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短文阅读练习题_第1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短文阅读练习题_第2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短文阅读练习题_第3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短文阅读练习题_第4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短文阅读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可编辑版本)———小学六年级语文短文阅读练习题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那么六年级的阅读练习题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小学六年级语文短文阅读练习题,希望能援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内短文阅读练习题

《梅花魂》片段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这段话中“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

3、仅仅是赞颂梅花吗?在赞颂谁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几千年来,我们壮丽的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气节的人,你能写出一些具有梅花特殊性的人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梅花

2、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3、不是,中华发族有气节的人物。

4、文天祥、岳飞、马宝玉、黄继光

《乡愁》片段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将下列词语还原到诗中。

浅浅的窄窄的小小的矮矮的

2.这首诗把乡愁比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表示时光变迁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的“海峡”指的是_____________。

5.对这首诗的情感表达最为准确的句子是()。

a.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思念母亲、思念家乡之情。

b.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乡愁,表达思念祖国、渴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心情。

c.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伴随他一生的难以排遣的乡愁。

参考答案

1.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4.台湾海峡

5.b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

①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②有什么事就说吧。

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④马市长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⑤什么?马市长立刻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肯定不行!

⑥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

⑦就是您老人家呀!

⑧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极其支持她。

1、这篇文章的顺序被打乱了,请将正确的顺序,按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______和______。

3、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⑤句里的这样的含义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文中的马市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

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议论文阅读技巧

㈠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议论文的结构

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⑵类型

①并列式:Ⅰ总分总;Ⅱ总分;Ⅲ分总。

②递进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