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_第1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_第2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_第3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_第4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2——6页)

1.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可能创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全然区不。我国境内目前发觉的最早的远古人类: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云南省元谋县

第2课原始的农耕日子(7——11页)

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大汶口文化:浮现贫富分化(全然缘故:生产力的进展)

第3课华夏之祖(12——16页)

一、为啥中华民族常自豪地称自个儿为“炎黄子孙”?

1、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降联合炎帝部降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通过长期进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算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因此,中华民族常自豪地称自个儿为“炎黄子孙”。

2.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闻名部降领袖,距今约四五千年。炎黄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

3.黄帝:人文初祖。建宫室,制衣裳,挖井,发明舟车。(嫘祖养蚕缫丝、仓颉造字、伶伦编乐谱)

二、禅让制:原始社会阶段一种民主推选部降联盟领袖的制度。(用“禅让制”推荐出的领袖有尧、舜、禹。)

大禹三过家门而别入,治水有功。禹建立夏朝,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具王朝。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20——25页)

三、夏商周的政治

1、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3、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巩固统治。分封对象:亲属、功臣。

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常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意义:开辟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具强盛的国家。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26——29页)

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青铜器的高明工艺

闻名的有:司母戊鼎(安阳殷墟出土,目前发觉的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湖南宁乡出土),商周青铜铸造的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阶段。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阶段,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进展: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品种已基本完备。

三、奴隶的悲惨日子:这时的灿烂文明是以奴隶的悲惨日子为代价的。商朝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XXX大量奴隶做供品,叫人祭。奴隶主死了,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叫人殉。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30——35页)

一、春秋争霸

1、闻名霸主:齐桓公(标志:葵丘会盟),晋文公(标志:城濮大战胜利),楚庄王(咨询鼎中原)

2、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缘故是啥?(共同点:改革:进展生产、训练军队、整顿内政)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举行改革,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在晋楚争霸中取得胜利。

3、妨碍:给社会带来种种灾害;但在争霸战争中,有点诸侯国被泯灭,浮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二、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注意方位)

闻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妨碍:东方六国再也

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本课相关成语:退避三舍(城濮大战)、卧薪尝胆、围魏救赵(桂陵之战)、纸上谈兵(长平之战)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36——40页)

一、经济上。1、铁农具(春秋阶段开始浮现)和牛耕的推广(牛耕是农业进展史上的一次XXX)2、闻名的都江堰: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地方:四川成都平原,泯江中游,作用:防洪灌溉。意义: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二、政治上——商鞅变法

①时刻:公元前356年②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展变法。③目的:确立封建统治,进展封建经济,以便在群雄争霸中保持别败地位。

国奠定基础。(各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其中最完全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例:材料“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进展,一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比较完全的。”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啥?

答:为确立封建统治,进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2)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缘故:

答:

A:顺应了封建制进展的历史趋势;

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

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第8、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41——51页)

变看出中国文化特点: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二、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的成就

天文:古书记载的最早日食发生在夏朝,商朝甲骨文有许多对于日食、月食的记载,经现代科学家验证,都非常可靠。

历法:相传夏朝就有历法(夏历),商朝的历法更为完备。战国阶段,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医学:名医扁鹊——望、闻、咨询、切四诊法向来为中医沿用

文学:屈原(战国阶段楚国)和他的代表作《离骚》

音乐: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州出土的编钟

的惩处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七上P46),他是春秋阶段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讲,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讲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诚实D:温故而知新。提出“有教无类”,体现教育公平,提出因材施教(教学上),BCD属于学习方面,学生所用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儒家学派——战国阶段:是孟子(七上P48),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如此自然资源才干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进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七上P47),是春秋阶段的人,老子以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同时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例:材料“知之为知之,别知为别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1)该材料是谁讲的?答:是孔子

2)是啥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儒家

3)他在政治上主张啥?有何妨碍?答:他提出“仁”的学讲,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讲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在文化上有何贡献?答: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例:材料:“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1)体现了谁的主张?是啥意思?体现了啥思想?

答: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能够克刚,体现了他朴素辩证的思想。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秦王扫六合”(56——61页)

一、秦的统一:

统一时刻:公元前221年,都城:咸阳,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

意义: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别已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从此,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历史进展的主流。

①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尽管有的阶段浮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②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妨碍十分深远。

③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往后经济、文化的进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妨碍。

④修建了闻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巩固祖国的边疆。

例:秦朝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妨碍?

答:1、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具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3、全国推行郡县制;

4、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5、修建了长城。

6、开凿了灵渠。

例:材料“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统一法度、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1)上述引文是谁实施的?要紧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是秦始皇实施的,要紧措施有:实行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货币。

(2)实施以上措施的目的和作用是啥?答: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作用是:有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评价秦始皇:

功: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妨碍的封建皇帝。他顺应历史进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日子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妨碍;接受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经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具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过: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害;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62——66页)

一、秦的暴政(这是秦朝XXX的全然缘故)

①繁重的徭役(修长城、驰道、骊山墓)和赋税(上交三分之二)②严酷的刑法③

二世更加残暴(赵高“指鹿为马”)

妨碍:秦朝的暴政严峻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抵抗。

二、陈胜吴广起义(或叫大泽乡起义,相关成语:揭竿而起)

时刻:公元前209年,起义地方:大泽乡(安徽省),全然缘故:秦的暴政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XXX首创精神,鼓励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抵抗残暴的统治。

三、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

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破釜沉舟)

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落,秦朝XXX。

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性质: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位的战争。项羽失败缘故:失去民心。

★相关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鸿门宴),楚河汉界、十面潜伏、四面楚歌、霸王不姬等故事:鸿门宴

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刘邦是汉高祖。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67——71页)

一、文景之治(历史上把文帝景帝统治阶段称为是“文景之治”)

1、缘故: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

2、措施:①注意进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②提倡节省;③提倡“以德化民”

第13课两汉经济的进展(72——76页)

一、管理黄河:西汉,武帝下令管理黄河;东汉,明帝派王景主持修河。

农业的进步:西汉浮现了犁壁(翻土碎土)、耧车(播种工具)、二牛抬杠的办法。

二、丝织:使用提花机;染XXX技术也非常高,丝绸得到外国人喜爱。

冶炼技术: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治铁工具),作用: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铁制兵器取代青铜兵器。

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汉武帝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目的: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统一铸造五铢钞票。商业的繁荣:东西二京(西京长安、东京洛阳);特意的商业区:市。(但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77——81页)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1、匈奴的日子习俗:过着游牧日子,逐水草迁徙。

2、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3、匈奴族生产的进展(畜牧业兴盛发达;冶铸业也进展起来;学会农耕,开始垦田种谷)

主动求和,因为国力太弱,要暂停战争。汉元帝的和亲是匈奴主动求亲,是表示和平,建立友好关系,是平等互利的。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82——86页)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XXX地区和更远的地点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意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目的:与西域各国举行友好政治经济交往。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别同

4、西域都护的设立:公元前60年(标志着今XXX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成为中国别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以要紧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今XXX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2、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往后开发):从广东的港口动身,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87——91页)

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1.纸的发明(时刻:西汉早期)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好处:原料容易找到,又非常廉价,质量也提高了。

3.造纸术的妨碍:①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传播;②深刻妨碍了人类文明进程;③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

的巨大贡献。

二、科学。1.《九章算术》,成书时刻:东汉,内容:总结了春秋战国到东汉阶段的数学成就

2、张衡(河南南阳人)发明的地动仪,时刻:东汉,作用:测验地震的发生(别具备预报地震的功能),地位(意义):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三、医学

1、华佗(神医),成就:麻醉药剂“麻沸散”、“五禽戏”,时刻:东汉

2、张仲景(河南南阳人,医圣),著作:《伤寒杂病论》(妨碍:奠定了中医理论学的基础)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时刻:东汉

★我国秦汉阶段率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发明和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华佗制成“麻沸散”;《九章算术》里的某些成就;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七位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92——96页)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佛教的传入:①起源于古印度②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③东汉明帝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白马寺(河南洛阳)。

④教义:人死后可以转生来世(轮回转世),人的今生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能够得到幸福。(因果报应)

2、道教的兴起①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②创始人:张陵(或称张道陵)③东汉时在民间兴起④教义: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长生别老和得道成仙。

统治者提倡和扶植佛教、道教缘故:教人忍受苦难,对国家统治有利。

佛教、道教的共同点:有利于维护现存的统治秩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史记》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学成就: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②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文学成就: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体例:纪传体通史。描写范围:黄帝到汉武帝(西汉)。作者:司马迁

三、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在陕西省):泥土烧制,秦汉阶段我国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属于雕塑艺术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三国鼎立(102——107页)

一、官渡之战

形势: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生产遭到严峻破坏。时刻:公元200年,作战双方:袁绍、曹操,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妨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二、赤壁之战

形势:曹操都是统一了北方,想要统一全国;南方刘备、孙权势力有所进展。时刻:公元208年,作战双方:曹操、孙刘联军,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妨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四、三国经济的进展

魏国:修筑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进展;

蜀国:丝织业兴盛,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如今的XXX),加强了内地和XXX地区的联系。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辟(108——113页)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西晋的统一(三国XXX顺序:蜀、266年魏灭、280年吴灭)

①魏灭蜀;②266年,西晋代魏;(开国皇帝:司马炎;都城:洛阳)③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2、内迁的各族(东汉末年开始;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3、西晋的XXX

缘故:①统治集团腐朽,西晋皇族为争夺皇位,混战了十几年,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②西晋的官僚地主残酷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激起他们的抵抗。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力量XXX了西晋。

二、淝水之战

1、形势:①南方: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

②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

2、时刻:公元383年,作战双方:前秦、东晋,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3、妨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取得临时稳定,为经济进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关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

三、江南经济的进展

1、江南经济进展的缘故:

①江南地区具有进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要紧缘故)③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④统治者的重视

2、表现:①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②修筑了许多水利工程。③农业技术的进步:开始使用绿胖,牛耕和粪胖得到推广。④小麦推广到江南地区。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