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骨骼肌机能课件_第1页
运动与骨骼肌机能课件_第2页
运动与骨骼肌机能课件_第3页
运动与骨骼肌机能课件_第4页
运动与骨骼肌机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与骨骼肌机能第一节骨骼肌的一般结构一、骨骼肌细胞的光学结构骨骼肌超微结构示意图MUSCLEFIBERARRANGEMENTOFFILAMENTSARRANGEMENTOFFILAMENTSINASARCOMEREACTINFILAMENTMOTOR

UNIT二、骨骼肌细胞的超微结构2.肌小节:

是肌细胞收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2明带+暗带+1/2明带=2条Z线间的区域1.肌管系统:横管系统:T管(肌膜内凹而成。肌膜AP沿T管传导)。纵管系统:L管(也称肌浆网。肌节两端的L管称终池,富含Ca2+)。三联管:T管+终池×2(一)肌原纤维肌小节粗肌丝细肌丝(二)Z盘的结构由细肌丝、Z丝和无定形物质构成。还有丝蛋白、中间蛋白。(三)细胞骨架维持骨骼肌正常形态结构,在运动过程中,细胞骨架也会出现形态学变化。第二节骨骼肌收缩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兴奋—收缩耦联肌肉收缩的形式:向心收缩静止收缩离心收缩(二)等长收缩概念:肌肉在收缩对其长度不变。

(静力收缩)如体操中的“十字支撑”“直角支撑”和武术中的站桩

(三)离心收缩概念: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如下蹲时,股四头肌在收缩的同时被拉长,以控制重力对人体的作用,使身体缓慢下蹲,起缓冲作用。如搬运重物时,将重物放下,以及下坡跑和下楼梯等也需要肌肉进行离心收缩。

(四)等动收缩等动收缩: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等动收缩和等张收缩区别:

等动收缩时在整个运动范围内都能产生最大的肌张力,等张收缩则不能。

等动收缩的速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理论和实践证明,等动练习是提高肌肉力量的有效手段。3.代谢在输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肌肉离心收缩时所消耗的能量低于向心收缩,其耗氧量也低于向心收缩。肌肉离心收缩对其他与代谢有关的生理指标的反应(如心率、心输出量、肺通气量、肺换气效率、肌肉的血流量和肌肉温度等)均低于向心收缩。2.肌电在负荷相同的情况下,离心收缩的IEMG较向心收缩低肌肉酸疼很早就发现,肌肉做退让工作时容易引起肌肉酸疼和损伤。近来研究表明,大负荷肌肉离心收缩比向心收缩更容易引起肌肉酸疼和肌纤维超微结构以及收缩蛋白代谢的变化。离心收缩、等长收缩和向心收缩后的肌肉酸疼之比较

离心收缩导致的肌肉酸疼最明显,向心收缩导致的肌肉酸疼最不明显二、骨骼肌收缩的力学表现

(一)绝对力量与相对力量绝对肌力:某一块肌肉做最大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肌肉的绝对肌力和肌肉的横断面大小有关,肌肉的横断面越大,其绝对肌力越大。相对肌力:肌肉单位横断面积(一般为l平方厘米肌肉横断面积)所具有的肌力。绝对力量:在整体情况下,一个人所能举起的最大重量。在一般情况下,体重越大绝对力量越大。相对力量:如果将某人的绝对力量除以他的体重,即每公斤体重的肌肉力量。

3.肌肉力量与爆发力人体运动时所输出的功率,实际上就是运动生理学中所说的爆发力,是指人体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在某些运动项目中,如投掷、短跑、跳跃、举重、拳击和橄榄球等项目,运动员必须有较大的爆发力。在训练中是极大限度地提高相对爆发力还是绝对爆发力,取决于在所从事的运动项目中哪种素质更为重要。如短跑、跳跃等项目的运动员应保持较轻的体重,使肌肉的相对力量得到提高。同时又要通过训练使肌肉的收缩速度得到提高。对需要提高绝对爆发力的运动员,如投掷项目运动员、美式橄榄球防守运动员及相扑运动员等,应增加肌肉的体积,提高运动员的绝对爆发力。这样可能使加速度有所下降,但不应下降到引起绝对爆发力下降的水平。问题在于找到使绝对爆发力与加速度两者结合能达到最佳运动能力的那一点。第三节运动导致的肌肉酸痛一、急性肌肉疼痛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即刻产生的肌肉疼痛,这种疼痛往往在运动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消失,对运动训练的影响作用不明显。导致急性肌肉酸痛原因是代谢产物的堆积和肌肉肿胀。大强度耐力训练和力量训练易产生急性肌肉疼痛(二)延迟性肌肉酸痛症状1.症状延迟性肌肉酸痛除了只有一般的疼痛症状外,往往伴随着身体疲劳、肌肉僵硬、酸胀、肌肉收缩力量和放松能力下降。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出现与运动强度、运动形式和习惯程度有关,而与人体的健康水平和身体机能状态关系不大。从事不习惯的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都可以造成DoMs,有训练基础的人从事不习惯的运动,即使运动强度不大,也会出现DOMs。高水平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增加训练强度而使身体不适应(或不习惯时).延迟性肌肉酸痛同样出现。

(三)延迟性肌肉酸痛评价肌肉酸痛是一种主观感觉,其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受试者的主观感觉确定。在运动训练中常采用两种评价方法。4级肌肉疼痛评价法12级肌肉疼痛评价法(四)、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原因1、高张力导致的肌肉酸疼:一定过程中,高机械张力牵拉和连接组织造成损伤。2、代谢产物堆积:缺血造成代谢产物的堆积。多数学者认为代谢物主要是乳酸。在离心性工作中,肌肉的能量销耗明显低于向心收缩,乳酸堆积少于离心收缩,但DOMS症状较向心收缩明显;同时肌肉乳酸在运动后即刻增加,运动后24小时基本消失,而DOMs在运动后24小时更为明显,这种时间上的不一致性,也无法说明是乳酸的堆积导致DOMs。3.肌肉温度提高肌肉温度可以导致肌肉组织损伤,造成肌纤维坏死和连接组织分解,从而造成DoMs。离心收缩后肌肉温度的增加比向心收缩明显,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离心收缩导致的DoMS症状较向心收缩严重的原因。(六)延迟性肌肉酸痛对运动训练的影响

延迟性肌肉酸痛造成肌肉收缩力量下降,特别是在DOMS的前3天,肌肉力量的下降,对运动训练产生不利影响。DOMS降低肌肉力量有两个原因:肌肉疼痛的保护性抑制,限制肌肉的最大用力,造成肌肉力量下降;当继续运动,疼痛症状减弱时,肌肉力量恢复。肌肉损伤,造成肌肉固有的产生力量的能力下降。

延迟性肌肉酸痛的防治意义:减轻DOMS症状、缩短恢复时间对提高运动训练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牵拉—使损伤后粘连组织分离、引起内啡肽释放有止痛作用、提高肌肉组织中的痛阈。电疗---刺激引起脑啡肽的释放准备与整理活动—减轻肌肉损失程度和运动对肌肉的不良刺激、放松整理活动有助于加速血液循环、清除代谢产物缓解DOMS.第四节运动导致的肌肉损失运动导致的肌肉损伤(EIMD)(又称骨骼肌超微结构变化)是由于从事不习惯的运动而导致的骨胳肌结构出现损伤性变化,其时相特征同DOMS,一般出现在运动后24—48小时。持续时间约为10—15天。延迟性肌肉损伤一般无积累现象,可在运动后恢复。一、运动导致的肌肉损伤实验模型(一)动物模型具体方法是:SD大鼠或wistar大鼠(250—300克),速度:16m/min,坡度:—16度;运动形式:5分钟运动,2分钟休息,总运动时间90分钟,运动后,大鼠后肢可出现EIMD症状。为了探讨EIMD变化原因,使EIMD症状更明显,可以采用加大运动时间方式,诱发肌肉分子生物学指标发生变化。具休方法是:SD大鼠或wistar大鼠;运动方式:速度为16-18m/min,坡度为—16度或0度,时间为持续运动200分钟,由于运动时间长,因此,EIMD症状更明显。EIMD的变化原因目前有关产生EIMD的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特别是近10年来研究进展。现在认为机械性牵拉和代谢性刺激均可导致EIMD。(一)机械性牵拉1.膜损伤高强度离心性收缩对细胞膜的牵拉作用比向心性收缩大得多,当这种牵拉作用产生的张力超过细胞膜的承受能力时,使得细胞膜损伤或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引起肌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造成肌肉超微结构变化。细胞膜损伤的证据主要是血液中肌肉酶活性增加,在正常情况下,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主要存在于肌细胞中,由于其分子量较大,不易透过细脑膜进入血液,故血清中肌肉酶的含量甚微。当在外力作用下,肌细胞膜受到损伤时,细胞膜的屏障作用减弱,通透性增加,使原来不能通过细胞膜的肌肉酶进入血液,引起血清中肌肉酶活性增高,因此运动后血清肌肉酶的变化可间接反映肌细胞膜损伤。血液中各种肌肉酶均可以用于评定肌肉损伤,但目前应用最多、并且被学者们所公认是CK。研究发现,人体在剧烈运动后血清CK活性明显升高,且离心运动后血清CK的升高是向心性运动后2倍。2.细胞骨架破坏

细胞骨架对维持肌节的正常结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运动过程中,高张力的机械弹拉会使细胞骨架正常结构受到影响,从而造成肌肉收蛋白结构

破坏。根据运动后细胞外骨架结蛋白的变化,提出EIMD变化的假说:高张力的离心收缩对肌组织产生高张力牵拉,造成中间蛋白丝断裂,使肌肉蛋白分子结构破坏,降解肌肉蛋白和球状蛋白,激活溶酶体蛋白水解酶,进一步降解肌肉蛋白质,破坏z盘结构,从而导致肌肉超微结构损伤。但目前尚没有从分的证据直接证实运动会导致细胞内骨架的变化

3、邻近肌节受力不平衡肌肉正常状态下,邻近肌节的肌肉长度和收缩速度本身存在轻微的不平衡状态。向心收缩,当肌肉最大缩短速度相差0.5%,相邻肌节的受力仅相差2%离心收缩,缩短速度相差0.5%,相邻肌节的受力相差50%(二)、代谢因素造成肌肉超微结构变化的代谢因素主要有氧自由基钙代谢异常造成的一系列变化。1.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反应大量实验已经证实,不同强度的运动可以造成生物膜的脂质过氧化加强,运动过程中,氧自由基增多,可以直接攻击生物膜,造成膜脂质过氧化加强,影响细胞的代谢和正常功能,因而,从代谢角度,包括膜渗透性增加、ca2’转运能力下降、线粒体功能异常及生成其他毒性代谢产物,引起肌肉超微结构的变化。许多实验已证实活性氧与缺血—再灌流损伤之间存在密切关系。2.细胞ca2+代谢紊乱目前有关细胞ca2+代谢与肌肉损伤关系的研究非常活跃,大量研究发现胞浆ca2+浓度增加可能造成EIMD的重要原因。而胞浆ca2+浓度增加则主要是由于细胞外ca2+内流和细胞内ca2+代谢异常所致。(1)细胞外ca2+内流:细胞外ca2+浓度明显高于细胞内,运动时,由于机械性牵拉,或造成膜损伤,或是牵拉细胞膜上的敏感性钙通道,使细胞外ca2+顺浓度差进入细胞内。运动过程中,氧自由基生成增多,攻击细胞膜造成膜损伤,也可可使细胞外ca2+顺浓度差进入细胞内。(2)胞内ca2+代谢异常:骨胳肌细胞内,调节ca2+的主要细胞器是肌浆网和线粒体,因此,运动中影响这两个细胞器的因素都可以影响细胞ca2+代谢。(3)肌浆网(SR)摄取和释放ca2+能力下降:肌浆网通过摄取和释放ca2+,在肌肉兴奋—收缩耙联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疲劳性运动可使SR膜ca2+—ATP酶活性下降,降低sRca2+转运能力,运动后SR的功能和形态学变化,将导致SR调节ca2+能力下降,使胞浆ca2+浓度上升,通过多种途径造成肌肉收缩蛋白成分降解。(4)线粒体(Mit)钙超载:线粒体是细胞内重要的氧化代谢场所,同时也是细胞内重要的ca2+储存库。当细胞内ca2+浓度增加时,线粒体主动摄取ca2+,以缓解脑浆ca2+的过度增加。研究发现,在不同强度运动时可引起线粒体钙含量升高。线粒体摄取的ca2+增多会导致的线粒体ca2+聚积,将影响其本身的氧化代谢,抑制氧化磷酸化过程,减少ATP生成,我们的研究发现运动后ATP生成减少,可能与ca2+含量增高有关。第五节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一、肌纤维类型的划分(一)按颜色肌纤维红色的为红肌,象长途飞行的鸽子胸肌是红肌,家鸡的胸肌呈白色的为白肌。这种红白肌之分,主要和肌纤维内肌红蛋白含量的多少相关。(二)按肌肉收缩的速度不同的肌纤维类型,按其收缩快慢不同,可划分为慢肌和快肌两种类型。(三)按肌肉收缩及代谢特点慢、氧化型(SO),快、糖酵解型(FG)和快、氧化、糖酵解型(FOG)三种类型。(四)根据收缩特性及色泽

快白、快红和慢红三种类型。(五)布茹克司(Brooks,1970)Ⅰ型和Ⅱ型;Ⅱ型中又根据对NADH(四唑)还原酶的显色反应不同分为Ⅱa、Ⅱb和Ⅱc三个亚型。二、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机能及代谢特征(一)不同肌纤维的形态特征形态学特征Ⅰ型(慢肌)Ⅱ(快肌)在一肌肉中的位置肌纤维的直径肌纤维数量肌浆网(内质网)突触小泡α-运动神经元神经肌肉接点终板面积肌节Z线宽度(埃)毛细血管网血液供应神经支配深部细少不发达少小无皱折小800-1000较丰富多少表浅粗多发达多大后膜有皱折大400-500不太丰富少多(二)生理学特征1.肌纤维类型与收缩速度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2.肌纤维类型与肌肉力量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明显大于慢肌运动单位。无训练者(A)和快肌纤维百分比不同的运动员(B)的力量-速度曲线快肌纤维百分比高者,力量-速度曲线向右上方转移3.肌纤维类型与疲劳不同类型的肌纤维抗疲劳能力不同。如图可以认为和慢肌纤维相比,快肌纤维在收缩时能产生较大的力量,但容易疲劳。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与疲劳的关系

(三)代谢特征

三、运动时不同类型运动单位的动员

在运动中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参与工作的程度依运动强度而定。在运动训练时,采用不同强度的练习可以发展不同类型的肌纤维。为了增强快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训练计划必须包括大强度的练习;如果要提高慢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训练计划就要由低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练习组成。四、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1.一般人的肌纤维组成研究方法:常常用针刺活检取样法、开放性活检取样法或尸检法来获得身体中骨骼肌肌纤维组成的数据。从表2-5中可以看出男女受试者上下肢肌肉的慢肌纤维百分比平均为40-60%肌纤维的百分比分布范围很大:慢肌纤维百分比最低的为24%,最高的为74.2%表2-5一般人的肌纤维组成受试者肌肉ST%变化范围作者男(19)股外肌57.7±2.5Burke等男(11)腓肠肌52.638.0-73.2Costil等女(10)腓肠肌51.027.4-72.0Costil等男(8)腓肠肌46.7±3.7Coyle等男(14)腓肠肌43.924.0-72.9Gollnick等男(14)三角肌45.233.5-58.3Gollnick等男(9)股外肌43.826.0-60.6Green等男(69)股直肌53.9±12.2Jansson等男(23)股外肌46.0±13.0Komi等男(10)股外肌44.0--Thorstensson等男(14)股外肌46.328.2-74.2胜田等女(4)三角肌57.540.1-68.3Prince等女(4)三角肌35.427.2-42.1Prince等2.运动员的肌纤维组成具有项目特点:时间短、强度大项目运动员:快肌纤维百分比从事耐力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高;耐力项目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高于非耐力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既需要耐力又需速度项目的运动员(如中跑、自行车等):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百分比相当。男运动员肌纤维类型分布女运动员肌纤维类型分布五、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一)肌纤维选择性肥大

萨尔庭(Saltin)发现耐力训练可引起慢肌纤维选择性肥大,速度、爆发力训练可引起快肌纤维选择性肥大。

萨尔庭对6名成年男受试者进行了5个月的长跑训练。在训练前后测定了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慢肌纤维百分比、慢肌纤维面积、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和磷酸丙糖激酶等指标后发现,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慢肌纤维面积、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和磷酸丙糖激酶在训练后都显著提高了,但慢肌纤维百分比却没有明显提高。(二)酶活性改变

第六节运动对肌肉营养因子的影响肌肉营养因子是一类能调节肌细胞分裂、分化、成熟、维持其正常形态和功能的蛋白质和多肽类物质,主要包括生长因子类肌肉营养因子和激素类肌肉营养因子。一、运动对生长因子类肌肉营养因子的影响生长因子类肌肉营养因子包括胰岛素生长因子(IGF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