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东南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校本课程-东南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校本课程-东南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校本课程-东南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校本课程-东南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南亚”教学设计【教学课题】六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基本情况制定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和重要性;2.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该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运用地形图描述东南亚的山河分布特点,利用中南半岛地形图分析析河流对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4.举例说出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东南亚位置图、地形图、气候图等地图,培养学生用图分析地理特征的技能。2.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东南亚的气候差异,培养学生区域分析能力。3.通过生活中的见闻分析,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学以致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生活见闻和读图信息获取,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地理道理。3.通过东南亚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的观点。同时认识人地和谐共处关系,培养热爱大自热和保护环境的情感。4.了解华人华侨对东南亚和祖国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重难点】重点: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点和重要性;2.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3.河流与城市分布的关系。难点:1.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2.热带气候对农业的影响;3.河流与城市分布的关系。【教法学法】模拟导游法、读图释图法、综合分析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思路】本节课总的教学思路以情景创设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提出问题为驱动力,通过“旅游找位置”、“空中观地形”、“饮食析农业”、“列国赏风景”这一主线来组织教学,实施“情景创设—问题提出—查询资料—分析探究—意义建构”的课堂模式。课堂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形式,不以学生的记忆、背诵知识为认知目标,而是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现象,体验道理”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学【地理风景】教师播放东南亚的热带风光、缅甸仰光的宝塔---大金塔、泰国曼谷的水上城市和佛教殿堂、印尼的巴厘岛、柬埔寨的吴哥窟等等地理风情片。这些美好的旅游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东南亚,一片美丽的土地。今天,我们学习—《东南亚》,神游那片土地。设计意图:初步了解东南亚地理风光,欣赏美景;创设旅游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旅游提示】教师展示“旅行提示”,学生齐读明确。(设计目的: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旅游要求。)1、游览一个地区,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的位置,才能知道旅行的方向。2、了解一个地区的国家、首都、旅游景点,才能确定旅行的目的地。3、知道一个地区的气候和地形等自然环境,才能理解经济文化的缘由。过渡:游览一个地区,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的位置,才能知道旅行的方向。下面我们共同在地图寻找东南亚的位置,了解它的位置特点。二、旅行找位置【图释位置】课件展示“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地图”,依次认识东南亚的组成、地理位置特点和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并推测旅游前的物品准备、交通工具和方向线路。1、教师用PPT演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位置、轮廓和组成,让学生通过读地图说出东南亚相对大洲大洋的位置和纬度位置。2、认识国家。东南亚共11各国家,并组建了东盟国际组织。阅读国家地图,请你说出与中国陆上接壤的国家有哪些?与我国南海相濒临的国家有哪些?(多岛国和半岛国家)3、读图说出东南亚海陆位置的特点和马六甲海峡重要性的表现。(活动1)师生交流,看图提问:东南亚处在十字路口,这路口的东西南北各指哪里?十字路口的咽喉要道是什么海峡?马六甲海峡为什么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假若一艘从波斯湾出发的油轮驶往日本,谁能上讲台了指出它的运输路线?(学生上台演示)可见,日本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大部分必须要经过马六甲。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欧洲非洲向东到东亚东南亚各港口的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学生描述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设计意图:活动问题设计使学生明确知识点,对本节课的重点---东南亚位置和马六甲的重要性,有清晰地认识;同时锻炼学生看图、读图、用图的能力和养成带着问题看图的学习习惯。转折:我们知道了要去的旅行目的地,选择了出行路线,下面就让我们乘上去东南亚的飞机,一路南下,神游那片土地。二、空中观地形过渡:飞机飞行到中南半岛上空我们鸟瞰这里的地形,让我们想起了陈毅元帅的诗歌“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结合中南半岛地形图分析这里的山河分布特点。【诗文解读】1、结合诗文和地形图,解读山河分布特点。教师用PPT动画演示中南半岛的山河分布,教师首先逐一点击闪烁中南半岛上的五条河流(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的位置,然后让学生在读图找山脉,从而水到渠成,让学生感知中南半岛山河分布特征:“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1)诗文“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可以看出河流源头特点、河流流向特点和地势特点?(我国山水相连,许多大河发源于中国;河流自北向南流;地势北部高南部低等)(2)诗文诗文“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可以看出山河分布规律是什么?(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设计目的:通过我国诗文的魅力,明白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的特点,结合地形图,训练学生读图析图找规律的能力,进而培养空间概念。(3)举例说明河流的水文特征---湄公河的上游与下游的水文差异,及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师用PPT动画演示并加之视频中详细的解说,让学生直观的剖析湄公河上、下游地形的特征及成因,从而得出湄公河:上游(V型谷—河水的流速快河水的下切作用显著,水能资源丰富),下游(U型谷—河水的流速慢河水的堆积作用显著,形成河口三角洲和沿河平原)。地形的特征及成因,本节的重、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图释探究】2、河流对城市布局的的影响。(活动2)“活动2”的学习方法:通过找出河流与城市---总结规律----分析原因的过程来完成。(1)找出东南亚五个大城市与对应的河流,完成表格,并总结这些城市与河流之间的分布规律。城市名称附近的河流对应的国家河内金边万象曼谷仰光(2)提问:我们学校是不是在河流沿岸?你能说出一两个位于河流附近的大城市名称吗?(3)小组合作探究: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哪些有利条件和弊端?学生四人一组,充分利用课本图片和活动设计,结合老师的语言提示,合作探究,要求每人找出一条城市沿河的有利条件或弊端,然后班级展示。最后教师展示自己找到的答案与同学们共同分享。【见闻分析】3、所见说闻:我们在印度尼西亚首都机场下飞机,我们发现这个国家有许多的火山地震的遗迹.谁能解释问什么?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板块分布图自主分析。(活动设计目的:既能复习前面所学,又能学以致用,锻炼学生解决湿季问题的能力。)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板块交界处。转折:我们在雅加达,先就餐,再旅游。在餐馆同学们发现:“东南亚人特别喜欢吃米饭,到处可见椰子等水果。三、饮食析农业【见闻分析】1、通过所见所闻,说出东南亚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分别是什么?2、这里不仅稻米出口量大,而且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的最大产地。游客产生了疑问,你能帮他解释么?【资料分析】3、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活动3)东南亚的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师先用PPT动画演示东南亚的热带气候的成因、特点、分布地区、与农作物的关系,然后在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填表来突破重、难点。学生读图、析图、练图、填表小结。气候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特点对农业的影响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的北部及菲律宾群岛的北部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之分。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大部分及马来半岛南部,菲律宾群岛南部农作物随时可以播种,全年可以收获。全年高温多雨。学生读图知物产:教师课件演示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空白图,引导学生先读图例,然后找国家判断有哪些物产(温故知新),得出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的最大产地。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读图的方法,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4、解读“方便面与红猩猩的故事”,学生畅谈日常生活行为与保护热带雨林有密切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转折:我们酒足饭饱之后就可以周游列国,欣赏美景了。东南亚旅游资源丰富,谁能到讲台来介绍几个,谈谈你的感受。四、列国赏风景【导游活动】1、举例说明东南亚旅游资源丰富。(活动4)通过“学生争做小导游”的方式介绍东南亚旅游资源和景观特点。学生不仅在活动中增长知识,而且借助媒体,点燃兴趣,放飞理想,精彩人生。设计思路:教师创设一个学生保持轻松愉快、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真正使教学过程的要素都“动”起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了真正的导航作用,让学生体验性学习,把讲堂变学堂,去获取较理想的教学成果。2、提问:这样的区域资源条件,最适合发展什么行业?(齐答)旅游业已成为东南亚的经济支柱,发展迅速,我们中国也应学习他们这种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合作交流】3、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合作交流选择东南亚游的理由。(活动5)东南亚不仅自然风光充满热带气息,而且文化景观多姿多彩,既有椰树海岛、阳光沙滩,又有三大宗教建筑、许多名胜古迹,还有华人华侨的文化遗迹和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多元民族文化并存,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因此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东南亚许多国家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可谓是因地制宜的财富。四、返航谈收获转折:时间真快,转眼旅行团就要乘机返航了,【反思收获】请同学们从知识方面、技能方法和情感体验等方面谈一谈这次旅行的感受和收获。五、作业设计利用网络、报刊等资源途径,查找和收集海外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的发展建设所作的贡献,体会华夏民族文化对世界发展的推动作用。设计意图: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了解海外华人和华侨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所作的贡献,让学生放眼世界、认识世界,为世界的和平做链接。【板书设计】东南亚东南亚地理位置热带气候河流十字路口农业生产热带旅游胜地城市沿河分布地形设计意图:这种板书设计可使知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方便学生记忆。“东南亚”学情分析“东南亚”地区是学习完“亚洲”和“日本”后的第一个地区。无论从自然地理条件,还是从历史经济发展等方面看,东南亚都与前两节所学都有许多共性,这为学习本节建立了知识储备。教材把这一课放在这里,旨在使学生掌握学习地区的一般方法,对后面的学习发挥引领作用。通过上学期和本学期前两节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初步学会了“图释地理”的阅读步骤和方法,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地理的知识系统。六年级学生对学习地理兴趣浓厚,学习热情表现的也很高,特别是对地理景观、地理小故事等充满兴趣,对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充满好奇。大部分学生非常乐意去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乐意去探索和发现身边的地理知识。课堂上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来引导学生漫游东南亚。但是由于年龄的限制,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学生的学习本节的读图分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有待提高。东南亚这部分内容对六年级学生来说不是太容易,尤其是农村学生,见识较少,对东南亚的位置的优越性、气候的分布理解起来有难度。针对这些情况,采取的措施有:课前指导学生搜集各种资料,对东南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要课堂上要充分发挥PPT课件的直观性来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采用启发式教学,重视前后知识联系,把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调动起了,深入下去,补充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教师创设各种地理活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互帮互助,发现兴奋点,集中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在问题中探究,在解题中应用,锻炼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达到学习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目的。“东南亚”课堂教学效果分析“东南亚”地区是学习完亚洲和日本后的第一个地区。本节课通过“旅游找位置”、“空中观地形”、“饮食析农业”、“列国赏风景”等环节探讨东南亚地理特征。课堂上通过情景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帮助学生突破了的学习重难点,课堂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教学,锻炼了学生的读图析图等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课堂运用了大量的地图和生活图片,学生需要从中发现和提取有用的信息。通过课堂上各种活动,同学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知道了读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要求,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读图用图的学习习惯。并在在活动中学会了与人交往,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因地制宜发展观。东南亚不论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还是旅游业的发展,都是因地制宜发展的体现。同学们深深地认识到:“农业的发展深受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发展旅游业就必须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城市沿河分布是因为河流会给人类活动带来许多便利”。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环保意识。保护环境与每一个人的日常行为息息相关。看似不相关联的“方便面和红猩猩”之间,其实就内含着生活与环境的关系。炸方便面用的棕榈油,就来自砍伐大面的热带雨林后种植的油棕树。所以同学们就得到了“少吃一包方便面就保护一只红猩猩”的环保观念。而保护环境不仅仅要注意“吃”,而是要注意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东南亚是海外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为东南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存的华人文化遗产已成为东南亚旅游的重要资源。总之,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教学的目的就是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教师以东南亚为案例,不仅让学生学习了东南亚的基本知识,更是授之以渔,培养了学生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东南亚”教材分析“东南亚”是六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的内容。本节是在“认识大洲”的基础上学习的第一个地区,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东南亚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经济特征紧密相连,它既是对前面“认识亚洲”的地理知识的充实和提高,又对后面的区域地理学习的奠基和铺垫。本节知识点分散,图幅较多,且图中隐含信息多;课本还设置了若干活动题,以便学生在活动问题中体会地理要素间的联系。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读图析图、活动参与等方式,体会地理要素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运用地图找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说出“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特点和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2、根据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说出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3、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4、在东南亚地形图上,说出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并结合本区分析河流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5、结合图片资料举例说出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了解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荣作出的巨大贡献。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十字路口”位置;2、东南亚地形气候的主要特点。3、学会分析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教学难点:1、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三、教法与学法读图释图法、综合分析法、比较法、模拟导游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四、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教材内容包括“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和“热带旅游胜地”四部分。课本在知识讲述的同时,把规律总结、原因分析、信息判断、相互影响分析、问题探讨等富有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观念的培养都设计成了“活动”。教材利用“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东南亚的国家”、“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几幅图和对应的活动,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的国家,特别突出了东南亚处于海上交通“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众多地处热带的临海国和岛国,形成高温多雨的气候,进而影响到东南亚的农业生产类型和农作物分布。教材在介绍了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两种热带气候特点的基础上,突出体现了东南亚农业生产的特色: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教材在介绍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后,联系东南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分析了影响人口和城市分布的条件和因素,归纳出了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教材介绍了东南亚众多沿海国家风景秀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经济来源。第一部分“十字路口的位置”共有两段正文、三幅图和2个活动题。目的是找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和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第一段说明了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学习此段时完成P25活动1、(1)(2)(3),其中需要结合图7-19说明的有:①马来半岛是中南半岛的一部分,不属于马来群岛;②马来群岛的范围包括“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等。同时让学生根据地图说出东南亚的南北半球位置和五带位置。第二段介绍了东南亚的海陆位置和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授课时,我先让学生结合图7-21完成P25的活动2。其次结合“图7-21”学习课本“正文”。其中“十字路口”指的是整个东南亚,而不仅仅指马六甲海峡。要求学生弄清马六甲海峡的位置(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和交通地位(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讲解时最好结合世界地图,以便说明马六甲海峡是如何联结欧洲的。第二部分“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共有三段正文、六幅图和1个活动题。目的是学习气候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第一段直截了当说明东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是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的最大优势。第二段和第三段教材从饮食“爱吃米饭”入手,引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并说明了粮食单产高的优势条件。课本“活动”选用“方便面与红猩猩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的日常行为与大自然是息息相关的”。第三部分“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共有一段正文、3幅图和2个活动题。目的是落实课标中“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河流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的目标。第一段介绍了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河流特征。其中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结合图7-28),此时让学生根据P29活动1中河流的流向来推断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北高南低,这也跟亚洲地势中高周低的特点相吻合;河流特点是上游湍急、水能丰富,下游平缓、易于灌溉。世界上许多大城市是沿河分布的。活动设计分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让同学们找出东南亚几条大河与城市分布关系;然后再从生活中、已知经验中,找出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有利条件和弊端。教学时建议小组讨论的方式经行。第四部分“热带旅游胜地”教材列举了许多东南亚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华人文化等说明这里的资源优势。对于“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仅做了阅读材料部分,中国人喜欢东南亚游的理由通过一个活动补充完成。五、教材内容结构东南亚东南亚马六甲热带气候十字路口农业生产热带旅游胜地城市布局山河相间地理位置地形河流六、教学建议【课时安排】建议1-2课时。本节课可以实施“情景创设—问题提出—查询资料—分析探究—意义建构”的课堂模式来组织教学。教学思路可以以情景创设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提出问题为驱动力,通过“旅游找位置”、“空中观地形”、“饮食析农业”、“列国赏风景”等环节探讨东南亚地理特征。设置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体验”地理,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东南亚能力分级达标测试题班级:姓名:等级:说明:试题分为“基础知识巩固”和“综合能力提升”两部分。使用时,学生任意选择一部分完成。★基础知识巩固★1、在世界上,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为它位于()A、五海三洲之地B、亚洲各国到达美洲的必经之地C、两大洲、两大洋的十字路口D、欧洲各国石油输入的咽喉要地2、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自然原因是()A、热量、水分充足B、对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D、多山地,土壤肥沃3、中南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属于()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5、下列与我国山水相连的半岛是()A、中南半岛B、马来半岛C、印度半岛D、阿拉伯半岛读下图,完成6——7题。6、图中所示海峡是()A、直布罗陀海峡B、曼德海峡C、马六甲海峡D、白令海峡7、关于该海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B、位于中南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C、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D、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8、中南半岛地形分布的特点是(

)A.以高原为主的地形

B.以平原为主的地形C.以山地高原为主的地形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9、东南亚的华侨、华人的祖先多来自下列那组省区(

)A.广东、广西

B.浙江、福建

C.广东、福建

D.福建、海南10、

马来群岛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11、读东南亚图,完成下列各题。(1)东南亚地处亚州与大洋州,太平洋与______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2)东南亚由________半岛和_________群岛两大部分组成。(3)_________________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_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峡之一。(4)把相应的国家字母代号填入横线上。被誉为“花园城市”的是_________,有“火山国”之称的是___________,最大的棕油生产国是_________,最大蕉麻生产国是_________。12、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11年7月开始的特大洪水灾害给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等多国造成严重的人员与财产损失。(1)这些受灾国家主要位于半岛。根据左图判断,该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此次灾害导致该地区(粮食作物)大量减产。(2)根据右图判断,该地区地形特点是,河流的主要流向是。(3)根据右图分析该区域城市主要分布在,其分布的有利条件是。(4)湄公河河道治理的时间一般选择在11月至次年4月之间进行,请说明理由。★综合能力提升★1、下列关于东南亚的叙述错误的是()A、位于亚洲的东南部B、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C、包括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D、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2、“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陈毅元帅诗句描写的是下列哪一地区的地理特征()A、南亚B、大洋洲C、中国D、中南半岛3、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A、伊洛瓦底江B、湄南河C、湄公河D、红河4、下列关于东南亚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和中南半岛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B、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和马来群岛的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C、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和马来半岛的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D、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和菲律宾群岛的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5、下列不属于东南亚与中国陆上邻国的是()A、越南B、缅甸C、朝鲜D、老挝6、东南亚享誉世界的农产品是()A、水稻、茶叶、蚕丝B、小麦、棉花、黄麻C、水稻、天然橡胶、棕油D、小麦、棉花、椰枣7、东南亚地区居民的主食是()A、面食B、玉米C、米饭D、乳制品、牛羊肉8、关于华人和华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方B、东南亚华人和华侨的祖先大多来自广东和广西C、取得了所在国的国籍的人成为华侨D、侨居国外但保留中国国籍的人成为华人9、2012年元旦前后,上海一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采购货物,并观光考察。下列物品中,代表团成员没有必要携带的是()A、雨伞B、御寒衣物C、摄像机D、地图10、下列关于东南亚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本地区全年气温高,降水丰富,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B.中南半岛上的主要山脉、大河多由北往南延伸C.马来群岛沿海平原面积较大,土壤肥沃,是农业发达地区D.马来群岛位于板块交界附近,多火山、地震11、到东南亚新、马、泰等国家旅游,既想欣赏热带雨林,又想领略热带季风气候景观,所到的国家应当是()A、菲律宾B、马来西亚C、新加坡D、缅甸12、中南半岛上的河流大多向南流入太平洋或印度洋,说明中南半岛()A、面积狭小B、南高北低C、北高南低D、山河相间13、下面关于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北高南低,高山大河纵列分布B、中南半岛的大江、大河都流入太平洋C、高山、大河相间分布,呈东西走向D、地势南高北低,高山大河纵列分布14、中南半岛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①水流湍急,水能丰富②地势平坦③水源充足④交通便利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15、在超市里我们一般口可以买到味道好、口感佳的“泰国米”其实在东南亚还有两个国家也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它们是()A、老挝、缅甸B、越南、马来西亚C、越南、缅甸D、越南、印度尼西亚16、下列首都城市中被誉为“花园城市”的是()A、曼谷B、河内C、新加坡D、内比都17、关于东南亚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B、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C、整个地区都是热带雨林气候D、处在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重要18、下列东南亚旅游胜地与其所在国组合正确的是()A、波罗浮屠——越南B、大金塔——印度尼西亚C、吴哥窟——柬埔寨D、下龙湾——缅甸19、读图,回答问题。甲乙图乙中阴影部分表示中南半岛水稻主要分布区,结合图甲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简要分析该地区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地形:;气候:。20、读图1、图2和图3,完成下列问题。美美洲板块ABC图1图2图3(1)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位于(南或北)半球,西临B洋。(3)由图2分析,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水稻),适合该作物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4)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东南亚联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以下商品不属于东盟十国主要出口商品的是()A.天然橡胶B.椰子C.羊毛D.棕油(5)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国”,是由于该地区处于A、B、C三大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和地震,其中C为板块。“东南亚”课前预习导学【图识地理】1、描图填图(1)红笔描出并标注赤道、北回归线;(2)铅笔填注太平洋、南海、印度洋、中南半岛、马来群岛;(3)把我国陆上邻国对应字母填注在图上:A越南、B老挝、C缅甸。(4)把我国濒临南海的国家填注在图上:①菲律宾、②越南、③文莱、④马来西亚。2、绘图分析(1)东南亚地处“十字路口”的位置,马六甲海峡又扼守着这个路口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请在下图适当位置用“☆”标出马六甲海峡的位置。(2)一艘中国的远洋货物装载一批日用品从上海出发到地中海沿岸的开罗,另一艘日本货轮从波斯湾地区进口石油,请用彩笔描出这两条航海路线。开罗开罗上海波斯湾由图可知,马六甲海峡是

从洲、洲向东到东南亚、亚各港口的最短航线;是连接洋与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学案导学】1.范围和位置⑴⑵东南亚位于2.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位于半岛与岛之间,是连接洋与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中南半岛以气候为主;全年高温,降水季节差异大;雨季播种旱季收获。马来群岛以气候为主;这里的气候特征是,多对流雨;播种收获。②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丰富,。特征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世界上出产椰子和出口椰子油最多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和,其祖籍主要来自中国的和福建两省。马来西亚的首都是吉隆坡,老挝的首都,柬埔寨的首都,越南的首都,缅甸的首都是内比都。《东南亚》教学反思《东南亚》是六年级下册地理“认识地区”的第一个地区。通过这堂课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与城市,气候与农业,热带旅游胜地等基础知识,也锻炼了学生读图析图的技能,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以问题为驱动,以旅游为主线,通过模拟旅游等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到因地制宜发展的道理和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下面是对这节课的反思。一、“心灵的互动”构建生命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本节课中有六个活动的设计,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正真的深层次动脑思维,达到生命课堂的目的,课上学生思维活跃,表现积极踊跃,收到较好的效果。二、“慎思好问”打造生成性课堂。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和愿望。学生具有好奇心,这正是追求知识的原始动力,是求知欲的嫩芽。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会对某一事物特别感兴趣,并由兴趣发展为热爱,由热爱进一步发展为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也由此会提出各种各样看似无稽实有深意的问题。这时,作为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正确地引导他们多问的习惯。切不可因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教师的意图或教师一时难以解答而置之不理,甚至加以压制。日常教学中,老师常常以事先设计好的教案为中心,难以产生课堂的新生成,很难互教互学。课堂应鼓励学生深层次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提问,主动互动心灵、探讨疑惑,打造师生学习共同题。教学不再仅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教师不仅“教”,而且“被教”,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会学”。学习不再是知识传承,更是一种分享、一种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三、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新课程提倡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东南亚”地区只是我们在探究“区域地理”的一个案例。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既具有独特的区域特点,也具有地理学科的综合性。我们既需要探究东南亚地区的基本特征,更需要让学生直到的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使学生在“授之以鱼”的同时,也“授之以渔”。例如要教给学生读图析图的步骤和方法。读图要先看图名图例,再带着问题去发现提取有用信息。在活动设计时,应明确活动过程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以便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习惯。在教学中选择和运用区域地理材料时,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从地理的视角看待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四、“直观的课本”是地理教学的优势资源。课本仍然是农村学校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我们教师虽然不能“死用课本、以本为本”,但也不能不用一味开发地方课程,放弃学生身边最便捷的课本。新课程的地理课本,有着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这些资源是学生课堂上最容易最便捷的资源,充分利用能起到不可小视的作用。“东南亚”对应课标分析“东南亚”地区是六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的一课,是课标要求“至少选择五个地区组织教学”的必须学习地区之一。一、“认识地区”课标内容。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3.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4.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6.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7.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8.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二、对应东南亚的课标解读。“东南亚”地区的教材内容有: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热带旅游胜地。对应东南亚地区的课标解读如下。1、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和重要性;2、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该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运用地形图描述东南亚的地势变化及山河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4、运用地形图说明东南亚地区城市分布特点,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5、举例说出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活动建议:搜集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