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质量控制图_第1页
检测质量控制图_第2页
检测质量控制图_第3页
检测质量控制图_第4页
检测质量控制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检测质量控制图1质量控制样的测量及参数计算l.1质量控制样的选用原则和要求l.1.1质量控制样的选用原则(1)质量控制样的组成应尽量与所要分析的待测样品相似。(2)质量控制样中待测参数应尽量与待测样品相近。(3)如待测样品中待测参数值波动不大,则可采用一个位于其间的中等参数值的质量控制样,否则,应根据参数幅度采用两种以上参数水平的质量控制样。l.1.2对质量控制样的要求(1)测量方法与待测样品相同。(2)与待测样品同时进行测量。(3)每次至少平行测量两次,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不得大于标准测量方法中所规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的两倍,否则应重做。(4)为建立质量控制图,至少需要积累质量控制样重复实验的20个数据,此项重复测量应在短期内陆续进行,例如每天测量平行质量控制样一次,而不应将20个重复实验的测量同时进行,一次完成。(5)如果各次测量的时间隔较长,在此期间可能由于气温波动较大而影响测定结果,必要时可对质量控制样的测定值进行温度校正。1.2测量数值的积累及参数的计算l.2.1测量数值的积累当质量控制样的测量数据积累至20个以上时,即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出总均值、标准偏差s(此值不得大于标准测量方法中规定的相应参数水平的标准偏差值)、平均极差(或差距)R等。式中,Xi和为平行测量控制样的测量值和平均值。l.2.2质量控制图的参数的计算各种类型的质量控制图的基本参数计算公式列入表1。表中给出的是3σ控制限的计算公式,有时用2σ控制限,因此使用时应注意二者的换算。表1质量控制图的参数计算公式控制图类型中心线3σ控制限平均值±A1或±A2标准偏差B2(下)和B4(上)极差D3(下)和D4(上)当样本大小相同时,即各组由相同数目的观测值构成时,系数Al,A2;B2,B4,D3,D4的数值列于表2。表2系数数值表每组观测值个数平均值图标准偏差图极差图变换因子nA1A2B2B4D3D4234567891011121314153.7502.3941.8801.5961.4101.2771.1751.0941.028O.9730.925O.884O.8480.8181.8801.0230.7290.577O.4830.4190.373O.337O.308O.2850.2560.2490.235O.2230O000.030O.1180.1850.239O.284O.3210.3540.382O.406O.4283.2672.5682.2662.0891.9701.8831.8151.7611.7161.6791.6461.6181.5941.572O00O00.0760.1360.184O.223O.258O.2840.308O.3280.3483.2672.5752.2322.1152.0041.9241.8641.8161.7771.7441.7161.6921.6711.6520.70710.8165O.8660O.89440.9129O.9258O.93540.9428O.9487O.95350.95740.96080.9636O.96612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及使用方法2.1质量控制图的基本组成及绘制原理2.1.1质量控制图的见图1(1)预期值----即图中的中心线。(2)目标值----即图中的上、下警告限之间的区域。(3)实际值的可接受范围----即图中的上、下控制限之间的区域。(4)辅助线----上、下各一线,在中心线两侧与上、下警告限之间各一半处。2.根据测定质量控制样积累数据计算的与s或R,绘制成所需的质量控制图。随后将制图所依据的各原始数据顺序点在图的相应位置上。(1)如其中有超出控制限者予剔除。如剔除的数据较多使其总数少于20个时,尚需补充新的测量数据,重新计算各参数并绘图,再同样点上各数据。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落在控制限内的数据≥20个为止。(2)落在±s(或±1/3A2R)范围内的点数应该占总数的68%。如落在此范围内的点数少于50%,则由于分布不合适,此图不可靠。(3)连续七点位于中心线的同一侧,表示所得的数据失控,此图不适用。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时,均需查明原因,加以纠正,然后继续测定和积累更多数据,重新计算和制图,直至其分布合适为止。质量控制图绘成后,应表明绘制该图的有关内容和条件,如测定项目、测定方法、实验温度、控制指标、操作人员和绘制日期等。(4)用以绘制质量控制图的合格数据(即“处于控制状态”的数据)愈多,则该图的可靠性愈大。因此,在质量控制图的使用过程中,还应通过积累更多的合格数据,如以每增加20个数据为一单元,逐次计算新的来调整中心的位置以不断提高其准确度;逐次计算新的控制限来调整上、下控制限的位置以不断提高其灵敏度,直至中心线和控制限的位置基本稳定为止。2.2质量控制图的使用根据日常工作中该项目的测量频率和测量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每间隔适当时间,取两份平行的质量控制样,随样品同时进行测定;对于操作不熟练的测量人员和测定频率低的项目,每次都应同时测定质量控制样,如果某质量控制图的使用期较长,在此期间的气温变化较大而对质量控制样的测定值有影响,可对各次测定值进行温度校正,将测定所得结果点在该测量项目质量控制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按下列规定检验测量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第一,如果此点位于中心线附近,上、下警告限之间的区域内,则测定过程处于控制状态。第二,如果虽超出上述区域,但仍在上、下控制限之间的区域内,则提示测量质量开始变劣,可能存在“失控”倾向,应进行初步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第三,如果此点落在上、下控制限之外,则表示测定过程失去控制,应立即检查原因,予以纠正,并重新测定该批全部样品。第四,如遇有7点连续逐渐下降或上升时,表示测定有失去控制的倾向,应立即查明原因,加以纠正。第五,如检测值连续7点在中心线的同一侧,表示测定过程失控。第六,若检测值波动幅度过大,表示测定过程失控。第七,检测值有周期性变化,表示测定过程失控。第八,即使“过程处于控制状态”,尚可根据相邻几次测定值的分布趋势,对测量质量可能发生什么问题进行初步判断。如:趋向性变化很可能由系统误差所致;分散度变化则多因实验参数变化失控或其人为因素所造成。3常用控制图的种类及应用3.1常用控制图的种类3.1.1均数(其组成见图2。(1)中心线,以总均数估计µ;(2)上、下控制限,按士3s值绘制;(3)上、下警告限,按±2s值绘制;(4)上下辅助线,分别位于中心上、下警告限之间的一半处(即土s)。浓度2.862.81X+3s2.76X+3s2.71X+2s2.66X+2s2.612.562.51X2.46X-2s2.41X-2s2.36X-3s2.31X-3s2.262.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实验次数图2均数()控制图此图未考虑平行次数,若平行次数不一样,则最后用下面的方法。3.1.2均数极差控制图(—R图是由均数部分和极差部分组成的控制图,使能同时观察到均数和极差的变化情况和趋势。—R图的组成形式见图3。其组成内容:(1)均数控制图部分,包括:A、中心线,;B、上、下控制限,士A2;C、上、下警告限,士2/3A2D、上、下辅助线,土1/3A2。(2)极差控制图部分,包括:A、中心线,;B、上控制限,D4;C、上警告限,±2/3(D4-);D、上辅助线,±1/3(D4-);E、下控制限,D3。上列系数A2、D3、D4可从表2中查出。极差愈小愈好,故极差控制图部分没有下警告限、但仍然有下控制限。在使用控制图的过程中,如R值稳步下降逐次变小,以至于R≈D3R即接近下控制限,则表明测定的精密已有所提高,原质量控制图已失去作用。此时应使用新的测量值重新计算、R和各相应的统计量,并绘制新的-R图。使用—R图时,只要二者中之一有超出控制限者(不包括R图部分的下控制限),即认为是“失控”,故其灵敏度较单纯的图或R图者为高。3.1.空白试验值控制图可及时了解实验污染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如纯水有杂质,试剂被占污,交叉污染等。空白实验的质量控制样除包括实验用水、试剂外,还应包括采样时所加入的保存剂如硝酸等。空白试验控制图的数据可与作均值极差控制图和回收率控制图的数据同时测定,亦可来源于标准曲线绘制中的零浓度空白值,在一定时间内积累20个数据后,绘制控制图,如图4。空白试验控制图中没有下控制限和下警告限,因为空白试验值愈小愈好。但在图中仍应留有标示小于0的空白试验值的空间。当实测的空白试验值低于控制基线且逐渐稳步下降时,说明实验水平有所提高,可酌情分次以较小的空白值取代较大的空白试验值,重新计算和绘图。控制图的计算为:图4空白试验控制图3.1.4准确度控制图有两种做法,如果手头上没有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可用加标回收率作准确度控制图。在每次测控制样的同时,作两份加标样品,测定后分别计算出回收率,求出平均值,最后算出20个均值的总均值及标准差s。然后以总均值为中心线,总均值±2s为警告限,总均值±3s为控制限,作出准确度控制图。以后在每次测样品时都带两份加标样,求出其平均值,然后点在此控制图上,若在上下控制限之外,表示准确度已失控,此批结果不能报出,应立即查找原因,尽快改进。若在上下控制限之内,但在上下警告限线之外,应引起注意,并查找原因。若质控样是浓度已知的标准样,可用标准样品作准确度控制图。例如:某实验室为对酒样中的锰进行质控,每周用一个已知锰浓度的酒质控样品,穿插在日常分析的酒样中测定。质量控制样的测定结果如表4,试检查测量过程是否处于质量控制之中。此时可用测定值与控制样的实际值之差的平均值作中心,控制图的参数计算如下:中心线:==0.10(mg/L)3σ控制限:±A2R,其中R=∑R/16=0.269(mg/L)。从表2查得n=3时,A2=1.023。将A2和R值代入上式,算得3σ上控制限为0.376mg/L,下控制限为0.147mg/L。为了绘图方便,将小数点后三位小数舍入为二位。控制图明显地展示出从第九周到第十一周的数据有上升的趋势,并且第十周和第十一周的数据超过了控制上限。本应在第十周停止监测,找出数据上升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同时用补测数据取代失控数据。然而实际上未能如此及时,只能在事后断定从第九周到第十一周期间监测过程不在质量控制中。这三周的监测数据是无效的。造成失控的可能原因如下:环境、试剂、容器和操作者对样品可能有沾污,也可能仪器工作不正常,操作失误等等。周序控制样实际浓度(mg/L)检出浓度(mg/L)每组测定值的极差(R)(mg/L)测定值与实际值之差i(mg/L)12.22.12.22.3O.2022.22.12.O2.5O.5O32.22.42.32.5O.2O.242.22.02.12.20.2-O.152.22.32.42.20.2O.162.22.22.12.30.2072.22.02.12.1O.1-0.182.22.O2.22.10.2-O.192.22.32.62.6O.3O.3102.22.52.82.70.30.5112.22.82.82.70.l0.6122.22.32.12.40.3O.07132.22.42.O2.2O.4OL42.22.32.12.4O.30.07152.22.32.42.00.40.03162.22.02.42.4O.4O.07若监测方法不存在系统误差,控制样品的观测值与实际数值之差的平均值为零。但本例中不等于零,而是0.10mg/L,此值虽然比随机误差小,但不能忽略。这主要是由于第十周和第十一周的失控数据引起的。实验室间质控图质控图通常主要用于实验室内部日常检测质量的控制,有时也可通过各实验室测定同一控制样,绘制控制图,以进行实验室间分析质量控制。例如,10个实验室测定了同一控制水样的Zn的含量,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试比较实验室间数据的一致性。计算出每个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即可作控制图。第一,作标准偏差图用以比较各实验室间观测值变动性的一致性。标准偏差图:中心线:s=si/n=0.0183σ控制限:B2s为下控制限,B4s位上控制限从表2查出:n=4,B2=0,B4=2.266,因而下控制限为0,上控制限为2.266×0.0187=0.041,因此,可以看出,各实验室观测值的变动性是一致的,即属等精密度测定。表3各实验室测定结果实验室编号重复性测定序号123456789lO12342.422.422.372.382.412.412.392.4l2.352.362.362.382.422.422.402.432.462.442.463.462.442.432.432.462.412.382.362.432.382.372.382.362.402.412.482.482.462.482.462.43平均值i2.3962.4052.3622.4182.4552.4402.3932.3722.4422.443标准偏差Si0.0260.0l00.013O.013O.010O.0100.010O.Ol00.0130.017第二,作平均值控制图,用以比较各实验室间观测结果的一致性:平均值图中心线:==2.4143σ控制限:士A1s=士1.880×0.8660×0.018=2.443从表2查出,n=4时,A1=1.880,=0.8660,代入公式得上控制限等于2.443,下控制限为2.348,即可作出下图。将各实验室的测定结果点在图上,可以看出,除实验室5的测定结果2.455在上控制限外,其余实验室的测定结果均在控制限之内。3.1.6其组成形式见图4。为适应样品参量多变的情况和避免测量人员单一参量质量控制样品的测定值产生成见导致习惯性误差,可采用多样控制图。当几个参量高低不等但相差不太大的质量控制样分别进行测定时,所得标准偏差值很相近而可被视为一个常数。绘制多样控制图时;应每次取一份某种参量控制样进行测定,对不同参量的质量控制样共进行至少20次的测定后,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参量值和标准偏差,按照下列各参数绘图。(1)以0作为中心线(2)以土2倍标准偏差作为上、下警告限;(3)以土3倍标准偏差作为上、下控制限。使用此控制图时,应在样品测定的同时,随机取用某种参量水平的质量控制样,穿插在样品中进行测量,然后计算其测定结果与所用质量控制样标称量的差,并点入控制图中以检验之。

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机电工程质量控制点1.2 机电工程质量控制点1.2.1 1.2.1.1 【控制点】(1)暗装冷热水管道渗水。(2)吊顶内管道滴水。1.2.1.2 【预防措施】(1)暗装于墙内或吊顶内的管道一定经试压合格后,方可隐蔽,且尽量无接头。(2)对吊顶内管道,一定要做好防结露措施。1.2.2 1.2.2.1 【控制点】(1)排水管道倒坡。(2)地漏过高或过低,影响使用。(3)管道堵塞。(4)直埋管道渗漏。1.2.2.2 【预防措施】.(1)立管T、Y形三通甩口不准,或者其中的支管高度不准,导致倒坡。(2)标准地坪找准后,低于地面2cm,坡向地漏。(3)管道立管安装完毕后,应将所有管口封闭严密,防止杂物掉入,造成管道堵塞。(4)防止管基不密实,受力不均,导致管道不均匀下沉。故管基础要坚硬,另外应检查管道是否有砂眼。1.2.3 1.2.3.1 【控制点】(1)采暖热水干管运行有响声。(2)采暖干管,分支管水流不畅。(3)散热器不热或冷热不均。1.2.3.2 【预防措施】(1)采暖热水干管主要质量缺陷是干管运行时管内存有气体和水,影响水、汽的正常循环,发出水的冲击声。预控方法是采用偏心变径,而不是同心变径,在热水采暖系统中,保证管壁上平,蒸汽采暖系统保证管壁下平即可。(2)采暖分支管道若采用羊角弯式连接,分支管内会出现阻力,水流不畅。正确分支管道采用900弯分支连接,即可避免水流不畅。(3)防止管道内和散热器有杂物,而影响介质流向的合理分配或者防止散热器或支管倒坡。1.2.4 1.2.4.1 【控制点】(1)焊接错口。(2)管道设备内有脏物,有堵塞和壳卡现象。(3)冬季水压试验后有冻坏设备、管道现象。1.2.4.2 【预防措施】(1)焊接管道错口,焊缝不匀,主要是在焊接管道时未将管口轴线对准,厚壁管道未认真开坡口。(2)冲洗未冲净,冲洗应以系统内最大压力和最大流量进行,出口处与入口处目测一致才为合格。(3)冬施水压试验后,必须采取可靠措施把水泄净。1.2.5 1.2.5.1 【控制点】(1)喷洒管道拆改严重或喷洒头不成行,不成排。(2)水泵接合器不能加压。(3)喷洒头不喷水或喷水不足。(4)水流指示器工作不灵敏。1.2.5.2 (1)各专业工序安装无统一协调,应与风口、灯具、温感、烟感、广播及装修统一协调布置。(2)注意单流阀不要装反,盲板一定要拆除;阀门均处于开启状态。(3)安装喷头前消防喷洒系统一定要做冲洗或吹洗,以免杂物堵塞。(4)防止安装方向相反或电接点有氧化物造成接触不良。1.2.6 1.2.6.1 【控制点】(1)系统不热。(2)管道安装坡度不够或倒坡。1.2.6.2 【预防措施】(1)防止疏水器疏水不灵,防止蒸汽干管倒坡,蒸汽或凝结水管在返弯或过门处,高点安排气阀,低点安泄水阀,防止系统中存有空气。(2)防止管道安装前未调直,局部有折弯,标高测量不准而造成局部倒坡或坡度不均匀,托吊架间距过大,造成局部管道塌腰。1.2.7 1.2.7.1 【控制点】(1)管道设备表面脱皮,返锈。(2)管道设备表面油漆不均匀,有流坠和漏涂现象。(3)保温效果未达到设计要求。1.2.7.2 【预防措施】(1)防止管材除锈不净。(2)主要是刷子沾油漆太多和刷油不认真。(3)防止承包商采用不同种保温材料,但材料强度、密度、导热系数比设计低一个档次。1.2.8 1.2.8.1 【控制点】(1)咬边。(2)未熔合。(3)有气孔。(4)有焊瘤。(5)有夹渣。(6)错口。(7)有焊纹。(8)未焊透。1.2.8.2 【预防措施】(1)防止电流过大,电弧过长。(2)防止电流过小,焊接速度太快。(3)防止焊药太薄或受潮,电弧不当。(4)防止熔池温度过高。(5)防止焊层间清理不干净,电流过小,运条不当。(6)多转动管子,使错口值减小,间隙均匀。(7)防止焊条化学成分与母材的材质不符,焊接顺序不合理。1.2.9 1.2.9.1 【控制点】(1)铆钉脱落。(2)风管法兰连接不方。(3)法兰翻边四角漏风。1.2.9.2 【预防措施】(1)加长铆钉,按工艺方法正确操作,增加工人责任心。(2)用方尺找正,使法兰与直管棱垂直管口四边翻边量宽度一致。(3)管片压口前要倒角,咬口重叠处翻边时铲平,四角不应出现豁口。1.2.10 1.2.10.1 【控制点】(1)风管与排水管、喷洒支管等管线打架。(2)风管变形。1.2.10.2 【预防措施】(1)安装前,水、电、通风三个专业确定好各自管线、桥架的水平位置及标高,绘出综合布置详图。(2)对于较长风管,起吊时速度应同步进行,首尾呼应,防止由于一头高一头低,中段风管法兰受力过大而变形。1.2.11 1.2.11.1 【控制点】(1)谨防假冒伪劣保温材料(2)保温材料松散脱落1.2.11.2 【预防措施】(1)对保温材料的密度、强度、导热系数、规格及是否受潮的检查。以达到设计保温效果。(2)防止保温钉粘结不牢,密度不够,玻璃丝布缠裹不紧,以及人为踩踏。1.2.12 1.2.12.1 【控制点】(1)空调机组表冷段存水排不出。(2)风机盘管表冷器堵塞。(3)风机盘管结水盘堵塞。(4)冬期施工易冻坏表面交换器。1.2.12.2 【预防措施】(1)冷凝水管应加存水弯,并坡向地漏或室外。(2)风机盘管和管道连接前未经冲洗排污。(3)风机盘管运行前,应清理结水盘内杂物,以保证凝结水排出,结水盘也应有一定坡度。(4)空调机组和风机盘管试压后须将水放净,以防冻坏。1.2.13 1.2.13.1 【控制点】(1)实际风量过大。(2)实际风量过小。(3)气流速度过大。1.2.13.2 【预防措施】(1)降低风机转速,调节阀门,增加阻力。(2)提高风机转速,调节阀门,放大部分管段尺寸,减小阻严法兰接缝,人孔、检查门或其他存在漏风的地方。(3)气流组织不合理或送风量过大。1.2.14 1.2.14.1 【控制点】(1)风机产生与转速不相符的振动。(2)调试时叶轮损坏。1.2.14.2 【预防措施】(1)安装前,应检查叶轮重量是否对称或叶片上是否有附着物。(2)调试通电前,一是手动盘车,观察是否壳卡现象;二是叶轮内是否有杂物,如小石子等。1.2.15 1.2.15.1 【控制点】(1)管路不冷或不热。(2)保温后仍有冷凝水滴出。(3)末端风机盘管不热或不冷。1.2.15.2 【预防措施】(1)防止管路堵塞或坡度不对。(2)整个制冷管路有保温不到的地方或有破损的地方,特别是高点。(3)空调水管路系统中,风机盘管可能成了系统最高点。1.2.16 1.2.16.1 【控制点】(1)冬季卫生洁具存水弯冻裂。(2)卫生洁具存水弯堵塞。(3)卫生洁具配件丢失,损坏严重。(4)坐便器周围离开地面。1.2.16.2 【预防措施】(1)在冬季未通暖房间的卫生洁具,存水弯应无积水。(2)防止在即将交工时,将建筑垃圾倒入卫生洁具中,造成堵塞。(3)应在竣工前,各房间配好锁以后再安装。(4)下水管口预留过高,稳装前需修理。1.2.17 1.2.17.1 【控制点】(1)管材质量。(2)准确测定位置。(3)管口的丝扣长度。(4)管口毛刺。(5)套管连接的焊点。(6)跨接地线的长度及焊点质量。1.2.17.2 【预防措施】(1)依据国家标准严格验收材料;(2)全面认真阅读图纸;(3)管口应铣口;(4)焊接地线长度应符合搭接要求;(5)焊工应持证上岗、熟悉电气焊接要求。1.2.18 1.2.18.1 【控制点】(1)接地体的埋深、间距、搭接面积不足。(2)支架松动,间距不足。(3)引下线焊面不足、漏防腐、主筋错位。(4)避雷网焊面不足、漏防腐、不平直、变形缝缺补偿。(5)出屋面的金属管道未与避雷网连接。(6)管道与避雷网连接未做隐检。(7)接地焊接观感不好、药皮处理不干净、防腐处理不好。1.2.18.2 【预防措施】(1)认真查阅图纸、图集,深刻了解设计思想;(2)严格焊工上岗程序,必须持证上岗。1.2.19 1.2.19.1 【控制点】(1)设备及零部件缺少、损坏。(2)接地保护线遗漏和连接不紧密,缺防紧措施。(3)刷油漆遗漏和污染其他设备和建筑物。1.2.19.2 【预防措施】(1)开箱检查要仔细,将缺件、损件列好清单,同供货单位协商解决,加强管理;(2)认真作业,加强自检、互检及专检;(3)加强自检、互检,对其他工种的成品认真保护。1.2.20 1.2.20.1 【控制点】(1)成排灯具、吊扇的中心线偏差超出允许范围。(2)木台固定不牢,与建筑物表面有缝隙。(3)法兰盘、吊盒、平灯口不在塑料(木)台的中心上,偏差超出1.5mm。(4)吊链日光灯的吊链选用不当。(5)采用木结构明(暗)装灯具时,导线接头和普通塑料导线裸露,缺少防火措施。(6)各类灯具的选用场所和安装方法不当。1.2.20.2 【预防措施】(1)在确定成排灯具、吊扇的位置时,必须拉线、拉十字线;(2)木台直径在75~150mm时,应用两条螺丝固定;木台直径在150mm以上时,应用三条螺丝成三角形固定;(3)法兰盘、吊盒、平灯口的中心应对准塑料(木)台的中心;(4)带罩或双管日光灯以及单管无罩日光灯链长,应使用镀锌吊链;(5)导线接头应放在接线盒内或者器具内,塑料导线应用护套线敷设;(6)各类灯具的适用场所应充分尊重厂家的意见,安装方法及要求符合设计要求。1.2.21 1.2.21.1 【控制点】(1)电缆进入室内电缆沟时,套管防水处理不好。(2)油浸电缆端头封铅不严密、有渗油现象。(3)沿支架或桥架敷设电缆时,排列不齐,交叉、弯曲严重。(4)电缆穿越变形缝处理不好。(5)电缆标志牌挂装不齐、漏挂。1.2.21.2 【预防措施】(1)电缆沟敷设电缆前应加强检查,宜在电缆沟内做排水;(2)安装电缆的工人应进行上岗前的专业培训;(3)敷设电缆前将电缆事先排列好,画出排列表,按表施工;(4)电缆穿越变形缝应有伸缩节装置;(5)专人负责标志牌的挂装、检查。1.2.22 1.2.22.1 【控制点】(1)支架或吊架固定不牢、接缝焊接防腐处理不好。(2)保护地线的线径与压接螺丝的直径不符合要求。(3)线槽穿过变形缝未做处理。(4)线槽接槎不齐,暗敷设线槽少检修人孔。(5)导线连接时,线芯受损,缠绕圈数和倍数不合格。(6)线槽内导线不同等级的线缆同槽存放,放置混乱。(7)竖井内配线未做防坠措施。1.2.22.2 【预防措施】(1)安装线槽的膨胀螺栓必须牢固,焊接处应做好防腐;(2)地线压接必须依据规范;(3)过变形缝的线槽应断开底板,两端固定;(4)暗敷设线槽应加检修人孔;(5)导线连接依据规范重做;(6)不同等级的线缆应分开敷设;(7)竖井内配线分段固定;1.2.23 1.2.23.1 【控制点】(1)线槽内有灰尘和杂物。(2)线槽底板松动和有翘边现象,胀管或木砖固定不牢、螺丝未拧紧。(3)线槽盖板接口不严,缝隙过大并有错台。(4)线槽内导线放置杂乱。(5)不同等级的电线放置在同一线槽内。(6)线槽内导线截面超出线槽的允许规定。1.2.23.2 【预防措施】(1)配线前应将线槽内的灰尘和杂物清除;(2)选用合格的槽板,固定底板时,应先将木砖或胀管固定牢,再将固定螺丝拧紧;(3)线槽接缝处应仔细地将盖板接口对好,避免有错台;(4)配线时应将导线理顺,绑扎成束;(5)依据规范要求将同一电压等级的线缆敷设在同一线槽内;(6)线槽内敷设线缆的数量依据规范规定。1.2.24 1.2.24.1 【控制点】(1)配电箱(盘)的标高或垂直度超出允许偏差。(2)接地导线截面不够或保护地线截面不够,保护地线串接。(3)配电盘后配线不整齐,配件缺损。(4)铁制配电箱电、气焊开孔。(5)箱体稳固后周边空鼓和缝隙过大。(6)铁箱内壁焊点锈蚀。1.2.24.2 【预防措施】(1)配电箱安装时应测量定位准确,严格要求按土建专业的建筑1m线;(2)PE线端子适用于一般公共建筑工程,民用建筑工程不宜使用;(3)配电盘内配线应按回路绑扎成束,并固定在盘内,配齐各种配件;(4)铁箱开孔应一管一孔,用开孔器开孔;(5)箱体周围应用水泥砂浆筑实牢固;(6)焊点应补漆。1.2.25 1.2.25.1 【控制点】(1)煨管处出现凹扁过大或弯曲半径不够的现象。(2)线管在焊接地线时,将管焊漏,焊接不牢、漏焊、焊接面不够倍数。(3)配管固定点不牢,螺丝松动、铁卡子、固定点间距过大或不均匀。(4)管口不平齐有毛刺,断管后未及时铣口。(5)焊口不严、破坏镀锌层。1.2.25.2 【预防措施】(1)煨管时,使用手动煨管器移动速度要适度,使用油压煨管器或机械煨管机,模具要配套,管子的焊缝应在正面;(2)接地线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焊接;(3)管路的卡子应采用配套管卡,固定牢固,档距均匀;(4)切割完成的管口必须用锉锉平,去掉毛刺再配管;(5)破坏镀锌层的部位应及时补刷防锈漆。1.2.26 1.2.26.1 【控制点】(1)在施工中存在护口遗漏、脱落、破损及管径不符等现象。(2)铜导线连接时,导线的缠绕圈不足5圈。(3)导线连接处的焊锡不饱满,出现虚焊、夹渣等现象。(4)多股软铜线涮锡遗漏。(5)线路的绝缘电阻值偏低。(6)采用LC线帽的接头导线绝缘与帽内压接管不齐。1.2.26.2 【预防措施】(1)电工上岗必须持证上岗,严格导线连接的操作程序;(2)导线连接应按操作工艺进行;(3)导线连接的焊锡温度要适当,涮锡要均匀,涮锡后要用布条及时擦去多余的焊剂,保持接头的洁净;(4)多股软铜线必须进行涮锡处理;(5)管路内穿线前必须进行扫管,特别要求必须清除管路内的泥水,否则将降低导线的绝缘等级;(6)压接LC接线帽应采用专用的工具。1.2.27 1.2.27.1 【控制点】(1)开关、插座面板不平整,与建筑物表面之间有缝隙。(2)开关未断相线,插座的相线、零线及地线压接混乱。(3)多灯房间开关与控制灯顺序不对应。(4)固定面板的螺丝不统一,有一字和十字。(5)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