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检验实验之间日疟原虫(观察红内期各形态)_第1页
寄生虫检验实验之间日疟原虫(观察红内期各形态)_第2页
寄生虫检验实验之间日疟原虫(观察红内期各形态)_第3页
寄生虫检验实验之间日疟原虫(观察红内期各形态)_第4页
寄生虫检验实验之间日疟原虫(观察红内期各形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实训实验九间日疟原虫知识概述1.掌握间日疟原虫红内期形态:环状体、大滋养体、未成熟裂殖体、成熟裂殖体、雌、雄配子体2.掌握疟原虫厚、薄血膜制作方法3.掌握疟原虫传播途径它们都是什么寄生虫虫卵?1234实验实训567891011病例讨论患者,女,47岁。因间隙发热5天入院。患者早上体温正常,下午寒战、发热38.8°C,晚上退热,两次发热之间体温正常。腹部检查脾可触及质软。血涂片经瑞氏染色检查发现红细胞内有原虫寄生,虫体均有一个细胞核,细胞质形态不规则,上有棕色小点,被寄生的红细胞胀大,颜色变浅,可见红色小点。【间日疟原虫在人体的发育】肝内期红内期离开雌、雄配子体裂殖子子孢子(雌蚊下唇)【间日疟形态与生活史】裂殖体裂殖子滋养体裂殖体雌雄配子体红细胞外期红细胞内期蚊体期疟原虫形态(检验阶段)配子体雌雄配子合子卵囊

1.间日疟薄血膜中的各期形态1)间日疟原虫环状体刚寄生于红细胞细胞质蓝色,呈环状;细胞核1个,红色,位于一侧(瑞氏染色)2)间日疟原虫大滋养体细胞质增多,有伪足,形态不规则;胞质中出现疟色素细胞核1个实验实训

被寄生的红细胞(薛氏小点)细胞核细胞质(疟色素)间日疟原虫大滋养体3)间日疟原虫未成熟裂殖体细胞质形态近圆形;疟色素分散细胞核分裂为2-10核

4)间日疟原虫成熟裂殖体细胞质形态近圆形;疟色素集中成团细胞核裂为12-24核细胞质近圆形;

疟色素分布均匀;

细胞核1个雌配子体5)间日疟原虫配子体核小,深红色,偏位于虫体一侧雌、雄配子体共同点:

雄配子体核疏松,淡红色,多位于虫体中央生活史要点寄生部位:寄生于人肝细胞和红细胞内感染阶段:雌蚊下唇的子孢子传播途径:雌蚊吸血、输血、垂直传播终宿主:雌蚊中间宿主:人疟原虫的离体阶段:雌、雄配子体【致病性】1.潜伏期2.疟疾发作发作原因是由红内期的裂体增殖所致。典型发作表现周期性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2.贫血3.脾肿大是疟疾的重要体征

疟疾病人(肝脾肿大)【诊断】1.病原学诊断:是疟疾确诊的依据。

(1)厚、薄血膜染色镜检法采血部位:无名指或耳垂末梢血液。小孩在足后根采血时间:间日疟和三日疟在发作数小时至10余小时内。恶性疟在发作开始时采血。厚、薄血膜染色法:2.厚、薄血膜染色镜检法视频演示疟疾病原学诊断法采血部位:无名指或耳垂末梢血液。小孩在足后根。薄血膜蜡笔线厚血膜标签环状体大滋养体未成熟裂殖体成熟裂殖体雄配子体雌配子体间日疟原虫薄血膜涂片形态比较:1.环状体2.大滋养体3.裂殖体前期4.裂殖体5.雌配子体6.雄配子体7.中性白细胞间日疟原虫厚血膜涂片形态:优点便于观察虫体形态,可以鉴别虫种缺点检出率低,费时,感染率低者易漏检厚血膜的优缺点:优点虫体集中,检出率高,常用于筛查缺点不宜观察疟原虫形态,不利于鉴别虫种薄血膜的优缺点:

说出薄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