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检测内容:期末测试得分________卷后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河南中考)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钦(qīn)佩濒(bīn)临鲜(xiān)为人知B.解剖(pōu)附和(hè)矢(shǐ)志不渝C.果脯(pǔ)咀嚼(jué)锐不可当(dāng)D.憔悴(cuì)徘徊(huí)唾(tuò)手可得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熬,是一种炙热的历__①__,是一种能量的积蓄。一旦经受住了这种炙烤,便会积蓄起炙热中饱蕴的那股能量,将执着、刚强、勇敢、大度等品质__②__入血脉、骨髓和胸膛,从此一辈子坚强__③__立、无所畏惧。A.①练②融③挺B.①炼②融③廷C.①练②熔③挺D.①炼②熔③廷3.古诗文默写。(8分)(1)以中有足乐者,____。(《送东阳马生序》)(2)____,未能远谋。(《曹刿论战》)(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____,____”向后主刘禅提出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建议。(4)每一处历史遗迹,都是一段无言的倾诉。登临幽州台,陈子昂叩问古今,吟唱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悲叹人生的不幸;辛弃疾登临北固楼,吟咏出“____?悠悠。___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感叹往事如流水,滚滚东流去;张养浩行经秦汉遗迹,目睹荒芜的废墟,不由发出“____,____”(《山坡羊·潼关怀古》),慨叹王朝兴衰更迭,万间宫殿在历史的长河里,终为土灰。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1)《西游记》和《水浒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皇权的蔑视,请从下面情节中任选一个,简要分析。①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西游记》)②活阎罗倒船偷御酒黑旋风扯诏谤徽宗(《水浒传》)(2)冰心《繁星》中的小诗“冷静的心,在任何环境里,都能建立起更深微的世界”富有哲理。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其具体经历印证这一哲理。①江姐(《红岩》)②简·爱(《简·爱》)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4分)要一个人对他人的困境做出关怀,这个人首先是需要有切实的,至少是基础的生活物质保障,然后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或趋于圆满的精神状态。一个自己都吃不饱的人,不愿意把自己的食物分享出去绝不该被斥责为冷漠;一个自己精神贫乏,生活常常处于纠结状态的人,对他人的生活没有关注和帮助也不能被斥责为冷漠。__①__一个“自身难保”的人却极富同情心,这个人__②__会活得痛苦。所以,我从不愿感叹“人性冷漠”。对于很多“无力”的人来说,__③__,也是他们仅有的选择。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要相互理解。(1)依次填入第①②处空格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尽管②还B.①如果②就C.①不但②而且D.①不仅②更(2)在第③处空格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2分)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材料一:《史记·春申君传》中“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一句提到“游学”一词;春秋时期的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14年,杏坛讲学,修订古籍;唐代诗人李白20多岁即走出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用3年时间“南穷苍梧,东涉溟海”……古人很早就通过学习与游历相结合的方式,增长见识,锻造坚忍的意志,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材料二:游学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纯粹的学习,是旅游与学习双重文化的结合,它的内容包含了参观游览和语言学习,介于游与学之间,同时又融合了游与学的内容,是现代人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的重要表现,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材料三:漫画《游学挂虚名》(1)材料一、二分别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游学”的?(2分)①游学的渊源(或游学的历史);②游学的内涵。(意思对即可)(2)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6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南阳卧龙区一模)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一棵老槐树①老槐是一棵树,一棵很老很老的槐树。它从什么时候就站在那里,连院子里年纪最大、阅历最广的老张也不知道。②老张是小院的主人,也算是老槐的半个主人。他喜欢那份热热闹闹的烟火气,南来北往,无论是来树下纳凉的老街坊还是过路歇脚的陌生人,来了,拿张小凳来杯茶水,三言两语,就聊成老友。③老张挺感激那棵老槐树,待它也好。春天里,他在老槐树周围挖上一圈深沟,将发酵好的土肥填上,再浇足水,老槐就像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一下子返老还童。夏天来时,长疯了,那叶子油绿发亮,密不透风,赠予小院一夏的清凉。老槐树身上出现几个莫名的洞,害虫钻的,那洞就像咬在老张的身上,找来针筒,找来药,按比例兑好,给老槐树打针,绕着树来来回回找,一个小洞也不放过。④一棵树的寿命长短,有时候不在于它本身,不在大自然为它提供的阳光雨露,而在于最初那颗种子的选择,或者说在于人的选择。⑤儿子回来,把他的生意触角伸到了小镇,伸到了他们的老院里。他要将老院的房子全部扒倒,建吊脚楼,搞农家乐。小镇上的旅游业日渐火起来,可小镇上的餐饮、住宿服务还远远跟不上。⑥老张的儿子嗅觉灵敏,盖楼,老槐树是第一个要挪开的绊脚石。挪,只有死。不挪,也是死,得锯掉。儿子说得唾沫星子乱飞,老张听得脸红脖子粗:你休想打那棵树的主意!⑦老张和儿子的较量就从那天开始。老张拼命守护,儿子拼命要砍树。老槐树是当地林业部门注册上号的,要砍掉它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这是唯一让老张心安的一点。⑧那些天,儿子似乎消停了些,不再提砍树的事。天天开着黑色奔驰,“呜”一下来了,停在树下,“呜”一下又没有影儿……偶尔还会对老槐关心一下,提桶水浇浇它。⑨老张却不晓得那棵老槐树是怎么回事,它似乎预知到了什么,精神一天天委顿下去。一树油绿发亮的叶子慢慢失去光泽,慢慢打卷泛白。那个夏天还没走,一树叶子就开始簌簌地落,像老人的发,止也止不住。老张看着那一地惨绿的枯叶,心疼得掉泪,却没有任何办法。那棵老槐,正在慢慢死去。⑩小镇上的人,也很少再到老槐树下扎堆聚集。往日的好时光,也像那一树飘落的叶子,一点一点地飘逝了。⑪老张说给儿子听: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⑫儿子不服:中国人有普遍的仇富心理。⑬老槐倒下,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漆黑雨夜。一场台风席卷小镇,老槐树没能躲过那一劫。其实,与往年的台风相比,那一场台风并算不得凶猛。⑭倒下的老槐树,树根都变黑变烂了。⑮儿子浑身被绑得白粽子一样躺在医院里。忍不住,还是跟老张说了。爸,你说得对,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那也是一个人最穷的时候了……⑯老张儿子去找老同学帮忙开采伐证,老同学不急不徐地告诉他:按照相关规定,我们是无权给你开这个采伐证的,但你得明白,我们也无权阻止一棵树的正常死亡——树也有生老病死嘛。⑰老张的儿子眼前豁然开朗,他不再跟倔驴一样的父亲争,他只买回一种药,掺到水里,时不时给老槐树喂一点……⑱“爸,老槐树这次没把我砸死,只把我的车砸烂,是还在念着您老对它的好吧……爸,我对不起老槐树啊……”老张的儿子呜咽着说……⑲儿子接着说,等养好了伤就去买一千棵槐苗,栽到镇里的荒山上。⑳看儿子满脸的愧与悔,老张张张嘴呆立在夕阳里。7.请从儿子的视角,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梳理小说的情节。(4分)8.文章第⑯段有何作用?(4分)9.本文主要借儿子对老槐树的不同态度和表现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旨,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并说出这样写的好处。(4分)10.结合下面材料中的画线句,谈谈本文是如何通过人与树的关系表现主旨的。(4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要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展示人类改天换地的恢宏魄力,更需要呈现保护自然的温柔情怀,城市因为有了那些老树才更有家的温度。(二)(平顶山三模)阅读下面三个文本,完成11~13题。(共12分)文本一: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国就业受到了一些冲击。调查数据显示:1~3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29万人,同比减少95万人。3月份全国城镇的调查失业率是%,环比小幅回落。第一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就业形势较往年更加严峻。因此,在2022全国两会上,释放地摊经济活力成了热议话题。文本二:近年来,居住在大中城市的人不难发现,城市街道是整齐干净了,但摆摊位的人越来越少了,街道也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劲了。以往常见的城管与小商贩发生冲突的新闻,也基本没再出现过。地摊经济,仿佛被“创业创新”洗刷干净了。但随着产业结构转型与疫情的到来,这一切都在发生着重大改变。为了快速恢复经济,恢复城市活力,解决失业问题,两会决定复苏地摊经济。地摊经济由来已久,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商业活动之一,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地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一直由于影响市容环境而不能登堂入室。但地摊经济有其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当前背景下,不仅满足普通百姓的生活需要,促进消费,而且也能够缓解就业压力。加强地摊经济活性,无疑是“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的一个有效举措。文本三:地摊经济有“三低”特质,也是这些特质让地摊经济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求,很多人支个小摊,打开私家车后备箱就能卖货;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发展地摊经济,一方面解决疫情防控之下,消费者在餐饮、卖场等室内消费信心不足的问题,也极大地满足了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摊主经营费用低,既降低了商户运营成本,也增强消费市场主体活力。另一方面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就业难题,因疫情影响而失去工作岗位的群众通过摆地摊实现灵活就业。但是,夜市在丰富市场,方便市民生活的同时,也给交通和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并且消费者可能会在满足了廉价的产品需求之后打消了更多的消费需求,正规店铺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同时因为没有固定经营场所而且贩卖的商品质量低下,产品及服务不受相关部门监督,某些不法摊贩为了求得更大的眼前利益而欺骗消费者,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商贩间争夺摆卖地盘,摊贩与城管之间愈演愈烈的矛盾,周边商铺对商贩的敌意与无可奈何,都造成一定的社会矛盾,更有一些城市发生暴力事件。11.从以上文本看,下列理解与判断,正确的一项是()(4分)A.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国就业受到了严重冲击。B.2022全国两会上,地摊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式,成了热议话题。C.2022到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下降。D.地摊经济不仅满足了普通百姓的生活需求,促进消费,而且能够缓解就业压力。12.本文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请结合文本二、三中的加点词语加以分析。(4分)(1)以往常见的城管与小商贩发生冲突的新闻,也基本没再出现过。(2)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13.地摊经济火了,但繁荣之下仍有隐忧。为了地摊经济能够持续发展,请你结合以上文本给摊贩们提几条合理化建议。(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题。(10分)(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二)晋侯赏从亡者①,介之推②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③?”对曰:“尤④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节选自《左传》,有删改)【注释】①从亡者:指跟随晋文公逃亡的人。②介之推:晋文公的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③怼(duì):怨恨。④尤:指责。14.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患:____(2)万钟于我何加焉加:____15.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16.语段(一)第二段作者认为不辩礼义而接受的“万钟”不能带来好处,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中又罗列了“万钟”带来的好处,这里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17.语段(二)中介子推的做法和语段(一)中“行道之人”“乞人”的做法有何异同?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共4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8.本诗表现了诗人的家国之痛和____的决心。(1分)19.请任选一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妙处。(3分)四、作文(50分)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求答案。答案有正误之分,有好坏之别,有时又不止一个。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穷其一生;有些时候,获取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在寻求答案。你最难忘的一次寻求答案的过程是怎样的?你对寻求答案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1)请以“这就是我的答案”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讲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寻求答案的过程。(2)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寻求答案的思考和认识。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检测内容:期末测试得分________卷后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河南中考)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2分)A.钦(qīn)佩濒(bīn)临鲜(xiān)为人知B.解剖(pōu)附和(hè)矢(shǐ)志不渝C.果脯(pǔ)咀嚼(jué)锐不可当(dāng)D.憔悴(cuì)徘徊(huí)唾(tuò)手可得【解析】A.“鲜”应读“xiǎn”;C.“脯”应读“fǔ”;D.“徊”应读“huái”。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2分)熬,是一种炙热的历__①__,是一种能量的积蓄。一旦经受住了这种炙烤,便会积蓄起炙热中饱蕴的那股能量,将执着、刚强、勇敢、大度等品质__②__入血脉、骨髓和胸膛,从此一辈子坚强__③__立、无所畏惧。A.①练②融③挺B.①炼②融③廷C.①练②熔③挺D.①炼②熔③廷3.古诗文默写。(8分)(1)以中有足乐者,_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__。(《送东阳马生序》)(2)__肉食者鄙__,未能远谋。(《曹刿论战》)(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__陟罚臧否__,__不宜异同__”向后主刘禅提出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建议。(4)每一处历史遗迹,都是一段无言的倾诉。登临幽州台,陈子昂叩问古今,吟唱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悲叹人生的不幸;辛弃疾登临北固楼,吟咏出“__千古兴亡多少事__?悠悠。__不尽长江滚滚流_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感叹往事如流水,滚滚东流去;张养浩行经秦汉遗迹,目睹荒芜的废墟,不由发出“__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__”(《山坡羊·潼关怀古》),慨叹王朝兴衰更迭,万间宫殿在历史的长河里,终为土灰。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1)《西游记》和《水浒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皇权的蔑视,请从下面情节中任选一个,简要分析。①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西游记》)②活阎罗倒船偷御酒黑旋风扯诏谤徽宗(《水浒传》)示例一:①孙悟空奉命代管蟠桃园,偷偷享用了蟠桃。后来在蟠桃园遇到去摘桃的七仙女,得知天庭举办蟠桃会而他没有受邀请,便用定身法定住七仙女,赶往瑶池。赶至瑶池,弄个神通,让众人睡去。悟空痛饮大醉,无意间走到兜率天宫,偷吃了仙丹,酒醒后逃出天宫。从这些情节,可以看出孙悟空对皇权的蔑视。示例二:②陈宗善太尉带着张干办、李虞候,带十瓶御酒,来到梁山泊。阮小七等将御酒喝了,换成村醪水白酒。宋江力主招安,萧让读诏书。李逵听罢诏书,从梁上跳下来,扯碎诏书,揪打陈太尉,被宋江、卢俊义抱住。宋江打开御酒,却发现是村醪水白酒,众人大怒。从李逵、阮小七等人身上,可以看出对皇权的蔑视。(2)冰心《繁星》中的小诗“冷静的心,在任何环境里,都能建立起更深微的世界”富有哲理。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其具体经历印证这一哲理。①江姐(《红岩》)②简·爱(《简·爱》)示例一:①江姐在潮湿阴暗的牢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却始终不肯向敌人屈服,而是坚守党的秘密,坚持自己内心的理想,且最终为了自己的理想献出了生命。江姐的经历,很好地诠释了“冷静的心,在任何环境里,都能建立起更深微的世界”这一哲理。示例二:②简·爱与罗切斯特深深相爱,在举行婚礼前,简·爱得知罗切斯特有一个疯了的合法妻子,她在炽热的爱情中冷静下来,坚守对尊严、真爱和道德的追求,依然选择离开。简·爱的经历很好地诠释了“冷静的心,在任何环境里,都能建立起更深微的世界”这一哲理。(任选一个人物即可)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4分)要一个人对他人的困境做出关怀,这个人首先是需要有切实的,至少是基础的生活物质保障,然后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或趋于圆满的精神状态。一个自己都吃不饱的人,不愿意把自己的食物分享出去绝不该被斥责为冷漠;一个自己精神贫乏,生活常常处于纠结状态的人,对他人的生活没有关注和帮助也不能被斥责为冷漠。__①__一个“自身难保”的人却极富同情心,这个人__②__会活得痛苦。所以,我从不愿感叹“人性冷漠”。对于很多“无力”的人来说,__③__,也是他们仅有的选择。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要相互理解。(1)依次填入第①②处空格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2分)A.①尽管②还B.①如果②就C.①不但②而且D.①不仅②更(2)在第③处空格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2分)示例:“冷漠”是对自己的保护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材料一:《史记·春申君传》中“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一句提到“游学”一词;春秋时期的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14年,杏坛讲学,修订古籍;唐代诗人李白20多岁即走出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用3年时间“南穷苍梧,东涉溟海”……古人很早就通过学习与游历相结合的方式,增长见识,锻造坚忍的意志,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材料二:游学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纯粹的学习,是旅游与学习双重文化的结合,它的内容包含了参观游览和语言学习,介于游与学之间,同时又融合了游与学的内容,是现代人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的重要表现,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材料三:漫画《游学挂虚名》(1)材料一、二分别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游学”的?(2分)①游学的渊源(或游学的历史);②游学的内涵。(意思对即可)(2)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6分)画面内容示例:一个打扮时髦的女子左手扶着一根用¥做成的挂着三件写有“游学”字样T恤的衣架,她右手叉腰,口若悬河地对左边的女子说着什么。左边的女子身体后仰,头顶上现出两个惊叹号。她们身前的小孩掀起最下面的一件T恤,发现T恤里面有许多补丁,衣摆也破了。寓意示例:讽刺某些游学名不符实,以赚钱为目的。(意思对即可)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南阳卧龙区一模)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一棵老槐树①老槐是一棵树,一棵很老很老的槐树。它从什么时候就站在那里,连院子里年纪最大、阅历最广的老张也不知道。②老张是小院的主人,也算是老槐的半个主人。他喜欢那份热热闹闹的烟火气,南来北往,无论是来树下纳凉的老街坊还是过路歇脚的陌生人,来了,拿张小凳来杯茶水,三言两语,就聊成老友。③老张挺感激那棵老槐树,待它也好。春天里,他在老槐树周围挖上一圈深沟,将发酵好的土肥填上,再浇足水,老槐就像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一下子返老还童。夏天来时,长疯了,那叶子油绿发亮,密不透风,赠予小院一夏的清凉。老槐树身上出现几个莫名的洞,害虫钻的,那洞就像咬在老张的身上,找来针筒,找来药,按比例兑好,给老槐树打针,绕着树来来回回找,一个小洞也不放过。④一棵树的寿命长短,有时候不在于它本身,不在大自然为它提供的阳光雨露,而在于最初那颗种子的选择,或者说在于人的选择。⑤儿子回来,把他的生意触角伸到了小镇,伸到了他们的老院里。他要将老院的房子全部扒倒,建吊脚楼,搞农家乐。小镇上的旅游业日渐火起来,可小镇上的餐饮、住宿服务还远远跟不上。⑥老张的儿子嗅觉灵敏,盖楼,老槐树是第一个要挪开的绊脚石。挪,只有死。不挪,也是死,得锯掉。儿子说得唾沫星子乱飞,老张听得脸红脖子粗:你休想打那棵树的主意!⑦老张和儿子的较量就从那天开始。老张拼命守护,儿子拼命要砍树。老槐树是当地林业部门注册上号的,要砍掉它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这是唯一让老张心安的一点。⑧那些天,儿子似乎消停了些,不再提砍树的事。天天开着黑色奔驰,“呜”一下来了,停在树下,“呜”一下又没有影儿……偶尔还会对老槐关心一下,提桶水浇浇它。⑨老张却不晓得那棵老槐树是怎么回事,它似乎预知到了什么,精神一天天委顿下去。一树油绿发亮的叶子慢慢失去光泽,慢慢打卷泛白。那个夏天还没走,一树叶子就开始簌簌地落,像老人的发,止也止不住。老张看着那一地惨绿的枯叶,心疼得掉泪,却没有任何办法。那棵老槐,正在慢慢死去。⑩小镇上的人,也很少再到老槐树下扎堆聚集。往日的好时光,也像那一树飘落的叶子,一点一点地飘逝了。⑪老张说给儿子听: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⑫儿子不服:中国人有普遍的仇富心理。⑬老槐倒下,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漆黑雨夜。一场台风席卷小镇,老槐树没能躲过那一劫。其实,与往年的台风相比,那一场台风并算不得凶猛。⑭倒下的老槐树,树根都变黑变烂了。⑮儿子浑身被绑得白粽子一样躺在医院里。忍不住,还是跟老张说了。爸,你说得对,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那也是一个人最穷的时候了……⑯老张儿子去找老同学帮忙开采伐证,老同学不急不徐地告诉他:按照相关规定,我们是无权给你开这个采伐证的,但你得明白,我们也无权阻止一棵树的正常死亡——树也有生老病死嘛。⑰老张的儿子眼前豁然开朗,他不再跟倔驴一样的父亲争,他只买回一种药,掺到水里,时不时给老槐树喂一点……⑱“爸,老槐树这次没把我砸死,只把我的车砸烂,是还在念着您老对它的好吧……爸,我对不起老槐树啊……”老张的儿子呜咽着说……⑲儿子接着说,等养好了伤就去买一千棵槐苗,栽到镇里的荒山上。⑳看儿子满脸的愧与悔,老张张张嘴呆立在夕阳里。7.请从儿子的视角,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梳理小说的情节。(4分)嫌树碍事要砍树却有顾忌——找同学求助有了主意——对树表面关心暗做手脚——被树砸中后对父亲忏悔8.文章第⑯段有何作用?(4分)第⑯段主要写老张儿子受老同学的启发,采用滴药的方式,使老槐树看起来是正常死亡;补充交代了老槐树生病直至倒下的真正原因;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为后文他被倒下的树砸伤做铺垫。9.本文主要借儿子对老槐树的不同态度和表现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旨,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并说出这样写的好处。(4分)儿子发现商机欲开旅馆,因为老槐树碍事而想砍掉老槐树,用暗地里下药的手段毒死老槐树,由此看出他虽有经济头脑,却为利益不择手段。最后因被老槐树砸坏车而没砸死自己而流泪忏悔,决定栽树补救,表现出他良知未泯、知错能改。通过写儿子对老槐树的不同态度,丰富儿子的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主题。10.结合下面材料中的画线句,谈谈本文是如何通过人与树的关系表现主旨的。(4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要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展示人类改天换地的恢宏魄力,更需要呈现保护自然的温柔情怀,城市因为有了那些老树才更有家的温度。①文中描绘出小镇上的人与老槐树和谐共处、其乐融融的画面;②老槐树生病后,枯叶飘落,人们很少到老槐树下聚集,更显凄凉冷清;③老张的儿子被砸伤后幡然醒悟,决定栽树补救;④文章呼吁: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共享温暖家园。(二)(平顶山三模)阅读下面三个文本,完成11~13题。(共12分)文本一: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国就业受到了一些冲击。调查数据显示:1~3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29万人,同比减少95万人。3月份全国城镇的调查失业率是%,环比小幅回落。第一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就业形势较往年更加严峻。因此,在2022全国两会上,释放地摊经济活力成了热议话题。文本二:近年来,居住在大中城市的人不难发现,城市街道是整齐干净了,但摆摊位的人越来越少了,街道也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劲了。以往常见的城管与小商贩发生冲突的新闻,也基本没再出现过。地摊经济,仿佛被“创业创新”洗刷干净了。但随着产业结构转型与疫情的到来,这一切都在发生着重大改变。为了快速恢复经济,恢复城市活力,解决失业问题,两会决定复苏地摊经济。地摊经济由来已久,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商业活动之一,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地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一直由于影响市容环境而不能登堂入室。但地摊经济有其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当前背景下,不仅满足普通百姓的生活需要,促进消费,而且也能够缓解就业压力。加强地摊经济活性,无疑是“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的一个有效举措。文本三:地摊经济有“三低”特质,也是这些特质让地摊经济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求,很多人支个小摊,打开私家车后备箱就能卖货;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发展地摊经济,一方面解决疫情防控之下,消费者在餐饮、卖场等室内消费信心不足的问题,也极大地满足了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摊主经营费用低,既降低了商户运营成本,也增强消费市场主体活力。另一方面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就业难题,因疫情影响而失去工作岗位的群众通过摆地摊实现灵活就业。但是,夜市在丰富市场,方便市民生活的同时,也给交通和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并且消费者可能会在满足了廉价的产品需求之后打消了更多的消费需求,正规店铺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同时因为没有固定经营场所而且贩卖的商品质量低下,产品及服务不受相关部门监督,某些不法摊贩为了求得更大的眼前利益而欺骗消费者,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商贩间争夺摆卖地盘,摊贩与城管之间愈演愈烈的矛盾,周边商铺对商贩的敌意与无可奈何,都造成一定的社会矛盾,更有一些城市发生暴力事件。11.从以上文本看,下列理解与判断,正确的一项是(D)(4分)A.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国就业受到了严重冲击。B.2022全国两会上,地摊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式,成了热议话题。C.2022到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下降。D.地摊经济不仅满足了普通百姓的生活需求,促进消费,而且能够缓解就业压力。【解析】A项表述错误,我国经济受到了一些冲击,而不是严重冲击;B项“释放地摊经济活力”成为热议话题,地摊经济并不是新兴经济。C项,2022~2022年是逐年下降,2022年略有回升。12.本文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请结合文本二、三中的加点词语加以分析。(4分)(1)以往常见的城管与小商贩发生冲突的新闻,也基本没再出现过。“基本”表限制,准确地说明了以往常见的城管与小商贩发生冲突的新闻几乎没出现过,但不排除偶尔会出现。(2)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船小好调头”,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地摊经济失败风险低,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及时调整,迅速满血复活的特点。13.地摊经济火了,但繁荣之下仍有隐忧。为了地摊经济能够持续发展,请你结合以上文本给摊贩们提几条合理化建议。(4分)①摆摊时要依法合规,服从城管的管理;②摆摊时不能占道经营,影响交通;③摆摊时不能乱扔垃圾,影响环境卫生;④商品定价不宜过高,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⑤要诚信经营,注重产品质量,不能以次充好,不能缺斤少两;⑥摆摊时要和同行和睦相处,遇到矛盾冲突不能使用暴力,要找相关部门解决。(以上六点任选四点即可)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题。(10分)(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二)晋侯赏从亡者①,介之推②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③?”对曰:“尤④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节选自《左传》,有删改)【注释】①从亡者:指跟随晋文公逃亡的人。②介之推:晋文公的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③怼(duì):怨恨。④尤:指责。14.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患:__祸患,灾难__(2)万钟于我何加焉加:__益处__15.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社区服务和家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精准医学和癌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皮肤生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科技学院《C程序设计及医学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闽南师范大学《影视后期编辑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阿拉伯语语法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汝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英语Ⅳ》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文献检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影视作品鉴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10月自考00158资产评估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中国矿业大学《自然辩证法》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51-T 1764-2023 机械式停车设备修理保养安全技术规范
- (医学课件)护理人文关怀
- 房屋木结构拆除施工方案
- 合同作废声明函
- DB11T 1833-202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 钢结构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 语音信号处理 第4版 课件 第3章:语音信号处理的常用算法
- 广西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中国移动购物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