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3嘉定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_第1页
上海市2023嘉定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_第2页
上海市2023嘉定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_第3页
上海市2023嘉定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_第4页
上海市2023嘉定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嘉定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3分)(1)子曰:君子固穷,。(《论语·卫灵公》)(2)“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车寒贱貂蝉责”出自白居易《洞底松》,早在汉代左思《咏史》就以“洞底松”比喻2023年嘉定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3分)(1)子曰:君子固穷,。(《论语·卫灵公》)(2)“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车寒贱貂蝉责”出自白居易《洞底松》,早在汉代左思《咏史》就以“洞底松”比喻才高位卑的寒士,他对金、张豪门是这样评价的:“,。”(3)钱钟书在《宋诗选注》里说:“他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鹤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钱钟书说的宋代诗人是:,他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梦的名句:,。2.按要求选择(1)《兰亭集序》以“天朗气清,惠风和顺”写春景,下列不属于写春景的诗句是()(2分)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B.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C.燕子不来花又落,一庭风雨自黄昏。(【元】赵孟頫《绝句》)D.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2)下面的横线上应填入一句话,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从夏朝起,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史有四千多年。但是对文化古籍的全面整理,能从孔子算起。在孔子构建的儒家文化里,重思想义理的阐发,轻名物技艺的研究。对名物技艺的研究,对具体专业技术的研究,甚至采取一种鄙视的态度。我常做如是想,宋代后,中国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而导致全面的社会迟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A.可能就是我们的祖先太重空疏义理的阐发而偏废实学。B.也许就是我们的祖先太重实学而偏废精微义理的阐发。C.难道不是我们的祖先太重义理的阐发而偏废技术实学?D.难道不是我们的祖先太重实学而偏废精微义理的阐发?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8题。(16分)1礼制国家的形成①汉朝被称为礼制国家,荀子的礼治论对此发挥了巨大作用。②司马迁《史记〃叔孙通列传》记载,汉朝建立后第五年,由于国家的创立者刘邦本身并非出身自王公贵族阶级,年轻时没有机会参与任何战国国家或秦朝的朝廷仪式,又因嫌厌繁琐的法规,刚成立的汉朝在皇帝出席的场合,也缺乏适当的国家仪礼。再加上汉朝的诸侯、廷臣,大多数都以战功出身,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在朝廷内举动进退。因此,每逢朝廷群臣聚会,他们常出现饮酒争功,醉成宴呼,拔剑击柱的丑态。③刘邦越来越厌恶朝廷的无秩序状态,此时原为秦臣,后来投降刘邦的儒者叔孙通,察觉到刘邦受不了这样的状态,遂建议刘邦:以长乐宫落成的纪念仪式为机会,建立严格的朝廷礼仪。刘邦答应了。于是,叔孙通在他一百多位门人之外,还征求鲁国三十位儒生,为刘邦准备了一场壮观又严肃的礼仪。到了当天,在整场礼仪进行的严肃气氛中,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静。一些仍然闹事的大臣立刻被御史拉走离场。如此,诸臣竟朝臵酒,无敢讙哗失礼者。④典礼结束之后,刘邦在喜悦之际不禁喊出: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刘邦原来礼制国家的形成①汉朝被称为礼制国家,荀子的礼治论对此发挥了巨大作用。②司马迁《史记〃叔孙通列传》记载,汉朝建立后第五年,由于国家的创立者刘邦本身并非出身自王公贵族阶级,年轻时没有机会参与任何战国国家或秦朝的朝廷仪式,又因嫌厌繁琐的法规,刚成立的汉朝在皇帝出席的场合,也缺乏适当的国家仪礼。再加上汉朝的诸侯、廷臣,大多数都以战功出身,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在朝廷内举动进退。因此,每逢朝廷群臣聚会,他们常出现饮酒争功,醉成宴呼,拔剑击柱的丑态。③刘邦越来越厌恶朝廷的无秩序状态,此时原为秦臣,后来投降刘邦的儒者叔孙通,察觉到刘邦受不了这样的状态,遂建议刘邦:以长乐宫落成的纪念仪式为机会,建立严格的朝廷礼仪。刘邦答应了。于是,叔孙通在他一百多位门人之外,还征求鲁国三十位儒生,为刘邦准备了一场壮观又严肃的礼仪。到了当天,在整场礼仪进行的严肃气氛中,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静。一些仍然闹事的大臣立刻被御史拉走离场。如此,诸臣竟朝臵酒,无敢讙哗失礼者。④典礼结束之后,刘邦在喜悦之际不禁喊出: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刘邦原来痛恨儒者,然而此次机会却完全改变了刘邦对儒学的看法。,借着此次机会,刘邦完全体会到能否建立礼制,将会是稳固汉朝皇权之关键。此时也注定了汉朝儒学国教化的命运。礼制国家的蓝图并非叔孙通发明的。⑤那么,这个蓝图的制作人又是谁呢?⑥从叔孙通的时代过了七八十年,在司马迁写《史记》时,他阐述统治天下的八种纲要。这八种大纲按顺序分别为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礼被安排为其首,显然便代表在司马迁的脑海里,礼就是汉朝之存续与建立最需要的一种原理。甚至如其开头所宣扬,认为礼?宰制万物,役使群众?美得?礼?不但是每个人个体生存的最高规范,同时也是将秩序与安宁带给整体生物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原理。这应该是司马迁将礼列为八纲之首的原因。⑦在司马迁的思考中,礼具体的功能是什么呢?《史记》八书的礼书,首段赞扬礼的重要,第二段叙述礼制从战国时代到现在(即汉武帝)的整个过程。接着,以剩下三分之二的篇幅,说明礼的意义与内容。而这部分的论述竟几乎都可在《荀子》中找到。事实上,在没有直接摘录《荀子》的前面三分之一的内容中,若我们考虑第二段所叙的,从秦朝到汉朝历代皇帝间礼制的演变是荀子逝世之后发生的事,再扣除整篇前后有一些司马迁本人对礼的重要性发的感叹,司马迁关于礼功用的论述基本上都是依《荀子》的内容写成。如果《史记〃礼书》中的内容能代表汉朝礼制的理论依据,那么我们可以进而推论:。⑧由于汉朝逐步引进礼制,后来的王朝也仿效汉朝,故礼制奠定了中国社会和国家运作方式的基础,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不仅如此,荀子礼治论具备超过一王朝?一国家的框架视野,涵盖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生存方式,这让礼?的重要性不因汉朝的消失而减缩,反而让中国知识分子透过不同的礼制论重新表述礼的重要性,只是荀子在此方面的莫大贡献被逐渐遗忘了。3.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2分)4.第③段叙述叔孙通的建议及落实情形,对此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刘邦意识到秩序对统治的重要,因而采纳了叔孙通的建议。2B.前朝儒生叔孙通精通国家仪礼,帮助刘邦初步建立了礼制。C.叔孙通用仪式规范群臣的进退举止,进而规范其社会行为。D.庄严典礼震慑了饮酒争功的群臣,全面阻止了他们的叛乱。5.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④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A.确切地说B.退一步说C.也就是说D.总的来说6.第⑦的末尾推论的内容是。(2分)7.对第⑧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收束全文,强调了荀子礼治思想对中国社会和国家的深远影响。B.感叹荀子礼治方面贡献被人遗忘,呼唤建立现代礼制社会。C.呼应首段,突出荀子礼治论对汉代建立“礼制国家”的意义。D.统摄前文B.前朝儒生叔孙通精通国家仪礼,帮助刘邦初步建立了礼制。C.叔孙通用仪式规范群臣的进退举止,进而规范其社会行为。D.庄严典礼震慑了饮酒争功的群臣,全面阻止了他们的叛乱。5.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④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A.确切地说B.退一步说C.也就是说D.总的来说6.第⑦的末尾推论的内容是。(2分)7.对第⑧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收束全文,强调了荀子礼治思想对中国社会和国家的深远影响。B.感叹荀子礼治方面贡献被人遗忘,呼唤建立现代礼制社会。C.呼应首段,突出荀子礼治论对汉代建立“礼制国家”的意义。D.统摄前文,得出荀子礼治论具有超越国家和时代的作用的结论。8.分析本文各部分间的关系。(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2题。(15分)最初教我写作的老师王鼎钧一□□□□□□□□①回想起来我并非王荆石老师的好学生。那时,人人称赞我的作文好,王老师却说不然。那时我们爱写抒情的散文,所抒之情,为一种没有由来的愁苦惆怅,不免时时坠入伤春悲秋的滥调。那是当时的文艺流行病。我们都受到感染而我的病情最严重。②那时,我已经觉察国家危难,家境衰落,青年没有出路,时时悲从中来,所以不能免疫。愁苦之词易工,我那时偶有佳作,受人称道,只有王老师告诉我们,这样写永远写不出好文章。他说,文章不是坐在屋子里挖空心思产生,要走出去看,走出去听,从天地间找文章。天下这么多人你不看,这么多声音你不听,一个人穷思冥索,想来想去都是别人的文章,只能拼凑别人的文句成为自己的文章,这是下乘。③他最反对当时流行的新文艺腔调,例如写月夜: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蔚蓝色的天空,照着我孤独的影子。?例如写春天:光阴似流水般的逝去,一转眼间,桃花开了,桃花又谢了,世事无常,人生如梦。当时,这种腔调充斥在模范作文或作文描写辞典之类的书里。他不准我们看这些书。④他说,说书人有一种反复使用的套子,死学活用。说书说到官宦之家,大门什么样子,二门什么样子,客厅里挂着什么字画,摆着什么家具,有一套现成的说法,这一套可以用在张员外家,也可以用在李员外家;可以用在这部书里,也可以用在另一部书里。作文一定要抛弃你已有的套子。⑤依他的看法,学文言文和学白话文,方法大有分别。学文言是学另外一套语言,那套3语言只存在于书本里,在别人的文章里。你必须熟读那些文章,背诵那些文章,才可以掌握那一套语言。你写文言文的时候,先要想一想你能够背诵的那些句子,把它从别人的文章里搬过来使用。你写的文言文是用古人的句子编联而成,颇似旧诗的集句。那时去古未远,大家对学习文言的过程记忆犹新,自然拿来用它学习白话文学。可是王老师认为这是歧途,白话文学的根源不在书本里,在生活里,在你每天说的话里,不仅如此,在大众的生活里,在大众每天说的话里。回想起来,王老师这番教导出于正统的写实主义,是堂堂正正的作家之路,对我们期望殷切,溢于言表。可是,那时候,我并没有完全了解他的意思,我相信,别的同学也没有听懂。⑥回想起来,这段话,也许是说给我一个人听的吧?遍数当年全班同学,再没有像我这样醉心作文的。可是,那时,我完全没有照他的话去做。二□□□□□□□□⑦他说,文笔一定要简洁。⑧国文课本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敌人占据了我们的城池,我军准备反攻,派一个爱国的少年侦察敌情。这少年在午夜时分爬上城头,看见月色非常皎洁。看见月色非常皎洁!全课课文只有这一句写景,王老师称赞这一句写得恰到好处。为什么到了城头才发现月色皎洁?因为这时他需要月色照明,好看清楚城里敌人的动静。他说,倘若由俗手来写,恐怕又是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蔚蓝色的天空语言只存在于书本里,在别人的文章里。你必须熟读那些文章,背诵那些文章,才可以掌握那一套语言。你写文言文的时候,先要想一想你能够背诵的那些句子,把它从别人的文章里搬过来使用。你写的文言文是用古人的句子编联而成,颇似旧诗的集句。那时去古未远,大家对学习文言的过程记忆犹新,自然拿来用它学习白话文学。可是王老师认为这是歧途,白话文学的根源不在书本里,在生活里,在你每天说的话里,不仅如此,在大众的生活里,在大众每天说的话里。回想起来,王老师这番教导出于正统的写实主义,是堂堂正正的作家之路,对我们期望殷切,溢于言表。可是,那时候,我并没有完全了解他的意思,我相信,别的同学也没有听懂。⑥回想起来,这段话,也许是说给我一个人听的吧?遍数当年全班同学,再没有像我这样醉心作文的。可是,那时,我完全没有照他的话去做。二□□□□□□□□⑦他说,文笔一定要简洁。⑧国文课本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敌人占据了我们的城池,我军准备反攻,派一个爱国的少年侦察敌情。这少年在午夜时分爬上城头,看见月色非常皎洁。看见月色非常皎洁!全课课文只有这一句写景,王老师称赞这一句写得恰到好处。为什么到了城头才发现月色皎洁?因为这时他需要月色照明,好看清楚城里敌人的动静。他说,倘若由俗手来写,恐怕又是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蔚蓝色的天空,一大串拖泥带水的文字。受降城上月如霜!月如霜三个字干净利落,用不着多说。⑨他的这番训诲,我倒觉得不难。我把这种写法首先用在日记上。我记下,参加一个亲人的葬礼。四周都是哭红了的眼睛,王老师给我密圈。我记下,有一天因事早起,星尚明,月未落,寒霜满地,鸦雀无声,王老师又给我密圈。⑩通常,学生的作文都很短,老师总是鼓励大家写得长些。有一次,王老师出题目要我们比赛谁写的又好又短。题目是我家的猫。我写的是:我家的猫是一只灰色的狸猫,是三岁的母猫,是会捉自己的尾巴不会捉老鼠的猫,是你在家里的时候它在你脚边打滚儿,你不在家的时候它在厨房里偷嘴的猫。是一只每天昂首挺胸出去,垂头丧气回来的猫。你说,这到底是一只什么猫?据说,王老师看到我的作文时微微一笑:这孩子的文章有救了。?作文簿在老师们手上传来传去,有人认为的猫?两个字太多了,删掉比较好;有人认为的猫很有趣,而且扣题,题目就是我家的猫嘛!?在那一段日子里,我对作文又爱又怕,怕我那些?妙手偶得?的佳句不能通过王老师的检验,有一次,我在作文簿上写道:时间的列车,载着离愁别绪,越过惊蛰,越过春分,来到叫清明的一站,王老师对这段文字未加改动,也未加圈点,他在发还作文簿的时候淡淡的对我说:这是花腔,不如老老实实地说‘清明到了’。??又一次,我写的是:金风玉露的中秋已过,天高气爽的重阳未至,他毫不留情的画上了红杠子,在旁边改成今年八月。?回想起来,王老师提倡质朴,反对矫饰,重视内容,他朝我这棵文学小草不断地浇冷水,小草受了冷水的滋润,不断的生长,这一番教导对我的影响太大,太大了。9.结合第③段的例子,联系上下文,分析王老师反对“新文艺腔调”的原因。(3分)10.第⑨段“我”学到了文章写法,获得两次“密圈”,请赏析这两处文字。(4分)411.本文由两节文字组成,请在方框处各添一个小标题。(4分)12.第?段、?段写王老师对我的文字的两处改动,请对这个改动进行评析。(4分)(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15题。(8分)①酹辛稼轩墓,在分水领下[元]张野②岭头一片青山,可能埋得凌云气。遐方异域,当年滴尽,英雄清泪。星斗撑肠,云烟盈纸,纵横游戏。漫11.本文由两节文字组成,请在方框处各添一个小标题。(4分)12.第?段、?段写王老师对我的文字的两处改动,请对这个改动进行评析。(4分)(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15题。(8分)①酹辛稼轩墓,在分水领下[元]张野②岭头一片青山,可能埋得凌云气。遐方异域,当年滴尽,英雄清泪。星斗撑肠,云烟盈纸,纵横游戏。漫人间留得,阳春白雪,千载下,无人继。不见戟门华第。见萧萧竹枯松悴。问谁料理,带湖烟景,瓢泉风味。万里中原,不堪回首,人生如寄。且临风高唱,逍遥旧曲,为先生酹。【注】①分水岭:在江西铅山县境内,辛弃疾墓地所在地。下阙带湖?瓢泉?都在铅山,戟门华第指辛弃疾旧居。②张野,由宋代至元代的词人,官至翰林修撰。③漫:空,徒然。13.这首词的词牌是()。(1分)A.水龙吟B.水调歌头C.雨霖铃D.苏幕遮14.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遐方异域”,三句写辛弃疾领兵北伐、收复中原的大志受阻,含恨而死。B.“星斗撑肠,云烟盈纸”赞扬辛弃疾文学才华及其作品浓厚的浪漫色彩。C.上阙“游戏”、“漫”显示了作者的观点,辛弃疾的词作是游戏,是徒然。D.下阙首句描写辛弃疾身后萧条,暗示了作者对后人忘却民族英雄的不满。15.这首凭吊辛弃疾的词作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加以分析。(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0题。(18分)高赋传①高赋,字正臣,中山人。以父任为右班殿直。复举进士,改奉礼郎,四迁太常博士。历知真定县,通判剑刑石州、成德军。知衢州,俗尚巫鬼,民毛氏、柴氏二十余家世蓄蛊毒,值闰岁,害人尤多,与人忿争辄毒之。赋悉擒治伏辜,蛊患遂绝。②徙唐州,州田经百年旷不耕,前守赵尚宽菑垦不遗力,而榛莽者尚多。赋继其后,益募两河流民,计口给田使耕,作陂堰四十四。再满再留,比其去,田增辟三万一千三百余顷,户增万一千三百八十,岁益税二万二千二百五十七。玺书褒谕,宣布治状以劝天下,两州为生立祠。擢提点河东刑狱,又加直龙图阁、知沧州。程昉欲于境内开西流河,绕州城而5②北注三塘泊。赋曰:沧城近河,岁增堤防,犹惧奔溢,矧妄有开凿乎??昉执不从,后功竟不成。③③历蔡、潞二州,入同判太常寺,进集贤院学士。在朝多所建明,尝言:二府大臣或僦舍委巷,散处京城,公私非便。宜仿前代丞相府,于端门前列臵大第,俾居之。又⑤言:仁宗朝为兖国公主治第,用钱数十万缗。今有五大长公主,若悉如前比,其费无艺。愿讲求中制,裁为定式。请诸道提点刑狱司臵检法官,庶专平谳,使民不冤。乞于禁中建阁,绘功臣像,如汉云台、唐凌烟之制。言多施行以通议大夫致仕退居襄阳卒年八十四。(选自《宋史》卷四二六《循吏传》)【注】①菑:开垦。②矧:何况。③建明:对国事有所建议。④僦:租赁。⑤艺:限度,准则。16.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②北注三塘泊。赋曰:沧城近河,岁增堤防,犹惧奔溢,矧妄有开凿乎??昉执不从,后功竟不成。③③历蔡、潞二州,入同判太常寺,进集贤院学士。在朝多所建明,尝言:二府大臣或僦舍委巷,散处京城,公私非便。宜仿前代丞相府,于端门前列臵大第,俾居之。又⑤言:仁宗朝为兖国公主治第,用钱数十万缗。今有五大长公主,若悉如前比,其费无艺。愿讲求中制,裁为定式。请诸道提点刑狱司臵检法官,庶专平谳,使民不冤。乞于禁中建阁,绘功臣像,如汉云台、唐凌烟之制。言多施行以通议大夫致仕退居襄阳卒年八十四。(选自《宋史》卷四二六《循吏传》)【注】①菑:开垦。②矧:何况。③建明:对国事有所建议。④僦:租赁。⑤艺:限度,准则。16.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1)俗巫鬼()(2)宣布治状以劝天下()(3)居之()(4)若悉如前()17.对第②段高赋被百姓“生立祠”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守赵宽开垦荒田不力,高赋继任后大力垦荒,百姓的田地增加,生活改善。B.高赋在前任不遗余力垦荒基础上,按口授田,兴修水利,“田”、“户”、“税”大增。C.高赋治理唐州的政绩得到皇上褒奖,百姓因此为高赋建立了生祠,表示敬意。D.高赋阻止程昉在境内开通西流河的错误行径,避免了水灾,赢得当地民众爱戴。18.第③段划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言多施行/以通议大夫致仕/退居襄阳/卒年八十四。B.言多施行以通议/大夫致仕/退居襄阳/卒年八十四。C.言多施行/以通议大夫/致仕退居/襄阳卒年八十四。D.言多施行以通议大夫/致仕退/居襄阳/卒年八十四。19将画波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1)昉执不从,后功竟不成。(2)乞于禁中建阁,绘功臣像,如汉云台,唐凌烟之制。2“循吏”指“尽职尽责”,“奉法循理”的官吏,请分析高赋被列入《宋史·循吏传》的原因。(4分)6(五)阅读下文,完成2—25题。(13分)象耕鸟耘辨【唐】陆龟蒙①世谓舜之在下也,田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圣德感召□如是。余曰:斯异术①也,何圣德欤?孔子叙《书》,于舜曰浚哲文明,圣德止于是而足矣,何感召之云云乎!然象耕鸟耘之说,吾得于农家。请试辨之。②吾观耕者行端而徐,起坺欲深。兽之形魁者无出于象,行必端,履必深,法其端深,故曰象耕。耘者去莠,举手务疾而畏晚。鸟之啄食,务疾而畏夺,法其疾畏,故曰鸟耘。③③试禹之绩,大成而后荐于天。其为端且深,非得于象耕乎!去四凶恐害于政,其为④疾且畏,非得于鸟耘乎!不然,则雷泽之渔,河滨之陶,无一感召何也?岂圣德有时而不德耶!⑤④孟子曰:尧舜与人同耳,而好事者张以就其怪,怪非圣人之意也,吾病其书之异端,殴之使合于道。人其从我乎,虽不从,吾亦不能变其说。【注】:①浚哲文明:深沉有智,文理光明。语出《尚书〃舜典》。②坺:耕地时第一锹起的土块。③四凶:传说中不服舜控制的四个恶人。④这句话指舜曾在雷泽捕鱼,(五)阅读下文,完成2—25题。(13分)象耕鸟耘辨【唐】陆龟蒙①世谓舜之在下也,田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圣德感召□如是。余曰:斯异术①也,何圣德欤?孔子叙《书》,于舜曰浚哲文明,圣德止于是而足矣,何感召之云云乎!然象耕鸟耘之说,吾得于农家。请试辨之。②吾观耕者行端而徐,起坺欲深。兽之形魁者无出于象,行必端,履必深,法其端深,故曰象耕。耘者去莠,举手务疾而畏晚。鸟之啄食,务疾而畏夺,法其疾畏,故曰鸟耘。③③试禹之绩,大成而后荐于天。其为端且深,非得于象耕乎!去四凶恐害于政,其为④疾且畏,非得于鸟耘乎!不然,则雷泽之渔,河滨之陶,无一感召何也?岂圣德有时而不德耶!⑤④孟子曰:尧舜与人同耳,而好事者张以就其怪,怪非圣人之意也,吾病其书之异端,殴之使合于道。人其从我乎,虽不从,吾亦不能变其说。【注】:①浚哲文明:深沉有智,文理光明。语出《尚书〃舜典》。②坺:耕地时第一锹起的土块。③四凶:传说中不服舜控制的四个恶人。④这句话指舜曾在雷泽捕鱼,在河滨制陶。⑤张:夸大。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焉B.也C.其D.之2.概述第②段中作者对“象耕鸟耘”的看法。(2分)23.对第③段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者认为舜选拔人才和惩治四凶受到了“象”“鸟”的启发,称颂了舜的德行。B.如果动物受到感召帮舜耕耘,捕鱼制陶者为何不帮舜?进一步否定“感召说”。C.圣人德行的显现难道还有时段的区分吗?作者的反问使得“感召说”不攻自破。D.第②段已指出“象耕鸟耘”含义,本段全从反面立论,相形之下,说服力较弱。24.本文从事实和道理两方面否认了“圣德感召”的说法,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4分)25.根据本文内容,并结合下面的材料,评价本文的思想意义。(4分)【象耕鸟耘】:象田?鸟田乃动物践踏,觅食之后为人所直接用于种植的农田,一些犁耕的出现源自象田鸟田等。(郭书春、李家明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词典卷),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397页)7三、写作(70分)26.作文。有人说,中国人之间几乎没有辩论,只有争吵。这是因为中国式辩论忽略了辩论的两个最基本要素:事实和逻辑,而专注于姿态与声势。中国式辩论中的常见问题如:偏离论点、情绪激动、攻击对方人品、滥用比喻、使用嘲笑和反问句等等。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宇的文章。2023年嘉定区高三一模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应用10分.()小人穷斯滥矣()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三、写作(70分)26.作文。有人说,中国人之间几乎没有辩论,只有争吵。这是因为中国式辩论忽略了辩论的两个最基本要素:事实和逻辑,而专注于姿态与声势。中国式辩论中的常见问题如:偏离论点、情绪激动、攻击对方人品、滥用比喻、使用嘲笑和反问句等等。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宇的文章。2023年嘉定区高三一模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应用10分.()小人穷斯滥矣()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D(2分)()A(3分)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6分)3(2分)刘邦出身平民不熟悉仪礼,大臣战功出身也不懂礼仪,(1分)因此,汉朝建立之初缺乏国家礼仪的规范,朝廷呈现无秩序的状态。(1分)4(2分)D5(2分)C6(2分)汉朝礼制的原理(1分)就是来自《荀子》的礼治论(1分)。.(3分)B.(5分)第①段开篇点题,指出荀子的礼治论对汉代建立礼制国家的重要作用。②-④段为篇首提供事实论据:以刘邦采纳叔孙通的建议使得朝廷秩序得以整顿的事实,证明了礼仪对于国家治理的作用。⑤-⑦段为篇首提供理论论据:纵向追述叔孙通的礼仪、司马迁的礼书,其思想均来源于《荀子》。最后第⑧段呼应篇首得出结论:荀子礼治思想具有超越时代和国界的深远影响。(每点1分,表述1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15分).(3分)“明月皎洁”之类的文句,“世事无常”之类的感慨,都是文艺腔的套话,(1分)无法促进写作上的进步(1分)。白话文学的根源在大众的生活里(1分)。1(4分)[第一处“哭红了的眼睛”是借代的手法,突出了葬礼的特征;“四周”“都”渲染了悲痛的气氛,收到以简驭繁的效果。[第二处]择取清晨最有特点的意象进行描写,“尚”与“未”呼应,表明天色欲亮未亮;“满地”与“无声”对比,展现出早起时内心的孤独和倦怠,让人如临其境,颇有“人迹板桥霜”的意味。(每处2分,具体文字分析1分,效果1分。赏析要结合王老师倡导的“文笔简洁”这一要求展开)11.(4分)[一]医治文艺流行病[二]文学小草的成长评分要点:概括应指向(暗示)王老师对我的影响;超过字数0分,少于或等于8个字;意对即可。8评分量表分值要点描述答案示例2[一]医治文艺流行病[二]文学小草的成长1语言不准确或以偏概全[一]文艺腔对我的影响[二]文笔一定要简洁0超过字数[一]王老师纠正了我写作上的缺点[二]王老师给我批改作文以简洁为标准概括错误或与本题无关的其他[一]我也曾经热爱文学答案[二]王老师的评改也未必正确1.(4分)王老师重视对实际内容的描写,反对以虚幻的描写无病呻吟(1分)。时间的列车是比喻,“越过”是拟人,虽然有趣,却因缺少生活画面而无法感染读者,倒不如“清明到了”来得简洁自然(1分);“金风玉露”和“天高气爽”虽然是表现高秋八月,却空泛而无特色,繁冗而无感情,倒不如“今年八月”表明时间来得清晰直接(1分)。老师看似冷酷的改动对于“我”这个“文学小草”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十分恰当的。(评分量表分值要点描述答案示例2[一]医治文艺流行病[二]文学小草的成长1语言不准确或以偏概全[一]文艺腔对我的影响[二]文笔一定要简洁0超过字数[一]王老师纠正了我写作上的缺点[二]王老师给我批改作文以简洁为标准概括错误或与本题无关的其他[一]我也曾经热爱文学答案[二]王老师的评改也未必正确1.(4分)王老师重视对实际内容的描写,反对以虚幻的描写无病呻吟(1分)。时间的列车是比喻,“越过”是拟人,虽然有趣,却因缺少生活画面而无法感染读者,倒不如“清明到了”来得简洁自然(1分);“金风玉露”和“天高气爽”虽然是表现高秋八月,却空泛而无特色,繁冗而无感情,倒不如“今年八月”表明时间来得清晰直接(1分)。老师看似冷酷的改动对于“我”这个“文学小草”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十分恰当的。(1分)(王老师观点1分,具体分析2分,评价1分。)(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15题。(8分)1.(1分)A1.(3分)C1.(4分)示例一:词作首先通过设问、衬托追怀辛弃疾收复失地的壮志,然后直抒胸臆,表达对于辛弃疾杰出文学成就的赞美;作者情感借助辛弃疾的遭遇与自己的对比得到彰显:辛弃疾常感叹人生短暂而中原难以收复,如今作者身处元代,汉族河山早已易主,作者的悲愤之情比辛弃疾更为深沉痛苦。示例二:全词通过“青山”、“云”、“星”、“云烟”、“枯竹”、“悴松”、“湖烟”等自然意象,既烘托出辛弃疾的豪迈形象,为其无法实现的报国之志蒙上一层悲凉慷慨之气,表达出对英雄的缅怀与遭受异族统治“不堪回首”的浩叹。示例三:首先,作者通过回忆辛弃疾的事迹来凸显辛弃疾的英雄风骨和文学才华,表达了他对作者对辛稼轩的敬仰和怀念。其次,词作有大量景物描写,以萧瑟凄凉之景衬托辛弃疾身后的萧条,表达出作者的痛心与无奈。全词虚实结合,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凭吊前贤、临风高歌的深层感慨。(手法2分,情感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0题。(18分)1.(4分)()尊崇,重视()劝勉,鼓励()让,使(4)相当,等同1.(3分)B1.(2分)A1.(5分)()程昉执意不听,后来事情最终未成。(“执”“竟”各1分)(2(高赋)又奏请在宫中建阁,画功臣像,如同汉云台、唐凌烟阁的规格。(“乞”“制”补足省略的主语“高赋”,各1分)2.(4分)“尽职尽责”体现在地方官任上:如在衢州惩治巫鬼蛊毒,移风易俗;在唐州增垦农田,修筑陂堰,改善民生;在沧州阻止程昉妄开西流河,避免水患。(答对其中2点即可得2分)9“奉法循理”体现在提出的建议上:如“仿前代”建立丞相府第,方便大臣居住办公;降低公主府第的建造标准,减少靡费,讲求“中制”“定式”;设置检法官,不使百姓蒙冤;仿照汉唐制度,建阁为大臣画像,旌表功臣。(2分)(答对其中2点即可得2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5题。(13分)2.(1分)B2.(2分)耕作者的步履像大象一样沉稳(1分),除草的速度像鸟儿一样迅疾(1分);这是对精耕细作的一种形象说法。2.(2分)D2“奉法循理”体现在提出的建议上:如“仿前代”建立丞相府第,方便大臣居住办公;降低公主府第的建造标准,减少靡费,讲求“中制”“定式”;设置检法官,不使百姓蒙冤;仿照汉唐制度,建阁为大臣画像,旌表功臣。(2分)(答对其中2点即可得2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5题。(13分)2.(1分)B2.(2分)耕作者的步履像大象一样沉稳(1分),除草的速度像鸟儿一样迅疾(1分);这是对精耕细作的一种形象说法。2.(2分)D2.(4分)作者开篇从道理上明确指出,关于舜的评价,孔子的“浚哲文明”足矣,“感召说”是“异术”;接着援引农人种田的事实,分析“感召说”的来源;再以反面论证,从道理上推论“感召说”的虚枉;最后引用孟子关于“尧舜与人同”的道理,揭穿圣德“感召说”的荒诞。(每点1分)2.(4分)作者从耕田的实际情形出发否定感召说,其求实精神是可贵的。(1分)将舜的考察大禹、惩治四凶与“象”“鸟”联系起来,附会舜的德政,这是其不足之处。(1分)所附材料是现代人对“象耕鸟耘”的解释,我们不能苛求唐代的作者准确解释“象耕鸟耘”的真正含义(1分),而且文学作品也未必需要科学的准确的解释。(1分)三、写作70分2.参考202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文言文参考译文【文言文一】高赋字正臣,中山人。以父亲的荫庇任右班殿直。又考中进士,改任奉礼郎,四次升迁任太常博士。历知真定县知县,剑州、邢州、石州、成德军通判。任衢州知州,当地民俗崇尚巫鬼,百姓毛氏、柴氏二十余家世代蓄集蛊毒,时值闰年,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