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三年级三单元备课资料_第1页
教学设计 三年级三单元备课资料_第2页
教学设计 三年级三单元备课资料_第3页
教学设计 三年级三单元备课资料_第4页
教学设计 三年级三单元备课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S版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电脑棋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能对电脑产生兴趣,体会使用电脑的乐趣。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电脑棋手是怎样下棋的。3、掌握默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效率。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并正确书写。2、积累词语。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文题目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儿电脑吧,那你们和电脑下过棋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怎样和电脑下棋,同学们一定会感兴趣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2、学习会写的字。(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理解字义。(2)小组内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3)出示生字卡片,集体认读。(4)理解词语的意思。望尘莫及、规则、风度等词。(5)扩展词语。(6)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技”、“矛”、“规”、“虚”。学生练习书写。3、学习会认的字4、认读多音字。应、着、重5、积累词语。从课文中找出你喜欢的词语,抄在本子上。三、默读课文,了解内容1、默读课文。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四、作业抄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理解内容。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与电脑棋手下棋的过程。3、能够结合课内外知识,把自己用电脑的乐趣跟同学进行交流。教学过程: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段的主要内容。2、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和电脑下棋的过程。二、细读课文,理解句子1、自读课文。(1)读课文,画出喜欢的语句,并在旁边进行批注。(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2、小组交流。(1)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2)不理解的语句在小组进行讨论。3、全班交流,师指导。三、朗读全文,交流体会1、朗读全文。2、组织讨论。(1)“我”与电脑下棋为什么能反败为胜?(2)从“我”反败为胜中,你体会出了什么?四、课外廷伸1、交流用电脑的乐趣。2、提出在使用电脑中的疑问,师生共同讨论。五、板书设计9电脑棋手进行对话按下键钮照棋谱走——>败下阵来走出“怪棋”——>反败为胜《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茅以升小时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秘、悬,蜡,的字形掌握。2.品味,研读描写茅以生善于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词语。教学准备:课件,字词卡片,有关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熟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步骤:一、谈话引入:在我国有一位著名桥梁专家。他主持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近代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参加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并任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后又主持修撰了《中国古桥技术史》。主要著述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等。他的名字就是茅以升。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茅以升的故事。二、学习生字:1.打开书,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合作认字:2.检查认字情况:抽读卡片,提示易错字。秘:左边禾木旁,不是木字旁。蜡:左边虫子旁,不是火字旁。转:多音字,表示方向变化读三声;表示环绕读四声。悬:上边是县,不要写成三横。奥:上边不封口。3.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5.指导书写:悬引导观察结构:上长下断;上窄下宽,横间距离要均匀。撇折在中线上。6.练习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并修改。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齐读课题,质疑(什么是走马灯?奥秘什么意思?走马灯有什么奥秘?)2.默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感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和词。2.结合同学提出的问题收集有关资料。(走马灯的图片;茅以升像;茅以升介绍等。)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语句,感受茅以升善于观察和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步骤:一、资料交流:1.上节课请大家收集了有关的资料。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2.小组交流资料(图片、文字、影象等。)3.结合学生资料出示走马灯图片课件或实物,略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看图了解走马灯的样子。4.导入:就是这样一个别人看起来很平常的走马灯对茅以升却产生了不平常的影响。通过他的表现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茅以升呢?二、读课文,再次整体感受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人?1.指名课文,思考。2.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3.导读: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默读,分别用不同标记画出相关语句。三、研读课文。品味语言,感情朗读:1.你感受最深的是茅以升是怎样的孩子?2.根据你最想交流的内容自愿组合小组进行讨论.(老师安排不同地点.)[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3.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全班学生共同讨论、朗读.(1)感悟描写茅以升善于观察的语句:A随学生汇报出示文字课件:走马灯像磁石一样,把茅以升吸引住了.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B引导学生品味带点词语,体会其善于观察.“像磁石”什么感觉?想象此时茅以升心里、眼里只有什么?“仰”“目不转睛”“盯”什么样?表演体会。C朗读感悟、评议。D他看到了什么?指名读,思考:他看得如此细致,说明他观察得怎样?(2)感悟感悟描写茅以升勤于动脑的语句:随学生汇报出示文字课件:茅以升提出了哪些问题?◎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那么怎样才能让小纸人、小纸马跑得快一些呢?学生交流看法后引导朗读。(3)感悟描写茅以升勇于探索的语句:随学生汇报让学生板书茅以升勇于提问、勇于实践的词语:问、取、吹、又提问、又拿、点燃。小结:茅以升不仅观察,还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能实践验证。所以我们才感受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人?(指板书)四、总结:正因为如此,他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著名的桥梁专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收集科学家的故事。板书设计走马灯的奥秘善于观察仰、目不转睛、盯勤于思考问、又提问、播进科学的种子勇于探索。取、吹、又拿、点燃《孩子考科学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段落,了解孩子想考科学家原因。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达乐文的有关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1、教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孩子考科学家。(2)板书课题,齐读,认识生字2、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看了这个韪,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1)学生自由质疑(2)教师梳理问题,加以板书。3、教师小结导入读文:我们班的孩子真会动脑筋提问题,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来解决这些问题。二、初读识字,读通课文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2、引导感受知故事中的人物。3、学生自由读文。4、分段指名读课文。5、评议,纠错正音。6、结合评议,认识各自然段中的生字词。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2、教师给提示,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3、学生独立给课文分段4、分明名反馈,评议。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1、质疑:孩子为什么要考科学家呢?2、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3、指名反馈,交流、评议,认识兄弟俩与达乐文(1)小兄弟俩很喜欢捉虫子玩(2)爸爸讲著名科学家达乐文的故事(3)兄弟俩对达乐文很感兴趣,想见达乐文,于是想考考达乐文工团是否真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五、总结课堂,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1、教师总结:酷爱虫子的兄弟俩得知达乐文是个著名的科学家,懂得许多有关虫子的知识,于是,他们就盼望着见见达尔文,并且想考考达尔文。2、学生齐读课文第1~4自然段。3、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兄弟俩接下来是怎么考达尔文的,结果呢?达尔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呢?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去读课文,查资料。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1、书写本课生字2、查找资料,了解达尔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2、说说上节课学了文中哪些内容,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3、学生自由发言,回忆兄弟俩到底是怎么考达尔文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兄弟俩考前的准备工作1、学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2、教师导言:听说达尔文要来,兄弟俩的心情如何,他们有什么想法?3、指名反馈4、学生装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读出文中感叹号表示的兴奋、高兴的语气5、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弟弟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他会说些什么?6、质疑:兄弟俩是怎样制作这个怪虫标本的呢?7、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了解兄弟俩考的过程与结果1、教师导言?过了几天达尔文爷爷缍来了,兄弟是怎么考达尔文工团的?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7自然段。3、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兄弟俩表情的语名,引导体会4、教师质疑:达尔文真的被考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5、学生装再次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第8~17自然段6、议一议?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1、教师总结:这对调皮而聪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个拼凑而来的“怪虫“来考倒达尔文爷爷,然而就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爷爷一眼识破,在这之后,他们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2、结束课堂,布置作业。(1)把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收集一些昆虫的知识与同学们互相交流《空气在哪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2.分角色朗读课文。3.会认五个生字。教学重点:自主学习、探究,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了解空气在我们身边的各个地方,植物、动物的离不开空气。教学准备:课件或录象(出现空气在水中、在空中、在物体中、在身体中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前几课我们学习的都是关于科学的课文,了解了电脑棋手、认识了茅以生,知道了达尔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板书课题:空气在哪里二、读课题,质疑:齐读课题:注意“哪”字的读音:板书:那、哪,进行区分。再读课题:注意语气,质疑:什么句?为什么没有标点?使学生了解文章题目不加标题的常识。三、自由读课文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2.同桌互相检查。3.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题目中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4.熟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课件出示:小猴在哪里找空气?找到了吗?它知道了什么?5.自学感悟。四、交流汇报:1.小组交流。2.合作填写表格:空气所在肺里作用供氧气3.总结:空气究竟在哪里?五、分角色朗读课文。1.自愿结合,人数、形式自选。2.练习朗读。3.汇报、评议。六、布置作业:从下列作业中任选一项。1.调查、了解空气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2.续写课文。3.设计关于空气的手抄报。《语文百花园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运用中区别同音字。2.积累ABB式的重叠词。3.学会进行句型转换,即“把字句”与“被字句”的相互转换。4.丰富语言积累:有关学习方面的名人名言。5.通过学习阅读材料是学生受到启发:要从小养成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6.学会向老师请假或请别人帮助请假,并会写请假条。教学重难点:

阅读有关请假条的内容,分析向老师请假的方法,习作时,将分析探究到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运用中区别同音字。2.积累ABB式的重叠词。3.学会进行句型转换,即“把字句”与“被字句”的相互转换。4.丰富语言积累:有关学习方面的名人名言。

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同学们,第三单元的学习接近尾声了,在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从中认识到要想有新的发现,就要像科学家那样,细观察,勤思考。多动手,与此同时,我们还收获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这节课我们来整理近一段时间的语文知识,运用我们的语文能力去大显身手一番!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百花园三”(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用简洁的语言回顾单元重点,导引出本节课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语文学习的目的,就是实际运用。)二、

语海畅游你认为汉字有趣吗?举例说说。(捕捉信息,进入同音字区别的学习)1.打开书看看“汉字真有趣”,先读一读,然后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2.你认为怎样才能将同音字用准确。(先组词,再造句,在具体的语境中区别字义,达到准确运用。)3.用“须”和“需”扩词、造句,再次说说这两个字的字义区别。4.举例说说,还有那些像这样有趣的汉字,并进行区别。(如:静和净,领和岭等等)(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自主探究出同音字的区别方法,再运用方法去拓展练习,学生不仅获得了“鱼”,也会去运用“渔”去捕获更多的“鱼”。)三、照样子写词语1.自由读例子,说说自己发现了词语的什么特点。(都是ABB式的表示颜色的词语)2.结合语言习惯,照样子完成练习:3.红(

黄(

黑(

白(

)4.交流,评改。5.引导质疑:现在问题出现了,描述颜色时,“红”“黄”“黑”“白”就能说清楚,为什么要写成“ABB”式呢?(使色彩更浓了,使表达更生动,更形象。)6.小组合作:看来,“ABB”式的词语真的好神奇呢。那我们多多积累些吧。比一比,那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想出来的词语数量多,正确率高。7.汇报展示。小结:这么多的叠词陪伴我们,我们今后在说或者写的过程中多该自信呀!(设计意图:此环节,不仅让学生练习了叠词的正确组成,同时又润物细无声地插入了“ABB”式形容词的修辞特征及功能,激发了学生积累和积极运用的兴趣。)四、句型转换词语没有难倒我们,加大难度,来检验你们的能量!1.指名读例,再齐读,感悟“把字句”的结构特点。2.读读学习伙伴的话。3.动手完成练习。4.交流答案,说说做题的过程或做后的感想。5.课堂练习:(1)我读懂了这篇课文。(2)大家一起努力,终于找到了失踪好几天的小狗贝贝。(3)指名出题,同桌答。(设计意图:“把字句”由“把”字短语接动词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式,小学生不必说这些术语,但结合生活经验在潜意识里其实就是这么个意思。让学生说说做题的过程或做后的感想正是做题方法的总结。)五、积少成多出题的同学自信满满,答题的同学胸有成竹,可见知识与本领的积累是我们制胜的法宝!下面我们就再来积累一些名人名言吧。1.自由多读几遍。找出名言的共同点。2.指名读,纠正不恰当的读法。3.齐读。4.小组讨论句子的意思,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5.交流。6.读读背背。7.背出自己已经积累过的读书方面的名言,也可自己写一句。(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状态,主动地进行探索与发现,多角度和多样化地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六、总结:一节课中,同学们充分调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完成了四项练习,轻松自如,还收获了一些方法,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一天比一天有进步!板书设计:

形近字

●读书的名言:需

红彤彤

其义自见(xiàn)须

黑洞洞

懊悔(huǐ)

●走马灯吸引住了茅以升。

走马灯把茅以升吸引住了。课后作业:一、填同音字:gōng

()厂

()作

()共

用()shí

1、一天有24个小(

)。2、妈妈说她不认(

)这个人。3、哥哥今年(

)岁了。4、我在河边找到了许多好看的(

)头。二、照例写词:例:静悄悄沉(

白(

绿(

黑(

慢(

)三、学有所用:小明一遇到作文题就头痛,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妈妈劝他说,多读书是能够提高写作能力的,大诗人杜甫不是说过:(

)。你还积累了什么有关读书的名言呢,写下来:(

)。四、句型转换:1、清洁工人清理掉了一堆堆的垃圾。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阅读材料是学生受到启发:要从小养成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2、学会向老师请假或请别人帮助请假时,要把请假的原因说清楚,说话要有礼貌。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有关读书的名言。2.过渡:的确,“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同样,读一篇好文章,也会有收获。一起走进“阅读平台”。二、阅读平台1.自由读故事。2.指名读,思考:一次偶然的发现后,科普希是怎样做的?他这样做取得了什么成就?画出相关的句子。3.讨论交流。4.拓展:说说自己平时观察事物有哪些独特的发现。5.小结:看来,养成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的确是受益终身,让我们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去发现奥秘,享受其中的乐趣。(设计意图:加强自主练习,凸显阅读训练重点,注意读与说的结合,着眼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三、谈话导入:同学们,如果你生病了,或有什么重要的事,不能去上学,你准备怎样向老师请假?是打电话请假,还是请爸爸、妈妈或者邻居小伙伴帮你请假?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如何请假。1.明确要求:(1)自由读要求,归纳要点。(2)交流要点:(学生在向老师请假或请别人帮助请假时,要把原因说清楚,说话要有礼貌。2.向老师请假(1)想一想,如果是打电话向老师请假,应该怎么把原因说清楚,要用到那些礼貌用语?(2)假如老师同意或不同意,又该怎么说?(谢谢老师

再次讲清楚请假的必要性,有礼貌)(3)两人小组合作练习。(4)指名表演,集体评议。

3.委托他人向老师请假(1)如果请爸爸、妈妈或邻居小伙伴向老师请假,你认为该怎么说?(向对方说明意图

说清请假的原因

有礼貌)(2)强调:相比较,有什么不同?(要说明自己想要干什么,礼貌用语有所不同。)(3)练习后指名向全班表演,集体评议。4.总结:看来无论自己请,还是请他人代请,都得注意:一是把请假的原因说清楚,二是说话要有礼貌。我们评价的时候也是针对这两点去评,估计同学们今后有事,一定会把请假这件事完成得很出色!(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感受到语文学习是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同时着重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板书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