群的有两种溶液,另取这两种试样,滴加BaCl2溶液,有白群沉淀生成的原溶液是稀硫酸,无现象的,原溶液为稀盐酸;③石蕊试液变蓝群的有两种溶液,另取这两种试样,滴加Na2CO3溶液,有白群沉淀生成的,原溶液为澄清石灰水,无现象的,原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11.(1)80%;(2)14%。

12.816L·s-1

l3、(1)碳酸钙;

(2)浓盐酸与蛋壳成分碳酸钙发牛反应,生成的气泡吸附在蛋壳表面,使体积增大,鸡蛋所受到的浮力增人,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鸡蛋就上浮;当大量气泡逸出脱离蛋壳,鸡蛋所受到的浮力减小,当浮力小于重力时则鸡蛋就下沉,这样反复。

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物

练习与实践1答案

1、A

2、C

3、C2H6O:46;C2H4O2:60

4、C、H、Cl

5.是。

练习与实践2答案

1.C

2.D

3.B

4.A

5.略

6.饭粒、面团、马铃薯片或红薯片、花生米物质中含有淀粉。

练习与实践3答案

1.B

2.C

3.B

4.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牛奶、鸡蛋、鱼肉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有:牛奶、花生、蔬菜、水果等。

5.尽可能别破坏其营养成分别煎别炸;炒的时刻别宜过长;能生吃的菜,尽量凉拌生吃等等

6.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打死细菌。

本章作业答案

1.(1)×,组成中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别一定是有机物。

(2)×,糖类物质别一定都有甜味.

(3)√(4)√

2.D3.D4.C

5.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

6.(略)。

7.①蛋白质:鸡蛋、鱼肉、鸡肉等。②维生素A:鱼肝油、肝脏。

③淀粉:米饭。④脂肪:食用油。⑤葡萄糖:苹果、葡萄。8.①加碘水,变蓝群的为米汤,另一种为牛奶。

②滴加碘水,变蓝群的为可溶性淀粉,别变群的为葡萄糖。

③灼烧,若自烧焦羽毛气味的则为蚕丝,另一为棉纱线。

9(1)取尿样,向其中加入新新制的Cu(OH)2,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观看现象。若有红群沉淀生成,则讲明该病人也许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