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_第1页
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_第2页
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_第3页
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_第4页
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试验目标及方法

试验目标:

1)掌握短时记忆、剂量作业试验原理、方法和结果评定。2)熟悉明视持久度、明视持久度测定原理、方法和结果评定。惯用试验方法:

1)剂量作业试验2)短时记忆测定3)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测定4)明视持久度测定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第1页二、惯用试验方法1)剂量作业试验:在限定时间内(如2分钟),让受试者完成指定作业,依据完成作业数量和产生错误判断皮层功效状态。

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第2页一、剂量作业试验原理:

1)工作速度指标反应皮层兴奋过程;2)产生错误率反应皮层内抑制过程。3)疲劳时高级神经活动出现障碍,完成速度减慢、错误增加。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第3页校字法:惯用修订安菲莫夫表,该表由8个字母(A、B、C、E、H、K、N、X)随机编成30行,每行40个,每个字母出现频率150次,共有1200个字母,适用中学或小学高年级学生使用。一、剂量作业试验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第4页*施测方式:

**简单试验:

要求受试者在要求时间内删除所指定字母。受试者听到“开始”口令后,立刻从第一行起,从左至右,逐一逐行查看,碰到要求字母就划掉。假如发觉删除错误,在该字母下划横线,以示更正。2分钟停顿,在刚查阅完成字母旁划上“﹥”。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第5页**带抑制条件试验:

要求受试者在特定条件下删除指定字母。如要求删除H后面B,H为抑制条件。对象:适应较大学生,更灵敏地反应大脑皮层功效状态。试验方法与简单试验基本相同,只要注意说明删除条件。

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第6页1.2剂量作业测定结果评价阅字速度(个/分)=阅字数/2错漏率=(错删数+漏删数)/阅字数×100%脑力工作能力指数(IMC)=阅字数/2×(应删数-错漏删数)/应删数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第7页类型阅字数错漏率良好增高降低不变不变不变早期疲劳减慢或增加显著疲劳减慢同时增加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第8页二、短时记忆测定:原理:脑力疲劳时,大脑皮层对信息编码和贮存能力下降。几个概念:瞬时记忆:不超出2秒。短时记忆:1分钟之内。长时记忆:1分钟至终生。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第9页二、短时记忆测定:

方法:采取词汇记忆量测试内容是20个受试者认识且概念上无关联,部首不一样且笔划数相同单词。以两秒钟一个单词速度,连续用幻灯机显示出来,然后要求受试者马上在一分钟内默写出所记词(不要求次序)。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第10页评价

默写正确字数默对率(%)=×100%显示总字数

为研究学习过程中脑力工作能力动态和疲劳程度,可在学习前后进行测定。默对率下降时,可确定为疲劳。集体评价指标可用默对下降率。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第11页短时记忆测定1豆京笔鸭雁剪兵林州阳石匙板饭糖鼠瓜旗露柜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第12页三、临界闪光融合频率测定原理当光闪烁频率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人眼便会感觉为融合光。从闪光感觉到融合感觉闪烁频率,即为闪烁光融合临界频率。大脑工作能力较低时,视觉分析功效较差,临界频率值减小。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第13页方法:打开电源开关。受试者靠近观察口,观察红灯是否闪动。从仪器侧面推进旋钮,直到受试者诉说红灯闪光开始融合为止,观察并统计液晶显示频率值,前后测试两次,观察差值。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第14页评价动态观察如频率值减小,提醒有疲劳倾向。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第15页四、明视持久度测定

原理:当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时,视觉分析功效下降,眨眼次数增加,表现为明视时间降低。明视时间对注视总时间百分比称为明视持久度。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第16页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第17页操作方法1.将立体方块图放置于与受试者眼睛高度齐平前方30~40cm。2.用秒表记下方块图是正“品”字累计总时间。3.注视过程中,当看到方块为倒“品”字时,马上按表暂停计时,再看到呈正“品”字时,又马上开启秒表计时,如此重复进行直到2分钟试验结束。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第18页评价明视时间明视持久度=×100%注视总时间普通认为明视持久度降低能够说明学习能力下降及视觉疲劳程度,但前后两次相差必需超出10%才有比较意义。学习疲劳测方法专家讲座第19页短时记忆测定2班杏旅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