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略版)_第1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略版)_第2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略版)_第3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略版)_第4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略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略版)第一页,共95页。导言1、这门课的性质和特点2、这门课的主要内容3、学习进度安排第二页,共95页。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学习目标和学习建议本章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展演变的进程和特点。通过学习使我们对战后世界经济的全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重点掌握(1)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进程及特点,尤其要掌握世界经济由美国独霸到多极化的演变进程;(2)当今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和影响;(3)世界主要经济组织的作用,中国加入WTO的意义和影响;(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5)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加剧。学习时除紧密结合教材外,建议在网络上搜索“世界经济”,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主要阅读参考书目:1、《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宋新宁陈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当代世界格局与国际关系》戴德铮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三页,共95页。一、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主要国家概况世界经济全球化苏联日本西欧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中国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美国第四页,共95页。(一)、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战后初期到50年代末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前期80年代末至今美国是世界经济霸主美、苏两极并存美、苏、欧共体三足鼎立美、苏、欧、日四极并存美、日、欧三极鼎立;同时,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兴起第五页,共95页。(二)、各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地位

1、美国

美国战后初期,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70年代后,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通过“马歇尔计划”、“第四点计划”加强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控制发展新科技,保持领先地位生产领域国贸领域金融领域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严重失衡,逆差增加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垮台冷战后美国新经济的发展第六页,共95页。2、苏联(俄罗斯)苏联战后到50年代高速增长60年代70年代1987年仅次于美国经济增长渐慢被日本超过地位变化的原因高度集中且僵化的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长期奉行霸权主义俄罗斯叶利钦时代普京时代第七页,共95页。3、日本、西欧日本西欧战后初期的民主改革与经济恢复60~70年代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改革的局限原因80年代的第三次远航90年代的经济危机与低增长战后初期在美国扶植下经济的恢复50年代以后西欧的联合图强,从欧共体到欧盟第八页,共95页。4、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含义标准概况是指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其工业化已取得重大进展,已处于向发达国家过渡的阶段。人均GDP1500美元,制造业占GDP25%,制造业吸收总就业劳动力25%以上。战后巴西、阿根廷、“亚洲四小龙”等经济实力大增,加强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第九页,共95页。二、当今世界主要经济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WTO)《马拉喀什宣言》世界贸易组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乌拉圭回合”建立WTO协定1995年1月1日成立;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为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提供了谈判和合作场所它制定的多边贸易规则已成为各缔约国普遍接受的共同规则主持多轮多边贸易谈判,使各国关税大幅度下降为调解各国的贸易纠纷起了关键作用作用第十页,共95页。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主要活动:①汇率监督;②磋商与协调;③金融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12月成立,成员:150多个国家(或地区),是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1980年中国恢复席位并任执行董事会董事宗旨①为成员国在国际货币问题上进行磋商与合作提供必要的机构,促进国际的合作;②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发展;③促进各国汇率的稳定;④为经常性交易建立一个多边支付和汇兑制度;⑤为成员国融通资金;⑥争取减轻各成员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第十一页,共95页。3、世界银行世界银行又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根据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宗旨①对用于生产目的的投资提供便利,以协助成员国的复兴和开发;②通过保证或参与的方式促进私人对外投资;③鼓励开发生产资源,促进国际贸易平衡发展,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④与其他国际贷款相配合,提供贷款保证。第十二页,共95页。三、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竞争的新特点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改革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改革与调整成为时代潮流经济调节机制的调整与改革所有制实现形式的调整与改革国有经济的地位和结构的调整与改革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和规模的调整与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的大幅度调整和更新第十三页,共95页。思考与练习一、问答题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什么?2、当前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你是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给国际政治带来的影响的?3、你是如何认识当今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及其影响的?4、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谈谈你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认识。二、选择题(见备注)三、材料分析题(见备注)第十四页,共95页。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学习目标和学习建议本章主要从历史的角度讲述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建立、演变和崩溃的过程;并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我们能够对国际社会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把握,同时使我们对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学习时重点掌握(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演变的过程、原因、特点及多极化的发展趋势;(2)国际组织及其作用,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3)当前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主要阅读参考书目:1、《当代世界格局与国际关系》戴德铮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冷战史》刘金质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3、《大赌局:冷战后地缘政治格局》张炳清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4、《大国逐鹿:新地缘政治》方永刚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十五页,共95页。一、雅尔塔体制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1、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含义实质作用二战后期,美、苏、英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二战、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等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达成的一系列协议和谅解美苏两国划分在欧洲及远东中国和日本的势力范围积极作用消极作用第十六页,共95页。2、两大阵营的形成与对立两大阵营的形成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乔治·凯南8000字电报丘吉尔“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莫洛托夫计划”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华沙条约组织两大阵营的对峙及影响第十七页,共95页。两大阵营的对峙及影响影响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帝国主义:侵略与战争;社会主义:和平与民主意识形态领域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封锁与反封锁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冷战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政策1947年,美国的贝纳德·巴鲁赫正式形成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积极影响:促进了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消极影响: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状态含义提出两大阵营对峙和影响第十八页,共95页。二、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的发展

1、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标志中苏关系破裂原因苏联推行民族利己和霸权主义政策,损害其它国家的主权和国家利益帝国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分化美国实力地位的相对下降西欧的联合图强“戴高乐主义”“新东方政策”日本的“亚洲自主外交”美苏争霸战后初期美攻苏守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美苏争霸70年代苏攻美守80年代1968年苏军入侵捷克既对话又对抗1979年苏军占领阿富汗第三世界的兴起第十九页,共95页。2、政治格局的转换新旧格局的转换两极向多极转换的原因军备竞赛不仅拖垮了苏联,而且使美国也大伤元气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崛起格局转换的特点转换在和平条件下进行,没有大规模战争新格局形成时间长,更复杂两极一死一伤,其它各极发育未成熟世界不确定因素多各国都在力争对自己有利的世界新格局两极格局的终结第二十页,共95页。三、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与特点1、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2、大国关系在进行深刻调整3、以联合国为主的国际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4、国际形势总体缓和,动荡因素仍然很多5、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6、国际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因素造成的威胁正在加大7、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第二十一页,共95页。四、国际组织与国际机制

1、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广义的国际组织凡是两个以上的政府、民间团体或个人基于非赢利性目的,以一定协议形式建立起来的跨国机构都可以称为国际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狭义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根据主体构成情况根据成员的来源情况全球性国际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根据活动目的、任务和职能不同一般政治性国际组织专业技术性国际组织跨国性、协调性、间接性、从属性作用是国际关系有序化、民主化、法规化的重要保障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合作和发展特征分类第二十二页,共95页。2、国际机制

所谓“国际机制”,按照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克莱斯纳提出的定义,就是“整套明示或暗示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在国际关系的某一既定领域中,行为主体的期望以之为中心而聚拢”。

国际机制在国际社会中广泛存在,表现为国际关系的一种中介因素,既包括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各种国际组织,也包括各种双边或多边、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话、磋商与谈判,还包括各种被普遍认同的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等。

国际机制的规范功能体现在它能够稳定国际秩序、促进共同发展、提高国际交往的效率、引导国际关系的运行朝着有序的、有组织的、可控的方向演化。

国际机制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国际组织是国际机制的组织部分,国际机制并不依赖于国际组织而存在,但作为实体机构,国际组织是国际机制发展成熟的标志,为国际机制的明确、强化提供重要支持,是国际机制得以维护、巩固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二十三页,共95页。3、联合国联合国成立1945年,51个国家的代表在旧金山签署《联合国宪章》,创立联合国宗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的友好关系促成国际合作以联合国作为协调各国的中心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主要审议机构安全理事会最重要的机构,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执行机构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就国际间的经济及社会事务展开活动托管理事会对托管领土的事务实施行政监督国际法院司法机构秘书处负责管理内部事务,其最高行政长官是秘书长地位和作用第二十四页,共95页。思考与练习一、简答题1、什么是世界政治格局?2、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什么?3、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的意义是什么?4、国际组织的特征有哪些?国际组织有何作用?二、材料分析题(见备注)第二十五页,共95页。第三章当今世界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学习目标和学习建议本章讲述的两个问题既是国际社会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也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前两章是从总体宏观的角度讲述当今世界的基本经济、政治格局,本章则讲述基本问题——和平与发展和基本目标———建立国际新秩序。学习时重点掌握(1)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内涵和相互关系;(2)时代主题转换的依据和意义;(3)国际旧秩序的形成和实质;(4)中国与其他大国的国际新秩序构想。主要阅读参考书目:1、《邓小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2、《第三代领导集体外交实录》京湘等著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3、《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4、《探究世界秩序》(新加坡)许通美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二十六页,共95页。一、当今世界主题

当今世界主题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平与发展战争与革命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邓小平提出时代主题转换的意义邓小平提出时代主题转换的依据和平问题主要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发生的问题发展问题主要指世界经济的繁荣与进步维护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促进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战争的根源和性质维护世界和平的途径发展问题的实质是南北问题,核心是第三世界的发展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原因谋求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平与发展互为条件:和平是发展的基本前提;发展是和平的根本保障。第二十七页,共95页。二、国际新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国际秩序的含义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国际旧秩序国际新秩序是指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剥削、掠夺为特征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国际政治旧秩序国际经济旧秩序各国不同的国际新秩序构想维护强国对弱国的国际压迫实质实质维持垄断资本的国际剥削中国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新秩序第三世界美国日本、欧盟强调主权独立、所有国家一律平等企图进一步强化其世界霸权地位企图在新秩序中分享领导权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第二十八页,共95页。思考与练习一、选择题1、当前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A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

各国的民族纠纷和宗教对立C.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D.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斗争2、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面临的紧迫课题是A.

发展中国家国家的发展问题B.

保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问题C.

解决世界人口的增长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D.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问题

3、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是:A、实行有效裁军和军控B、发挥联合国的维和作用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加强国际干预二、辨析题:大国的控制能力是建立国际秩序的基础(答案见备注)第二十九页,共95页。第四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学习目标和学习建议本章主要讲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对外关系。学习时,既要弄清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原因,还要看到它面临的现实困难和深层矛盾。既要了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及其实质,又要深入的分析和正确的评价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的新变化及其面临的社会问题。既要了解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外交战略和对外关系的发展演变,又要揭示其外交战略中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本质。重点掌握:(1)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原因、经济调整和面临的问题;(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实质和战后的新变化;(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本质、演变和冷战后的调整。主要阅读参考书目:1、《解读美国大战略》胡鞍钢等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新资本主义》W•E•哈拉尔(美)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3、《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杰里尔•A•罗赛蒂(美)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三十页,共95页。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达国家经济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原因经济体制与运行模式的调整、改革面临的现实困难与矛盾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及其实质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的重大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社会问题特点实质第三十一页,共95页。三、美国的全球战略与对外关系当代美国的全球战略与对外关系当代美国的全球战略美国对外战略中的霸权主义战后美国的对外关系美国外交战略的思想传统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价值观念与现实利益的关系(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争论)孤立主义与世界(国际)主义的争论遏制战略缓和战略新遏制战略超越遏制战略参与和扩展战略先发制人战略美国的衰落问题当今美国霸权的特点霸权与稳定的关系霸权与霸权主义美苏(俄)关系中美关系美国与欧洲、日本关系中的协调与矛盾美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南北关系)第三十二页,共95页。四、战后西欧、日本的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1、战后西欧的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的发展50年代追随美国反苏反共60年代的联合图强70年代东西欧关系的缓和与南北对话80年代力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90年代以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

2、战后日本的外交战略与对外关系战后初期日本为重返国际社会的努力60年代日本的经济外交70年代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80年代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战略冷战后日本的对外关系

第三十三页,共95页。思考与练习一、选择题(见备注)二、辨析题1、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如果从一个执政党转换成另一个执政党就意味着政策的重大转变那就太危险了”2、一位美国学者说:“美国之所以繁荣是因为民主,而美国之所以民主是因为美国繁荣”。第三十四页,共95页。第五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学习目标和学习建议本章主要讲述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经济、政治和对外关系。通过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以及冷战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重点掌握(1)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2)第三世界崛起的三大标志和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3)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主要阅读参考书目:1、《第三世界论》李琮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出版2、《当代第三世界透视》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3、《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斯塔夫里亚诺斯(美)著商务印书馆1993年出版4、《南—北僵局之出路》罗杰•汉森(美)著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5、《全球化与世界体系》弗朗西斯科•洛佩斯•塞格雷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三十五页,共95页。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遇到的问题基本经济特征经济战略的调整与经济改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发展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与发展道路政治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第三十六页,共95页。三、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1、南北关系

南北对话南北矛盾的加剧及其原因解决南北问题的途径2、南南合作第三十七页,共95页。思考与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反映冷战后南北关系新变化的有A.南北关系中的政治问题日益突出B.环保问题成为南北关系中的新问题C.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趋于一致D.区域集团内部的南北关系已经取代全球性南北关系E.资本流动出现了从南方国家向北方国家的回流

2、造成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是A.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矛盾冲突B.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C.发达国家拥有的科技优势继续扩大D.全球性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资源枯竭3、南北双方高级领导人的对话始于A.1973年年欧共体同阿拉伯联盟的对话B.1975年19个发展中国家和8个发达国家举行的国际经济合作会议C.1977年“南北委员会”的成立D.1979年确定全球谈判原则的第34届联合国大会二、材料分析题(见备注)第三十八页,共95页。第六章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学习目标和学习建议本章主要讲述社会主义国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以及它对20世纪人类进步的巨大贡献。学习时重点掌握:(1)社会主义在20世纪对人类进步的巨大贡献;(2)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特点及各国对突破苏联模式的改革与探索;(3)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与教训。通过学习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的曲折性,更加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增强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心。主要阅读参考书目:1、《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顾》金重远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版2、《苏共亡党十年祭》黄苇町著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三十九页,共95页。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苏联政治体制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探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其原因与教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原因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斯大林模式与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转型第四十页,共95页。思考与练习

一、选择题:1、加剧苏联社会全面危机的是A.赫鲁晓夫的“三和”路线B.勃列日涅夫的对外扩张C.戈尔巴乔夫的“民主化”、“公开化”D.民族分裂主义势力2、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当时东欧国家中对此予以公开谴责的有

A.罗马尼亚B.民主德国C.南斯拉夫D.波兰E.匈牙利3、二战以后长期影响日苏(俄)关系的领土问题涉及的岛屿有

A.齿舞B.库页C.色丹

D.国后E.择捉

4、1996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北京会谈的主要成果有

A.决定建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B.同意建立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定期会晤机制C.同意成立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D.决定全面发展两国各领域的双边合作E.签署中俄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二、材料分析题(见备注)第四十一页,共95页。第七章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学习目标和学习建议本章主要对东欧国家、独联体国家和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予以介绍。重点掌握:(1)这些国家经济转型所付出的代价;(2)北约和欧盟的东扩;(3)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通过学习使我们更进一步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加深对改革、发展与稳定辨证关系的理性认识。主要参考阅读书目1、《普京时代》罗伊•麦德维杰夫(俄)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四十二页,共95页。一、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概况二、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和外交1、冷战后东欧国家的概况

1999年3月,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约。2003年波兰等10个中东欧国家开始了加入欧盟的最后准备工作,将于2004年成为欧盟正式成员。

2、独联体成员国的概况

独联体是比较松散的国家联合体。独联体联合的趋势将继续发展,但很难发展成为一个超国家实体。独联体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发展具有不稳定性。独联体各国对独联体政策的演变。1、俄罗斯的经济、政治状况俄罗斯政府已基本完成了从社会主义公有制到资本主义混合型所有制的过渡。2001年以来俄罗斯经济出现了发展和增长的势头。俄罗斯确立了以三权分立原则为基础的西方民主政治体制。2、俄罗斯的外交俄罗斯独立以后,其外交曾一度实行向西方一边倒的方针。从1993年后开始调整外交政策,实行东西方平衡外交。普京上台以后推行全方位外交,提升了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务实”已成为俄罗斯外交的最大特色。第四十三页,共95页。思考与练习一、选择题1、独联体是A.国家的一种形式B.超国家的实体C.一种非常松散的国家之间的联合形式D.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的国家联盟E.只有协调机制,由国家元首理事会和政府首脑理事会组成2、二战以后长期影响日苏(俄)关系的领土问题涉及的岛屿有A.齿舞群岛B.库页岛C.色丹岛D.国后岛E.择捉岛三、简答题1、简述俄罗斯外交政策的特点。2、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有哪些?其宗旨是什么?3、1999年加入北约的东欧国家有哪些?

三、材料分析题(见备注)第四十四页,共95页。第八章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对外战略学习目标和学习建议本章主要讲述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作用。通过学习使我们正确认识在国际大背景下的中国,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增强我们对党和国家外交战略和政策的理解,自觉地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学习时重点把握:(1)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和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2)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作用。主要阅读参考书目:1、《当代中国外交概论》李宝俊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1969~1989)》罗伯特•S•罗斯(美)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3、《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理查德•伯恩斯坦罗斯•芒罗(美)著新华出版社1997年出版4、《面向21世纪的中欧关系》薛君度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5、《合作还是对抗冷战后的中国、美国和日本》张蕴岭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版第四十五页,共95页。一、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对外关系发展的五个阶段对外关系的重大调整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关系的新局面重要的双边和多边关系中美关系中苏、中俄关系中日关系中欧的关系第四十六页,共95页。二、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正确分析国际形势客观估量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作用指明了中国的对外战略与政策第四十七页,共95页。三、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宗旨根本原则基本准则立足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第四十八页,共95页。四、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作用新中国成立的世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作用不断扩大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中国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第四十九页,共95页。思考与练习一、选择题1、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A.

独立自主B.

自力更生C.

和平共处D.平等互利2、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A.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B.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C.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D.同一切国家的关系

3、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有

A.中国B.巴基斯坦C.印度

D.缅甸E.印度尼西亚4、近几年两国率先提出建立“伙伴关系”的是

A.

中国和俄罗斯B.

中国和法国C.

中国和美国D.中国和英国5、80年代初中日两国确立的发展相互友好合作关系的原则是

A.

和平友好B.

平等互利C.

长期稳定D.相互信赖E.共同发展二、材料分析题(见备注)第五十页,共95页。《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性质和特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当今世界,包括世界经济、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社会这个大系统,就是要研究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突出特点是它的现实性、综合性、政策性和理论性都很强。这表现在:(1)现实性。紧跟当今世界形势变化的现实,研究历史也是为了说明现实,是立足现实,为说明现实服务的。(2)综合性。把不同类型国家、地区、组织,把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外交)、军事、科技等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同时涉及到历史、地理、文化等多个方面,具有多学科、多领域综合性质。(3)政策性。主要是政治、经济、外交等政策的内容特点,包括它的制定、调整、变化,特别是几个大国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的调整变化,直接影响和决定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4)理论性。这门课不是从概念、原理出发去讲理论,而是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去研究解决现实提出的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第五十一页,共95页。《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主要内容这门课程共分八章,这八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总论,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即世界经济格局、世界政治格局、当今世界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巧秩序,是从宏观上来了解当今世界的基本内容,是基础、是整体、是全局性的重要内容。第二大部分是分论,包括第四章至第七章,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独联体成员国与东欧国家,这是当今世界四种不同类型国家,各有其不同的性质、特点和基本内容,在国际舞台上也各有其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当今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第三大部分即第八章,突出讲述中国的对外关系发展演变和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特别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还有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这三大部分共八章构成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框架体系,有其严密的逻辑结构和内在联系,学习对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不可把它们割裂开来。第五十二页,共95页。学习进度安排总学时60课时(40分钟)导言:网上浏览1课时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5课时(随课件和教材、参考书自学,下同),网上辅导2学时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格局6课时,网上辅导2学时第三章当今世界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6课时,网上辅导1学时第四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8课时,网上辅导2学时第五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4课时,网上辅导1学时第六章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4课时,网上辅导1学时第七章独联体国家与冷战后东欧国家4课时,网上辅导1学时第八章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对外战略10课时,网上辅导2学时第五十三页,共95页。世界经济全球化表现含义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指世界各国的经济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领域所发生的一体化趋势。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商品、技术、信息以及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形成了全球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的局面。生产国际化不断加强,跨国公司出现迅猛发展;国际金融全球化程度加深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区域集团化向纵深和扩大两个方向发展国际经济协调进一步发展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世界经济全球化第五十四页,共95页。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10月——50年代末):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项对外方针。第二阶段(50年代末——60年代末):实行“两个拳头打人”(或“两面开弓”)的外交方针。第三阶段(60年代末——70年代末):毛泽东于1974年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面对苏联的扩张,实行“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方针。第四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末):开始逐步确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外交。“无敌国外交”。第五阶段(90年代至今):“全方位、多样化”的有中国特色外交。第五十五页,共95页。邓小平分析国际形势

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并指出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分析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指明了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第五十六页,共95页。邓小平客观估量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作用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仍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提高;将来的多极世界中中国必定是一极。第五十七页,共95页。邓小平指明了中国的对外战略与政策坚持和发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首创“一国两制”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中国永远不称霸,解决反对霸权主义和美国制造的新冷战,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提出冷战后我国对外政策的24字方针“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第五十八页,共95页。中美关系中美两国有着重大的战略利益,双边关系不仅对两国重要,而且影响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安全与繁荣。中美双边关系经历了大致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1969年)是敌对猜疑的20年。第二阶段(70年代)是和解和正常化的阶段。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1978年12月15日中美签署第二个公报即《建交联合公报》,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建交。1979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与台湾关系法》。第三阶段(80年代)是在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主导下关系友好的阶段。1982年8月17日中美第三个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第四阶段(89年以后)是冲突不断和接触增多的阶段。第五十九页,共95页。中苏关系中苏关系破裂原因苏联推行民族利己和霸权主义政策,损害其它国家的主权和国家利益1956年,苏共20大,中苏在重大问题上存在严重的分歧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把两党分歧公开化并扩大到国家关系上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1965年苏共操纵的莫斯科会议1969年中苏边境发生冲突,中苏关系完全破裂中苏关系中苏关系的发展与中俄关系1949年10月2日苏联宣布同新中国建交1950年2月14日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1989年5月15——18日,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1992年12月,叶利钦访华,1995年李鹏访俄2001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访问俄罗斯,两国元首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第六十页,共95页。第三世界的兴起第三世界的兴起三大标志77国集团万隆会议意义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不结盟运动原因第一、德、意、日被打败,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被削弱,为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与支持,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第三、二战中,亚非拉人民卷入大战,战争的胜利鼓舞了亚非拉国家人民,为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创造了主观条件。第六十一页,共95页。美国实力地位的相对下降(1)1950——1972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增长率

国别美国法国西德日本年平均增长率4.6%5.9%7.9%14.5%1948——1970年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1948年1970年上升(下降)百分点美国54.6%37.8%↓16.8法国4.6%6.5%↑1.9西德3.6%10.1%↑6.5日本1.2%9.5%↑8.3第六十二页,共95页。美国实力地位的相对下降(2)

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额中各国所占比重的变化

1950年1970年上升(下降)百分点美国49.6%15.5%↓34.1法国1.6%5.3%↑3.7西德0.4%14.6%↑14.2日本1.2%5.2%↑4.01948——1970年资本主义世界出口贸易所占比重的变化

1948年1970年上升(下降)百分点美国32%15.2%↓16.8法国3.7%6.4%↑2.7西德1.4%12.2%↑10.8日本0.5%6.9%↑6.4第六十三页,共95页。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1、国际原因:①战后几十年的国际和平环境,为之提供了良好时机,军费开支少;②美国对日本的扶植;③大量低廉的初级产品的进口,是重要保证。2、国内原因:①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局势;②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③重视发展科技、积极利用战后科技革命的成果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④重视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第六十四页,共95页。戴高乐主义戴高乐1958年就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后奉行的外交政策。他反对美国在西欧称霸,反对法国追随美国,主张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明确表示法国不依附美国,要发展法国自己独立的核力量,强调“不能把自己的生存交给另一个强国”。在北约中,戴高乐要求同美英一起参与决策,在被美英拒绝后,他果断地退出了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1966年3月),甚至撵走了美国驻法国的军队。在欧洲,他努力促进法德联合。1960年戴高乐访问苏联,并接通了克里姆林宫与爱丽舍宫的绿色电话,建立了两国首脑的直接联系,其目的就是借苏联抗衡美国,同时他也谴责苏联的霸权主义行径。此外,他还违抗美国旨意,在西方大国中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断绝与台湾关系,1964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第六十五页,共95页。新东方政策1969年勃兰特上台后,得到美国的默许和支持,推行“新东方政策”,1970年8月,勃兰特赴苏会谈,正式签署了《联邦德国苏联条约》,1970年12月,西德、波兰签订了两国关系正常化协定。1971年9月苏、美、英、法四国又签订了“四大国协定”,苏联称之为“西柏林协定”。1973年11月,两德代表又签订了《关于两国关系基础的条约》。随后,勃列日涅夫访问西德,两个德国同时加入了联合国,西德相继同捷克、保加利亚、匈牙利建交。第六十六页,共95页。苏联军队入侵捷克和斯洛伐克事件1968年8月21日,苏联以“保卫”社会主义成果,为了“社会主义大家庭各国安全的利益”为借口,反对杜布切克实行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出动了25万军队进驻捷克和斯洛伐克。随后,炮制了“有限主权论”,“国际专政论”等一系列理论,妄图美化自己的霸权主义行径。这一事件,遭到了南、罗、中、阿等国的谴责和抗议。第六十七页,共95页。苏联军队占领阿富汗1979年9月,阿人民民主党内部发生火并,政府总理H.阿明杀死党的总书记N.M.塔拉基,自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总理。阿明上台后试图摆脱苏联控制,声称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苏担心失去对阿富汗的控制,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并进行战争准备。1979年8~10月,苏联派遣陆军总司令I.G.帕夫洛夫斯基等人赴阿进行实地勘察,并以援助为名向阿富汗派兵,控制马扎里沙里夫、巴格兰、赫拉特等战略要地;同时以检查武器为名封存阿政府军的轻武器,拆除重装备,使其失去应付突变的能力。随后,苏军在苏阿边境的铁尔梅兹建立前方指挥部。1979年12月中旬,苏军进入集结地域;27日入侵阿富汗,占领阿北部地区。阿富汗人民在国际社会支持和援助下,与侵阿苏军和苏联扶植的政府军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战争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苏军全面入侵(1979.12~1980.1)苏军凭借优势兵力和现代化武器,以突然袭击方式大举入侵阿富汗。

第二阶段,苏军发动全面"扫荡"和重点"清剿"(1980.2~1985.12)第三阶段,双方战略相持(1986.1~1989.2)旷日持久、边打边谈的战争使苏联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上承受巨大压力。在此情况下,苏联被迫接受1988年4月14日达成的日内瓦协议,并于同年5月15日~1989年2月15日分两个阶段撤出全部军队11.5万人。至此,苏联侵阿战争结束。

第六十八页,共95页。两极格局的终结两极格局的终结1989年东欧剧变两极格局失去基础1990年两德统一两极格局折断中心环节“经互会”(91年6月)、“华约”(91年7月)解散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两极格局瓦解第六十九页,共95页。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中美中俄中法(欧)中日俄美美日、美欧俄欧日俄共同致力于建设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构筑“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竞争与合作、协调与矛盾、摩擦与妥协并存的新型战略关系致力于建立相互信任的全面合作的新型关系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合作与悬而未决的领土纠纷并存的新型关系合作加强、竞争加剧、摩擦增多、矛盾上升的新型伙伴关系共同特点不对抗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第七十页,共95页。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郎首都德黑兰举行了二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邱吉尔的第一次会晤。会议主要讨论了加速打败德国法西斯及战后和平问题,签署了《德黑兰宣言》、《关于伊朗的宣言》、《德黑兰总协定》(未公开发表)等文件,就开辟第二战场的时间,战后德国的处置,重建波兰及其疆界的划定,苏联出兵对日作战,战后维护和平机构——联合国的建立及对伊朗的援助等重大问题达成了协议。第七十一页,共95页。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战争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邱吉尔的第二次会晤,会议讨论了德国的占领与管制,德国的赔偿,改组波兰政府及波兰疆界的确定,南斯拉夫新政府的建立,苏联对日作战,联合国会议,在战后保持和加强在战时实行的合作,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等问题,分别达成了协议或初步协议,会议发表了《克里米亚会议公报》,三国外长还签署了《克里米亚会议的议定书》,此外,还秘密签订了《雅尔塔协定》。第七十二页,共95页。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了战争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杜鲁门、邱吉尔的最后一次会晤。当时德国已经投降,会议商讨了设立苏、美、英、法、中五国外长会议,占领德国的基本政治原则,德国赔偿、波兰西部疆界,控制黑海海峡,对意大利的政策,哥尼斯堡地区最后让与苏联,对罗、匈、保、芬的外交承认和参加联合国等问题,并签订了《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发表了《柏林会议公告》即《波茨坦公告》。第七十三页,共95页。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即第一次亚非会议,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有29个亚非国家参加,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发起召开、自己组织、主持,讨论亚非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实现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会议。与会代表赞成和接受了“求同存异”的精神,一致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建议以“和平共处”等十项原则作为处理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此即“万隆精神”。万隆会议是亚非民族独立国家以一股新兴力量登上国际舞台,联合起来发挥自己独立作用的一个起点,是第三世界兴起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第七十四页,共95页。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

面对两大阵营的对峙和冷战,迫使民族独立国家选择和平、中立、不结盟的政策,经过南斯拉夫、印度埃及等国的酝酿、发起和具体的组织工作,1961年9月,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国际舞台上显示出它的独特作用,它的内容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从呼吁缓和紧张局势、建议裁军,发展到反对对外侵略、维护世界和平;从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反对殖民主义,发展到维护政治独立、争取经济独立;从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发展到反对霸权主义和地区霸权主义;从积极投身政治领域的斗争,发展到全力参加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不结盟运动是继亚非会议之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又一种团结斗争的新形式。其成员也在不断增多、队伍不断扩大,其参加者不仅来自亚非地区,而且扩大到了亚非拉欧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此,不结盟运动逐渐成为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是第三世界兴起的又一个重要标志。第七十五页,共95页。77国集团77国集团又称发展中国国家会议,是60年代民族独立国家继不结盟运动之后创建的又一种组织形式。1963年第18届联大讨论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时,75个发展中国家一起提出了一个联合宣言,形成了75国集团。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日内瓦召开,发展成77国集团,他们发表了《77国联合宣言》,“77国集团”由此得名,尽管以后参加者不断增多,仍沿用此名。77国集团主要在经济领域开展斗争。其宗旨是在参加全球性国际经济会议之前,成员国之间协调立场,商讨共同的对策,表达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第七十六页,共95页。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尔什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协定书》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底,在华盛顿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宣布美元等同于黄金,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第七十七页,共95页。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提出为西欧提供130亿美元的援助条件:受援国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美国货物;尽快消除关税壁垒;放松或取消外汇管制;将本国和殖民地出产的战略物资供应给美国;设立由美国控制的对等基金,保障美国的私人投资和开发权利;同时要减少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逐步消除政府中的进步势力等。马歇尔计划实际上是一石五鸟:①善后西欧洲经济以挽救世界资本主义经济;②阻止西欧发生革命以排挤苏联势力;③以苏联不能提供的东西来吸引东欧国家,以鼓励他们的离心倾向;④打开美国商品进入欧洲的大门;⑤更加深化和明确两大势力范围的分界。应当承认,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当时处境极端困难的西欧各国度过了难关,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同时也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系,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有利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确立霸权地位的。马歇尔(1880.12.31~1959.10.16)第七十八页,共95页。第四点计划1949年1月,杜鲁门在他的第二任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出了美国外交方面的四点主要行动原则,其中第四点的内容是利用技术和资本输出对不发达国家进行经济和政治渗透,以后被称为“第四点计划”。其实质是向不发达国家渗透扩张,通过援助的形式来控制这些国家,实现美国的霸权。

第七十九页,共95页。欧洲的联合图强1951年4月欧洲煤钢联营共同体建立(成员有法国、西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1957年3月25日,德、法、意、比、荷、卢六国外长在罗马签订了两个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又称《罗马条约》)和《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这两个条约经六国议会批准生效后,1958年1月1日起正式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1967年上述三个组织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或“欧洲共同市场”。1968年7月欧共体在实现了工业品关税同盟,并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1973年英国、爱尔兰、丹麦加入,1981年希腊加入,1986年1月,西班牙、葡萄牙加入。1993年1月,欧洲大市场成立,实现商品、资本、劳务、人员自由流动。

1991年12月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欧洲政治联盟条约》的总称),1993年11月,马约正式生效,西欧一体化进入欧盟时代。

第八十页,共95页。欧洲联盟是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集团。1993年1月,欧洲大市场成立,实现商品、资本、劳务、人员自由流动。1994年1月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组成欧洲经济区。1991年12月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欧洲政治联盟条约》的总称),1993年11月,马约正式生效,西欧一体化进入欧盟时代。1995年1月欧盟接纳了奥地利、芬兰和瑞典,扩大为15国。1997年10月2日签署《阿姆斯特丹条约》,开始致力于政治联盟、司法和内政事务合作。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2002年12月,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捷克、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和马耳他等10个候选国的入盟谈判结束,使这些国家可以如期于2004年5月1日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第八十一页,共95页。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于1992年协商成立。1994年1月《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正式生效。其面积和GNP都超过欧共体。它将逐步实现商品、人员、资金、劳务等的自由流动和更高等级的知识产权保护。1994年12月,南北美洲34个国家的首脑在美国的迈阿密举行会议,一致同意在2005年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地区经济集团。第八十二页,共95页。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经澳大利亚1989年1月正式提议,1989年11月在堪培拉举行了首次亚太经济合作部长会议,亚太地区有组织的经济合作正式起步。中国于1991年加入,目前该组织有成员21个国家和地区。1993年6月正式启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名称,从此后每年举行一次非正式首脑会议,第9次非正式首脑会议于2001年在上海举行。1993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第一次非正式首脑会议,确定了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目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1994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的茂物召开的第二次非正式首脑会议,确定发达国家于2010年以前,发展中国家在2020年以前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1995年11月大板非正式首脑会议明确宣布经济技术合作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目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逐渐形成了公认的“APEC”独特的合作方式,它承认多样性,强调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灵活渐进等原则。第八十三页,共95页。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鉴于关贸总协定的一些局限性,各缔约方普遍认为有必要在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建立一个正式的国际经贸组织来协调、监督、执行乌拉圭回合的成果。1990年初,欧共体轮职主席国意大利提出建立多边贸易组织的倡议。7月9日,欧共体把这一倡议以12个成员国的名义向乌拉圭回合谈判体制职能谈判小组正式提出。同年4月加拿大也非正式地提出过建立一个体制机构。瑞士与美国也分别于1990年5月17日和10月18日,分别向关贸总协定体制职能谈判小组正式提出过提案。这些设想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未来国际贸易组织机构的职责及性质。经过磋商,1990年12月,在乌拉圭回合布鲁塞尔部长级会议上,贸易谈判委员会提议起草一个组织性协议。为此,“建立多边贸易组织协定”成为1992年12月的乌拉圭回合最终协议草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经过两年多的修改和各谈判方的讨价还价后,1993年11月,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前,各方原则上形成了“建立多边贸易组织协定”。在美国代表的提议下,决定将“多边贸易组织”易名为“世界贸易组织”。1993年12月15日,乌拉圭回合谈判胜利结束。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召开的关贸总协定部长会议上,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各项议题的协议均获通过,并采取“一揽子”方式(无保留例外)加以接受。经104个参加方政府代表签署,1995年1月1日正式生效。至此,根据其中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规定,1995年1月1日世贸组织正式成立,1995年,与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