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工薪酬体系设计——财税一体化课程选讲
主讲:葛长银邮箱:poemist@sina微信:gechangyin0926__________葛长银中国农业高校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探讨生导师中粮屯河(600737)、中工国际(002051)独立董事航天信息合作讲师、实战派财税专家Blog:://blog.sina/u/gechangyin主讲教授简介__________探讨领域:会计、财务管理、纳税筹划主要成果:撰写我国第一部《大众会计学》;所著《领导者会计学》被中共中心党校选为干部培训教材;2009年-2011年在《财会学习》开设“节税高招”专栏;2012年隆重推出《长银财智丛书》一套8本,上市即热销;《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中华读书报》以及中共党建类权威刊物《现代领导》等重要媒体对其成果进行过专访报道。主讲教授简介__________
重要文章:《发放年终酬劳的节税建议》;《利用“低纳高抵”税收政策空间节税》;《专票、普票和无票的税负比较》;《“营改增”企业的税负比较》;《同一限制企业合并的财税处理》;《增值税发票对利润质量的影响》。主讲教授简介1职工薪酬体系设计2面对企业实践的财税一体化课程3ATT财税一体化课程简介讲座提纲1职工薪酬体系设计1.1企业回报职工的酬劳方式及其相关政策1.2职工薪酬体系设计1.3薪酬的财税处理1.1企业回报职工的酬劳方式及其相关政策工资:个税,社保;3500元免征额奖金:个税,社保;2005年9号福利:个税,14%限制劳务酬劳:个税,低税区职工薪酬体系设计1.2职工薪酬体系设计:
分开发与平均发
年薪制:职工薪酬体系设计表1-1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职工薪酬体系设计举例说明如下:依据2005年9号文,年终奖可以除以12个月,按得到的数额适用相应的税率。假设某单位发给职工小李年终奖18000元,除以12个月,为1500元,适用3%的税率,纳税540元(18000×3%),小李拿到手的奖金为17460元(18000-540);而发给小张年终奖18001元,除以12个月,为1500.08元,适用10%的税率,速算扣除数105元,纳税1695.1元(18001×10%-105),小张拿到手的奖金为16305.9元(18001-1695.1)。
因多领1元钱,小张比小李净损失1154.1元。这是比较冤的。为便于比较,我们把不同税率下,因多发1元钱所带来的纳税成本计算并列为表3-2所示:职工薪酬体系设计表1-2不同税率超标发放年终奖纳税比较表从表2-2可以看出,在现行税率下,多发1元钱,最大可增加纳税成本88000.45元。所以,在发放年终奖时,确定要留意临界点,牢牢把握“不超标”的原则。职工薪酬体系设计应当强调的是,2005年9号文一年只能运用一次。一些单位按季度发奖金的制度应当调整一下,将奖金的大头放在年终发放,发放时运用2005年9号文的实惠,以降低职工的个人所得税。薪酬体系:3%、10%、20%、25%、30%、35%、45%。我们把薪酬节税设计思路列表如2-3所示:职工薪酬体系设计
1-3高管薪酬节税设计思路一览表
单位:元
职工薪酬体系设计1.3薪酬的财税处理(1)工资的财税处理(2)福利费用的财税处理(3)劳务酬劳的财税处理(1)工资的财税处理(1)合理工资及其工资总额的确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员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一条“关于合理工资薪金问题”对合理工资进行了界定:
1)政策:《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所称的“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依据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税务机关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驾驭:(一)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二)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三)企业在确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四)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五)有关工资薪金的支配,不以削减或躲避税款为目的。
国税函[2009]3号文其次条又对工资总额进行了界定:
《实施条例》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二条所称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依据本通知第一条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员工福利费、员工教化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赐予的限定数额;超过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2)薪酬发放特殊状况的财税处理①在两处取得薪酬的财税处理国税发[1994]08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规定:为了有利于征管,对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工资、薪金的,实行由支付者中的一方减除费用的方法,即只由雇佣单位在支付工资、薪金时,按税法规定减除费用,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派遣单位支付的工资、薪金不再减除费用,以支付全额干脆确定适用税率,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税法又明确:纳税义务人应持两处支付单位供应的原始明细工资、薪金单(书)和完税凭证原件,选择并固定到一地税务机关申报每月工资、薪金收入,汇算清缴其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多退少补。案例
张某为一企业总部人员被派遣到子公司工作。2012年10月,企业总部支付张某10000元薪金,同月,张某还收到子公司发放的工资4000元。张某实际应缴的个人所得税额计算如下:1)企业总部为派遣单位,应为张某扣缴的个税为:
扣缴税额=每月收入额×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0000×25%-1005
=1495
(元)
2)子公司为雇佣单位,应为张某扣缴的个税为:
扣缴税额=(每月收入额-费用扣除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000-3500)×3%=15(元)
3)张某实际应缴的个税为:
应纳税额=(每月收入额-3500)×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0000+4000-3500)×25%-1005=1620(元)因此,张某到税务机关申报时,还应补税110元(1620-1495-15
)。
会计处理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110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110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110
贷:银行存款110
②内部员工薪酬的财税处理依据现行税法精神,员工在本单位取得的任何应税所得,都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内部兼职取酬不属于劳务酬劳性质,不能走劳务费发放。③农夫工薪酬的财税处理很多企业雇佣农夫工。依据《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的规定,企业招用农夫工,应签订劳动合同,也必需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国家税务总局没有特地针对农夫工的工资扣除问题发过文件,但是农夫工也属于企业员工,发放给农夫工的工资,要与企业正常员工一样进行财税处理。④离退休人员再任职薪酬的财税处理依据国办发[1991]4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杰出高级专家暂缓离退休审批问题的通知》规定,达到离休、退休年龄,但确因工作须要,适当延长离休退休年龄的高级专家(指享受国家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其在延长离休退休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视同退休工资、离休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返聘工资或自行再就业取得的工资收入应当征税。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离退休人员再任职界定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6]526号):“退休人员再任职”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一、受雇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协议),存在长期或连续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二、受雇人员因事假、病假、休假等缘由不能正常出勤时,仍享受固定或基本工资收入;三、受雇人员与单位其他正式员工享受同等福利、社保、培训及其他待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离退休人员再任职界定问题的批复;四、受雇人员的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工作由用人单位负责组织。同时符合以上四个条件,离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核算——在计税时也可以扣除起征点3500元;否则按劳务酬劳核算。(2)职工福利的财税处理1)基本规定
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明确要将职工福利费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目的是堵塞因滥发职工福利而导致的个人所得税的流失。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三条“关于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进一步明确职工福利费的内容,第四条则强调了单独核算的问题:
(一)尚未实行分别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修理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二)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给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三)依据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四)关于职工福利费核算问题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当单独设置账册,进行精确核算。没有单独设置账册精确核算的,税务机关应责令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税务机关可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进行合理的核定。财政部与国家税总的这两个文件是相辅相成的。在具体实务操作中,企业的会计处理要执行财企[2009]242号文件的规定;企业的纳税处理要依据国税函[2009]3号的规定。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2)一些具体福利业务的财税处理员工在企业享受的福利,概括起来无非是两种形式:货币性福利和非货币性福利。实物福利非实物福利①货币性福利的财税处理
对于发给员工的合理(不是统一发放)的货币性福利,依据目前的税收政策,在工资总额14%以内的,可以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则不得在税前扣除。
对于取得货币福利的员工来说,依据现行的税收政策,除了丧葬补助费、抚恤费以及安家费、探亲假路费外,一些货币福利要并入工资总额纳税。例如,在午餐费补贴方面,国税函[2009]3号规定,职工食堂经费补贴属于福利费范围,包括自办食堂或未办食堂统一供应午餐,则可在福利费列支。但是,对未统一供餐而按月以现金发放发给职工的人人有份的午餐补贴,则应并入职工的工资薪金总额,计征个人所得税。在住房、医疗补贴方面,财税字[1997]144号文规定,企业以现金形式发给个人的住房补贴、医疗补助应全额计入领取人当月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②非货币福利的财税处理依据《会计准则指南》规定,非货币性福利是指企业把自产产品发给职工作福利;企业拥有资产无偿供应应职工运用(如上下班班车、集体宿舍);企业为职工无偿供应医疗服务等。非货币福利包括实物福利和非实物福利。对于实物福利,视同货币福利,税法认同的,可以在税前扣除,并减免个人所得税;税法不认同的,一般都属于超标发放,则要进行纳税调整,计缴个人所得税(国税函[2009]3号文对此规定得比较具体,大家可以参照执行)。对于非实物福利,比如嘉奖员工免费旅游等,国家税务总局也出台过相关规定。《关于企业以免费旅游方式供应对营销人员个人嘉奖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11号)规定:依据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对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人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嘉奖(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应依据所发生费用全额计入营销人员应税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供应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其中,对企业雇员享受的此类嘉奖,应与当期的工资薪金合并,依据“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其他人员享受的此类嘉奖,应作为当期的劳务收入,依据“劳务酬劳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在职工福利的财税处理中,还有一些特殊问题须要正确处理:1)企业将自产产品当福利发放给职工。比如食品生产企业给员工发放自己生产的食品,这要当做“视同销售”来进行财税处理。2)企业将租来的房子当福利给员工居住。对于这种状况,尽管国税函[2009]3号第三条其次款规定职工福利费包括: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但企业租来的房子,员工居住可以;假如给那些没有居住的员工发放住房补贴,则要并入工资总额计税。3)企业变相福利发放现金。这种行为要计征个税。例如企业组织旅游,不去的员工可发两个月的工资。那这工资就应并入员工当月的工资总额计税。4)企业给职工购买保险。这要区分对待。自2008年1月1日起,企业为职工支付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准予扣除,超过标准的不得扣除。企业为员工购买了商业保险,如属于国税函[2005]318号文规定以外的保险金,应于向保险公司缴付时并入当期工资薪金,计征个人所得税。5)企业给离退休人员发放福利。国税函[2008]723号规定,离退休人员从任职单位领取得的各类补贴、奖金、实物,不属于《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免税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应在减除费用扣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3)劳务酬劳的财税处理劳务酬劳的“税款抵冲”作用和平衡公式两档企业所得税税率下的平衡点劳务酬劳发放的相关建议劳务酬劳是指因供应与劳务有关的服务而取得的酬劳。从发放企业来说,劳务酬劳是发给“外人”——与企业没有雇佣关系人员——的酬劳,依据税法,要按“劳务酬劳所得”项目代扣代缴相关税款。而发给“内人”——与企业具有雇佣关系员工——的酬劳,则要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发放对象的不同与计税项目的不同,是这两种酬劳的主要差别;同时,这两种酬劳的发放,也是企业动用现金(钞票)的主要合法渠道。劳务酬劳的财税处理劳务酬劳的“税款抵冲”作用和平衡公式1.劳务酬劳的“税款抵冲”作用作为一项可以动用现金的支出,劳务酬劳其实具有“税款抵冲”的作用。企业在支付劳务酬劳时,一方面要代扣代缴领取人的个人所得税,履行纳税义务;另一方面,缴纳税款后手续完备的劳务酬劳支出,又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冲减企业所得税。这就形成了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的“税款抵冲”现象。劳务酬劳的财税处理假设企业发放劳务酬劳只涉及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其缴纳和税前扣除的税款举例比较如下:企业发放劳务酬劳20000元。依据现行税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为:应纳税额=(20000-20000×20%)×20%=3200(元)假设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这20000元劳务酬劳进入税前扣除后,可抵冲的企业所得税为:20000×25%=5000(元)通过上述计算可以看出,企业代扣代缴了3200元的个人所得税,却抵冲了5000元的企业所得税,中间还赚了1800元。劳务酬劳的财税处理这说明,在我国企业“现金发放乱象”的环境中,其实也存在更有利于企业的合法的现金发放方式,劳务酬劳的发放就是一例,只是有些企业不知道或者算不过账来;还有一些企业压根就不想交那3200元的个人所得税,想“无本经营”,从小金库或账外账发放劳务酬劳,殊不知吃了亏都不知道,何况还潜藏着巨大的财税风险。我们的一些企业走不远,跟这乱象不无关系。考虑“税款抵冲”双方的全部要素,探讨在不同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下“税款抵冲”的平衡点——即在确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下,发多少劳务酬劳,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等税款,与抵冲的企业所得税相等;同时为企业发放劳务酬劳提出合理建议。劳务酬劳的财税处理2.劳务酬劳的现行税率与平衡公式劳务酬劳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一样,实行的是超额累进税率,共分三档税率:扣除费用后的劳务酬劳,在20000元(含)以下,按20%征收;在20000元以上50000元(含)以下,按30%征收,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在50000元以上,按40%征收,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劳务酬劳的费用扣除规定是:4000元以下扣除800元,4000元以上扣除20%。超过4000元劳务酬劳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税所得-应税所得×20%)×适应税率-速算扣除数因劳务酬劳的最低税率为20%,在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体系中,我们选取25%和20%,分别探讨其“税款抵冲”的平衡点。劳务酬劳的财税处理两档企业所得税税率下的平衡点1.25%税率下的平衡点这要分两种状况来探讨。一是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时,劳务酬劳只缴纳个人所得税;二是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时,劳务酬劳除了缴纳个人所得税,还涉及营业税等税款。(1)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的平衡点我们将这个平衡点(劳务酬劳发放额)设为X,其平衡公式为:X×企业所得税税率=(X-X×20%)×适应税率-速算扣除数将25%的税率代入平衡公式,则:X×25%=(X-X×20%)×适应税率-速算扣除数通过测算,在劳务酬劳的三档税率中,只有当适应税率为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时,X才有解。代入求得:劳务酬劳的财税处理X×25%=(X-X×20%)×40%-7000X=100000解得:在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条件下,X为100000元时,或者说劳务酬劳的发放额为100000元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与抵冲的企业所得税相等。我们验证一下:100000元劳务酬劳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00000-100000×20%)×40%-7000=25000(元)100000元劳务酬劳抵冲的企业所得税为:100000×25%=25000(元)缴抵的税款均为25000元,相等。劳务酬劳的财税处理(2)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及营业税的平衡点对于一些特殊的劳务酬劳所得,是涉及营业税的。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供应非有形商品推销、代理等服务取得收入征收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7]103号)其次条规定:“非本企业雇员为企业供应非有形商品推销、代理等服务活动取得的佣金、嘉奖和劳务费等名目的收入,无论该收入接受何种计取方法和支付方式,均应计入个人从事服务业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其他有关规定计算征收营业税;上述收入扣除已缴纳的营业税税款后,应计入个人的劳务酬劳所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劳务酬劳的财税处理这个文件强调的是“对个人供应非有形商品推销、代理等服务取得收入”征收营业税,所以某笔劳务酬劳所得征不征营业税,关键要看是不是供应了“非有形商品”?是,就征;不是,就不征。“非有形商品”是什么?我们要举个例子:比如笔者利用自己的财税学问,通过文字在网站答疑,取得了一些劳务酬劳——这些答疑的文字及其服务,就属于“非有形商品”;笔者取得的这些收入,就要缴纳营业税及个人所得税。假如笔者去现场干脆答疑,只说话,不卖文字,就不涉及“非有形商品”,获得的收入只缴纳个人所得税就行了。劳务酬劳的财税处理对劳务酬劳征收营业税,各地是有起征点的。依据京财税[2003]173号第三条之规定,北京市起征点的标准为:按期纳税的,为月营业额5000元;按次征收的,为每次(日)营业额100元。假如取得的劳务酬劳与“有形商品”相关,那涉及的就不是营业税,而是增值税了。这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之内。考虑到的营业税及其附加(税率合计为5%),我们将平衡公式修改为:X×企业所得税税率=(X-5%X)×(1-20%)×适应税率-速算扣除数将25%的税率代入平衡公式,则:X×25%=(X-5%X)×(1-20%)×适应税率-速算扣除数+5%X通过测算,在劳务酬劳的三档税率中,当适应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时,X有解。代入求得:X×25%=(X-5%X)×(1-20%)×30%-2000+5%XX×2.8%=2000X=71428.57(元)劳务酬劳的财税处理解得:在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条件下,考虑到5%的营业税及其附加,当X或劳务酬劳发放额为71428.57元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加上营业税及其附加,与抵冲的企业所得税相等。我们验证一下:71428.57元劳务酬劳缴纳的营业税为:71428.57×5%=3571.43(元)71428.57元劳务酬劳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71428.57-3571.43)×(1-20%)×30%-2000=14285.71(元)合计为:3571.43+14285.71=17857.14(元)71428.57元劳务酬劳抵冲的企业所得税为:71428.57×25%=17857.14(元)缴抵的税款均为17857.14元,相等。劳务酬劳的财税处理2.20%税率下的平衡点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时,我们只考虑劳务酬劳缴纳个人所得税这种状况。我们将这个平衡点(劳务酬劳发放额)设为X,其平衡公式为:X×企业所得税税率=(X-X×20%)×适应税率-速算扣除数将20%的税率代入平衡公式,则:X×20%=(X-X×20%)×适应税率-速算扣除数通过测算,在劳务酬劳的三档税率中,当适应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时,X有解。代入求得:X×20%=(X-X×20%)×30%-2000X=50000劳务酬劳的财税处理解得:在20%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条件下,X为50000元或说发放劳务酬劳为50000元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与抵冲的企业所得税相等。我们验证一下:50000元劳务酬劳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50000-50000×20%)×30%-2000=10000(元)50000元劳务酬劳抵冲的企业所得税为:50000×20%=10000(元)缴抵的税款均为10000元,相等。劳务酬劳的财税处理在企业所得税为20%的条件下,我们不考虑营业税。因为加上营业税的税款,平衡公式无解(企业所得税税率低于16%平衡公式均无解);或者说,在企业所得税为20%的条件下,劳务酬劳若涉及5%的营业税及其附加,同时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怎么发,发多少,其缴纳的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税款合计数,都大于抵冲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劳务酬劳的财税处理劳务酬劳发放的相关建议1.关于利用“税款抵冲”平衡点发放劳务酬劳的建议通过计算,我们找到了三个“税款抵冲”平衡点:一是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的条件下,劳务酬劳若不涉及营业税,“税款抵冲”的平衡点为100000元;二是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的条件下,假如涉及5%的营业税及其附加,其“税款抵冲”的平衡点为17857.14元;三是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的条件下,“税款抵冲”的平衡点为50000元。这就是企业单次单人发放劳务酬劳的上线平衡点。低于这个线发放劳务酬劳,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就低于企业所得税,企业就相当于占了便宜;高于这个线发放劳务酬劳,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就高于企业所得税,企业就相当于吃了亏。劳务酬劳“税款抵冲”作用详见表1-1和表1-2。劳务酬劳的财税处理表1-1劳务酬劳“税款抵冲”一览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临界点为10万元)劳务酬劳的财税处理表1-2劳务酬劳“税款抵冲”一览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临界点为5万元)劳务酬劳的财税处理2.劳务酬劳发放的其他建议除了利用平衡点发放劳务酬劳外,企业还要留意以下几个问题:(1)劳务酬劳发放的对象是“外人”,本企业“内人”领取的酬劳,不论以什么名目发放——比如培训课酬、特殊补助、内部兼职所得等等,都不属于劳务酬劳,都应并入“内人”当月的工资薪酬所得,合并缴纳个人所得税。(2)针对一些人“拿税后劳务酬劳”的要求,可参照国税发[1996]161号文明确的“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的计算公式”,正确计算其纳税额及总体劳务成本,防止因计算不周而发生损失。(3)鉴于各地税务部门代开劳务酬劳发票的具体政策及其扣缴的税点不同,企业要按当地的具体规定推算“税款抵冲”平衡点。例如在我国新疆、内蒙、贵州等省区,劳务酬劳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只有百分子7点几,其对企业所得税产生的“低纳高抵”作用更为明显。劳务酬劳的财税处理因劳务酬劳是个人供应劳务而发放酬劳,所以,这就存在一个到税务部门代开劳务发票的手续——企业也可以帮个人到税务部门代开劳务发票;税务部门在代开劳务发票时,也会一并征收该项劳务酬劳涉及的税收。企业到税务部门开具劳务发票应携带以下资料:①劳务发票开具申请单;②税务登记证副本及经办人身份证;③临时工的身份证复印件;④支付劳务酬劳清单。劳务酬劳的财税处理3.劳务酬劳“三同”合并纳税(1)同项。劳务酬劳与劳务酬劳合并纳税。(2)同期。同一月份取得不同的劳务酬劳合并纳税,跨越取得不合并纳税。(3)同源。同一月份在同一地方取得的劳务酬劳合并纳税。依据国税函〔1996〕602号第四条“关于劳务酬劳所得次的规定”: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其次十一条规定“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考虑属地管辖与时间划定有交叉的特殊状况,统一规定以县(含县级市、区)为一地,其管辖内的一个月内的劳务服务为一次;当月跨县地域的,则应分别计算。劳务酬劳的财税处理2面对企业实践的财税一体化课程2.1财税一体化课程推广的背景2.2财税一体化课程推广的意义2.3财税一体化课程推广的原则2.1财税一体化课程推广的背景我们会计专业的人才培育,不能仅为本事域的教学、科研培育教授、探讨员等高端人才,还要更多地考虑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培育总会计师、财务总监等应用性人才。不然我们很简洁自命不凡并沉醉其中,成为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的孤家寡人。从培育应用性会计人才来看,我国会计专业的高等教化主要存在于两个弊端:一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偏重课堂理论教学,尽管设计了模拟课程,但这些模拟也多是书本上的模拟,与实践活动相距较远;二是课程设置与企业实务脱节,单一的课程设置满足不了企业须要多学科支撑的岗位需求,即没有依据企业用人岗位及其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比如会计专业,我们设置了会计、税务等课程,分别给学生讲授这两门课程的系统学问,但在实践活动中,一项业务会同时涉及会计、税务等学问内容。学生分别把会计、税务等课程学得再精通,在面对企业的一个实际业务时也会手足无措。因为我们在教室教的是“零件”,学生在实践中面对的是一台“机器”,我们没有教学生如何“组装”——这也是缺少“多学科一体化课程”的必定结果。针对会计专业,我们的高校也实施“会计模拟”、“税务仿真”等教学方法,但这些方法无一例外是在“会计本事域”或“税务本事域”分别进行的,与“一项业务同时涉及会计、税务等问题”的企业实务尚有差距,是以分别做过会计“模拟”、税务“仿真”的学生,也不会处理“同时涉及会计、税务问题”的企业实务。高校生毕业走上社会,仍旧须要培训才能适应工作岗位,已经成为一道程序。这也是社会对高等教化颇有微词的一个主要缘由。要解决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我们认为必需首先打通会计和税务两门课程,面对实践进行财税一体化课程建设,探讨以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对我国会计专业和相关专业而言,意义重大,工作很重要,也很急迫。面对实践的财税一体化课程建设,旨在为我国高等教化的会计专业和相关专业创建一门全新的应用性课程,探讨面对实践的人才培育模式。这既是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对应用性人才的培育需求,也是高等教化培育“学以致用”人才的发展趋势。在目前这个历史阶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1)理论意义我们的社会在快速发展,但多年来我国会计学课程建设却步履维艰,除“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工具介入外,鲜见革命性的创新,在确定程度上,已很难满足社会发展和企业实践的需求。理论落后实践的培育模式亟需改革,从理论上探讨会计学课程建设问题是当务之急。2.2财税一体化课程推广的意义1)丰富高等教化理论检验高等教化质量的环节之一就是社会实践活动。从前辈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化方针,到十八大“全面贯彻党的教化方针,坚持教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教化导向,以及《教化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化质量的若干看法》中“大力提升人才培育水平、增加科学探讨实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教化部将600多所一般高等院校转向职业教化的改革方向,无不体现面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我们目前会计学实践教学的基本做法是通过实习等方式把课堂搬到企业中去,或在试验室进行模拟教学。可“课堂搬到企业中去”的时间终归有限,而试验室的模拟基本都是单一课程的模拟,这都严峻影响实践教学的教化质量。我们的老师队伍特殊是年轻的老师大都没有实践阅历,且学科学问单一。在这种状况下,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我们只能从基于实践的课程建设着手,创建财税一体化课程,大力度地改革相关学科,探讨面临的问题,促进其融合,探究面对实践教学的途径。这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会极大丰富当前的高等教化理论。2)对我国专业教学改革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理论要为社会进步服务并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各行各业“不进则退”,作为引领学问的教化界尤应如此;当今学问的发展趋向交叉性、综合性、边缘性、困难性,并要求各个学科相互融合,以培育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但现有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各门学科缺乏融合性,且重理论轻实践。面对实践进行财税一体化课程建设及其相关探讨,将打通相关学科,建立复合型的培育模式,有助于探究课程的融合性和实践性;在完善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为其他学科供应借鉴的同时,对我国专业教学改革也具有理论指导意义。(2)实际应用价值面对实践的财税一体化课程建设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从相识到实践、从实践到相识的一个飞跃,对提升我国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培育“学用一样”的专业人才和满足企业需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完善会计专业教学体系目前会计专业的教学体系,是在“大组合”的意识形态下构建的,貌似课程齐全,其实忽视了一个真实的问题——课程之间的“断裂”,比如会计与税务在企业实务中是同时并存的,若放在两门课程甚或间隔学期去讲解,学生就很难联系在一起,也就很难“学以致用”。财税一体化将会计和税务两门课程合二为一,对实践中的同一具体业务,在讲解会计处理的同时,也系统讲解税务处理,可以有效解决学问的“断裂”问题和“学以致用”问题。这在完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更节约学时,提高教学效率。2)培育复合型老师队伍目前我国会计老师队伍“偏科”众多,会计老师不懂税务,税务老师不懂会计,大有人在。用这些“偏科”的老师去培育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是不现实的。财税一体化课程“兼容”会计学问和税务学问,也必将促使老师的学问“兼容”,这对培育我国高等教化会计专业复合型老师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3)帮助解决会计专业就业难问题高校生就业难的缘由之一就是他们所学的学问与实践脱节,不能满足实践岗位的需求。而会计教学与实践脱节的主要缘由就是课程“断裂”,“模拟”、“仿真”等教学方法,也无一例外是单门课程的“各自为战”,脱离“财税合一”的实践活动。面对实践的财税一体化课程可有效解决课程“断裂”问题,让学生真正做到“学用一样”;满足了用人岗位需求,就会渐渐变更就业难的问题。4)满足社会实践需求会计专业目前的课程体系,各门课程大都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如此培育出的学生多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企业业务犹如“盲人摸象”,很难满足社会实践的需求。建立面对实践的财税一体化课程体系,为社会培育复合型的应用性人才,满足社会实践需求,正是财税一体化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合同违约处罚协议范本
- 2024个人简单租房合同协议书下载
- 盐城师范学院《展示道具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盐城师范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工程造价服务合同模板
- 2024律师风险代理合同协议书样本
-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 平行与相交 测试卷及一套答案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乘法 测试卷附答案(精练)
- 年产5000吨再生塑料颗粒项目环评报告表
- 年产10万套减隔震橡胶支座项目环评报告表
- 天津市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标准
- 电力电缆基础知识课件
- 情绪智力量表EIS
- 《 民航服务心理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说课稿
- 高二期中考试家长会
- 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理科)课件
- 《水浒传》导读5武松课件
- 分光光度计使用
- 拖欠房租起诉书【5篇】
- 12种气候类型表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