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孔雀东南飞》-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孔雀东南飞》-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孔雀东南飞》-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孔雀东南飞》-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想一下:假如,男子不变心的话,夫妻俩就能一直幸福相守下去么?男子的忠心是维持婚姻的唯一因素么?

一个叫梁山伯的寒士,一个叫祝英台的士家女子,两情相悦却有缘无份,演绎了一出无奈的“化蝶”。

几百年后,一个叫沈园的地方,一个叫陆游的诗人,娶了一个叫唐婉的女子,伉俪相得,琴瑟相和,好一对神仙眷属。然而,这一切,并不随陆母之意,逼迫夫妻离异。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满怀郁闷踽踽独游,邂遇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陆游满怀伤感,词成《钗头凤》一首,唐婉和之。不久,唐婉抑郁而亡。钗头凤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作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目标1.掌握汉乐府诗的相关知识,了解《孔雀东南飞·并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积累文中相关文学常识。3.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对比鉴赏本文的写作手法。4.认识封建礼教对男女婚姻的影响,把握主旨。题目解说《孔雀东南飞》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焦仲卿妻》。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这是我国最早的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稍后出现的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沈德潜称其为“古今第一首长诗”。“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

“汉乐府,是指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中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乐府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汉乐府”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三,既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一、梳理故事情节课前活动: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文本,按照情节发展,根据小序的提示,为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主要内容。全文结构情节内容大意起始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尾声(第2-6段)兰芝被遣(第7-12段)夫妻誓别(第13-23段)兰芝抗婚(第24-31段)双双殉情(第32段)魂化鸳鸯(告诫后人)(第1段)托物起兴分析小序诗前小序的作用(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交代成诗的原因。(2)一“遣”一“逼”,写出了封建家长的专横,暗示刘兰芝的无奈、无助及悲惨的结局。(3)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悲剧气氛,有统摄全篇的作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汉代乐府诗常以飞鸟徘徊起兴,以写夫妇离别。比兴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作用以飞鸟失伴,比夫妻离别;以孔雀飞离时徘徊眷恋的情景,引出故事;孔雀徘徊反顾,为全诗定下了悲剧的基调和缠绵凄楚的氛围。二、文化常识积累知识补充关于“留空房”汉代官员实行“五日一休沐”的休假制度,由于当时官吏大都在衙署住宿,平时不回家,因而每隔五天会有一天归家休息,会亲洗沐。除了“五日一休沐”,汉代还有节气假,譬如冬至、夏至,这些是例假。也就是说,焦仲卿和刘兰芝五天就可以见一次面,还不算那些法定的节气假。知识补充关于“结发”结发: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等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举行一次“成人礼”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谓之成人。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笄礼,女孩成人礼,女子在十五为“及笄”。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结发夫妻:结发:束发。年轻时结成的夫妻。指原配夫妻。知识补充关于“黄泉”黄泉在中国文化中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打泉井至深时水呈黄色,又因人死后埋于地下,故古人以地极深处的黄泉地带为人死后居住的地方,也就是阴曹地府。黄泉又称九泉、九泉之下,九泉指九个泉井深,或谓天有九重天、地有九重地,表示极深,地下极深处即谓黄泉。文常积累朔日望日既望晦日初阳

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十六末尾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知识补充偏义复词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这种用法一直沿用到今天。例如,口语中的“有个好歹”(偏指“歹”)、“吉凶未卜”(偏指“凶”)等。偏义复词主要分为两种:(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例如,“昼夜勤作息”“勤心养公姥”,“作息”“公姥”两个语素意义相对。(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例如,《墨子·非攻》中的“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园圃”两个语素意义相近,“园”表示意义,“圃”只作陪衬。关于坐具诗中“床”“榻”都是坐具。先秦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跪坐形,很早就有用席子来铺垫的习惯,就是所谓的席地而坐,即以席为坐具。秦汉时,床榻开始成为坐具。汉时的床榻比较低。床一般较笨重,多是室内固定家具;榻一般较轻便,多是待客的临时用具,过后收藏。古代纪时法:夜间时辰五更时间黄昏一更19-21时人定二更21-23时夜半三更23-1时鸡鸣四更1-3时平旦五更3-5时1、元日:正月初一日。2、灯节(元宵节、上元):正月十五日。3、社日:春分前后,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4、寒食:清明前二日,冬至后一百五日。5、端午: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日。6、七夕(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日。

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用针作各种游戏。7、中秋:八月十五日。8、重阳节:九月九日。9、除夕:一年最后一天晚上。中国古代传统节日知识补充关于“六合”阴阳家以月建与日辰的地支相合为吉日,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总称“六合”。“六冲”即子与午冲,丑与未冲,寅与申冲,卯与酉冲,辰与戌冲,巳与亥冲。古今年龄对照:成年:男20岁,弱冠;女15岁,及笄。而立:30岁不惑:40岁知命:50岁花甲(耆):60岁古稀:70岁耄耋(màodié):80—90岁期颐:100岁第三章探究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受迫害者迫害者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人物形象】1.找出诗中描写刘兰芝的段落,分析概括刘兰芝的形象特点。①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②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铺陈手法强调兰芝多才多艺,有教养勤劳能干③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外柔内刚、自尊、不屈④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直接描写,铺陈,美丽、从容、镇定和坚强⑤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缕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铺陈,侧面体现兰芝形貌美,人品好;不贪慕虚荣,对爱情专一⑥黄泉下相见/举身赴清池忠于爱情,富有反抗精神【兰芝人物形象】1.找出诗中描写刘兰芝的段落,分析概括刘兰芝的形象特点。①美丽、聪明、勤劳、知书达礼。“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表现了她出众的美丽,县令、太守纷纷派人到她家求亲,也从侧面表现了她的美貌远近皆知。“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等,表现了她的勤劳、能干。她向焦母辞行时,虽然对焦母不无怨言,可最后还是说“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与小姑子告别时,则说“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温柔的话语里,显出她的善良、懂礼。②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她自比“纫如丝”的“蒲苇”,表白她忠于爱情的心意,并以死捍卫自己与焦仲卿的爱情。③不卑不亢,头脑清醒,行动坚决。她不堪忍受焦母的无理指责而主动要求回娘家的口吻,是长期忍让、顺从后的爆发,她的话里有委屈,有不满,又坚决有力,毫无伪饰。后来面对兄长的逼嫁,刘兰芝更进一步地表现出清醒、坚决而不露声色的性格特征。【焦仲卿人物形象】2.试分析焦仲卿的形象特点。对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忠于爱情对母亲:开始——既孝又怨,不敢违抗后来——作了最强有力的反抗他的行为举止,完全符合礼教规定。《礼记·内则》中说:“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所以,他在母亲的威势之下俯首帖耳,不敢反抗。他听说兰芝再嫁的消息后,请假暂归,以贺语反讽,以黄泉为誓,饱含无限悲酸;他听到兰芝的死讯,不忍独生,“自挂东南枝”。总而言之,他有善良软弱的顺从,也有苦苦抗争的坚韧,更有为爱而死的忠贞不渝,表现出性格的多面性。刘、焦两人的性格差异

刘兰芝焦仲卿对未来的预想对命运、前途有清醒认识,有准确的预见力。等待、幻想别后重逢时讥讽、责难、且无所作为通情达理殉情场面义无反顾、干净果决迟疑徘徊、拖泥带水总特点始终清醒、坚强期待、幻想且没做意见可以改变事件发展的事【次要人物形象】3.诗中的次要人物,作者同样注意性格描写,因而也写出了同类人物的不同特点。请分析焦母和刘兄的形象特点。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典型;极端蛮横无理,一味独断专行,势利。刘兄: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帮凶。此人性情暴戾,趋炎附势,尖酸刻薄,冷酷无情。

在现代社会,焦仲卿能做什么?当时他为什么不这样做?封建礼教的“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工。《礼记·本命》“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