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理论的发展_第1页
化学键理论的发展_第2页
化学键理论的发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键理论的发展对化学键的研究是化学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化学键理论经历了从经典化学键理论到现代化学键理论的漫长路程,解释了原子怎样形成分子,分子为什么能够稳定存在,分子的空间构型等问题。●

经典化学键理论1812年,贝采里乌斯从电解水现象得到启发,发表了二元学说,认为每种化合物都是由电性相反的两部分组成。但这种理论在解释有机物时遇到了困难。1857年,凯库勒提出碳是四价的,碳原子可以以单键、双键、叁键相连接,他还提出了苯环的结构。1861年,布特列洛夫提出了化学结构理论,他认为分子不是原子的简单堆积,而是原子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化学结合,这样结合起来的每个原子之间存在复杂的化学力相互作用。1893年,维尔纳提出了配位理论来解释金属配合物的结构。1912年美国化学家路易斯()建立了经典的共价键理论,认为构成分子的同种原子或不同种原子以共用电子对吸引两个原子核,并使每个原子达到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分子中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作用称为共价键。经典共价键理论初步揭示了共价键不同于离子键的本质,解释了共价分子的结构。但是,这一理论大多从大量化学实验事实概括得到,并根据经典静电理论把电子看成是静止不动的负电荷,必然会出现许多不能解决的矛盾。●量子化学的诞生随着各种物理实验方法的发展,对电子、原子等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认识已不断深入。1913年,玻尔提出了著名的原子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圆满地解释了氢原子定态的结构及其光谱,但是,应用玻尔的模型研究最简单的H2分子的化学键和多电子原子时,都得不到满意的结果,便旧量子论的缺点暴露无遗,促使人们从理论上来探索微粒子运动所遵循的规律。20世纪20年代,实验研究证实了电子等实物微粒也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设,奥地利人薛定谔提出了波动方程,美国人海特勒和伦敦通过求解氢分子的薛定谔方程建立起了新的化学概念,认为共价键的形成是由于两个原子的原子轨道相互重叠的结果,电子云分布集中在两个原子核之间,形成了化学键,使体系的能量降低。氢分子比两个独立的原子更加稳定。化学键的稳定性可以由键能来衡量,使共价键研究走向定量●价键理论在30年代初期建立了两种化学理论,一种是现代价键理论,另一种是分子轨道理论。价键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原子的重叠轨道越多,所形成的共价键也就越稳定。价键理论虽然解决了基态分子成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问题,但无法解释CH4的正四面体结构,因此鲍林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是由莫立根、洪特和伦纳德斯等人在1932年前后首先提出来的。这一理论将分子看作一个整体,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可以组成分子轨道,分子中的电子在一定的分子轨道上运动,在不违背每一个分子轨道只容纳两个电子的原则下,电子将优先占据能量最低的分子轨道,并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在成键时,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则生成的键越稳定。利用这一理论,可以解决价键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电子键及单电子键等概念。●分子轨道理论1965年,霍夫曼在分子轨道论和有机化学反应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理论。在解释和预示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以及了解产物的立体构型上具有指导作用,使化学键理论进入研究化学反应的新阶段。●STM技术与物质结构研究1982年IBM的科学家成功地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表面分析仪器─扫描隧道显微镜(简称STM),1983年人类第一次利用STM在硅单晶表面观察到周期性排列的阵列,纳米科学家们又多了一个研究纳米世界的强有力的工具。STM的核心是由导电的针尖与样品表面构成的“量子隧道结”。针尖相对于表面的位置和运动可以由压电陶瓷精确地控制。当二者间的距离小到只有几个原子的尺度时,如果我们在针尖和导电样品之间施加一个电压,根据量子力学的隧穿原理,它们之间就会有隧道电流通过。利用压电陶瓷精确地控制针尖在样品表面上一个小区域内扫描,同时记录下针尖的运动和隧道电流的变化,就得到了可以反映样品表面结构的高分辨图象。另一方面,利用STM针尖与分子或原子的相互作用,我们还可以对原子和分子进行操纵或加工。科学家能直接看到原子和化学键吗?自从1983年IBM的科学家第一次利用STM在硅单晶表面观察到原子阵列以后,大量的具有原子分辨率的各种金属和半导体表面的原子图象被相继发表。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获得高分辨率的图象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直接看到原子。正如我们从STM的工作原理中可以预见的那样,STM所观察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原子或分子,而只是这些原子或分子的电子云形态。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围绕着原子核高速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当原子组成分子后,原子中的某些电子在很多情况下将不再为某个原子所独有,而是被一些原子或整个分子所共有。这时,我们通过STM所获得的分子图象将不是与分子内部的原子排列一一对应的。因此利用STM研究分子的结构并不象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容易,如何通过从STM获得的分子图象来解读分子内部的结构信息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分子是由原子与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对化学键动“手术”就能定向选择化学反应,产生人们所需的新分子和新材料。而直接“看清”化学键,是进行分子“手术”的前提。2022年中国科大的科学家们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将笼状结构的碳60分子组装在一单层分子膜的表面,在零下268摄氏度时冻结碳60分子的热振动,在国际上首次“拍摄”了能够分辨碳-60化学键的单分子图像,这种单分子直接成像技术成为明察分子内部结构的“眼睛”,为纳米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