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文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殡葬文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殡葬文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殡葬文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殡葬文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殡葬文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殡葬文化学》适应对象:高职教育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学生总课时:64课时教学条件:拥有多媒体设备齐全、互联网、条件先进的模拟实验室一、课程教学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殡葬文化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讲述人们的殡葬观念、殡葬操作(活动)和殡葬实物(用品)中所包含的文化观念的一门科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死亡,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世界观,使学生全面的了解殡葬活动中的文化内涵,正确的理解、看待死亡,培养学生的殡葬人文素养,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人文、心理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把握什么是文化及死亡文化,中外经典作家对于死亡的阐述,中国各个时期典型性的丧礼,中国历史上的葬式、殡葬观、风水,影响殡葬的社会文明形态及社会要素、墓碑、墓志铭、庙寝、殡葬服饰、殡葬语言等实物及新中国的殡葬改革等知识。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属于专业基础课。课程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殡葬文化起源、发展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学会用殡葬文化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殡仪服务和其它相关社会工作打好基础。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在殡葬职业岗位上进行殡葬文化策划能力。(二)课程定位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属于专业基础课。课程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殡葬文化起源、发展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学会用殡葬文化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殡仪服务和其它相关社会工作打好基础。2005年,《殡葬文化学》被评定为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升级申报资格。课程教学任务通过对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对死亡文化的认知、殡葬礼仪与殡葬实物的发展流变,了解生命的意义,树立殡葬服务的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看待、理解并解决有关死亡的现实问题;提高学生殡葬人文素养、培养专业意识,为从事殡葬服务工作奠定专业基础。具体包括:1、形成良好的死亡文化观念形态。即正确的认识和看待生活中的死亡现象,帮助人们理解死亡,死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给人们的生存提供一个赖以无穷欢乐的精神支点和面对死亡时的安详,树立积极向上的死亡观和人生观。2、懂得死亡文化的操作形态。即懂得古往今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办丧事、祭祀活动中的流程。3、了解死亡文化的实物形态。即对丧事、祭祀活动中产生的各类物品如棺材、花圈、寿服、墓碑等物品的种类、功能、文化意义能有较深的了解。三、本课程的内容结构《殡葬文化学课程》内容的解构与建构,以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学生为本,根据殡葬职业教育的特点,减少殡葬文化知识的分割和与其他专业课程间的隔离与重叠,把殡葬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不同的殡葬文化基础知识统一联结起来,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认知、专业基本知识与实训实习技能的掌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殡葬文化学》课程内容的解构与建构应注意与职业岗位的对接,探索与殡葬行业工作相结合的课程内容改革途径,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保证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根据课程目标,本门课程内容建议分为3个部分进行学习。第一部分为殡葬文化基础理论,以《殡葬文化学》为教材,其中第1—10章为死亡文化概论,第11-26章为死亡文化专论。建议将这一部分整合成为几个单元进行精讲。重点突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布置一些殡葬文化基础知识方面的作业帮助同学巩固所学知识。第二部分为海内外殡葬文化研究。也是以专题形式进行,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当前殡葬文化的一些新理念,新发展。在教学结束后可布置一些相关的课程论文考察学生的思维和理念。第三部分为实训部分。主要是学习殡葬文化的具体运用,重在培养学生的策划和创新能力。在学习完这一部分知识后应该布置给学生一些殡葬方面的策划项目要求学生去完成。本门课程从结构上来说,分为两个大的模块:死亡文化概论和死亡文化专论。概论部分是殡葬文化学基础理论,范围为《殡葬文化学》1-10章。要求学生掌握殡葬文化的基础理论,形成良好的殡葬人文素养。殡葬文化专论部分是《殡葬文化学》第11章—26章,要求学生掌握殡葬文化的各个独特领域的知识,形成为一定的职业岗位能力。具体而言,根据各章节之间的内部联系,又可以划分为六个内容模块:内容框架表:课程模块单元名称学习任务殡葬文化概述绪论——文化和死亡文化1、掌握文化和死亡文化内涵2、人类殡葬的起源和研究死亡文化的意义和方法原始思维及其特征1、掌握人类思维的三个环节2、掌握原始人的自然崇拜、自我崇拜、综合崇拜从原始殡葬看人类早期的死亡文化掌握中国早期文化体现的殡葬掌握原始葬式与灵魂认知关系3、掌握原始的死亡文化及殡葬的特征殡葬文化之生死观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死观1、掌握原始宗教的生死观2、掌握儒、释、道的生死观西欧古代哲学的生死观古希腊苏格拉底、基督教的生死观2、中西方古代哲学生死观之比较15世纪以来西方人文哲学的生死观1、“文艺复兴”时期开创的人文主义思潮2、极端主义哲学的生死观和20世纪西方世界生死观的危机19世纪以来中国人生死观的转变创建中华民国的志士们的生死观和“五四”前后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彷徨2、“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的生死观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生死观殡葬文化与社会文明死亡文学的哲学反思1、西方“文化人类学”对死亡文化的思考2、中国现代学者对死亡学文化研究现状影响殡葬的六大社会因素掌握影响殡葬的六大社会要素社会文明形态对殡葬的影响掌握社会文明的界定、隆丧厚葬的社会根源、隆丧厚葬之风不能加诸儒家、西欧古代农业文明对殡葬影响及资本主义文明对殡葬的影响。丧礼文化丧礼概述掌握礼的内涵、丧礼的社会意义、中国古代丧礼的基本特征中国古代的丧礼程式掌握奔丧、吊丧、丧事中的礼节、与丧葬有关的节日及活动、民间丧葬迷信和禁忌居丧守制掌握居丧守制的起源、行为规范、两汉居丧守制、唐以后的居丧守制中国民间丧礼其它掌握奔丧、吊丧、丧事中的礼节、与丧葬有关的节日及活动、民间丧葬迷信和禁忌殡葬服饰掌握五服、五服制的文化意义、五服制的起源殡葬语言掌握殡葬语言的意义、对死亡称谓、谥号。墓葬文化坟墓与风水掌握坟墓的起源、意义、古代坟墓制度、风水。中国皇陵掌握陵墓的起源和意义;了解中国历代的皇陵;墓碑、墓志铭和庙寝1、掌握墓碑、墓志铭和庙寝起源及意义;2、了解中国的宗庙制度;祭祀和人殉、人牲1、掌握祭祀的起源和意义;2、了解祭文的形式与种类;3、了解人牲和人殉;中国历史上的葬式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各种葬式;2、了解中国火葬的渊源;掌握唐代以后历朝对火葬的禁止,以民间火葬的禁而不止中国历史上隆丧厚葬与简丧薄葬的对立1、了解中国历代的殡葬风尚;2、掌握隆丧厚葬和简丧薄葬的表现形式及其历史原因;近现代中国殡葬变革20世纪中国的殡葬改革第了解20世纪以来中国殡葬变化;掌握中国殡葬改革的必要性;3、了解目前殡葬领域中存在问题;国家对殡葬的干预及其意义1、了解国家干预殡葬的历史渊源及意义;2、掌握中国古代国家对殡葬的价值导向;现代中国社会的丧礼程式1、了解国家丧礼的形式、治丧程序;2、了解哀乐、挽联、花圈和悼词;临终关怀、安乐死和遗嘱了解临终关怀的起源和现状;了解安乐死内涵和各国安乐死的现状;3、了解遗嘱的种类;课程单元学习任务与安排序号学习任务(包括实训)课程内容学习要求参考课时一殡葬文化学基础理论《殡葬文化学》1-10章学生掌握殡葬文化的基础理论,形成良好的殡葬人文素养。20单元1:殡葬文化概述1、掌握文化和死亡文化内涵2、人类殡葬的起源和研究死亡文化的意义和方法文化和死亡文化1、了解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死亡文化;2、掌握人类殡葬的起源;3、掌握学习死亡文化的意义和方法。21、人类思维的三个环节2、原始人的自然崇拜、自我崇拜、综合崇拜原始思维及其特征1、了解人类思维的三个环节;2、了解原始人的自我崇拜;3、了解原始人的自然崇拜;4、了解原始宗教和原始思维。21、中国早期文化体现的殡葬2、原始葬式与灵魂认知关系3、原始的死亡文化及殡葬的特征从原始殡葬看人类早期的死亡文化1、了解原始时代的文化遗址;2、掌握仰韶文化的殡葬;3、掌握龙山文化的殡葬;4、了解原始葬式与灵魂认知的关系;5、了解原始死亡文化及殡葬特征。2单元2:殡葬文化之生死观1、原始宗教的生死观2、儒、释、道的生死观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死观1、了解孔子及其儒家生死观对后世殡葬的影响;2、了解庄子及其道家生死观对后世殡葬的影响;3、了解墨子及其墨家生死观对后世殡葬的影响;4、了解佛教生死观对后世殡葬的影响。21、古希腊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哲学和基督教的生死观2、中西方古代哲学生死观之比较西欧古代哲学的生死观1、了解古代希腊苏格拉底哲学生死观;2、了解古代希腊伊壁鸠鲁哲学生死观;3、了解基督教的生死观;4、中西古代哲学生死观之比较,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向上生死观。21、“文艺复兴”时期开创的人文主义思潮2、对15世纪以来的生死观有大体的了解15世纪以来西方人文哲学的生死观1、文艺复兴时期开创的人文主义思潮;2、极端主义哲学的生死观;3、20世纪西方世界生死观的危机。21、创建中华民国的志士们的生死观和“五四”前后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彷徨2、“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的生死观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生死观19世纪以来中国人生死观的转变1、了解创建中华民国的志士们生死观;2、了解“五四”前后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中的彷徨;3、了解“五四”前后中国“新青年”奋起;4、了解抗日战争以来中国人的生死观。2单元3殡葬文化与社会文明1、西方“文化人类学”对死亡文化的思考2、中国现代学者对死亡学文化研究的现状死亡文化的哲学反思1、了解西方“人类文化学对”对死亡文化的思考;2、了解中国学者对死亡文化研究现状;3、掌握个体死亡的意义;4、了解死亡文化的哲学反思。2掌握影响殡葬的六大社会要素。即社会精力、社会经济、社会心理、社会价值观念、社会需要及国家的作用。影响殡葬的六大社会要素1、理解社会精力对殡葬的影响;2、理解社会经济对殡葬的影响;3、理解社会心理对殡葬的影响;4、理解社会价值观念对殡葬的影响。2掌握社会文明的界定、隆丧厚葬的社会根源、隆丧厚葬之风不能加诸儒家、西欧古代农业文明对殡葬的影响及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明对殡葬的影响。社会文明形态对殡葬的影响1、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明与西方古代文明的异同;2、学生思考中国古代殡葬与西方殡葬的不同特点;3、分析中西殡葬差异的文化原因。2二殡葬文化专论《殡葬文化学》第11章—26章掌握殡葬文化的各个独特领域的知识,形成为一定的职业岗位能力44单元4丧文化掌握礼的内涵、丧礼的社会意义、中国古代丧礼的基本特征丧礼概述1、了解礼的内涵及丧礼的社会意义;2、掌握中国古代丧礼的基本特征。2掌握初终、殓、殡、出殡、下葬和葬后礼中国古代丧礼程式1、掌握中国古代殡的程序及礼仪规范;2、掌握中国古代下葬及葬后礼仪规范。2掌握居丧守制的起源、行为规范、两汉居丧守制、汉以后的居丧守制居丧守制1、掌握居丧守制的起源及行为规范;2、了解中国历史上居丧守制的情况;3、掌握夺情起复。2掌握奔丧、吊丧、丧事中的礼节、与丧葬有关的节日及活动、民间丧葬迷信和禁忌中国民间丧礼其它1、掌握奔丧、吊丧的习俗;2、掌握丧事中跪拜礼、脱帽礼等;3、掌握与丧葬有关节日及文化意义。2实训1主持家奠礼掌握家奠礼的主持2掌握五服、五服制的文化意义、五服制的起源殡葬服饰1、掌握殡葬服饰的起源和意义;2、掌握五服制度及其文化意义;3、了解殡葬服饰的颜色。2掌握殡葬语言的意义、对死亡的称谓、谥号殡葬语言1、了解殡葬语言的意义;2、了解中国对死亡的不同称谓及其体现3、的文化;4、掌握谥号和避讳在殡葬中的运用。2单元5

墓葬文化掌握坟墓的起源、坟墓的意义、中国古代的坟墓制度、风水。坟墓与风水1、了解中国古代的方位观;2、了解坟墓的起源;3、了解中国古代的坟墓制度;4、理解坟墓的意义;5、了解风水在中国古代坟墓中的运用。2掌握陵墓起源和意义、中国皇陵中国皇陵1、掌握陵墓的起源和意义;2、了解中国历代主要皇陵。2掌握墓碑、墓志西周宗庙制度、尊号和庙号墓碑、墓志铭和庙寝1、了解墓碑、墓志铭的发展演变;2、了解西周的宗庙制度;3、了解秦以后帝王宗庙、陵寝制度;4、了解尊号和庙号。2掌握祭祀概念、分类、祭祀权的政治化、祭祀的意义、祭文、人殉和人牲。祭祀和人殉、人牲1、掌握祭祀的概念和分类;2、了解祭祀权的政治化;3、掌握祭文,熟悉经典祭文范本;4、了解人殉和人牲。2实训2演示公祭仪式掌握公祭仪式的操作、主持等2实训3、4撰写治丧文书学会一般的治丧文书的写作4掌握各种葬式、中国火葬的历史、中国古代火葬盛行原因中国历史上的葬式1、了解各种葬式及其文化意义;重点掌2、握土葬、火葬;3、了解中国火葬的历史。2掌握两汉隆丧厚葬和简丧薄葬的对立、魏晋南北朝时期趋简的殡葬习俗、唐后殡葬礼仪制式化。中国历史上隆丧厚葬和简丧薄葬的对立1、了解夏、商、周三代的殡葬风尚;2、了解两汉隆丧厚葬和简丧薄葬对立3、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殡葬习俗特点4、及其原因;5、掌握唐以后殡葬礼仪制式化原因。2单元6:近现代中国殡葬变革民国时期的殡葬变化、新中国的殡葬改革。20世纪中国的殡葬改革1、了解民国时期的殡葬变化;2、掌握新中国殡葬改革的发展及其推行3、殡葬改革的必要性。2掌握国家对殡葬的干预及其意义国家对殡葬的干预及其意义1、了解中国古代国家对殡葬价值导向;2、了解古代国家对殡葬礼仪规范化;3、掌国家干预殡葬的意义。2掌握国家丧礼、中国社会通行的治丧程式、丧礼现代中国社会的丧礼程式1、掌握国家丧礼,重点掌握国葬、下半2、旗致哀及唁电的书写;3、了解中国社会通行的治丧程序;4、了解挽联、花圈和悼词。2实训5演示出殡礼仪要求学生策划并主持出殡仪式2实训6演示公奠礼仪要求学生策划并主持公奠仪式2掌握临终关怀、安乐死、遗嘱。临终关怀、安乐死和遗嘱1、掌握安乐死的内涵;2、了解各国安乐死的现状及其展望。2总计64课时本课程教学活动根据本专业和本课程自身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对教学模式进行了科学设计与创新,采取“教、学、做、评四位一体、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教学模式。一、教师教认真钻研教学内容殡葬文化学知识内容广泛,要上好这门课程首先必须认真备课,写好规范的教案。例如在讲授第一部分殡葬理论基础时需要将王夫子近50万字的《殡葬文化学》归纳为几个专题,这就需要在备课时认真提炼,狠下功夫。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讲授《殡葬文化学》时要避免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运用提问式、讨论式、启发式、实物展示、现场模拟、isas、任务完成式等多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可采取制作精美的课件进行教学,充分运用网络教学如“大学城空间,”并发挥中国殡葬网和夫子兵团网站等资源优势。加强实训实习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在长沙的殡仪馆、陵园等实训实习教学基地开展实训实习教学环节。教师利用实习、寒暑假到殡仪馆、陵园顶岗实训实习、调查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俗话说:“师高弟子强”。要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教师还得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老师要培养出一线的应用性人才,首先自己就必须是双师型教师,自己既是理论家又必须是实务专家。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带实习、寒暑假等时机下到行业第一线顶岗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训实习能力,顶岗学习每年不少于两个月。同时,教师通过了顶岗学习,就能够把殡葬行业的一些体验,一些做法,一些成功的案例灵活运用到课堂上,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二、学生学与做课前认真预习,查阅资料殡葬文化学内容异常丰富,仅殡葬理论基础部分就近50万字,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在讲述相关专题时学生要提前作好预习,精读相关章节,并查阅资料。可利用大学城空间,查找广泛的网络资源,并和老师、同学、社会形成良性互动。课堂上认真学习,积极参与技能训练,并能开展创新思考课堂是学习的关键,在课堂上学生一定要精神高度集中,做好笔记,并积极思考问题。在技能训练环节,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并有创新性拓展。课后认真巩固所学知识,并学以致用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课后学生必须将课堂笔记加以整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如果有机会,应该讲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四)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专业社会实训实习要将课堂知识认真掌握并融会贯通实训实习环节很重要。因此我们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计划时,要求在每个学期的寒暑假学生都要到殡葬单位去参加社会实训实习并写出2000字左右的社会实训实习报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论知识从实训实习中来到实训实习中去。经过社会实训实习再回到课堂学生就能够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提高。本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理论讲授法、辩论法、直观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isas教学法等。对于不同的内容,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如下表所示:序号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课外拓展1第一章绪论—文化和死亡文化理论讲授法2第二章原始思维及其特征理论讲授法推荐阅读:梁钊韬:《中国古代巫术》3第三章从原始殡葬看人类早期的死亡文化理论讲授法4第四章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死观案例教学法讨论法5第五章西欧古代哲学的生死观辩论法6第六章15世纪以来西方人文哲学的生死观理论讲授法讨论法7第七章19世纪以来中国人生死观的转变讨论法8第八章死亡文化的哲学反思理论讲授法9第九章影响殡葬的六大社会要素理论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试论述影响殡葬的六大要素10第十章社会文明形态对殡葬的影响理论讲授法讨论法11第十一章丧礼概述理论讲授法直观教学法12第十二章中国古代丧礼程式理论讲授法直观教学法简述中国古代的丧礼程式13第十三章居丧守制Isas教学法推荐阅读:杨树《汉代婚丧礼俗考》14第十四章中国民间丧礼其它直观教学法、讨论法推荐阅读:万建忠《中国历代葬礼》15第十五章殡葬服饰Isas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推荐阅读: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16第十六章殡葬语言理论讲授法案例教学法17第十七章坟墓与风水理论讲授法课后组织学生观看石马铺公墓18第十八章中国皇陵直观教学法19第十九章墓碑、墓志铭和庙寝理论讲授法20第二十章祭祀和人殉、人牲理论讲授法推荐阅读:陈华文《丧葬史》21第二十一章中国历史上的葬式理论讲授法直观教学法推荐阅读:徐吉军《中国丧葬史》22第二十二章中国历史上隆丧厚葬和简丧薄葬的对立理论讲授法直观教学法23第二十三章20世纪中国的殡葬改革辩论法案例教学法推荐阅读:民政部101所编《殡葬改革工作文献汇编》24第二十四章国家对殡葬的干预及其意义理论讲授法25第二十五章现代中国社会的丧礼程式角色扮演法26第二十六章临终关怀、安乐死和遗嘱辩论法学习评价教学评价要突出过程、小组合作与模块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考核,注重平时成绩的采集。强调课程结束后的综合评价,并充分结合课程论文、笔试、口试、技能考核等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学习评价表一教学过程性评价表序号任务模块评价目标评价方式参考评价分值一殡葬文化基础理论学生对殡葬文化基础理论和人文素养的掌握情况卷面笔试、口试401文化和死亡文化1.文化的界定;2.死亡文化的界定;3.人类殡葬的起源;4.研究死亡文化的意义和方法。卷面笔试、口试42原始思维及其特征1.人类思维的三个环节;2.原始人的自然自我崇拜;4.原始人的综合崇拜;5.原始宗教和原始思维。卷面笔试、口试43从原始殡葬看人类早期的死亡文化1.原始时代的文化遗址;2.仰韶文化的殡葬;3.龙山文化的殡葬;4.原始葬式与灵魂认知的关系;5.原始的死亡文化及殡葬特征。卷面考试口试考察报告44中国古代哲学生死观1.原始宗教的生死观;2.孔子及其儒家学派生死观;3.老子道家学派的生死观;4.墨子及其墨家学派的生死观。卷面笔试、口试Isas竞赛45西欧古代哲学生死观1.古希腊苏格拉底哲学生死观;2.伊壁鸠鲁哲学家生死观;3.基督教哲学的生死观;4.中西方古代哲学生死观比较。卷面笔试、口试4615世纪以来西方人文学哲学的生死观1.“文艺复兴”期开创的人文主义思潮;2.极端主义哲学的生死观;3.20世纪西方生死观危机。卷面笔试、口试专题论文4719世纪以来中国人生死观的转变1.创建中华民国的志士们生死观2.“五四”前后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中的彷徨;3.五四前后中国“新青年”奋起;4.“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的生死观;5.共产主义运动中国人生死观。卷面笔试、口试演讲比赛48死亡文化学哲学反思1.西方“人类文化学”对死亡文化思考;2.中国学者对死亡文化研究现状3.个体死亡的意义;4.死亡文化的本质全部死亡文化本质。卷面笔试、口试49影响殡葬的六大社会要素1.社会经力;2.社会经济;3.社会心理;4.社会价值观念;5.社会需求;6.国家的作用。卷面笔试、口试小论文410社会文明形态对殡葬的影响1.社会文明的界定;2.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概述;3.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制;4.中国古代社会的偶像崇拜;5.中国古代隆丧厚葬社会根源;6.隆丧厚葬之风不能加诸儒家;7.西欧古代文明对殡葬影响;8.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明对殡葬的影响;9.中西方古代死亡文化之比较。卷面笔试、口试4二死亡文化专论死亡文化各个独特的领域,使学生形成为一定的职业岗位能力。卷面考试,口试、实际操作3611丧礼概述1.“礼”的内涵;2.丧礼的社会意义;3.中国古代丧礼的基本特征。卷面笔试、口试212中国古代的丧礼程式1.初终;2.殓;3.殡;4.出殡;5.下葬及葬后的礼仪。卷面笔试、口试213居丧守制1.居丧守制的起源;2.居丧守制的行为规范;3.两汉的居丧守制;4.魏晋南北朝的居丧守制;5.唐以后居丧守制的法制化;6.夺情起复;7.居丧守制走向反面——形式主义化和虚伪化。卷面笔试、口试414中国民间其他丧礼1.奔丧;2.吊丧;3.丧事中的跪拜礼、鞠躬礼;4.丧事中的脱帽礼;5.与丧葬有关的节日及活动;6.民间的丧葬迷信和禁忌。实际操作、口试215殡葬服饰1.殡葬服饰的起源和意义;2.五服;3.九族血缘关系图解;4.五服制的文化意义;5.五服制的起源;6.铭旌;7.殡葬服饰的颜色。卷面笔试、口试216殡葬语言1.殡葬语言的意义;2.对死亡的称谓;3.谥号;4.避讳。卷面笔试、口试实际操作217坟墓与风水1.中国古代的方位观;2.坟墓的起源;3.中国古代的坟墓制度;4.坟墓的意义;5.风水。卷面笔试、口试218中国皇陵1.陵墓的起源和意义;2.中国皇陵扼要。卷面笔试、口试考察报告219墓碑、墓志铭和庙寝1.墓碑、墓志铭;2.西周的宗庙制度;3.秦汉以后帝王宗庙、陵寝制度4.尊号和庙号;5.秦汉以后官员及庶民宗庙。实际操作、口试420祭祀和人殉、人牲1.祭祀的概念;2.祭祀的分类;3.祭祀权的政治化;4.祭祀的意义;5.祭文;6.人牲和人殉。卷面笔试、口试221中国历史上的葬式1.各种葬式;2.中国火葬的历史;3.中国古代火葬流行的原因。卷面笔试、口试222中国历史上隆丧厚葬和简丧薄葬的对立1.夏商周三代的殡葬风尚;2.两汉隆厚葬和简丧薄葬对立;3.魏晋南北朝趋简殡葬习俗;4.唐代以后殡葬礼仪的制式化以及民间的殡葬风俗;5.唐代以后民间的隆丧厚葬;6.殡葬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卷面笔试、口试22320世纪中国殡葬改革1.民国时期的殡葬变化;2.新中国的殡葬改革;3.目前殡葬领域中的问题;4.关于中国殡葬改革的设想。卷面笔试、口试224国家对殡葬的干预及其意义1.国家干预殡葬的概述;2.古代国家对殡葬规范化;3.统治阶级在殡葬上坏作用;4.国家干预殡葬的意义。卷面笔试、口试225现代中国社会的丧礼程式1.国家的丧礼;2.中国社会通行的治丧程序;3.丧礼及其它。实际操作、口试226临终关怀、安乐死和遗嘱1.临终关怀;2.安乐死;3.遗嘱。卷面笔试、口试2实训按各实训要求进行实操24合计:100学习评价表二:综合评价表考核阶段考核内容考核方式教学全过程学习风气、学习态度(自我管理、主动参与)、实训实习效果由教师(包括管理人员)、行业专家、学生代表共同共同参与20%课堂教学作业及习题教师审查10%课堂实践课堂发言、答问、讨论等教师审查10%课程总结研究性学习(专题论文)教师与行业专家审查30%闭卷考试教师审查30%总计100分(三)评价建议(1)教学评价要突出过程、小组合作与模块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考核,注重平时成绩的采集。(2)强调课程结束后的综合评价,并充分结合课程论文、笔试、口试、技能考核等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3)建议在教学中分学习任务模块评分,课程结束时按任务模块比重考核各任务模块可参照下表进行评价:(4)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各类作业情况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模块结束时,对学生整体知能情况的评价。若模块考评中同时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时,建议采用4:6的方式记分。(5)本课程的考试原则上实行教考分离,采用从试题库随机抽取试题形式组织考试,以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达到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6)评分标准的设计:每道题均应制定出较为详细的评分标准,评分标准的设计主要应当根据每一试题的知识点、难易度及分值分配,并按每一得分点逐个列示,以便于审核。(7)学生综合成绩的评定: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对学生综合成绩的评定应该全面。具体来说应当包括平时课堂成绩、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合格,具体比例按下表(表3)标准执行:《殡葬文化学》实训实习大纲第一部分总论一、实训实习性质和目的通过实训实习教学,培养学生对死亡文化产生认知,了解生命的意义,树立殡葬服务的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看待、理解并解决有关死亡的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专业意识,形成为一定的职业岗位能力,实现人生价值。下面是实训实习设计理念和思路:《殡葬文化学》作为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实训实习内容,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应注意将课程学习内容与殡仪服务员、墓地管理员等职业岗位的对接,探索与工作相结合的课程内容改革途径,保证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殡葬文化学》课程内容实训实习的思路是:课程内容结构应依据殡仪服务员、墓地管理员等岗位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要求实施架构,以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基础,以适应职业岗位为目标,以从事殡仪服务员、墓地管理员等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工作任务为主线,在进行殡葬服务过程对殡葬服务所具备的认知、操作的素质与能力,从而探索一条与工作相结合的课程内容改革途径,保证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课程实训实习内容以殡葬行业的发展和学生认知规律为逻辑线索,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原理到技能,采用任务解析和实训室技能操作相结合的建构形式。实训实习教学在殡葬文化学教学中有较重要的地位。实训实习教学包括课堂内的讨论、参观殡仪馆或陵园、灵堂布置、演示丧礼操作、撰写治丧文书等。(一)具体实训实习教学内容实训实习教学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讨论各种生死观,二是布置告别仪式的灵堂,三是演示民间礼仪,四是殡仪馆或陵园见习,五是撰写殡葬文书,六是演示公祭礼仪操作。(二)实训实习教学方法教师在实训实习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些殡葬文化方面的实例,引导学生对殡葬事业的兴趣;注重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实训实习,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演示;带领学生参观殡仪馆或陵园;教会学生查找资料,写一些关于殡葬方面的论文。(三)实训实习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课外活动,认识殡葬实物;组织学生进行灵堂布置;组织学生分角色演示殡葬礼仪;安排学生到校外殡仪馆或陵园进行见习。(四)实训实习教学时数:12学时(五)实训实习教学考核:目的:通过考核,掌握学生在实训实习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和锻炼能力。(六)实训实习教学评分标准:讨论根据发言积极、一般、消极的表现依次评优、良、一般、差;论文根据书写质量评出优、良、一般、差;根据见习实习报告质量评出优、良、一般、差;操作技能根据演示的熟练程度评出优、良、一般、差。第二部分实训实习目标一、总体目标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殡葬文化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采取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与顶岗实践的方式,保障实训实习的效果:校内实训采取精讲的方式,讨论与答辩的实施,实训操作、角色扮演、任务完成法的实施,创设一种仿真实训情境,使学生在殡葬文化的各个具体领域能得到最真切的感知与锻炼。校外实习及顶岗实践的实施,案例引导,亲自操作,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殡葬行业的具体岗位工作做好准备,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众亲仁”的道德精神和“博学笃行”的专业品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具体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殡葬行业状况、有关专业术语;熟练掌握殡葬文化基本理论;掌握文化和死亡文化内涵;了解国内外常见葬礼程序;了解中国古代的丧礼程式;了解殡仪人员语言礼仪的特点及其作用;了解殡葬服饰的起源与意义;掌握礼厅部门的岗位职责,上岗要求(重点);(二)能力目标熟练布置灵堂的能力;组织策划告别仪式的能力(重点);悼词及祭文等殡葬文书的写作能力;殡仪服务气质的培养能力(难点);沟通接待能力;(三)素质目标培养爱众亲仁、献身殡葬的职业道德;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树立严格的纪律观念。第三部分实习实训内容标准一、下面所列是实习实训实习名称、方式及场地实训实习一:实训实习名称:演示家奠礼仪操作实训实习方式:实际操作实训实习场地:校内实训室实训实习二:实训实习名称:演示公祭礼仪操作实训实习方式:实际操作实训实习场地:校内实训室实训实习三:实训实习名称:撰写常用的治丧文书(一)实训实习方式:实际操作实训实习场地:校内实训室实训实习四:实训实习名称:撰写常用的治丧文书(二)实训实习方式:实际操作实训实习场地:校内实训室实训实习五:实训实习名称:演示公奠礼仪操作实训实习方式:实际操作实训实习场地:校内实训室实训实习六:实训实习名称:演示出殡礼仪操作实训实习方式:实际操作实训实习场地:校内实训室实训实习内容与标准实践项目实践内容组织形式和指导方法考核方法课时演示家奠礼仪操作要求学生演示家奠礼仪操作,老师进行点评1、讨论:根据发言积极、一般、消极的表现依次评优、良、一般、差,2、论文根据论文质量评出优、良、一般、差。3、见习报告根据报告质量评出优、良、一般、差。4、操作技能根据操作的熟练程度评出优、良、一般、差2演示公祭礼仪操作要求学生演示公祭礼仪操作,老师进行点评2演示公奠礼仪操作要求学生主持公奠礼仪,老师与行业专家进行点评2演示出殡礼仪操作要求学生主持出殡礼仪,老师与行业专家进行点评2撰写治丧文书(一)撰写治丧文书,老师先讲授,学生再练习2撰写治丧文书(二)要求学生演示公祭礼仪操作,老师进行点评2创新与特点实训实习突出实践特点,注重校企合作、师生交流、师徒沟通,鼓励学生参与实训实习全过程,带领学生到遍布全国的各实习基地参观见习、实习、顶岗实践,获得最直观和感性认识。行业参与学生培养及考核评价,即全程参与培养、管理、考核,同时也参与学生的就业工作。第四部分实训实习资源配置在资源配置方面,我们主要做到如下几点:专业督导团队序号教师姓名职称学历学位所在单位督导领域“双师型”王夫子教授学士殡仪学院殡葬文化是卢军副教授硕士殡仪学院殡葬文化管理是郭灿辉副教授硕士殡仪学院殡葬礼仪文化是李立仁副教授学士殡仪学院殡葬文化管理是李传霞副教授硕士殡仪学院陵园文化是行业指导团队序号教师姓名职称学历学位所在单位指导范围专/兼职陈道文政工师学士长沙市殡仪馆殡葬管理兼潘争艳政工师学士深圳市殡仪馆殡葬管理兼张昕高级政工师学士天津永安公墓总经理殡葬文化管理兼谢永明政工师学士贵阳市殡仪馆殡葬管理兼杨安容政工师博士武汉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殡葬文化与管理兼王杉总经理学士北京天泉佳境有限公司殡葬策划与陵园设计兼三、实训实习场地为了满足《殡葬文化学》课程的生产性实训教学要求,我们建立了完备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完全可实现学生技能培养的需要。校内实训场地序号实训场地名称主要实训实习名称关键设施容纳人数合作单位殡仪礼厅殡葬礼仪告别台、多媒体等50台湾宝山集团防腐整容实训室防腐整容防腐整容全套日本设备50台湾宝山集团陵园设计实训室陵园规划与设计画板、沙盘、陵园设计工具50天津永安公墓业务洽谈室业务洽谈业务资料、沙发、桌椅、展示台等50长沙市殡仪馆校外实训场地序号实习(训)基地名称创建时间实习(训)项目名称可容人数基本设施条件1深圳殡仪馆2006.9全套殡葬业务技能50国家级殡葬企业2中山殡仪馆2006.9全套殡葬业务技能30国家级殡葬企业3广州殡仪馆2006.9全套殡葬业务技能50国家级殡葬企业4湖北武昌殡仪馆2006.9全套殡葬业务技能30国家级殡葬企业5青山殡仪馆2006.9全套殡葬业务技能30国家级殡葬企业6石门峰名人文化园2006.9全套陵园公墓业务技能30国家级殡葬企业7北京顺义殡仪馆2006.9全套殡葬业务技能100国家级殡葬企业8北京大兴殡仪馆2006.9全套殡葬业务技能50国家级殡葬企业9北京昌平殡仪馆2006.9全套殡葬业务技能50国家级殡葬企业10北京东山殡仪馆2006.9全套殡葬业务技能30国家级殡葬企业11天津永安集团2006.9全套陵园公墓业务技能60国家级殡葬企业12天津憩园2006.9全套陵园公墓业务技能30国家级殡葬企业13大连长青园2006.9全套陵园公墓业务技能30国家级殡葬企业14杭州殡仪馆2006.9全套殡葬业务技能30国家级殡葬企业15郑州迪尔制冷设备有限公司2006.9制冷设备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维修技能30大型殡葬制冷设备企业16江西南方环保机械制造公司2006.9火化设备制造、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维修技能60大型殡葬火化设备企业17江西萍乡人文公园2008.6全套殡葬业务技能30国家级殡葬企业18长沙明阳山殡仪馆2006.9全套殡葬业务技能30国家级殡葬企业第五部分实训实习教学实施实训实习的组织领导序号姓名所在单位职务/职称学历学位委员会中任职王夫子长沙民政学院殡仪学院教授学士主任委员卢军长沙民政学院殡仪学院副教授硕士副主任委员沈宏格长沙民政学院殡仪学院讲师硕士副主任委员梁小花长沙民政学院殡仪学院讲师硕士委员二、实训实习的指导方式和要求四、制定了实训实习的指导方式和及相关制度(一)实践教学基本理念(一)实践教学基本理念1.实践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道德、2.实践教学结构:课程结构职业岗位化3.实践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实现模块化教学4.实践教学实施:“教、学、做、用”相结合,强调自主学习5.实践教学的评价: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课程评价体系(二)实践教学内容标准(工作项目)家奠礼演示公祭仪式演示告别仪式主持出殡礼仪演示殡葬文书写作一殡葬文书写作二考核(三)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1.实验实训室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验实训的场所,一般不做它用。2.进入实验实训室的一切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实训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爱护公物,保持室内安静,严禁吸烟、吃东西、乱抛纸屑杂物、随地吐痰、做饭、住宿,严禁大声喧哗、打闹。3.实验实训室的仪器设备,专人保管,登记建帐,实行管理责任制,做到帐、物相符,严禁随意搬动、拆卸改装。4.实验实训室内仪器设备(包括主机、附件、说明书)、工具一般不得外借,如需调剂借用,要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仪器设备存放应符合放置要求,确保整洁有序。5.实验实训室工作人员,要落实岗位责任制,对仪器设备做到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出现故障及时修复,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正常状态。6.进入实验实训室内进行实验实训必须持有学校审核确认的课程教学实验实训大纲及教学计划文件,校外人员借用本校实验实训室必须严格办理相关手续7.实验实训仪器设备应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未经指导教师同意,学生不得连接电源,以免接错线路,损坏仪器。8.有毒、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要严格执行审批手续,限量使用。有毒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实验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实验的废渣、废液,要倒在废渣箱或废液缸中,不准随便倾倒或倒入水池中。9.学生实验结束,须由指导教师检查仪器设备有无损坏等有关情况,经教师签字后,方可清理桌面,整理好仪器。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应认真如实填写使用记录。10.实验结束后,实验实训室工作人员要认真检查门、窗、水、电以及室内存放的高压容器等,杜绝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实训室安全。实验(训)室仪器设备维修管理规定1.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修理工作是保证其技术等级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必须工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使用保管人应按照“谁保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担负起仪器设备维护与修理的责任。2.仪器设备的使用保管人必须对所管的仪器设备经常进行维护与保养,定期进行效验,及时予以维修,保证其技术等级和保持完好可用的技术状态。3.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原则上应依靠本部门的维修力量来解决,力争做到小修不出室。本部门确无能力维修的仪器设备,可由保管人向学院实验实训中心申请维修,并负责办理有关手续。4.贵重仪器设备的维修,须事先由使用保管人提出书面报告,经系领导、校领导审核签字同意后安排维修事宜,对于单台维修费超过一千元的必须经由主管校长批准后安排维修。任何本和个人不得自行将仪器设备外送修理,否则维修经费不予报销。5.经费单列部门和单独核算部门仪器设备维修经费由该部门相关经费支付。由于违反操作规程等人为原因造成仪器设备损坏的赔偿事宜按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执行。6.仪器设备维修恢复后,使用保管人必须进行严格验收,验收合格后应在维修单签署验收结论,验收不合格的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以便向承修方交涉重修或索赔等事宜。7.凡是经过修理的仪器设备,使用保管人必须认真填写仪器设备维修记录本或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档案,将被修仪器设备的名称、编号、损坏原因、故障部位、修复后的技术指标、修复日期等逐项填写清楚,并作技术档案妥善保存,供使用和再次维修时参考。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训)指导教师和实验(训)技术人员在实验(训)前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实验(训)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按规定操作并遵守安全规定。对于精密、贵重、大型和操作复杂仪器设备的使用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用电设备必须做好接地接零工作,所有开关和用电设备均要符合绝缘规范,电气设备除经常外,应当定期进行绝缘测定,发现可引发打火、短路、发热和绝缘不良等情况,需及时修理或更换。电气设备的电路必须按规定装设,禁止超负荷用电。实验(训)内禁止吸烟和违反规定用火,物品存放要科学合理、有序。对易燃、易爆、放射性物质和有毒危险物品等,要按规定设专用仓库存放,并有专人妥善保管,严格履行领用手续。实验(训)室通道要畅通无阻,以防万一发生火情及其它险情时能几十引到人员疏散。安放和保管好消防器材,做到定点定人,发现损坏和丢失要及时报告。在每次实验(训)结束后和下班前都要严格检查实验(训)室的门、窗、气、水和电源等是否关闭,保证实验(训)的安全。实验(训)内严禁存放私人物品,实验(训)室的钥匙只能专人管理,持钥匙者必须对该实验(训)室的安全和财产负责。非实验(训)室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实验(训)室。严禁实验(训)室物品任意外借,若教学或科研需要外借设备时,必须办理外借手续,经系部批准后方可借出,并按规定时间追还。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1.为了贯彻勤俭办学方针,增强师生员工爱护国家财产的责任心,加强物资管理工作,维护设备器材的完整安全和有效使用,避免损坏和丢失,确保教学,科研任务的顺利进行,结合我系实际,制定本办法.2.因责任事故造成仪器设备器材损坏丢失的,均应赔偿.在考虑赔偿轻重时,要根据具体情节,不同对象,物资性质,本人一贯表现,事后的认识态度及损坏的价值大小,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则令赔偿损失价值的全部,一部分或免于赔偿.3.本办法适用于各种不同资金来源购置的,产权归我系所有的一切仪器设备器材的管理.4.由于下列主观原因,发生责任事故,造成仪器设备器材的损坏或丢失,应全额赔偿:

⑴不听从指挥,不遵守操作规程或不按规定要求进行操作;

⑵未经批准擅自动,用,拆设备器材,导致损坏;

⑶粗心大意,操作不慎;

⑷由于其它不遵守规章制度等主观原因造成设备器材的损坏丢失.5.由于下列客观原因造成设备器材的损失经过鉴定或指导教师证实,可不赔偿:

⑴因实验操作本身的特殊性引起的损坏,确属难以避免的;

⑵因设备器材本身的缺陷或使用年久,接近损坏程度,在正常使用时发生的损坏和合理的自然损耗;

⑶由于其它客观原因造成的意外损失.6.属于下列情况,在确定赔偿金额时,可按损失价值酌情减轻赔偿:

⑴一贯遵守制度,爱护设备器材,偶而疏忽造成损失的;

⑵事后能积极设法挽救损失,且主动如实报告,认识较好的;

⑶在义务劳动过程中造成的仪器设备的损失.7.私自从实验室将仪器设备器材带出,造成损失和丢失的,按原价值的十倍赔偿,并根据情节严重给予处分.8.赔偿金的处理:

⑴赔偿金由实验教师收款,交实验室管理,由系领导审批支配.

⑵赔偿费只限于修理仪器设备,购置实验器材及其它实验室工作开支.实验(训)室管理人员职责负责所管辖实验(训)室仪器设备及材料物品等日常工作。为实验(训)指导老师提供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和环境支持。协助实验(训)指导老师按要求完成实验实训教学任务。在实验实训室专业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做好相关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操作、检修和故障排除工作。认真落实所管辖的实验实训室的安全管理制度。负责在相应实验实训室进行实践教学各类原始记录的登记和归档。按时参加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完成系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校内实习(训)纪律严格遵守实验(训)室的规章制度及管理措施,执行实验(训)纪律,严防事故,确保实验(训)的安全。服从教师及有关技术人员的指导,实验(训)前要认真预习,明确实验(训)目的、要求、方法、步骤,认真按照要求操作,不得在实验(训)室内做与本实验无关的事情。实验(训)时要严肃认真,正确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实验(训)数据和结果。不做与实验(训)无关的事,不动与实验(训)无关的设备,不进入与实验(训)无关的场所。严格遵守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设备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实验(训),报告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处理,不得擅自拆卸。实验(训)过程中如发生事故要保持镇静,迅速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注意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指导老师,查找事故原因及责任人,根据事故大小,由责任人作出书面事故报告。实验(训)过程中如有仪器设备、工具、器皿等损坏,学生应主动向指导老师说明原因并接受检查,有责任人做出损坏报告,并根据情节进行处理。认真做好实验(训)室的清洁卫生。每次实验(训)结束,要依照实验(训)室的有关规定以及指导老师的要求做好实验(训)的结束工作,并经教师认可后方可离开。学生因某项实验(训)不合格需重做者,或未按规定时间做实验(训)而补做者,必须交纳实验(训)仪器设备折旧费、实验(训)器材和水电消耗费。校内实习指导老师职责实训指导老师要重视实训课的教学,亲自做好本课程所开设的全部教学实训,既要掌握实训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又要对每个实训作详细分析,提出见解,摸索规律,确保实训教学质量。实训指导老师要认真做好实训备课工作,备课的内容包括明确实训课的目的要求、弄清实训原理、仪器设备的性能以及操作规程,明确实训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所出现的问题。提前一周将下周实训项目、参加班级以及人数告知学生,必要时编好小组,以便互相配合做好实训前的准备。每次实训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