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技术 刮痧疗法_第1页
针灸技术 刮痧疗法_第2页
针灸技术 刮痧疗法_第3页
针灸技术 刮痧疗法_第4页
针灸技术 刮痧疗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刮痧疗法针灸技术概述壹操作方法贰注意事项叁晕刮表现及防治肆目录壹概述刮痧,是以皮部理论为依据,用手或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应部位抓捏、刮拭、放血,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之目的的一种方法。内涵痧不特指某一种疾病,而作为一个证候出现,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它包括两个方面:①痧象,即酸胀感;②痧疹的形态外貌,即皮肤出现的粟米样红点。证机中医学认为,痧证主要由风、湿、火之气相搏而致。—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为多。夏秋之际,风、湿、火三气盛,适逢人劳逸失度,外邪侵袭肌肤,或由皮肤毫毛而入,或由口鼻而入,阳气不得宣通透泄,阳郁血瘀而发痧证。作用原理祖国医学:通过刮痧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祛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从而达到平衡阴阳恢复健康之目的。现代医学:痧不同于外伤出现的瘀血、肿胀,它是一种自然溶血现象。刮痧通过刺激皮肤,可以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汗腺分泌,改善全身的微循环灌注状态,从而增强机体代谢和免疫功能。贰操作方法1.刮板握持: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刮板与刮拭方向所成角度在45°~90°之间。2.刮拭方向:按颈→背→腰→胸→腹→上肢→下肢顺序进行。胸部从内向外刮拭。3.补泻手法:由刮拭的力量、角度、刮痧板的拿法有关。补刮,力量轻、速度慢、角度小、刮痧板薄的一面对手掌;泻刮,力量重、速度快、角度大、刮痧板厚的一面对手掌;平补平泻:力量、速度适中,或力量轻、速度快,或力量重、速度慢,适当调整角度。4.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痧退后(3~6天),再施第二次刮治。叁注意事项一般注意事项

1.刮痧板一定要消毒。2.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3.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5.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属正常反应。6.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7.临床诊断要注意中西并重,选取中医刮痧疗法所擅长的疾病进行治疗,切莫因误诊误治而延误病情。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症:感冒、发热、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2.禁忌症:(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2)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慎刮。(3)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4)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本法,大病初愈、重病(痧证急重表现)、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肆晕刮的表现及防治1.症状:头晕,面白、心慌、肢冷、汗出,恶心欲吐甚或昏仆。2.预防:空腹、过度疲劳患者禁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精神紧张患者宜轻刮。3.急救措施:迅速让患者平卧,注意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