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理论1-5心理学1-2和试卷_第1页
育理论1-5心理学1-2和试卷_第2页
育理论1-5心理学1-2和试卷_第3页
育理论1-5心理学1-2和试卷_第4页
育理论1-5心理学1-2和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教师招考教育学第一章笔记(上)属性、基本要素(1)《孟子Q尽心上》及观点(2)许慎及观点两角度包括:社会角度:广义★、狭义★★、更狭义诵技巧:永历长生民继相2.受教育者(学习者)3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桥梁、沟通、中介2.功能分类:(1)作用对象:(2)作用方向:(3)作用呈现形式:教育的起源★美国孟禄(梦露)苏联中国知识点2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1)奴隶社会:4点(2)封建社会:(3)古代东西方:阶道专等刻象(1)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2)古代印度(3)古代埃及(4)古希腊★(5)中世纪西欧(6)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化、教育的世俗化法制化具体内容:(1)(2)(3)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特点★★(1)(2)(3)(4)(5)(6)(7)(8)2016教师招考教育学第一章笔记(下)第二节教育学概述二.教育学研究的价值二.教育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三三.教育学的发展概况★★地位概述★教育思想★ (1)核心 (2)教育对象 (3)教育内容 (4)教育原则与方法思想4.墨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想★地位概述拉图多德★4.昆体良★问答法(产婆术)3步代表代表人地位★2.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社5.批判教育学(主导)(1)五育并举教育方针()4教育实践()4独立思想万世师表生活教育理论,区分杜威教育思想其他学者观点★《《《《(1)《(2)《(1)(2)》》2016教师招考教育学第二章笔记(上)第一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决定教育教育的决定作用★★4.决定4.制约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根本动因、动力作用)育与科学技术育发展的制约★★2.(1)、(2)51.(1)、(2)、(3)(1)学校文化概念★★(2)学校文化构成★(1)(2)(3)(4)A、校园文化概念★(1)(2)(3)(4)六、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表现在4点2.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2016教师招考教育学第二章笔记(下)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1、概念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3+1点)1、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及思想4、威尔逊—“基因复制” :危机)(高优)6、格塞尔—“成熟机制”(人物巧记:孟原弗四2、外铄论(环境决定论)★板说”3、华生及观点(巧记:2、.美国吴伟士(武德沃斯):4、辐和论(二因素论)先天遗传+后天环境一、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4方面)(可塑性)2、环境★★★(自然、社会)——可 (1)前提、可能性、不决定 (2)个别差异 (3)制约:格塞尔“成熟势力说” (1)社会环境 (2)动力 (3)不决定 (4)能动3、教育(学校教育)——主导、促进 (1)主导作用的原因★★3点 (2)主导作用的表现(学习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4点(3)主导作用的实现条件(内部、外修“教育无用论”:高尔顿(内发论、优(4)促进作用★★(1)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概念(2)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四、人的本质及教育意义3个统一五、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3、不平衡性(不均衡性)变到质变(皮亚杰发生认煮”“成人化”新增知识点1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理论6理论1、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33﹪观点新增知识点2学校教育的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巧记:(几组全写)选择性表现:3点(目标、内容、方式、方法手段)2016教师招考教育学第三章笔记(上)2.狭义的教育目的1.质的规定性2.社会性、时代性2.教育目的:3.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1.教育目的与教育联系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终极性教育目的(理想发展性教育目的(现实育目的目的4.体现范围三、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核心、出发点、归宿、主题和灵魂、最高理想和根本依据2、受教育者3、教育活动知识点二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2、激励作用3、评价标准1、第一层:国家的教育目的2、第二层: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具体化)(1)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确立(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之间的关系:普特关系(1)教学目标的概念★★(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具体与抽象展特点和需要——客观依据观依据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人全)(1)人的全面发展(2)旧式分工(3)机器大生产(4)社会主义制度(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目的的各种表述★“四有、两爱、两精神”拓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目的——培养完人(内涵、目的、途径)、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构成育的组成部分保证方向、保持动力、灵魂、体育课基本形态具体运用和实施各有其相对独立性义★★[联华教育]2016教师招考教育学第三章笔记(下)第三节教育制度★★二、建立学制的依据:1、2、3、4、5、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制西德知识点1、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教育制度的发展史)★库姆斯“非正规教育”伊利奇“非学校化”非第四节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统03“癸卯学制”制”性质的学制规定男女同校1、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2、1958年颁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3、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4、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两基、两全、两重”5、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6、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7、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层次结构:(1)幼儿教育、(2)初等教育、(3)中等教育、(4)高等教育类别结构:(1)基础教育、(2)职业技术教育、(3)高等教育、(4)成人教育、(5)特殊教育革知识点1、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4点)1、2、3、4、长期规划》有关学制改革的内容★(7点)、完整发展2、和谐发展方面发展4、自由发展2016年教育学前三章练习题(第一轮)1、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人是()。A.孔子B.许慎C.朱熹D.孟子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具有()。A.永恒性B.历史性C.长期性D.示范性3、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是()的观点。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劳动起源说D.神话起源说4、“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的教育特征。A.中国B.埃及C.希腊D.罗马5、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A.教育现象B.教育问题C.教育规律D.教育原则6、下列教育论点与孔子无关的是()。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启发诱导D.崇尚自然7、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是()。8、()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卢梭的《爱弥儿》9、“学在官府”说明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科技10、最早提出学校文化一词的是()。A.洛克B.华生C.华勒D.高尔顿11、下列不属于内发论的主要代表任务是()。A.孟子B.弗洛伊德C.格塞尔D.洛克12、()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个体心里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由种系发展决定(复演说)。A.弗洛伊德B.高尔顿C.格塞尔D.霍尔13、华生认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此观点是()。A.内发论B.外铄论C.辐合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4、()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15、人的身心发展都有其关键期(敏感期或最佳期),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6、()是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对受教育者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17、“教育适应生活说”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斯宾塞C.卢梭D.巴格莱18、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A.学校的产生B.教育实体的出现C.学制的建立D.定型学校组织的出现19、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颁布且在全国实行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20、我国第一个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且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21、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A.学校教育B.社会教育C.家庭教育D.闲暇教育E.自然形态的教育22、()提出的教学理论被视为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23、有关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有()。A.蔡元培“五育并举”方针B.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C.晏阳初“国际平民教育主义”D.陈鹤琴“活教育”体系思想E.陶行知“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24、学校文化的构成()。A.观念文化B.规范文化C.物质文化D.精神文化E.制度文化25、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A.孟子B.荀子C.威尔逊D.洛克E.华生26、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27、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包括()。A.自我发展B.完整发展C.和谐发展D.多方面发展E.自由发展28、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具体作用包括()。A.导向作用B.激励作用C.评价作用D.示范作用E.规范作用29、素质教育的特点包括()。A.全体性B.全面性C.基础性D.主体性E.发展性30、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的层次结构包括()。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职业教育D.中等教育E.高等教育质属性是,即教育是一种。是指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辞辞”,体现了孔子的原则。55、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产婆术)分为、、三步。6、昆体良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也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代代表作是。77、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8、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是,其其代表作是。99、法国成人教育家出版的被公认为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提出者是。和归中居于主导地位。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1、简述教育的起源说,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5分)2、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5分)3、简述《学记》的教育思想(5分)4.简述规范教育学建立的代表人物杜威的教育观点(5分)5、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5分)6、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教育要求(5分)7、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5分)8、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5分)2016年教育学前三章练习题II(第一轮)、单选(每小题1分,共20分)1、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2、“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对教育做此解释的是()。A.孟子B.孔子C.许慎D.朱熹3、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现代社会4、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因素是()。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内容D.教育措施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A.大众化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6、“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出自以下哪部著作()。7、1632年出版的()标志着教育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8、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9、下列人物中坚持外铄论的有()。A.孟子B.威尔逊C.弗洛伊德D.洛克10、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具有不平衡性,因此教育要()。A.因材施教B.循序渐进C.抓关键期D.扬长避短11、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舒尔茨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的贡献率是()A.20%B.28%C.33%D.36%1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体现了下列哪些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13、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A.遗传素质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教育14、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5、()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命令颁布施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教育策略D.教育方针16、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具体作用不包括()。A.导向作用B.激励作用C.评价作用D.示范作用17、“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D.科学本位论18、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A.面向全体学生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9、()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20、“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一种()思潮的表现。A.制度化教育B.非制度化教育C.形式化教育D.壬戌学制二、多选(每小题2分,共20分)21、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A.学校教育B.社会教育C.自我教育D.闲暇教育E.家庭教育22、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六艺”主要是指()。A.诗B.书、射C.礼、御D.乐E.数23、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有()。A.教育国家化B.初等教育义务化C.教育的世俗化D.教育终身化E.教育法制化24、20世纪教育学呈现多元化发展,主要的教育学派有()。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E.批判教育学25、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教育思想表述正确的是()。平民教育之父”D.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体系E.陶行知认为“教育即生活”26、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包括()。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C.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D.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E.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B.龙生龙,风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C.蓬生麻中,不扶自直D.昔孟母三迁E.出淤泥而不染28、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A.完整发展B.和谐发展C.自我发展D.自由发展E.多方面发展29、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主要有()。A.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B.人的身心发展的的特点和需要作作C.社会历史发展进程D.人们的教育思想E.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30、下列关于旧中国的学制沿革的表述正确的有()。A.我国第一个实行的学制是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反映了“中体西用”的思想C.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D.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E.新学制在高中增加职业科三、填空(每空1分,共20分)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着教育,体现了教育的。3、美国教育学家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4、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是。55、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99、我国教育家杨贤江出版的(1930年)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10、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提出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1313、苏联心理学家提出的是指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15、3、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5分)4、简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的原因。(5分)5、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教育要求。(5分)6、简述素质教育的意义(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5分)7、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5分)8、简述赫尔巴特的成就及教育观点。(5分)22016教师招考教育学第四章笔记(上)第一节教师及职业素养知识1教师职业的性质知识2教师的作用★★2、(加里宁)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知识4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角色)★★(1)(2)(3)(4)(5)(6)(7)“心理调节者”角色(心理保健(8)“学生心灵的培育者”角色(学(1)教师与学生:(2)教学与研究:(3)教学与课程:(4)学校与社区:(最大特点:职业角色多样化)(582页)三、教师劳动的特点★★★(5大特点)★★2、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和性性(1)为什么要热爱学生4点(2)热爱学生的要求(如何热爱学生)★要求:3点(1)(2)(3)要求:2点(1)(2)2、本体性知识:包括4方面(1)(2)(3)(4) (3)(4)知识3教师的能力素养★★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发展★★★知识1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2方面)1、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成长)(1)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核心、最终体现)(2)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知识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6内容)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自我的形成(概念)3、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包括)4、专业能力的提高5、教师的专业人格6、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知识3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6阶段)(区分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1、“非关注”阶段2、“虚拟关注”阶段3、“生存关注”阶段6、“自我更新关注”阶段知识4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4+途径)业化的促进与保障(1)(2)(3)观努力★(1)(2)(3)(4)2016教师招考教育学第四章笔记(下)第二节学生★★(1)(2)★(1)(2)(3)(1)(2)(3)(4)学生自身特点:(1)(2)(3)(1)(2)★★★观(1)(2)(3)(4)(1)(2)(3)(1)(2)(3)第三节师生关系2、4包括:(1)(2)(3)()43、4表现:(1)(2)(3)()4儿童中心论(学生中儿童中心论(学生中心的作用★★生关系的内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教师教师方面学生方面环境方面(1)(2)(1)(2)(1)(2)(3)(4)(1)(2)(3)(4)(5)(6)(7)(8)(9)径与方的(1)(2)六、理想师生关系(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2016教师招考教育学第五章笔记第五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及意义(选择、判断)(1)在我国:唐宋:唐-孔颖达代表作及观点;宋-朱熹代表作及观点(2)在西方:斯宾塞及代表作(3)美国:博比特代表作及观点二、课程类型★(选择、判断、填空)(1)学科课程★★(最古老最广(2)活动课程(经验课程)★★:杜优缺点(了解)威(1)分科课程(学科课程)★★本位)★★(1)必修课程★求(2)选修课程★(1)国家课程★主体(2)地方课程★(3)校本课程★(1)基础型课程(2)拓展型课程(3)研究型课程(1)显性课程式 (2)隐性课程★表现形式:4点响学生的方式★7、课程功能(了识性/实践性课程三、制约课程的因素(多选):社会/知识/儿童三因素四、主要课程理论流派★★(填空、选择、判断)((1)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巴格莱(2)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布鲁纳(3)永恒主义课程理论——赫钦斯论——布拉梅尔德节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取向的分类:(选择)(理解)(1)普遍性目标取向《大学》(2)行为目标取向:注重结果,泰勒/布鲁姆(3)生成性目标取向:注重过程(4)表现性目标取向:注重创造性标4、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选择):学生、社会、学科5、三维课程目标★★★(填空、判断、选择)(1)知识与技能目标:“双基”教学(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第三节课程内容一、课程计划(选择)1、课程计划的概念★★(选择、填空):2、课程计划的构成(了解):(1)(2)(3)(4)(5)(6)部分3、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填空):4、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课程计划)的特征★:(1)(2)(3)特征二、课程标准(选择、判断)1、课程标准的概念★★(选择、填空):直接依据、重要标准2、课程标准的构成(了解):(1)(2)(3)(4)(5)部分3、课程标准的功能(了解):依据+基础三、教材(选择)4、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了解):(1)(2)(3)(4)(5)(6)点5、教科书的作用(了解):(1)(2)(3)(4)点第四节课程结构(选择)2、课程的横向结构(了解):比例3、课程的纵向结构(选择):(1)直线型课程(2)螺旋式课程4、新课程结构的内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选择):(1)(2)(3)(4)点第五节课程管理2001年《》规定:二、三级课程管理(判断、选择)1、国家课程及概念2、地方课程及概念★3、校本课程及概念★★★(重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1)(2)(3)(4)(5)(6)点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1)(2)(3)途径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专业发展:(1)(2)(3)(4)(5)点第六节课程设计与实施一、课程设计(选择、判断)2、课程设计的层次(了解):(1)宏观的课程设计:包括4点(2)中观的课程设计(3)微观的课程的设计3、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选择、填空)★★式泰勒(美)斯滕豪斯(英)(1)目标(2)内容(3)方法(4)师二、课程实施(选择)2、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1)课程(2)学区(3)学校(4)校外第七节课程评价2、课程评价包括:(选择、填空)3、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提倡:(选择、填空)4、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选择、判断)泰勒“课程评价之父”价4、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了解):(1)(2)(3)(4)(5)阶段第八节课程资源2、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选择、填空):3、课程资源的类型(了解):(1)校内、校外(2)素材性、条件性(3)显性、隐性★4、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与方法(选择)★★(1)(2)(3)(4)(5)(6)点5、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了解):(1)(2)(3)(4)理念新增考点1:我国传统课程概念的两个误区(判断):(1)(2)新增考点2:古德莱德关于课程的定义(选择):5层次新增考点3: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理解性知识):新增考点4:课程实施的3种取向(选择):22016年教师招考四五单元测试题(一)一、单选(20分)1、教师职业专门化的标志是()。AA.私学的出现B.学校制度的建立C.专门培养教师的机构的出现D.教育法律法规的建立2、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一般化B.专业化C.单一化D.多样化3、()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A.加里宁B.夸美纽斯C.苏格拉底D.马卡洛夫4、教师需要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复杂性B.创造性C.主体性D.示范性55、()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也是教师劳动积极性和创造ABC协作D.为人师表6、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是()。A.师范教育B.入职培训C.自我教育D.在职培训7、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A.主动性B.创造性C.自觉性D.独立性8、教师中心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A.卢梭B.杜威C.赫尔巴特D.裴斯泰洛齐9、师生关系在教学层面上的关系是()。A.民主平等B.相互促进C.师道尊严D.授受关系10、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是专制型11、心理现象分为()。A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12、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属于()。A.无条件反射B.本能的行为C.第一信号条件反射D.第二信号条件反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ABCD巴甫洛夫14、电影中活动的画面主要利用了人的()。A.感觉对比B.知觉选择C.感觉适应D.视觉后像15、“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说明了()。ABC知觉的整体性D.知觉的恒常性16、“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A.情绪记忆B.动作记忆C.逻辑记忆D.形象记忆。18、心理学通常把个性心理特征分为三个方面,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A.性格B.动机C.兴趣D.意志19、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A.感觉对比B.感觉后像C.感觉适应D.联觉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二、多选(30分)21、教师的职业形象包括()。A.道德形象B.文化形象C,爱岗敬业形象D.人格形象22、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包括()。A.非职业化阶段B..职业化阶段C.专门化阶段D.专业化阶段23、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AA.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B.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C.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D.具有一定的协调能力24、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A.语言表达能力B.较高的教育机智C.组织管理能力D.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25、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其内涵是()。B.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地26、下列选项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A.需要B.性格C.动机D.能力27、以下属于联觉的是()。AA.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B.蓝色看起来觉得凄凉C.听节奏鲜明的音乐的时候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烁D.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28、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直观教学方法是()。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视频展示D.言语直观29、记忆的三个过程是()。A.识记B.保持C.再现D.编码3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是()。31、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有()。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6分)AA.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B.及时复习C.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记忆D.增强学习动机,明确记忆目的32、电灯灭了,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这是()。A.感觉后像B.视觉的后像C.负后像D.正后像33、长时记忆包括()。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程序记忆D.言语记忆34、以下表示条件反射的成语是()。A.望梅止渴B.乐不思蜀C.谈虎色变D.耳濡目染35、“鹤立鸡群”现象反映的是()。A.感觉对比B.无意注意C.注意的选择性D.兴趣三、填空(10分)1、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77、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和的主体。1、简述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新角色。(6分)3、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6分)4、简述现代学生观。(10分)5、简述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6分)6、简述教师的职业素养。(6分)2016年教师招考单元测试题第四五章(二)一、单选(20分)1、教师职业专门化的标志是()。A.私学的出现B.学校制度的建立C.专门培养教师的机构的出现D.教育法律法规的2、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一般化B.专业化C.单一化D.多样化3、()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A.加里宁B.夸美纽斯C.苏格拉底D.马卡洛夫4、教师需要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复杂性B.创造性C.主体性D.示范性5、()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也是教师劳动积极性和创造A.热爱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D.为人师表6、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是()。A.师范教育B.入职培训C.自我教育D.在职培训7、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A.主动性B.创造性C.自觉性D.独立性8、教师中心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A.卢梭B.杜威C.赫尔巴特D.裴斯泰洛齐9、师生关系在教学层面上的关系是()。A.民主平等B.相互促进C.师道尊严D.授受关系10、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型是专制型B.教育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表现C.学科专业素养是师生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D.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渠道是课堂11、在我国历史上,现代意义的课程是由()最早提出。A.孔颖达B.许慎C.孟子D.朱熹12、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是()。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学科课程()提出。A.杰克逊B.泰勒C.杜威D.博比特14、()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A.课程内容B.课程目标C.课程设计D.课程管理15、国家对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及进度作出规定的指导性文件被称为是?()。A.课程计划B.教科书C.教学计划D.教学大纲16、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以分科课程为主B.以综合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以分科课程17、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为的是增强课程的()。A.统一性B.规范性C.选拔性D.适应性18、泰勒提出的课程原理的四阶段中,()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其他所有步骤都是围绕其A.确定课程目标B.选择课程内容C.组织课程内容D.评价课程19、提出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的是()。A.斯太克B.泰勒C.斯克里文D.斯塔弗尔比姆20、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B.学校可以根据地域性特点、学校传统和优势自主开发地方课程C.凡是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D.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二、多选(30分)21、教师的职业形象包括()。A.道德形象B.文化形象C,爱岗敬业形象D.人格形象22、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包括()。A.非职业化阶段B..职业化阶段C.专门化阶段D.专业化阶段23、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A.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B.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C.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D.具有一定24、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A.语言表达能力B.较高的教育机智C.组织管理能力D.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25、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其内涵是()。A.学生具有独立意识B.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地C.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D.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26、古德莱德认为课程的层次主要有()。A.理想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C.领悟的课程D.运作的课程27、综合课程分为()不同类型。A.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B.知识本位的综合课程C.社会本位的综合课程D.儿童本位28、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有()。A.过程模式B.CIPP模式C.CSE模式D.目标模式29、下列选项中属于确定课程目标依据的有()。A.学习者的需要B.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C.教师的教学风格D.学科体系30、CSE评价模式的实施步骤包括()。A.需要平定B.方案计划C.形成性评价D.方案实施31、下列属于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流派有()。A.要素主义B.实用主义C.结构主义D.儿童中心主义32、普通高中课程由()层次组成。A.学习目标B.学习领域C.学习科目D.学习模块33、理想的师生关系具备以下()特征。A.尊师爱生,相互配合B.民主平等,和谐亲密C.共享共创,教学相长D.相互促进,34、课程实施的取向有()。A.主体取向B.创生取向C.忠实取向D.相互调适取向35、安排课程表应遵循的原则有()。A.整体性原则B.心理适宜原则C.迁移性原则D.生理适宜原则三、填空(10分)是。3、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及最终体现在于。6、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是。8、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提倡,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四、简答题(40分)1、简述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新角色。(6分)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6分)3、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6分)4、简述现代学生观。(10分)5、简述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6分)6、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6分)20162016年教师招考心理学第一章笔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认知过程:感知觉认知过程: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个性心理★(稳个性心理倾向性: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心理的实质能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1)中枢神经系统:脑:额叶、顶叶、枕叶、颞叶、(2)周围神经系统:反射:(1)无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3)巴甫洛夫第三节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人人物代表作地位德主要的心理学流派学学、安学华生《》(1)(2)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学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学杰: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联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过渡(中间)阶段。2016教师招考心理学第二章笔记(上)第二章认知发展与教育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理现象((1)(2)(3)(4)(5)(1)机体觉=内脏感觉(饥(2)平衡觉=静觉(3)运动觉=动觉觉知识3感觉的规律2、感觉的相互作用的规律(选择)1、同一感觉中的相(1)感觉适应:明适应(暗到明);暗适应(明到暗)互作用例: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2)感觉对比:(3)感觉后效(感觉后像):黑暗背(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病人的疼痛(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3)联觉:知觉的概念:整体属性思维的知觉知识2知觉的种类11、物体知觉(1)空间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动((选择)②诱导运动:浮云的动使人感觉月亮在动云是静止的注视点燃的烟头感觉光点在动效:注视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后转向静止的物体②晕轮效应(光环效应):爱屋及乌④近因效应(最近效应):子之腹(选择)知识3知觉的规律(知觉的特征或基本特征)★★★(选择)形亮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