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专项练习(诗歌鉴赏)(原卷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7cbb1654aeeaeec1350d4053b1dd8c/0a7cbb1654aeeaeec1350d4053b1dd8c1.gif)
![第二单元专项练习(诗歌鉴赏)(原卷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7cbb1654aeeaeec1350d4053b1dd8c/0a7cbb1654aeeaeec1350d4053b1dd8c2.gif)
![第二单元专项练习(诗歌鉴赏)(原卷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7cbb1654aeeaeec1350d4053b1dd8c/0a7cbb1654aeeaeec1350d4053b1dd8c3.gif)
![第二单元专项练习(诗歌鉴赏)(原卷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7cbb1654aeeaeec1350d4053b1dd8c/0a7cbb1654aeeaeec1350d4053b1dd8c4.gif)
![第二单元专项练习(诗歌鉴赏)(原卷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7cbb1654aeeaeec1350d4053b1dd8c/0a7cbb1654aeeaeec1350d4053b1dd8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专项练习(诗歌鉴赏)一、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1.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本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描写了一群劳动妇女采芣苢的情景。B.全诗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重章叠句,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C.诗歌通过采、有、掇、捋、袺、襭等动词的变换生动的表现了采摘野菜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D.这是一曲劳动欢歌,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3.下列有关诗词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为诗歌体制,“赋、比、兴”为主要表现手法。B.《诗经》原称《诗》,它是“五经”之一,“五经”是指《易》《书》《诗》《礼》《乐》。C.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在古代诗歌中,是形式最活泼、体裁最多样、句法和韵脚的处理最自由,而且抒情叙事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诗歌形式。D.“诚斋体”是南宋诗人杨万里诗歌风格的特称,杨万里号“诚斋”,故得名。其诗以语言通俗明快、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而自成一家。4.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的一、二句以极其通俗生动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抛”“接”“拔”“插”四个动词用语直白却极为传神,描绘出全家老少齐上阵,为抢农时忙碌不停的场景。B.本诗的三、四句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以“兜鍪”和“甲”借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于一场战斗。C.本诗的五、六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样,都表现了农民抢抓农时忘我劳动的心理。D.本诗的七、八句是农夫岔开农妇呼唤的答话,极富生活的气息,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5.下列各组对文中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兜鍪:古代战土戴的头盔。
照管:照料,照看。B.胛:肩胛,胳膊上边靠脖子的部分。
半霎:极短的时间。C.渠:河渠。
朝餐:早饭;吃早饭。D.莳:移植。
匝:遍;满。6.杨万里的诗被称作“诚斋体”,风格纯朴风趣。请结合本诗简要谈谈你的理解。二、课内外联读(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芣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①诸孙替老人。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②劳苦辛。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注释】①赖有:幸亏有。
②村酤(gū):农家自酿的酒。酤,酒。7.下列选项中,关于两首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芣苢》采用重章叠句手法,只有六个动词不断变化,这种看似单调的重叠,恰恰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B.《芣苢》中六个动词的变化,既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劳动过程,又体现了人们劳作时的欢欣和热情。C.苏诗从诸孙“入村”写起,详细描绘了劳动的场景,展现出了劳动场景的热烈,令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以及劳动的欢快。D.苏诗中“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一句以对比手法写出了久雨初晴、宜事农桑的喜悦。8.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芣苢》一诗读来好似“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全诗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你能从《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读出哪些乡村生活的气息?请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芣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祜之。采采芣苢,薄言撷之。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9.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项是(
)A.两诗均描写了“劳动”的景象,画面生动鲜明,写出了劳动的欢快与繁忙。B.《芣苢》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劳动过程。C.《乡村四月》首联是静景,描写了山原河水、杜鹃鸣叫、烟雨飘飘的初夏风光。D.“才了蚕桑又插田”,未必就是实写,而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的忙碌情景。10.两首诗在写劳动场景和乡村景象时,运用的手法及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插秧歌【宋】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鏊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①,照管鹅儿与雏鸭。插秧诗【后梁】契此和尚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注:①莳:移栽植物。这里指插秧。匝:满。未匝:指这块田里还没有栽插完毕。1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歌都描写了农人插秧的景象,语言朴素。B.《插秧歌》开篇连用四个动词描写热火朝天的插秧场面,语言生动准确。C.“低头折腰只不答”,农夫一直保持弯腰插秧的姿势,懒得回答农妇的呼唤。D.《插秧歌》运用手法多样,形式更为活泼,《插秧诗》重在说理,更为朴实。12.“摹景说理”是《插秧诗》不同于《插秧歌》的一个特点。请简要概括分析《插秧诗》所说之哲理。三、课外拓展(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13.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鼠喻人,锋芒直指统治者。B.这首诗将人鼠对照,痛骂统治者不如老鼠。C.这首诗直抒胸臆,痛斥并鞭挞统治者,锋芒毕露。D.这首诗连用反复加强了语气,强化了感情。14.这首诗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试分析这两种手法的运用。(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新城道中(其一)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吹断檐间积雨声”一句,领起下文对春晴之日山村景致、山民生活的描写,为全诗写景抒情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B.颔联中诗人选择了山头、白云、树梢、初升的太阳四种自然景物来加以描绘,“披䋈帽”与“挂铜钲”分别从形、声角度比喻晴云、初日,较为贴切、形象、生动。C.颈联写景生机盎然,桃花鲜艳、竹篱矮矮、垂柳袅娜、小溪清澈与尾联农人忙春耕,共同构成一幅生动、和谐的乡野春景图。D.全诗紧扣“乐”字,将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与诗人欢快的心情融汇交织一起,赞美了山村人家的劳动生活。16.本诗采用多种手法描写山村景物,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三)王建的《田家行》也是一首描写农事、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歌,结合课文两首描写劳动的诗歌一起阅读,可看到古人的日常生活和劳作场景,也能体会不同作者在不同诗中寄寓的情感。田家行[唐]王建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头两句运用互文手法,写村里的男男女女因丰收而面带喜悦之色,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B.三、四两句描绘了一幅“檐下缫丝图”,写出了一派丰收的忙碌场景。C.五、六两句从侧面下笔,写村民忙于家蚕的丰收,无暇顾及野蚕。D.本诗运用了白描手法,前八句精练地勾勒出一幅幅丰收年景图,整首诗前后映衬对比,突出了诗歌的主旨。18.后人评价这首诗歌“立意精巧,讽刺深刻”,请结合全诗,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法的金融借款合同
- 出租房租赁合同协议
- 用于经营的房屋租赁合同
- 大数据风控服务合同
- 汽车租赁书面合同书
- 联保借款标准合同
- 2025小麦购销合同样本
- 个人借款合同合同英文范本
- 2024年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合同
- 2025复件(I)复件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1
- 2025年人教版PEP二年级英语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烟草业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洞察分析
-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二)
- 2024-2030年中国蚝肉市场发展前景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GB 19053-2024殡仪场所致病菌安全限值
- 烟草局合同范例
- AutoCAD2024简明教程资料
- 新能源电站单位千瓦造价标准值(2024版)
- 原子结构 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 浪潮销售在线测评题
-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拓展阅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