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成本与收益
本章学习目标:●掌握生产成本与产量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厂商各种成本的变动特点与相互关系,●掌握厂商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变化关系,●掌握运用最大利润原则决策的方法,●掌握利用最大利润原则在厂商的成本和收益的图形中找到均衡点的技巧。●了解长期成本变动规律。●了解厂商各个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其长期成本曲线的关系,●了解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与规模报酬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熟悉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6.1关于成本的概念6.1.1经济成本经济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1会计成本是生产经营中发生费用的会计记录。2机会成本:一种资源有多种用途,当选择一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用途能够提供的最大收益,是所选择用途的机会成本。例如一块地假设有三种用途,可以建商场其年利润预计500万,也可以建球场年利润预计800万,还可以建工厂年收入预计300万。那么选择建球场的机会成本是500万,选择建工厂的机会成本是800万,选择建商场的机会成本是800万。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其实是一项决策工具。一项成功的决策当然是机会成本最小,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机会成本那么这项决策是成功的。6.1.2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一去不复返的成本,即不可收回的成本。一笔已经付出的开支,无论做出什么选择都不能被收回,具有理性的人只能忽略它。我们掌握沉没成本的意义就在于当你认识到某项支付属于沉没成本,就不能让它影响你理性的决策。为了理解这一概念我们举个例子:假设你花了20元钱买了一张电影票,看了半小时以后,你最担心的事发生了:影片糟透了。你是选择离开还是留下虚度90分钟?你是否会想“我要离开不是白白花了20元钱吗?”如果你这样想就是不理性的。这20元钱就是沉没成本,你应该忽略,不应该影响你的决策。你应该问自己:是继续花90分钟看这糟糕的电影,还是离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6.1.3显成本和隐成本企业的生产成本包括显成本与隐成本两个部分。1、显成本(ExplicitCost)就是一般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这些支出是在会计帐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帐上的各项费用支出。它包括厂商支付所雇佣的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工资、所借贷资金的利息、租借土地、厂房的租金以及用于购买原材料或机器设备、工具和支付交通能源费用等支出的总额,即厂商对投入要素的全部货币支付。从机会成本角度讲,这笔支出的总价格必须等于相同的生产要素用做其他用途时所能得到的最大收入,否则企业就不能购买或租用这些生产要素并保持对它们的使用权。2、隐成本(ImplicitCost)是对厂商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所应支付的费用。这些费用并没有在企业的会计帐目上反映出来,所以称为隐成本。例如厂商将自有的房屋建筑作为厂房,在会计账目上并无租金支出,不属于显成本。但西方经济学认为既然租用他人的房屋需要支付租金,那么当使用厂商自有房屋时,也应支付这笔租金,所不同的是这时厂商是向自己支付租金。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隐成本必须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最佳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收入来支付,否则,厂商就会把自有生产要素转移到其他用途上,以获得更多的报酬。6.1.4生产成本通常说的生产成本是指在生产实践中实际发生的总成本、总不变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变动成本、平均不变成本、边际成本。1总成本(TC)它等于总不变成本(FC)加上总变动成本(VC)(6.1)总不变成本(TFC:TotalFixedCost):是指那些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固定投入所带来的成本,这部分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包括厂房和资本设备的折旧费、地租、利息、财产税、广告费、保险费等项目支出。既使在企业停产的情况下,也必须支付这些费用。总变动成本(TVC:TotalVariableCost):是指短期内可以改变的可变投入的成本,它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原材料、燃料、动力支出、雇佣工人的工资等。当产量为零时,变动成本也为零,产量越多,变动成本也越多。2平均总成本(AC:AverageCost):是指厂商短期内平均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公式为: (Q为总产量)(6.2) 平均成本(AC)等于平均不变(固定)成本(AFC:AverageFixedCost)加上平均变动成本(AVC:AverageVariableCost)
(6.3)
(6.4)AC(AFC、AVC)的几何意义是TC(FC、VC)曲线上相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3边际成本(MC:MarginalCost)是总成本对产量的变化率或者是总成本对产量的一阶导数;也可以说是变动成本对产量的一阶导数。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公式为:
(6.5)当△Q趋近于0时,(6.6) 由于TC=FC+VC,而FC始终不变,因此MC的变动与FC无关,MC实际上等于增加单位产量所增加的可变成本。即:(因为dTC=dVC+dFC,而dFC=0)可见MC的几何意义:它既是TC曲线上又是VC曲线上相应点切线的斜率。6.1.4成本函数
这里说的成本函数是指成本与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短期成本函数是一部分投入不变一部分投入可变如:STC=FC+VC=r·K+w·L(Q)(K为固定投入量,r为固定投入的价格,L为变动投入量或劳动,w为劳动的价格或工资)或STC=0.1Q3-6Q2+140Q+300;长期成本函数是各种投入都是可变的因此长期成本函数都是可变成本如:LTC=f(Q)或LTC=0.1Q3-6Q2+140Q6.2短期成本变动规律短期成本变动规律是指厂商在一定的固定投入下,总成本、总变动成本、总不变成本、平均总成本、平均变动成本、平均固定成本、边际成本随产量变动的规律。1短期总不变成本TFC(简称FC)由于短期不变成本是固定值,所以它的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这说明它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2总变动成本(TVC简称VC)的变动规律初期随着产量增加先递减上升,到一定阶段后转入递增上升3短期总成本(TC)的变动规律短期总成本曲线的推导:将短期可变成本曲线往上垂直平移TFC个单位(因为短期内TFC是常数见图6-1中),即可得到短期总成本曲线(见图6-1)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的曲线形状及相互关系可以用图6—1说明。图中:TFC是一条水平线,表明TFC与产量无关。TVC与TC曲线形状完全相同,都是先以递减的速度上升,再以递增的速度上升。不同的是TVC的起点是原点,而TVC的起点是TFC与纵坐标的交点。这是因为总成本是由总固定成本和总变动成本加总而成的,而总固定成本是一常数,所以任一产量水平的TC与TVC之间的距离均为TFC。图6-1
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变动成本曲线1AFC(平均固定成本)的变动规律我们知道AFC是TFC线上相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这个连线的斜率怎样变化就是AFC的变化规律。做图可得知这个连线的斜率一直下降。从图中可以看到AFC曲线随产量的增加一直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短期中总固定成本保持不变。由AFC=TFC/Q,可知随Q增加,平均固定成本递减,但AFC曲线不会与横坐标相交,这是因为短期中总固定成本不会为零。(见图6-2)2AVC(平均变动成本)与AC(平均总成本)的变动规律:初期随着产量增加而不断下降,产量增加到一定量时,AVC(AC)达到最低点,而后随着产量继续增加,开始上升(先下降,后上升),见图6-2。这里AC与AVC的变动规律相同,但两者的不同点要须特别注意:﹡注意AC的最低点落后于AVC的最低点,即AC最低点对应的产量大。这是因为AC是AVC与AFC之和,即AVC已经达到最低点并开始上升时,AC仍在继续下降,原因在于AFC是不但下降的,只要AVC上升的数量小于AFC下降的数量,AC就仍在下降。在AVC到达最低点以后开始上升的数量大于AFC下降的数量AC才能开始上升。﹡注意由于AFC虽然是递减的,但它永远不等于零,AC一定在AVC的上方,AC与AVC两者的差别在于垂直距离永远是AFC。当Q无穷大时,AC与AVC无限接近,但永不重合,不相交。图6-2短期平均
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6.2.3边际成本(MarginalCost)变动规律(曲线)我们知道MC是TC(或VC)曲线上相应点的切线的斜率。这个切线斜率怎样变化就是MC的变化规律。TC(或VC)曲线上有个拐点,在拐点的左侧各点切线的斜率从原点算起越来越小,拐点的右侧各点切线的斜率从原点算起越来越大。变动规律是:MC随着产量的增加,初期迅速下降,很快降至最低点,而后迅速上升,上升的速度快于AVC、AC。MC的最低点在TC(VC)由递减上升转入递增上升的拐点的产量上。以上四个成本概念的曲线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6—2所示。AC、AVC、MC曲线都是"U"形。AC曲线在AVC曲线的上方,它们之间的距离相当于AFC,而且MC曲线在AVC曲线、AC曲线的最低点分别与之相交,即M、E点。6..2.4决定成本变动规律的内在因素现在可以将这些不同类型的短期成本曲线置于同一张图中,以分析不同类型的短期成本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定义:所谓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的增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增加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下的短期边际产量和短期边际成本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短期生产中,由于边际报酬呈递减规律,边际产量的递增的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所以,决定了MC曲线呈U型特征。6.3长期成本变动规律6.3.1长期总成本变动规律(长期总成本曲线)1.长期总成本定义:长期总成本是厂商在长期中在各种产量水平上通过改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它反映的是理智的生产者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趋动下通过改变生产要素的投入在不同产量点上成本的最低发生额。长期成本是一种计划成本存在于企业家的头脑之中。2.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推导:⑴由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推出。长期总成本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在短期内,对于既定的产量(例如不同数量的订单),由于生产规模不能调整,厂商只能按较高的总成本来生产既定的产量。但在长期内,厂商可以变动全部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来调整生产,从而将总成本降至最低。从而长期总成本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如图6—4所示,假设长期中只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生产规模,分别由图中的三条STC曲线表示。这三条STC曲线都不是从原点出发,每条STC曲线在纵坐标上的截距也不同。从图6—4中看,生产规模由小到大依次为STC1、STC2、STC3。现在假定生产Q2的产量。
图6-4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和长期总成本曲线
图6-4生产扩展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
厂商面临三种选择:第一种是在STC1曲线所代表的较小生产规模下进行生产,相应的总成本在d点;第二种是在STC2曲线代表的中等生产规模下生产,相应的总成本在b点;第三种是在STC3所代表的较大生产规模下,相应的总成本在e点。长期中所有的要素都可以调整,因此厂商可以通过对要素的调整选择最优生产规模,以最低的总成本生产每一产量水平。在d、b、e三点中b点代表的成本水平最低,所以长期中厂商在STC2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生产Q2产量,所以b点在LTC曲线上。这里b点是LTC曲线与STC曲线的切点,代表着生产Q2产量的最优规模和最低成本。通过对每一产量水平进行相同的分析,可以找出长期中厂商在每一产量水平上的最优生产规模和最低长期总成本,也就是可以找出无数个类似的b(如a、c)点,连接这些点即可得到长期总成本曲线。⑵由企业的扩展线推出。因为扩展线本身就表示:对于既定的产量,使成本最小的两种生产要素最佳组合投入点的轨迹。而“两种生产要素最佳组合投入”就是一个长期的概念。于是,将产量点以及对应于产量点所得到的成本点(可以通过W·OB或R·OA算出)在坐标图上描出,即可得到长期总成本LTC曲线。说明长期总成本曲线如何从生产扩展线中推导出来的,对理解长期成本概念很有帮助。如图6—5所示。从前面的分析中可知,生产扩展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最优生产要素组合,代表长期生产中某一产量的最低总成本投入组合,而且长期总成本又是指长期中各种产量水平上的最低总成本,因此可以从生产扩展线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以图中E1点为例进行分析。E1点生产的产量水平为50单位,所应用的要素组合为E1点所代表的劳动与资本的组合,这一组合在总成本线A1B1上,所以其成本即为A1B1所表示的成本水平,假设劳动价格为w,则E1点的成本为。将E1点的产量和成本表示在图6—5(b)中,即可得到长期总成本曲线上的一点。同样的道理,找出生产扩展线上每一个产量水平的最低总成本,并将其标在图6—5(b)中,连接这些点即可得到LTC曲线。由此可见,LTC曲线表示厂商在长期内进行生产的最优生产规模和最低总成本。要注意的是:*LTC相切于与某一产量对应的最小的STC曲线,在切点之外,STC都高于STC。*LTC从原点开始,因不含固定成本。*LTC曲线先递减上升,到一定点后以递增增长率上升。6.3.2长期平均成本变动规律(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LAC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⑴根据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推导。把长期总成本曲线上每一点的长期总成本值除以相应的产量,便得到每一产量点上的长期平均成本值。再把每一产量和相应的长期平均成本值描绘在平面坐标图中,即可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⑵由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划出。长期平均成本是指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成本,LAC曲线是SAC曲线的包络线。公式为:
(6.9) 从上式可以看出LAC是LTC曲线连接相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因此,可以从LTC曲线推导出LAC曲线。此外根据长期和短期的关系,也可由SAC曲线推导出LAC曲线。本书主要介绍后一种方法。图6-6最优生产规模图6-7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假设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模只有三种:SAC1、SAC2、SAC3,如图6—6所示,规模大小依次为SAC3、SAC2、SAC1。现在来分析长期中厂商如何根据产量选择最优生产规模。假定厂商生产Q1的产量水平,厂商选择SAC1进行生产。因此此时的成本OC1是生产Q1产量的最低成本。如果生产Q2产量,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模是SAC1和SAC2,因为SAC2的成本较低,所以厂商会选择SAC2曲线进行生产,其成本为OC2。如果生产Q3,则厂商会选择SAC3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有时某一种产出水平可以用两种生产规模中的任一种进行生产,而产生相同的平均成本。例如生产Q1′的产量水平,即可选用SAC1曲线所代表的较小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也可选用SAC2曲线所代表的中等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两种生产规模产生相同的生产成本。厂商究竟选哪一种生产规模进行生产,要看长期中产品的销售量是扩张还是收缩。如果产品销售量可能扩张,则应选用SAC2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如果产品销售量收缩,则应选用SAC1所代表的生产规模。由此可以得出只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生产规模时的LAC曲线,即图中SAC曲线的实线部分。在理论分析中,常假定存在无数个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模,从而有无数条SAC曲线,于是便得到如图6—7所示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曲线是无数条SAC曲线的包络线。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有一个LAC与SAC的切点,切点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生产相应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SA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则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生产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企业规模的扩大既会带来好处,也会引起不利的影响。在长期中企业调整各种生产要素时,要实现适度规模。所谓适度规模,就是使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当收益递增达到最大时就不再增加生产要素,并使这一生产规模维持下去。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来说,适度规模的大小是不同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确定适度规模时应该考虑到的因素主要是:第一,本行业的技术特点。一般来说,需要的投资大,所用的设备复杂先进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就大,相反,需要投资少,所用的设备比较简单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小。第二,市场条件。一般来说,生产市场需求量大,而且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的企业,适度规模也应该大,这也是重工业行业适度规模大的原因。相反,生产市场需求小,而且标准化程度低的产品的企业,适度规模也应该小。当然,在确定适度规模时要考虑的因素还很多。例如,在确定某一采矿企业的规模时,还要考虑矿藏量的大小。其他诸如交通条件、能源供给、原料供给、政府政策等等,都是在确定适度规模时必须考虑到的。要注意的是:*LAC曲线并不与所有的STC曲线相切于最低点,AC曲线最低点只有与一条STC曲线最低点与之相切。其余之点,是LAC最低点左侧,相切于SAC最低点左侧;LAC最低点右侧,相切于SAC最低点右侧。我们看图6-7左侧,LAC随产量的递增而递减说明处于规模经济阶段即随产量规模的递增平均成本递减(规模收益率或规模报酬率e>1),右侧,LAC随产量的递增而递增说明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即随产量规模的递增平均成本递增(规模收益率或规模报酬率e<1),在LAC最低点处规模经济不变(规模收益率或规模报酬率e=1)一般情况我们可以把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产量水平定义为企业的生产能力。在规模经济性的情况下,从长期看,企业应该按略低于生产能力的水平生产是最佳的如Q2处(即在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处)因为存在规模经济,如果市场对产品需求量大,企业就再扩大一个规模,在SAC2与LAC相切处生产也比在SAC1最低点处生产成本低。反之,在规模不经济性的情况下,从长期看,如果市场对产品需求增加企业应该在略高于生产能力处生产才是最佳的而不要轻易扩大规模(即SAC5、LAC相切处生产因为这时的成本也比扩大规模至SAC6的最低成本要低的多)因为这时扩大规模成本就提高很多。2.LAC曲线U形特征的原因长期平均成本U形特征是由长期生产中内在的规模经济与不经济所决定的。规模经济是指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此时产量增加倍数大于成本增加倍数。规模不经济是指厂商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使经济效益下降。此时,产量增加倍数小于成本增加倍数。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与生产理论中提到的规模报酬不同,二者区别在于前者表示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成本变化情况,而且各种要素投入数量增加的比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而后者表示在扩大生产规模时,产量变化情况,并假定多种要素投入数量增加的比例是相同的。但一般说来,规模报酬递增时,对应的是规模经济阶段,规模报酬递减时,对应的是规模不经济的阶段。往往在企业生产规模由小到大扩张过程中,先出现规模经济,产量增加倍数大于成本增加倍数,因而LAC下降;然后再出现规模不经济,产量增加倍数小于成本增加倍数,LAC上升。由于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作用,LAC曲线呈U形。此外,外在经济与不经济会影响LAC曲线的位置(上、下)。3、影响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变化的因素*⑴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规模不经济是指由于企业规模扩大使得管理无效而导致长期成本上升的情况。⑵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外在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改善而产生的生产成本降低。外在不经济是指企业生产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日益恶化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⑶学习效应。学习效应是指,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经理人员等可以积累起产品生产,产品的技术设计,以及管理人员方面的经验,从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⑷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指在相同的投入下,由一个单一的企业生产联产品比多个不同的企业分别生产这些联产品中每一个单一产品的产出水平要高。因为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使多种产品共同分享生产设备或其它投入物而获得产出或成本方面的好处。6.3.3长期边际成本变动规律(长期边际成本曲线)1.定义:长期边际成本是指长期中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最低总成本。公式为:当△Q趋近于0时,
(6.10)2、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导:方法一:由长期总成本曲线求导、描点得出。从上式中可以看出LMC是LTC曲线上相应点的斜率。因此可以从LTC曲线推导出LMC曲线。方法二:由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求出。△Q趋近于0时A由长期总成本曲线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推出:对应于某一产量点,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的长期总成本曲线每一点上两条曲线相切,该点的斜率相等。即LMC=SMC。B将每一产量点上对应的SMC计算来,再用一条平滑的曲线连起来,便得到一条光滑的曲线,即为长期边际成本LMC曲线。3、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U型,它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图6-8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6.4收益与利润6.4.1收益1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总收益指厂商出卖产品得到的全部收入,即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收益中既包括了成本又包括了利润。平均收益是厂商销售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得到的收入。边际收益是指厂商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以TR代表总收益,以AR代表平均收益,MR代表边际收益,以Q代表销售量,以ΔQ代表增加的销售量,则这三者的关系为:
TR=PQ=AR·QAR=TR/QMR=ΔTR/ΔQ或dTR/dQ)2AR与MR的关系:AR=a-bQTR=ARQ=aQ-bQ2MR=dTR/dQ=a-2bQ如果AR是线性的,那么MR的斜率是AR的二倍,其余参数都一样。就是说已知AR函数就可得MR函数,反之亦然。
3MR与价格弹性的关系
MR=P(1+1/Ep)(6.11)推倒如下:MR=d(PQ)/dQ=PdQ/dQ+QdP/dQ=P+PQ/PdP/dQ=P(1+1/Ep)
Ep<1时1/Ep>1MR<0;Ep>1时,1/Ep<1,MR>0;Ep=1时,MR=0。6.4.2利润1经济利润经济利润=收益-经济成本=总收益-(显成本+正常利润)它是企业所追求的利润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相当于超额利润。经济利润可以为正、负或零。2会计利润会计利润=总收益-总成本3正常利润正常利润=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任意一种生产经营所得到的起码报酬)正常利润也叫平均的利润。经济学把正常利润看作成本地一部分。4贡献利润(或叫边际利润或叫增量利润)贡献利润=收益—变动成本=PQ—AVCQ=Q(P—AVC)(6.12)
这个概念是在厂商有富余生产能力的情况下决定是否生产或是否接受某笔订单的决策工具。只要P—AVC>0货主出的价格就可以接受,厂商就能获得增量利润。在P—AVC=0的情况下也可以生产,因为这样虽没有增量利润但可以维持厂商的市场份额或提供就业,维持工人开资,这对社会是有意义的。6.4.3利润最大化原则我们知道,利润等于总收益减总成本,即
π(Q)=R(Q)-C(Q)其中π为利润,R为总收益,C为总成本。成本包括显成本与隐成本。由于收益与成本都是产出的函数,即R=R(Q),C=C(Q),所以利润也是产出的函数,即π=π(Q)。就π(Q)=R(Q)-C(Q)式的利润函数对产出求一阶导数,并令该导数值等于0,可以得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d∏/dq=dR-dC=0。
MR=MC是最大利润原则,在此处决定产量和价格厂商利润最大或则亏损最小。见图6-9如果MR>MC产量定在Q1,由于生产太少,定价太高,损失的利润为左边阴影三角形,如果MR<MC产量定在Q2,由于生产太多,定价太低,损失的利润为右边阴影三角形。只有在MR=MC处定产为Q*定价为P*利润最大。图6-9在MR=MC处利润最大
图6-10用平均收益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表示的利润见图6-10就是在MR=MC处决定产量QA,在QA对应的AR处决定价格PA。我们可以看到PAEPBF这个阴影矩形面积就是厂商生产QA的最大经济利润,PBFPCG这个阴影矩形面积就是厂商生产固定成本FC。上述两个阴影矩形面积相加就是厂商生产QA的贡献利润。而PCGOQA所代表的矩形面积就是厂商生产QA的变动成本。对于利润最大化必要条件MR=MC的理解在MR=MC的均衡点上,厂商可能是盈余的,也可能是亏损的。如果是盈利的,这时的利润就是相对最大利润;如果是亏损的,这时的亏损就是相对最小亏损。不管是盈还是亏,在MR=MC点上,厂商都处在收益曲线和成本曲线所能产生的最好的结果之中。例题6—1根据图6-11所示的总产量曲线可知:X为单一变动要素。X的市场价格Px=25求:(1)在图上画出AP和MP曲线(2)画出已知图中对应的VC、AVCMC曲线(3)X在哪个范围内MC递减?
(4)X等于多少时平均变动成本(AVC)将达到最小?
(5)最小的变动成本是多少?(6)产量为60时边际成本是多少?图6-11产量随单一要素变动
解:(1)我们知道TP曲线上切线的斜率是MP,正好TP线拐点处(X=2)MP最大。TP线上有一点既是和原点连线也是切线的斜率相等说明此点对应着AP最大值且和MP相等,即MP交于AP最大值。见图6-11。(2)见图6-12a、b
(3)见图2bMC在Q是0~30之间递减,再见图6-11产量Q在0~30之间对应的是要素X在0~2之间,所以要素X在0~2的范围内是递减的。(4)看图2bAVC在Q=60时达到最小,看图6-11Q=60时所用的要素X=3(5)最小的变动成本AVC=VC/Q=25×3/60=1.25(6)产量为60时MC=AVC=1.25图6-12成本变动曲线本章小结重点概念:成本(机会成本会计成本经济成本沉没成本TCFCVCACAFCAVCMC)利润(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正常利润贡献利润)收益(总收益TR平均收益AR边际收益MR)知识点:1短期成本变动规律:(1)短期总成本变动规律。TC(VC)随产量的增加先递减式增加然后递增式增加,FC不随产量变化是一条水平线;(2)短期平均成本变动规律。AFC曲线随产量的增加一直呈下降趋势,它随产量的不断增加趋于零但永远不为零。AC和AVC随产量的增加先递减后增加成U型曲线,但AV对应的产量比AVC大,因为AVC已经达到最低点并开始上升时,AC仍在继续下降,原因在于AFC是不但下降的,只要AVC上升的数量小于AFC下降的数量,AC就仍在下降。在AVC到达最低点以后开始上升的数量大于AFC下降的数量AC才能开始上升。注意由于AFC虽然是递减的,但它永远不等于零,AC一定在AVC的上方,AC与AVC两者的差别在于垂直距离永远是AFC。当Q无穷大时,AC与AVC无限接近,但永不重合,不相交。(3)短期边际成本变动规律。MC随着产量的增加,初期迅速下降,很快降至最低点,而后迅速上升,上升的速度快于AVC、AC。它的曲线上升时穿过AVC和AC最低点(4)MC与AC(AVC)的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工业地产有偿转让协议
- 2024年度南京二手房交易合同
- 2024年度水果交易合同模板
- 【初中生物】病毒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2024年度法律服务委托合同
- 2024年度工程监理合同标的及服务内容具体描述
- 2024年工程劳务分包补充协议
- 2024个人向公司借款合同范本(简单版)
- 2024冷却塔填料生产工艺优化合同
- 2024年度CFG桩基工程水土保持合同
- 乡镇医院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 运维知识库管理制度(模板)
- 2023年新华社招聘122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2023游戏行业人才报告
- 流行病学的误差和偏倚
- 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我们不乱扔》说课稿
- Unit4ExploringpoetryExtendedReading公开课课件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2020)选择性
- 天线技术在智能电网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第2篇
- 急诊科护士培训计划(6篇)
- 中国公路学会高德地图-2023年高速公路服务区出行热度分析报告:1月-6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