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发展的历史形态_第1页
哲学发展的历史形态_第2页
哲学发展的历史形态_第3页
哲学发展的历史形态_第4页
哲学发展的历史形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哲学发展的历史形态哲学发展的历史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发展的伟大成果。马克思主义前,西方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的历史形态:(1)朴素唯物主义;(2)机械唯物主义;(3)人本唯物主义。与西方唯物主义的发展相交织,西方辩证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三种基本的历史形态:(1)朴素辩证法;(2)机械辩证法;(3)思辨辩证法。(一)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朴素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又称自发的唯物主义、古代唯物主义,是哲学唯物主义发展中的第一种基本的历史形态,产生于公元前7—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和殷周之际的中国。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形成以前的唯物主义,都属于这种历史形态。主要代表人物在中国有王充、范缜等,在西方有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等。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始基、本原是某种、或某几种作为自然存在的“原初”的具体物质形式,由这些原初物的演化而产生出世界万物。如中国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的元素;王充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元气等。在古希腊哲学中,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火;恩培多克勒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土、水、火、气这“四根”。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小的、不可见的、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原子和虚空都是一种实在的存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代表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果。朴素唯物主义的特征是:(1)自然性。朴素唯物主义用自然的物质元素或始基物去说明世界万物的本原,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自然存在的某种或某几种物质的元素。(2)辩证性。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的观点天然地结合,强调世界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它猜测到了辩证法,但并没有“真正掌握辩证法”。(3)直观猜测性。朴素唯物主义依靠观察、想象、猜测来形成自己观点、命题和思想,缺乏严格的科学根据和严密的逻辑体系。机械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又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唯物主义,是哲学唯物主义发展中的第二种基本的历史形态,萌芽于14—16世纪、形成于16—17世纪,18世纪在法国达到其发展的高峰。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拉美特利、狄德罗、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等。机械唯物主义认为,一切自然事物都是由微小的、种类无限的异质物质微粒——元素所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原子;原子的基本属性是不可入性、广延、质量和运动;人的感觉、经验是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意识、思维是人脑关于对象的影像、观念。机械唯物主义以近代自然科学的实证材料为依据,以新的实证知识和方法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从而摆脱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自觉提出和探讨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确立了近代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的原则。机械唯物主义的局限是:(1)机械性。机械唯物主义把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和过程、包括人脑产生意识等都归结为机械运动,用经典力学的机械运动规律,来解释一切无机事物和有机事物的运动过程。(2)形而上学性。机械唯物主义以当时自然科学中分门别类的、孤立的、静止的研究问题的方式看待哲学问题,用形式逻辑进行哲学思维,不承认矛盾引起事物的质变和发展。(3)不彻底性。机械唯物主义离开人的社会性、人的历史发展来研究社会现象,其对社会历史的理解是唯心主义的,所以,它是一种“半截子”的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又称人本主义唯物论,以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费尔巴哈哲学为代表。在以往的哲学历史形态划分中,把费尔巴哈哲学是归于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划分,则是把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归于“自然主义唯物论”,把费尔巴哈哲学称作“人本主义唯物论”。人本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只有“自然”和“人”这两个实体。“自然”对“人”具有“时间上”的先在性,“人”对“自然”具有“地位和作用”的主体性:自然物是一种无主体的存在,因而它们不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人是主体(主词)、自然是客体(宾词),只有人才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世界上由于有了“人”这种对象性的存在,就使自然的、人的一切事物都成为一种对人来说的对象性的存在,因而,应从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去看待、理解作为与人处于对象性存在的一切事物。较之自然主义唯物论,对“本体问题”思考的“见物不见人”、“视人为物”的非人道主义,人本唯物主义是对“本体问题”思考的一种“理论的人道主义”。人本唯物主义的局限是:(1)直观性。人本唯物主义基于感性直观去理解相关哲学问题,把感性理解为直观的感性活动,而不是实践的感性活动。(2)形而上学性。人本唯物主义用形式逻辑思考相关哲学问题,不理解黑格尔创立思辨逻辑、思辨辩证法的革命意义。(3)不彻底性。人本唯物主义由于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去研究社会问题,其社会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是一种“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来说,它与自然主义唯物论、人本主义唯物论的根本区别,问题不在于它们的“唯物”,而在于它们的怎样地“唯物”。(二)辩证法发展的历史形态朴素辩证法朴素辩证法又称自发的辩证法,是指古代哲学中一种基于动变原理而从联系发展看待世界及其事物的世界观。赫拉克利特是西方哲学中朴素辩证法的杰出代表;在中国哲学中,老子、荀子、张载、王夫之等都对朴素辩证法作了重要贡献。朴素辩证法(以赫拉克利特哲学为例)认为,依其世界万物的“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的内在逻各斯(普遍规律),“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生与死、醒与睡、少与老是同一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世界万物看成是孤立的、静止的、无内在的联系和发展的,而应该从对立面的斗争与统一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这种朴素辩证法的学说,在实质上是一种朴素辩证的世界观和发展观。朴素辩证法的局限是:(1)自发性。朴素辩证法发生于人类社会从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过渡阶段,这个时期人们的思维,正处在从表象思维或前逻辑思维向概念思维或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这种辩证法是一种自发的、作为对事物外在对反事实(关系)的经验性描述的辩证法。(2)直观性。朴素辩证法停留于对事物外在的动变事实的描述、猜测,没有意识到表达运动的概念的抽象性、凝固性与现实中的动变事实的矛盾,不知道用“概念的逻辑”去表达运动。所以,它只是猜测到了辩证法,却没有掌握辩证法。(3)不彻底性。朴素辩证法认为世界万物的动变,只是在作圆周运动,“每一天都与另一天相似”,这就使它偏离了辩证法而走上了循环论。机械辩证法机械辩证法是指机械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在以往的学术研究中,我们在关注到近代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的“形而上学”时,往往忽略了其世界观意义的辩证法。所以,导致对近代唯物主义的认识,只知其是形而上学,而不知其有辩证法。实际上,近代唯物主义面对客观的物质世界提出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如培根认为“物质是能动的,具有某种形式的、并且在自身中具有运动的性能”;狄德罗认为“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而运动是为它本性固有的”;霍尔巴赫认为,在自然里一切都是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自然的各个部分没有一个是真正静止着的,自然就是一个活动着的整体。恩格斯认为,斯宾诺莎是近代哲学史上一位“辩证法的卓越代表”,在他的关于“实体自因”的思想中,“把相互作用明显地表现出来了”。斯宾诺莎的关于“规定即是否定”的思想,也被黑格尔称为“一个伟大的命题”。机械辩证法的局限是:(1)直观性。机械辩证法没有超越朴素辩证法的狭隘视界,讲的仍然是直观意义自然事物、经验事实的动变的辩证法,只不过它有一定实证科学的材料作支撑,从而少了几分猜测的性质。(2)机械性。机械辩证法用经典力学的机械运动规律,来解释自然界中一切现象和过程、包括人脑产生的意识,由之表明机械辩证法不懂得真正的辩证法及其规律。(3)形而上学性。机械辩证法没有意识到“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是具有矛盾的对立面的同一,不知道作为思维运用概念的艺术——即概念的辩证法,由之决定了机械辩证法是一种贯彻形式逻辑思维、用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讲的——外在世界、经验事实的辩证法,即恩格斯称谓的那种“客观辩证法”。思辨辩证法思辨辩证法是指黑格尔思辨哲学的辩证法。黑格尔思辨哲学的辩证法,不是源于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哲学的朴素辩证法的传统,而源于古希腊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尤其是柏拉图“理念论”中的概念辩证法的思想。在近代西方哲学中,斯宾诺莎关于“规定即是否定”的辩证思想,德国古典哲学中康德、费希特、谢林哲学的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思辨辩证法的重要思想资源。黑格尔的思辨辩证法,把“绝对观念”作为辩证的发展过程进行考察,在人类哲学史上第一次把整个自然、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由矛盾的向对立面转化而导致的一个不断生成发展的过程的集合体。这被恩格斯称之为是“一个伟大的思想”。黑格尔在思辨辩证法中提出和阐释的,关于本来意义的辩证法是“思维运用概念的艺术”、是“揭露对象的本质(概念)自身所具有的矛盾”的理论和方法的思想,关于矛盾是发展的内在源泉的思想,关于量变质变是相互转化的思想,关于发展的过程是否定之否定的思想等等,不仅有意识地研究了辩证法的一般本性,而且被马克思称为:“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①思辨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是:(1)思考、理解问题的揭露矛盾性。黑格尔认为,辩证法是一种在对象的本质(概念)中发现、揭露本质自身所具有的矛盾的理论和方法。辩证法在对对象的本质(概念)的考察中,表明对象自身(概念)包含着相互对立的规定,因而扬弃自己,从而实现思维在概念中的纯粹运动。(2)思考、理解问题的具体同一性。思辨辩证法认为,形式逻辑(形而上学)理解、把握的概念(事物)的同一,是无差别的、抽象的同一,由之不能引出概念(事物)的联系和转化。思辨辩证法把概念(事物的本质)的同一,理解、把握为具体的同一、对立的同一。(3)思考、理解问题的联系转化性。黑格尔认为,矛盾是概念(事物的本质)的内在本性和造成向它的对立面运动的根源,因而,必须从联系、转化来把握、理解事物(概念)。他把一切关于事物的概念、判断理解为不仅是相互联系的,而且是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