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手术、烧伤等并发的感染。
2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一)按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归类1.非特异性感(nonspecificinfection)通称化脓性或一般性感染,占外科感染的大多数。如疖、痈、丹毒、急性阑尾炎等。防治原则基本相似。
分类3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
常见致病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特点:同一种致病菌可引起几种不同的化脓性感染,而不同的致病菌又可引起同一种化脓性感染。
共同特征:即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4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2.特异性感染(specificinfection)指上述一般性感染的病菌以外的细菌、真菌等所引起。如结核病、破伤风、炭疽、放线菌病等。
特点:同一种病由相同的致病菌引起。各病的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均不相同。
5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二)按病变进展过程区分1.急性感染病程在3周内。2.亚急性感染病程介于急性与慢性之间,3周~2月。3.慢性感染病程超过2月。
6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
(三)按感染发生情况1.条件性(机会性)感染2.医院内感染3.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7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
全身性外科感染8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脓毒症(Sepsis):具有全身性炎症反应表现,如体温、循环、呼吸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
菌血症(bacteremia):是脓毒症中的一种,即血培养检出病原菌者。9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一、病因1.致病菌数量多,毒力强,机体抗感染能力↓。常继发于严重创伤后的感染和各种化脓性感染。如:大面积烧伤创面感染、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ACST等。10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2.潜在感染途径:①静脉导管感染。②肠源性感染。③原有抗感染能力↓的病人,如糖尿病、尿毒症等。
11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
常见致病菌
1.金黄色葡萄球菌
(1)G+,致病力较强。
(2)产生溶血素,杀白细胞素和血浆凝固酶。
(3)脓液特点:稠厚、黄色无臭。
(4)能致多种感染如疖、痈、急性骨髓炎、切口感染,烧伤创面感染等。
(5)能致全身性感染,及迁移性脓肿。
12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2.溶血性链球菌
(1)G+,产生溶血素和多种酶。
(2)为急性蜂窝组织炎、丹毒
淋巴管炎、脓毒症常见致病菌。
(3)脓液特点:稀薄、淡红色,量多。13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3.大肠杆菌
(1)G-,大量存在于肠道内,每克粪约
108个,对维生素K合成有重要作用。
(2)脓液特点:稠厚、恶臭或粪臭。
4.绿脓杆菌
(1)G-,存在于肠道内和皮肤上。
(2)脓液特点:淡绿色,特殊甜腥臭。14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二)临床表现1.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骤起寒战,高热,T40~41℃,或<36℃。2.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3.N系统:神志淡漠、烦燥、谵妄,甚至昏迷。15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4.呼吸循环系统:呼吸急促、困难、心率加快、P细速。5.肝、脾肿大,严重者可出现黄疸。6.粘膜、皮下可出现出血点及瘀斑。7.血WBC↑,达20~30×109/L以上,N↑,可见中毒颗粒。8.尿中出现Pr、管型和酮体。9.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16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三)脓毒症的分类1.G+菌脓毒症特点:(1)一般在发热前无寒战,发热呈稽留热或弛张热。(2)面颊潮红,四肢温暖。(3)常有皮疹、皮下瘀斑、出血点(似猩红热样)。(4)常出现转移性脓肿。(5)易并发心肌炎。(6)休克出现较晚,多为暖休克。17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2.G-菌脓毒症特点:(1)突然寒战,既而发热,热型呈间隙热(有时体温不升)。(2)四肢厥冷。(3)常出现紫斑。(4)多无转移性脓肿。(5)少尿或无尿。(6)休克出现早,多为冷休克。18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3.真菌性脓毒症特点:(1)多为白色念珠菌感染。(2)病情急,突然寒战、高热、迅速恶化、神志淡漠、BP↓、休克。(3)周围血象可表现为白血病样反应,出现晚幼粒、中幼粒WBC,WBC可达25×109/L。(4)少数可出现消化道出血。19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四)诊断1.病史,2.血培养,3.穿刺脓汁细菌培养。20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五)治疗原则:综合性治疗,
关键是处理原发性感染灶⒈原发性感染灶的处理⒉抗菌药物的应用⒊支持疗法21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病例分析1.男,10岁,腰底部多个疖肿,不慎跌倒,致使局部红肿扩大,驰张性高热,4天后臀部皮下又出现一肿块,疼痛、压痛明显,且有波动感。血WBC15×109/L,N0.90。问:⑴此时应考虑何诊断⑵应做哪项检查进一步确诊⑶治疗方案22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外科应用抗菌药的原则23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目的: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nfection,SSI)SSI:指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SSI的概念比切口感染宽,但比术后感染窄★
SS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约占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的35%40%24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致SSI的危险因素1.病人因素高龄、营养不良、糖尿病、肥胖、吸烟、免疫低下、其他部位有感染灶、已有细菌定植、低氧血症25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2.术前处理术前住院时间过长、用剃刀剃毛、剃毛过早、手术野卫生状况差(术前未很好沐浴)、对有指征者未用抗生素预防26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3.手术情况手术时间长(>3h)、术中发生明显污染、置入人工材料、组织创伤大、止血不彻底、局部积血积液、存在死腔和/或失活组织、留置引流、术中低血压、大量输血、刷手不彻底、消毒液使用不良、器械敷料灭菌不彻底27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SSI危险指数
(美国国家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制定)★病人术前已有≥3种危险因素★污染或严重污染的手术切口★手术持续时间长28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大肠手术危险指数SSI发生率29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手术切口分类类别标准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Ⅱ类(清洁-污染)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切口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30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Ⅲ类(污染)切口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Ⅳ类(严重污染-感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染切口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注:Ⅱ类+Ⅲ类=我国Ⅱ类31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
不同类别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
清洁切口—1%
清洁-污染切口—7%
污染切口—20%
严重污染-感染切口—40%★
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32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什么情况下需要预防用抗生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适应证1.Ⅱ类清洁-污染切口及部分Ⅲ类污染切口手术(如进入胃肠道、呼吸道、女性生殖道)2.清洁手术,时间长、创伤大、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者(如开颅、心脏和大血管、门脉高压症手术)3.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4.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糖尿病,营养不良、免疫低下,高龄)
注:Ⅳ类切口及严重污染的Ⅲ类切口,应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属于预防33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怎样选择预防用抗生素?1.应选择相对广谱、有效(杀菌剂)、安全、价廉的药物2.头孢菌素列为首选3.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手术—首选一代头孢4.进入消化道、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的手术—多用二代头孢,少数用三代头孢5.氨基糖苷类有耳肾毒性,选择时应注意6.一般不用喹诺酮类药物(可用于泌尿系统手术)34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9.器官移植病人,需使用覆盖面更广的抗生素如:添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
(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4代,甚至碳青霉烯类(厄他培南)36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预防用药时机
1.赶在污染发生之前,“严阵以待”2.过早给药无益,属无的放矢3.应在手术开始前30min开始给药(万古霉素、克林霉素为2h),保证在发生污染前血清及组织中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IC90)4.在手术室给药而不是在病房应召给药5.结直肠手术前用抗菌药物准备肠道,应在手术前1天给,不宜连用3天37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应用方法1.应静脉给药,30min滴完2.肌注、口服存在吸收上的个体差异,不能保证血和组织的药物浓度,不宜采用3.要确保整个手术期间有足够的抗生素浓度。
常用-内酰胺类抗生素半衰期为12h,若手术超过3h,应给第2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3次;使用半衰期长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则无须补充给药38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抗生素要用多长时间?1.择期手术后一般无须继续使用抗生素,如使用也不应超过24h2.手术后连续用药数次或数天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3.Kager比较了结、直肠手术预防应用1次和3次拉氧头孢结果,证实并无差异;用3次者,肠道假单胞菌和真菌有增殖过多的趋势39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4.若病人有明显感染高危因素或使用人工植入物,可再用1次或数次到24h,特殊情况到48h5.器官移植病人,术后需用药数天(3-5d)6.严重污染或已有感染或脏器穿孔者(Ⅳ类切口),手术后应继续以治疗为目的使用抗生素,不作为预防用药40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短时间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优点1.减少毒副作用2.不易诱导产生耐药菌株3.不易引起肠道菌群紊乱4.减轻病人经济负担5.可以选用单价较高但效果较好的抗生素6.减少护理工作量41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抗菌药物的局部预防应用1.局部抗生素冲洗创腔或伤口无确切预防效果,不予提倡2.尤其不应将日常全身性应用的抗生素用于伤口局部(诱导高耐药)3.抗生素缓释系统(PMMA-庆大霉素骨水泥或胶原海棉)局部应用可能有一定益处42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备皮问题1.手术区剃毛造成表皮损伤和细菌定植,明显增加切口感染发生率;2.毛发稀疏部位无须剃毛;3.用电推去毛比用剃刀剃毛好;4.毛发稠密部位必须剃毛者,应在手术开始前、在手术室即时剃毛。43外科感染专题知识宣教引流问题1.可放可不放的引流物尽量不放2.能用密闭式引流的不用开放式引流3.不起作用的引流尽早拔除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