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各章试题_第1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各章试题_第2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各章试题_第3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各章试题_第4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各章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证一一教育心理学各章试题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

不得分)

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2.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

理实验室为标志的。

A.1879

B.1897

C.1789

D.1798

3.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4.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

的专著。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华生

D.桑代克

5.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的科学。

A.心理活动的规律

B.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C.生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

D.行为活动的规律

6.中学心理学的性质是()。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以社会科学为主

D.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以自然科学为主

7.20世纪6。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

8.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A.学生B.教师C.教学手段D.教学环境

9.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教学媒体B.教师C.学生D.教学环境

1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教学方法

B.教师

C.学生

D.学习过程

11.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12.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为智力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提供

更为充实、更有利于其潜能充分发展的环境和教学内容说明教育心理学具有()作用。

A.准确了解问题

B.提供理论指导

C.预测并干预学生

D.结合教学进行研究

13.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

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评价/反思过程

14.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

A.学生

B.教学目标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15.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

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

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反思过程

D.互动过程

E.管理过程

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涉及()。

A.敬业精神

B.职业素养

C.专业知识

D.专业技能

E.教学风格

3.以下属于学生繁体差异的是()

A.年龄差异B.学习方式差异C.兴趣差异D.性别差异E.社会文化差异

4.教学环境影第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下列属于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的是()

A.温度和照明B.座位的拉列C.师生关系D.校风E.社会文化背景

5.以下关于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描述正硼的是()

A.它包括五种因素三种过程B.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

C.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D.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

E.评价/反思过程会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

6.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

A.描述

B.解释

C.验证

D.预测

E.控制

7.教学媒体包括()。

A.投影

B.录像

C.计算机

D.黑板

E.图片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2.学生可以从群体差异和_____差异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3.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和。

4.教育心理学是的一种,是介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5.教学环境包括环境和环境两个方面,其中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

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

6.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以

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

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8.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是2c世纪年代到7彝代末.

9.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____.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10.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包括总说、、三个方面.

11.2破2许代理5许代末,教育心理学处于____时期,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

的学乱

12.教育心理学那既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____或.

13.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从西方引进的,自年代后朝起,教育心理学经过十年动乱重新复苏醯荣,自己

编写的和蹈介绍的教育心理沙科书越来退多.

14.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完善时期等四个时期。

15.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美国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书籍版本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

门,但只有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

四、名词解释

I.教育心理学

2.教学内容

3.教学媒体

4.学习过程

五、简答题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简述教师在学与教过程中的地位。

3.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4.请阐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六、论述题

I.论述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2.论述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擞育心理学初创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至IJ50

年代末,成熟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

2.A[解析]1879年W.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一事件

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3.C[解析]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

教材和课程。

4.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

的专著。

5.B[解析K?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6.C[解析]略。

7.D[解析]见大纲第10页。

8.A[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9.B[解析]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的组织教学,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

10.D解析胖习过翳教育心爵阪的核心梅,如学耶实质、条件、动机、迁图版桐种符习的特点

11.D解析]192再我国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2.C[解析现大纲第8页.

13.q解析]妗^蚁系旬牲情感和社的的发展,湃4咽镖有积极作用,EUt它是谡器理阪的重要

14.B[解析序校教育需要教帅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

15.8(解析]186许,俄国教育家乌申斯黜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

二、多项选择题

1.ABC[解析]见大纲第4页。

2.ACDE[解析]教师这•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学风格。

3.ADE[解析]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二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其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

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等。

4.CDE[解析]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

设施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校风社会文化背景等等。

5.ABCDE[解析]见大纲第6页。

6.ABDE[解析]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这些作用往往

相互交织在一起。

7.ABCDE[解析]教学媒体正不断更新,从简单的实物、书本、录音、录像到多媒体计算机

网络,都是教学媒体。

三、填空题

1.学与教2.个体3.教材、课程4.应用心理学、心理学5.物质、社会6.预测和评判、

监视和分析7.教学情境、教学活动8.609.结合教育实际10.学生与学习心理、教学与

教师心理11.发展12.原则、技术13.7014.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15.学习

四、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

教材和课程。

3.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4.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

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五'简答题

1.型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

交叉学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段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相反,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谡题,

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

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救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拄、师生互动

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败学生的学习.

2.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

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裳师在其中起着关德的作用.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敞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

学贝格等方近殴阚心理飒的主颤题.

3.(1注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2)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3)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

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4)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

(5)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

4.可结合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学与教过程的基本因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2)学生。这•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3)教师。主要通过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影响学

与教的过程;

(4)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

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5)教学媒体。它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

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都产生影响;

(6)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

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

2.[答案要点]:

教育心理学既然有它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同时也有适合于它自己的研究方法,因而,

它构成了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独立的分支。但是,正如我们在分析对象任务时已提到,它与教

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中其他的一些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时甚至有交叉,重叠。

(1)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2)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关系

儿童心理学为教育心理学提供基础,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各年级阶段发

展的规律。

(3)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关系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综合地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以及理工科的知识研

究实现教育目标的最优手段,方法的一门学科。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

根据;而反过来,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采用,又为学习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4)教育心理学与学习心理学的关系

广义而言,教育心理学包括学习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狭

义而言,教育心理学要以学习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

不得分)

1.()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

B.初高中

C.大学

D.成年

2.智商的计算公式是()。

A智商IQ二心理年龄,MA?+JooB智商IQ=心理生龄x100

A转冏IQ实际年龄(CA)曾向2实际年龄(CA)

C智曲,IQ=心理更SLA2xloo%D智育IQ=心建1E龄

L.置冏实际年龄(CA)D.甘尚IQ实际年龄(CA)

3.青年初期是世界观()。

A.形成时期

B.初步形成时期

C.初步成熟时期

D.成熟时期

4.狼孩现象主要是由()因素造成的。

A.先天

B.后天

C.遗传

D.狼奶

5.青少年期一般指()岁。

A.6-12

B.11~18

C.6〜18

D.10-20

6.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斯基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7.个体假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

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型D.沉思型

8.()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A.自我意识B.自我认识C.自我体验D.自我监控

9.()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A.认知过程

B.问题解决

C.自我意识

D.行动过程

10.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

A.S—B量表

B.斯坦福量表

C.韦克斯勒量表

D.比纳量表。

11.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

A.场依存性

B.发散型

C.冲动性

D.沉思型

12.()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专制型

B.放纵型

C.民主型

D.集体型

13.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是人格的()。

A.复杂性

B.独特性

C.功能性

D.统合性

14.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

或多答均不得分)

1.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

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

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

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

E.同•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2.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

A.性别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智商分数差异

E.同龄团体差异

3.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监控

D.自我感觉

E.自我调节

4.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

A,场独立与场依存B.自我型与开放型C.沉思型与冲动型

D.安静型与兴奋型E.猫合型与发散型

5.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

A.专制理B.开放型C.说服型D.放纵型E.民主型

6.对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A.性格的社会特征

B.性格的理智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意志特征

E.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7.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

A.独立

B.外倾型

C.内倾型

D.顺从型

E.发散型

8.具有高创造性个体的人格特征有()。

A.独立性

B.自信

C.对复杂问题感兴趣

D.冒险精神

E.易怒

9.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

10.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是()。

A.遗传

B.人际关系

C.社会环境

D.学校教育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2.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

3.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因而从逻辑学中引进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阶段的依

据。

4.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

象。

5.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方式)叫。

6.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和_____三个阶段。

7.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8.美国等人提倡程序教学,依靠教学机器或程序化教科书呈现学习程序,使学生循

序个别学习。

9.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1。.少年用是指11、12岁日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明向青锚过渡的时朝,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一

、的特点.

11.____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旗暂的时期,在此用间,个体对某种剌激特别殷恩,过了这一时期,同样

的剌激对位很小或没有轴.

12.自我脸属于整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追求等.

四、名词解催

1.心理册2.自我意识3.人格4.学习准备

五、简答题

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3.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4.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意义?

5.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六、论述题

1.论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2.试述青年期的心理特点。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解析]埃里克森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初中和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发展

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2.B[解析]智商简称IQ

3.B[解析]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所以青年初期

是世界观初步形成时期。

4.B[解析]狼孩现象主要是因为后天错过了学习的关键期引起的。

5.B[解析]青少年期包括少年期(11、12岁―14、15岁)和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

6.A[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

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7.B[解析]见大纲25页。

8.B[解析]见大纲23页。

9.A[解析]见大纲24页。

10.A[解析]世界上最著名的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11.D[解析]见大纲25页。

12.q解析港姆宁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专密性、放纵型、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其中民主型下的儿童最成熟.

13.Q解析牌.

14.D[解析攫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二、多颂择题.

1.ABCE懈析心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见大纲中心理发展特征的论述.

2.ABQ解析]群体差异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性别、年龄、种族等的差异.智商分数与同龄团体的差异

星个体差异.

3.ABC[解析]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监控。

4.ACE[解析]见大纲25页。

5.ADE[解析]鲍姆宁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J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

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

6.BCDE[解析]对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现实态度

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意志特征。

7.BC[解析]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依据一个

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8.ABCD[解析]独立性、自信、对复杂问题感兴趣和冒险精神是高创造性个体的人格特征。

9.ABCDE[解析]略。

10.ACD[解析]略。

三、填空题

1.青春期2.类型差异3.逻辑思维、运算4.自我同一性5.场依存6.社会自我、心理

自我7.性格8.斯金纳9.情感体验10.半成熟、半幼稚11.关键期12.自我调节

四、名词解释

1.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2.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3.人格: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

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4.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

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五、简答题

I.(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2.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

(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

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3.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

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教学条件下,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

个可靠的预测指标。然而,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

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所有这些认知差异表明,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

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

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

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4.(1)概念;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

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

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

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

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2)意义: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

个发展区的发展。

5.场独立性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

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

判断。场依存性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

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

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以下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三个方面:

(1)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影

响。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

(3升司辈群体,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交流的探索,并发展人际敏感

性,奠定儿童今后社会交往的基础,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发展。

2.[答案要点]:

青年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精神生活空间扩大。青年期突破了少年期局限于学校和家庭的活动范围,扩大到社会

的各个方面。青年人开始独立与社会交往,在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中,社交结构也由简单向复

杂化发展,跨越了一个较大的心理跨度。青年离开家庭、跨入社会,同时,开始了以智力生

活为重要特征的精神生活、他们在学习和社会实践中了解过去,观察现在,预测未来,无限

地扩展视野。

其二,心理发展显著,认识能力明显提高。随着实践活动的明显增加,青年的思维活动有了

长足的进步,并从逻辑思维向辩证思维过渡,出现了特有的独立批判性和创造性。开始用批

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理想、信念,人生观初步形成。由于自我意识基本成熟,青年的自

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以及对别人与社会的评价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当然还不成熟和

全面,所以还会产生种种复杂的矛盾。

其三,性机能的成熟。性的问题,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问题。由于性机能成熟的前倾,

出现了很多与此相联系的一系列内心情感体验。但因缺乏必要的性科学知识,对性冲动又缺

乏心理上的准备,从而产生神秘感和好奇心、羞耻心及不安感等心理矛盾,随之又会产生对

异性的向往和爱慕。这是青年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其四,情感日益丰富。青年的情感发展日益丰富。他们的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

义务感、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都有很大发展,爱情的体验也已出现。但遇事仍易激动,不

善于用理智控制感情,表现出情感动荡不定。若受不良思想支配,易导致不轨行为。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

不得分)

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2.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3.加涅提出了()模式。

A.积累学习

B.发现学习

C.观察学习

D.接受学习

4.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5.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构造一种完形

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6.()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

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

7.学生学习”功一力x距离”,这种学习尽于().

A.辨别学习B.符号学习C慑念学习D.规则嫄理学习

8.(脂兹材被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反应,并给予及时强化和反愦

使隹误率最低.

A.程序教学B.组织鳄C个别化烂0.指导教学

9.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表象形式呈现,以下不属于他提出的呈现方式的一项是()

A.动作表象B.图像表象C符号表象D.情感表象

10.下列不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一项是()

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

两者相互作用

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11.()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A.建构主义

B.认知一结构

C.信息加工

D.尝试一错误

1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A.消退

B.刺激比较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13.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14.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5.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

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习的定义说明()。

A.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B.学习引起的变化是持久的

C.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短暂的

D.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E.学习是生理心理成熟的结果

2.学生的学习内容有()。

A.知识、技能的掌握

B.学习策略的掌握

C.潜意识的挖掘

D.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E.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3.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

A.主观主义

B.客观主义

C.环境主义

D.强化

E.发现学习

4.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

A.动作学习B.知识学习C.技能学习

D.经验学习E.行为规范学习

5.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

A.强化B.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C.消退

D.惩罚E.分化与泛化

6.结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A.鼓励原则

B.动机原则

C.结构原则

D.程序原则

E.强化原则

7.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

A.探索内驱力

B.好奇内驱力

C.胜任内驱力

D.互惠内驱力

E.尊重内驱力

8.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尝试律

9.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与桑代克的试误说的区别是()。

A.试误是顿误的前奏

B.顿悟是试悟的结果

C.试误发生在学习过程的早期

D.顿悟发生在学习过程的中、晚期

10.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

A.获得

B.转化

C.猎取

D.评价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是奥苏贝尔的和布鲁纳的。这二者都重

视所学内容的结构的重要性。

2.在西方心理学中,加涅在_____先后提出的学习层次和学习结果分类影响较大。

3.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

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

4.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

5.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行为。

6.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

知经验。

7.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联结的形成是尝试一错

误的过程。

8.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的条件作用类型。

9.负强化与惩罚的含义("相同’或‘不同")。

10.接受学习也是_____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11.______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12.完形确学说认为,学习是通过_____过程实现肛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

13.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嬲能够_____发生的戟率.

14.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讹的直挎要塌下,风靡全球,成为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

15.斯伯尔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一个辘是学习进行的放,学习醐:可分为_

_和;另一个辘是学习材料与学习馥有知识的关系,学习醐:可分为_______ft.

四、名词解释

1.学习

2.意义学习

3.学生的学习

4.先行组织者

五、简答题

I.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有哪些?

2.简述你对技能的理解。

3.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4.请简述桑代克主张的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学习原则。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六、论述题

1.请阐述加涅对学习的分类。

2.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

变化。

2.A[解析]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在1913—1917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

实验研究,并提出了“顿悟”说。

3.A[解析]略。

4.A[解析]见大纲38页。

5.B[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6.B[解析]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强调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7.D[解析]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8.A[解析]见大纲40页。

9.D[解析]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象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10.D[解析]A属于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B、C属于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

11.以解析现大纲52页.

12.q解析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黜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剌激也能诱发其

条件反应,这被称为闻濠泛化.

13.q解析现大纲36页.

14.Q解析曲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剌激出现后,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因废了厌恶剌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

以情境中发生的软率增加.

15.C[解析]见大纲50页。

二、多项选择题

1.ABD[解析]见大纲关于学习的心理实质的论述。

2.ABDE[解析]学生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

品质和促进人格的发展。

3.BCD[解析]建构主义是在行为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行为主义基本主张有客观主义、

环境主义和强化。

4.BCE[解析]见大纲33页。

5.ABCD[解析]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

惩罚等四个。

6.BCDE[解析]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7.BCD[解析]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

8.ABC[解析]见大纲。

9.ABCD[解析](1)试误是顿悟的前奏,顿悟是试误的结果。(2)试误发生在学习过程的早期,

顿悟发生在学习过程的中、晚期。(3)试误取决于学习情境或学习内容的复杂性,对于简单

的学习内容,试误时间短,顿悟一•下子产生;对于复杂的学习内容,试误时间长,顿悟可能

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产生。

10.ABD[解析]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

三、填空题

1.有意接受学习论、发现学习论2.《学习的条件》3.行为规范4.惩罚5.操作性6.知

识7.桑代克8.负强化9.不同10.概念同化11.巴甫洛夫12.顿悟、完形13.增加反

应14.“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15.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机械学习、意义学习

四、名词解释

1.学习: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

变化。

2.意义学习: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

和实质性的联系。

3.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

自己的过程。

4.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

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五、简答题

1.(1)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

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2)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

而进行的。

(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2.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

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这种经验既包括在人脑内部,借助于内部言语,以简缩的方式,对事

物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的心智技能;也包括借助于人的肢体或一定的器械,以展开的方

式作用于客观对象的动作技能。学生有了这种动作经验,就可以解决会不会做和做得熟练不

熟练的问题,从而可以在实际的生活中更好地控制个体活动的执行。

3.(1)获得与消退。在条件作用的获得过程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应具

备两个条件

①两种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②条件刺激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如果条件刺

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2)刺激泛化与分化。刺激泛化指人和动物•旦学会对其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

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

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这两个过程是互补

的过程。

4.(1)效果律:桑代克的效果律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

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

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可见一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在

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可改变的联结,给以满意的后果联结就增强,给以不满意的后果,联结

就减弱。”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奖励就是感到愉快的或可能进行强化的物品,刺激

或后果,在桑代克后来的著作中,他取消了效果律中消极的或令人烦恼的部分。因为他发现

惩罚并不一定削弱联结,其效果并非与奖励相对。

(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也就是S—R联结

受到练习和使用的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在他后来的著作中,他修改了

这一规律,因为,他发现没有奖励的练习是无效的,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

(3)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

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给以活动也感到烦恼。

5.(1)知识观。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

的一种解释、-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

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的。(2)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转移或传递,而是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

建构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3)学生观。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

输入、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积累,而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的

基础上去形成知识的意义,实现新旧知识的综合和概括。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先后提出学习的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

首先,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为八类,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依次是①信号学习,指学习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

弥散性的反应。②刺激——反应学习,指学习使一定的情境或刺激与一定的反应相联结,并

得到强化,学会以某种反应去获得某种结果。③连锁学习,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

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联结。④言语联结学习,指形成一系列的言语单位

的联结,即言语连锁化。⑤辨别学习,指学习•系列类似的刺激,并对每种刺激做出适当的

反应。⑥概念学习,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

⑦规划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⑧解决问题学习,指学会在不

同条件下,运用规划或原理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的目的。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

习分为五种类型:

①智慧技能,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它指向学习者的环境,使学习者能处

理外部的信息。

②认知策略,表现为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

起来的能力。它是在学习者应对环境事件过程中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监控。

③言语信息,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

④动作技能,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

⑤态度,表现为影响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

加涅认为,上述五类学习不存在等级关系,它们是范畴各不相同的学习,这种分类是对学习

层次分类的一种简缩,它集中于学习的更高水平,充分体现了人类学习的特点,尤其符合学

校学习的性质。

2.[答案要点]:

(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括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

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看法。

(2)这种在没有现成知识经验前提下的解释,并不是都是胡猜乱想,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

出发而推出合乎逻辑的假设。

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真正地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学生

现有的知识作为学习新的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3)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的这些想法的由来,

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需要与学生共同就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

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作出某些调整。

(4)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

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们看到那些与他们

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第四章:学习动机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

不得分)

I.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2.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臼我效能感

3.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4.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利用()主要应考虑的就

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A.直接发生途径

B.直接转化途径

C.间接发生途径

D.间接转化途径

5.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避免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6.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7.马斯洛将认知、审美的需要列入下面哪一种需要之中?().

A.生理的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

8.()内驱力将学业成就看做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A.学习B.认知C.自我提高D.附属

9.()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A.学习需要B.学习准备C.学习目标D.学习期待

10.()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A.直接强化

B.外部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1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12.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13.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

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14.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A.25%

B.50%

C.75%

D.100%

15.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A.兴趣

B.认知内驱力

C.求知欲

D.成功感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

或多答均不得分)

1.正强化的方法包括()。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

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2.动机的功能有()。

A.激活功能

B.调整功能

C.持续功能

D.强化功能

E.指向功能

3.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

A.强化的内驱力

B.认知的内驱力

C.好奇的内驱力

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E.附属的内驱力

4.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

A.低级的学习动机B.高尚的学习动机C.外部学习动机

D.内部学习动机E.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5.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

A.效果强化B.直接强化C.间接强化D.替代性强化E.自我强化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7.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加涅

E.维纳

8.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可以将动机分为()。

A.内在动机

B.外在动机

C.生理性动机

D.社会性动机

E.主导动机

9.一般来讲,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以下特征()。

A.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B.具有坚定信念

C.能够正确归因

D.计较个人得失

E.不打无把握之仗

10.要想使学生学习上的恶性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关键在于()。

A.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

B.使他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

C.改善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D.弥补其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又称掣习

驱力。

2.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3.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和。

4.“身教重于言教”是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5.学生大多数成绩不良的实质问题是o

6.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

最佳效果。

7.是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8.作为学习动机的基本构成要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

条件或刺激物叫.

9.与学习动机中其他内驱力相比,附属内驱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

10.期待包括期待和_____用待,

11.所谓,是指激发个体防学习剧,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C、理过程

鄢幽力.

12.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的动机.

13.高面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

14.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15.蹦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同时,_______也蹦到自我效能县的形成.

四、名词解释

1.动机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3.问题情境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五、简答题

1.简述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

2.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3.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分的艺术。

4.如何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5.教师应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并培养新的学习需要?

六、论述题

1.论述应当怎样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简述成败归因理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欠缺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低级的动机。

2.D[解析]由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可知。

3.A[解析]B选项为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为稳定的外在原因:D为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4.A[解析]可利用直接发生和间接转化两条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其中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学

习需要得到满足是利用直接发生途径。

5.B[解析]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为追求成功的

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6.C[解析]见大纲56页。

7.B[解析]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8.C[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不直接指向知识和任务本身,而看重学业成就。

9.D【解析现大纲56页.

10.q解析现大纲63页.

11.C解析内蜩)机是由喇、胭素转化而成,近景、远景是由学习动机与学习渐的关系及其作用欠暂来划分

的.

12.q解析]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干学习泡果的提高.

13.D[解析隆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14.B[解析伏)求成功者选择的任务难度适中,避免失败者则便向于选择难度过稣过高的任务.

15.B[解析]见大纲65页。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解析]正强化指提奖赏,以增加活动出现的概率。

2.ADE[解析]动机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

3.BDE[解析]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组成。

4.ACE[解析]见大纲56—57页。

5.BDE[解析]见大纲62页。

6.ABCDE[解析]见大纲60页。

7.BCD[解析]应当详细了解这些科学家所代表的流派。

8.CD[解析]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9.ABC[解析]略。

10.ABCD[解析]由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可知以上选项均对。

三、填空题

1.学习需要2.成就动机3.学习需要、学习期待4.替代性强化5.在知识技能的掌握或

应用上存在障碍6.中等7.替代性强化8.胭9.降低10.结果,旗昌11.学习动机12.社

会意义13.利他主义14.阿特金森15.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归因方式

四、名词解释

1.动机: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

或内部动力。

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它是依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而划分的,近景的直接

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联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

3.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

的学习情境。

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动

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

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五、简答题

1.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动

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内部学

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外在学习动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学习的内部动

力,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内部学习动机,但也不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教师应一方面

逐渐使外部动机转化成为内部动机,另一方面又应利用外部动机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内部动机

处于持续的激起状态。

2.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

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

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而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

和巩固。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由于行为派的强化理论过分

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外部强化),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自我强化),因而这一学习动机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

3.教师应掌握评分的艺术,使学生保持学习上的成功感。为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1)

学生的成败感与他们的自我标准有关,教师应注意这种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2)课题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要可以完成,否则,总不能正确完成,就会丧失信心,产生

失败感。(3)课题应由易到难呈现,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4)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

完成有关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在原来失败的课题上获得成功感。

4.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

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

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的情境。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并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

终:

5.由于认知内驱力是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因此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有利于培养新

的学习需要。为此,教师应耐心有效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精心组织信息量大、有吸引力

的课堂教学,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

题,使学生了解到知识的价值,以形成掌握更多知识、探究更深问题的愿望。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也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答案要点]:

(1)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

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2)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