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文档 浅谈作文教学的着力点_第1页
研修文档 浅谈作文教学的着力点_第2页
研修文档 浅谈作文教学的着力点_第3页
研修文档 浅谈作文教学的着力点_第4页
研修文档 浅谈作文教学的着力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作文教学的着力点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作文教学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作文是他们思想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表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作文能力提高与否。那么,作文教学的着力在哪里?在此谈点肤浅的看法。一、兴趣的培养,是作文能力提高的前提。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掌握某种活动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愉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事实证明,一个人只有对某种客观事物产生了需要,才有可能对这种事物发生兴趣。语文老师,就要有一双慧眼,一颗敏感的心,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并适时的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写作上来,使学生在浑然不觉中,改变“要我写”的被动局面,开始“我要写”的创造学习的新历程。

那么,兴趣从哪里来呢?当然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在不断接触和了解的实践活动中,受到激励并获得成功的愉快体验而逐渐形成的。这说明后天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就应该重视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并始终抓住不放。试想,如果学生对作文毫无兴趣,提前作文就皱眉,怎么能写好作文?即使明确要求,也是难写成的。

作文兴趣的培养,应落实到作文教学的全过程,让这兴趣的火花燃烧在整个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前段时间听于丹教授谈教学,其中就说到她教学的一种随性,带学生去咖啡馆,一边享受着那里边的情调,一边和学生面对面纵谈人生,这不正是将课堂融入了生活,这样的课堂已不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课堂,然而这样的课堂却又是我们喜欢的。作为中学的课堂虽然不能如此“高雅”,但我们也可以适当的变通,记得有一次作文课,我让学生写美丽的春天,我特意先布置作文相关要求,再专门安排一节户外活动课,让学生自己用眼睛去发现,学生们却一反往常一写作文说皱眉的现状,表现得异常活跃,交上来的作文也有了质量的保证。

作文评讲,也能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有的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评语千篇一律,文章结构完整,语句通顺、、、、、、套话很多,缺乏针对性,更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其实,学生很看重教师的评语,教师若能在此多花点功夫,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作文我们可以看成是学生的一次心路历程,教师不但要从语言文字做出点评,我看更多的应是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这样学生下次写作时就更愿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任务。对于作文写的好的同学,要多加鼓励,要让他们把自己写作心得将给其他同学听,这样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二、材料的积累,是作文能力提高的基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感到作文难,原因之一就是“无话可说”。我们知道,大凡优秀的作文都是内容充实具体的,也可以说是材料充分积累后的结晶。南宋诗人陆游曾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强调了平时积累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语言、思想等方面的积累”。积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和习惯。从学生作文来看,没有一定的积累是不行的,没有生活积累就没写作的素材,学生作文将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没有语言积累,学生作文将是“茶壶里面装饺子——有货倒不出来”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从内容入手,积极引导学生不断积累材料,掌握方法;并使他们提高认识养成习惯。那么如何积累材料,就目前农村学校和学生实际来看,不外乎以下两个渠道:1、从生活中积累

“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写作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叶圣陶语)。虽然这是对作家而言,但对学生也同样有启发作用,只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去观察、思考、体验,才能真正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才能解决“无米之炊”的难题。

叶圣陶先生还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段话充分说明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学生生活圈子太小。要想让学生写好生活作文,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我们在学生作文指导中要树立大语文观,带领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注重学生的生活积累。生活是活生生的,充满生机;生活是有情趣的,等待他们去发现与尝试。教师应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如春游、秋游、野炊、故事会、辩论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使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在家庭生活中可以鼓励学生学做一些家务,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如洗衣服、烧菜、钉钮扣、整理房间等。学校生活更是精彩无限,要求学生留心学校中的人、物、事也是学生积累素材的好途径。社会现实生活丰富多采,我们要留心观察社会中的一切事情,课堂上学生之间把观察到的情况进行交流,讲述同学们感兴趣的重大新闻,谈谈自己看不惯的事情等。让学生在听和说的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

只有让学生在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多观察、勤思考,才能解决学生写作“皱眉头”的现象。可以说,没有生活就没有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作文。古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指导学生积累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是为作文提供内容的活水源泉。有了这股活水,不愁没有好素材,有了好素材就有了好作文。真正能把观察与体验转化形成积累的关键是日记。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积累途径。学生每一天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身边的人、事物,学生能够及时地把每一天发现的新人、新事、新物记录下来,并能加入学生的感悟,这样的日记所积累的材料对学生作文的提高大有益处。2、从阅读中积累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材料。而获取间接材料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广泛的课内外阅读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各科学习,广泛的课内外阅读尤其对写作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写作时通过自已的观察所积累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积累知识、拓宽思路、丰富想象,从而在写作中可以谈古论今、旁征博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当代中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因而就必须每天阅读,获取和贮存信息。教师可以开展“每日一读”,“流动图书室”等活动,从而使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鲁迅《致赖少麟信》)因此,平时让学生坚持阅读,从书中汲取广博丰富的间接材料,并且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记下来是非常必要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积累了素材,写作时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了素材,就不会说空话了;有了感受,就不会说假话;有了知识,就不会套话连篇;有了思考,就不会人云亦云了。否则,离开材料的积累来谈提高作文水平,那只是空中楼阁。

三、思路的开拓,是作文能力提高的关键。

学生学写文章,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学“想”。想的正确,才能写得正确;想得清楚,才能写的清楚。学生写的文章是他们思想的成果和轨迹。如果学生思路开阔、活跃,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就能写出比较好的文章;否则,不会思考,展不开思路,是无法成文的。因此,思路的开拓在作文教学中地位是显赫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1、从文章的本身要求看。大凡佳作名篇的思路都是异常开阔,清晰的,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可以说这是文章本身所要求的,是文章固有的属性。恐怕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叶圣陶先生十分强调在阅读中要注意思路的开展,并点明“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还有人为此提出“思路教学法”。形成了语文教学的思路派。2、从学生的习作需要看。实际上,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得来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感受是会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因为只要不是有先天性疾病的人,出生以后,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后多或少地受周围环境影响,在大脑中有所积累,按理说,是有话可写的。可是许多学生不会写,这是何故呢?我想,这与学生作文是思路狭窄,甚至闭塞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头脑中即使有丰富的表象,不开拓思路,也不会清楚说出来,更谈不上有条理地写出来。这犹如一盘珍珠,如果没有红线贯穿,仍然不能成为艺术品。因此,帮助学生开拓思想是学生进行习作时的迫切需要。有人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语道破,茅塞顿开”这腔调了“一席话”“一语”对问题解决的作用,这作用为什么如此之大,我想,这“一席话”这“一语”,主要是开拓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具有很强的启发性。那么如何开拓学生的思路呢,下面几种方法我看可以尝试。

1、原型启发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形成,常常有赖于“原型启发”。教师凭借优秀课文为原型进行启发,不仅易于打开学生思路,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了《白杨礼赞》一类借物喻人的文章后,为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忆你们所熟悉的事物中,哪些东西可用它的特点来比喻人的高尚品格的。这一点拨学生们的想象闸门便打开了。有的说,黄土朴实无华,却是哺育人类的母亲;有的说树根盘绕地下,为参天大树吸收营养,称得上是默默无闻的英雄;有的说,绿叶甘当红花的配角,不计名利;有的说,煤炭乌黑,却能牺牲自己,献出光和热,具有造福人类的高尚品格。

2、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即逆向思维定势,是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得出新的结论,发现新的形象。例如,写牵牛花,一般人多赞美它勇于攀登,奋发向上,为“四化”进军“吹响号角”,逆向思维则讽刺它沿着绳索树枝上爬,是不能自立的软骨头。写荷花,歌颂它“出淤泥而不染”,逆向思考,也可以赞颂滋养荷花的厚实“淤泥”。

3、未来畅想法

青少年最富于幻想,幻想能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能激励人们去探索新的科学领域。面临当今世界,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前夕,人类的未来将怎样生活?同学们在二十年后将从事什么工作?科学文化将会怎样发达?宇宙定居点该怎样设计?青少年对这些问题颇感兴趣,我们可以出类似于《我在2022年国庆的时候》、《2022年畅想》这样的题目让学生试作,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又激发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