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_第1页
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_第2页
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_第3页
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_第4页
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H-PWRA-2021-127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公示稿)浙江博绘海洋科技有限公司1概述 11.1论证工作由来 11.2论证工作等级和范围 11.3论证重点 12出让用海基本情况 42.1出让海域概况 42.2出让用海平面布置、主要结构和尺度 72.3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 92.4出让用海情况 92.5出让用海必要性 103出让海域概况 173.1自然环境概况 173.2海洋生态概况 403.3自然资源概况 513.4开发利用现状 664出让海域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 754.1出让海域用海环境影响分析 764.2出让海域用海生态影响分析 854.3出让海域用海资源影响分析 874.4出让海域用海风险分析 915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 925.1出让海域用海对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 925.2利益相关者界定 935.3相关利益协调分析 945.4出让海域用海对国防安全和国家海洋权益的影响分析 946出让海域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966.1出让海域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 966.2出让海域用海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1047出让海域用海合理性分析 1167.1用海选址合理性分析 1167.2用海方式和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187.3出让条件合理性分析 1217.4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 1227.5用海期限合理性分析 1288海域使用对策措施分析 1298.1区划实施对策措施 1298.2开发协调对策措施 1308.3风险防范对策措施 1308.4监督管理对策措施 1329生态修复方案 1369.1丁山三期北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 1369.2拟出让海域生态修复措施 14310结论与建议 14510.1结论 14510.2建议 145资料来源说明 147引用资料 147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11概述1.1论证工作由来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围填海项目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东海岸,地理位置发〔2018〕24号)精神,瑞安市人民政府组织已编制完成《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报批稿)(以下简称“处理方案”)并进行上报。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内共有4个集中连片的未登记备案未发证图斑,分别为丁山三期高涂围垦项目北片区2个图斑和龙湾二期围垦南端落入瑞安市海域的2个图斑,面积总计约420.4761hm2。拟出让海域用海面积31.5472公顷,涉及的处置图斑编号为330381-0103,出让后用于4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线项目的建设,属于中远期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的要求,需要编制海域使用论证报告材料,作为行政主管部门(海洋)审批海域使用的依据。受瑞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我公司编制完成了《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送审稿)》。说明:本报告如未特别说明,高程均为1985国家高程。1.2论证工作等级和范围1.2.1论证工作等级拟出让海域用海方式为建设填海造地,用海面积为31.5472公顷,确定拟出让海域的海域使用论证等级为一级。1.2.2论证范围拟出让海域的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等级为一级,因此其论证范围为用海外缘线外扩15km,论证面积约460km2,该范围已覆盖可能影响到的全部区域。论证范1.3论证重点本次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的重点为:(1)用海必要性分析;2图1.1-1丁山三期北区围填海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拟出让海域拟出让海域图1.2-1论证范围图3(2)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3)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4)与相关规划功能布局的符合性分析。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42出让用海基本情况2.1出让海域概况2.1.1出让用海基本情况出让海域名称: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规划用地性质:二类工业用地(M2)出让规模:面积31.5472公顷出让海域落户项目:4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线项目出让单位:瑞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让海域用海性质:经营性用海2.1.2出让用海地理位置及现状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围涂工程位于瑞安东海岸,东临大海,西靠温瑞平原,北与丁山一期、龙湾二期相接,南与丁山二期隔海相望,属于丁山三期西片围涂580.2667hm2。图2.1-1丁山三期北区围涂工程地理位置图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5拟出让海域位于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围涂工程内,根据《瑞安市丁山三期西片围涂工程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拟出让海域东侧为规划凤凰路,北侧为规划经一路,南侧为规划货场路,西侧为规划绿化。拟出让海域是在已填海成陆的丁山三期北区围填海区内部进行建设实施的,作为丁山三期北区围填海工程的一部分,已与整体工程同步实施,统一吹填及软图2.1-2工程用海区现状图图2.1-3瑞安市丁山三期西片高涂围垦养殖用海规划1#施工便道现状图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62.1.3出让用海规划条件2.1.3.1出让用海规模及内容根据《瑞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划条件》,拟出让海域位于03-11地块,面积为31.5472公顷,填海成陆后规划用地性质为二类工业用地(M2),用于建设4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线项目。.1.3.2出让海域规划指标(1)用地规划要求1)用地位置、范围:瑞安市塘下镇,货场路以北,凤凰路以西。2)规划用地性质:二类工业用地(M2)。3)总用地面积:315465.98m2(473.20亩)。1.0,且≤2.5。5)建筑密度:≤55%。绿地率:≥10%,且≤20%。7)建筑控制高度:≤50m。8)建设用地控制高程:1985国家高程4.3m。注:地块建设用地控制高程需与周边道路、河流及周边地块做好衔接,在方案设计阶段进一步深化,若周边地形复杂应做专篇论证。(2)建筑规划要求1)建筑使用功能:工业厂房及相关配套用房。2)建筑控制规模:计入容积率建筑规模≥315465.98m2,且≤788664.95m2。3)地下空间要求:在水平面上垂直投影占地范围、起止深度在下一步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中确定,具体要求按《瑞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瑞安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管理和土地登记规定(试行)的通知》(瑞政办(2010)161号)执行。4)建筑(含地下工程)、构筑物退让距离:退让规划建设用地界线、规划道路红线距离:应符合《瑞安市丁山三期西片围涂工程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瑞安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2020版)相关要求。7建筑问距:用地范围内建筑间距及与周边建筑间距应符合《瑞安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2020版)相关要求,同时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规定。围墙、门卫后退道路红线lm,工业用地邻界围墙可以为实墙外,其它需采用通透式围墙。5)非生产性用房要求:按瑞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试行)》(瑞政发(2012)77号)执行。6)竖向设计:竖向室内外高差0.15~0.45m。(3)交通规划要求1)机动车出入口:设置在经一路和凤凰路。具体位置在下一“步工程方案设计阶段合理确定。出入口应符合《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划和DB要求。2)停车位配置要求:应符合《瑞安市丁山三期西片围涂工程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瑞安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2020版)和《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划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13)的配建标准要求。3)公共自行车配建指标按相关规定配置公共自行车停放点,具体规模及位置在方案阶段予以确定。配建的公共自行车位可以按1:3折抵地块需配设的非机动车位,折抵比例不超过应配建数的30%。4)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按国家、省有关规定执行。(4)市政设施规划要求关于给水、供电、通讯、燃气、雨水、污水等工程管网管线应按《瑞安市丁山三期西片围涂工程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瑞安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2020版)要求敷设,同时与现有设施做好衔接。2.2出让用海平面布置、主要结构和尺度2.2.1出让用海平面布置由于拟出让海域在挂牌出让之前尚不能确定拟入驻的4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线项目的具体平面布置,出让海域的平面布置深度仅能细化到土地用途。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82.2.2主要结构和尺度拟出让海域位于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围填海区范围内,由于丁山三期北区围填海工程实施过程中已统一吹、回填,因此拟出让海域填海施工的主要构筑物结构和尺度等主要阐述丁山三期北区围涂工程的相关内容。瑞安市丁山三期西片围涂工程位于瑞安东海岸,围区南北长度约7.7km,东西宽度约2.5km,围涂面积3.58万亩,工程等级为III等,主要由7.766km长海堤、3.824km长1#施工便道、2.32km长2#施工便道、2座纳排闸以及排涝干河等组成,其中主要建筑物海堤、水闸为3级,1#施工便道、排涝干河为4级,2#施工便道、水闸施工围堰为5级。(1)主堤:布置于围区的东侧,面临东海。北抵龙湾二期南堤东端点,南至1#施工便道,总长1637m。堤址涂面平坦,涂面高程-1.0~3.0m,西高东低,坝型,外侧为砌石抛石体,内侧为抛石子堤,中间采用防渗土体筑堤。地基采用塑料排水板和土工织物进行处理。(2)北边界堤丁山三期北围区北侧与丁山一期及龙湾二期南堤相接,其中丁山一期南堤已建成使用多年,龙湾二期南堤长3605m,设计防御标准为50年一遇。(3)1#施工便道道设置在主海堤桩号Z1+637处,全长3819m,采用土石混合坝型,施工便道路面设计高程5.4m,防浪墙顶高程6.20m,最大堤高6.70m。根据《瑞安市丁山三期西片围涂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在初步设计阶段由于南区片需待4年后重要设施搬迁完成后才能实施,北区片短时间内将以独立围区的形式存在,故1#施工便道有2年时间实际上起到一线海堤的作用。根据可研批复意见,为提高围区抗灾减损能力,1#施工便道按4级建筑物设计,设防标准为10年一遇标准+允许越浪考虑。目前,在高度重视海洋生态保护和严格管控围填海的要求下,丁山三期南片很难继续实施,因此丁山三期北区1#施工便道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作为一线海堤存在,10年一遇的防潮标准不能满足其要求。目前,1#施工便道尚未竣工,《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建议后续调整设计方案,将其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9设防标准提高为50年一遇。(4)水闸该工程布置水闸一座,位于主堤,钢筋混凝土结构,7孔,每孔净宽5m,闸底板高程-0.5m。(5)龙口龙口布置在桩号Z0+500~Z0+700,宽度200m,龙口度汛标准为10年一遇高潮位及其相应的典型潮型。以龙口合拢为节点,分两个阶段组织实施,其中第一阶段按堵口合拢要求达到度汛要求,抛块石混合料棱体至堤顶高程至5.0m,闭气土方施工至4.50m高程,第二阶段完成龙口合拢后的后续建设工作,包括堤身加高及表面砌块护体的施工。2.3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2.3.1海堤施工工艺施工准备→测量定位→有纺土工布铺设→碎石排水垫层→C型塑料排水板→堤身及镇压层抛石→土工布下干砌块石→无纺土工布→干砌块石挡墙→闭气土方填筑→堤顶石渣填筑→外海侧灌砌块石挡墙→灌砌块石面板→砼防浪墙→背水坡无纺布铺设→碎石垫层→干砌块石护块→堤顶石渣垫层与水泥石屑稳定层→堤顶C25砼路面。2.3.2水闸工程施工工艺施工准备→围堰施工→基础开挖→桩基施工→闸底板→闸墩→胸墙→消力池→翼墙→海漫→土方回填→上下游护坡→闸门交通桥→启闭机室→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围堰拆除→场地清理。2.4出让用海情况2.4.1出让用海类型和方式本次出让海域用海类型为“工业用海”中的“其他工业用海”,用海方式为“填海造地”中的“建设填海造地”,填海造地后的规划用途为二类工业用地 (M2),落户处理方案中中远期项目4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线项目。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4.2出让用海面积拟出让海域用海面积为31.5472公顷。2.4.3出让用海期限拟出让海域用海期限为50年。2.5出让用海必要性2.5.1出让用海建设必要性(1)出让海域实施有利于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20世纪末以来,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系统变化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当前能源消耗随着国民经济稳步较快发展无法短期内大幅下降的情况下,解决碳排放问题关键要减少能源碳排放,摆脱化石能源依赖。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提高清洁低碳能源比例,是生态文明建设和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途径。《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能源安全和保障供应为出发点,以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为主线,以科技和政策创新为驱动,以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目标,适应国家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的形势要求,形成以风、光、水和生物质发电为主,海洋能和地热能综合利用为辅的多元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我省数字经济优势,打造浙江智慧能源示范区,为我省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作出更大贡献。规划对浙江省光伏的发展目标为:“到“十四五”末,力争我省光伏装机达到2750万千瓦以上,新增装机在1200万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超过50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超过700万千瓦。”结合浙江省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情况,对各地市“十四五”光伏发展目标进行明确,其中温州市“十四五”发展目标为新增装机200万千瓦。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图2.4-1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宗海位置图图2.4-2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宗海界址图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光伏产业是高技术产业,是朝阳产业,更是国家战略性重点产业。自2000年以来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在45%以上。未来5年全球仍将保持年均70GW新增装机容量的高速增长。种种迹象表明,光伏行业全面应用已经开始,未来20-30年将进入爆发式持续增长的景气时代。近几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光伏应用、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雾霾等环境问题也加速了对清洁能源及技术行业整体市场的需求。拟出让海域出让后用于4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线项目的建设,主要生产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出让海域项目的建设有助于推进光伏应用,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助力温州市及浙江省完成“十四五”光伏发展目标,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2)出让海域实施有利于促进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随着海洋科技深入发展,海洋经济领域在海水利用、能源、矿产、健康食品等方面获得新突破,形成系列新兴产业。沿海主要国家和地区已将海洋新兴产业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以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动力,纷纷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培育扶持。浙江省海洋资源丰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等组合优势,加大海洋新兴产业科研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及相关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大领军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培育和国内外招商选资力度,聚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海洋清洁能源、海洋勘探开发服务、港航物流服务等海洋新兴产业。拟出让海域填海形成建设用地后计划建设4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线项目,选址位于丁山三期北区围涂工程内,出让海域目前现状为围区内已填成陆,项目建设有利于节约陆地资源,不影响海域主体功能且对周边开发活动未构成干扰,是对目前未开发海域的阶段性开发使用。项目建设不但充分使用了目前空闲的海域空间,而且有利于支持和促进该区域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3)是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要举措《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的实施意见》(自然资规〔2018〕5号)中指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出,对于妥善处置合法合规围填海项目,各省(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监督指导海域使用权人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集约节约利用,并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已批准且尚未完成围填海的,最大限度控制围填海面积,并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提升湿地生态功能。《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 (自然资规〔2018〕7号)中确定坚持生态优先、集约利用为处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对围填海工程开展生态评估,提出合理可行的生态修复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对海洋水动力和生物多样性等影响。将集约利用原则贯彻始终,最大限度控制填海面积,提升海域海岸线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结合项目围填海实际情况和生态保护目标要求或措施要求,参照《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中提出的修复措施,由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监督指导海域使用权人开展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修复受损生境,提升新形成岸线的公众开放程度和景观生态效果,构建自然化、生态化的新海岸。目前,瑞安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和《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均已通过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开展的专家评审。随后《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编制完成,并于2021年5月26日通过国家备案(自然资海域海岛函〔2021〕79号)。处理方案对历史遗留问题成因进行阐述,在生态评估结论的基础上,制定分年度生态保护修复计划,并确定近期拟建项目(或出让海域)和区域开发利用计划。拟出让海域属于处理方案中中远期项目。因此拟出让海域的实施,能够完善处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区域的具体工作,是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要举措。(4)加快推进丁山三期整体开发,完善丁山三期建设的需求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规划定位为温州沿海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重,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滨海产业新区。规划形成“一核、两轴、多片”结构。“一核”:在规划区东南部打造一处服务于整个工业园区的公共服务核心,布置中小学、幼托、医院、公交场站等公共服务设施。“两轴”:为东西向依托货场路及纵六河、南北向依托风凰路及横三河分别形成的兼具交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通、最观、功能联系的两条发展轴线,串联沿线各个工业片区和公共服务核心。“多片”:由各城市主干路、河流划分面成的多个功能区,包括五个工业园区、一个产业服务区。拟出让海域实施后可为丁山三期北区的发展提供二类工业用地31.5472公顷,用于建设4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线项目,有利于推进丁山三期北区建设步伐,助力于瑞安市海洋经济的发展,同时符合《瑞安市丁山三期西片围涂工程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因此,拟出让海域的实施是必要的。2.5.2出让用海必要性(1)拟出让海域所在的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围填海项目均已填海成陆,是瑞安市未来新增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拟出让海域的实施可充分发挥丁山三期北区内滩涂围垦资源的优势,利用已填海成陆区域开发工业建设用地,可有效缓解瑞安市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拟出让海域位于丁山三期北区围涂工程内,后续出让后计划用于建设4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线项目,为已填海成陆区域的建设项目,填海造地规模为31.5472公顷,落户项目的建设必须占用海域资源,工程填海造地对于缓解区域建设用地紧张,推进温州沿海产业带发展、加快临海产业基地建设,提升产业空间,拓展现代化工业基地,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均有着重要的意义。(2)拟出让海域位于丁山三期北区围填海区内部,出让海域面积31.5472公顷,用海类型为“工业用海”中的“其它工业用海”。拟出让海域出让后计划建设4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线项目,根据《瑞安市丁山三期西片围涂工程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用地性质为二类工业用地(M2)。目前出让阶段,具体项目平面布置尚不明确,拟出让海域用海平面布置完全按照《瑞安市丁山三期西片围涂工程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规划管理单元的相关布置进行布设,其平面布置方案完全符合上位规划,是合理的。拟出让海域填海与丁山三期北区围填海项目统一实施,目前围区内已填成陆,围区外侧已建的海堤将本海域与外侧海域阻隔,切断了与外侧海域的水动力联系。根据《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结论,丁山三期北区的建设将会导致其正前方海域流速减小,落急时刻流向由东南向转为正东向,其西南方临近边滩流速增大,流向不变。丁山三期北区围填海项目实施仅影响了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工程周边5km以内有限范围内的水动力条件,对外围海域大面流态和潮流强度基本不造成影响。针对围填海工程对区域海洋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瑞安市人民政府已按照《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组织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出让区块目前已统一吹、回填,为海域出让创造了有利条件。出让海域通过合理的生态环保设计,如加强出让海域的绿化建设,在围区内其他区域进行水系、绿化建设,一定程度上弥补湿地生态功能,相关的环境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后续的工程及管理措施进行应对。可见,拟出让海域用海实施更有益于当地发展,更有发展前景。综上可知,拟出让海域利用已填成陆的海域,后续出让后计划用于建设4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线项目,既可以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丁山三期北区内滩涂围垦资源,又能够缓解区域建设用地紧张,推进瑞安市建设步伐,助力于海洋经济的发展。另外,拟出让海域计划建设项目属于处理方案中远期项目,可见,采用建设填海造地的用海方式用海是必要和可行的,因此,拟出让海域用海是必要的。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3出让海域概况3.1自然环境概况3.1.1气象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分,雨量充沛,降雨主要是锋面雨、台风雨和雷阵雨。春季多雨,温度高;夏秋季受太平洋热带气旋控制,为台风雨期,多狂风暴雨,造成洪涝灾害;冬季寒凉,降雨量显著减少。据瑞安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7.9℃,极端最高气温39.2℃,极端年平均蒸发量1195.2mm。.2海洋水文本节引用《温州市瓯飞一期围垦工程(北片围区)2019年度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报告》的相关调查成果。东海预报中心于2019年5月21-22日(大潮期)和2019年5月28-29日(小潮期)开展了水动力监测,共布设3个潮位测站,共布设7个海流测站。表3.1-1水动力观测站位表站号北纬东经监测内容瓯江口潮位洞头北麂L1海流L2L3L4L5L6L7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图3.1-12019年水动力观测站位图.2.1潮位潮位、潮差由河口向外海呈递减趋势。涨落潮历时方面,瓯江口站涨潮历时明显小于落潮历时,洞头站和北麂站涨落潮历时十分接近。监测海域潮汐属于正规半日潮类型。具体如下:平均潮位:北麂(35cm)>洞头(34cm)>瓯江口(31cm);平均潮差:瓯江口(476cm)>洞头(413cm)>北麂(377cm);涨落潮历时:瓯江口,落潮大于涨潮56min;洞头站和北麂站涨落潮基本相分)。.2.2潮流(1)实测潮流特征1)大潮期涨、落潮平均流速最大值均出现在河口区,其次为工程东侧L4站,再次为东堤前沿L3站。涨、落潮时段平均流速最大值均处于飞云江口L6站,分别为的涨落潮期间平均流速仅次于飞云江口L6和L7站。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涨、落潮最大流速最值也出现在河口区,其次为工程东侧L4站,再次为东堤前沿L3站。涨、落潮最大流速最值均位于飞云江口L6站,分别为149cm/s,期间最大流速亦仅次于飞云江口L6和L7站。涨、落潮垂线平均流速也是如此,河口区最大,其次为工程东侧L4站,东堤前沿L3站最小。涨、落潮时段垂线平均流速最大值均位于飞云江口L6站,cmscms。表3.1-22019年度大潮期间实测最大、平均及垂线平均流速统计(单位:流速cm/s,流向°)站位层次涨潮平均落潮平均涨潮最大落潮最大垂线平均平均水深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涨潮落潮流速流向流速流向L1表0.6H底L2表0.6H底L3表0.6H底L4表0.6H底L5表0.6H底L6表0.6H底L7表0.6H底2)小潮期涨、落潮平均流速最大值均出现在河口区,其次为东堤前沿L3站,再次为工程东侧L4站。涨潮时段平均流速最大值位于飞云江口L6站,其为41cm/s,对应流向325°;落潮时段平均流速最大值位于瓯江口南支增测L5站,其流速20涨、落潮最大流速也是河口区最大,东堤前沿L3站次之,工程东侧L4站最小。涨、落潮时段最大流速最值均位于瓯江口南支增测L5站,分别为84cm/s,流速大于飞云江口L7站,涨潮期间则反之。涨落潮垂线平均流速也是河口区最大,涨潮期间东堤前沿L3站大于工程东侧L4站,落潮期间反之。涨潮时段垂线平均流速最大值位于飞云江口L6站,其为35cm/s,流向327°;落潮时段垂线平均流速最大值位于瓯江口南支增测L5表3.1-32019年度小潮期间实测最大、平均及垂线平均流速统计(单位:流速cm/s,流向°)站位层次涨潮平均落潮平均涨潮最大落潮最大垂线平均平均水深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涨潮落潮流速流向流速流向L1表0.6H底L2表0.6H底L3表0.6H底L4表0.6H底L5表0.6H底L6表0.6H底L7表0.6H底(2)潮流性质1)大、小潮期间,靠近河口的测站(L1、L7),海流主要呈现往复流特征,沿着外海向河口方向,往复流特征越来越显著;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12)L3站为东堤前沿区,堤坝建设已基本完工,其沿岸流的特征更加明显,流向范围主要为SE-NW向;3)受径流影响弱的测站(L4站),小潮期间略具有旋转流特征,但总体呈往复流特征。(3)潮流类型大小潮期间,表中层潮流判别系数K值为0.1~1.2,表中层潮流浅水分潮比重为0.08~0.54,鉴于底层潮流流速偏小,受水下地形影响较大,判断潮型时不考虑底层。综合判断本区域潮流属不正规半日浅海潮流。表3.1-4分析区域潮流类型判别系数代表站层次K值()浅水分潮比重()大潮小潮大潮小潮L1表层0.6H层底层L2表层0.6H层底层L3表层0.6H层底层L4表层0.6H层底层L5表层0.6H层底层L6表层0.6H层底层L7表层0.6H层底层潮流的运动形式取决于主要分潮流的椭圆率K值。由于小潮期L3站监测期间水深较浅及部分测站底层海流受海底摩擦较大,小潮期间L3站表、底层及L4站、L5站底层的|K|值稍大。除此外,绝大多数情况下M2分潮流的|K|值均在0.0~0.3之间,呈现了良好的往复流特征。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2图3.1-22019年春季大潮表层、中层及底层流矢图(略)图3.1-32019年春季小潮表层、中层及底层流矢图(略)3.1.3地形地貌及冲淤环境3.1.3.1丁山三期北区周边海域地形地貌本节引用《温州市瓯飞一期围垦工程(北片围区)2019年度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报告》的相关调查成果。2019年瓯飞邻近海域水下地形测量结果见图3.1-4,测区范围内水下地形总体上呈现“内浅外深”的分布特征。图3.1-42019年监测区域水下高程模型图(略)(1)瓯江南口由两侧岸线向河道中心区域逐渐变深,最深处高程可达-10m,在瓯江中心仍呈现局部较深的狭长河道,瓯江口南岸淤泥浅滩明显比北岸宽。瓯江南口区域北面有甬台温高速复线,其桥墩附近最深处高程可达-8m。(2)东堤外侧东堤外3条断面,由瓯飞东堤向外海沿垂直于岸线方向逐渐变深,大部分区域高程从-3m多往东逐渐变深到-9m多,但有三个小块区域有所不同:断面2靠近堤坝附近有明显变深的区域,高程变化在-3.1m~-5.7m之间,断面3闸门往外近600m处有急剧变深的区域,高程变化在-4.7m~-15.2m之间,断面4在堤坝转角处有小块淤积,高程变化在0~2m。其中,断面2和断面3的局部深坑,是由于龙湾二期3#围区涂面整理工程二阶段的吹填所致,该工程的吹填面积为7月16日吹填完成。4(2号隔堤)、3(东堤龙口)。表3.1-5实测水下高程点统计情况变化分析区域高程最小值(m)高程最大值(m)高程平均值(m)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31(瓯江南口)4.3(堤坝底部)-5.42(东堤北段)-8.7-5.93(东堤龙口)-2.9-6.44(2号隔堤)-9.72-5.53.1.3.2丁山三期北区围区内地形地貌丁山三期北区场地原始地貌单元为飞云江与瓯江入海口之间冲海积平原区滩涂,现已完成水闸建设、龙口截流封堵,实现工程圈围闭合。区内地形以原海产养殖地改造的旱地、机耕路、通海河流及大面积滩涂构成,地形较平坦。图3.1-5现状场地分区图图3.1-6地形图(略)3.1.4工程地质本节引用《瑞安市丁山三期西片高涂围垦养殖用海项目规划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相关内容。3.1.5自然灾害(1)台风风暴潮台风(热带气旋)是影响浙江省沿海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当台风来袭时,常伴随狂风、暴雨、大风浪和风暴潮等,给沿岸港口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4严重的损失。温州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既往历史上受台风袭击频率高,且往往由台风伴随洪水、风暴潮、巨浪同时袭击。影响本地区的台风平均每年3.2次,最多的年份达6次,主要集中在7-9月份,其中尤以8月份最多。2012年对温州影响较大的台风5次,2011年有4次。风暴潮或称暴潮(stormsurge)是发生在海洋沿岸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是由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又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海侵”、“海啸”,及“大海潮”等,把风暴潮灾害称为“潮灾”。风暴潮会使受到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正常潮位。如果风暴潮恰好与影响海区天文潮位高潮相重叠,就会使水位暴涨,海水涌进内陆。风暴潮的空间范围一般由几十公里至上千公里,时间尺度或周期为1~100小时,介于地震海啸和低频天文潮波之间。但有时风暴潮影响区域随大气扰动因子的移动而移动,因而有时一次风暴潮过程可影响一两千千米的海岸区域,影响时间多达数天之久。根据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发布的《2016年浙江省海洋灾害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台风风暴潮是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来源之一。据统计,2016年浙江省风暴潮灾害灾情与近10年(2006~2015年)相比偏轻(见图3.1-7),共发生台风风暴潮灾害2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占总直接风暴潮直接经济损失由1614号“莫兰蒂”和1616号“马勒卡”、1617号“鲇鱼”台风造成。2016年浙江省域内风暴潮灾害造成损失最多的是温州市,直接经济损失为1.19亿元,占浙江全省的49.6%;其次是宁波市,直接经济损失为1.07亿元,占(2)赤潮近年来,温州市海域每年都有赤潮发生。赤潮作为潜伏性的海洋灾害屡有发生,被称为“海洋火灾”的赤潮频频光临瑞安市沿海水域,给瑞安市海洋环境、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了严重损失。2015年,温州近岸海域共发现5次赤潮,主要分布在平阳南麂、瑞安北麂和苍南海域。2017年6月,北麂列岛海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5域发生米氏凯伦藻(有害)赤潮,影响海域未发现鱼贝类生物死亡现象。图3.1-72006~2016年风暴潮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及死亡(含失踪)人数表3.1-62016年沿海各市风暴潮灾害损失统计市死亡(含失踪)人数水产养殖损失设备损毁直接经济损失受灾面积(公顷)产量损失(吨)海岸工程(米)房屋(间)船只损毁(艘)船只沉没(艘)舟00000000宁02242000010680台026728.50010温028034311262611911总053282493.543112626240053.1.6海域水质环境概况春季环境监测资料引用国家海洋局温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2020年5月编制的《温州市瓯飞一期围垦工程(北片围区)2019年度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报告》,秋季环境监测资料引用禹治环境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编制的《2020年秋季瓯飞区域海洋生态环境调查报告》。(1)站位布设2019年春季共布设26个水质站位,21个沉积物站位,站位布设见表3.1-7、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6表3.1-72019年春季海洋环境调查站位表站位北纬东经监测内容C1水质、沉积物、生物C2水质、沉积物、生物C3水质C4水质、沉积物、生物C5水质、沉积物、生物C6水质、沉积物、生物C7水质、底栖生物C8水质、沉积物、生物C9水质、沉积物、生物C10水质、沉积物、生物C11水质、沉积物、生物C12水质C13水质、沉积物、生物C14水质C15水质、沉积物、生物C16水质、沉积物、生物C17水质、沉积物、生物C18水质C19水质、沉积物、生物C20水质、沉积物、生物C21水质、沉积物、生物C22水质、沉积物、生物C23水质、沉积物、生物C24水质、沉积物、生物C25水质、沉积物、生物C26水质、沉积物、生物C27底栖生物T1潮间带生物T2潮间带生物T3潮间带生物T4潮间带生物T5潮间带生物T6潮间带生物T7潮间带生物T8潮间带生物秋季调查布设水质站位20个,沉积物站位15个,生物站位17个(C7和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7表3.1-82020年秋季海洋环境调查站位表站位北纬东经监测内容C2水质、沉积物、生物C3水质C4水质、沉积物、生物C5水质、沉积物、生物C6水质、沉积物、生物C7水质、底栖生物C8水质、沉积物、生物C9水质、沉积物、生物C10水质、沉积物、生物C12水质C13水质、沉积物、生物C14水质C15水质、沉积物、生物C17水质、沉积物、生物C19水质、沉积物、生物C22水质、沉积物、生物C24水质、沉积物、生物C25水质、沉积物、生物C26水质、沉积物、生物C27水质、底栖生物T1潮间带生物、生物质量T2潮间带生物T3潮间带生物T4潮间带生物T5潮间带生物、生物质量T6潮间带生物、生物质量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8图3.1-82019年春季海洋环境调查站位图图3.1-92020年秋季海洋环境调查站位图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9(2)监测时间与频率日大潮高潮时监测1次。秋季调查海水水质、沉积物、生物、潮间带生物监测时间为2020年10月10月31日、2020年11月08日;生物质量监测时间为2020年11月10日、2020年11月19日(采用渔业资源调查样品)。(3)监测和分析方法水质样品的采集、贮存、运输和分析等依据GB17378-2007海洋监测规范、GB/T12763-2007海洋调查规范和HY/T147-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水质当水深<10m时采表层水样,10~25m时采表、底层。油类仅采集表层水样。(4)质量评价方法水质评价均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评价标准分别采用《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评价公式如下:Pi=CiSiCi——i评价因子的实测浓度;Si——i评价因子的评价标准。pH标准指数计算公式为:SpH.j=(7.0-pHj)/(7.0-pHsd)pHj≤7.0SpH.j=(pHj-7.0)/(pHsu-7.0)pHj>7.0式中:SpH.j——pH在第j取样点的标准指数;pHj——j取样点水样pH实测值;pHsd——评价标准规定的下限值;pHsu——评价标准规定的上限值。表3.1-9水质评价标准(单位:mg/L,除pH外)项目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pH7.8~8.57.8~8.56.8~8.86.8~8.8DO≥3456CODMn≤2345无机氮≤0.20.30.40.5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30项目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活性磷酸盐≤0.0150.030.030.045油类≤0.050.050.30.5汞≤0.000050.00020.00020.0005砷≤0.020.030.050.05铜≤0.0050.010.050.05铅≤0.0010.0050.010.05锌≤0.020.050.10.5镉≤0.0010.0050.010.01铬≤0.050.10.20.5粪大肠菌群(个/L)≤200020002000/3.1.6.1海水水质质量现状调查(1)2019年春季C1-C20站(围区外)总体而言,悬浮物、CODMn、石油类的最大值均出现在瓯江口的C1、C2站,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等的浓度最大值均出现在飞云江口的C16、C17站,粪大肠菌群的最大值出现在瓯江口和飞云江口,而最小值多出现在离岸较远测站。由于南片围区尚未围拢,C21-C23站(南片围区)大部分水质指标与围区外相差不大,悬浮物高于围区外,石油类和粪大肠菌群浓度低于围区外,其它水质指标相差不大。表3.1-10水质指标的参数特征值(围区外)C1-C20站C21-C23站水质指标范围均值最小测站最大测站范围均值水温(℃)盐度悬浮物(mg/L)pH溶解氧(mg/L)CODMn(mg/L)无机氮(mg/L)活性磷酸盐(mg/L)石油类(mg/L)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31C1-C20站C21-C23站水质指标范围均值最小测站最大测站范围均值粪大肠菌群(个/L)汞(µg/L)砷(µg/L)铜(µg/L)铅(µg/L)锌(µg/L)镉(µg/L)总铬(µg/L)agL)(2)2020秋季pH:所有监测站位pH值在8.00~8.25之间。盐度:所有监测站位盐度测定值在21.2~24.2之间,平均值为23.3。溶解氧:监测站位溶解氧值在7.14mg/L~9.32mg/L之间,平均值为7.64mg/LCOD:监测站位化学需氧量值在0.17mg/L~0.96mg/L之间,平均值为0.38mg/L。BOD5:监测站位五日生化需氧量值均未检出。活性磷酸盐:监测站位活性磷酸盐值在0.034mg/L~0.172mg/L之间,平均值无机氮:测值在0.464mg/L~0.933mg/L之间,平均值为0.600mg/L。油类:监测站位油类值在未检出~0.020mg/L之间,平均值为0.006mg/L。悬浮物:监测站位悬浮物值在35.0mg/L~460mg/L之间,平均值为122mg/L。铜:监测站位测值在1.75µg/L~4.47µg/L之间,平均值为3.24µg/L。锌:监测站位测值在3.31µg/L~9.86µg/L之间,平均值为6.31µg/L。铅:监测站位测值在0.039µg/L~0.980µg/L之间,平均值为0.256µg/L。镉:监测站位测值在0.066µg/L~0.104µg/L之间,平均值为0.084µg/L。总铬:监测站位测值在未检出~0.993µg/L之间,平均值为0.445µg/L。汞:监测站位测值在0.015µg/L~0.034µg/L之间,平均值为0.025µg/L。18µg/L~3.19µg/L之间,平均值为2.15µg/L。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32硫化物:监测站位测值在0.346µg/L~1.88µg/L之间,平均值为0.909µg/L。粪大肠菌群:监测海域粪大肠菌群含量为未检出~7.9×102个/L,平均值为73个/L。水色:所有监测站位测值在16~20之间。透明度:所有监测站位测值在0.3m~0.7m之间。水温:所有监测站位测值在19.0℃~22.0℃之间。表3.1-11海水水质监测结果表(一)站位层次水深水色透明度pH水温盐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活性磷酸盐无机氮m号m℃mg/Lmg/Lmg/Lmg/Lmg/LC2表C3表C4表底C5表底C6表C7表C8表C9表底C10表C12表C13表C14表底C15表C17表C19表C22表C27表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续表3.1-11海水水质监测结果表(二)站位层次油类悬浮物铜铅镉锌总铬汞砷硫化物粪大肠菌群mg/Lmg/L个/个/C2表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33站位层次油类悬浮物铜铅镉锌总铬汞砷硫化物粪大肠菌群mg/Lmg/L个/个/C3表C4表底C5表底C6表C7表C8表C9表C9底C10表C12表C13表C14表底C15表C17表C19表C22表C27表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注:“/”表示未监测该指标,“-”表示不评价,小于检出限时,则用1/2检出限参与计算平均值。3.1.6.2海洋水质现状评价(1)2019年春季围区外无机氮分别有100%、95%、85%和75%的测站超出第一、二、三、四类水质标准;活性磷酸盐分别有75%、45%和25%的测站超出第一类、第二三类、第四类水质标准;铅有5%的测站超第一类水质标准;石油类有5%的测站超第一、二类水质标准,超标测站位于瓯江南口;粪大肠菌群有13%的测站超第一、二、三类水质标准,超标测站位于瓯江南口和飞云江口。pH、DO、CODMn、汞、砷、铜、锌、镉、铬均符合第一类水质标准。瓯飞南片围区内3个测站,无机氮均为劣四类,活性磷酸盐有2个测站为第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34二、三类,1个测站为第四类;其它指标全部符合第一类水质标准。表3.1-11水质指标的标准指数(高潮)站位层次pHCODMn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油类一类三类四类一类三类四类一类四类一类C1SC2SC3SC4SC5SC6SC7SC8SC9SC10SC11SC12SC13SC14SC15SC16SC17SC18SC19SC20SC21SC22SC23S续表3.1-11水质指标的标准指数(高潮)站位层次汞砷铜铅锌镉铬粪大肠菌群一类一类一类二类一类二类一类一类一类一、二、三类C1SC2SC3SC4SC5SC6SC7SC8SC9SC10S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35站位层次汞砷铜铅锌镉铬粪大肠菌群一类一类一类二类一类二类一类一类一类一、二、三类C11SC12SC13SC14SC15SC16SC17SC18SC19SC20SC21SC22SC23S(2)2020年秋季2020年11月监测水域水体中pH、溶解氧、生化需氧量、铜、铅、锌、镉、总铬、汞、砷、油类、硫化物、粪大肠菌群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围区外的无机氮有14.3%的测站符合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有85.7%的测站.9%的测站属于劣四类海水。3.1.7海域沉积物环境概况(1)站位布设见表3.1-8以及图3.1-9。(2)监测和分析方法沉积物样品的采集、贮存、运输和分析等依据GB17378-2007海洋监测规范、GB/T12763-2007海洋调查规范和HY/T147-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沉积物采表层(0~2cm)沉积物样。(3)质量评价方法沉积物质量评价均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评价标准采用《海洋沉积物质量GB002)。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36表3.1-12海水水质评价指数统计表(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站位层次pH溶解氧CODBOD5活性磷酸盐无机氮油类铜铅镉锌总铬汞砷粪大肠菌群硫化物一二三一二四一二三四C2表C3表C4表底C5表底C6表C7表C8表C9表底C10表C12表C13表C14表底C15表C17表C19表C22表C27表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37表3.1-13沉积物质量标准项目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500.01000.01500.0300.0500.0600.02.03.04.00.200.5020.065.093.035.0100.0200.060.0130.0250.0150.0350.0600.00.505.0080.0150.0270.00.020.053.1.7.1海洋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调查2019年春季,围区外(C1-C20站)沉积物质量的参数特征值见表3.1-14。石油类、铜、铅、DDT的最大值均出现在瓯江口的C2站。与围区外相比,南片围区内的石油类、DDT含量下降(大于20%),其他指标含量相差不大。表3.1-14沉积物质量的参数特征值(围区外)沉积物指标范围均值最小测站最大测站范围均值范围均值石油类硫化物有机碳(%)汞砷铜铅锌镉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38沉积物指标范围均值最小测站最大测站范围均值范围均值铬DDT注:由于C1站位于江砂区,部分年份采样及分析结果受影响,为便于比较,统计时不计入该站,下同。3.1.7.2海洋沉积物质量现状评价围区外DDT有7%的测站超出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其它各项指标均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表3.1-15沉积物质量指标的标准指数站号石油类硫化物有机碳汞砷铜铅锌镉铬DDT一类一类一类一类一类一类二类一类一类一类一类一类二类C2C4C5C6C8C9C10C11C13C15C16C17C19C20C21C22C233.1.8海洋生物体质量现状3.1.8.1海洋生物质量现状调查2020年秋季于13个站位的渔业资源调查样品中,选择优势种龙头鱼、棘头梅童鱼和海鳗等鱼类,口虾蛄、三疣梭子蟹等甲壳类进行生物质量监测,其监测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39表3.1-16监测海域鱼类生物质量监测结果站位铜铅锌镉铬总汞砷石油烃海鳗S01棘头梅童鱼S02棘头梅童鱼S03龙头鱼S04龙头鱼S05棘头梅童鱼S06龙头鱼S07龙头鱼三疣梭子蟹S08龙头鱼S09海鳗三疣梭子蟹S10棘头梅童鱼S11棘头梅童鱼S12海鳗三疣梭子蟹3.1.8.2海洋生物质量现状评价甲壳类中铜、锌、镉、铅和总汞的含量均符合《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中的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标准;由于该规范对铬、砷和石油烃没有评价标准,此三类评价因子在本报告中不进行评价。表3.1-17监测海域生物质量评价指数统计表(鱼类)站位铜铅锌镉总汞海鳗S01棘头梅童鱼S02棘头梅童鱼S03龙头鱼S04龙头鱼S05棘头梅童鱼S06龙头鱼S07龙头鱼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40站位铜铅锌镉总汞S08龙头鱼S09海鳗S10棘头梅童鱼S11棘头梅童鱼S12海鳗表3.1-18监测海域生物质量评价指数统计表(甲壳类)站位铜铅锌镉总汞S05S07三疣梭子蟹S08S09三疣梭子蟹S11S12三疣梭子蟹3.2海洋生态概况春季环境监测资料引用国家海洋局温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2020年5月编制的《温州市瓯飞一期围垦工程(北片围区)2019年度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报告》,秋季环境监测资料引用禹治环境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编制的《2020年秋季瓯飞区域海洋生态环境调查报告》。(1)调查范围及站位布设2019年春季共布设23个海洋生物测站,并在围区外布设8条潮间带生物断2020年秋季共布设生物站位17个(C7和C27只调查底栖生物),潮间带(2)调查时间和频率与水质监测同步开展。(3)调查项目粪大肠菌群、叶绿素a,浮游植物的种类、密度,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的种类、密度、生物量。(4)监测和分析方法样品的采集、贮存、运输和分析等依据《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007》和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41《海洋调查规范GB/T12763-2007》。浮游植物采集表层水样,并用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网样;浮游动物采用中、低潮区分别设2、3、2个取样点,每个取样点用定量采样器(25cm×25cm)取2(硬相)或4个(软相)样方,并在各取样点周围采集至少1个定性样品。3.2.1叶绿素秋季调查中,围区外水体中表层叶绿素-a浓度为1.22~14.14μg/L,平均值为4.76μg/L;底层浓度为1.61~3.49μg/L,平均值为2.80μg/L。3.2.2浮游植物(1)种类组成2019年春季,围区外共采集和鉴定出浮游植物73种,其中硅藻门58种,1种。南片围区浮游植物38种,其中硅藻门35种,甲藻2020年秋季,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类84种(附录1),其中硅藻62种,占(2)优势种2019年春季,围区外浮游植物以夜光藻最具优势,其次是布氏双尾藻、尖刺拟菱形藻等。南片围区浮游植物以太阳双尾藻、布氏双尾藻最具优势,其次是夜光藻、尖刺拟菱形藻等,南片围区和围区外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相似。2020年秋季,监测海域共鉴定到浮游植物优势种9种,分别是琼氏圆筛藻、(3)数量分布2019年春季,浮游植物水样细胞密度以南片围区最低,围区外最高;网样细胞密度围区外和南片围区差异不大。从水平分布来看,监测海域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分布不均匀,没有特别明显的规律性,大致上呈现东南高,近岸河口低的态。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42表3.2-1浮游植物生态指标(2019年春季)监测区域水样(×103个/L)网样(×104个/m3)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变化范围均值变化范围均值变化范围均值变化范围均值围区外南片围区2020年秋季,监测海域表层浮游植物水样细胞密度为3.6×103ind./dm3~93.6×103ind./dm3,平均为18.3×103ind./dm3;底层浮游植物水样细胞密度为3.6×103ind/dm3~13.2×103ind/dm3,平均为73×103ind./dm3;网样密度为0.11×106ind./m3~3.06×106ind./m3,平均为0.73×106ind./m3。表3.2-2浮游植物密度(2020年秋季)站号网样密度(×106ind./m3)表底围区外C02C04C05C06C08C09C10C13C15C17C19C22从平面分布来看,围区外海域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分布不均匀,大致上呈现西南部飞云江口密度较高,其他海域较低的趋势。(4)多样性2019年春季,南片围区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最高,多样性指数范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99~3.55,平均为2.59,均匀度范围为0.26~0.82,平2020年秋季,监测海域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在1.50~3.79之间,平均为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433.14,均匀度指数J在0.42~0.93之间,平均为0.72,丰度指数d在0.42~1.89之间,平均为1.22。3.2.3浮游动物(1)种类组成2019年春季,瓯飞围区外浮游动物共采集和鉴定出14大类58种,以桡足类和水母类为主,其中桡足类和水母类各14种,栉板动物3种,糠虾类、磷虾类、介形类、端足类、毛颚类和被囊类各2种,原生动物、枝角类、涟虫类和等足类各1种,以及11种浮游幼虫。南片围区浮游动物7大类27种,其中水母类8种,桡足类6种,介形类2种,磷虾类、毛颚类和栉板动物各1种,浮游幼虫8种。2020年秋季,监测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4大类66种(不包含16种浮游幼体),其中桡足类39种,水螅水母类7种,管水母3种,毛颚动物、十足类、涟虫类、介形类、栉水母和糠虾类各2种,端足类、磷虾类、等足类、有尾类和原生动物各1种;桡足类比例最高,为59.09%;其次为水螅水母,为10.61%。围区外海域共鉴定到浮游动物13类58种(不包含14种浮游幼体),其中桡足类36种,水螅水母类4种,管水母3种,毛颚类、十足类、涟虫类、栉水母和糠虾类各2种,端足类、磷虾类、有尾类、原生动物和介形类各1种。(2)优势种2019年春季,不同区域浮游动物优势种组成差异很大。围区外浮游动物优势种以中华箭虫、大西洋五角水母、中华哲水蚤等为主,这3种浮游动物均为暖温带种,春季数量较多,围区外浮游动物表现为典型的春季沿岸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南片围区靠近飞云江口,指突水母优势度高达0.70,远高于其它种类,该种为河口低盐种,此外,仔鱼在浮游动物群落中也占一定优势,河口水域通常是鱼类繁殖育幼的场所,春季浮游动物群落中斑鰶、鳀鱼等种类的仔鱼比较常见,因此南片围区浮游动物表现为典型的春季河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2020年秋季,围区外海域浅水I型网共鉴定到浮游动物优势种8种,分别是亚强次真哲水蚤、针刺拟哲水蚤、精致真刺水蚤和百陶箭虫等,优势度分别为强额孔雀水蚤、针刺拟哲水蚤、中华胸刺水蚤和短角长腹剑水蚤等,优势度分别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44(3)数量分布2019年春季,浮游动物个体密度和生物量均为南片围区最高,主要是因为C23站出现指突水母集群所致。北片围区浮游动物个体密度次之,但生物量最低,主要是因为北片围区浮游动物以小型桡足类为主。围区外的浮游动物个体密度和生物量居中。从水平分布上看,浮游动物个体密度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分布较不均匀,高值区大致集中在飞云江口。表3.2-3浮游动物生态指标(2019年春季)监测区域个体密度(个/m3)生物量(mg/m3)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变化范围均值变化范围均值变化范围均值变化范围均值围区外南片围区2020年秋季,围区外海域浅水I型网浮游动物密度为28.67~240.00ind./m3,平均密度为104.54ind./m3;浅水II型网浮游动物密度为383.70~6600.00ind./m3,平均密度为1599.91ind./m3;监测海域浅水I型网浮游动物湿重生物量为78.3~950.0mg/m3,平均生物量为353.6mg/m3。监测海域浅水I型网浮游动物湿重生物量为437.5~687.5mg/m3,平均生物量为575.0mg/m3。表3.2-4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统计(2020年秋季)监测海域站号浅水I型网生物量(mg/m3)浅水I型网密度(ind./m3)浅水II型网密度(ind./m3)围区外C02C04C05C06C08C09C10C13C15C17C19C22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45围区外浮游动物个体密度分布规律不明显,整体上南部飞云江口密度相对较高。围区外南部飞云江口最高,中北部相对较低。(4)多样性2019年春季,围区外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最高,多样性指数范围为片围区浮游动物均匀度最低,范围为0.16~0.79,平均为0.52;围区外均匀度范。2020年秋季,围区外海域浅水I型网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在2.14~3.41之间,平均为2.89,均匀度指数在0.65~0.91之间,平均为0.81,丰富度指数在0.67~3.54之间,平均为2.02,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度指数均较好;浅水II型网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在2.00~3.48之间,平均为2.81,均匀度指数在0.48~0.80之间,平均为0.65,丰富度指数在1.06~3.59之间,平均为2.06。从平面分布看,浅水I型网浮游动物围区内外多样性差异明显,围区外差异不大;浅水II型网浮游动物多样性分布较均匀,呈现出近岸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的情况。3.2.4底栖生物(1)种类组成2019年春季,瓯飞围区外共采集和鉴定出底栖生物7类61种,其中多毛类;其次为甲壳类,12种,占比19.7%;软体动物10种,占比16.4%;其它类群包括棘皮动物4种、纽形动物2种、刺胞动种、扁形动物1种,共占比13.1%。南片围区内底栖生物6类27种,包括甲壳类8种,软体动物3种,纽形动物2种,刺胞动物和鱼类各1种。2020年秋季,监测海域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6类35种,其中节肢动物5海域共鉴定到大型底栖生物6类33种,其中环节动物14种,占42.42%,瑞安市丁山三期北区03-11出让海域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46(2)优势种2019年春季,围区外底栖生物优势种为中蚓虫属一种(优势度,0.161)、背毛背蚓虫(0.025)。南片围区内主要优势种为中蚓虫属一种(0.383)、钩毛2020年秋季,围区外海域大型底栖生物优势种为典型小头虫、寡鳃齿吻沙蚕和圆筒原盒螺,优势度分别为0.22、0.07和0.03。(3)数量分布2019年春季,栖息密度南片围区较高,围区外最低;生物量则为围区外较高,南片围区最低。栖息密度高值区分布在南片围区内、霓屿岛和铜盘岛附近,低值区分布在瓯江口和飞云江口。生物量高值区分布在南片围区内、霓屿岛和铜盘岛附近,低值区分布于瓯江口。表3.2-5底栖生物生态指标(2019年春季)监测区域栖息密度(个/m2)生物量(g/m2)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变化范围均值变化范围均值变化范围均值变化范围均值围区外南片围区2020年秋季,围区外海域大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